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释名:胜道,指解脱道。宝蔓:珍宝连成串。论:菩萨所著诠释佛法之著作。
经论原文:
顶礼上师宝!
顶礼皈依能救度众生离开可怖难越之轮回海、以噶举珍宝般之清净行为庄严、具有大海般无尽加持河流、广大久远宏愿及任运成就之无垢修传的诸位殊胜上师,祈求赐予加持。我长久念念不忘噶举祖师们一脉相传的法要,为直接间接对自己有深厚缘分者撰写了极其珍贵的教言——胜道宝鬘。
想要获得解脱与遍知佛果的行人,首先应当随念:
可惜之十法
1、难得的这个清净人身,造不善罪业,委实可惜。
2、难具的这个清净暇满人身,无有修行平庸死去,委实可惜。
3、浊世短暂的这一人生,在无义的琐事中走到尽头,委实可惜。
4、自心本是无戏论的法身自性,沦陷在迷乱轮回淤泥中,委实可惜。
5、在未证得菩提前,离开引导正道的殊胜上师,委实可惜。
6、戒律誓言是解脱的航船,因烦恼放逸毁坏,委实可惜。
7、依靠上师而自得的证悟,扔在世法的稠林中,委实可惜。
8、诸位成就者的甚深窍诀,贩卖给无缘分的俗人,委实可惜。
9、以嗔心舍弃作为大恩父母的一切有情,委实可惜。
10、风华正茂的少年,三门平庸虚度,委实可惜。
顶礼句的解释:
顶礼的是上师,表明这一论著的范畴属于秘法。上师的含义:无上慈悲、无上智慧、无上方便。六种上师:引导师、传法师、窍诀师、酬补师、灌顶师、总上师(光明藏)。六种功德和十二种殊胜(前行引导文)。内外密三种上师:外相、心、法性。依止上师和根本上师。
上师弟子建立联系成立的条件。
A、 赐予自己灌顶、传授自己续部、传授自己窍诀。如果一个上师善知识对于自己具有这三种恩德,那他就是自己的三恩上师;如果他给自己传授了灌顶和续部,那他就是自己的二恩上师;如果他仅仅只是给自己传授了灌顶,那就是一恩上师。这种三恩上师的观点,出自萨迦班智达的《分析解说三种律仪》。
B、 一个弟子,从一个上师处得到了灌顶,得到了续部法义的教授,甚至得到了窍诀的传授,建立起了如此的法缘,就算上师不对弟子说“我是你的根本上师!”,弟子也没有请求说“你做我的根本上师吧?”他们事实上已经是弟子和根本上师的关系了。
反过来,如果弟子和师父之间,根本就没有建立起来上述的那三种法缘关系的话,哪怕师傅对弟子说:“我是你的根本上师!”,哪怕弟子对师傅说:“我请你当我的根本上师!”,事实上也是不成立的。
所以说,弟子和根本上师之间关系的建立,关键就看相互之间是否建立了灌顶、续部教授、窍诀传授之类大的法缘。
另一种说法:根本上师是让自己开悟的上师。依止上师是平时依靠他获得一切法义修行讲授和窍诀的上师。依止上师可以是根本上师,但根本上师不一定是依止上师。
法脉:法为教法和证法,脉为传承。具有加持和保证的作用。
经文:
1、 难得的这个清净人身,造不善罪业,委实可惜。
解释:人身难得(相对于其余五道),清净难得。清净的含义:知断恶行善,能断恶行善。
2、 难具的这个清净暇满人身,无有修行平庸死去,委实可惜。
解释:
睱满的含义:
八无暇:一、地狱:二、饿鬼:三、旁生(又名为“畜牲”):四、长寿天:五、边地:六、持邪见者:七、佛不出世:八:喑哑:
十圆满:一、五种自圆满;二、五种他圆满。 戊一(五种自圆满)分五:一、所依圆满;二、环境圆满;三、根德圆满;四、意乐圆满;五、信心圆满。五种他圆满)分五:一、如来出世;二、佛已说法;三、佛法住世;四、自入圣教;五、师已摄受。
暂生缘八无暇
1、五毒粗重:对怨敌恨之入骨、对亲友爱恋贪执等五毒烦恼十分粗重的人们,虽然偶尔会生起修持正法的念头,但大多数时间都是被自相续中力量强大的五毒烦恼所控制而不能修成正法。
2、愚昧无知:毫无慧光、极其愚痴的人们虽然已经步入佛门,但对正法的句义一点一滴也不能领悟,根本没有闻思修行的缘份。
3、被魔所持:如果被宣扬颠倒见行的魔知识所摄受,那么自心将转入邪道而违背正法。
4、懈怠懒惰:尽管自己渴望学修正法,但是丝毫也不精进,这样懒惰的人一味懈怠、一拖再拖而绝不可能实现修法的心愿。
5、恶业涌现:罪障深重之人恶业的大海波涛汹涌澎湃,即使兢兢业业地修法,可是自相续却生不起功德,他本人不知这是自己所造恶业的果报,反而对正法心灰意冷、大失所望。
6、为他所转:身不由己被他人奴役的人们,虽然有修法的愿望,但由于受到他人控制而得不到修法的机会。
7、求乐救怖:为了今生的温饱或者因为害怕其他灾难临头而步入佛门的人,由于对正法没有深信不移的的定解,一旦旧习复苏、故态复萌又会重操旧业,行持非法。
8、伪装修法:贪求资具、名闻利养等道貌岸然的那些行人,虽然在他人面前装腔作势地摆出一副修行人的模样,可是自己心里所追求的目标就是今生今世的利益,而距解脱正道却有千里之遥。
断缘心八无暇
1、为今束缚:被今世的财产受用、子女亲属等紧紧束缚,只是为了他们的利益辛勤劳作而散乱度日,荒废光阴,而没有时间去修法。
2、人格恶劣:性情恶劣之人,连芝麻许的善良人格也不具备,所作所为始终无有长进。正如古大德的教典中所说:“弟子学识诚可改,秉性下劣实难移。”这种人即便遇到了真正的善知识,也很难转向正道。
3、无出离心:对于所讲述的恶趣等轮回过患,或者今生的何等痛苦,如果内心生不起一丝一毫的畏惧感,那么根本不会生起作为趋入佛法之因的出离心。
4、无有正信:如果对真实正法与上师连一丝一毫的信心也没有,那显然已经封闭了佛法的入门,这样一来,也就不可能踏上解脱正道。
5、喜爱恶行:喜好不善恶行之人三门桀骜不驯,远离殊胜功德,拒正法于千里之外。
6、心离正法:对于不具备善法功德与正法光明的人来说,就像在狗面前放青草一样对正法毫无兴趣,结果自相续也就不会生起功德。
7、毁坏律仪:如果进入了共同乘后退失发心、失毁律仪,那么只会堕入恶趣而别无出路,脱离不了无暇之处。
8、失毁誓言:如果进入密乘后以上师和金刚道友为对境而破三昧耶戒,那么不仅自食恶果而且也殃及他众,当然也就断绝了成就的缘份。
3、 浊世短暂的这一人生,在无义的琐事中走到尽头,委实可惜。和解脱无关的事,全属无意义。
注:此稿未经仔细编校,仅用于内部学习交流,请勿随意流通
今天来学习《胜道宝鬘论》,已经是第二课了。按照以前讲课的惯例,我们先回顾一下上堂课的内容。
上堂课主要讲了一下,讲经所需要讲述的造论五支。本来还可以说很多,比如听者需要什么样的态度、讲者需要什么样的功德……哎呀,这些就算了,因为我是个普通人,不具备讲经的资格,我们只是交流,所以就不说那么详细了。然后上堂课还讲述了《胜道宝鬘论》的作者——冈波巴大师的传承,他历代上师的功绩,以及他们在修行过程中的故事。整个内容以讲故事居多,但这里就不是神话故事了,它是这些大德们真正殊胜的、超出常人的功德、神通,你怎么说都可以。
虽然经常说我们在反对神通,但“反对神通”这四个字的意思,要正确理解。反对神通,不是说没有神通或者否定诸佛菩萨具有神通,这是很搞笑的。反对神通也不是说神通不好,在经论中讲,有神通的菩萨和没有神通的菩萨,度众的能力是完全不同的。
“反对神通”是什么意思呢?反对我们初学者以追求神通为目的去修学,或者以神通作为判断见地的标准。一些妖魔鬼怪都具有普通人所不具备的功能和神通,但他最基本的见地都是错的,如果你以神通就认定说,要跟着他学习,那就栽了。而且你学习的时候,不能以追求神通作为目标,否则走不到真正的解脱那里去。就像《金刚经》讲的:“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这是什么意思呢?神通是一种外相型的东西,它一定要以音声、形象来展示,超乎于常规的展示就称为神通。比如我们平常人的运动是走路,最多是奔跑,这是常规展示,结果他给你来个天上飞。但是无论如何,就算他在天上飞,也还是色相啊?如果你以为这就是佛法追求的目标,那就会变成邪道。我们是反对这个,但并不是说佛教中没有神通,或者否定上师们具有神通,这等于诽谤。所以,我们说到历代祖师们具有神通,和平常反对神通的说法并不冲突。
好,上堂课的内容大概就是如此。这堂课就要开始正式学习《胜道宝鬘论》的具体内容了。至于我们上课使用的《胜道宝鬘论》版本,我看过好几种版本,有慈诚罗珠堪布的、索达吉堪布的,还有大宝法王的……我这里可能有八九种版本。他们翻译的大体意思都一样,但是字句不太相同。我选了半天,还是觉得选索达吉堪布的好。
并不是说其他上师翻译得不好,我不是这个意思。慈诚罗珠上师是我的根本上师,我绝对不会说他的不好,但是考虑到我们所学的人,很多都和索达吉堪布的菩提学会有很深的关系,如果采用这个版本,大家可能会熟悉一些,就是这个原因。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说,我之所以选这个版本,是说其他版本不好。如果这样去说,唉!我又跳进黄河洗不清。
当然,其实从真正的内在相续来讲,不会因为别人的诽谤,你就跳进黄河洗不清。你没有造的罪,别人诽谤你,从某种程度上是帮你消业。但如果能够避免这些麻烦,还是尽量去避免,我先给大家说一下。
好,我们看到索师翻译的《胜道宝鬘论》原文。首先有顶礼句,然后是一大段白话文,我给大家念一念。
顶礼上师宝!
