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又来继续“空”,看能“空”出个什么结果。我们接着昨天所讲的内容,昨天讲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讲了怎么来领会“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四句话,在汉传佛教的翻译里面,全部是把“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两句话放在前面,“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放在后面的。但是有些翻译,比如藏传那边从梵文翻译过来的,它就恰好倒过来,它把“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说在前面,“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说在后面。这有什么区别呢?这就要看读这四句话的人怎么去理解。
按照汉传的说法,“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表象跟本质的关系。但是在我们的思维中,很容易把“色”(表象、外在)和它的本质想成是两个东西。我们经常会这么想:这个是“色”,但是“空”是隐藏在它的背后的秘密意,我们不容易了解。那“空”是什么呢?我们在头脑里面就开始去想象了:那个东西可能是无形无相,捞摸不到,离开四边。但是它到底是什么呢?反正它不是它,只是它背后的一个东西。虽然它的本质是它——“不异”,但是它也“不一”。那么,这个时候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但是到了后来,如果真正证悟了以后(我们经常说菩萨出了定以后),他看见的东西是如梦如幻的。因为他已经通过入定证悟了外界的本质,所有显现的本质是空性。他一旦证悟了这个空性,从空性那个定里面出来以后,他再看这些东西的时候,他就会认为“色就是空”。虽然说现象上是如梦如幻的,但是他的认知(意识)就会知道:哦,原来这些现象跟我在定中证的本质完全是一样的。这个时候,他就会对你说“色就是空”。
为什么就是空呢?它无非就是空性的显现而已。这个时候,他不会把显现和空性想成是两个东西,或者是藏传佛教经常说的“黑白绳子捆在一起”。黑白绳子捆在一起的原因就是没有把色和空完全进行统一。但是,一旦统一的话,“色即是空”在言说上就会出现问题。为什么在言说上会出现问题呢?就像我们昨天讲的那样,你说“色即是空”,那么我看到“色”的时候,我就应该看到“空”。我只要见到了“色”,我就会证悟。逻辑上是不是这个样子的?大家应该理解吧。你看,这本书,色,它是空!“色即是空”哦!你还不是说“色不异空”。如果你说“色的本质是空”,那么色跟它的本质好像还是两个东西,我见到了色,不一定见到它的本质。但是你说“色即是空”,本质跟现象完全合一了,那么我见到色就应该见到空。在言说上就会形成这么一个矛盾。我要解释刚才的矛盾。说“色即是空”的时候,实际上是他已经证悟了空,出了定以后他才会真正相信“色即是空”。如果你没有证悟,你只能说“色不异空”。这是对自空派的逻辑上的矛盾的解释。
他空派的解释就不是这样了,他说那个“色”根本就不是我们看到的庸俗色。他说“色即是空”的“色”是法性色,是光明色,你见到那个“色”才可以说见到“空”,庸俗色不算。
所以从言说的角度讲,他空派就是要比自空派高一些,但是他们证得的东西是一样的。自空派证悟的是大空性,他空派证悟的是光明。他空派说见到光明就会见到空,空性一定要落到光明上,光明是不空的。
记住,他空派说的“空”,很多时候就是说“没有”,跟自空派说的“空”是不太一样的,有时候可以这么去理解。他空派为什么说“空”就是没有的意思呢?他说你证悟的时候,落到光明的时候,其它庸俗显现就是没有,只剩下光明。这个光明其实就是自空派的空性,但是他在言说上就说它的光明。
所谓大圆满或者禅宗,其实就是把“光明”和“空性”两个同时说出来,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如来藏”。所以这三个宗派所说的,实际上是一个东西。但是在说法上,自空派就老是说“空”;他空派就说其它的可以空,光明不空;大圆满或者禅宗就说明空双运,那个东西叫如来藏。
对这三种说法,你可能会说:何必呢?搞一种说法就行了嘛,扯这么多淡干嘛呀?他扯这个淡很有用的!这个淡一扯的话,导致修法都不一样的。要进入去领悟空性(或者说光明、如来藏),见解不同会导致进入的方法完全不一样。
比如自空派,既然说“自空”,什么都是空性的,那么他采取的行为就很简单了:我什么都空!空!它没有实质!它没有实质!都是这样的,他从来不去建立。
我们的应成派为什么从来不建立呢?如果我们在见解上有所建立,我们就会去追那个建立。他什么都不建立,什么都不建立的时候,他就什么都抛弃。这个不是,那个也不是,所以叫“抉择”。抉是拿开,择是留住。抉开其它的,择了一个东西,然后又对它进行抉择,又把它拿开。我们汉地有种说法,叫做“减法”。减法就是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要”表现在所境上的时候,好像是要离开很多很多的事物。但实际上不是,“什么都不要”一定要表现在能境上。表现在能境上就是不执着,什么东西都不执着。
但是他不执着的方式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看到奔驰车,“哎呀!那有什么了不起,我不要!”这是酸葡萄。他不是这样的不执着,他是去观察它,发现它根本没有实质,它只是一个影像,是自己的心捏造的一个影像而已。然后慢慢地他就开始不执着。通过这样的方法去看透它,要看破才能放下。而不是没看破,强迫自己放下。
有些人是有方法可以强迫自己放下的,比如对付男女的贪欲,我们可以用一种方式——修不净观或者白骨观。假如说我是一个好色之徒,我觉得这个东西太影响证悟了,我要把它干掉。怎么办呢?我要开始训练这个东西,我见到女色就透过皮肤往里面看。当然眼睛并做不到透过皮肤往里面看,但是意识做得到。
贪欲往往是被什么引起的?我一看到女色就觉得她漂亮,然后身体就开始产生反应,美感这些东西就出来了,这个就叫做遍计执。比如我看到一盘很好吃的东西,它本来只是眼识的现起,但是紧接着我的所有感觉都跟上来了,口水开始流。这个就是遍计执。为什么呢?因为我以前吃过它,这个眼识实际上只是起了调动我的遍计执(以前的记忆)的作用而已。
你可能会说:“小孩子生下来没有接受过遍计执,为什么到了一定年龄就会产生男女这些欲望呢?”你记住,他有前世,而且后世有这些培养。如果没有后世这些培养,虽然他内在有这些执着,但是怎么样完成这些执着,他是不知道的。所以要普及性知识。我只是在说佛法啊,我没有其他意思,我只是告诉你们遍计执到底是怎么回事。
欲望是内心里面的一种莫名其妙的冲动,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的。但是要完成这个欲望就要相应的外境,人就通过男女,老虎就通过母老虎或者公老虎。但是,你是人,你绝对不会觉得这是一头漂亮的母老虎,我爱上了她,这好像不太可能。但是欲望是一个东西,它要通过这些来满足。
因为进出不同的六道,他的根就不一样了。我们的身根跟老虎的身根肯定不同,我们的眼根跟老虎的眼根也有不一样。比如狗的眼根和我们的眼根肯定不同,它看到的都是黑白的世界,狗的世界是没有色彩的。
我们看到一个漂亮的对境,马上这些感受就生起来了。我们要破坏的是什么?我们没办法破坏对境的。如果要破坏对境,我只能把她杀了,或者不看她。不看她,但是我可以想她呀。这个事我们很多人都干过的:晚上做梦,啊!梦露!这些东西就出来了。然后各种各样的幻想、感觉都出来了。人如果沉浸在这些东西的话,后面的结果就很悲催,肯定是这样子的。
那怎么办呢?你不能破坏它,但可以破坏对它的美感。以前我想起美女,接下来就是按逻辑性的顺序想下去了,想到后来就很悲催(我只能用“悲催”来代替)。这个时候你反过来想,你一想到她,就想她身体里面的东西。刚刚开始的时候,通过图片去看那些很恶心的东西。慢慢这些东西想多了以后,你就发现你看到美女再也不会流口水了,而是流“心水”,恶心那种水。
