上堂课总结:上堂课我们开始了菩提品的学习。本品为本论第二品,科判属:戊二。菩提品是讲无上菩提的本体以及功德等内容。内容讲解分三:一、略说所讲义之分类;二、总标讲法;三、其义广说。
已经学完了一、二的内容。略说所讲义分为八类:本体义(二种清净)、因义(二智双运)、果义(远离二障)、事业义(自他二利)、相应义(无量功德)、分类行义(三身分类)、恒常义(常住世间)、不可思议义(如实性)。总标讲法即是用着八种含义说明无上菩提的种种种种功德。
已经开始了其义广说的学习,内容分七:一、净得本体之因义;二、远离垢障之果义;三、自他二利之事业义;四、其依具足功德义;五、以三身分类行义;六、于众生未尽间彼等恒常义;七、如实不可思议义。
然后学习了“净得本体及因义”的内容,分二:一、略说净得;二、其义广说。
略说净得已经学完,上堂课开始了“其义广说”的学习。其科判为:辛二。内容再分二:一、具二净之本体义;二、能得智慧因义。壬一、具二净之本体义分二:一、真实;二、差别。
上堂课学完了科判“真实”的内容。说无上菩提之体,是由自性光明的证德和离垢清净的断德具足而成,故而具有真实不变的体性。
然后讲述自性光明和离垢清净的差别,上堂课学了自性光明的差别,说自性光明非造作而成,不是世间有形色的光明,也不属于众生相续中分别念的显现,凡是有为法、无常法、所作性的光明都不属于这里所讲的自性光明。且本来具足无量功德。
这堂课内容:学习“具二净之本体义”中后面“离垢清净之差别”的内容。然后学习科判:壬二、能得智慧因义。
子二、离垢清净之差别:
是由自性不成立,周遍以及客尘故,
烦恼所知二障位,宣说犹如厚重云。
这一偈颂的内容是从直接和间接两方面说明:以三种根据直接说明两种障碍在众生的分位阶段中犹如云聚一般;间接说明无上菩提离垢清净的功德。
颂词前二句“是由自性不成立,周遍以及客尘故,”由三种根据确定烦恼所知二障“自性不成立”,是“周遍”“客尘性”的缘故,在法界究竟的胜义实相中,贪嗔痴等烦恼障及三轮执著等所知障,此二障自性犹如厚重的云雾般忽生忽灭、无有自性,是可对治遣除的客尘法。
在凡夫不清净位时,二障周遍一切凡夫众生的相续中,如同云聚忽然产生增长,如果以修持智慧进行对治的话,忽然就会消尽。在世间胜解行地可以压制一些粗重的烦恼;到达世间第一法位时,凡夫相续中粗大的烦恼障、所知障完全
可以压制;到出世间见道位时,二障的一切遍计种子可以全部断除。到二地乃至十地之间的修道位时,以随念见道位境界的方式来安住修行,以至于相续中对治的智慧妙力越来越会增强,二障的俱生种子也会逐渐断除。偈颂中把二障比喻为障蔽日轮和虚空的脓云,直接说明了由此二障遮蔽了自性清净的光明,间接表明在极清净佛位时,因为完全断尽了二障粗细的执著、种子和习气,所以具足二种殊胜的清净功德。
壬二、能得智慧因义:
断除二种障碍因,承许即是二种智,
一者无分别智慧,二者依彼后得智。
因为自性清净本具的缘故,通过出世间正道的智慧能断尽两种障垢,就会现前二种清净的无上菩提。能得究竟无上菩提果位之因,承许为二种智慧:一是入定的无分别智慧;二是出定后得位的智慧,首先要成就入定的智慧才能现前其 等流之后得位智慧。一般而言,入定位的智慧主要能断烦恼 障的种子;出定位的智慧主要能断所知障。遍知多罗瓦等在本论的注释中也讲到:贪嗔痴等烦恼种子在入定位,以证悟无我空性的智慧可以断除;三轮执著的所知障在出定位,以修持三轮体空摄持的智慧波罗蜜多能以断除,要成就出世间的波罗蜜多必须以三轮体空的智慧来加以摄持。
通过这一偈颂的内容我们需要明白二身、二障和二智, 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二身就是解脱身与法身,是指无上菩提;二障就是烦恼障与所知障,是指障碍菩提现前的客尘; 二智是指入定的无分别智与后得位的拣择智,二智又是二身的能得因或二障的能净因,因为二身是远离二障的殊胜果,断除二障之因就是二智,故二身的能得因二智也是菩提的能得因。由于无上菩提是彻底远离二障而获得的解脱身与法身之果,是透过入定与出定的二种智慧断除了二障而成就的,
所以二智也是二障的能净因。菩萨入定位修持对治三界烦恼的无分别智慧,由此主要清净的是烦恼障;后得位修持深广等尽所有法(所知法义)的拣择智,由此主要清净的是所知障,如是以二智清净二障必定现前解脱身与法身,故承许二
身的能得因,就是修持如所有与尽所有双融的两种智慧。
- 《宝性论》第82课
- 《宝性论》第84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