顶礼皈依能救度众生离开可怖难越之轮回海、以噶举珍宝般之清净行为庄严、具有大海般无尽加持河流、广大久远宏愿及任运成就之无垢修传的诸位殊胜上师,祈求赐予加持。我长久念念不忘噶举祖师们一脉相传的法要,为直接间接对自己有深厚缘分者撰写了极其珍贵的教言——胜道宝鬘。
想要获得解脱与遍知佛果的行人,首先应当随念:
可惜之十法
五重玄义说要“释名”,首先解释经论的名字,我们就先来解释一下“胜道宝鬘论”这个名字。
什么叫“胜道”?胜道,指的就是解脱道。我们佛教中有解脱道,还有趋向于解脱道的,比如人天佛教,它就不属于解脱道。这里的“胜道”肯定是指解脱道,而且有人说:“由于这是冈波巴大师写的,它应该属于大乘道。”那这部论的范畴是不是大乘道呢?应该是大乘道,但它也包含小乘的解脱道,所以“胜道”指的是统称的解脱道。但实际上也有人说:“你说‘胜道’就是指解脱道,难道不包括人天佛法啊?”其实它也包括人天佛法,其中有很多让大家行善积德、断除恶法的教言,你若要归纳,这类的教言可以属于人天佛法。
所以我认为,虽然胜道的基本含义是指向解脱道的,但也可以说整个佛道都算是胜道,包括人天乘,起码它讲述了正确的因果规律。人天乘的基本教义是行善断恶,为什么要行善断恶呢?它依据的道理是因果不虚,所以这也算是一种胜道。
当然这个胜道就要分层次,你说最高的胜道,那就是大圆满。而整个噶举派都不修大圆满的,不过它的大手印走到后来是大圆满。有的人说大手印就是大圆满,其实二者还是有所不同,对此有很多的争论,法王在《窍诀宝藏库》中就说,大手印和大圆满还是有差别的。
大手印是以心为道,以心作为修行趋入解脱的路线,主要去修心;而大圆满是以智慧为道。心和智慧有什么差别呢?其实就是阿赖耶识和法性的差别。大手印是观察自己的心,去安住、体察,慢慢走到开悟,走到明了法性的成就上去。而大圆满则不是,大圆满依靠上师,上来就给你说心是什么。此时说的心是什么,就是说心的本质——法性是什么,他通过上师的加持和窍诀一下就明白了,然后以安住法性这种方式去修行,所以是以智慧为道。
这是二者的差别,但大手印这一派是否承认呢?其实他们很多人还是承认的。但也并不是说,我们学大圆满的人一被指引法性是什么,你一下安住法性,就以智慧为道了,唉呀!没那么厉害的。所以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首先要把自己变成能够真正领悟法性的人,那就要去修五加行、菩提心,甚至修中观。
修中观,可能变成大中观;修中观的过程中,慢慢变成觉受,就成了大手印;最后明白了,就是大圆满。大圆满开悟并不是就完了,你还得一直修行,要走到真正的见道——初地菩萨的程度。那走到初地菩萨,算不算完呢?这都不算完,要一直修行,修到成佛。
所以这里的“胜道”,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我觉得,你把它看成是整个佛法也可以,看成是小乘道以上的大乘、乃至于密乘也行,把它看成是顶端的大手印或大圆满都可以。那你说:“这不是等于没说吗?”我得解释“胜道”的含义,而且每个人基于的立场不同,他看到“胜道”这个词汇,反应于心中的法相是什么,我得说清楚。那在我看来,其实“胜道”这两个字,就包括了从善道一直到大圆满的所有教法和证法。
而有些人就不是如此。比如他不追求解脱,也可以看这部论,他认为的胜道就是行善积德;有些人可能是小乘道;有些人可能是大乘道。如果就作者的原意来讲,一定是指解脱道,但是解脱道也要以人天乘作为基础,它也有善法、人天乘这个层面的内容。我们学大圆满的人也看这部论,你不能说“因为他是噶举派的,最高修法是大手印,所以这里说的‘胜道’就是指大手印”。所以在我看来,很多东西都算,但是每个人可以以自己的角度去看,你持的什么见地、什么观点,或者你的理想是什么,以这样的基础心态去看,都没问题。
“宝鬘”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珍宝穿成串的意思。“鬘”是一个环,“宝”是珍宝、珠宝、花都可以。我们说的花鬘,是把花穿成串挂在脖子上,这里叫宝鬘,可以是花,但把花称为宝的还是不多,主要是珍宝、珠宝等等。
那“胜道宝鬘”是什么意思呢?如前所说,从人天乘到大圆满的所有教法和证法,把它形成教言,穿成串挂到你的脖子上,也就是形成一串一串的教言教给你,就叫“胜道宝鬘”。“穿成串”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后面学的所有教言都是一串一串的,大多是十个,有的是十二个、十四个、十八个,这些教言都属于胜道的内容,称为“胜道宝鬘”。
“论”,是菩萨诠释佛法的著作。佛陀所讲的要称为经,菩萨所著称为论,本论的作者冈波巴大师肯定是菩萨,所以叫《胜道宝鬘论》。他们噶举派的很多学人会认为他是佛,也许他的内证确实是佛了,但他并没有像释迦牟尼佛这样,显现出来直接就是三十二相的化身佛。如果他显现为三十二相的化身佛,那就可以称为经了,但我们这一期娑婆世界的人类,只能是一个佛,即释迦牟尼佛,到了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才是下一个弥勒佛。
但这不代表从释迦牟尼佛到弥勒佛中间,就没有人能修行成佛,哇,即生成佛的人会有很多,但他不会在我们娑婆世界呈现出三十二相佛的形象。其实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等等早就成佛了,但由于释迦牟尼佛在我们的世界中呈现了教主的形象,所以他们以菩萨的显现来教化我们。他们内在的修证肯定是佛,在其他世界会呈现出三十二相的化身佛,在很多菩萨面前也会呈现出报身佛的形象。所以我们要理解《胜道宝鬘论》的“论”的意思。
然后我们开始顶礼句的解释。顶礼句刚才已经念了,他首先顶礼的是上师。
顶礼上师宝!
