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勿舍之十一法。
1、不要舍弃利他根本的悲心。
2、不要舍弃本是心之自光的现相。
3、不要舍弃本是心性游舞的分别念。
4、不要舍弃本是智慧之启示的烦恼。
5、不要舍弃能增上觉受证悟的欲妙。
6、不要舍弃本是善知识的病痛。
7、不要舍弃本是法性鞭策的怨魔。
8、不要舍弃本是悉地的应运而生之事。
9、不要舍弃作为智慧道梯的方便道。
10、不要舍弃能身体力行的一切法行。
11、不要舍弃尽微薄之力也利他的意乐。
上堂课回顾:
从2到9,其实都是说明心之体、相、用的关系。只要说清楚三者的关系,8个问题就迎刃而解。
2、不要舍弃本是心之自光的现相。
从具体修行的角度总结:
单空修行:需要破,破有两种:1、现有执无;2、现执俱无,但有程度。修行语。
空性正量:四边俱无,言语思维不及,显现和执着俱无,但和单空的现执俱无不同。境界语。
后得:显现虚幻,破与不破随缘宣说。
大手印:安住心之光明时,显现只是光明的显现,故而无需破显现,但需破光明的实有。
大圆满:安住法性时,显现自解脱,破与不破,都是两头话。安住为主时,以意识和觉受去看显现,不空需破,完全安住法性,以法性去看显现,本来解脱,无需破。
菩萨净见量:光明的直接显现,根本没有破和不破的问题。
回到题目:心之自光,因“心”的见地不同,而决定破还是不破。完全的自光,不舍弃。但扭曲的自光,根据见地的需要,决定舍弃与否。从唯识的角度,见分和相分一致,但和自证分就不能完全一致,于自证分的角度,需舍弃,此是“破相”,于阿赖耶识的角度,亦需舍弃,此是禅定破显现,从法性的角度,需要破阿赖耶识,此是区分阿赖耶识和法性。但认识法性之后,一为法性定,显现为光明,没有破与不破的分别念;二为大圆满修行,显现和法性一致,任其自解脱;三为后得境界,随顺世俗。
总结:
破与不破的区分:
“遮破”,可分“破”和“遮”,破,一定是意识的造作,即使是单空觉照性的“破”,也有轻微的意识造作,这种遮破以“破”为主。单纯的止,让意识停止造作,可以遮破念头,也可以遮破显现,但并不能遮破执着实有的习气,以“遮”为主。因此必须止观双运,才能真正遮破全部执着。
作为单空的空,一方面是动词,属修行语,如“夺空”的“空”,一方面是名词,属境界语,如梦见泡影等等,被称为空。作为真正的空性,纯粹是名词。意识层面认知的单空,不能和五根识完全双运,如同黑白绳子捆在一起。如果认为这种单空为究竟本性,则属误区。
两种空的区别:无遮的空,单空只是意识直觉,是动词,如果误认,成了误区,就是名词。非遮的空,“空”如果指拿走的,是动词,指剩下的是名词,如光明,也可以叫“空”。
现有执空的空,有三种情况,第一,只是意识层面的认知的单空,而五根识不空,被意识判定为如梦如幻,其显现的作用可能产生变化,这种情况是需要舍弃外境的造作的;第二,是意识认识了心的空性,外境被意识认知为法性光明,此是大圆满的修行,这个不需要舍弃外境,当外境会因为修行而自己改变至消失,我们所学的这个题目就是属于此类;第三,是佛菩萨的净见量,显现和实相一致,没有破与不破,舍弃与否的分别。
现执俱空的空,是六根俱灭,排除阿赖耶识的定境,就是法性定,这是应成派抉择的胜义境界,因为外境已经被舍弃完成。以此见解去修行,可以进步快捷,且不堕误区,但达成比较困难。
简单总结:说证悟的现量,必须破显现,说开悟的悟,不必破显现,说开悟后的修,不必破显现,但显现自解脱。
三语区别:
见解语:阐述认知、哲学、逻辑的语言,可以包含修行语和境界语。修行语,描述修行和觉受的语言,境界语,描述开悟、证悟和境界的语言。
明显分开的三语:万法的本质是空性;万法如梦如幻;万法一如、郁郁黄花、干屎阙等。
三语同俱的法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堂课内容:
五重唯识观:
从五重唯识观看舍弃的顺序:
一、遣虚存实识,空有相对,说明唯识之空的特点;二、舍滥留纯识,心境相对,破相分,让心力离开现象;三、摄末归本识,体用相对,破用,指让念头归于本体,如耳根圆通等;四、隐劣显胜识,王所相对,胜用破劣用,指留下善用,破除恶用;大用破小用,指各识归于阿赖耶识,如禅定;五、遣相证性识,事理相对,发现根本,不破不立。
以上五重观法中,前四重就依他识相观察唯识理,后一重就圆成识性观察唯识理。
3、不要舍弃本是心性游舞的分别念。
分别念:指念头和情绪。
三语区别:
a、 见解语:因为念头的本质也是光明空性;但只通见解的,念头就是念头,不是游舞。
b、 修行语:处于单空时,可以对治,念头也不是游舞;安住光明时,看念头融入光明空性;
c、 境界语:念头就是光明,随缘运用而已。
4、不要舍弃本是智慧之启示的烦恼。
烦恼:分别念中的不良念头和情绪。
a、 见解语:因为烦恼的本质也是光明空性;但只通见解的,烦恼就是烦恼,不是游舞。
b、 修行语:处于单空时,可以对治,烦恼也不是游舞;安住光明时,看烦恼融入光明空性;
c、 境界语:只有光明,没有烦恼。
5、不要舍弃能增上觉受证悟的欲妙。
a、 见解语:因为欲妙的本质也是光明空性;但只通见解的,欲妙就是烦恼,不能增上觉受。
b、 修行语:处于单空时,可以对治,可以增上修行;安住光明时,看欲妙融入光明空性;
c、 境界语:无欲,唯妙。
我们继续学习《胜道宝鬘论》。上堂课学到了《胜道宝鬘论》里面的“勿舍之十一法”的第二法——不要舍弃本是心之自光的现相。
上堂课讲了好多破与不破的理论、见解、说法,上面是术语与唾沫横飞,下面是懵懂与囫囵吞枣并行。我不是说大家绝对听不懂,有一部分师兄可能会听得比较清楚一些,但大部分师兄因为没有阅读过那么多的书(尤其是《定解宝灯论》),对那些问题不是很了解。有师兄给我发微信诉苦,他们对自续派、应成派的观点不是很了解,我还说了那么多,对他们来讲,听起来很困难,产生不了兴趣。只是听到一些名词、术语,或者是一些朦朦胧胧的观点、看法,谈不上清楚明白。
那怎么办呢?这些内容本来是对着有一定闻思程度的师兄门讲的,共同学佛的这一群师兄里面,有些比较精于闻思,有些闻思的能力可能要差一些。那么,精于闻思的可能听着会有兴趣,闻思差些的其实也没有关系。虽然这些理论很复杂,逻辑有时候也是绕来绕去,但是听多了以后,慢慢就会得出一些在你自己那里的窍诀。不要老去说上师的窍诀,或者是佛菩萨的窍诀,其实你对一种东西听多了以后,你会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的。关键的条件是,你要听得很多、思考得很多。
你说:“我不想思考这些。”那不行的。即使有些师兄对文字不敏感,跟随着一位上师,照着上师教的方法去修就行了——是的,这个没错,但是你修到一些关键点的时候,就要依据经典上的一些说法来作取舍、判断——应该怎么去办、应该怎么去看……这些说法可以帮助你去理解、去观察自己的相续、去修行都有非常大的好处,不然佛菩萨说这些理论干什么啊?三藏十二部,浩瀚如海、汗牛充栋,一定是有用的。
那怎么办呢?听!听有两个好处:第一个,积累一些闻思的习气。本来你这一世闻思都不行,积累一些闻思习气是有好处的。还有一个,如前所说,听多了以后,通过慢慢地思考,会形成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说来说去,就是“破”和“不破”这两个东西,如果把其弄清楚,哪怕是一个干巴巴的记忆,一句术语、一句法语,只要记住了,修行的时候就会慢慢对这些问题有所体会。
比如一些修单空的人,一定会面临破和不破的问题,以及破到什么样的程度、应该怎么办,这些问题一定会有的。所以,听这些还是有好处的,为什么麦彭仁波切要把七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提出来,被弟子们汇集成《定解宝灯论》呢?就是因为对大家的修行有很大的帮助。
佛菩萨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利益众生,其中有个最重要的利益,就是把佛法的真相以及佛法的修行方法(教证二法)传授给大家。什么是教证二法呢?一切教百义,经典、学说、闻思修施教活动都属教法;证法就是让教法的意义在相续中实施。而证法用语言去描述又变成了教法,就是把这些教法告诉给大家,这是佛菩萨一定要去做的事,否则他们最多跟大家结个缘,目的也是为了以后能把教法告诉你。
经常说的“大悲度众”,度众不是只给你点面包吃、给你个房子住、给你点衣服穿,没那么简单的,真正的度众就是把你从轮回里面救拔出来,其中最重要的是把教法告诉你,让你自己去修行。而不是把手往你头上一按,念“嗡玛尼贝美吽”——搞定!