它不是一种真正的比较高妙的修法,但它是一种压制的方法,慢慢这种遍计执就会被压制下去。我们以前是受这些东西控制的,我们老是不知不觉地就开始思维这些东西,所以这方面的影视剧很赚钱。因为很多人去追它嘛,很简单。我们是受它控制的,你不知不觉就会这样子。很多广告商或者媒体就利用人的这种欲望贩卖这些东西,他在贩卖的同时盈利,你也通过他的贩卖满足你的欲望。双方互相促动,轮回有声有色,如火如荼。但是你如果是反过来去串习的话,那个慢慢就会被打压下去。如果白骨观观得很厉害的时候,一看到美女(外缘),马上就是白骨。然后你会发现,周围上上下下都是白骨。如果从某种程度上说,那就是神经病,神经病就是这么练成的。这是白骨观的训练方法,很多痴男怨女想情人也是这样的训练方法。只不过白骨观是有意义的,痴男怨女是顺着欲望去的,欲望作导师!天天看着男朋友或者女朋友的照片:我好想你哟!我们想上师的时候不会流泪,想她(他)的时候一定会流泪。特别是分手了以后,天天这么想,吃也想,睡也想,朝思暮想。睹物思人,不睹物也思人。慢慢就恍恍惚惚地看到情人在面前出现,伸手就开始抱,一抱就进了芳村——精神病院。
长期训练就会这个样子。我去过精神病院观察,他们有些人做一个动作是反复这么做的,他一直这么做下去。实际上这就是他清醒的时候串习的作用。在他精神对外界的认知能力减弱了,自控能力减弱了的时候,他的大势至(平常训练最厉害的)就出现了。看过《摩登时代》吗?卓别林拧螺丝!他长期这么做就是训练。
如果你把这种训练拿来训练空性和菩提心,那结果会是怎么样的?佛法很简单的,但很多人认为它复杂。其实你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像卓别林拧螺丝这么干,不管是菩提心或者空性(当然,特别是空性,理论要正确),那么到后来,你不成功都很难。一定是这样的,心的训练就是这样的。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果用到他空这个层面上,他认为这些东西都不是真正的“色”,而是庸俗色。既然是庸俗色,他就直接把它去掉。那他去追什么东西呢?追光明色。他就建立了一个“光明”。
自空派的方法,刚才说了,就是不停地去掉,什么都不建立。“不停地去掉”有个麻烦的,什么麻烦呢?世界上的现象太多了,千变万化,我去啊去啊去,去不完啊!何时是尽头啊?!其实思维中观的很多师兄都有这种感觉。我们以前讲的一个方法叫做“四夺”,汽车也夺,美女也夺,美男也夺,人民币也夺,六合彩也夺……全部都夺。但是夺了这个有那个,夺了那个有这个,夺不完啊!怎么办?你会发现你落不到实处。我把外境夺了,然后夺自身(心识),但夺完以后发现还是落不到实处。
当然,根本是不会这样子的。但是如果从逻辑思维上,或者是没有正确引导的情况,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在什么东西都夺空了以后,他会达到一个状态——如梦如幻的状态。外境也好,内境也好,身体也好,夺到一定时候,他就会觉得这些东西很虚假。在这个的状态中,他也有一些感受。你觉得它虚假的时候,它的作用会随之减弱。
比如说我完全没有经过宗派的训练,我看到一辆宝马,本能地我就喜欢它。别人告诉我它现而无实,我也相信它现而无实,但是我没有长期训练“它是空性”。当它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这个遍计执生起来,会把我的现而无实这个概念赶到爪哇国去。你想都不会想一下,马上就:这辆宝马车要是归我该多好啊!当然那个口水也好,什么水也好,反正流一地。基本上都是这样的,人都是这样子的。
但是你经过长期这么去训练,比如你太爱宝马了,你天天这么去观察它现而无实,它只是我的心幻现的一个影子,然后你会发现你对它的爱会减低,减低到它不再控制你。而我们现在是被这些东西控制的。
当然,宝马车代表了我们对外境的一些贪欲,不一定是宝马车,每个人不一样。有一个南京的师兄喜欢邮票,他家里面的邮票堆积如山。我去他家坐,他把邮票拿出来,抚摸那个邮票,真的是无比亲切!他还比较尊重我,他说:“你来了,我还允许拿给你看一看,拿给你摸一摸,其他人摸都不准摸。”还有,有些人有洁癖。我看到有洁癖的人用酒精擦桌子,用镊子拿着一个棉团不停地擦……
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执着,这些执着控制他。一旦这些执着被破坏,他就非常的痛苦。比如爱邮票的那个师兄,如果我要捣蛋的话,我在邮票上吐一把口水。我会马上变成阶级敌人!洁癖也是一样的,你要是把他认为清净的坏境破坏,噢!什么烦恼即菩提啊!那个时候菩提也是烦恼!肯定是这个样子的,他被这个外境左右。
但是你要是长期去串习它是空性的,它会起到一个作用,你会发现它不太控制你了。但是它并没有消失,它还是有影像。其实“如梦如幻”有个作用上的含义,就是它不太控制你,对你的作用不那么大。而我们现在是被各种各样的东西控制的:金钱、美女、美食、权利、自我感觉。
我们佛教徒最麻烦的是“自我感觉”。我们有很多很多的自我感觉。我们做一个团体的头以后,看到那些师兄们恭敬我,爽!迷醉于这种感觉跟喜欢金钱、喜欢美女没有太大的区别,本质都是一样的。其实真正的修行人,他看到人家崇敬的眼神,马上就会掉过头来看:我会不会被这个崇敬的眼神控制或诱惑。那个崇敬的眼神就是魔鬼!如果你不认透它,那就是魔鬼!为什么?很简单,你在这种崇敬的眼神和马屁中,培养成完美的自我。然后,如果是哪天有人的那个眼神不那么崇敬,你就会失落、沮丧,痛苦就开始来了。这跟谈恋爱是一样的。刚刚开始的时候,那个温暖的眼神看着你,充满了爱意。三个月以后,那个爱意没有了,你就开始痛苦。
当你长期串习如梦如幻的时候,这些作用都会降低。所以要把如梦如幻进行到底!但是,如梦如幻把作用降低了以后,你如果认为这个就是证悟,你就不幸,变成了自续派。为什么它会让人误解呢?因为你身处如梦如幻,你会有解脱感的。如果串习得比较好的话,会有很深的解脱感。我觉得我的心不太受控于身体了,不太受控于坏境了,我很自在,但是现象还是有。如果认为它是证悟,你就变成了自续派。
当然,我产生这种如梦如幻的感受,很深很深,一直这么延续下去,延续到哪天突然消失。消失了以后,但是你又没有认识消失了以后的那个本质是什么,它就会出现大空。这个时候就堕入了无边,变成了上自续。
自续派分上自续和下自续。我这是从境界上去说这些理论,等一下我还会倒过头来再说理论,翻来覆去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扯这个东西已经扯了好多年了。
如果这个时候认识本质,就把无边破了。所以在修行中,破“有”(有形象)的时候还比较好办;破“无”的时候就须要窍诀了。大圆满的一些引导方法就是这样的,它把你引入无边里面,然后给你一指——嘣!经常说 “区分阿赖耶识和法性的区别”,那个区分不在外境上,是在能境上去区分。
那这些方法要怎么办?必须要达到那个状态才行。如果没达到那个状态,到处都还是乱七八糟的:充满了自私、贪婪、傲慢、吝啬、孤寒,你说他是大圆满成就者,我只能想象他是菩萨在做逆行!这样子很困难的。一个要证悟大圆满的相续,它起码要相应的清净、相应的智慧、相应的慈悲。如果在这个状态里面,有可能一下就把它全部都搞定,有边、无边全部搞定,全部都丢掉。
“丢掉”实际上说的是在能境上丢掉。但是,你在能境上丢,所境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你“不要、不要、不要”跟你“要、要、要”,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差不多的。“不要”——它就真的会随着你的心消失;“要”——刚才说的,神经病就是这么来的。
他空派就不是了,他空派把这些都搞定以后,它建立了一个东西叫“光明”。他可以因为追寻这个光明而证悟。为了追寻这个光明,他们修行的方法就是引气入中脉,然后会现出光明。实际上,引气入中脉以后,周围的现象,包括自己的念头,全部因为气入中脉而消失。这个时候法性就现前了,真的处在法性的光明中间。他说这个东西是不空的,其它全是空的。这个东西实际上就是如来藏!他说的“不空”不是“破实有”的那种不空,跟自空派说的“破实有”完全是两回事。他说它的不空是相对于有和没有,就是这些东西在那个状态中可以消失,而那个东西不存在消失或不消失。从这个角度去说它不空,或者叫做作用不空,那个也就是空性的作用。因为说本体的时候我们一般就说“空性”,说作用的时候就说“光明”,说作用的遍及一切就说“大悲周遍”。法性就这三个特点。所以导致它的方法也不一样。
大圆满和禅宗就不同了,又比它更高了。它从“空”入手或者从“明”入手都可以,但是它还是建立了一个东西。在没证悟之前,我们言说的时候要去说“如来藏”这个词,实际上就是一种建立。你绝对不能说没有如来藏。如果没有如来藏,我们坐在这里干嘛?你说了“如来藏”,有这么一个东西,只是这个东西不实有而已,但是你一定是建立了这么一个东西。你说这个东西可能不是我们对境面前的一个东西,但是你绝对不能说它没有。所以他告诉你不是有,也不是没有。但是,我们没有证悟(在外面)之前,一定要说它不是没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去追逐它。如果直接说它没有,你去追它,你是疯子!