西藏有个国王叫赤热巴巾,他制定了识别三藏的译礼方式,即在翻译律藏时顶礼一切智智的释迦牟尼佛,翻译经藏时顶礼十方诸佛菩萨,翻译论藏时顶礼文殊菩萨。比如写中观这方面的论著,就要顶礼文殊菩萨。
为什么这里他要顶礼上师呢?我们上堂课讲的造论五支:由谁所造、为谁所造、范畴、全论的内容、有何必要。这里他一说“顶礼上师”,“为谁所造”的内容就出来了——肯定是密法弟子,因为“上师”这个词汇只在密法中才有;然后是“范畴”,本论一定是属于密法的范畴,因为“顶礼上师”这一句;“全论的内容”,具体内容就等到后面慢慢再讲了;“有何必要”,那就非常有必要。通过学习内容之后,我们就明白它有哪些必要了。
为什么他不顶礼释迦牟尼佛或者文殊菩萨,而是顶礼上师呢?因为上师是三宝的总集,这是其一。密法中只要顶礼上师,可以说都顶礼了,三宝就包含了佛陀和文殊菩萨。其二,如前所说,他可以表明这些内容是对谁讲的,以及所讲的范畴,所以他用了“顶礼上师”。
那这里就牵涉到上师,我们要解释一下“上师”的含义。在我们团体中,绝大部分人都是密宗弟子,而对密宗弟子来讲,最重要的就是上师。上师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哇,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是我们基本上都不去讲它。
上师在我们这里,很多时候呈现为神的样子,像世间人拜神一样,甚至就是一个大家需要跑去打堆的聚集点;或者把他当成能够搞预测的,比如问他什么时候卖股票、什么时候卖房子等等;或者当成帮自己解决问题的对境,比如出了什么事,就找到他“你能不能帮我打个卦”,“你能不能帮我念个经加持一下,让我不要遇到这些灾难,让我得到这些好处”。
我们把上师当成这么一个对境,而他真正是什么,反而很少有人去研究。虽然关于上师是什么,书上到处都是,但是问问自己:我们知道上师是什么吗?你先把“上师”这个词汇的含义讲给我听听?网上的师兄,你们简洁地打字告诉我,上师是什么?我们单看字面上的意思,也就是“上师”的法相是什么?有人说“善知识”,其实善知识是一个非常笼统的称呼,有人说“我的心”、“无上的教导者”……
上师的意思是什么?是说有这么一个对境,这个对境必须包含一些素质。如果我们去看《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上面讲了六种功德和十二种殊胜。有人能给我打出来吗?“上师”的字面意思就是“无上的引导师”,这是一个绝对的佛学词汇,而且必须是密宗的。在佛教的密宗里面,具备无上智慧、无上慈悲和无上方便的善知识,称之为上师。
你看他们打出来了,六种功德是:相续清净、博学广闻、具大悲心、通达显密、现前断证、圆满四摄。十二种殊胜是:成熟相续、清净持戒、相续调柔、精通密法、依修圆满、解脱相续、一心利他、闲杂事少、精进修持、出离劝离、摄伏弟子、极具加持。你们自己去看这些词汇,我就不一一解释了,否则今天这堂课就没了。
大家好像觉得“哎呀,《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很简单,无非就是讲四前行和五加行嘛”。这本书不简单哦,如果你真的把这本书弄透了,绝对解脱!你看嘛,其实书上对于上师都做了很详尽的解释。我们要搞清楚上师是什么,看是不是你有了问题,只要去他那里,马上就能得到解决。
比如房子要卖、股票要卖、和老婆吵架、老公有小三了,就去找上师。那不是上师,而是街道办主任或者妇联主任要做的事。或者认为上师什么都知道,而且知道的内容还不是佛法,知道的是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琐事。这些真的是笑话,去看《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上面都有,我们去找来看一看。甚至有时候我觉得,大家要经常翻一翻,明白什么是上师。
其实对我们密宗弟子来讲,上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要选择上师、依止上师,在依止过程中有很多问题,特别是学大圆满的人,要求上师非常严格!
我们首先要选择上师,还要让自己成为很清净的弟子。刚才有师兄也打出来了,成为清净弟子的基本条件:具有大精进心、智慧坚定、承事上师、依教奉行。金刚乘弟子就更多了:具大正信、具大智慧、广博德学、具大悲心、严守戒律、寂静调柔、胸襟宽大、慷慨大方、具修行净相、具足惭愧心。把这些条件任选其一来对照自己,如果你一条都不具备,还要开悟?Oh!My Buddha!这是英语,知道是什么意思吗?My Buddha,就是“我的佛陀啊!”
所以一定要明白上师的含义,起码要把《大圆满前行引导文》讲的上师搞清楚,我们作为弟子,应该如何拣择上师。你一定要选择上师的,这很重要,他们说,如果你不选择上师,跟到一些完全没法引你解脱的名义上的上师,实则根本不具备上师功德的那些人,那你这一辈子真的好划不来啊!
上师基本上可以分为六种:引导师、传法师、窍诀师、酬补师、灌顶师,还有总上师。这也是依据我们宁玛派来讲的,因为上师的分法有好多种,甚至每个上师开示的又不一样,其实没关系的。我现在依据的是麦彭仁波切《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中的分类,这是我们宁玛派比较重要的经典性论著,那么就有这六种上师。
哪六种上师呢?其一,总上师,是指给你传法、皈依这方面的上师。其二,引导师,就是给你讲解显教经论的上师。然后传法师、窍诀师、酬补师和灌顶师,这些都是属于密法的了。其三,传法师,就是给你讲解密续的上师。其四,窍诀师,就是给你讲窍诀的上师,大家都知道。其五,酬补师,就是依靠他进行忏悔的上师。其六,灌顶师,给你做密法灌顶的上师。
其实可以把这六种上师简单归纳一下,对我们来讲,就是依止上师和根本上师。依止上师可以是任何一种上师,皈依、忏悔都可以依靠他,甚至根本上师都可以是他。也就是说,依止上师可以充当任何一种上师,你可以依止他,而且在依止他的过程中,他既是你的引导师,也是你的传法师、窍诀师、酬补师、灌顶师,但是再分出来一个——有可能他不是你的根本上师。
为什么呢?我们在这里做一个根本上师的分类。根本上师有很多种分法,我等下会讲,这里有一种最简单的分法:你能否让我开悟,让我开悟的,就是我的根本上师。比如有些上师,你可能没有依止他,结果哪天在他那里去指引心性,你突然一下明白了,那他成为了你的根本上师,但是有可能你前面所有的修学都不是依靠他。当然也有可能你依止一个上师,最后在依止上师那里开悟了,那他既是你的依止上师,也是你的根本上师。
那哪个重要呢?两个都重要。其实对我们来讲,最重要的是依止上师,你得跟着他,成熟你的相续。根本上师起的作用,是让你明白自己的相续,但是你要明白自己的相续,前面首先是要成熟相续,而成熟相续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成熟相续是什么?就是要具备出离心、菩提心和一定的空性正见,乃至于空性的见地(正见和见地,还是有点不一样哦)。所以成熟相续才重要,你的相续真的成熟之后,可能因缘不济,在依止上师那里折腾过来折腾过去都没有开悟,但是走到另外一个地方,另一个上师给你一指引,啪的一下开悟了,那他就成了你的根本上师。
在密教中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其实禅宗也有的。大家还记得临济禅师是怎么开悟的吗?临济禅师很出名,他是临济宗的创始人,我们禅宗现在最流行的就是临济宗。临济禅师最初在黄檗那里参禅,参了很长时间都没法开悟。别人告诉他:你胆子大一点,要去问黄檗禅师,到底是怎么回事。
临济禅师应该是一个比较内向、羞涩的人,不像我们现在很多学佛的人,一天八百个问题,但是都不靠边。他不愿意去问,一直参学,就很恼火,别人怂使他去问,他连问三次“如何是佛法大意?”三次都被黄檗用棒子打。“佛法大意”,不是佛法大概的意思,而是佛法最高的究竟意思是什么。他问“如何是佛法大意”,黄檗上去就是一棒,再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又是一棒,连打三棒。
那就是他们的教育方法。他想告诉你,痛就是佛法,没有什么了。但是痛和我们想象的东西有个差别:痛是直接的,想本身是最直接的,但想的东西是不存在的,这很怪。痛是直接的,那个知痛的更直接,如果是学到一定程度的人听到这些话,会有一些感受。
黄檗打了他三次,他都没法明白,想离开此地,黄檗让他去大愚禅师那里。他又去大愚禅师那里,就把这个事给大愚禅师讲了,大愚说:“哎呀,黄檗太过的老婆心切。”
“老婆心切”是什么意思呢?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就是真的老婆,你的女人对你太贴心了,最直接的关怀你;还有一种是老太婆,非常琐碎且急切的盼望你证悟。但是从禅宗指示的含义来看,“老婆心切”就是给你的指示太直接了,弯都不拐,一棒来了——那就是佛法。
结果啪的一下,临济开悟了。开悟之后,他就在大愚的肋下打了三拳,然后说了一句:“原来黄檗佛法无多子!”意思就是,原来黄檗佛法根本没有什么多余的东西,就是这个了。哎,圆利师兄把公案打出来了,圆利师兄真贴心,你“老婆心切”。
临济禅师道:“某甲三度问佛法的大意,三度被打,不知某甲有过无过?”