我们经常都想一加持就开悟了,如果真有其事,那佛教就可以消灭了,轮回也止息了,何必成立佛教呢?直接成立一个加持流水线工厂,让大家盘腿坐在流水线上,佛陀、上师把手往我们头上一按,一个挨着一个解脱了。事实上并不可能,你得依靠这些教法进行闻思修行,最后才能获取解脱。
在此,我不是为自己所讲的复杂见解作辩解,而是告诉大家它有一定的必要性。当然,讲这些东西的时候,我自己也觉得有点繁琐,而且讲得太学术化。但是到了后面的破和不破,不学术化是很难的。
在学这些经典、论典的时候,有个重大的作用,就是得先学习名相,建立一套沟通方式。比如说“心”指的是什么,“光明”是什么,“空性”是什么……这些词汇明白了以后,后面交流提及到的话,大家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那么,明白这些名相的含义,其实就是建立沟通的方式。如果不提前建立这些沟通的方式,直接用大白话来说也不是不可以,但我们对这些大白话中的每一个词汇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感受就更不一样了。
比如“树”这个词,大家在理解上都明白大概的法相,形容一种有根、有枝、有叶的植物。虽然说到“树”这个词,但每个人对树的感受都不一样,比如一个种树的人,对树就充满了感情;一个在树边受过伤的人,可能一提到“树”这个词心里就不舒服;一个在树下打坐的人,他可能认为树是他的家、一个很好的庇护所;一个木匠看着树,就想砍了它,做成家具。
所以,不同名词会带来不同的感受,就连感受这方面都需要说很多东西,比如五蕴里面的受蕴。如果对这些东西没建立一个系统的交流方式,对一些名词没有共同的设置,在因明里面叫“共许极成”——在讨论的基础上,我们得建立一个共同的认知标准以及认知方式。
认知方式,就要建立一些名词术语的共同理解,不能说出一个词,你理解是一个意思,我理解又是另一个意思,那就麻烦了。所以,共许极成有这方面的作用,如果把这些名词、法句、理义统一了以后,那我们交流起来就方便很多,这也是闻思的一个意义。
其实,我也想把这些东西尽量非术语化地说出来,但实际上很困难。里面的一些术语,对于完全不懂的人,听起来的确有点困难。一起学习的师兄里面,有的中途插进来的(用四川话来说“横中巴腰插进来的”),虽然很多人的学历都很高,但听起来仍然很困难,为什么呢?因为不懂里面的术语。那怎么办呢?当然,你自己去补是最好的,怎么补法呢?最齐全的补就要去读《俱舍论》和《因明》,这是最齐全的补法、最科班性的补法,是学院派的补法。但对大部分人根本就不可能,那怎么办呢?现在有个最好的教授,有Google、百度、搜狐等等,只要输入词汇,马上就会出现相应的解释。
《佛学大词典》里面可以搜到相应的术语,虽然里面的解释非常学术化,但大概可以知道什么意思。知道这些意思以后,再来看书、交流,感受真会不一样的。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去补,那就坚持去听,听着听着就明白了,因为我反反复复地说,听多了以后总会明白的。
还有,师兄弟之间、学佛的道友之间要互相讨论,帮助是很大的、很有用的。你们会发现,有的人学了十几年,连一个基本的词汇都没搞清楚,还需要旁边的道友来解答,这种事经常发生。所以,互相讨论是非常有意义的,也很重要,这是上课之前说的几句闲话。
现在来回顾上堂课的内容:不要舍弃本是心之自光的现相。上堂课讲了很多破与不破、要不要现相、拨与不拨,还讲了一个禅宗故事,这些非常的复杂,但实际上也没那么复杂。
好,现在就简单把上堂课说的内容总结一下,同时也把我经常在课程中讲到的一些术语进行解释。虽然回顾的不一定是上堂课的内容,但对我们以后的交流都很有好处。
上堂课讲到“不要舍弃本是心之自光的现相”,其实是要说清楚心的体、相、用的关系。第一个要把这三者的关系搞清楚,第二个要把这三者的关系在修行中是怎么产生变化的,这些搞清楚了以后,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这个问题解决了以后,那后面将要学到的八个不要舍弃的法都会迎刃而解,很容易就了解。所以,今天说的东西可能跟上堂课有一定的关系,但也不绝对,一些法语、法句的解释,大家听清楚了固然很好。而且不仅仅对后面所说的内容,还可能对我们以后的交流都有很好的帮助。比如我经常说的见解语、修行语、境界语,等下都会跟大家详细的交流。
上堂课也说过,“勿舍之十一法”中,除了第一法“不要舍弃利他根本的悲心”以外,后面的第二法到第九法,实际上说的是同一个问题,即心之体、相、用的问题,要说清楚它们三个的关系。
上堂课在第二法“不要舍弃本是心之自光的现相”里面,已经大量地说了心跟体、相、用的关系。同时,说到了破和不破的修行关系,也牵涉到心跟体、相、用的关系。说清楚了以后,后面的第三法到第九法也迎刃而解,很容易就解决了。也就是说,后面的内容学起来会很快。回顾起上堂课的问题,也不单单去说“不要舍弃心之自光的现相”是怎么样的,而是先把一些需要补充以及弄清楚的说法先解释清楚。
首先,我们来说破与不破到底是怎么回事?破与不破,就是我们修行的时候破不破现相,或者我们修行成功了以后,现相在还是不在。实际上就是这个问题,说得再复杂,什么自续派、应成派,不过就如此。
我们先了解一个词汇,叫“遮破”,学中观的人都经常在说,一般解释这个词的时候,遮跟破好像是一个意思,遮跟破就是要破破破。实际上,遮跟破很多时候是一个意思,但有时候不是。这是外来词汇翻译成中文的,但我想,翻译的人真的很聪明,遮跟破不完全是一个意思,其中有所差别。
那破是什么呢?破一定是意识的造作,比如我们去破坏什么东西。修行的时候,我们一定是用意识,如果行为中去破坏什么东西,比如用锤子去砸坏一个杯子、用镰刀去割掉一些植物,这样的破是动作性的。但在修行的时候,我们去破什么东西一定是意识性的,这个意识性一定是造作。即使单空修行得很好的时候,照见五蕴皆单空,但外境还没有完全消失之前,或者还没领悟大圆满之前,我们的觉照里面都带着有破的成分在里面。在单空的觉照里面,我们会认为这些东西不是真实的,有这样一种非常细微、却很绵密有力的认知。这样的认知其实也是一种修行,也是有轻微的意识造作。那么,这个“破”就真的叫破了。
“遮”就不一定了,遮有意识造作的味道,但是也可以让意识停下来。平时我们如何理解“遮”这个词汇?比如遮雨,挡住雨水溅湿自己;或者遮住你的眼睛,不让看到其它东西。有时候禅定也可以叫做遮,遮有一定的破的味道,比如停止下来——禅定,首先可以破掉我们散乱的念头,把念头这种心理现象破坏掉,但是也遮住了我们的一些执著、遮住了心的一些反应。遮有这样一个意思,它可以遮破念头,同时也可以遮破显现(外境的显现)。比如定得很深的时候,身体的感受都没有了——触受就遮住了,眼睛也不看了——遮破了眼识的造作。
但是,如果没有破,只是单纯的遮,其实是破不了太多习气的。它可以破掉一部分习气,比如散乱的习气,修禅定可以把念头慢慢止息。但是一些固有的人我习气,或者前世堆积起来的贪嗔痴习气,可能就被遮住了。所以,止(禅定)在很大程度上像遮,单纯的遮而没有破,是没办法消除习气的。
这时候把遮理解为“止”,而单纯的破没有遮也不行,否则破了以后心落不到一个地方去。比如我们用一种东西破了一个东西以后,它又建立一个东西,破了以后又建立一个东西。一般来说,最后一定要止观双运,所以,必须要止观双运才能真正的遮破所有习气以及显现。
这是对“遮破”这个词汇的理解,但这种解释在所有的经典中都找不到,因为没有人这样讲过。那我为什么会这样讲呢?我曾多次郑重的说过,我们只是交流,在此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理解,如果觉得对你的修行、思考有用,你就拿去用;如果觉得没用,你可以不听的,反正在交流嘛。
现相破不破,我后面会用很简单的话总结出来,便于大家理解。在此,我先把这些术语、说法给大家理清楚,这样一来,就不是对上堂课内容的回顾了,而是对上堂课里面牵涉到的一些学术性的说法进行解释。
“空”,这个词汇有时候是动词——造作性的;有时候是名词——属于一种现相。作为单空的“空”,肯定是动词,即所谓的修行语。修单空要把什么东西空掉,其实有造作的味道,比如“照见五蕴皆空”,没有达到很深的程度,没形成一种境界时,还是一种觉受或一种意识造作的时候,它就是一个造作的词汇,比如夺空的“空”。
但是,它也可以是境界性的名词,比如梦幻泡影。你去观察身体、情绪或外境如梦幻泡影时,这时候统称为单空的状态。这时候的“空”有意识造作的层面,因为你在认为它是梦幻泡影,这是一个造作性的。而达到很深的程度时,好像意识都没动了,你会觉得这些东西就像梦幻泡影,这时候单空的“空”就有境界的味道,就变成名词了。
作为真正空性的“空”来说,纯粹就是名词,为什么?它不能叫做境界,而是一种智慧、万法的本质,是一个名词。这个名词指的是什么东西呢?指的是一种智慧,它不是一个东西,但它就是一个名词。
单空的“空”,如果成为境界以后,它就是一种东西,是意识里面一种很深沉的执著。这种执著没办法跟我们五根识的呈现完全形成双运,而像黑白绳子捆在一起(如果中观学得比较深,看过《中观庄严论》或者《定解宝灯论》,就会发现里面经常提到“如黑白绳子捆在一起”)。我们用观念去学这些东西,在意识层面很好理解黑白绳子捆在一起不是真正的双运,实际在修行的过程中,是很难理解到、体会到“原来这个就是黑白绳子捆在一起”的觉知、觉照。
