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理性地分析,中观和唯识到底对不对。如果这些基础的、系统的理论是正确的,就证明佛法不是迷信,轮回真的成立,而且我们还可以超越轮回,达到解脱。但如果只学习这些理论,而不修行,那是学不下去的。这里牵涉到学习过程中的三个误区。
误区一:只懂理论,没有实践。
听了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的概念以后,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思维上,不喜欢修行,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实践。
这样的人有很多啊!我见过很多学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研究生、博士生,他们学到后来真的学不下去了,读了一大堆概念,身心却没有一点感受。这样下去,要么慢慢地变成学者,要么变成一些知解宗徒,最后会因为没有实践,概念不能指挥心,就开始产生懈怠甚至怀疑,成为法油子。
这就是第一个误区,只懂理论,没有实践。那要怎么实践呢?看了这些书以后要详细思维,同时要打起坐来进行深入的思考,下座后还要在生活中进行串习。
如何在生活中串习呢?随时随地提醒自己要利他,不要伤害其他生命。比如我们伤到身边的一个人,要马上告诉自己,伤害别人是不对的,这个违背了菩提心利他的原则。如此反反复复地串习,我们才可能产生真正的菩提心,不然永远只有菩提心的概念。
如果我们的心不调柔,就体会不到调柔以后的心的味道是怎么样的,更没办法真正安住在那个状态里面成为菩萨,就达不到所谓的资粮道。凡夫修行成佛有五个阶段(五道),即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进入资粮道就是成为菩萨。真正的菩萨,就是指我们的心经常安住在菩提心的状态里面,感觉到它的滋味。如果不反复训练,是走不到那一步的。
很多人就只读书,读了以后座上不修,座下也从来不去实践、串习,搞了十几二十年,到最后连佛法都不相信了。这里面有很多聪明人,都是研究生、博士生,所谓的“人类精英”都是这个样子,这是很悲哀的!
误区二:只打坐,不闻思,认为打坐就是实修。
这个误区和前面一个是反过来的。佛教圈有个词叫“实修”,有些人认为,不用懂那么多的名相、词汇,只要实实在在去打坐,就是实修——这个词是很蒙人的!其实真正的实修,是指通过有用的修行,去观察心、调伏心,否则就是盲修瞎练。
但很多人就是在盲修瞎练,包括禅修中心都有很多师兄是这样的。他们是专业修行人,除了没有剃发这一点,其他方面跟出家人是一样的,没有世俗事,整天修行。由于他们经常打坐,到了一定的时候,他们很快乐,就容易一直陷在这种快乐里面。其中,乐、明、无念,是打坐水平比较高的表现:产生一些非常快乐的状态,叫做“乐”;身心很清明,叫做“明”(这时有可能会产生一些小神通);甚至很长的时间里,一个念头都没有,叫做“无念”。有些师兄从前一天晚上八点钟到第二天早上八点钟,一坐十几个小时,眼睛都不眨一下。
他们由于不闻思,没有见解,修五加行就是为了赶数量,不知道修五加行的目的、要点、窍诀是什么。比如修皈依,主要为了达到什么目的?怎么修?修金刚萨埵,目的是什么?修的要点在哪里?他们不明白这些,反正赶数量,照着做。修五加行本来是为了让人产生真正的菩提心,但是这样一遍、两遍,甚至三遍五加行修下来,不但一点菩提心都没有产生,相续也没有被调服,甚至没有办法观察到自己的心态。而且麻烦的是,这些人由于打坐很厉害,很容易产生傲慢。
第一种误区的人,只闻思,不实修,容易产生傲慢。一说到名相和法义,或者在学习小组里参加讨论的时候,可以噼里啪啦说很多,让人觉得他好像什么都懂,实际上都是些口头的、概念上的东西。
第二种误区的人,不闻思,理论和实践脱节,总觉得自己在“实修”,更容易产生傲慢。这类人虽然打坐打得很好,五加行也修了很多遍,有的人甚至有些单空的感受(其实只是一些简单觉受),但是,由于他们不读书,做了这些修行后产生了傲慢,觉得自己是很厉害的修行人,可以依此即身成佛。其实这些什么都不是,甚至是外道的修法,可能修五加行会积累点功德——就算去闻思或者念一句“阿弥陀佛”,都会有相应的功德,说他们完全没有功德,是不可能的。但如果追求即生开悟或者证悟,那这样做是没有用的。打坐经常处于乐、明、无念的状态,表明可能会进入天界,但如果经常处于无念的状态,容易投生到长寿天。长寿天是佛教修行的八难之一,那是非常糟糕的!