直到你发现它不是一个对境前的东西,不是一个二元对立的东西的时候,那个时候你可以说它真的不是对境前的东西,靠思维和语言都没办法碰及。这个时候你可以说它确实不是我们常人说的“有”和“没有”。常人说的“有”和“没有”,一定是我们心面前的一个对境,或者心的一个指向。“有”是心的一个对境,无分别识现出来的可以叫“有”;“无”可能是我们的一个想象,或者是什么都没有的一片大空,比如四种无色定都可以做到这样。
我现在跟你们说了很多这类的东西,我也不知道有没有用,其实很多时候已经偏离《心经》了。《心经》只是般若的层面、二转法轮的东西,我现在已经说到三转法轮了。但是,既然说到这个,都是一样的嘛,所以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所以说,三种不同的理论导致三种不同的修行方法,最快的就是大圆满。因为它不跟你扯那么多,直接跟你说那个是什么。经常说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是禅宗的说法。但你得有相应的根基,否则你性也见不了,成佛就更没办法。直指人心,你完全没办法体会和理解。
然后,他空的方法,就很难修行。他空要追逐光明,那就是建立,建立一个东西要花很长时间的。比如生圆次第,生圆次第是一个建立的方法。我们看着佛像,一定要把它观想出来,在我们面前像真人那样出现,你要花多长时间啊!人家疯子把情人观在面前要花多长的时间和努力啊,人家没日没夜地这么想,我们不行的。而且疯子想那个东西是顺着欲望去的,欲望是最大的推动力。我们如果连基本的出离心和菩提心都没有,你说你天天坐在那里观想菩萨?你心里会想:是不是真的哦?刚刚开始可能有点热情冲动:是真的,我一定要这个样子!三年以后,他还没现形,肯定不真了。
这是有故事的,无著菩萨前六年观想弥勒菩萨,影都不出现一个。出来以后看到一个老太婆用铁棒磨成针,信心大涨:一个凡夫都能用铁棒磨成针,我为什么不行?!又回去,又三年,还是影子也没看到一个。然后出来看到人家用羽毛抹山崖,问他为什么,他说我要用这个东西把大山抹尽。然后大受鼓舞:人家这个都干,我为什么不行啊?!又回去,又三年。一共十二年了,还是影都没看到一个。他就是要观想弥勒菩萨,要他出现。还是不行,最后没办法,灰头土脸地出来了。他看到一条狗,狗的下腹有蛆,他觉得这个太可怜了,下半身都没有了,而且还汪汪地叫。他本来想用手去把蛆拿掉,他怕伤到蛆就用舌头去舔。舌头一舔,哗!弥勒菩萨出现了!(我们怎么会用舌头去舔啊!我们舔的一般都是美食,其它都不舔。)
靠大悲心把业障全部清掉了,哗!弥勒菩萨现前了!金光闪闪的!然后他把弥勒菩萨扛在肩上到外面去走,所有人都看不到,只有一位比较清净的老太婆看见他把一条母狗扛在肩上。这个原因就是当业障(习气)充斥我们的相续的时候,我们借助六根看到的一定是我们这个程度上的一些显现。我们都差不多,所以我们都看到这个东西。如果我们中间哪个是狗的话(这个说法不成立),他看到这个世界就全部变成了灰色或者是白色。在狗的层面,它就不能看见有颜色的世界;人看见的就是有颜色的世界。当我们的根一下变化了,没有这种习气业障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就不再是这些东西,连形状都会变的,会变成净土的东西。
但是它本来是什么呢?这个是哲学上的大问题,昨天晚上我们还聊到这个东西。假如办公室里面有一朵花,花一定要依据我看它才会显现的。我背过头来,这个花还在这里吗?这是很大的一个问题。
德国有个主教——贝克莱,他的理论是:所有的外境是因为我的感知才有的。这个有点像我们唯识的明知因。如果这个花是因为我们的感觉才有,那么我现在离开这个地方了,这个花还在不在这里?这就成了问题。不在这里,在哪里?你说它没有就是断灭论,这很容易被破掉。如果它不在这里,我下次再回来的时候它就不会再出现。但它又再出现了。
我们唯识就好解释:那是种子在这里,你进来眼睛一看,因缘聚合,它就出现了。唯识好解释,但以前那些哲学家费尽心力啊!贝克莱为了解释这个理论,他说:“是的,我们出去以后,虽然它不在我们这里,但它在上帝那里!发明微积分的莱布尼兹,他很厉害的,他说这是我们人类的习气。
关于这个东西,量子力学说我们看到它的时候,量子场就呈现出这个样子。然后,我要是离开这个量子场的话,对我来说就是量子场的“坍缩”。坍缩,它用了这么一个词。坍缩就是说这个形状没有了,对于我来讲。如果用唯识来解释的话,就是成为了种子的状态。
唯物主义见就是,我们一定会认为我们离开了以后,这个东西还在这里,所以我回来又能看到它。它会认为有一个真的实体放在这里。这个见解不破坏的话,一切境象由心现就永远建立不起来。为什么呢?比如我们现在想我们的家,想我们家里的家具,我们一定会认为它还在那里的,因为我回去能够重新看到它。这个就是唯物主义见解。
修行中有很多很多这类的现象的。这和我们的修行有什么关系呢?好像是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实际上它就是有关系的。因为如果你心里面真的是完全地,比较圆满、系统地建立了一切境象唯心现这个见解,你的修行一下就上去了。见解和修行的境界是绝对相关的。但是见解不是靠看一两天书,把表面的字句搞通了就算了。这个是有作用,但是那个作用能起到多大,这真的很难讲。你必须闻了以后要思,详细地思维。要思维得周全的话,那就要详细地讨论。有时候有些师兄捏造一些问题来问,虽然我也说你们整天捏造问题,但是不管怎么样,他在捏造问题的时候,他会思考这些东西。慢慢慢慢,他的世界观起码会在概念上、逻辑上通顺、通达了。
一个世界观通达了、通顺了的人,他再用力去修行的时候,那个力度会变得非常之大。甚至这些见解会直接指导他自己该怎么办。这样修行下去的话,那个速度,比朦朦胧胧地、傻乎乎地去修是要快很多的。以前汉传有一种说法说:一个见解通达的人(也就是解悟的人)修行一天,相当于懵头懵脑去修行的人修行一劫。这是我们汉传佛教的一个说法。你说这个说法成不成立呢?我认为它是成立的。那你会问:那如果他通达了,修行一天相对于一劫的话,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修了三百六十五劫,他应该早就开悟了吧?实际这个“劫”,是相对于相续中这些种子来讲的。我们相续中的种子,那不是三百六十五劫的事情了,而是很多很多,可能是无数亿大劫!
我们经常说:证悟初地菩萨是分别法执和分别我执的种子都没有了。那你得把这些东西全部消灭干净,迷惑才可以永远消除。这样说起来,大家觉得好像非常困难,其实不是的。你努力去做,发起菩提心去做的话,一天是不是一劫?我觉得可能还不止。
要么有很深的见解,要么要发菩提心,智和悲你总得占一样。最好是两样都有,智悲双运。菩提心是悲,空性的智慧是智。如果你一样都不占,懵头懵脑坐在那里发呆,那叫盲修瞎练。如果你老是在这里说说说,一点都不去实现,你比呆还要呆。真的,如果老是去闻思,不用于修行,到最后你会崩溃的。一点都不修行,老是在头脑里面打转。那上面说的东西都是能解除烦恼的,无比的美妙,很好很好。你的概念是这个样子的,但是你的心跟概念完全是两回事,知和行完全不合一。这样会非常矛盾,时间长了以后会很纠结的。但是如果你去做,慢慢慢慢,知和行会逐渐合一。完全合一就好办了,完全合一你就开悟了,甚至成佛了!
我们再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昨天已经讲过了,在“色”这方面,我们昨天用了一个方法——离一多因,证明了所有的色法实际上都是没有组成部分的。离一多因可以完成这一点,这个大家一定要很好地去想通。外境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处理,那么,对付内境的方法其实是一样的。内境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心识,受想行识这一部分。
色,好办,通过离一多因,证明它没有组成部分。比如声音,声音也是一种色。如果是音频很平的声音,我们是听不到的;它一定要有起伏我们才听得到。音频它总有微小的变化吧,那个最微小的变化是多微小?你会发现最微小的变化就是没有变化!因为无穷逼近,把它无穷缩小,跟昨天说的原理是一样的。那么在见解上我们就可以认知到,声音实际上也不是一个实有的起伏,它也是虚幻的起伏。为什么呢?没有组成声音的最微小的音频,但所有的声音都是由最微小的音频组合而成的。
这就有点像微积分一样。一个圆,不停地分割、分割,到最后最小的弧度是什么?当你发现最小的弧度是零的时候,会很崩溃的。最小的弧度是零的话,那个还能成圆吗?它怎么都得有一个最小的弧度嘛,是吧。如果完全没有弧度的话,它怎么会构成圆呢?非常大的圆,在一小节之内,我们可能会觉得它没有弧度(对于人来说)。但是,实际上它怎么都得有一点弧度。没有弧度的话,它就会变成一根直线这么下去。它必须有一点点弧度,才能够构成圆。
那么,最小的弧度是什么?如果弧度达到零的话,微积分就崩溃了。很著名的数学的第二次危机,就是这么来的。一定得有一个最小的弧度。但是,我们通过离一多因可以把这个弧度弄成零。这个东西在逻辑上是通不过的,怎么办?它的弧度为零的话,不要说形成圆,它连直线都搞不成。但是,事实上它又成了圆和直线。为什么呢?心的捏造!你只能得出这么一个解释。
有很多这类的稀奇古怪的事。比如数学上的同心圆,一个大的圆,中间一个小的圆。然后我们在中心点一点,往外面放光,每放一条光线画一根线,画了很多。你看,一个大的圆,中间一个小的圆,中间点一点,往外面射光线,射很多光线,可以把它射满。射满了以后,里面的小圆和外面的大圆上射的光线的点,每一点都是相应的,是不是?那么,外面这个大圆的点(组成这个圈的点),应该跟小圆的点在数量上是一样的,是不是?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么它们的周长应该一样。但是,大圆跟小圆的周长是一样的吗?为什么它们的点一样多,而周长不一样?谁给我解释这个问题?谁能解释这个问题?