我们认为呈现出的这个样子里面还有一个空性,或者不会认为这个显现就是空性,也就是在你还没认识真正的空性之前,你就把空性跟这些显现像黑白绳子一样捆在一起,只不过捆的境界会有很多层次。除非你认识了空性,当你完全认识了空性以后(即完全开悟了以后),那真的是所有东西都是空性,会呈现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那叫色空双运,就是见色即见空。
当你没证悟的时候,处于见解的层面,比如色即是空,你见到的“空”就是个名词、想象。修行的时候就是一种感受或者一种执著,觉得它就是空的,像梦幻泡影,到底“空”是什么你并不知道,真正的色即是空你做不到。如果真的明白了空性,那色就是空,这些显现就是空,这时候的“空”就真的是个名词了。但这个名词不是一个东西,它要成为了一个东西或一个对境性的东西,就没有办法跟所有的现象双运为一个东西。
很多师兄已经被指示了心性,你们要好好去思考这些。因为上师指示了以后,你到底有没有证悟,是可以拿这些东西来检验的。如果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做不到的话,那就说明你的证悟有问题。
我们读到的佛经和法语,一方面是见解语,一方面是修行语,一方面是境界语——作为境界语的时候,你可以拿来衡量自己;作为修行语的时候,你可以拿来指导修行;作为见解语的时候,你可以理顺自己的逻辑,端正自己的世界观。所以,关于单空的“空”(夺空的空)有这样一些含义在里面。
说到这些词汇的时候,大家要注意,到底是动词还是名词,得看语境。在讲课、写书的时候,或者你去看其他的书,里面不会给你分门别类详细说清楚的,比如“这里的空是单空的空,是有动词含义的”。说见解的话,噼里啪啦把一些逻辑性、哲学性的东西说出来;说境界的话,就用“空”这个词汇一下把他的境界说出来。你只能自己去区分,佛教书籍难读就是这个原因。
大家闻思的时候,还是要去看一些真的修行人或真的大德们写的书。至于学者们的著作,你可以看,但要小心,他们使用的完全是纯术语,甚至很多乱解释的。在网上到处看的更要小心了,十有八九胡说八道,还有东拼西凑、不成系统、南辕北辙、相互矛盾的东西很多,你们也要小心。
如前所说,“空”有动词和名词的区分。还有,以前经常跟大家讲有两种空,一种是有现象没实质的空,一种是拿走的意思。那时候朦朦胧胧给大家讲了一下,现在稍稍详细一点再来解释一下。
“空”有两种,一种是无遮的空,即中观里面无遮派说的空。大家知道无遮跟非遮的意思吗?无遮就是完全没有遮盖,全部拿光了,应成派或者自空派的最终观点就是无遮——从最究竟的观点来说,证悟的本质是什么呢?是无遮的。全部要破完、拿掉完,这就是无遮的空,他们说的“空”指的是这个。还有一种是非遮派,也叫他空派,就是全部拿完以后剩下光明,但它的光明其实就是空性。
无遮派说的“空”,有单空和究竟空的区别。无遮派的空,在单空的层面很多时候指意识的直觉——直觉这个东西如梦幻泡影,是在意识层面发生的。比如我们去修修修、夺夺夺,夺了以后会觉得面前的东西没有实质,这个觉得(觉照力)其实是一种意识,不是真正的本觉。
我们会觉得面前的电脑没有实质,像梦或者幻觉、乾达婆、水中月、镜中花……这种“觉”是一种意识,这个直觉也是一个动词来的(很轻微的动词)。当然,这还会形成一些境界,如梦幻、泡影等等之类的,如果你认为这个就是解脱的话,这时候你说的无遮的单空就变成误区,这是一种假证悟。
还有一种无遮的“空”,就是真正的大空性。真正的大空性,按照应成派的说法就是法性定,这就是空性,所谓的证悟。那个纯粹就是大空性的呈现,所有的庸俗显现(眼耳鼻舌身意以及眼耳鼻舌身意的对境)全部拿掉完,什么都没有——“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所以《心经》是二转法轮的究竟经典,二转法轮就是说无遮大空性的。
总之,无遮的“空”分为两种,一种是单空的“空”,是直觉性的;另一种是真正的大空性,是境界性的。
非遮派的“空”也有两种意思:一种空是拿走性的——我要空掉它、拿掉它。比如一个形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拿掉它。而且要真的拿掉,不是说样子在我们的意识里面认为它空,这就会变成前面说的单空状态。
所以,非遮派一般都是唯识派的,唯识也叫瑜伽派,他们一定要去打坐(禅定)的。很简单,这时候要运用前面前面说的遮破,比如行持一种观点走到一定程度,遮就是定在里面了,慢慢地,面前的东西真的会消失,这时候就真的拿掉了。这种“空”就是拿掉性的空,不停地拿掉、不停拿掉、不停拿掉……等一下我会讲《五重唯识观》,《五重唯识观》就是讲一层层拿掉的,拿到最后剩下的圆成实就是本性光明。非遮实际上就是不停地拿掉、拿掉、拿掉,拿到最后剩下了光明,这个光明也叫“空”。
前面的拿掉的叫空,剩下的也叫空,只不过这个“空”取了另外的名字叫“光明”,这是三转法轮讲的东西。他说光明是拿不走的,前面的空是可以拿走的,叫“他空”——这个“他空”的空就是拿掉的意思,把其他的拿掉,叫他空,或者叫空掉其他。那么,空掉其他这种“空”,就是拿掉的意思。那么,剩下的光明其实也是空性的,不能实有,不然就麻烦了。
三转法轮说的光明实有是什么意思?它不会坏。它不是二转法轮破实有的“独立、唯一、不变”,是不会坏的意思,而且你拿不走,那就是所谓的本觉或光明。它不是独立、唯一、不坏的,如果我们面前发现一个“独立、唯一、不变”的东西,那就麻烦了,就变成我们经常说的“万法若有一成实,诸所知成永不现”。那是二转要破的实有,三转说的光明实有是真实的意思、拿不掉的,其实就是空性本身,并非是一个东西。所以,直指心性的时候,往往会指到光明那里去——落在光明上。
有人把之变成了一个词汇,叫“觉知”,然后把普通觉知当成究竟觉知,显然是不对的。觉知有很多层面,如前说的单空是意识觉知,到后面真正的本觉的觉知是不一样的,这是要区分的。大圆满窍诀里面要讲这些区分,但是我不懂。大家听了这些东西之后,会不会区分呢?意识上还是可以的,实际操作起来怎么区分,那真的就是大圆满窍诀了(大圆满有很多窍诀,这是大圆满的其中一个窍诀)。
非遮也有两种空:一种是拿走的空;一种是指光明,这个光明也叫空,或者叫空性——这种东西只是一种性质,这种性质是拿不走的,但这种性质不是什么都没有,所以就变成了光明。明白了这个,才会真的明白什么是明空双运。
破与不破、空与不空,这些状况里面到底舍不舍弃呢?那接着上堂课的话题去讲。
现有执空的“空”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只是意识层面认知的单空,而五根识不空,被意识判定为如梦如幻,其显现的作用可能产生变化,这种情况是需要舍弃外境的造作。
如前所说,这种是在意识层面认为所有的现相都不是真实的,这是一种单空的状态。这种单空的状态变成什么?意识里面去直觉这些东西完全是没有本质的,如梦幻泡影,但是其他的五根识照样现起。大家现在的修行基本上都是这种状态,当然,也有人夺啊夺啊夺,到进入定了以后,遮的层面重了,慢慢地,触识消失、眼识看不到,耳朵听不到等等。不管怎么样,没有达到很深的程度时,五根识都还在的,但我们会用意识直接去判定它如梦如幻。
还有显现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比如有些人看着东西好像看穿了,或者变虚了、变成光等等之类的,外境会因为你认定它如梦如幻而产生一些变化。不管怎么样,你在单空认为它如梦如幻的时候,暗含了不要它的,起码不要它的现状、不要它现在的作用,否则你去夺它干什么?这时候或者认为它如梦如幻,一个外境好好的放在那里,你偏偏要去认为它如梦如幻,说明你在否定以前对它的认知,这种否定就是一种造作。你去夺,认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是“如”梦幻泡影,而不是“已是”梦幻泡影。然后“应作如是观”,前期的时候,其实是带有造作性的。
第二种,意识认知了心的空性,外境被意识认知为法性光明,此是大圆满的修行,这个不需要舍弃外境,但外境会因为修行而自己改变至消失,我们所学的这个题目就是属于此类。
这种情况就不是单空了,意识不是去感受外境如梦如幻,而是反过头去观察自己的心,发现了心的空性,发现了心其实就是本觉、光明。这时候可能不完全是意识层面的,可能还触及到心的本质层面。基于这种认知,这时候观察自心,发现心性也是离戏边的。前提一定会认知所有的东西其实都是心的显现,这就是大圆满的囊括性的总窍诀——“一切境相由心现,心性也是离戏边”。
那么,我们只说“心性也是离戏边”,他发现了自己心的空性时,一定会认定周围的现象其实是心的一种显现——“一切境相由心现”。既然心都是离开四边的空性光明,那外在的也一样,处于这种状态就是大圆满的修行。这时候是不会舍弃外境,他认为外境没什么好舍弃的,这时候外境就是心之自光的现相,即“勿舍之十一法”中的第二法,即我们上堂课所学的内容。
听得懂吗?我已经非常费劲地在解释。还有大手印的一些修行也是如此,认为外境不会约束你,执著才会约束你,只要破执著就行了。那怎么破执著呢?其实是你经过了前期单空的猛烈修行以后,慢慢才会觉得它是没有实质的、觉得它是空性的。由于你没有认识心的空性,认为它没有实质其实还是单空,有时候是单空的想法,或者是单空的觉受(如梦如幻算是单空的觉受)。
你要真正明白它是法性——郁郁黄花皆般若的时候,你必须要去明白心的本质是什么,也就是要开悟。不是一个单单的直觉或者某种现象,单纯的意识直觉是不行的。意识直觉到意识的底层(最深底层就是阿赖耶识),要明白阿赖耶识的空性,这时候才叫真正的开悟。
