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堂课总结:上堂课我们开始了菩提品的学习。本品为本论第二品,科判属:戊二。菩提品是讲无上菩提的本体以及功德等内容。内容讲解分三:一、略说所讲义之分类;二、总标讲法;三、其义广说。
略说所讲义分为八类:本体义(二种清净)、因义(二智双运)、果义(远离二障)、事业义(自他二利)、相应义(无量功德)、分类行义(三身分类)、恒常义(常住世间)、不可思议义(如实性)。总标讲法即是用着八种含义说明无上菩提的种种功德。
已经开始了本品其义广说的学习,内容分七:一、净得本体之因义;二、远离垢障之果义;三、自他二利之事业义;四、其依具足功德义;五、以三身分类行义;六、于众生未尽间彼等恒常义;七、如实不可思议义。
已经开始学习“五、以三身分类行义”。内容分二:一、略说体相之异门;二、其义广说。
上堂课学完了“一、略说体相之异门”。开始了“二、其义广说。”的学习。
“二、其义广说”又分三:一、略说共同安立分类;二、安立各自体相;三、彼等摄义。
学完了“一、略说共同安立分类;”,谓“指无上大菩提的分类是由甚深、广大、大自性三种功德分别安立为自性身、报身、化身三身。因为甚深难证功德而安立为自性身;因为具有广大妙力功德而安立为报身;因为相应众生机缘善行化度大自性功德而安立为化身。”
而后开始了“二、安立各自体相”的学习,分为:一、安立自性身体相;二、安立报身体相;三、安立化身体相。
已经学完“一、安立自性身体相;”,说自性身有五种体相:无为、无分别、无二、无障碍、光明。五种功德:1、以比量不可量(无量);2、不可数(无数);3、以分别心不可思议(不思议);4、 不与他法等同(无等);5、清净究竟,这五种功德于真实义中与自性身是无二无别的。
这堂课内容:继续学习后面的内容:
癸二、广说报身体相分三:一、广说报身体相;二、复摄彼义;三、随缘示现。
子一、广说报身体相:
圆满受用诸法故,显示自性之法故,
大悲清净之等流,利益众生无息故,
无有分别任运中,所欲如实满足故,
以如意宝神通故,圆满受用身安住。
一、说法不断:“圆满受用诸法故,”这一句是讲法语不断的功德,就是圆满受用种种深广妙法的法语相续不断。
二、示现不断:“显示自性之法故,”是讲示现的功德相续不间断。“自性之法”是指在圣者菩萨前恒时示现的报身自性的妙相、随行相好等法,由恒时显示,故为示现不断。
三、事业不断:“大悲清净之等流,利益众生无息故,”指事业不断的功德。因为大悲清净后所流现的果,就是利生事业的相续永不间断,也就是大悲清净的等流果,故为事业不断。
四、任运自成:“无有分别任运中,所欲如实满足故,”所谓任运自成的功德,即是无有任何功用、加行和分别,完全任运自成地满足一切所化众生的所欲来作利生事业。
五、现非自性:“以如意宝神通故,”所谓显非自性的功德,以如意宝神通来作比喻。如意宝有能显现种种和所现非如意宝的真实自性两种特点。如摩尼宝放在蓝色的布基上就会显出蓝色,随红布基显出红色,但是红、蓝等色均非摩尼
宝的自性。同理,随顺无量所化众生的根性、意乐和信解,虽然幻化各种形色身量等,但都不是报身的自性。最后一句“圆满受用身安住。”就是圆满受用大乘法的报身,是以这五相而安住的。
子二、复摄彼义:
说法示现业不息,无有加行功用相,
显现不是彼自体,此处种种示五相。
佛语说法相续不断、示现佛身相续不断,大悲利生事业相续不断,于此等事业无有勤作功用而任运自成。报身于自现中不显其自性,但在所化清净眷属前,显示了报身的五种相。《佛说无上依经》云:“第二身者,法身净流之所显现,一切无量如来功德,摩诃般若大悲为体,与五种功德相应:一者无分别相;二者无功用心;三者称众生意作利益;四者与法身不相离;五者恒遍一时不舍众生。”与此颂义相同,只是开合不同而已。其中“无分别相和无功用行”可摄于任运自成中,“称众生意作利益和于法身无相离”可摄为显非自性中,“恒遍一时不舍众生”,可以开为“说法相续不断”,示现事业相续不断。
下面对报身的第五相再作解释。
子三、随缘示现:
如由种种形色物,摩尼中现非彼体,
亦由众生种种缘,如来显现非彼体。
前两句讲比喻,后两句讲意义。首先前两句“如由种种形色物,摩尼中现非彼体,”譬如自性清净的摩尼宝放在不同形色的布基上,会显现青黄方圆等种种形色,这并不是摩尼宝的真实形色。
后两句“亦由众生种种缘,如来显现非彼体。”是说,同样由于所化众生的根器、意乐、信解等各种不同的因缘,自性是大悲周遍一切众生的诸佛,于非彼自体中,无碍幻现种种形色身量等利益所化众生。诸佛虽然不是彼等的自体,但仍能无碍的幻现种种形色身量等。《大乘庄严经论》云:“食身于诸界,受用有差别,众土名身业,一切皆异故”。意即:报身在一切清净世间中,各种的受用事都不尽相同,诸如眷属、刹土、名号、身相、事业等,受用各不相同。有的眷属见到大身,有的眷属见到小身,有的听到佛宣说智慧般罗密多,有的会听到佛宣《十地经》等。这样随顺所化的根基、意乐显现相应的种种身相,演说相应的大乘法等,并非固定的一种显现,故颂曰“随缘示现,现非彼体”。如摩尼宝任运随缘示现一样,也即“显非彼体”的道理。