大愚禅师道:“黄檗与么老婆心切,为汝得彻困。更来这里问有过无过?”
临济禅师一听,言下大悟,惊喜道:“元来黄檗佛法无多子!”
大愚禅师一把揪住他,问道:“这尿床鬼子,适来道‘有过无过’,如今却道‘黄檗佛法无多子’,你见个什么道理?速道!速道!”
临济禅师便向大愚禅师的肋下筑了三拳。
大愚禅师推开临济禅师,说道:“汝师黄檗,非干我事。”
临济禅师说:“某甲三度问佛法的大意,三度被打,不知某甲有过无过?”他说自己三度问佛法的大意,结果三度被黄檗打。大愚禅师说:“黄檗与么老婆心切,为汝得彻困。更来这里问有过无过?”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黄檗对你的开示这么直接,想把你从彻底的迷惘中解脱出来,你居然还跑到这里来问有过无过,你这个傻子!当然他们那个时候很优雅,不会像我这么说话。
“临济禅师一听,言下大悟”,为什么听到会言下大悟呢?此时他的心才体会到:“一棒打得我痛,这就是开示吗?这能说明什么?它对我认识自心起到什么作用?”他一定会返观,然后一下明白了:“知痛的原来是那个。知痛的,其实就是痛。”当然这些话好说,真的不是那么好体会的,但当时就是如此。
临济很高兴,就说了一句:“元来黄檗佛法无多子!”这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黄檗佛法太直接了,根本不给你绕弯;另一种是黄檗的佛法没有什么,就是这点东西。确实如此,佛法没什么,就那点东西。哪点东西呢?哪点?真的就那一点,那个无上明点,除此之外啥都没有了。所以这就是明白了佛法的一种说法。
大愚禅师一把揪住他,说:“这尿床鬼子,适来道‘有过无过’,如今却道‘黄檗佛法无多子’,你见个什么道理?速道!速道!”为什么禅师总是要逼着对方“速道、速道”呢?就是不给你想。如果你真的体悟了,随口就讲;没有体悟之前,你要在头脑中组织语言,一组织语言,他一巴掌就来了,“草贼大败”、“你这个扯淡的家伙”,就是这个意思。
大愚不给临济想,问道:你这个还在床上撒尿的小孩(孩子小时候会尿床嘛),刚才还在说“有过无过”,现在却说“黄檗佛法无多子”,嘿哟,你到底见了个什么?你快点说,快点说!然后临济禅师在大愚禅师的肋下打了三下——这就是佛法了,我就悟到这个道理,说都不给你说。哇,真的好精彩啊!悟了的人会觉得很精彩,如果是没悟的人,这点素材连个短片都剪不成。
大愚禅师推开临济禅师,就说:“汝师黄檗,非干我事。”(我讲这个故事,主要就是想讲最后这句话。)他说,你的师父是黄檗,不关我的事。按照道理来讲,大愚就是他的根本上师,但是大愚禅师告诉他,你的师父应该是黄檗,我只是被他借来的因缘。“从缘荐得相应急”,但是“就体消停”,是你在黄檗那里干的。
这就像我们读书,发给你录取通知书的人固然重要,但是你依止学习的那些人更重要。我们择师要择依止上师,但是依止他学习很长时间之后,也可以去找发给我们录取通知书的根本上师。但有可能依止上师就是你的根本上师,这个不能去强行规定,既不能强行规定自己,也不能强行要求别人,因为每个人的因缘不同。
对于根本上师和依止上师,有这么一种分析方法。也有一种说法,根本上师可以自己认定。认定其实是一种心理倾向,比如我们认定从没见过的麦彭仁波切或法王如意宝为根本上师,这也是可以的。但这是说法上的不同,而我现在讲的是另外一种说法:
赐予自己灌顶、传授自己续部、传授自己窍诀。如果一个上师善知识对于自己具有这三种恩德,那他就是自己的三恩上师;如果他给自己传授了灌顶和续部,那他就是自己的二恩上师;如果他仅仅只是给自己传授了灌顶,那就是一恩上师。这种三恩上师的观点,出自萨迦班智达的《分析解说三种律仪》。
一是赐予灌顶,二是传授续部,三是传授窍诀。传授续部,就是给你讲解密法的经论。密法的经论叫续,比如《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三自解脱》《三大休息》《四心滴》等等都算是续部。传授窍诀,就是那些大部头的经论都不讲了,直接告诉你如何认识自己的心、调伏自己的心,这些就要讲窍诀的。
“如果一个上师善知识对于自己具有这三种恩德,那他就是自己的三恩上师”,什么叫三恩上师?就是具有这三种恩德的上师。“如果他给自己传授了灌顶和续部,那他就是自己的二恩上师;如果他仅仅只是给自己传授了灌顶,那就是一恩上师。这种三恩上师的观点,出自萨迦班智达的《分析解说三种律仪》。”
这是属于萨迦派的,是萨迦班智达的说法。大家不能否定他哦!那是超级大班智达。大家可能会说:“你怎么一会儿宁玛派,一会儿噶举派;现在讲噶举派的论典,你又弄到萨迦派。”我以前都告诉过大家,我既有宁玛派的传承,也有噶举派的传承,也有格鲁巴的传承,恰好就没有萨迦派的传承,不过你放心,我一定会去弄个萨迦派的传承来。但是不管我有多少传承,我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传承——释迦牟尼佛的传承。意思是什么呢?只要是佛陀的教法,不管是哪个宗派的我都接受,乃至于小乘我都接受。
所以我在讲这些内容的时候,可能会引用其他的说法,但是会不会混杂呢?大家放心,不会混杂,我一定会把它理清楚。我特别喜欢宗派比较、教义比较,这种比较不是比谁高谁低,而是取其精华。我只说“取其精华”,绝对不说“去其糟粕”,后面一句不能有啊!我们平常说的都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这里没有糟粕。取其精华,是取适合你的那部分;你不取的那部分,不一定适合你,但它不能是糟粕,知道吗?对于佛法就要有这种态度。
所以只要是三恩上师,都可以说是根本上师,这是一种说法。也就是说,有过灌顶、讲过窍诀、传授过续部,都可以称为自己的根本上师。
一个弟子,从一个上师处得到了灌顶,得到了续部法义的教授,甚至得到了窍诀的传授,建立起了如此的法缘,就算上师不对弟子说“我是你的根本上师!”弟子也没有请求说“你做我的根本上师吧?”他们事实上已经是弟子和根本上师的关系了。
大家对此要小心一点。你只要听到续部法义的教授,得到窍诀的传授,或者得到灌顶,你不用说“你是我的根本上师”,他也不用说“你是我的弟子”,不用有这样的言语约定,实际上这种三昧耶的关系已经成立了。也就是说,我们在一些上师那里灌了顶之后,就坚决不能诽谤,万一你得到了灌顶呢?或者你在他那里听到了一些密法的法义、窍诀,都不能诽谤他。
其实我们现代教育培养的一些学生,真的很差劲的。现在的听法,往往是通过很大的集会或者网络的方式,很多时候根本不需要你供养,也不需要拜师,连头都没磕就听了法,甚至得到了一些好处。但如果别人一说“这个人如何如何”,马上就跟着诽谤——哇,这太可怕了!无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在别人那里拿了好处的,起码应该保持一种恭敬,而他不是如此,只要大家传说“这个人是个什么什么”,他马上开始诽谤。哇,这真的挺恐怖的。
如果是平常的讲法(显教的法),比如哪怕他在上面给你讲了因果报应之类的法,你接受了,而且领受了它的道理,然后你不恭敬他,按照经论上的说法,你要五百世变狗。如果他像刚才说的那样,给你灌了顶、讲解续部或是讲授修行的窍诀,特别是密法的窍诀,你修行之后得到了好处,然后还去攻击,那就不是变狗的问题了——有个地方可以供你安住忏悔,那个地方叫金刚地狱。当然,你首先必须得是一个密宗弟子。密宗弟子以灌顶作为标准,你得到灌顶,就算密宗弟子了,也就受了三昧耶戒。
也就是说,根本上师不一定要靠认定或者开悟,如果你得到了灌顶、他给你讲解了续部或窍诀,都可能算是你的根本上师。所以对于根本上师的规定,有不同的说法。
反过来,如果弟子和师父之间,根本就没有建立起来上述的那三种法缘关系的话,哪怕师父对弟子说:“我是你的根本上师!”哪怕弟子对师父说:“我请你当我的根本上师!”事实上也是不成立的。
他说,如果你没有建立这三种法缘,根本上师也是不成立的。这是一种说法,它就否定了我们平常那种认定性的说法。
那我们应该怎么去看呢?一般来讲,我觉得我们不能任取一种说法,而否定另一种说法。我们既不能说“我没有得到好处等等之类的,所以你不是我的根本上师”;我们也不能说刚才那种说法是错的,只要没有建立灌顶、讲解续部、讲窍诀这三种关系,那就不是根本上师,“我没有听受你的窍诀,我也没听受过你讲解续部,你又没给我灌过顶,我和你的这三种关系都不成立,那么我认定你为根本上师的说法就不成立了”,你否定我们以前那种做法。
比如我们以前认定法王如意宝是根本上师,但是我们现在好像没有从法王如意宝那里得到什么,既没有灌过顶,也没有听他老人家讲过续部,也没有听受他的窍诀,那他就不是我们的根本上师——我认为这还是值得考虑的。为什么呢?虽然我们没有直接从法王老人家那里得到这些,但是间接的不知道得了多少,他作为一个传承的源头,我们认定他为根本上师,绝对不会有错。
所以这两种说法,否定任何一种都是不行的,你可以都承认。别在这上面较真,否则很麻烦。我之所以会把这两种相反的说法拿出来给大家讲,因为已经有人这样来问我了,问得我当即哑口无言。这两种说法都不能否定,两种都可以承认。
他说“顶礼上师”,我解释了一大类的关于上师到底是怎么回事、根本上师和弟子的关系如何成立等等,讲到了这些内容。因为对我们来讲,我觉得这些内容还是挺需要的。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如何选择上师和依止上师。我觉得真的需要大家去学习,特别是我们学大圆满的人,上师太重要了!