开悟以后,其他的无非就是阿赖耶识的势力(种子)显现的结果。连阿赖耶识都空性了,外境(即前五根的显现)也肯定是空性的。处在这种状态,就是大圆满的修行,或者大手印开悟了以后的修行。这时候就是上堂课讲的“不要舍弃本是心之自光的现相”,它没有什么好舍弃的,它也是心的自光,也就是心自己的游舞,是不需要舍弃外境的。
虽然说不舍弃,实际上在修行中,外境也会产生变化,甚至会消失,只是你没有故意去改变它。你安住在法性中,虽然不是故意的改变,但外境还是会改变的,就像太阳照着浓雾一样,浓雾会散去,现象会消失。这时候照见五蕴皆空的“照”就不是单空的照了,而是觉性的照,这些现象真的会慢慢消失,最后也会走到法性定(应成派说的境界中去。)
虽然你的主观意识没有说“我要去破坏它、我要去修它”,但你安住于其中,它真的会慢慢地消失,法王说就像太阳下的浓雾一样。这时候你的主观意识上没有舍弃外境,但外境也会改变,最后还是会被你舍弃掉,叫“无修而修”。(无修,指的是没有主观的去修,实际上还是在修,为什么?你在安住大圆满嘛。为什么要安住呢?佛陀没有说他要安住大圆满,只有你才会,因为你还是戳锅漏——哇,证悟了大圆满的还叫戳锅漏啊?——只是跟佛陀相比而言。)
这时候如果强行说不舍弃外境,其实已经是两头话了,舍弃和不舍弃都挺麻烦的,即拨不拨外境都是两头话。真正的法性定,都没有外境了,哪有拨不拨外境这回事啊?不存在拨不拨,一定要有外境呈现,才有拨不拨的问题。如果你很深的去追究其中的见地,说拨和不拨都有问题。
所以,禅宗问“拨不拨外境”,你怎么回答都是错的,因为不是拨不拨的问题,而是你当外境是什么的问题。如果它是法性,那就不用拨了——郁郁黄花皆是般若,你去拨它什么呢?如果它真是般若,为什么还有这些庸俗显现呢?说明它还是会变化的。如果完全不拨,就说这是一种彻底的证悟,就跟应成派说的究竟境界相违。这时候在主观意识上是没有舍弃外境,而客观上外境还是在变,可以说不舍弃外境了。从境界上来讲,它没有达到应成派说的法性定,法性定是没有外境,佛陀也是如此。
第三种,佛菩萨的净见量,显现和实相一致,没有破与不破,舍弃与否的分别。
这种情况是佛菩萨的净见量,跟我们没太大的关系。比如初地菩萨一刹那一百个化身,或者佛陀无量无边的神通、功德等等,这些东西现相和实相是一致的,根本就没有破和不破的问题,而是随缘显现的问题。
这是对“不要舍弃本是心之自光的现相”的回顾,如果说得比较复杂一点,就可以这样讲。
还有一种,叫现执俱空,也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现执俱灭——执著没有了,显现也没有了,就是应成派说的法性定。但是中间有个误区,认为什么都灭了,但有可能是很深的阿赖耶识的定。因为破没有做够(遮和破不是双运的,只有遮,把所有的显现都遮了),进入了很深的阿赖耶识定,这时候现象没有了,但执还在,所以不能叫做现执俱空(现相和执著都空了)。这时候六根俱灭,想法和感受都没有了、外境都消失了,如果不是阿赖耶识的定境(显现没有、但执还在的定),那就只能是法性定。
第二种,处在中间的情况,即阿罗汉的灭尽定。那阿罗汉的灭尽定算不算阿赖耶识的一种状态呢?其实也算的,但也不能算,为什么?因为那时候没有人我执,阿赖耶识就不能称为阿赖耶识了。还有一种阿赖耶识的定,叫灭受想定,就是长寿天的众生,他们还有人我执,但又六根俱灭。阿罗汉的灭尽定是中间的一种状态,不能称为阿赖耶识,但还是有执著,叫法执。纯粹法执也没有、现象也没有,就是法性定以及佛陀的状态。
其实,应成派说的法性定要破现象,应成派为什么要破现象呢?要达到真正的胜义(本质)现前时,是不能有现象的,它抉择的是这个,所以就经常说要破、要破、要破。至于破的界限的说法,格鲁派说不能破得太广,不能把现象都破了,要留着现象——应成派则说这种说法不对,既然你自称自空派、应成派,在抉择胜义究竟境界时,就是要把现象拿掉,所有现象都要丢失掉,应成派说的是一种境界和状态。
对于境界的判定和抉择,在我们的层面上,用见解去说它的时候就是要拿掉它。你说:“这种状态我们都达不到,说它拿不拿掉有什么用呢?”建立了“胜义境界中没有现象”这种见解,可以用去修行的,如果用这种见解去修行,就会变成我们经常说的“应成的见解,自续的境界”。这样的做法会有两种作用,第一非常快,第二不堕误区。
什么叫做堕入误区呢?明明没有达到法性定,就认为自己彻底搞定了,有很多这种轻率的人。有个很简单的标准,你说自己开悟了,开悟了容易,但你能不能进入法性定呢?进入法性定才是真正彻底的证悟,开悟只是在意识直觉上有一定的明了,但是证悟则不同,证实了自己的所悟叫证悟——直接证实自己的所悟只能是法性定,也就是应成派抉择的东西。
如果你有了这样的见解,修行起来就有标准了,就不会在路途上陷进去、不会堕入误区,但是要真的走到那一步,确实有点困难。开悟的人走到那一步还不算困难,比如一个人开悟以后,如果狠了心要达到初地菩萨的境界,其实可以的。开悟了以后,以这个见解去修定,会越来越快。
所以,破不破显现、舍不舍弃心之外境呢?我们简单总结一下:说证悟的现量,必须破显现;说开悟后的修,不必破显现,但显现自解脱。
说证悟的现量,必须破显现。上堂课我用了大量的教言来证明一定要破外境、一定要破显现,这就是应成派所抉择的胜义量。
说开悟后的修,不必破显现,但显现自解脱。很多师兄说自己在上师指引的时候已经开悟了,那你的显现消失了吗?大地有平沉,虚空有粉碎吗?没有!那你用什么明了的?这个悟很大程度上是意识层面的,意识层面有见解和直觉的差别,还有少量阿赖耶识层面的明悟。其中有很长的误区,但这时候有个统一的特征——外境可以在,所以开悟的时候不一定要拿掉外境。
开悟以后的修,也不一定要拿掉外境。开悟以后你就安住在法性里面,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一个跨越区。什么叫跨越区?一方面是意识的直觉,另一方面也有明觉在里面。它不是纯意识的直觉,起码是意识对意识的直觉——“觉知”对“觉知”的觉知。有时候意识停下来,它就变成了心的一种自明,真的会有的。
这个明也属于开悟的层面,还不属于证悟的层面,但这个开悟就比较深刻一点,叫见地。这时候你就安住于这个见地去进行修行,不必去破显现,显现会自解脱——你不用去改变它,它自己也会慢慢地变化。特别是修到更厉害的时候,比如安住在法性中修托噶,外境肯定会变的,慢慢就变成坛城、光,变成很多非常殊胜的东西。
从开悟到证悟是有层次的,藏传佛教就用月亮的三个阶段来形容。刚刚开始,那种意识、直觉层面的,叫纸月(纸上画的月亮);然后在修、安住的过程中,现象开始像水中的月一样,叫水月;最后真正的证悟,就登上月亮了,叫真月。汉传佛教一样有解悟、开悟、证悟的说法。禅宗也有三关的说法——破初参、破重关、破牢关,都是指一步步地走上去。
破和不破外境大概的情况就是这样,说得再简单一点:应成派的证量,法性定就是没有外境的。而开悟以后修大圆满,是可以有外境的,也不用故意去破它,但是外境会自解脱,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六根自解脱”。安住大圆满的时候,外境像蛇被打了结,它一滑就自己解开了,完全不用力,叫“蛇结自解”。
而单空并非如此,外境现起来,我们要去“觉得”它如梦如幻。开始连“觉得”都不行时,那要怎么办呢?观想放光去射等等。放光是用意识在观想放光嘛,你真的能把它射出洞吗?比如你面前有一台电脑,你观想上师在你心间端坐,然后观想上师的心间放光去射电脑,电脑真的会被光射穿吗?不会的。你这样做,只是想破坏“它是个真实东西”的感受,然后换成“它如梦如幻”的感受——感受就是意识层面的。
我说这些是想归纳一下大家的修行,你们在听这些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所说的话、逻辑、修行方法,是属于见解语、修行语还是境界语。
什么叫做见解语呢?阐述认知、哲学、逻辑,或者描述修行方法以及境界的语言、法句、逻辑、思想,可以包含修行语和境界语。
见解语包含的范围很广,比如我们可以去学佛陀的境界,十八不共法、四无畏、十力、三十二相等等,说得神乎其神,但你有这些境界吗?看你就是个傻相,不会有三十二相的。像我,一看就是个肥相,和布袋和尚还是有得一比,但是没有布袋和尚的功德。但我们可以去知道这些东西,并且把它说出来,去说的时候就属于见解语。也就是说,一个很普通的人都可以拥有见解语,而且可以去说境界。
什么叫做修行语呢?描述修行和觉受的语言。
描述怎么去修行或者一些觉受的境界,比如“如梦如幻”,这就属于修行的境界语。修行中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境界(不是究竟境界),比如我们修菩提心,修到菩萨内触妙乐,坐在那里浑身上下喜洋洋的,身心像浸泡在温水中一样,舒服得不得了。很多师兄打坐就开始贪这个,他那个还不叫菩萨内触妙乐,叫禅定产生的内触妙乐,这也是一种修行境界,属于修行的境界语。
记住,修行境界和究竟境界是有差别的。“境界语”这个词汇,有时候包括修行境界,有时候包括究竟境界。比如“虚空粉碎,大地平沉”,指进入法性定,那就是究竟境界语。还有一些修行的方法,比如“四夺”、“觉空”,这些词汇都含有修行的含义。“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个“观”就是修行语,因为佛陀是不用观的,他那还有什么观不观啊?