癸三、安立化身分三:一、殊胜化身示现十二相;二、其作业次第引导众生。
子一、殊胜化身示现十二相:
依大悲心知世间,观照一切世间界,
法性身中不动移,幻化种种之事业。
天界出生圣白幢,从于兜率天宫降,
入于母胎及降生,善巧通达工巧处,
王妃眷属中嬉乐,出家修习诸苦行,
往诣菩提道场中,降伏一切诸魔军,
圆满菩提转法轮,趋入大般涅槃界,
普于不净刹土中,轮回未空恒示现。
化身有种种功德,这里描述殊胜化身示现的十二种相:○1 天降;○2 入胎;○3 出生;○4 通达工巧;○5 受用后妃;○6 出家;○7 苦行;○8 往诣道场;○9 降魔;○10成道;○11转法轮;○12入涅槃。汉传佛教中讲八相成道,实际无有什么差别,只是开合的不同而已。
这四颂可以从示现因、示现相、示现处、示现时间这四方面宣说了殊胜化身。
第一颂是讲“示现因”,第二到四颂是讲趋入大般涅槃界之“示现相”;最后两句分别讲了“示现处”“示现时间”。
接下来具体解释:
一、“示现因”,由什么原因诸佛示现化身?颂词“依大悲心知世间,观照一切世间界,法性身中不动移,幻化种种之事业”。由依靠摄受无量众生以及了知所有世间界的缘故,以大悲和智慧观照相应的一切所化界后,恒时安住于如所有智法性身不动摇入定的境界中幻化种种的事业。佛之所以在清净眷属前示现报身,在不清净眷属前示现化身,因为佛陀于究竟的智慧和无缘大悲双融的境界中,会观照一切世间界的所化众生,而且出入定无别恒时安住法身不动摇,同时幻化种种的事业,如果只是在圣者菩萨前示现报身,那就无法饶益不清净的凡夫众生等,这样就无法满足诸佛普度众生的大悲,所以诸佛在不清净的凡夫面前,相应其意乐作各种示现,以各种方便接引众生趣入解脱道,直至获得究竟的断证功德。《大乘庄严经论》云:“应知第一身,余二之依止”。应当了知第一身就是法身,是其它二身即报身和化身的依止。在不离法身的同时显示报身和化身,也就是由极为清净的无上大菩提在清净所化前流现报身,在不清净的所化前流现化身。
二、示现相:示现什么相呢?就是示现幻化自性的,非常希有的十二种事业相。下文以第四导师释迦佛为例抉择十二相成道之理。
首先在兜率天,圣者白幢天子示现出生的事业,之后真实示现十二种相。
○1 天降:从兜率天降生於南瞻部洲;
○2 入胎:入于摩耶夫人胎中;
○3 出生:在蓝毗尼园中出生;
○4 通达工巧:善巧通达文字等工巧处;
○5 受用后妃:于王妃眷属中嬉乐;
○6 出家:舍离王宫、后妃后出家;
○7 苦行:在尼连河畔六年苦行;
○8 往诣道场:往诣菩提道场印度菩提树金刚座;
○9 降魔:在金刚座上初夜分以大慈大悲力降伏一切魔军;
○10成道:后夜分成就无上殊胜的菩提;
○11转法轮:成道后三转法轮;
○12入涅槃:最后在双林树间入大涅槃。
如是十二种殊胜的事业相,都是幻化的自性。《无量寿经》云:“诸佛刹中,皆能示现,譬善幻师,现众异相,于彼相中,实无可得”。意即:能够在十方世界普遍示现八相成道,就象善巧的幻师可以幻现种种不同幻相,但都没有实法可得。很多大乘经典及续部的注释,如无垢光尊者的《大幻化网广释》中对于十二相,讲得比较具体。这里我们主要解释颂词字面的内容,故未详细广说。
三、示现处:即在何处示现,颂词中讲到“普于不净刹土中,”是说普遍于娑婆世界等无量无边的不清净刹土当中显现。
四、示现时:示现的时间有多长?颂词中讲到“轮回未空恒示现。”是说乃至三有轮回未空尽之间恒时不断地示现。《佛说无上依经》云:“第三身者,般若大悲净流所显色种为体,能于诸众生根欲性行,相摄相应。于秽佛土,示现种种本生之事,或复示现升兜率天,或复示现从彼天下,或复示现降生母胎,或现初生出胎,或现俱摩罗位,或现受学十八明处,或现诸游戏于后园,或现出家,或现苦行,或诣道场,或成佛道,或波罗捺转妙法轮,或坚固林般涅槃那,示现如是种种之事,乃至尽于生死后际。”说明诸佛示现殊胜化身以及其他种种化身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令众生解脱。弥勒菩萨在《大乘庄严经论》云:“工巧及出生,得道般涅槃,示此大方便,令他得解脱”。就是为了让一切众生获得解脱,佛就显现种种殊胜的化身相来引导众生。
- 《宝性论》第100课
- 《宝性论》第102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