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堂课总结:正在讲如来藏品,从八个角度去诠释如来藏,谓之“八义”(以本体与因清净义、果与业成就义、诸功德相应义、以补特伽罗分类行义、分位唯一名分析义、如空遍行义、恒时不变义、诸功德无别义。),已经学完了七义。开始讲解第八义:诸功德无别义。
上堂课继续学习了“佛陀和涅槃的无二”的含义,说明了佛教的究竟唯有一乘道,三乘法只是暂时应机之说。且佛和涅槃,本事一体,只是从断证两个侧面来立名而已。
本论的核心是诠释“如来藏”,前面已经用三大理论来诠释一切众生都恒具如来藏:1、“诸佛法身能现故,有情恒具如来藏”(以果立因观待理);2、“真如无有差别故,有情恒具如来藏”(法性理);3、“具佛性故,诸有情恒时具有如来藏”(一因生果作用理)。
再用十义(浓缩成八义)从各个角度对如来藏做了诠解:以本体与因清净义、果与业成就义、诸功德相应义、以补特伽罗分类行义、分位唯一名分析义、如空遍行义、恒时不变义、诸功德无别义。
后面要从九种比喻来说明如来藏。
这堂课内容:摄义前文,并开启九种比喻。
己四、摄义并启下义:
如是已说如来藏,十种意义而安立,
今说烦恼所缠藏,当以九喻而了知。
上面已用本体义、因义、果义、作业义等十种义安立了如来藏的真实义,下面开始讲烦恼所缠缚的如来藏,以九种喻来介绍,这一偈颂可以说是承上启下的一个连接文。
己五、依启下义以喻宣说分二:一、有垢真如共同相似对应;二、垢障与如来藏二者各自相似对应。
庚一、有垢真如共同相似对应分三:一、如来藏周遍众生之理;二、广说其喻义;三、摄义并说无前际理。
辛一、如来藏周遍众生之理分二:一、略说;二、宣说喻义对应。
壬一、略说:
萎花中佛蜂中蜜,皮壳中果粪中金,
地中宝藏果中芽,破衣之中宝佛像,
贫贱丑女腹中王,焦泥模中妙宝像,
客尘烦恼所障覆,众生如是佛性住。
颂词前六句讲了九种比喻,最后两句讲与比喻对应的意义。在这里需明白两个要点,一是以什么比喻客尘烦恼,二是以什么比喻客尘烦恼所缠的佛性。
第一要点在颂词中讲到:“萎花、群蜂、皮壳、不净粪、地层、果皮、坏衣、贫贱丑女、泥模”这九种法,比喻是能障的客尘烦恼。
第二要点比喻萎花中的佛身,群蜂围绕的蜂蜜,还有皮壳中的果实,不净粪中的真金,地下的宝藏,壳皮中的胚芽,坏花中的宝佛像、贫贱丑女腹中的转轮王、泥模中的妙宝像,
以这九种法比喻以客尘烦恼所障的佛性,是本无丝毫迁变的方式而安住的。描述能障的客尘烦恼有九种比喻,一切众生平等具足佛性如来藏,这也是通过九种比喻来做抉择的。这就是以下颂词所要讲到的内容。
壬二、宣说喻义对应:
障垢犹如萎莲花,蜜蜂皮壳及粪秽,
地蕴果皮破坏衣,苦逼丑女黑泥模。
无垢佛性如佛身,蜂蜜果实及黄金,
宝藏胚芽宝佛像,四洲圣王妙宝像。
这里首先讲能障的垢染,是意义不是比喻,此能障的垢染,是以九种比喻来说明的;然后无垢的佛性,即是自性清净的如来藏,此义也是以九种比喻来表明的。○1 佛身、○2 蜂蜜、○3 果实、○4 黄金、○5 宝藏、○6 胚芽、○7 宝佛像、○8 转轮王、○9 妙宝像,如是比喻和意义相互对应而介绍。颂词中讲到能障的垢染就是客尘的烦恼障和所知障。讲到无垢佛性时,确定一切众生具有自性清净的如来藏,此比喻就是从能障与所障方面讲了九种法。
具体解释表明如来藏的九种比喻之义。这九种比喻在《大方等如来藏经》中讲得很具体,这里也表明了此喻义不是弥勒菩萨随意所造,而是佛陀金口宣说的,所以九喻的内容等于《如来藏经》,故以信心和欢喜心听闻此法,一定会得到殊胜不可思议的功德。
佛在讲这部经之前,有六十恒河沙数那么多的大菩萨,从无量的佛刹前来供养。当时佛安住在三摩地当中,显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神变。以佛的大神变力,现出无量朵大如车轮的千叶莲花,每朵莲花里面都有化佛,莲花多得充满整个世界。每朵莲花都放无量光明,而且所有的莲花都同时开放,以佛的神变力在须臾之间所有的莲花都枯萎、败落,这时在每朵莲花当中都出现化佛,结跏跌坐,每尊佛都放出无数的百千光明,一时间整个世界变得异常庄严。在场的大众见到这样不可思议的瑞相都欢喜踊跃,都惊叹从未见过这样的瑞相。但是大家都有疑惑:到底是以什么因缘,无数的莲花忽然之间萎变,变得臭秽,让人厌恶。当时,金刚慧菩萨就代表大家向佛陀启问。金刚慧菩萨说:“世尊,到底是以什么因缘,无数的莲花当中都有化佛,莲花充满虚空,但又在须臾之间全部都萎变?一切化佛都放出无数百千光明,大会当中的众人见到之后都合掌恭敬。”佛对金刚慧菩萨和在场的一切菩萨作了解释:“善男子,有大方等经,经名叫《如来藏》,我马上要宣说这部经,所以现这样的瑞相。”然后又说:“善男子,佛所变化的无数莲花,忽然之间全部萎变,在莲花当中现出庄严相好的无数化佛,都是结跏趺坐,放大光明。大家看到这样稀有的境界,无不恭敬。就像这样,我以佛眼见一切众生,在贪欲、嗔恚、疑惑等烦恼当中,有如来智、有如来眼、有如来身,结跏趺坐俨然不动。”又说:“善男子,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备足,如我无异。”在这以后,佛陀开始以九种比喻显示烦恼身当中具有如来藏的意义。