选择上师,比如现在我们在经论或者开示中看到选择上师的方法,我们要观察他是否具备清净戒律、是否具有悲心等等之类的。其实我觉得,特别是从藏地来的上师,我们根本没办法去选择。
比如上师的六种功德:其一,相续清净,我怎么知道他相续清不清净啊?其二,博学广闻,这个反而还可以,但如果他是藏地来的,在藏地用藏文是博学广闻,而汉文可能连说都说不出来,我怎么选择啊?其三,具大悲心,那是可以装的。我都没有大悲心,但我有时候装得挺有大悲心的。当然我不是上师,可以不属于选择的对境之一,但是从我身上都能看得出来,我可以装上师啊,装得有大悲心啊?但我没有。我老实告诉大家,我就是没有,你咋地?其四,通达显密,和博学广闻是一样的,他可以装啊?如果你什么都不懂,他说自己通达显密,那你很可能会上当受骗。其五,现前断证,更扯淡,你怎么知道他现前断证啊?
其六,圆满四摄,即所谓的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同事摄,这也是很不好处理的。布施摄,上师对你基本上都是法布施,如果你没有闻思和修行的能力,怎么知道他是不是法布施啊?以前有人跑到汉地来“灌顶”,在上面唱了一首藏族的情歌,就算灌了顶的。还有,他讲一些比较深的内容,他自己不懂,你也不懂,大家都昏着不懂,你怎么知道他是不是在布施摄呢?
爱语摄,这挺复杂的。爱语不是逢年过节给你发个短信说你好,或者一见到你,就说一些大家很温暖、很舒服的鸡汤话,这不是上师该做的,不一定是爱语。很简单,让你产生智慧,让你产生悲心,有时候会刺痛你的,那个叫爱语。利行摄也一样。同事摄,现在的很多上师,我们能和他同事吗?“同事”不一定是做工作,起码要在一起从事同样的一个事情,比如修行解脱。
所以这六种功德,我们一种都没法拣择,后面的十二种殊胜,很多也都没法拣择。比如成熟相续,你怎么知道他的相续是不是成熟的?清净持戒,你怎么知道他是不是?相续调柔,这是可以装的。还有一心利他等等(我前面念的那十二种殊胜),你也没办法认定。那我们怎么选择上师啊?师兄们,你们告诉我,怎么选择上师?别弄一些词汇来!我们是汉人,我们没有学过法。
如果是像我这样的人,谁都骗不了我。来,我们来讲闻思,来讲嘛!从中观讲到大圆满,我至少读得多。就算我不懂,那也思考得多,一问你几个串儿,我起码可以明白,你不是博学广闻。至于你戒律是否清静,我又不能天天看着你,难道在你的房间装个摄像头啊?万一你是真上师,那我不就死定了!
所以怎么办呢?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他能否讲经论,这是其一。因为现在的多媒体有个好处,经论是广泛传播,你可以对照的,而且你可以通过他讲经论来发现他是否适合你,这是在闻思上。其二,就是修。闻思修,我们要做的无非就是闻思修,如果能引导我闻思修,你就是上师。
当然,在这个阶段可能是他引导你,下个阶段是另外一个上师引导你,这没问题,你可以换。但是换的时候就不能像猴子掰玉米——掰一根夹在腋下,第二根玉米来了,张开手臂又夹,前一根玉米就掉下去了。对待上师不能这样,否则你会像玉米一样下去哦!玉米下去,是跌到我们的大地上,而你下去,要堕入金刚地狱。
你可以换上师的,没有问题,但是起码他要能够引导你闻思修。如前所说,闻思,你可以通过他讲经论的方式来对照,你闻思之后就有问题,要去问他。修也一样,你通过各种各样的修法一修,发现有疑问,你要解决问题啊,能不能解决?上师就要起到这个作用,他得帮你搞定。基础的修行要搞定,然后最高的大圆满的指示心性,他也必须要搞定。
那是否每个上师都要做根本上师,帮我搞定呢?不一定。但你是上师哦!刚才说的“无上慈悲、无上智慧、无上方便”,你起码要告诉我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一些问题。难道就在上面说一说“我又如何如何,我那一世又怎么怎么样……”然后你就成了上师啊?别那么傻!(我为什么这么多脏话,因为假的太多了。)
要聪明一点,很简单:我跟你学,有没有搞头?你们不要想到是世俗利益,这个“搞头”就是出世间的利益——我跟你学,能解脱吗?衡量标准非常简单。既然能解脱,其一,我要在逻辑上清楚,你就得讲解经论;其二,我要在现量上清楚,你就得讲修行。不然,你说你是佛,那我是本初佛,更厉害。
你不能如此,这个事情要超级现实,我们要学会选择上师,不然会上当。当然这有可能会出现麻烦,比如藏地来的一些上师,别人真的是学修圆满,具备那些条件,但是语言不通。那怎么办呢?我们可以供养,但是就不要去依止了。你依止了他,他讲不了法,你没办法的。
有一种说法,其实大圆满需要够格的弟子,上师不用讲法,也可以加持你开悟。这不是没有,就算双方语言都不通,一加持也开悟的,有这样的情况。但是你不要希望这种奇迹,出现在你这个戳锅漏身上啊!你说:“我不是戳锅漏!”你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起码就具备了戳锅漏的影子。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戳锅漏呢?知道“戳锅漏”什么意思吗?用现在骂人的话来讲就是SB,很笨。
这是选择上师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太野蛮了,而且能讲解经论的上师也不多,不够分配。那咋办呢?我觉得有一个最好的上师,就是经论。还有大家抱团学习,那也是上师。
虽然我们大家都以慈师、索师、龙多活佛、希阿荣博活佛为上师,这没问题,因为我刚才说那些标准,他们都可以做到,既能讲解经论,也能指引修行,甚至可以为你指示心性,但是你靠不近啊?靠不近没关系,现在你有书啊!这是多媒体的好处,你可以和大家凑在一起抱团读书。比如我们一起来学习希阿荣博活佛的开示,我们在一起讨论,这些开示和讨论就是你的上师。通过认真的学习,你的相续可以得到改变,那就起到作用了。
当然,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总比你拜到一个假的上师好。现在确实是上师不够分配,我明白。虽然现在上师的数量多,唉!我就不讲了。我告诉你,如果再这么下去,藏传佛法一定会毁在这些假活佛、假上师、假仁波切身上!这句话说得有点毒,其实我是很痛心的。
好,我只能这么讲了,不够分配就没办法,你要去看书。一个上师能带多少人啊?如果都直接跟在他身边,他带不了多少人的。所以他的书、开示、光盘,这些就是上师,从逻辑的层面去学习。
一般来讲,很多人就是跟着菩提学会或者般若班学习,那是上师,然后他们还有自己的上师。你可以还有自己的上师,这没问题,我相信无论是索师、慈师还是益西彭措堪布,他们传给你经论,然后你有其他的上师,他们不会反对,但是这个上师能指示你修行吗?这就是后面一个问题了,他能指示你修行吗?你出现了问题,怎么办?那些经论,不是你靠逻辑理解之后就能用于相续,用于平常座上修和座下修的。所以他能否指示你的修行,要去考虑这个问题。
你可以试啊,多问几句就行了,也许你们言不尽意、不对味道,那你可以选其他的上师。但是你一定要问,不能问都不问,听到很多传说“他如何如何”,然后他就是上师。如果是真想解脱的人,要特别的在意这个事,因为没有真的上师,解脱真的好难,非常难!所以大家要用心去做这个事。
好,然后是依止上师,我这里就不讲了,但是大家要去看相应的书,这方面的书太多了。特别是学大圆满的弟子们,在依止上师这方面千万要注意。不然的话,我们本来依止上师是为了追求解脱,结果由于不懂做一个好的依止,我们也“解脱”了——从人道“解脱”到金刚地狱里面去了。这是很可怕的,真的会有这些事。所以大家去学一学,比如《实相宝藏论》的第八品和第九品,专门讲到如何依止上师,《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也讲了很多依止上师的内容,还有宗喀巴大师的《事师五十颂》,也是讲依止上师的,大家要去看。
当然,由于时代的不同,部分地方有一些小小的改动。比如《事师五十颂》说“师影尚且不应跨”,放到现在挺麻烦的,因为现在那么多灯,上师的影子到处都是,如果你不踩,那就不能动了。万一你不动,他动,上师的影子走到你脚下来,算踩还是不算踩?像这些问题,你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其中那些大致的理义,你一定要照着去做。佛菩萨不会哄你,有些事情是很严重的。