或者“照见五蕴皆空”,如果这个“空”还没达到究竟的程度,这个“空”就可能是单空,“照见”就是修行语。如果这个“空”达到了极点,它就变成了境界语。所以,一句话可以既是见解语,也是修行语,也是境界语。不管怎么样,修行语是描述修行和觉受的语言,同时也可以描述修行中的一些不究竟的境界。
什么叫做境界语?描述开悟、证悟,或者菩萨、佛陀的境界之语。
比如刚才说的“大地平沉,虚空粉碎”,这就是境界语,而且是证悟时的境界语。有人说:“不是的,‘大地平沉,虚空粉碎’比较高级,我开悟以后就觉得通透,浑身具眼,像脱掉了千万层贴肉汗衫的感受。”或者像虚云老和尚,水杯打破了,说:“烫着手,打破杯,家破人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这就属于境界语,说他开悟时的境界。还有佛陀的境界,比如佛陀在《楞严经》中说:“如我按指,海印发光……”佛经中记载佛陀讲法,很多时候要先示现点神通,这类的东西有很多,都属于境界语。
大家要记住,境界语不是专门的,三种语可以明显分开,也可以三语同俱。也就是说,见解语、修行语、境界语,这三个层面可以在一句话中同时体现,也可以明显分开。比如“万法的本质是空性”,这就纯粹属于见解语。“万法都没有统一的本质,我们用离一多因等等去分析,它没有本质,没有独立、唯一、不变的事物……”这些都属于见解语,是理论性的。
还有“万法如梦如幻”,这就可以是修行语。如前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或者“觉得一切都是光明”,这些都属于修行语。当然,这些修行语中也牵涉到一部分的境界。
还有一些比较厉害的境界语,比如“万法一如”、“郁郁黄花皆是般若,青青翠竹皆是菩提”等等,他处在这个境界才会有这样的觉受。同时也是一种修行语,因为不究竟的境界一定会牵涉到修行,彻底究竟的境界才不会有修行。
还有一些比较厉害的境界语,比如禅宗的斗机锋——问他:“什么是佛?”他说:“干屎粑粑。”屎粑粑是佛,处在他的境界中,就说出了他的话,但这个境界只适合他,你敢说干屎粑粑是佛吗?那你生生世世都会被干屎粑粑淹死的,因为你没有这个境界就不行。
禅宗里面这种公案特别多,问:“什么是佛?”答:“问取露柱。”意思是你不要问我了,去问旁边的石头柱子(走廊上的柱子),这些都是境界性的。有人去问赵州和尚:“喂,什么是佛?”他说:“我在青州打了一件布衫,重七斤半。”他说这个是佛,是想描述一切现象在他那里都是佛的境界。
禅宗里的法语,有时候是见解语,有时候是修行语,有时候是境界语,大圆满也是一样。还有些语言,特别是一些经书上的语言,比如《圆觉经》、《楞严经》、《金刚经》,基本上是三语同俱。有时候你去看这些佛经会觉得很牛,因为一句话里面既可以是见解语,也可以是修行语,也可以是境界语。举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心经》里面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可以是见解语,即色没有本质;也可以把色夺空,如梦幻泡影,就变成修行语;然后,实现“空即是色”的话,就一定是境界语。
而你也可以在思维中想象“原来空性是没办法单独成立为一个东西的,它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显现”,你可以这样去理解。然后在修行的时候,比如修大手印时,空一定是色。你修到一定时候,如果你确定自己证悟的空和现象是隔开的,那么空就不是色了,就说明你的空有问题,“空即是色”就变成修行语,指导、勘验你修行的一种语言。当它真正成为境界的时候,你就发现真的全部都是,你的证悟可以呈现出任何一种状态、任何一种现象,你处在那个层面上,就会相信大圆满说的“其实佛陀和地狱众生没什么差别”。
大圆满十二金刚大笑里面说,佛陀和地狱众生其实一样——“没有少分差别”,一点差别都没有,他处在那个状况就是这样说的。所以,佛陀看我们真的就是佛陀,因为他没有个体感,不会觉得这个人和那个人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但是他又知道每一个形成了个体感的人,他们在个体感里面的感觉上的不同。他们在个体感上的不同被佛陀了知,就叫做遍知,就是所谓的尽所有智。不管什么样的个体,彼此差别再大,本质都是一样的,这叫做如所有智。
尽所有智和如所有智,是佛陀的两种智慧。发现所有的现象其实没有什么差别,这叫如所有智或者真如智;明白每一个个体呈现出来的不同,这叫尽所有智或者遍知智。
见解语、修行语、境界语,大家要慢慢去体会、去学习,明白了这些东西,你读书会轻松很多,就不会搞混。不然的话,一会儿说破、一会儿说不破,一会儿说有、一会儿说没有,搞得头晕脑胀的。搞得头晕脑胀都算了,如果学的东西没有拿来指导修行,意义就不是很大了。
上堂课回顾完了,现在开始这堂课的内容,首先讲《五重唯识观》。为什么要讲呢?因为讲了《五重唯识观》以后,对后面二到九这八个不舍的法的讲解也有好处,所以再重新讲一讲。其实,以前就专门讲过《五重唯识观》,也有详细的文本和录音。鉴于这堂课的时间不多了,我只能很简略地讲一讲,听过的师兄可以撩起以前的回忆,没听过的先种个种子,以后有机会再来讨论。
《五重唯识观》是唯识修行方法的一个大纲,那中观修行的大纲在哪里?在《金刚经》和《心经》里面。“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这是《金刚经》最初级、最浅的一句话。最深的话还有很多,比如“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三心不可得既可以是见解语,也可以是修行语,也可以是境界语。
三心不可得,当你用中观去分析心的时候,刹那都是空性的,这就属于见解语。当你在见解上去理解三心不可得的时候,它就是见解语。当你去夺心,心呈现为觉受和光明,发现它是空性的,比如心的一种作用(譬如烦闷)起来了,你去观察它是空性的,当下的烦恼不可得,这就是修行语。然后去发现本体过去、未来、前后都找不到,这就是境界语。
所以,经论里的一句话,往往既是见解语,又是修行语,又是境界语,一定要去把它弄清楚,自己处于哪个层面要搞清楚。很多狂禅就是把见解语当成境界语来讲,他以为知道这些观念就会有这些境界,这是不行的,所以分清楚了以后就好办了。
二转法轮说无遮的,除了《金刚经》上面这句经文,也有其它的一些经文。还有《心经》也讲了很多,那些经文全都既有修行,又有境界,又有见解的。“观”指修行,如果你理解成思维观,那就是见解。“观自在”,既可以是见解,也可以是修行,也可以是境界。“菩提萨埵”中的“菩萨”是个名词,但也可以是动词,就是觉有情的意思。不过大家不要去搞这些,否则可以去写书了。“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的“行”到底是怎么回事?是心行还是行为的行?还是“无明缘行”的“行”?“行”这个词汇,既可以成为见解,也可以成为修行,那能不能成为境界呢?也可以的——般若之行。
所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里面很多都是修行和境界的东西。“照见五蕴皆空”,我以前讲过很多,这是中观的一些修行方式,而唯识的观修方式就是五重唯识观。唯识中直观的反而不多,所以叫广行派;以中观为基础的修行,叫深观派或者甚深派,一下就去照见五蕴皆空,上去就观所有显现都是空性,来得很快,顿悟派也是从这里面出来的。
唯识派就不是的,所以叫广行派,就是什么都要想清楚——“我坚决不上当,缘起的不上当,胜义的还是不上当。”不停地去思考,所以唯识的论典特别多。它的观修也是一层一层地来,不是上来就照见五蕴皆空,“砰”地一下就去了,因为你不行,才来慢慢跟你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五重唯识观》是一步一步来、一重一重来,一下搞了五重,实际上只有四重,第一重是讲纲要的。五重就是不断舍弃的顺序,哪五重呢?第一重叫遣虚存实,第二重叫舍滥留纯,第三重叫摄末归本,第四重叫隐劣显胜,第五重叫遣相证性。
一、遣虚存实识,空有相对,说明唯识之空的特点。
第一重叫“遣虚存实”,想说明什么呢?说明唯识的非遮这个空的特点,一方面要拿走,一方面要剩下一个拿不走的。“遣”就是拿走;“遣虚存实”就是假相的、不真实的都拿走,留下了真实。其实说明了唯识的空的特点,跟中观的单空或者完全无遮的大空是不一样的。
师兄们,能不能听懂啊?我们要去思考,特别一些被指示了心性、读了很多书、要去追求开悟的师兄,或者已经初初开悟了、需要加深领会让境界提升的师兄,其实都应该深入去思考。因为思考会加深你的证悟,所以真的需要对这些东西进行磨砺——“障垢磨尽,真如自现”,真如现了一点点还要继续磨,磨到跟佛陀一样才算结束。
