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堂课总结:上堂课我们开始了菩提品的学习。本品为本论第二品,科判属:戊二。菩提品是讲无上菩提的本体以及功德等内容。内容讲解分三:一、略说所讲义之分类;二、总标讲法;三、其义广说。
略说所讲义分为八类:本体义(二种清净)、因义(二智双运)、果义(远离二障)、事业义(自他二利)、相应义(无量功德)、分类行义(三身分类)、恒常义(常住世间)、不可思议义(如实性)。总标讲法即是用这八种含义说明无上菩提的种种功德。
已经开始了本品其义广说的学习,内容分七:一、净得本体之因义;二、远离垢障之果义;三、自他二利之事业义;四、其依具足功德义;五、以三身分类行义;六、于众生未尽间彼等恒常义;七、如实不可思议义。
已经学完了“四、其依具足功德义”之全部内容。说明佛陀具备完美的断德和证德,是凡夫、阿罗汉和菩萨都无法思议的境界。
上堂课学习了此部分内容中最后一个科判:“三、清净之功德”。说明佛陀之法身为绝对的大空性,因此彻底清净。
这堂课内容:学习七大类内容中的第五个部分:五、以三身分类行义。
庚五、三身之分类行义分二:一、略说体相之异门;二、其义广说。
辛一、略说体相之异门分三:一、自性身之体相及五种功德;二、报身亦具五种差别相;三、化身具有三种功德。
壬一、自性身之体相及五种功德:
非初中后无别异,无二离三垢分别,
证悟法界之自性,入定瑜伽师得见,
这一偈颂的内容主要讲自性身的五种体相:就是无为、无分别、无二、无障、光明。
一、“无为”的体相,即“非初中后”,因为没有初际生、中际住、后际灭的有为法三相,故是无为法体;
二、“无分别”的体相,因为法界和智慧没有别别他体之分,是不二的,故是无别的体相。
三、“无二”的体相,“二”是指二边,因为解脱了有无二边,所以不堕增益与损减的过失,故是无二的体相。
四、“无障”的体相,颂词中讲到离三,因为远离了烦恼障、所知障、三摩地障,故是离三障的体相。
五、“光明”的体相,“离三垢分别,证悟法界之自性,入定瑜伽师得见”。因为证悟无有障垢,非分别心境界的自性清净法界,且是恒时不动摇安住法性的大瑜伽士佛陀现量照见的缘故,所以是无垢无分别光明体相。
《佛说无上依经》云:“第一身者,与五种相五种功德相应。何者五种相?一者无为,二者不相离,三者离二边,四者脱一切障,五者自性清净”,此五相与本论完全一致。
颂曰:“无量超过恒沙数,具诸不思无等德,如来无垢法性身,尽断过失及习气。”讲自性身的五种功德:即不可量、不可数、不可思议、无等、究竟清净之五种功德。
一、不可量之功德:因为自性是具有广大无边、用比量无法衡量的功德,故“不可量”。
二、是不可数之功德:因为无法以数字来计算,“超过恒沙数”故“不可数”。
三、不可思议的功德:因为不是分别寻思的境界,故“不可思”。
四、“无等”的功德。因为是其他有情无法等同的不共功德,故为无等德,
五、“究竟清净”的功德:颂曰“如来无垢法性身,尽断过失及习气”。因为如来无垢法身无余断尽了一切二障及习气的过失,故是“究竟清净”。《佛说无上依经》中也如是抉择:“何者五种功德?一者不可量,二者不可数,三者难思,四者不共,五者究竟清净”。
- 《宝性论》第97课
- 《宝性论》第99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