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上堂课(真正之十法)总结:
1、根器是可以变化的,一个修行人于一生的修行过程中,可能会经历从下根到中根在再到上根的过程;
2、修行虽然有次第,但并不是下根就只修下根的法,中根就只修中根的法,上根就只修上根的法,而是可以相互补充和交互修行,一个修行人可能在一天中甚至一座中将三根的法修完;
3、不可执理废事而成为狂禅和口头禅,也不可固步自封偏执僵化而成为井底之蛙;
4、烦恼和散乱的减少是修行有成效的标志名高级一点,此时用小火和所境上去看修行,从能境上看,见解、禅定及其见地的成熟是修行是否有成效的标志。
这堂课内容:
修行人之十迷乱
1、不依止如理修行妙法的上师而跟随空口虚谈的骗子,极其迷乱。
2、不寻觅获得成就的耳传教言而着力于无有意义的学问,极其迷乱。
3、人生当下的一切尚且不能随缘面对,却大造声势去盘算永久大事,极其迷乱。
4、尚且不能独自思维法义却在大庭广众中讲经说法,极其迷乱。
5、不能将多余的受用上供下施,而以悭吝与欺诳积蓄财物,极其迷乱。
6、不如理守护誓言戒律,身语意三门放逸违犯,极其迷乱。
7、不修习证悟实相的真义,将人生浪费在无大意义、求此求彼的事情上,极其迷乱。
8、不调伏迷乱四起的自相续而调伏野蛮凡愚的他相续,极其迷乱。
9、不护持相续中生起的觉受,而维护今生的荣耀,极其迷乱。
10、当下缘起聚合时不发起精进,而喜欢懒散懈怠,极其迷乱。
大概意思:说一些修行人因为愚痴而上当、修行走偏、行为不如法等等迷乱现象。
逐条解释:
1、不依止如理修行妙法的上师而跟随空口虚谈的骗子,极其迷乱:
含义:
一般来说,假上师常用的一些方法如下:1、依靠虚假宣传;2、依靠传承关系;3、依靠无知道友相互吹嘘;4、依靠讲说和表演虚假神通;5、依靠对教理的一知半解而巧舌如簧;6、依靠捏造神秘和故弄玄虚。
对治:
上师的标准以前讲过很多,但如何观察始终是个难题,但起码需要教理通达和修行有经验,最好是个过来人。是否通达教理可以通过闻思来观察,是否有修行经验可以通过请教修行问题来观察,是否是过来人可以通过对空性修行的指导来勘验和观察,但这些都需要时间和因缘才能实施。
1、需要有一定的闻思能力,如果没有闻思佛教的基础见解,哪怕是学历很高的人也会上当,但具备一定的闻思能力之后,会发现假上师无法解决你的思维和逻辑上的问题;
2、需要一定的修行经验,假上师无法解决你的修行问题;
3、需要较高的修行见地,如果上师不能帮你解决心性的明了问题,他不一定是假上师,但你可以去寻找和自己有缘的上师。
2、不寻觅获得成就的耳传教言而着力于无有意义的学问,极其迷乱
含义:
只是东鳞西爪的散乱闻思,或者只是着力于系统闻思,却不去成就者那里请教闻思的精华和修行的具体窍诀,即所谓的“耳传教言”,对于实际修行来说,是非常迷乱的行为。
1、 窍诀能够帮助你浓缩和提炼出经论的精华,能让你透彻和简要的理解和记忆经典的要旨;
2、窍诀能够帮你将思维的内容转化为修行的觉受,并抓住要点,纠正偏差;
3、窍诀能够帮助你越过觉受的误区以及见地的肤浅,触碰和透脱本质觉性。
对治:
1、在闻思中明白不系统闻思及其闻思的局限性,从而重视上师的窍诀;
2、在修行中明白见解到觉受,止观分开到止观双运的重要和困难,从而重视上师窍诀的重要性;
3、在寻求明悟的过程中,明白了悟心性的困难和误区易入难出,从而重视上师窍诀的重要性。
由此三点,需要长期虔诚依止具德上师,获取耳传窍诀,直至彻底证悟。
3、人生当下的一切尚且不能随缘面对,却大造声势去盘算永久大事,极其迷乱
含义:
眼前的事情都不能解决,却着力去思考与设想未来的大事,空有远大理想,却不能基于现实,甚至心口不一,自欺欺人,是极其迷乱的行为。
1、生活上,尚不能自足,却设想和承诺去做大型的财物布施;
2、修行上,基本的佛教法理都不清楚,却幻想做大居士和大法师,并勉力收拢信徒和好为人师;
3、觉受上,简单的烦恼都不能应付,却口说绝高见地,表演无修无执,自欺瞒人,增上慢炽盛。
对治:
1、尽力解决生活中最基本的需要,如果不行,可以考虑加入佛教团体乃至出家;2、尽量系统地闻思和踏实修行,防止虚荣和好为人师;
3、如果自身的烦恼炽盛时,莫要好高骛远和企图充当善知识。
4、尚且不能独自思维法义却在大庭广众中讲经说法,极其迷乱
含义:
自己一知半解,却总是夸夸其谈,喜欢在大庭广众下讲经说法,原因是内心虚妄和好为人师,极其迷乱。这个要和一般的辅导和交流佛法分开,不能用未开悟就不能说佛法来阻止交流和辩论,不然会走入另一个极端,“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辩论和交流佛法,是每一个修行人最需要,也是最重要的事情。
对治:
1、系统闻思佛法,并融会贯通,没有一定的高度,莫要好为人师;
2、认真修行体会,非境界莫妄言;
3、返观内心,看自己说佛法是否真正为了利益众生;
4、发现错误,要用于承认和改正,不要掩饰强辩;虚伪谄曲。
5、不能将多余的受用上供下施,而以悭吝与欺诳积蓄财物,极其迷乱
含义:
贪是六根本烦恼之一,悭吝和欺诳是小随烦恼。
贪: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
悭:耽着法财,不能惠舍,秘吝为性,能障不悭,鄙畜为业。
诳: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
对治:
1、闻思以明白贪著、悭吝和欺诳的后果,上供下施的必要和殊胜;
2、修行以明了贪着的烦恼,无贪的自在;
3、发菩提心以承担众生的苦难,生起利益众生得强烈愿望和心态;
4、上供下施最好的方式就是弘扬佛法,支持真正的修行人。
- 《胜道宝鬘论》第55课
- 《胜道宝鬘论》第57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