那真正的上师到底是什么?这也是一个问题。其实对我们来讲,真正的上师有外、内、密三种。
其一,外上师。如前所说,能够指导我们修行和闻思的外在的上师,叫外相性的上师。外相性的上师,其实是我们在人我很坚固时看到的这么一个人,认为他是另外一个补特伽罗,或者另外一个神、另外一个菩萨,他和我是不同的,他来教导我如何修行。这是最初对上师的一种认知。
其二,内上师。但是再深一层,上师是什么呢?就是刚才大家说的,上师是我们的心。为什么呢?你看到的外在形象,是你的眼识。你听到他讲的法语、教言、窍诀,是你的耳识。你触摸到他的身体(很多时候会用头顶礼上师的脚),那是触识。有的上师修行很好,你闻到“哎呀,好香啊!”那是鼻识。能否尝到上师的味道呢?如果是密宗,很有可能尝到味道,比如上师喝过的东西,给你喝一下,那是舌识。然后你思考,体会到他的心,那是意识。其实上师的一切,都是你自心的一种外在显现,那么反过来讲,上师就是你的心。唯识都能走到这一步的,有人能反对吗?谁反对,谁是傻X。所以内上师就是你的心。
其三,密上师。密上师是什么?无论眼识、耳识还是意识,它的根本是什么?法性!所以最根本的上师是法性。那你依止的根本上师是什么?就是你心的本性,你的本来面目。依止他的意思是什么呢?我要回去。所以这才是“视师如佛”的究竟含义,因为他没法不是佛。
别说上师是佛,任何一个凡夫,本质上都是佛。但是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这么一个特定的外相作为佛,而不是郁郁黄花都是佛呢?因为你做不到那一步。如果你真的证悟了大圆满,发现什么都是佛的时候,你也是佛,就没什么好修的了,那是大圆满的最高修行境界——本来是佛,安住法性,无所谓解脱,连解脱都没有。但你做不到啊?现在需要让你体会到这个东西,就来了一个特殊的外境,而这个特殊外境恰好能够让你做到这一步。所以他只能是佛,如果他不是佛,他怎么把你引到那一步去啊?上师“引”的功德和佛一样,甚至比佛还伟大。因为佛也没把你引进去,是上师把你引进去的,从恩德上超过佛,从本质上他就是佛。
这是“视师如佛”的真实含义,并非他是佛,所以他就有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听得懂吗?不然的话,我们很多问题解决不了的,在对待依止上师这个问题上,就要出问题。
所以有外、内、密三种上师,这也是一种说法。这种说法成不成立呢?应该是成立的。好,我们回到《胜道宝鬘论》的原文上来。他这里顶礼了上师,然后还说了什么呢?
顶礼皈依能救度众生离开可怖难越之轮回海、以噶举珍宝般之清净行为庄严、具有大海般无尽加持河流、广大久远宏愿及任运成就之无垢修传的诸位殊胜上师,祈求赐予加持。我长久念念不忘噶举祖师们一脉相传的法要,为直接间接对自己有深厚缘分者撰写了极其珍贵的教言——胜道宝鬘。
想要获得解脱与遍知佛果的行人,首先应当随念:
“顶礼皈依能救度众生离开可怖难越之轮回海、以噶举珍宝般之清净行为庄严、具有大海般无尽加持河流、广大久远宏愿及任运成就之无垢修传的诸位殊胜上师,祈求赐予加持。”他这里说了一大串的上师,还说了一个最重要的东西——“我长久念念不忘噶举祖师们一脉相传的法要”,也就是说,他还要顶礼法脉和法要。法脉和法要,我要给大家解释一下。
“法脉”是什么意思?“法”肯定指的是佛法的教法和证法,而且是他噶举派这一脉的教法和证法,他要顶礼这个。“脉”为传承的意思,就是一个一个传下来。传承有什么作用呢?具有保证和加持的作用。保证,是保证你清净,保证你修的确实是噶举的法,是从玛尔巴那里来的,要么是修拙火,要么是修光明大手印,你的四加行确实是这样的(噶举派叫四加行,我们宁玛派叫五加行)。这是保证,保证这个法脉就是它,而且还具有加持作用。“法要”是什么呢?就是那么多的教法和证法中间,最重要的窍诀是什么。所以他还顶礼了能够称之为窍诀的这些法要。
他顶礼了法脉和法要,然后说:“为直接间接对自己有深厚缘分者撰写了极其珍贵的教言——胜道宝鬘。”为了对自己有深厚缘分者,就写了这么一部论著,叫胜道宝鬘。“想要获得解脱与遍知佛果的行人”,这其实把必要性说出来了:我为什么要写这部论呢?因为想获得解脱与遍知佛果的行人,你们需要它。
我们讲过造论五支,即谁造、为谁造、范畴、内容(内容我们接下来讲),然后是必要。有没有必要?有必要,在顶礼句中都有了。为什么必要呢?因为你要成就,获得解脱以及遍知佛果,这样的修行人需要读这部论,所以“首先应当随念”。
“应当随念”的话,我们今天以及随后几堂课要讲的第一串宝鬘,叫“可惜之十法”,有十种现象是最值得可惜的(“法”可以称之为现象)。好,我们来看第一个可惜之法。
1、难得的这个清净人身,造不善罪业,委实可惜。
我们四川人将“造”读成“cào”,把一个非常纯洁的词汇,一下变得听起来有点不干净。那不是因为我发音的问题,而是因为你心地不纯洁的问题。下面的人很委屈:“我明明都没这么想,是你说我这么想的。”我这个人咋这么不纯洁呢?难得的这个清净人身,这么一下就脏了(师兄开玩笑)。
好,我们来解释这条法要。首先,什么叫“清净人身”?这句话的清净人身,其实是相对于其他五道而言。我们经常说,所有的有情分成六道——六道是大体的分类,大家不要想到有六个地方,安排六种众生,不是如此。六道其实全部都在你的相续中,你相续的那股力量一出来,就变成相应的那一道。
我们相续中有很多的畜生习气,如果死亡时,畜生的习气成为引业,你一呈现出来就是畜生的身体。然后和你有过缘且也具有畜生习气的人,他们或早或后,就会在你相续中——畜生这一道同时出现,你们或在蓝天中飞翔,或在大海里遨游,也可能在土里钻。
所以“清净人身”是指相对于其他五道而言,人身是清净的。但这样一说,有很多人都不忿了:“不是的,‘清净人身’应该是针对下三道,我们人是属于上三道(上三道是人、阿修罗、天人,下三道是地狱、饿鬼、畜生)。”其实不然。如前所说,这部论著的范畴属于解脱道,那么清净人身是指解脱道(当然你可以说是连人天乘也有,但这里我们应该说是指解脱道)。既然是解脱道,那清净人身就是针对其他五道,如果你只说人天乘,那就只针对下三道。
也就是说,对解脱道来讲,其他五道是不清净的;但是对人天乘来讲,下三道是不清净的,而阿修罗和天道比人道还清净。那你到底取哪一种概念呢?如果你是人天乘,可以取后者,“我不是畜生道,也不是饿鬼道和地狱道,所以我是清净人身”;但如果你要解脱,那么清净人身就是针对其他五道。
为什么呢?在整个六道中,人身是最容易解脱的,因为半苦半乐。原理我们也讲过很多,天道是很难生起出离心的,他们修行起来,真没有人这么快。所以从修行解脱的角度来讲,人道是最殊胜的,可以这么去理解清净人身。但是这句话中没有讲到解脱,他只是说造不造罪业,所以你也可以说它只针对下三道。
“难得的这个清净人身”,“难得”是什么意思呢?我告诉你,如果要得到一个得佛法的人身,比天道难很多,这真的是盲龟遇浮孔。盲龟遇浮孔,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就讲到,而且很多藏传的大德们开示时都会说这些内容,但是实际上,我们现代人是否从骨子里面相信它呢?我觉得很难。
我们当成一个故事,引发一点趣味,这是我们认同的:“哇,盲龟遇浮孔,一只瞎眼的乌龟在大海里游,一百年才会浮出海面一次,而一个牛轭(古时牛背上犁田用的木棍,上面有个小孔)在海上漂流,盲龟钻出水面时,刚好要把头套在那个小孔里面,好难啊!”好,听过马上就忘了,一般都是如此。还有说“抓一把豆子,撒到光滑的墙壁上,那颗豆子一下粘在墙上不下来了,好难啊!”还有举很多例子的,比如须弥山脚有一根针,自己在须弥山顶拿根线往下一扔,恰好穿进针孔,哇,得了这么一个人身。
有很多这样的比喻,我们听了之后觉得“哇,这些比喻好新奇啊!”而不是说:“真的这么难啊?我要珍惜。”你的注意力不在珍惜上,而是在新奇上。你们闻思的时候是不是这样的?自己想一想。所以要得到一个能学佛的人身,那真的是好难,真的好难。暇满人身哦!(等一下我会讲暇满人身,我们还有一点时间。)但是得了这么一个清净人身,却拿来造不善罪业,然后再回到下三道去,哇,这个委实可惜啊!
