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堂课总结:
讲了八义中的第四义,补特伽罗分类行,说从如来藏本体而言,没有任何分别,但从其体现而言,可以以补特伽罗清净与否分成三类,即凡夫、圣人和佛陀。这样的分类,可以说明无论圣凡,本质一味,但显现不同,由此可以成立佛教的究竟世界观,并因此而拥有直捷顿悟的修证法门。
这堂课内容:
分位差别唯名。
五、分位差别唯名分析分二:一、于三分位安立异名;二、以三名摄六义之理。
一、于三分位安立异名:
不净以及不净净,极为圆满清净者,
如是次第而宣说,凡夫菩萨与如来。
颂词前二句是讲对于不净位、不净净位、极清净位的三种分位次第安立不同异名。其中第一不净位是指如来藏以客尘垢障不清净的分位;第二不净净位是指如来藏垢障还没有完全清净,部分垢障已经清净的阶段;第三极清净位,是指如来藏上的垢染完全清净,本体完全显露的一种阶段。不但本论如是讲,弥勒菩萨在《辨中边论》中也如是说到:“应知法界中,略有三分位,不净净不净,清净随所应。”
颂词后两句讲对于这三种分位,次第以三种不同的异名宣说了凡夫、菩萨、以及如来,就是在不净位安立凡夫名称,在不净净位安立大乘菩萨名称,在极清净位安立如来名称。坚慧菩萨在《法界无差别论》中说:“不净众生界,染中净菩萨,最极清净者,是说为如来。”
二、以三名摄六义之理:
于彼本体等诸义,以六所摄之法界,
彼者于三分位中,以三异名而宣说。
颂词前二句“于彼本体等诸义,以六所摄之法界,”是指对于前面所说的本体、因果等六种义所摄的自性清净法界。后二句是说此殊胜法界在三种分位中仅仅是以三种异名宣说而已,其实在本体上没有丝毫差别。但这里所讲的三种异名所介绍的殊胜法界,已经含摄上面所讲的本体、因果等六种含义,都是从自性清净如来藏的本体上没有差别的方式做了摄义和归纳,弥勒菩萨只不过将这些内容做成了偈颂而已,在佛经中对此内容有详细的抉择。这里通过教证来说明三位差别,一是凡夫不清净位,佛在《不增不减经》中说:“舍利弗。即此法身,过于恒沙无边烦恼所缠,从无始世来,随顺世间波浪漂流、往来生死,名为众生。”意即:舍利弗,这个法身,被超过恒河沙数的无边烦恼所转、所障,尔时法身本体完全被垢染所覆盖、不得现前,从无始以来一直随世间波浪漂流在轮回当中往来循 环,如是就叫众生。
二是菩萨的不净净位,又此经云:“舍利弗,即此法身,厌离世间生死苦恼,弃舍一切诸有欲求,行十波罗蜜,摄八万四千法门,修菩提行,名为菩萨。”意即:舍利弗,这个法身,开始厌离世间生死苦恼,放弃一切三有的比丘,行持大乘六度万行,摄八万四千法门,为求无上殊胜菩提作种种修行,这叫大乘菩提萨埵。
三是佛陀的极清净位,又此经云:“复次舍利弗,即此法身,离一切世间烦恼使缠,过一切苦,离一切烦恼,得净得清净,住于彼岸清净法中,到一切众生所愿之地,于一切境界中究竟通达,更无胜者。离一切障,离一切碍,于一切法中得自在力,名为如来、应正遍知。”意即:舍利弗,就是这个法身,解脱一切烦恼,远离一切痛苦,到达获得清净、极清净、最为清净,安住在彼岸清净法性中,到达一切众生所求无上果地,一切境界究竟通达,再没有更殊胜的了。就是远离一切著、碍,于一切法中获得不思议自在力,叫做如来、法王、佛陀。
佛经里三次说“此法身”,说明依照不清净位,不净净位,极清净位,三种分位对法界安立了凡夫、菩萨、佛三种不同名字,但这不是在自性清净法身上有三种义差别,当知法身本来平等一味,无有任何差别相。所以佛在这部经典中三次用了“此法身”,就是说法身义上无有差别,无论是凡夫阶段,还是菩萨及佛的阶段,从法身角度讲等无差别,法身本来就是大平等。再用比喻说明:譬如在寒冷的时候水会结成冰,天气暖和起来冰就会化成水;在高温之下水就会化成气。虽然有了冰、水、气的三种状态,但这三者没有根本上的差别,是在不同分位上对同一水体假立为三种不同异名而已,其实本体上根本没有三种差别存在。同样的道理,无论是凡夫阶段,还是菩萨阶段,或是佛的阶段,本具的如来藏永无迁变,没有三种别别他体的存在。
佛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中说:“当知如是众生、菩萨、佛等,但依世间假名言说,故有差别,而法身之体毕竟平等,无有异相。”意即(要我们认识,以不同的假名安立有法上不同补特伽罗的差别,实际在法性智慧身的本体上无有任何差别。)由此抉择了胜义大平等性,对此无论证悟也好,未证悟也好,凡是如来藏的本性上根本无有办法安立高下、贤劣等差别,完全属于大平等性的本体。六祖大师初见五祖时,五祖问:“你从何方来,想求什么?”六祖大师回答说:“弟子是新州百姓,从远方来礼拜师父,我只求做佛,不求其他。”五祖说:“你是岭南人,又是猲獠,怎么能做佛?”六祖答:“虽然人有南北之分,但佛性无南北之分,猲獠身和和尚身不同,但佛性有何差别?”的确佛性上无有任何差别,有法补特伽罗虽然有南北差别、身份不同,但在佛性上毕竟都是平等、无有高一,没有高下贤劣之别。
- 《宝性论》第29课
- 《宝性论》第31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