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堂课总结:
正在讲如来藏品,从八个角度去诠释如来藏,谓之“八义”(以本体与因清净义、果与业成就义、诸功德相应义、以补特伽罗分类行义、分位唯一名分析义、如空遍行义、恒时不变义、诸功德无别义。),已经学完了七义。开始讲解第八义:诸功德无别义。
上堂课讲了以比喻来说明“诸功德无二”,分别用绘画师和图画来比喻六度和如来法身的关系,说明“断证本来双融不可分离”,意谓“断证无二”。又用日轮和光芒的无二,比喻本体和作用的无二,并细分出四种相似的比喻:1、“般若”与“光明”有相似;2、“智”与“照耀”有相似处;3、“解脱”与“清净”有相似;4、在“无二”的方面有相似,即般若、智、解脱三法不能离开同一法界法身,而光明、照耀、清净也不离开同一日轮。以此比喻本体和作用的无二。
再讲了“佛陀和涅槃的无二”,说明佛是从证德的角度立名的,而涅槃是从断德的角度立名的,实际上,佛和涅槃无二无别,契合了日轮和光芒的比喻。
这堂课内容:
继续讲解“佛陀和涅槃的无二”和更具体的一些比喻。
因此究竟的角度而言,唯有一乘道、一乘果、一涅槃,因为法界中一切有情没有差别、平等具有如来藏的缘故。在《法华经》中说“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因此可以肯定的说,有三乘的讲法是不了义的方便善说,真实了义的讲法唯有一乘,唯有一涅槃,唯一解脱果。所以真实涅槃、真实解脱、真实佛果的功德现前完全就是一真法界。《胜鬘经》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涅槃。言涅槃者,即是如来清净法身。”《大乘起信论》中亦云:“从本以来,性自满足一切功德。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遍照法界义故,真实识知义故,自性清净心义故,常乐我净义故,清凉不变自在义故,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不断、不异、不思议佛法,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名为如来藏,亦名如来法身。”意即:(真正可以满足一切自性具有的功德,完全需要现前佛的大智慧,遍照法界义,常乐我净的功德才能圆圆满满的成就,清凉不变自在义,也完全可以真实现前,这样的一切圆满的肯定就是如来的境界、如来的法身,才叫真实的涅槃)。坚慧菩萨在《大乘法界无差别论》中说:“众生界清净,应知即法身,法身即涅槃,涅槃即如来。”以此道理衡量可知,小乘的解脱,小乘的涅槃根本不能算是真实的涅槃,只是相似的暂时摆脱生死轮回的痛苦而已,它不属于大乘所讲的真实涅槃。《胜鬘经》中说:“如来藏者,一切声闻独觉,所未曾见,亦未曾得。唯佛了知及能作证。”意即:(所谓的如来藏,一切声闻和独觉根本没有见过,更没有证得,只有佛陀,远离一切客尘的障碍,才能圆满了知以及现前如来藏的本来面目)。又《胜鬘经》云:“如来应正遍知,证平等涅槃,一切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清净毕竟究竟”。意即:(正遍知佛陀证得平等的大涅槃,这种大涅槃的境界就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清净的一切功德毕竟圆满现前)。
所以真正的涅槃,就是大乘佛果,才可以说是圆满现前,小乘的涅槃根本不属于真正的涅槃,顶多属于相似涅槃。对此可以从几个侧面了知,小乘的涅槃从本具如来藏的角度来讲,它没有圆满闻思过、也没有了知过一切众生平等具有自
性清净的如来藏,一切众生具有佛性之理也未曾听闻过,何况是正式思维与修行。小乘的修行就是安住在一种分别心的境界,因为所缘的是一种人无我的单空修法,没有证悟光明分,也没有通达圆满的法无我空性,由此也不可能远离一切戏论,那肯定就是安住在一种分别念的状态中,通过分别心不可能真实安住真实涅槃,不可能获得真实究竟的解脱。故小乘的法是一种不了义的法,包括初转法轮中佛说苦、集、灭、道等法都属于不了义的法门。因为有轮回和涅槃的分别执著,所以这些都是暂时面对初学者、下根者,而从名言不清净的现象中安立轮回和涅槃的差别。从究竟实相的角度来讲,轮回和涅槃本来就是无二一体、大平等性的,一切万法的本性本来就是大清净的,所谓的大清净就是指自性清净的如来藏。而小乘的资粮道乃至无学道阿罗汉之间对于了义的如来藏法门没有做过闻思修行,没有任何教证、理证来学习大乘究竟一乘的观点。非但没有闻思过,相反,小乘还认为若一切众生具有佛性、具有清净如来藏,具有一切法身的无量功德的话,那么众生入道消业障、修行出世间的正道,应成了徒劳无益,因为一切众生既然是佛,既然具有佛性,那就是不必要下功夫去修布施、持戒等功德,所以在小乘无学道以下,小乘的五道当中根本没有涉及到究竟一乘的观点。
如果说涅槃自性是本来清净、功德是圆满具足、一切众生是本自具有等,他根本接受不了,因此小乘的最后果也不可能是真实涅槃。如实成立而真实无误地介绍了究竟一乘的真实涅槃唯有依靠大乘道修行才能圆满成就,小乘只是依靠获得佛果的功德来相似了知,最终也不得不承认小乘的修行属于暂时不了义的,因此最终无学道的圣者阿罗汉统统需要入大乘道起修,趋向大乘道的真实涅槃境界。这样我们就知道暂时有三乘,究竟为一乘,究竟唯一真实涅槃,是自性清净如来藏全体显露的法身境界。达到此境界的必须前提,是首先抉择基的实相本性,一切众生平等具有法身如来藏的种性,此正见树立后,中间修行大悲空性藏之殊胜道,最终才能现前真实佛的功德,现前真实涅槃的境界。
这以上是通过本体、因、果、作业乃至功德无二等十种义来抉择了胜义谛如来藏法界自性清净的密意。本论的核心——如来藏,主要是通过三大理论、十种意义、九种比喻来圆满抉择而介绍的。
- 《宝性论》第52课
- 《宝性论》第54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