第一重“遣虚存实”就是这样的,取了个名字叫“空有相对”。它又是空又是有,所以汉传佛教的空宗和有宗争论了很长时间(唯识基本上叫有宗,中观叫空宗)。这里说的空有相对是什么?“空”就拿走的意思,剩下拿不走的“实”——实在的真相,也就是真如或光明。它们俩是相对的,那个东西叫本质,其他的叫客尘,所以唯识中经常会用“拿走客尘”这句话来说事。
汉传佛教的一些宗派,比如华严宗、法华宗、禅宗的一部分,很多时候都是用非遮的观点去的,包括唯识宗,所持的都是非遮的观点。真正用二转法轮的无遮观点只有以前的三论宗,而大部分宗派都是用非遮的观点(华严宗也叫贤首宗,法华宗也叫天台宗,唯识宗就不用说了)。
遣虚存实说明了唯识非遮的空的观点,假的都拿走,留下的有其实也是空,也叫做光明。整个唯识的一个观行特点就出来了——我们拿走它,剩下最后的。而深观派不是的——不管那么多,一现起就是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你们不用过分去搞这些区别,当然喜欢搞也没问题,但你去修行的时候,一定会遇到这些问题。不管你是神仙还是凡夫,只要去修行,非遇到这些问题不可。除非你像麦彭仁波切那样,七岁就开始写《定解宝灯论》,那就没办法了,因为他前世也搞过的。
二、舍滥留纯识,心境相对,破相分,让心力离开现象。
第二重叫“舍滥留纯”,意思要去破相分。唯识——所有的相其实都是识的一种显现(识的相分)。没有真正的物质,也不是上帝造的,所有的现象比如你的身体、你所看到的东西、听到的声音、闻到的香气、尝到的味道、好吃的东西,这些都属于很“滥”的东西。
“滥”不是我们经常说的烂人的意思,而是很粗糙、变化莫测的东西。舍滥留纯,留下造成这些现象的内在的东西,不能留外在的东西,所以叫“心境相对”,要去破境(破相分),让你的心力慢慢地离开现象。
唯识中说“四分”,任何一个心识都有四个层面去理解它。我们拿眼识举例,我们看到的样子叫“相分”,相分有形色跟容色(形色就是形状;容色就是颜色、光亮等等)。跟相分相对的眼识这种观察力,只跟它相对的这一部分就叫这个相分的“见分”。但是还有一个根本的观察力,为什么呢?如果你没有根本的观察力,当你不看这个东西,就没办法看另外一个东西了。我们经常说这个人眼力好、那个人眼力不好,“眼力”到底是什么?指能看的能力。所以,你不看这个东西的东西,可以看那个东西,这种能看的能力叫“自证分”。
自证分有一个典型的特点,如果眼睛没有病的话(老花眼或者白内障、飞蚊症、红绿色盲等等例外,那属于器官有问题),你看到一个东西是现量,确定那个东西就是这样的。比如牵来一只四脚的动物,你看到就是驴,但来了个强人硬说它是马(指驴为马),如果你是个耿直的人就站出来说:“它就是驴”,结果你就被封杀了。但你有一种确定—— “我看到的就是驴”,眼识显现的同时,这种肯定是非意识性的,在显现的同时,你就能确定,这就叫“证自证分”。
不是真有四个东西活活生地被捆在识里面,或者眼识里面藏了四个元素;还有认为种子就像很多青稞放在那里,这都是唯物主义思想。而唯识的四分,是指一个心识的四个特点。
第二重舍滥留纯就是要破掉相分,只留下见分,其实相分破了,见分就破不下了。要留下见分,从某种程度上讲,是让心力离开现象而已,还不见得能够破掉自证分——我们还能看,但是已经对能看的东西不感兴趣了。拿三主要道来说,这叫生起出离心,起码对世间的现象没兴趣。我们要出离的是不好的现象,而它要求的相分是所有看到的现象,哪怕是天界这样好的现象也要离开,要破掉这些东西。
三、摄末归本识,体用相对,破用,指让念头归于本体,如耳根圆通等。
第三重叫“摄末归本”,它叫“体用相对”。“体”指我们经常说的自证分,能够看、能够听的心的能力;“用”指前六识各种各样的作用,比如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摄末归本,就要把所有的用都破掉。第二重只是破相分,我们还可以这样用那样用,而第三重连用都不能去用了。这时候就牵涉到禅定和朝某种根识的根本去进行专注,即回到它的体上去了,叫摄末归本。那破不破它的体呢?肯定要破的,但在这一重还不破。
比如耳根圆通法门,就在耳识下功夫,一上来就说“初于闻中,入流亡所”。“亡所”,把相分破掉了,那么相应声音的见分也破掉了。“入流亡所”,注意力已经在往能听的能力上汇集,叫做“归本”。比如我们能思维什么东西在念佛,往根本上靠,往心的作用、出发点那里靠,就叫做摄末归本。这里就已经牵涉到专注和禅定了,不过禅定还没那么深。
如果我们继续深入下去,把自证分的体破了,那是什么?通过任何一个根识去破掉自证分的体,就会进入空性。所以耳根圆通也好,修眼识或者修触识也好(拙火就修触识,比如密勒日巴,在脐轮点燃拙火,然后浑身上下被烧尽,这是利用触识做功夫),把它的庸俗作用慢慢地变成你喜欢的作用,最后让这种作用也消失,回到能看、能听、能触的作用本体上去,这叫摄末归本,已经牵涉到观修和禅定。
五重有循序渐进的地方,同时也有重叠的地方。
四、隐劣显胜识,王所相对,胜用破劣用,指留下善用,破除恶用;大用破小用,指各识归于阿赖耶识,如禅定。
第四重是“隐劣显胜”,概括性的说法叫做“王所相对”(“王”是心王的意思)。前面三重分别是空有相对、心境相对、体用相对,第四重隐劣显胜是王所相对。
我们共有八个心王: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这里的“所”指的是心所,主要是指意识层面,而不是指前五识。很多人说:“’所 ‘有可能指眼识的作用。”如果是眼识的作用就变成相分了,在第二重舍滥留纯就被破了,所以王所相对的“所”主要是指心所,就是心的情绪、念头。
为什么叫隐劣显胜呢?它要把好的心所留下来,去掉坏的心所。比如菩提心也叫心所,要把它留下来,贪嗔痴慢疑等不好的心所要破掉。前面破劣用留下善用,好的留下,坏的拿走。后面是把小用归于大用,实际上就是禅定了——眼耳鼻舌身意开始不动了,就回到定里去。最大的用是什么?阿赖耶识的用。前六识的用都要阿赖耶识提供种子,阿赖耶识才是根本的用,所以阿赖耶识是我们轮回的基础,叫做轮回的现基。所以要回到阿赖耶识那里去,就叫做隐劣显胜。
五、遣相证性识,事理相对,发现根本,不破不立。
到了这个层面,就到了最后的第五重叫“遣相证性”。阿赖耶识在这个时候也算是一种“相”,也是一种“事”(进入阿赖耶识永远都只是一种状态,它不可能是真正非状态性的法性,这种状态就称为“事”),这种“事”、“相”会被拿走,最后去发现阿赖耶识的本质就是本性,所以取名为“事理相对”(“事”就是状态——相;“理”就是本性。)中国古代经常说“理体”,这个理就是本质、本性的意思(明代还有一个教会叫“理教”,“存天理,灭人欲”,这个“理”往往指的是心的灵性)。
事理相对就是所有的现象和本质相对,这时候会发现事和理虽然是相对的,但它们的本质是一个本性,也就是要去找到根本的意思。所以,这时候要去区分阿赖耶识跟本性的差别,大圆满的修行就是如此。发现了以后,就会发现最后是不破不立的本质,会有一个真正的真相。所有假的被拿走了,“事”这种东西也被拿走了,最后剩下了一个光明——遣虚存实,又回到第一重去。
这五重观法的第一重,说的是一个大的唯识的理、一个大的破的方法;中间三重,其实是缘起性的修行;最后一重,就是真正的本质的观察性的修行。前面也有观察,但它是缘起性的观察,什么叫缘起性的观察呢?所站的立场是不一样的,前面往往是站在个体或者某种禅定的、不究竟观点去看问题,不能站在真如上,但是最后一重一定是站在本质的立场上去看问题。站在本质的立场上去看问题,就会变成“郁郁黄花皆是般若,青青翠竹皆是菩提”,这是五重唯识观的最后一重——遣相证性识,就是证悟本性。
你看五重唯识观是不是一步一步来的?虽然五重唯识观这样一重一重的观下来,其实跟我们学的修行方式在本质上、内涵上都是一样的。我们开始学四夺,其实还不是去破相啊?破相其实就是舍滥留纯。慢慢地,就集中到我们要去看自己用哪一根来修行,比如耳根圆通就要用耳根,大圆满最后的托噶要用眼根,这个时候其实就是摄末归本。我们归的本就归到意识层面上去,通过思维、觉受这个方面去,我们指的觉受往往是意识直觉。
修行下去,最后一定要形成定,就要去区分阿赖耶识和法性,这是不是指第四重的隐劣显胜?最后确认了本性并且能安住本性,这是不是遣相证性?所以,大家读这些东西的时候,不要把它读得那么神秘,你在做的时候实际上在实现它。第一重的唯识观是纲领性的唯识观,后面就是一重重的这样进去。
五重唯识观基本上讲到这里了,为什么要讲五重唯识观呢?你会发现对后面所讲的不舍弃的法有所帮助。
3、不要舍弃本是心性游舞的分别念。
这里面牵涉到不要舍弃就是不要遮破、不要去掉本来就是心性游舞的分别念。分别念的范围很大,分别念可以是现象,也可以是念头和情绪,但是前面已经说了心之自光的现相,那这里的分别念就不应该指现象了(现象就是前五根的对境,眼睛看到、耳朵听到的物理现象)。这里的“分别念”指的是念头和情绪,或者叫心所——心的一些运动相状。不要舍弃这些念头和情绪,这个说法跟我们平常的修行是不是冲突的?禅定就是不要念头、情绪,好情绪就算了,菩提心的情绪、慈悲的情绪我们还留住它,不好的情绪肯定要舍弃、要对治。
