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择诸法为空性,
抉择空性为缘起,
抉择缘起为离戏,
抉择离戏为等性
中观的理论和修行,最关键的部分就是空性的闻思和修行。我们要去读中观、唯识,并且以中观为主。
很多人认为唯识只是讲世俗的运行规律,比如心有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声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以及它们有什么作用。学好唯识之后,会对自己的心了解得很清楚,但这其实只是唯识的一部分内容。
唯识学到后面还要学“如来藏”,即“随教唯识”。对“如来藏”的描述,其实也是中观的内容,叫“他空中观”。而我们之前学的中观是“应成中观”,主要是说空性的,就是《心经》里面说的那些内容,比如“照见五蕴皆空”“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部《心经》,基本上把中观的核心内容都说完了。
学习唯识也可以对中观的修行产生很大的帮助,当然我们还是主要去学习中观。那学中观怎样对修行产生作用呢?我们要尽量仔细地闻思中观的经论,才能绵密地参详,而且闻思和参详的过程,要持续直到开悟。
其实开悟以后还是需要继续闻思的,因为刚刚开悟的时候,境界并不稳定、不透脱。什么叫“不透脱”呢?就是境界不敞亮、不广大、不稳当。甚至三地菩萨到八地菩萨都在闻思,所以我们一定要一直闻思下去。闻思过程中,理论指导行为,要一步一步地做,其中有四大步骤,即“中观四步”,步步都需要有相应的修行和觉受。
第一步
抉择诸法为空性:色即是空
我们要思维心前的所有现象全部没有实质,这就是“抉择诸法为空性”。这时的修行以闻思和思维为主,在此同时,会产生一些单空的觉受。
什么叫“单空的觉受”呢?我们的心,感受到心所产生的这些现象,是没有实质的,但没有感受到心本身也是没有实质的——这个时候可能还没有证悟,但感受到现象没有实质,就可以称之为“单空”。
格鲁派有句话是“柱子以柱子不空,柱子上的实有空”,意思就是现象以现象不空,现象上的实有空。宁玛派则认为这句话不究竟,其实确实如此,但修行的第一步就是格鲁派说的这样——我们要思维和感受身体以及周围的一切,全都没有实质。这时以思维为主,思维到一定的时候要去感受,在座上修行、感受累了,就停下来歇一会儿。当资粮不够、禅定不够的时候,思维感受的过程中,心很快就累了,我们熬不住,多熬两下就垮了。
所以有效的修行的方式,就是不停地轮番思维和感受,感到不行了就停下来,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坐在那里休息,盘腿也行,坐在椅子上也行,甚至躺在床上都可以。当然,最初修行的时候,最好还是盘腿打坐。
这样打起坐来反反复复去做,轮番思维、感受、停下来休息。这个就是第一步,抉择诸法为空性——以闻思中观经典为主,并且座上去思维,思维的时候会产生感受;产生感受以后,感受一会,停下来,然后再思维、再感受。这个是理论和修行的第一步结合。
第二步
抉择空性为缘起:空即是色
当我们抉择所有现象没有实质的时候,好像空性就跟这些现象无关了——这种见解是错的。“缘起”就是现象的意思,实际上离开这些现象,没办法找到一个单独的“空性”。如果认为把万法排开以后,还有一个空性,这是错的。
我们有时候会提到一个词叫“法性定”,这个词有时候会把人搞懵。有人可能认为离开万法、进入法性定以后,所有的庸俗现象就消失了,然后在这个法性定里,我们会证悟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和所有万法是不一样的——这是错误的思维。法性定里面其实什么都没有。
当然也不能叫“什么都没有”,因为“什么都没有”也是一种“有”。想想看,能不能找到一个叫“什么都没有”的东西?是看得到,还是摸得到一个东西叫“什么都没有”?其实找不到这样的东西,“什么都没有”只是一种想象。如果说“它”是虚空,其实虚空也是“有”。所以没有一个东西叫“什么都没有”,但人们总是要这样去想,把概念当成真实。
所以空性抉择为缘起,意思是什么呢?空性不是一个离开现象的东西,而正是现象本身,在《心经》里面叫做“空即是色”。那么到这个阶段,就是中观的第二步。