当然,对清净人身还有一种解释,就是要具备两个特点:一是知断恶行善,二是能断恶行善。有的人得了人身,但那个人身并不是很难得,他不知道断恶行善;有的人知断恶行善,却不能断恶行善。比如我们很多很聪明的人,概念上都知道行善好、断恶好,而习气却驱使我们不停地造恶,也让我们没法行善。所以能断恶行善,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清净人身必须具备这两个特点,一是知断恶行善,二是能断恶行善。比如天道的天人,他就是知断恶行善,但是不能断恶行善。为什么呢?天道呈现的恶太少了,他没法断恶;他什么都具备,很圆满,也没法行善。他想去布施,可是天道的人什么都有,需要你布施吗?“你瞧不起我啊?”会这样的。比如在西方,如果你去同情别人,会遭到别人很大的鄙视。
所以知断恶行善、能断恶行善,人身是最容易的。但是有些人可能都不知道,比如不学佛法,你就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而我们佛教徒学了经论,知道了,但是我们不能。所以清净人身的要求很高。当然能断恶行善的“能”,也有大小的问题。比如有些人可以实施大乘菩提心,这个善就太大了;有些人没有大乘菩提心,哪怕跟着放生、点香,对着周围的世人微笑,那也算是一种行善。所以能有大小。
但是知断恶行善,起码要知因果。如果从大乘的角度来讲,只是知因果、行持普通的善法,那不叫善业,而是恶业。这不是我说的,你看《华严经》中讲的:“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为魔业。”无论你做什么善法,如果没有菩提心的摄持,那是魔的业,肯定是恶法。哇,这个标准太高了,但如果你是一个大乘弟子,肯定得认同这个。
所以知断恶行善,首先得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恶?没有大乘菩提心,做什么都是恶。这也不是我说的,《地藏经》中讲的:“南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大乘是这样,那小乘呢?起码要修真正的四念住,知道人我是虚假的,朝着了知人我虚假的这条路上去走才叫善,否则还是恶。人天乘是什么?起码要帮助其他众生,让其他众生获得暂时的好处。究竟的好处给不了,因为你是人天乘,但是能给暂时的好处,比如放生、布施、爱语。爱语就是说好听的话,“哎呀,你好乖哦”,这都算的。这些算是善,反之伤害众生是恶。
我们要知道知断恶行善中恶和善的标准,刚才已经讲了人天乘、小乘和大乘的标准,而金刚乘更吓人,什么叫善?你必须要有清净观。有清净观,你就是善;没有清净观,你就是恶。清净观还要分,有事部、行部、瑜伽部、无上瑜伽部,无上瑜伽部还要分玛哈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最高是阿底瑜伽。善和恶是依据见地来的,但是这里的知断恶行善,我们不要搞得那么高,其实搞到人天乘和大乘就可以了,最多到大乘,不要弄到阿底瑜伽这么高的程度(阿底瑜伽就是大圆满)。
所以说,知道断恶行善不是容易的事,大家不要认为似乎很容易,我们要知道“清净”的含义。然后得到这样的清净人身,却造不善罪业(不善就是恶),委实可惜。这个“可惜”也是有程度的,如果我们站在人天乘的角度,你不去行善断恶,你不去放生、不去利益他人,整天在那里搞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伤害别人,真的是太可惜了。为什么?你要堕地狱。所以他这是依据要有因果正见,要相信三世轮回。
我们汉人现在学佛,为什么这么难呢?说老实话,虽然我们进入了很多佛教团体,但我们是否相信人会轮回?你说:“我信啊,所以我才进来了。”如前所说,你信得很表浅,骨子里面不信,让你去行善断恶就不干了,这叫相信轮回吗?所以你信得很浅。我们反复地去读中观,其实很多人读了中观,并不是马上能够领略中观的甚深含义,但是通过逻辑上理解中观之后,他相信了轮回,已经很牛了。相信了轮回,刚才说的这些才成立,如果不相信轮回,那就是扯淡。汉人就是这点麻烦。
以前的藏人和我们相比,有天然的优势。为什么有天然的优势呢?他一生下来,周围所有的资源和信息都告诉他——轮回是成立的,他连怀疑的资源都没有,不会怀疑。所以你告诉他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过患、因果不虚,他马上相信,立即趋入修行,而且修行起来很踏实、能坚持。我们不是如此,你修行三个月之后,你的大姨妈、二姨婆就过来了:“哎呀,你搞这些干什么啊?那是老了以后才搞的。你这个真是迷信啊!走,我们去看场电影。”哦豁,没了。
以前藏地遇都遇不到这些事,有人出了家,一家人都开心,父母都有面子。而我们这里,一旦有孩子出了家,他的父母会怎么样?自杀倒不一定,但肯定会生不如死。为什么?因为我们已经不具备那种社会的基本文化形态。但是我们通过学习,也可以明白的。
所以难得的这个清净人身,造不善罪业,委实可惜。前提是什么?我们要相信三世轮回,还要懂得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我们相信了三世轮回的道理,懂得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那就会有取舍。首先是不知断恶行善,很可惜;然后是知道了却不能,不去断恶行善,那就更可惜。
那我们目前这批人,我们觉得自己知道什么是恶、什么是善,知道断恶行善,却不一定能够断恶行善,是不是这样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信得不深,而且我们的福报不足,业障太吓人。那要怎么办呢?积资净障,不停地闻思,让我们信得更深。
说起来都好简单,但你做得到吗?以前有人问鸟巢禅师“佛法是什么”,鸟巢禅师在树上回答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谁去问的?白居易,就是写“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江州司马。听得懂我这一段话吗?要文人才听得懂。“江州司马青衫湿”,江州司马是在江州管兵的一个小团练、小军头。
白居易去问鸟巢禅师:“什么是佛法?”鸟巢禅师回答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听到之后,心想:我本来想问你“云在青天水在瓶”的,你就给我讲这个?我要问牛一点的。于是白居易说:“这个三岁小儿都知道,你应该告诉我更牛的。”鸟巢禅师轻轻一笑,回答他:“八十老翁行不得。”八十岁都未必做得到。
我们也一样,这些看似简单的道理,你做到了吗?你若真的有出离心,舍弃今生,真的有大乘菩提心,时时刻刻想的都是为利众生愿成佛,你不成就,那不可能!山无棱,天地合,江水为竭,都不会发生这种事,一定会成就的。但是这么简单的道理,你就是做不到,每个人都去追求那些很深的大圆满窍诀、禅宗窍诀。你能否知断恶行善、能断恶行善?就这么一点点。有些人连基本的教养都没有,比如我,经常上课说脏话(师兄开玩笑)。
所以大家好好思考一下,不行善断恶真的不行,委实可惜,你谈不上证悟。
2、难具的这个清净暇满人身,无有修行平庸死去,委实可惜。