这是在数学上的问题,在物理学上还有很多这类的问题。所以分别念一定会造成这些麻烦。这样的悖论有很多,以前著名的康德二律背反这些,很多很多这类的悖论。
这些东西对我们的佛法修行有什么作用呢?真的有很大的作用!你如果把佛法学到深处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些问题可以全部解决。我们经常说的数学三次危机,拿到佛学那里,稀里哗啦像拨算盘一下就搞定了。比如说微积分,这些数学家们在应用上真的是解决了这个问题的,但是在根本的逻辑上,他们就是弄不清楚。微积分到底能不能为零?他们弄不清楚!如果为零,微积分系统可以取消,你是个假的,崩溃;如果不为零,它到底是什么?实际上就是无穷小是多少?无穷大是多少?就是这么一个问题。
而在分别念中,无穷小不是一个具体的东西,它只是一个分别念,它可以任意是什么东西。但是我们的无分别识,就不能这个样子。这个东西,它就是有限的这么一个体积。在分别念中,可以把它无限地分成很小、很小、很小,但实际上是不能这样的。如果它是由无穷小的这些微尘组成的话(无穷小是一个很笼统的东西),那么这些微尘的数量就是无穷多。既然它是无穷小的话,它的数量就是无穷多。无穷多的微尘组成的这么一个杯子,那么这个桌子也是一样,桌子的微尘跟杯子的微尘应该一样多,但是它又组成了不同的大小。冲突!所以不可能有这么一个“无穷小”或“无穷多”的。既然它不会是无穷多,它就会被分尽,那么它的组成部分就会为零。只有为“零”,“色”才能是“空”!
我们现在不按照这些术语来讲,反正我现在看到大部分都是年轻人,听这些应该能听得懂。我们现在来说这个“时间”到底是什么,有没有人能够告诉我时间到底是什么?(听众回答:变化)时间是变化,万一不变化了呢?其实她说对了,时间就是一个变化而已。时间必须要依据事物外在或内在的变化而成立。如果没有变化,时间就不成立了。比如说我这个手机,它要是永远不坏,对它来说是没有时间的,是不是?
我们现在的年月日是要靠太阳月亮这些东西的,把太阳月亮拿走以后,年和月就没有了,我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去计这个年和月了。比如太阳升起落下为一天,它要是一直悬在空中,不落下去,我看你怎么计一天,这个很麻烦的。你说我们不靠它,我们还有时钟,滴滴答答滴滴答答的时钟。那个滴滴答答,它也是在变化的。我把那个钟的东西全部固定到一点,用绳子捆起来,你也完蛋了!你说外在的东西我不管了,我有感觉。我在这里讲法,一讲就是两个小时——太长时间了!这是什么?这是你的感觉。然后,你去会女朋友,会了五个小时——哎呀,太短了!(这个可以检验一个人的出离心)这个也是时间,这个时间表现在哪里?表现在你的感受上的变化。如果一个人进入禅定,感受的变化全部停下来,就完蛋了,对他来说,这段时间是很麻烦的。或者是睡觉了,昏睡过去,这段时间对他来说是没有时间感的。但是你说:虽然没有时间感,但我身体可以有其他的变化,我可以变老,我血液还在循环。如果我们把这些东西都全部给你停下来,时间是什么?
所以时间实际上就是我们的心在感到变化,当我们的心感觉不到变化的时候,时间就不成立了。那么,时间就是变化。我们现在定了,每个人都要承认,不承认的举手!时间是不是变化,我们可以辩论嘛。既然是变化的话,最小的变化是什么?
好,又来了,又被离一多因搞定了。你既然有最小的变化,我就把这个最小的给你搞成零。是不是啊?这就是离一多因对时间的一个破法。最小的变化,缩小、缩小、缩小,能不能为零呢?我们昨天已经搞了半天,它要为零的,它不能够是无穷分下去。如果时间永远不能分尽的话,也就是我们永远没办法到下一秒。那一点点的变化就永远变不完。那我们要成佛就不可能了,因为我们永远处在这里。当然也很好,我么现在都没病,一直处在这里,我永远健康。所以这肯定是不行的,它一定会变化。既然是变化的,我们往下走的话,它最终一定会弄成零。时间的实有性就会被破坏,也就是变化的实有性被破坏了。
变化的实有性被破坏了,也就是我们可以达到一个状态叫做“不变化”。因为它会被破坏,记住!如果这个变化不能被破坏的话,我们就完蛋了,我们会随着这个变化一直变化下去。这就是轮回。变化一旦被损坏的话,我们就可以达到不变化,“常乐我净”就出来了!但是这个“常”只是指我们证悟的那个“常”,这个“不变化”不是我们的心能够看到的,能够成为二元对立的,我们能够抓到的一个东西。只要是被我们的心抓得到的东西,它又在变化中间,因为心是变化的,所以这个东西只能是心的本性才行。这是证悟的原理!
为什么说大量的这些东西呢?我们现在用离一多因把时空都破了,关键是把这两个破了以后,它跟我们的修行有什么关系?好了,我们承认了你说的“色即是空”,时间、空间全部都可以解析为不是实有的,它们都是离开一和多的。既然离开一和多,它们就是虚幻的。我们承认!承认了又怎么样?承认了,我还是这个样子。
主要是要说清楚这个东西跟我们的修行,跟我们的解脱到底有什么关系,这个是最重要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知道了这些理论以后,却没办法运用。没办法运用,它就成为口头上、思维里面的一个玩意。
怎么办呢?首先是对这些道理进行很深的思维。因为它很简单,这些理由肯定很快就通达了。通达了以后,你说:“我没法想了,我都已经承认这个东西了,我还怎么想啊?”就像我们训练四前行一样:好了,轮回是过患啊,接下来我该怎么样呢?我们很多修行人都会这个样子,是不是?其实轮回过患是原理来的,你必须要为轮回过患找理由。我们是没有理由之前就信了这个原理,这种信很虚假的。
所以这种相信,它是自己的心没有给自己找理由的一种相信。为什么我们的四前行老是训练起来很困难呢?其实我们汉地人有一个最大的麻烦:我们根本就不相信轮回!哪有什么过患啊?概念上是相信轮回过患,但骨子里面没相信,只不过那是上师说的,算了,我相信吧。这样是不行的,信仰会变得很浅。如果不是真的相信轮回的话,你就不会相信因果报应的不虚,所以行为起来有时候就会出麻烦的。特别是遇到一些很关键性的选择的时候,你一定会选择过患,不选择因果。很简单,比如说我修得很假,我碰到美女的时候——管他的,先过患一把再说。你不相信因果嘛,很简单。还有呢,就是会形成纠结,概念跟心纠结。概念要求自己要相信因果,心里面要取过患。这样就会很恼火的,修得很痛苦。我们好多人就是这个样子。原因是什么?原因是你不相信轮回。
我们这边有很多人,他开始没有去训练这些东西,但是他把中观学了。通过中观他知道这个世界是虚幻的。世界是虚幻的,它不是物质的,它同时又现起了,那么它一定是心现起的。心一现起的话,它就会有因果。而且,既然是心的话,它就会有前世。因为心不可能突然出现嘛。你能不能说虚空中突然出现一个心,嘣!然后一个人在那里出现?不可能的!心一定是连续性的,一刹那、一刹那这么一直延续下去。那么我们临出生的第一个心念从哪里来的?我们成为这一世人的第一个心念从哪里来的?一定是从前世来的!这么一下就可以推出有前世。死亡了以后也只是肉体消散,我们的念头不可能突然一下就没有了,紧接着不再起其他的念头。如果世界不是物质的话,它一定会起后面的一个念头。后面的念头,就变成你的后世。这个想不想得通啊?
如果相信这个,你就要相信因果轮回,做事的时候你就要小心一把。吃了亏的时候就想:我这世吃亏,我下世捞回来。这样心里是不是要舒服很多?即使只是相信因果,纠结都会少很多。这世的损失,因为上世自己弄的;这世的吃亏,布施这种吃亏,下世可以有更丰富的收获。虽然很自私,但是毕竟相信了因果。
当然,如果有大乘菩提心的话,这个算什么!你如果连因果都不相信,你说你有大乘菩提心,这就像你连人都不是,却想做国王。那么你是猴子做国王,叫沐猴而冠。这个是肯定不行的,你得有个基础。要发大乘菩提心,你起码得相信因果,不然你的大乘菩提心没有落处。大乘菩提心要让众生成佛,如果连因果都没有,成什么佛啊?前后世都没有,就没办法成佛,什么都不成立了。所以你必须要相信因果。
那么,这些理论的作用是什么?离一多因这些理论就是一定要我们相信:这一切实际上不是实有的,全部都是虚幻的。那么,我们就要去串习这个虚幻。
一个是通过思维,一个是通过感受这么去。昨天我们讲过的,《金刚经》里面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就是全部中观的修法!没有什么其他的,这是一个总集。我们讲了这么多,四夺也好,五夺也好,梦幻八喻也好,全部都是围绕《金刚经》的这么一句话来的,全部是在实现这个。“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个“观”的意思就是你必须要用这样的方法去观察。我们前面说的,“观自在”的两个“观”是什么?第一个是思维,第二个是直接地去觉照。
第一个去思维的话,就是刚才说的这些道理。我只讲了一个最简单的离一多因的道理,但也是最管用的一个道理。如果大家以后有机会学中观,可以把这些道理好好学一学。其实这些道理要达到的目的都是一个,但是为什么要不停地去把各种各样的道理拿来进行思维呢?实际上就是要在你的心里面搞串习,洗你们的脑!洗脑有各种各样的洗脑,这是很正确的洗脑!洗脑以后,这个见解慢慢把自己的遍计执冲毁,冲毁掉以后,你的梦幻感就出来了。这是通过思维去的,它一定会做到这个样子的,不信你去试!你想想看,连那个情人,想呀想呀,她就会出现了。我们想情人,变成疯子。这样都可以做得到的话,你去想这些具有加持力的佛法的道理,它为什么不会出现梦幻观呢?中观的第一步就是思维!