第一步是思维为主,思维到一定的时候,产生感受,让感受延续下去,由于延续不到一会就不行了,就停下来,再思维。
第二步是思维和觉受要平等轮换。什么叫“思维和觉受平等轮换”呢?我们产生了一点空性的感受以后,会发现这个空性的觉受并不离开这些现象。然后把这些觉受和对这些现象的思维,在自己的修行中反复轮换:思维一阵,感受一阵;感受一阵,再思维一阵……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样要去读一些中观的论典。通过大量的阅读,以及大德们的开示,来让自己对这个东西的理解越来越深。理解得越深,产生觉受就可能越多,然后一点觉受、两点觉受、三点觉受,觉受才会串成片,这叫“功夫成片”。
功夫成片以后,我们才能修得下去。否则,要么闻思,要么打坐,都会出现一些问题:闻思到一定的时候,发现全都是干瘪的知识,不起作用,最后搞不下去;打坐时,好像产生了很多觉受,但这些觉受和空性根本无关。外道也是这么修的,一些练气功的人也这么搞,然后产生很多功能,出去欺骗别人——“哇!你身上有黑气,抓出来扔了,你病好了,给钱!”尽搞这些乱七八糟的行为,不会有一点空性的感受。而产生了空性感受的人,绝对不会贪著世法这些东西。
以上是第二步,这个时候也需要闻思很多中观的书,再结合自己的修行,那么相互的助益是非常大的。
第三步
抉择缘起为离戏:色不异空
这是把所有的现象,抉择为离戏。“戏”是什么呢?我们总是动用思维和感受,这样去认知的东西就叫做“戏”。我们经常说“觉受、觉受”,包括觉受也是一种戏论。
那么“离戏”是什么呢?去领受空性,非思维、非感受,明了真正的空性。
前面我们说,第一步,这些现象是空性的,而空性也不是离开了这些现象的一个东西,其实就是这些现象。那么这些现象的空性,怎么在我们认知里得到体现呢?就是在离戏的方式下体现的——非思维、非感受的方式下体现的。
这一步在心经里叫“色不异空”,就是现象和空性是一样的。表现的方式是什么呢?不是用思维或觉受,来体现现象的空性,而是一种直接的明了,这很难描述,其实这时候已经初步开悟了。因为离戏的时候,已经是直接认知了,“戏”意味着还在思维和感受,而思维和感受是会消失的,但真的开悟的时候,明了的智慧是不会消失的。
以前有一位永明延寿大师,他既是净土宗的祖师,也是禅宗的祖师,他设立了检验开悟的十个标准。其中第一个标准是:开悟的人,如同白天看图画的颜色一样清晰,开眼闭眼都能见到本性,像文殊菩萨一样。[1]
一个人明白了本性以后,不能是这样的状态:“哎呀,我在打坐的状态里是开悟的,不打坐的时候就消失了。”真的明白了本性后,他只要一凝神,就回去了。到了后来,明了得比较透脱时,甚至不用凝神,随时随地都安住在那个状态里,绝对不会丢失。
这种透脱的明了一定是离戏的,不是一种思维,也不是一种感受。因为思维会消失的,感受也会随时变化。所以说,到了第三步“色不异空”的时候,用离戏的方式,去感受现象的空性,叫做“抉择缘起为离戏”。
这个时候其实也是有思维的,不是说离戏就没思维了。初悟的人,安住空性的时候,安住一会儿,感觉不行了,就会有思维;思维一段时间之后,又安住,是思维和安住反反复复地轮换。
有部很著名的论典叫《定解宝灯论》,是一位伟大的成就者麦彭仁波切七岁时写的。书里讲了七个问题,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在修行的时候,是不是思维和安住要轮换?”是的,我们修行时就是如此。那我们达到第三步的时候,就是要思维和安住轮换。
这个时候,我们不但要阅读中观的书,有时候还可以读一些大手印、大圆满的书。中观和大圆满的差别是什么呢?中观主要是用思维推理的方法,去抉择万法为空性;而大圆满和大手印,特别是大圆满,是用离戏的方式去直接领受空性。
第三步的时候已经开始有离戏了——“抉择缘起为离戏”,即现象抉择为空性,空性是离戏的。如果已经到了离戏的程度,就有点近似于大圆满和大手印,这时候就要读这方面的书。这些书会对我们这一步的修行起到极大的作用。
第四步
抉择离戏为等性:空不异色
“等性”是指心的现象和心的本质是同一性质——空性和光明。心的现象,就是我们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身心感受到的这些东西,都是空性和光明的。这就是“等性”,就是真正的大圆满。