初步的情况就是如此,你不可能不去舍弃一些不好的分别念和不好的情绪,一定要舍弃的,不然你会受折磨的。你谈不上不舍弃,你本能的就不想有这样的事,谁想天天不愉快啊?普通人不愉快就是不舒服,还有你不想舍弃念头,关键是你舍弃得了吗?你不想事啊?你得想嘛,所以这些说法是有一定条件的,你做不到的。念头和情绪,其实你都想舍弃,但是你不一定能舍弃得了——你舍弃念头就不想了?不好的情绪你想舍弃就舍弃得了啊?你为什么会纠结呢?说舍就舍啊?情绪起了,你想舍弃它,你就要去修行,那就叫舍弃,这里却叫你不要舍弃本是心性游舞的分别念,而目前你做不到。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是要你的心、你的认识、你的修行已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成立。那要怎么才能成立?首先我们用三语的方式来解释它。
a、见解语:因为念头的本质也是光明空性;但只通见解的,念头就是念头,不是游舞。
不要舍弃本是心性游舞的分别念,如果作为见解语的时候,它是成立的。为什么?不管什么样的念头也好、情绪也好,它的本质都是空性、光明。如果真的要完全不要它,从观念上来讲,不要它就叫不要空性、光明。
从分析的角度来讲,见解、逻辑上的角度来讲,以前用了离一多因分析,我们每一个念头、每一个情绪都是有时间的,相应的时间组成的一段念头或者是一段情绪。把组成这些时间的情绪,比如一分钟的情绪拿来分成半分钟,再分成一秒钟,一秒钟分成半秒钟,一直分下去、分下去,最后发现所有的时间会被分光,所以这些因时间而成立的情绪,也会没有本质。
离一多因就是这样分析的,其实不用逻辑性的方式,而用观照的的方式,每个情绪都是起来又消失的,它不可能一直这样下去。如果你的心只感受到一种情绪,一直这样下去的话,这个情绪等于没有了。情绪一定要变化,你才能体会到它,变化就说明它不是实有的,所以不用离一多因去分。
从见解来说,它的本质就是光明、空性,不能舍弃,也舍弃不了。要是你只通见解(只明白这个见解),那谈不上舍弃不舍弃。当念头或情绪起来的时候,你想舍弃都舍弃不掉,晚上睡不着觉都在想,打坐的时候念头就停不下来,你舍弃嘛?情绪生起来的时候想排遣都排遣不了,心有千千结,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怎一个愁字了得!怎么舍弃啊?舍弃不了,所以谈不上舍弃不舍弃。但在修行的时候是可以的,修行的时候就是要舍弃,不是不要舍弃。
b、修行语:处于单空时,可以对治,念头也不是游舞;安住光明时,看念头融入光明空性。
比如我们处于单空、处于禅定的时候就是舍弃念头,要舍弃它。情绪起来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单空的修行去对治它、观察它、觉照它,最后发现念头也好、情绪也好,都会消失。处于单空或者处于修行的状态时,就要舍弃,这与教言“不要舍弃本是心性游舞的分别念”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基本上属于要舍弃的阶段,没有走到不要舍弃本是心性游舞的分别念这个阶段,那要什么时候才到这个阶段呢?认知本性了,安住光明,看着这些念头、情绪慢慢融入到证悟里面去或者本质里面去,这时候就不要舍弃这些东西了,只需看着它,开悟了以后就可以这样。
那么,是不是绝对要这样呢?其实也不是,单空修得虽然没有证悟本性,但是四夺夺到人境俱不夺的时候就可以这样,提起这种境界看着念头融入单空里面去,也可以的,这个也可以不舍弃,因为你不舍弃的时候,它自己也会消失,你只需要看着它。当然,你看的方式、观点,一个是单空,一个是真正的空性。这个是属于修行的阶段,可以叫修行语,也可以叫不究竟的境界语。
单空也有境界——人境俱不夺。人境俱不夺的时候就已经不舍弃了,人境俱夺的时候,还有故意的舍弃。人境俱不夺既可以是单空的,也可以是开悟了。你已经明白本性了,夺它干什么呢?郁郁黄花皆是般若,念头情绪都是光明,你看着它消失就行了。你虽然没有着意让它消失,但它自己会消失的,你只要看着它,发现它其实也就是本性,所以它既是修行语也是境界语,混在一起的。
c、境界语:念头就是光明,随缘运用而已。
最后是最厉害的境界语,念头就是光明,随缘运用而已,这个就是真正的无修。这要非常厉害的一批人,见地深到已经超越八地菩萨(见超八地),在他看来,所有东西随缘运用,根本就不用管什么光明不光明,念头就是光明。“念头融入空性”这种说法就是不究竟的,念头融入单空,就说明是两个东西。念头就是光明,光明就是念头,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当然念头也代表情绪,念头跟情绪是一样的意思)。这帮人很牛,开悟得比较深就可以。
证悟了的初地菩萨,就完全在度众,初地菩萨就已经非常厉害了(我说的是很厉害的初地菩萨)。因为见地运用很深的时候,已经是八地菩萨的现量,甚至是佛陀的现量,所以叫见超八地。所以,禅宗特别强调“能”,在能上(见地上)非常深,就说他已经是佛了。
见超八地不太容易,很多人在见解上容易,作为见解语没问题,念头就是空性,空性就是念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见解上随便说。修行我们可以去做,但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是很难。所以,一定要把见解语、修行语、境界语弄清楚,不要老是吹牛。我们把这些东西说清楚以后,以后讲相关的一些法和教言就比较容易了。
4、不要舍弃本是智慧之启示的烦恼。
我们一样分成三语的方式来说,一般来讲。我们经常听到“烦恼即智慧”、“烦恼即菩提”,首先要搞清楚,“烦恼”是什么?烦恼就是分别念中的不良念头和情绪。分别念包括好的分别念和不好的分别念,比如菩提心能叫烦恼吗?从究竟来说,菩提心也算是一种烦恼,但在我们的层面,不能说菩提心是烦恼。世俗菩提心在佛陀那里或者在证悟的境界中,也是一种分别念(它都不能叫烦恼,而叫法执,烦恼是人我所引起的痛苦)。大家还记得这些概念吗?不懂的话听起来就有点麻烦。所以,只能是我们分别念中不良的念头、不好的念头或者情绪,称之为烦恼。
那什么是智慧呢?智慧可以分成三个:第一个是见解;第二个是修行的单空,或者是大圆满的层面;第三个是境界,真正的究竟境界。
a、见解语:因为烦恼的本质也是光明空性;但只通见解的,烦恼就是烦恼,不是游舞。
从见解上来说,烦恼的本质当然也是空性、光明,没有空性、光明,你怎么烦恼啊?烦恼被人我执扭曲以后,把本来是无人我二执的单纯本质(空性光明),结果起了人我,有了人我就有了所境,有了人我就要保护人我,就要出现贪嗔痴慢疑这些烦恼。不管怎么样,二元对立也好,扭曲也好,它的本质都是空性、光明,为什么要舍弃它呢?舍弃这些烦恼等于舍弃本质,这是从很高层面去说的。
处于修行的层面、凡夫的层面,你不舍弃烦恼,你搞什么啊?你修行就是为了舍弃烦恼,我们经常会说别人:“连基本烦恼都解决不了,还说自己证悟空性?”所以,你肯定要舍弃烦恼,就是舍弃那些不良的念头和情绪。
“不要舍弃本是智慧之启示的烦恼”这句话,在你那里只呈现为见解语的层面时,那烦恼就是烦恼,它不是智慧的游舞,它是痛苦的游舞。你钱不见了,生起了烦恼,你不烦恼试试看?你会不会认为它就是智慧的启示呢?而你还是很痛苦,不想要这种烦恼。如果不想要这种烦恼,你去思考“无钱一身轻,钱去人安乐”,所以你就安乐了,你还是在去掉它嘛,没说不去掉它嘛,说明还是要舍弃,这是通过一种思维的方式。
所以,在见解的层面上,还是要舍弃烦恼的。当然,在见解的层面,可以去学习那些很高的修行者们“不要舍弃这些烦恼”的法语,但只能是见解语,你说的是别人的境界,不能当成自己的境界——达到这种修证功德的人,他说出来是自己的境界语,而你说的是别人的境界语,在你那里只是一个见解。
b、修行语:处于单空时,可以对治,烦恼也不是游舞;安住光明时,看烦恼融入光明空性。
很多人连修行语都做不到,比如烦恼即是菩提、不舍弃本是智慧之启示的烦恼,处于修行是可以去对治它,甚至用菩提心转烦恼为道用、转痛苦为道用,这些方法我们都讲过。从单空也可以的,我们看着它消失,要去转它,实际上还是在舍弃它。比如你身体在生病:“好,我不舍弃它,我愿意承担它,以消除所有众生同样的病痛”,你还是在转它为道用,这个已经很高级了,但某种程度上还是在转它,这是菩提心的方式。或者我提起单空修行的觉受,某种痛苦、某种烦恼就开始消失,其实还是在舍弃它。