为什么要提供这么多东西给你思维呢?你有思维的材料,就不会出现“它是轮回过患,接下来该干什么”这种事。有很多很多的材料供你思维。中观其实一句话就够了——现而不实!出一本《中观根本慧论》都够了。但是不是,各个论师不停地写,一会儿来了本《入中论》,一会儿又来了《四百论》,一会儿龙树菩萨一股气写了六本——《龙树六论》,说的全部都是那个东西。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讲那个东西,它供给你思维的材料。然后,它又给你搞些“能破、所破、怎么破”,等等这些道理。你反反复复去想它的时候,你通过这种思维就可以生出这些感受来,见解就会越来越坚定。
我们为什么要去搞法性游舞群、搞YY群?就是为了完成这个。如果你不这么去想的话,比如我们去上课,看完书以后,叽里咕噜、稀里糊涂说了一阵,屁股一拍回去了。这样你怎么搞啊?你后面完全没有觉受,甚至连见解都不完全、很破败。被人稍稍一弄的话,你就完了。
而且你的各种各样的实有的见解深入骨髓,你的深入骨髓的习惯性的见解跟你新学的这些东西是冲突的。当这些见解没有占领你的相续的时候,你所有的行为不可能依据这个见解发出来的。依据这个见解发出来的话,这个人的行为会很高尚的。他会显得很轻松,很自在,很宽容。
一切都是虚幻的嘛,宝马没有了,没有了就没有了嘛!如果虚幻得很彻底的时候,真的是连身体都虚幻了的时候,就会出现“歌利王”这种事。你割吧,我连嗔心都没有。一切都是虚幻的,你会对着梦中的仇人生气吗?你傻呀?不会吧。或者会对着梦中的美女流口水吗?当然梦中你会流,醒来你就不流了,假的。是不是?一样的嘛!
如果这些见解牢牢地占领住相续以后,相应的一些行为,相应的解脱感就出来了。虽然它不彻底,但是它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单空”。虽然它是单空,但是它的作用就有了。这是一种,通过思维的。
还有一种,就是直接地观照。我们以前讲过四夺,讲了很多各种各样的方法,我都忘记有多少个了。但是,它的原则都逃不出《金刚经》里面佛陀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记住,只要我们心里面能够体会到的有形的、无形的法,你全部把它虚幻掉。“虚幻掉”的意思是什么呢?无分别识现起来的东西才会认为它“幻”。“幻”就是像那个全息电影一样,有影像无实质。“梦”就不同了,“梦”是比较彻底的,它可能随时灭掉、没有、完全消失。就像是梦中的东西。
比如我面前突然出现一辆宝马车,当我去感受它实有的美好的时候,我这个时候是很轮回的。我去抚摸它,想象它要是归我该多好啊!我开着它出去多威风呀!最好旁边还有个漂亮妞!这就是典型的轮回。但是如果我看到一辆宝马车的时候,我不处在这种心态和因为这种心态引起的所有的联想中间,我觉得它完全是我的心捏造的一个假相。完全是一个假的,象梦一样的东西,我一旦醒来,它会完全消失。长期去串习这些东西,你紧接着的那种开着它在街上跑,因它而引起很多虚荣感,可以利用它去达到一些很邪恶的目的(比如泡妞)……这些就会消失,或者被打垮。一定会这样子的!你就开始借助这些东西摆脱烦恼。
当然,串习空性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摆脱烦恼,而是为了认识实质。我们现在不要谈“认识实质”,好不好?“实质”这个东西还是比较厉害!因为你认识了实质的时候,反而不会拒绝这些东西了,遍计执也是法性。但是我们起码要做到解除这些烦恼,不然的话,被这些烦恼控制,很痛苦、很纠结。
那么,在这个状态里面,你的烦恼就会减得很轻,你会觉得它如梦。“如梦”是什么呢?“如梦”如果形成具体的观法,就是我要经常觉得这些东西象梦境中一样。我们现在回忆我们的梦境,我们会觉得梦境完全是有形象没实质的,醒了以后它就没有了。我们一定要把梦境中的东西拿到现实生活中来,觉得这些东西都象梦境一样。比如我在这里讲法,梦中的人跟梦中的你们讲。一旦我醒过来,你们全部会消失。虽然我不知道,醒过来是什么,消失了又是什么。当然,消失了以后,我们可以有一句话:有法性有光明。可以这么去说,但是法性和光明我不知道。
但是起码我有一个概念:你们会消失。既然你们都会消失,我贪恋你们干嘛呀!随便你们拍我马屁也好,咒骂我也好,关我什么事儿?我们会醒的嘛,醒了以后这些东西就不管用了!好了,我从虚荣感里面就会慢慢脱出来。一次不行,十次行不行?十次不行,一百次行不行?你得这么去干才行!
当然,这只是压制性的,但压制性的也要呀。如果你现在不要压制性的,你会很苦的!你看我们修行了那么多年,为什么不行呢?其实好简单嘛,你经常座中也这么看,平常的行为也这么做。那么,慢慢慢慢,你被这些东西控制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小,你的心在这个现起上面就获得了自在。
“自在”就是我不在意,很简单。“在意”是什么?在意就是你有痛苦,有纠结。我们最近这段时间出了一点事,为什么很多人很痛苦很纠结呢?因为你太在意了!而且我们在意的东西,往往是我们根本就不了解的东西,这个就叫愚痴。训练这个东西,这就是一种观法。
当然,落到彻底的时候,消失了以后是什么?这个就是应成派的,所以它要破显现。应成派为什么要破显现呢?他说你要证悟“色即是空”的“空”,这个“空”是最彻底的空的时候,显现就是完全消失了!心的作用消失了,只剩下心的本体。心的本体是什么?就是法性和光明。这是应成派的方式。
但是,实际上很多证悟的人,也不见得一定要等它消失。比如禅宗或者大圆满的很多证悟者,他并不一定是要等外境消失了才去认识本性。没有消失的时候,他也可以借助窍诀,借助上师的指引,去确定心的本性就是这个。他可以忽略掉这些显现,直接去认知心的本性是什么。所以大手印里面经常说:显现并不影响你,执着才会影响你。是不是这样子的,有没有这样的说法?肯定有!那么,显现不影响你的话,很简单,我就不管它了!既然它不影响我,关我什么事?