这个时候也不怕念头、不怕现象了。就像密勒日巴尊者说的“念头越多越快乐”,现象也是念头,随便什么现象出来,现象的隐没、现象的现起,随便它,全皆空性的游舞,这个时候,现象就称为空性的庄严。
我们现在是害怕现象的,普通人修行人,特别是小乘的,认为现象都是苦,那怎么办呢?他们要进入涅槃去躲避现象。大乘就不是这样,而是“悲不入涅槃,智不住三有”。大乘修行人不怕这些现象,现象出来全都是空性的,它和心的本质是一样的——“等性”(同一性质)。这是中观四步的最后的一步,“抉择离戏为等性”。
这个时候的修行,以大量的安住为主,偶尔会有些思维,甚至在安住的时候也会有思维。而且思维和安住也是等性的,所以不怕有思维——但这不是一种故意的思维,思维的力量不会大到破坏证悟,也就是说,他在证悟的同时还可以有思维。
大圆满里有个词语形容这种状态,叫做“流水心瑜伽”,意思是所有的现象好像流水流过去,但它和我们心的本性是合为一体的。“瑜伽”就是两个东西合在一起,这里指心和心的现象合为一体,同为光明和空性。这个就是大圆满的状态。
在这个状态里,我们还是需要闻思的,闻思一些祖师和成就者修行的心得、开示,然后据此检阅自己修行的状态。最后再去领悟心各种各样的细微差别,这种状态在大圆满里面称为“区分有寂”,禅宗叫做“层层剥啄”。
什么叫做“层层剥啄”呢?我们的本性,就像在蛋壳里面的小鸡,为了突破蛋壳(无明),祖师大德们就在蛋壳外面拼命敲,修行人就像小鸡在里面一层层地啄。这个蛋壳很厚,一层层地啄,就像修行人不停的领会本性消融执着的过程,最后把壳啄破。
我们安住本性不是坐在那里享受什么——当然它也是一种享受,但在享受的同时,不费力;不费力的同时,它会消融所遇到的所有现起的现象,也会让所有现象和本性一致,所以叫做“抉择离戏为等性”。
这一步是真正的大圆满的修行,也是禅宗的修行。大圆满称这为“区分有寂”,或者叫“六根自解脱”。对内观察体会时,叫“区分有寂”;对外完全没有执著时,任六根自然解脱。
什么叫“六根自解脱”呢?我们初步修的时候一定要抉择,比如一个东西放在那里,要去观察、思维它是空性的。我们可以用中观四夺的修行方法,比如用光去射等各种方法,然后产生单空的觉受。这些都是戏论,是努力破坏外境的方式。但是达到最后一步的时候,就不是这样的,而是它本身就是自解脱的!当区分有寂、明白了心的本性,安住心的本性时,外境也是自然解脱的——这两个事情是同时发生的,其实就是一个事情。
大圆满称之为“六根自解脱”,禅宗称为“保任”。“保”,是留住内在的证悟,但不是故意去留住的,而是自然地明了——“就是这个样子了”;“任”,是任这些现象和念头生起、落下,生起、落下……这是中观的第四步。
这样说起来,似乎中观就牵涉了大圆满、大手印。其实,这是一种既修显宗中观,同时又结合了大手印、大圆满的修行方式。当然,如果想真的明白,确实要去找一个真的过来人,找一些上师仔细给你分析,伴着你修行,解释很多的现象,最后给你指示本性——这一步是做得到的,这是我们生命最终、最根本的目标,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
我们每个人都要去争取幸福,争取各种各样的快乐,但实际上,如果通过世俗的方式,是得不到快乐的,它一定是苦——苦才是真理。
当真的开悟了,那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值得赞叹随喜的事。如果我们是真正的佛教徒,应该明白这些。当然对于密宗弟子,还要修一个非常殊胜的法,叫做“视师如佛”。
这里就不做详细介绍了,但要强调一点:“视师如佛”并不是不加分别地盲目崇拜。这涉及到两个误区:第一,不观察上师,随便找到一个上师就崇拜;第二,虽然找到了好上师,但自己不修行,除了崇拜就没有其他了,这样也是不行的。
[1] “还得了了见性,如昼观色,似文殊等否?”——永明寿禅师《宗镜录·卷一》
——摘录并整理自 2017年《佛教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注:本初稿内容暂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噶当七法2:念恩——我只念好,不念坏
- 噶当七法3:报恩——如果我们没有,那怎么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