辛二、广说其喻义分九:一、萎花中佛之喻义对应;二、群蜂中蜜之喻义对应;三、皮壳中果实之喻义对应;四、粪中金之喻义对应;五、地下宝藏之喻义对应;六、果皮中胚芽之喻义对应;七、破衣中宝佛像之喻义对应;八、贫贱丑
女腹中所怀轮王之喻义对应;九、焦泥模中妙宝像之喻义对应。
壬一、萎花中佛之喻义对应分三:一、萎花中佛身之喻;二、烦恼中佛性之义;三、喻义对应。
此九个科判讲了九种比喻、九种意义,且以对应的方式作了抉择。
癸一、萎花中佛身之喻:
譬如萎败莲花中,安住相好庄严佛,
具净天眼人见已,去除花叶显佛身。
这一偈颂讲:在枯萎的莲花当中,隐藏着一尊相好庄严的佛,这是难以发现的秘密,很少有人知道在萎败的花叶当中竟然有千光赫奕的佛身,是一般人见不到的,但是具无碍天眼的人不但发现了这个秘密,而且还善巧地将外面的花叶去掉,令里面的佛身全体显露出来了。
癸二、烦恼中佛性之义:
如是善逝佛眼见,阿鼻亦遍如来藏,
无碍大悲于轮回,常住令众解脱障。
此义与上面比喻相同,善逝如来以无碍佛眼现量见到自性光明的法性如来藏,无差别地周遍于自他一切有情的相续,下至阿鼻地狱的一切众生无一例外。佛在成道时也说过:“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所以烦恼中具佛性的一切自他有情没有差别,法性如来藏无不周遍,包括阿鼻地狱的一切众生也都周遍了。
颂词的前二句意思是说善逝如来以无碍的智慧眼现量见到,法性如来藏周遍一切有情。之后,大慈大悲的诸佛为了开显众生本具的如来藏,乃至轮回未空之际一直常住三有轮回当中,慈悲地救拔一切众生,让彼等从障碍当中逐渐获得解脱。
如是便能了知,颂词前二句是讲以无碍的智慧眼见到如来藏周遍一切众生;后二句是讲以大慈大悲不舍离轮回,以种种善巧方便让众生显露如来藏,这一颂词的内容合起来就是讲到究竟利他的殊胜事业。
癸三、喻义对应:
犹如萎败莲花中,安住善逝佛陀身,
无垢天眼见此已,去除凋残败坏叶。
如是众生贪嗔等,烦恼缠中住佛性,
大悲能仁见此已,善作摧毁垢障业。
这里是将上面所说的比喻和意义作对应而介绍。颂词是以四对应的方式来讲解的:○1 、“萎败的莲花”对应“贪嗔等烦恼缠”;○2 、“萎败莲花中安住的佛身”对应“烦恼缠中安住佛性如来藏”;○3 、“具有天眼的人见到莲花中的化佛”对应“佛眼见到烦恼中有佛性”;○4 、“天眼者去除能障的花叶”对应“大悲能仁善作摧
毁客尘垢障的事业”。
此四义归纳起来就是客尘、如来藏、佛眼、佛事业,这是通过比喻来作介绍的。以萎莲比喻客尘,以莲花中的佛比喻法界如来藏,以能见的天眼比喻见到如来藏周遍的佛眼,以去除花叶比喻去除有情客尘的佛事业。佛在《如来藏经》中说:“善男子,佛见众生如来藏已,欲令开敷为说经法,除灭烦恼显现佛性。善男子,诸佛法尔,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众生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但彼众生烦恼覆故。如来出世,广为说法,除灭尘劳净一切智。”依此教证我们就会明白佛为什么出世,佛为什么转法轮等必要性,以及什么是佛事业的真实含义?是故当知,佛出世的唯一目的,是为了帮助众生开显相续中本来具有的法性如来藏,能开显如来藏不可思议的善巧方便的方法就是广转法轮,讲大乘了义法门也就是讲如来藏法门,对于众生来说,此法就是清净法界最殊胜的等流。所以,佛处处说法、时时说法,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要让众生除灭尘劳、净一切智,这才是佛出世的本怀,才是佛对我们最为慈悲的地方,这就是佛事业的真正含义。
- 《宝性论》第53课
- 《宝性论》第55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