记住,显现是所有的显现。我们老是觉得“显现”只是面前这一堆,这说明你的心不宽广。我们的心要觉知到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是显现,身体这些都是显现,包括我的想法都是显现。既然显现都不影响我的话,我就不理它了。当你的心真的不理所有的显现的时候,你的心一定会平静下来。这个时候自然就没有执着了,执着埋住,在显现上、在心的觉知上是没有执着的,这个时候你就会认识到心是什么,很准确。相对来讲,不能靠意识去认,要靠心去认。心和意识在这里要分开,怎么去分开,这个以后再说。它有很多的具体的方法和方式可以做得到,但是前期如果不具备这些能力是不行的。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我们以前有很多种讲法,比如有的说是破四边,这些讲法很学术化。“色即是空”破有边,“空即是色”破无边,“色不异空”破亦有亦无,“空不异色”破非有非无,可以这么去说。也可以说“中观四步”,一讲可以讲很多。我觉得这样讲法的话,你们回家看书就行了。下着雨,星期天,泡妞的就泡妞去,打牌的就打牌去,干嘛要听我罗嗦呢?没必要。所以我讲了一些好像不是书上写的东西。记住,我是交流。交流的话,我就要说我自己的东西。也许是错的,也许是对的,因为是交流,所以没关系,你听了就行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明白了这个理论,明白了色(显现)的本质是没有实质的时候,可以去思维它(总结),可以去串习它,可以去观照、实现它。在这个过程中,当它还没有消失之前,我们没有认识到空的本质之前,就是自续派——上下自续。当它消失了以后,我们能够认识本质的时候,那个就是应成。应成的时候,如果证悟了空性,我们凸显它光明这一面去说它,就变成了他空。我们排开这一切(“有”、“无”这些东西),直接说那个心是什么,你体会到了,就是大圆满和禅宗。
所以说,全部的努力都是对着自己的心来算帐的,对着心来作用的。“心”是什么,心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自证分”。心的能力就是自证分。对于自证分,你怎么认识它?认为自证分是实有的,你就变成了随理唯识;认为自证分是空性的,就变成了中观;认为自证分是光明的,就是他空中观;自证分是明空双运,就是大圆满。那到底什么是自证分呀?追来追去,无论用什么样的理论和方法,落到最后就是:心是什么,心的本性是什么?弄清楚了心是什么,在某种程度上,你就可以弄清楚心的本性是什么。
这里又牵涉到两个理论。有一派说阿赖耶识是什么呢?当我们不认为这个世界是物质的,也不认为是上帝造的,就是我们的心的显现的时候,这个就是阿赖耶识,唯识中有一派是这么说的。他说:显现上没有了遍计执,那个就是阿赖耶识。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学过《辩中边论》,里面好像有讲这个内容。大乘就不是这样说了,他说阿赖耶识根本就找不到,不可能在你面前出现一个识的本体,这是不可能的。他说这些显现一消失以后,就不存在阿赖耶识。显现一消失,当阿赖耶识的分别一消失,马上就是如来藏,立即可以获得证悟。这是唯识三性(遍计执、依他起和圆成实)的两种不同的分法。
所以这些理论可以全部套在一起。当然,你要怎么去套呢?最好是用修证去套。你读了这些理论,似懂非懂的。但如果你慢慢去修证的时候,你会把这些理论弄得非常的清晰、非常的明白!你知道它在说什么,甚至它说的一些细节你都能明白。
但是我们是不是一定要这么去干呢?不一定要这么去干,这样干太累了。但你起码要把主要的理论思维得非常深、细,然后用于修行。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就讲到这里,讲得非常的粗略,但没办法。我们只剩下午的两个小时,如果再详细点的话,那就没时间了。以后我们有时间的话,再慢慢讨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怎么空的。这里面有很多很多的东西,如果长期地闻思和深入地修行,就可以把里面的很多细节东西进行详细地讨论。还有能境上怎么分,所境上怎么分,修行上具体怎么处理,等等这些。但是如果你没有具体的修行,没有大量的串习,说那么多干嘛呀!说来说去都是一些空头理论,用处不是很大。“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就说到这里,这个一说完,后面的就很简单了。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色”,是我们五根能够了解的东西,五根的对境。“受”,是心能够了解的东西。昨天我们讲五蕴的时候已经说过了。“受”、“想”、“行”、“识”,它也是空性的。我们认为它是没有实质的,没有组成部份的,完全是心捏造的假像。关健是我们修行的时候,怎么去对付受想行识?很多人是在这个问题上进行纠结。
“色”,我去夺它,观察它,直接去感受它现而无实。我们以前教过很多方法:佛像放在前面,对它射光,产生它是虚幻的那种感受,保持这种感受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或者象刚才说的那样,觉得这些都是梦,我们都在梦中的状态。而且你串习久了以后,你在梦中也会变成这个样子。串习久了以后,你在做梦的时候,因为白天的那些修行,你会觉得这个是梦,但同时你又不醒。然后你在梦中就开始操作了:在天上飞,穿墙入室……真的会这样子的。穿墙入室,从高楼上跳下来,拿着一个东西,把它变成其它东西……如果你平常观想很清晰,比如金刚萨埵观得很清晰,随便拿一个东西,一观想“金刚萨埵”,马上就出现了。梦中都可以的,只要是你平常白天的梦幻观非常久。主要是要坚持去做,这个绝对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完成的事。
要怎么做呢?其实你去感受这周围如梦就行了,没那么复杂。我们总是把它想得很复杂。你前面皈依发心,调起菩提心,流几滴眼泪也可以,不流也行。然后打坐,开始感受身体和周围全部象梦一样。这就可以了,就是要你的心觉得周围如梦一样的感觉。是心里面的感觉!
我们修行的时候,老是会问:“你看,那个东西又变啦,又变啦,我该怎么办?”关你什么事啊?它怎么变都等于零!所有的变只是告诉你一个结论:它就是假的!你要保持这个才对!能境上的梦幻感是我们修行的目标。知不知道?不是到外面去找。当你成为中阴身的时候,你会看到外面老是在变,变来变去,但没有用。
你的心认知到它的虚幻感的时候,你的心就不受左右了。什么都会变,你的心的感知是不会变的。如果心的感知的能力都没有了,地狱天堂到哪里去了?地狱天堂完全依靠你的感知而成立嘛,是不是?当你的感知没有了,地狱天堂去哪里了?地狱天堂都没有了,你马上变成断灭见!
当你的感知里面全部都是法性的时候,那地狱天堂成了什么?它也只能是法性嘛。当你的感知里面都是梦幻感的时候,你还会受苦吗?真的梦幻感哦,不是我们头脑里面想的梦幻感。头脑里面想的梦幻感,你试试看!你现在想梦幻感嘛,我下来狠狠地对着你几拳,你马上就极不梦幻!为什么呢?因为你的梦幻感很浅,只是一个概念而已。你必须要去修,保持那个梦幻感,一直定下去。保持梦幻感就是单空的修法。就这么简单,能不行吗?如果这样还不行的话,这个真的很悲催。
当然,前面你肯定要有很强的菩提心才行。如果没有菩提心,这个东西你做不下去的。做一段时间,做不下去,你就开始怀疑了。心就是这个样子的,心是很诚实的,我们的头脑极其不诚实。心认为它是实有的,就认为它是实有的。你的概念说它不是实有的,概念跟心打仗,知行就不合一。
那么,我们怎么拿来破这个“受”呢?当我们对于“色”方面的梦幻感、虚幻感非常强烈的时候,实际上它就有一种力量了。不执着的力量,在我们的心里面就开始有了。当生起苦、乐、无记这些受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学会了反观自照,比如我开始有痛苦的受了,然后我把那个梦幻感调回来,你会感觉到这个痛苦消失。快乐呢,因为贪欲而生起的快乐也会消失,它生起另外一种快乐——放松、不被控制的快乐、自在的快乐!你们不是要观自在吗?要观自在,你就这么去做。
“想”是怎么破的呢?其实也很简单。当我们的心能够平静的时候,你会观察到,“想”只是平静的心生起来的一种作用。我们很多时候会受这个作用控制,是什么原因呢?错误的知见在我们头脑里面旋转。还有一个,我们的心行——行蕴这一部份很强烈的时候,你会控制不住要不停地去想。比如失恋、仇恨,或者遇到一件事,有些人一打坐就开始想了。那是想蕴在折磨你吗?不是。那个作用是因为你的行蕴这部份,你很贪执一个东西,很在意一个东西,然后围绕着它就开始思维。日思夜想,神经病都可以搞出来的。搞得一个个脸青面黑的,眼睛发红,早上起来很多眼屎,想多了就心火上冲。那怎么办呢?其实我们只要解决了行蕴,想蕴就会平静很多。
还有一个,如果心的平静的力量很深的时候,你会体会到想的虚幻性。心平静的力量大了以后,他就不想了。这要靠禅定的。很简单,一入定,马上就不想了。那我们现在为什么做不到呢?你定了几天呀,你就想做到?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样子,认为学佛好像是很简单,早上学,晚上就成佛。也不是没有这样的案例!但是一想到这些案例,我就自卑。我想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在座的绝大部份都应该自卑。确实你不是这种人!人家是这种根器,你不是,你得先把自己培养成这种根器。所以,你去修禅定,你就不受它控制了。我现在只讲“不受控制”这一部份。
还有,如果行蕴解决了,也不受控制了。行蕴是什么呢?就是这些心态。对付心态的话,我们首先要对付心态的作用。比如贪的心态有一种快乐,嗔的心态有一种痛苦,痛苦和快乐就是它的作用,马上变成受蕴了。当我们把它的作用消灭了的时候,那么这个贪和嗔的本体也会在我们心中变得清晰和稳定。这个能不能体会啊?能不能想得到?比如“贪”,贪是一种强烈的欲求,我一定是喜欢某个东西,我贪到的时候就会有快乐。当我首先去对付这个快乐,我觉得这个快乐比较虚假的时候,因为贪而产生的快乐就减低了,那么这个贪本身也会减低。长期这么串习下去,慢慢慢慢,通过这个作用,你会观察到那个贪的本体是什么。贪的究竟的本体什么都不是,就是心!如果这个东西观得很厉害,你可能会开悟的。就算是你观不到它的本体,你也会发现它只是心的一种作用而已,实际上没有一个真的能够拿得到的东西。