误区三:既闻思也修行,但两者互不相关。
闻思时背很多概念,修行时就瞎整。闻思的内容不帮助修行,修行也没办法反过来去丰富自己的闻思。虽然读了很多书,但和自己的修行完全不相关。
其实这里有很多这样的人,不过我们既要倡导闻思,又要倡导修行,因为闻思可以帮助修行,修行反过来也可以让我们的闻思内容更加细腻和丰满。即使这样倡导,大家也闻思,也修行,但是它们互不相关,闻思不能指导修行,修行也不能让闻思更加有目标、更加细腻。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没有真正的过来人具体指导,导致见解归见解,修行归修行,这也是很麻烦的。
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所学的理论和修行一定要互动。对于出离心和菩提心的相应经典,一定要去闻思和实践;实践之后,再来检查闻思的内容有没有改变自己的内心,长期坚持这样去做。
出离心和菩提心的修行,不是以完成的数量来检验是否达到标准,而是真的以产生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心态为修行目标。其实,对于我们现在的居士来说,真的要用一生的时间去修出离心和菩提心,一直修到开悟。
当开悟、认知空性以后,这本身就包含了出离心和菩提心——开悟的人根本就不贪恋世间,自然具足出离心;由于空性是不承认自我的,所以帮助他人是件很自然的事情,仿佛左手帮右手。而且,在帮助他人的时候,是以空性这样的方式去,肯定要帮到对方成佛,符合菩提心的基本要求。
开悟本身就是空性正见的实现,但在开悟之前,一定要产生和出离心、菩提心相应的心态,而不是以五加行完成了多少数量、打了多少座、得到了什么样的外在结果为标准。有没有产生相应的心态,这个才重要。
闻思中观、唯识等经典,也会帮助我们产生真正的出离心。在闻思过程中,发现“哇,原来世界的本质是这样的”——心真的相信了,出离心就出来了;想要实现它,就会产生“利他”的强烈要求,菩提心也有了。
而现在的我们,“利己”才是强烈的要求,所有的想法都是为自己。比如我们有时候做一些好事,搞慈善、做义工,这个是“利他”吗?按照佛教的标准,这不见得是在“利他”。为什么呢?“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赠人玫瑰是手段,手有余香才是目的,表面上是“我要做义工,我要帮助你”,实际心里真正的动机是让自己心安,骨子里面还是为了利益自己。
而佛教不是这样的,佛教说的菩提心,纯粹是为了利益他人,这是唯一的目的。当然,在利他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令自己愉悦的附加作用,但自己的根本动机还是为了利他。这个要求很严格,大家闻思以后要照着去做,否则没办法开悟。想想看,开悟后会成为菩萨,菩萨是所有众生的依靠,哪有一个自私自利的“菩萨”能够让众生依靠呢?绝不可能,有的话就是在扯淡。
很多人修行不能成就,就是连基础的出离心、菩提心都不具备,总是追逐一些神奇的事——东边冒光、西边冒电,这个人有多厉害,那个人有多厉害……要是真的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厉害”,当年那烂陀寺怎么会被摧毁的?如果用“功能”来衡量佛教,这很搞笑,不能这样,否则只是表层上这么信一信,很多所谓的“佛教神话”会被戳穿。所以我们一定要对佛教的道理进行深刻的闻思,不但要座上修,还要座下修,并且实践它。
——摘录并整理自2017年《佛教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注:本初稿内容暂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供养的注意事项之心态与对境
- 知烦恼,才能灭烦恼——烦恼的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