当然,菩提心的思维已经比单空看着它消失牛了很多,你用菩提心去思考的时候,比如你生起了嫉妒,你突然思考“哎呀,我嫉妒的这个对象是我母亲”,一种方式是要放弃嫉妒,不要去嫉妒母亲;另一种是我不放弃这种嫉妒,我愿意承受这种嫉妒而让所有众生的都没有嫉妒。当你这样想的时候,嫉妒会消失的。虽然思考的方式好像是不放弃嫉妒,实际上嫉妒还是会消失,也是在放弃,所以也是舍弃性的。你说你不要舍弃,可以勉强开始谈得上不舍弃了,主动意识里面没有舍弃,但客观还是有舍弃。
单空主观意识就是在舍弃,你去看它是空性,然后它消失了。你看它是空性,其实是单空层面,但它真的会消失的。当你去看它是空性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有主动舍弃它的味道了。菩提心好像主动没舍弃,但客观上在舍弃。
还有一个,安住光明、证悟法性了的时候,它叫胜义菩提心,其实也是不会主动舍弃的,但一提起这种觉受的时候,烦恼还是会消失。这种比世俗菩提心不舍弃烦恼就深刻了很多,但它还是会消失,它自解脱。
六根自解脱,其中有一根(意识)会产生烦恼,但也会自解脱的,念头和烦恼都会消失。虽然他没有主动让它消失,但还是会消失的,不然怎么自解脱啊?解脱很多时候会以消失的方式出现。
c、境界语:只有光明,没有烦恼。
最厉害的是境界了,这时候只有光明没有烦恼,你不能说佛陀也有烦恼吧?不存在“烦恼即菩提”,他没有烦恼,只有光明,这是真正的境界语。但是大圆满的时候,或者菩提心很盛的时候,真的是没有故意去转变烦恼,它是转为道用。还有一个是看着它消失,跟前面“不要舍弃本是心性游舞的分别念”有点差别,因为它指的是烦恼这部分,但大体上是一样的。所以“不要舍弃本是智慧之启示的烦恼”,我们应该这样去理解。
5、不要舍弃能增上觉受证悟的欲妙。
什么叫做欲妙呢?欲妙就是欲望中间好的那一部分,让人产生愉悦的事物,比如好吃的东西、好看的东西、情爱、诗歌,我们的一些追求、欲望。欲妙这些东西,如果从贪嗔痴慢疑这个角度来看就是烦恼,跟前面说的差不多;如果不从修行的角度去看,它又不是烦恼了,是我们普通人去追求的东西,但都可以称为欲妙。
欲妙真的能够增上觉受吗?真的可以,修行到很高阶段的时候,欲妙就是能够增上觉受。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把欲妙拿来增上觉受的,烦恼大家都不会去要的,比如痛苦、嫉妒等等。而欲妙是属于贪的成分,很多人都想要的,哪怕很多修行人也想要。但有些修行人认为欲妙或贪欲是很可怕的,特别是南传佛教的,用不净观、白骨观去除欲妙,很多时候就是要去舍弃它。这里却说“不要舍弃能够增上证悟的欲妙”,是不是这样呢?是的,但对一些人来说,初步真的并非如此。
a、见解语:因为欲妙的本质也是光明空性;但只通见解的,欲妙就是烦恼,不能增上觉受。
首先从见解语去说,我们都知道了这句话,你已经有这样的见解了,你也说欲妙都是光明的显现,当然不用去舍弃它。欲妙的本质是一种念头,本性当然是光明,但现在只知道这个见解,你就可以不舍弃它吗?不行的!
所有的欲妙最后一定会带来痛苦、带来轮回,所以你只是在见解上明白它是空性,明白可以不舍弃它,还能够增加证悟的觉受,但那是不管用的。那时候欲妙就是烦恼,不能增上证悟的觉受,只能让你增上很多不好的觉受。不信你天天去嫖、天天去赌博、天天去吃,吃多了又长胖又得胃病,看能不能增上你的觉受?只能增上你轮回的觉受。在见解上我们可以明白它是光明、空性的体现,欲妙甚至比烦恼都还让人舒服一些,烦恼都是光明、空性的体现,欲妙更是的,但你只有这个见解是不行的。
b、修行语:处于单空时,可以对治,可以增上修行;安住光明时,看欲妙融入光明空性。
当你心处于单空的层面时,其实都要对欲妙进行对治的——欲妙来了,比如小乘就开始修起白骨观了,其实大乘初步也允许你修白骨观的,欲妙最大的是男女之欲,还有各种各样的欲望,你都要去对治,甚至要守戒。很多师兄们守了不邪淫戒,就专门研究怎么去破戒,这些都是要去对治的。对治的时候,去掉就是要舍弃,舍弃这些欲妙的时候是可以增上修行的,慢慢地,心就安宁了,修行的一些觉受和感觉就出来了,所以,初期的时候是要舍弃的。
那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实现这个境界(不舍弃增上觉受证悟的欲妙)呢?思维菩提心的层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但是都不能过度。比如产生一种欲望的感受的时候,你不放弃这种欲妙,愿意以这种欲妙来承受所有众生有这种欲妙的痛苦——这很容易自欺的,以菩提心开始大量地吃喝嫖赌去了,这是不行的。
所以,要真正做到不要舍弃能增上觉受证悟的欲妙的时候,你起码要开悟到比较踏实的程度才可以。初步开悟的时候也可以,但是要比较轻的欲妙,比如贪点吃的东西。初步开悟了以后,也可以在吃的时候去观察它的空性,但是厉害的都不行。随着修行就可以一步步的增加,欲妙越盛,然后去观察它的空性,看着欲妙慢慢跟空性成为一体,这个时候真的是欲妙越厉害、证悟就越盛,在密宗里面都是这样讲的。
但你还没开悟就不要说这些,首先要把欲妙对治了,要开了悟才行。甚至连前面说的烦恼可以用菩提心去转为道用,这里都不能去的,因为容易形成自欺。有些师兄说:“我想去跟她谈恋爱,我想发菩提心去度她。”——你无非就想打一炮,你直接点行不行?你硬说发菩提心去度她,愿意以不舍弃欲妙来实现菩提心——这是骗人的!而且你还骗不到别人,只骗了自己,去掉自己的罪恶感,为自己不修行找借口,好像你这样想就不下地狱一样,真是扯淡!这样的师兄有很多,我们不能这样。
所以你起码要开悟,要开悟的时候才真正知道这些欲妙是可以增上证悟的。比如发现这个强烈的欲望生起时,你还能够保住证悟不丢,主观上你就不用去放弃欲妙,但是你会发现那个欲妙慢慢也会消失,然后空性的觉受能力就变得越来越深、越来越广大。这个是在修行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地做到——不要舍弃能够增上觉受证悟的欲妙,这并非那么容易的,大家可以当成一种见解语来做,修行语我觉得都很难,但可以有这种见解。
c、境界语:无欲,唯妙。
你不能说到了很深的境界,比如佛陀那种境界还有欲望嘛?没有欲望的,但是他可以表现出有欲望的,这叫“唯妙”。他化身去度人的时候就可能会这样,他随缘而来,欲望说来就来了,说没就没了,来去自如,所以它唯妙,它不是我们凡夫这种欲望。
佛陀成了佛以后,当时印度有一个最漂亮的女孩子,她说:“我将来嫁人,一般的国王、将军就算了,要嫁就要嫁佛陀。”然后趾高气昂地去找到佛陀,跟佛陀直接表达,佛陀说:“止、止、止,我欲已尽(我的欲望已经没有了)。”
欲望属于个体才会有的东西,属于贪嗔痴慢疑中贪的范围。你要发现贪嗔痴慢疑这种本来是心性爆发出来的力量,它是空性的时候,说明你证悟的力量就更大了。所以二祖跑到妓院里面去看妓女,为了撩起这种欲望的感受,然后发现它是空性,那么就不用再受这种欲望的左右了。而不是说:“我不看、我不看、我不看。”而眼睛又情不自禁不停地瞟,这是很蠢的。但最初就是要这样,就是——我不看、我不看、我不看!把心的力量培养强大,然后去证悟空性,最后再去看,这时候才能说真正做到这样的境界。
大圆满的修行算是境界语,但在客观上还是会消失。而最后究竟的境界语,真的是无欲唯妙,就是佛陀那种,它随时都可以有。这些东西很难说,因为佛陀已经没有个体了,那怎么去证明呢?我举一个例子,大家要当佛法听,不能又想歪了(中国人说什么都要想歪)。
佛陀三十二相,其中有一相叫“马阴藏相”,就是男根隐藏于腹中而不外现,似马之阴,故称马阴藏相。就是男根会收起来,完全看不到,僧团里面就传说佛陀没性能力。结果佛陀有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就雄起,男根大得不得了,阿难一看就说:“你们看,佛陀是可以的!”那么,这是不是说佛陀有这个欲望呢?不能这样说,但是不是说佛陀没有这个能力呢?不是的,他有这个能力,但真没这个欲望,所以无欲唯妙,当他需要的时候就可以有,否则他怎么化身度人啊?比如需要他化身为一个国王来度人的时候,那么多后妃咋办啊?凡夫都有的能力,而佛陀没有,这个说不通,但他确实没有凡夫的欲望了,能理解吗?不太好理解,但实际上是可以理解的。
这是勿舍之十一法中的第五法——“不要舍弃能增上觉受证悟的欲妙”。大家要记住,这个作为见解语可以,而你要去操作是不行的。很多欲望,我们还是要逐步地克服,但也不用什么欲望都克服,比如你想克服吃饭的欲望,看饿不饿死你?睡觉也是欲望,你不睡的话,三天就疯了。
我们在随顺欲望的同时,逐渐地克服它。然后培养去证悟。达到证悟以后,再用证悟去融化这些欲望,这些欲望一旦被融化,你的证量就会变高,文中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今天就交流到这里,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胜道宝鬘论》第20课
- 《胜道宝鬘论》第22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