我们生起愤怒的时候,可以用很多很多的动作和表情表现出来。但是我现在要求你把“愤怒”拿给我看看。拿给我,拿出来!愤怒是什么?你会发现愤怒什么都不是。贪是什么?我们贪的时候会流口水呀,两眼发直,会天天想、夜夜梦!这些贪的外在的形状我们都可以知道。现在我要你把“贪”拿出来给我看,什么是“贪”?拿不出来的!但是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到它的作用。
我们要去破贪的时候,破外境是一个方法;但最根本的是要破内境的这种欲求,心的这种冲动。当这种冲动生起来的时候,我们就去观察它是假的。长期地串习,你就具有克服它的力量了。虽然它还是属于单空的压制,但是它的作用真的是有的,而且反观内照的习性也会训练出来。
我们在佛教圈外面的很多执着好象丢失了,但这只是外在的丢失,我们可以说:我们不要钱、不要汽车,不要……但是我们内在的各种各样贪嗔痴慢疑的习气还是在的,我们拿到佛教圈里面以另外一种方式淋漓尽致地表现。甚至更恶劣,把佛教当工具用,当我执的武装来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的心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乱七八糟的这些东西。
一样的,我们通过“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训练出来的梦幻感、虚幻感,觉得这些东西是虚幻的,然后长期保持在这种禅定中去感受它。你会发现你的心开始慢慢摆脱这些东西,你开始变得清明、变得宽大、变得柔软、变得慈悲、变得极其的睿智。在外人的眼里,你会变得越来越傻。当然,说起佛法来,别人觉得你很聪明。但在实际行为上,别人会觉得你很傻。因为你老是什么东西都给别人,什么东西都让。按世俗人观点,你就是“傻子”(这个话有点过头了)。这个没关系,佛教徒在这个层面上就是要做傻瓜的。长期坚持,慢慢慢慢,受、想、行、识,一步一步……
“识”就比较麻烦了,识是一种作用,心的一种作用,了别的作用。有两种方法可以把识暂时停止。一种是通过禅定。禅定可以把六识粗大作用暂时停止,但细微的识的作用永远消灭不了。比如眼睛可以看不到了,眼识没有作用了。同样,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都可以暂时消失,但是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禅定是消灭不了的。为什么末那识和阿赖耶识无法暂时消失呢?因为末那识和阿赖耶识非常细微,它们的起因是心的无明,靠禅定无法停止,对付无明,唯一只能靠无我的智慧。如果把末那识消灭了,就成了阿罗汉,禅定是不可能的。如果把阿赖耶识消灭了,你就是八地菩萨了,这个靠禅定也做不到。所以这个比较麻烦。那要怎么办呢?到了一定的时候,你的心可以认知阿赖耶识以后,依靠上师的窍诀,去区分它跟法性的区别,区分清楚以后,无我的智慧就逐渐成熟了,这个叫做“区分有寂”,修行中,消灭阿赖耶识,就是去感受它的空性,阿赖耶识的空性,那就是法性。那个时候的感受主要是用心的明知去认识它,认知有很多的方式,那个就是我们后面的事。
那么,色受想行识就是这么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说完了。但是我完全没有照着书上说。我本来想照着书讲,书上有很多种说法的,很逻辑的。但是说了以后,大家听了以后,第二天早上就忘了。不用第二天早上,今天晚上一出门,可能就忘了。所以就讲了一些比较具体的东西。
实际上这些东西还是在说理论。虽然我说了很多修行,但是在经上实际上说的是理论。“说理论”的意思是什么?就是站在没有证悟的立场上去说证悟。那么,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那么,本体应该怎么表达呢?“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个时候完全说的是“空”的本体了。前面是在有“色”的情况下说“它是空,它和空一样,它不异空”。这个时候,他也是站在外面说,站在普通人的立场上去说。空的本质是什么呢?诸法空相的“相”,不是“空”本有的相,而是“空”的法相,一定要这么去理解。诸法空的相是什么呢?“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三个东西。
因为那个东西不是心识的一个对境,它没办法生灭的。生灭一定要在心识中间发生的。识才可能有生灭,根本智是没有生灭的。它都不生,当然也不会灭的。有识的同时,它一定有生。识就是了别,“别”就是这个跟那个不同,有不同才会有生灭。万法的“空”的法相都是一样的,全都一样的,它怎么生灭啊?它一生灭起来,就变成了法性游舞。这就是我们汉传经常说的:生灭即是不生灭,不生灭即是生灭。很多时候有人认为这个是矛盾的,实际上它说的就是这个层面。法性游舞起来就表现为我们的生灭,但是这个生灭实际上就是不生灭在游舞而已。所以生灭即是不生灭,不生灭即是生灭。回过头来又可以和前面几句话去对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是不生灭的,色是有生灭的,色的生灭就是因为空的不生灭。如果空也生灭的话,色就没办法生灭了。为什么?空没有了,色的基础没有了,什么东西都是一个断灭,它拿什么去生灭呀?明不明白啊?
我们经常问:睡着了,法性在哪里?睡着了,法性就在睡觉那里。没有法性你凭什么去睡着啊?它为什么能睡着呢?当然你不能说它没有法性,它是法性的一个显现。但是能睡着的这个东西一定就是法性。想不想得通啊?你想想看,你能有一个东西去睡着,有心你才能睡着,没有心你怎么睡着啊?石头没有心,它没办法睡着的。当然你可以说它永远睡着了,它从来不醒。是不是啊?实际上就是这个样子的。
空的本体,不生不灭,然后是“不垢不净”。垢净一定是在外在的形象上,而且它有能取和所取。因为垢和净是相对的东西。粪便对于我们来说一定是不净的,但是对于农民来讲,有时候是很净的。而且不同的粪便对于我们来说,不净的程度是不同的。别人的粪便就特别不净;自己儿子的就稍微好一点。是不是这个样子的?所以,这个垢净一定有针对性的。但是它们的本体就没有垢净的区别,全部都是一样的!记住,一样的时候就不会有这种东西了。一合相,《金刚经》里面讲的,所以它是不垢不净的。
当然,这个东西本身是离开一和多的,它怎么可能增减呀?一定要有一和多才会有增减。一加一就变成二,二就比一多一点。如果它全部都是一样的,根本就没办法有一和多。
“全部都一样”和“全部都不是”,这是一个矛盾。我们寻找法性的时候,一切都不是,什么都不是。你敢说什么是?你敢说它是法性?你只能说它是法性的显现,是吧?全部都不是,没有一个东西是。但它又全部都是,你敢说它不是法性?二律背反!
这个问题要解决,只有等到色跟空完全统一了以后。统一以后,一下就都解决了。起码在你的认知中,在你的证悟中,全部解决了。但是,你出去跟別人说的时候,又麻烦了。因为你一说就是二元分別,一想就是二元分別。你用二元分別的事去说那个非二元分別的事,怎么都说不清楚!所以说,他没办法,他就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而证悟的人,他也确实感觉到这个东西真的非言说。找不到一个东西,它不是什么,但它就是在。而且你很清楚地知道它就是在,它主宰一切,是万物的根本。而且那里面,它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它就是这个样子的。
确实是这个样子的,依据它就可以成佛,依据它可以遍知,可以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力量。依据它完全没有恐惧,失去天堂地狱的选择,根本不要过去未来,它只有当下。如果依据它的明力的无限扩展,你家的蚂蚁打仗,掉了哪只腿,我都可以知道。所以你会相信佛陀的遍知。那个树上的树叶有多少?佛陀一口就说出来了。凭什么?起码要数一下?不是的,佛陀甚至连念都不用起。你要问他,是你起念,他随口就回答你。连看都不看它一眼,马上告诉你有多少多少万个树叶,左边哪个树叶有个什么痕迹。为什么?那个明力无限地扩张,扩张到了知一切。
我们去修就是修这个东西。我们首先开悟,知道心的本性是什么,然后让它无限地扩展。大圆满里面经常说“扩展”这个词,很多人不知道扩展是什么,其实就是这个扩展。所以说你一旦明白这个东西的话,你就知道佛法真的是真实的,佛陀真的非常伟大!
然后你再回过头来,你再去看这些科学。当然它也有用,但只是对我们人有用。科技对猪、老虎这些不一定有用的。因为科技的发展,森林被砍光了,老虎连生存的地方都找不到了。而且只是对我们这一期人有用。当然,对我们这一期人,它也带来很多伤害。但是总体来说,我们现在好像还很幸福,因为我们有福报。但对我们的儿子、孙子、重孙子,就不一定有用了,到时候会很惨!我们把我们的儿子、孙子、重孙子的东西全部用光了,他们很惨! 这是科技。
但佛法不是的,一旦你掌握这个东西,你的生命就会因此而得到解脱!得到永恒的安乐!这个叫做无穷大跟零点零几的区別!这个时候你真的会说:天上天下无如佛!那个时候你信佛会信得最真实!
而现在,我们信佛吗?信吗?信吗?信吗?!我不觉得信,这种信是一种概念上的信。当然不能说是完全不信,但这种相信很浅,而且经常会信偏了,信到很迷信、很无聊的一些事情上去。你看我们经常争斗的事是什么事?和我们的解脱有关系吗?有关系,让我们不解脱!这个很麻烦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去掌握这些东西。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它基本上是站在外面说色和空的关系。首先跟你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显现的本质是空性,没有实质的。然后又说:空也不是离开色的单独一个东西,你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单独的空,所以空体现出来就会变成色——“空不异色”。但是你也不能认为它们两个东西是像黑白绳子捆在一起一样,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全部都是站在凡夫的层面跟我们讲。然后又站在凡夫的层面跟我们讲:到了空性的本身(空的法相),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理论说完了,然后他就跟我们说空中的状态(法性定)是什么了!这个时候一下就进入应成所抉择的那个东西了。应成不是要破显现吗?
“是故”是承接句,所以的意思。“空中”,处于法性定中,可以这么去理解。因为你们经常说到这个词,所以我用这个词。如果是其他人,我就不知道用什么词了。只能说“在那个证悟里面”、“在那个状态里面”,只能这么去表达。“法性定”这个词帮我解决了很大的问题。如果你一执著法性定,法性定就不是法性定了。
“是故空中无色”,没有这些东西了。这个“无”不是纯粹没有哦。他看不见,听不到了。“无受想行识”,没有了,这个时候他连识都没有了。它不是我们前面说的那种压制、虚幻、如梦。不是,它就是没有!这个时候你的贪到哪里去了?烟消云散!这个就是佛陀的状态!所以佛陀绝对无贪、无嗔,没有这些东西。因为连这些东西都没有了,轮回中的一切过患自然就消失,完全消失。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个是十二处,十二处大家应该知道吧?“眼耳鼻舌身意”指的是眼根、耳根等前五根和意根,六根的六个对境就是“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所相对的一定是“色声香味触法”,加起来就是十二处。这个十二处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就是五蕴的一个扩展。五蕴把组成世界的五个蕴集讲了。那么,五蕴怎么表现呢?就要通过“眼耳鼻舌身意”去找和它相应的“色声香味触法”。它是一个归纳性的东西。
在“空”中,法性定中,这些东西都是没有的。意思是说你看也看不到,听也听不到。这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以前他们争论的:既然是这个样子,一个人如果是在大象过的路上入定,会不会被大象一下就踩扁呢?初地菩萨入法性定,被大象踩扁了!这个对佛教的形象极其不好,真的有这个争论的。实际上,如果真的达到这个时候,我跟你讲,这个人的周围不得了的,龙天到处都是,很多护法!这是修道的道力的一种体现。大象不会踩你的,甚至不可能出现这种事。
比如说入了灭尽定的这些阿罗汉,身体很难被毁掉的。当然也有可能有极大的业力让它毁掉,但绝大部分不可能,所以他们的身体可以保存很久。即使是2012出现,他还是这么坐在那里,留藏很多劫。为什么呢?我们举个例子:华首门,鸡足山的那个大迦叶的法体。我告诉你嘛,地球会毁坏很多次。为什么呢?到弥勒佛那个时代是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不是很长,但是确实有那么多年。这要发生多少起2012啊?很多次的。这个山河大地真的会破碎的,国土危脆。但是,他不会坏的,他会一直坐在那里,一直等。到弥勒佛那个时候的鸡足山,跟现在的是不一样的。那个时候,大地非常的平整,鸡足山会显得非常的巍峨,状态会跟现在完全不一样。华首门完全变了,金碧辉煌的,弥勒佛一走过去,门自然就打开了。那个时候绝对不像我们现在的这个样子。我到那里去搞了八天的八关斋戒,把我整得要死。蚊子很多,石头不停地掉下来。我们弄了个帐棚,上面的石头不停地摔下来。 “哇!蚊子怎么这样呢?有没有搞错啊!”真的是这样子的。当时无著菩萨的那个洞还在那里,法王在那个洞里面闭关了十二天,我们都去看过。到弥勒佛的时候,这个环境一定会变,但是大迦叶的法体不会变,他就一直这个样子。
在“空中”的时候,十二处真的会完全消失。刚才说的,我们如果是进入法性定,会不会被踩扁?大家尽量进入,绝对踩不扁。你看,连阿罗汉的遗体都可以一搞就是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他可以一直在这个地方,凭什么我们大乘菩萨进入法性定还会被踩扁?我们的福德大很多。当时的教界有这么一个争论。但是,不会的!
但是入定的时间,它就不一定是你想入定多久就多久。这个只有佛陀才做得到。虽然你进入了法性定,在你的觉知中什么都消失了,只剩下法性,但是你相续中的这些种子还是很多(比如俱生法执这些种子),这些种子会把你弄出定来。它一翻起来,哪天你那个法性定的力量减弱以后,其他的力量成为大势至的时候,你就出定了。所以他要不停地进去出来,八地菩萨以前都会这么干。就是因为他的种子没有弄清净,是这个样子的。反反复复地这么出来,一直到八地以后,这个出入定的觉受就消失了。
但是你说:他是不是没有出入定了呢?还不能这么说。真正的不出入定只有佛陀那一种,叫做首楞严大定,我们这边叫做金刚喻定。进入金刚喻定以后,就无所谓定不定了,完全没有定不定了。其实八地菩萨都有非常轻微的出入定,那为什么我们说八地菩萨没有出入定呢?其实它有一个最根本的原理,就是他没有我执了,俱生我执的种子都已经被消灭干净。俱生我执的种子被消灭干净以后,都没有一个“我”了,还有“我入定”吗?这个入定它只是在相续里面,不会变成那种有非常作意的行为。 “意”,意识,它一定是跟我执有关系的。意的根就是我执,我执没有了,作意就很少了,很大程度上就变成随缘任运。所以我们从这个层面上去说他没有出入定。虽然有时候他能够知道佛陀的那种见地,但是因为他那个定的程度和佛不一样,所以由八地到佛陀我们还是说他有轻微的出入定,到佛陀的时候就完全没有了。
也就是说在法性定中,十二处确实是没有的。它完全是应成派所抉择的,即是我们经常说的“破显现”。你把十二处都破了,当然是显现都破了,我们的显现全部在十二处中间。眼和眼的对境——色,耳和耳的对境——声音,意和意的对境——思维的法……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
接下来就是十八界。十八界的话,我们留到下午再把它“界”一把。十八界的消失,声闻的消失,缘觉的消失,连菩萨的智慧都要消失。这些在定中都没有,“无智亦无得”嘛!
那么,我们下午再来讲这些东西。下午可能还会结合再讲一些有关这方面的修行。因为经上的这些理论,讲起来不会有很多,所以下午再讲一些有关这方面的修行,和回答大家对《心经》以及中观修行上的一些问题。下午一样是两点钟到四点钟,如果是内容多或者问题多的话,我们可以稍稍延长几十分钟。今天上午我们就先“定”到这里,我们现在开始“出定”。谢谢大家!
因为这些内容讲得比较深,所以说如果有些师兄听不懂的话,我们可以下课再继续进行讨论。但是如果讲《心经》不讲这么深,只是把它的语句稀里哗啦讲出来的话,很多师兄也会不满意。所以没办法,我选择了相对比较深的讲法,相对,相对!
好,谢谢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问。
问:师兄,刚才您说的那个进法性定之后是否还会被大象踩到的争论,他既然已经进入法性定,所有的这些现象都已经消失了……
答:那是对他来讲,大象不会这么认为的,大象还是看到他坐在那里。他自己在他的状态里面是什么都没有了,只有法性。但大象不会这样的,大象还是看到。比如说我们看到上师在这里打坐入定,一个成就者在这里入定。他一下在他的状态里面全部都是法性了,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他,他的侍者还是看到他在打坐的,是这个样子的。
问:那是他的肉身还是……
答:他的肉身是在他的侍者眼中的肉身,他心中的肉身已经是法性了,没有了。肉身对他来说是没有了。
问:大象如果是这样撞,是不是还是会撞到一个肉身?
答:是,真的会踩扁的。但是因为他很柔软,他打坐的时候,他入到定里面,身心都很柔软。所以如果去拉他耳朵,会拉得很长。如果用钢针去戳他的话,一戳就进去了,他完全无抵御。这个还要看他修行的程度,还有肉身的时候,这个程度还不是很深,深到很深的时候,他的身体会消失的。以前的马尔巴就可以做到这个样子,在法座上讲着讲着,突然身体没有了,或者一轮月亮就出来了。你们去看嘛,传记上都有这些东西,很深的时候就可以做到这个样子。但是也有情况是,他自己身体在别人的眼中还在,但是他自己完全是一片法性。这个程度不一样。
佛陀的话,他如果是显现化身(三十二相的化身)的时候,他还是这个样子的。他入法性定(完全的首楞严定),你还是看到他在树下打坐的,一样看得到。但是他也可以给你表演一把,这要看情况的。因为佛陀没有我执,没有“我”,他不作意的,他的那些表演完全是因为周围的因缘而来的,随缘任运的。他的化身的出现都是因为我们的福报、祈请等各种各样的因缘而出现的,他自己不会说“我要出现”,他哪有“我”啊?他像阳光一样,一下就下来了,就是你拿把伞挡住了所有的佛光。如果你哪天善根暴发,弄根针把它戳一个洞,哗——佛陀的光芒就从那里出来。他根本不会有“我想要来度众生”这些作意,不会的。所以《金刚经》里面讲:不管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一共十二类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他根本就没有觉得他来帮你。虽然在化身的时候,他也可以跟你这么说,但是他的最彻底的法身的层面不会有这些东西。
关于佛陀是否有思维的问题,格鲁派跟宁玛派一通争论,精彩得不得了!里面牵涉到很多修行的要诀,吵啊,吵得一塌糊涂。所以说我们吵是值得原谅的。宗喀巴大师和麦彭仁波切他们都要吵,所以我们吵!
还有什么,诸位?
没有的话,我们在内心里面做一个回向,把这个功德回向给天下没有办法闻到正法的这些苦难的众生。
好,谢谢大家!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心经》第2课
- 《心经》第4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