前一个法要如果以低层次的理解,相对于三恶道的人身,就算是清净人身了。而这里是“清净暇满人身”,要求高了一层。高了什么?高了“暇满”二字。我们经常说暇满、暇满人身,但是兄弟们,有几个人能够准确的讲出暇满是什么吗?其实我以前讲《修心七要》的时候,就讲过暇满人身。我觉得大家也要去读一读暇满的含义是什么,思考一下是否如此。
首先解释“暇”。什么叫暇?其实很简单——广东话说的“得闲”,就是有空闲的时间,不要整天在忙乱、烦躁的生活和心相续的状况中延续下去。“满”是什么?修行解脱的内在和外在的因缘要圆满。这是暇满的含义。
那么哪些生命算作暇呢?要排除八种无暇的生存状态,所以称为八无暇。哪八种呢?其实非常简单,一说大家就知道了。
八无暇:一、地狱;二、饿鬼;三、旁生(又名为“畜牲”);四、长寿天;五、边地;六、持邪见者;七、佛不出世;八、喑哑。
第一,地狱。你到了地狱,那就肯定“唔得闲”了,天天受罪,特别是无间地狱。“唔得闲”是广东话,就是没有空闲的时间,没法修行。那地狱众生,肯定没有空闲的时间哦,如果是无间地狱,天天受罪,就算不是无间地狱,稍有一点点喘息,马上就开始受罪。一受罪,哇,那是很痛苦的,没法闻思修行。他是因为受苦无间,不得闲。
第二,饿鬼。饿鬼是什么?整天被饥饿、焦虑、欲求控制——哇,说得好像人啊。饥饿,不见得是没饭吃的那种饥饿,我们现在有一种饥饿叫什么?情感饥饿,再下流点,叫性饥饿。从某种程度上讲,人道的饿鬼就是如此,被各种欲望驱使,又得不到满足——求不得苦。饿鬼的状态就是这样,要不停地抓东西来满足,但是心像无底洞,无论抓什么东西,一下就漏了……越漏越抓,就抓成习气。在抓的时候有轻微的满足,抓完之后就是痛苦。
有个典型的事例,比如女孩子买衣服,到后来她不是为了穿,而是为了买,所以就开始展示自己,一屋子的鞋、各种各样的包堆积如山,那其实就是饿鬼心态。所以这也是无暇,不得闲,要排开它。
第三,旁生。旁生就不说了,畜牲,太傻了。它太闲了,闲得啥都不做,什么都不懂;当然它也不闲,要天天找吃的,防备天敌。有些动物可能天敌少一些,比如狮子、老虎,海里的鲨鱼等等之类的(当然有一个共同的最大天敌——人类),但是它太蠢,没法闻思修行。
第四,长寿天。长寿天是比较高级的,他完全安住于禅定中,根本没法修行,这种也不能算是暇满的。他是真正的闲了,闲得完全没有念头,这种也没法修行。
第五,边地。边地,就是没有佛法的地方。哇,现在地球上有很多边地哦!边地不是像我们以前的观念,除了一个国家的中央,周围都是边地。每个人的观念很厉害的,比如广州人认为,只要广东以北的都是北方人,他以自己为标准;再比如上海人认为,其他地方的人都是外地人,他们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这个边地的标准是什么?有佛法的地方,就是殊胜之地、中央之地,其他的都叫边地。假如你生长的地方,连佛法的名字都听不到,或者你听到佛法的名字,也不知道什么意思,那就叫边地。
第六,持邪见者。哇,现在也很多。邪见是什么?只要不是佛法的见地,都叫邪见。我们一听到“邪”,就是很坏、很吓人、会吃人,而这里不是如此,它是相对于佛教的见地而言。比如在我们看来,那些道教的人是很牛的,“哇,生得紫面白髯,胡子很长,碧眼方瞳,貌若童子,身形犹如古鹤”,但他持的道教见地也叫邪见,明不明白?所以这个邪见,是相对于佛教而言的。当然,一些更可怕的邪见就不用说了,那太多了。你持了邪见,就不会信佛法,因而不得到解脱,也称为无暇。不是暇满,而是无暇。
第七,佛不出世。比如出生在一些佛陀没有出世的暗劫的时间段中,在这些时间段的众生,连佛法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也挺可怜。而且暗劫和我们有佛法的明劫比较起来,时间要长很多。
第八,喑哑。就是聋子、哑巴,或者叫根有问题的残疾人。他没办法听到佛法,也说不出来,更没办法听懂佛法,所以不能算是暇满人身。
这八种情况你都没遇到,所以非常难得殊胜。但是我们一般不会这么去想,“我一生下来就是这样,有什么殊胜不殊胜的?”我们认为自己强烈希求、然后很费力得到的事物,那才叫殊胜。是不是这样的?比如金钱,比如费尽力气去勾一个小鲜肉、泡一个小仙女,泡到了就殊胜,泡不到,更殊胜。这是我们这个时代不成文的一种认知、一个心态,其实从佛法来看不是如此。所以你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要改变,这牵涉到佛法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佛法认为解脱才最重要,你想要解脱,就必须听到佛法;这八种情况既不能听到佛法,也不能修行佛法,而你现在八种情况都没遇到,所以你殊胜——这是它的逻辑。但我们的逻辑不是如此,我们的逻辑是:人只有这一生,最后都要死的,那我这一生,一定要获得最幸福、最快乐的生活。最幸福、最快乐的生活是什么?要有钱、有房、有车,要有小鲜肉或者小仙女。对不对?电影《让子弹飞》中说的,“要有风,要有肉,要有火锅,要有雾,要有美女,要有驴!”“我马某走南闯北,靠的就是能文能武,与众不同”——砰,车翻了。大家还记不记得?
所以佛法和我们的所求是不同的。这八个无暇,其实浸满了佛法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我们通过大量的闻思,建立相应的价值观,然后回头一看:“哇,确实是这样的。”如果你没有这种世界观,“地狱、饿鬼我都不知道,什么无暇不无暇啊?”你不会承认的。还有什么长寿天、佛不出世之类的,你根本就不会当一回事。
然后是十圆满。大家还记不记得十圆满?现在只讲了“暇”,还没讲“满”,即内外的因缘圆满。十圆满分五种自圆满和五种他圆满。自圆满,就是发生在自身的圆满;他圆满,就是发生在外境上的圆满。
十圆满:一、五种自圆满;二、五种他圆满。
(五种自圆满)分五:一、所依圆满;二、环境圆满;三、根德圆满;四、意乐圆满;五、信心圆满。
第一,所依圆满。你得了人身,叫所依圆满。第二,环境圆满。环境中有佛法出现,而且没有战争、灾难。第三,根德圆满。你的六根是具足的,万一生下来是喑哑、傻等等,那也不行。第四,意乐圆满。你得对佛教有兴趣,有的人前面都圆满了,但是他对佛教没兴趣,在如今的末世,这种人太多了!这也不叫暇满人身。第五,信心圆满。不仅要对佛法有兴趣,你还得有信心(有兴趣和有信心是两回事),然后要追下去。
这是五种自圆满,还有五种他圆满,也非常简单,大家都明白。
(五种他圆满)分五:一、如来出世;二、佛已说法;三、佛法住世;四、自入圣教;五、师已摄受。
第一,如来出世。如来要出世,如来不出世——暗劫,这也没有用。第二,佛已说法。很多人成佛之后马上圆寂,他到其他世界去说法了,这个世界暂时没缘,他会停止的。比如很多修大圆满即生成佛的人,他圆寂后,就给你留下一堆舍利子,甚至舍利子都不留,一个虹光身走了,这也不行的。第三,佛法住世。比如我们这个世界再过一万年,末世结束之后,佛法都没有了,它没有住世。第四,自入圣教。你要进了圣教,就是皈依佛教。第五,师已摄受。你已经皈依了佛教,还要“师已摄受”,即刚才说的上师,这是很难的。
所以前面的五种自圆满,后面的五种他圆满,都是针对佛法的价值观来的。你要解脱,必须具备这十种圆满——所依圆满、根德圆满、意乐圆满、信心圆满、环境圆满、如来出世、佛已说法、佛法住世、自入圣教、师已摄受,任缺其一都没法解脱。必须十种具足才叫圆满的人身,再加上前面的有暇(远离八无暇),所以称为暇满人身。
这十八种暇满很容易就说过去了,为什么我大量讲这些内容呢?好像它没有讲法性、机锋或者大圆满法语那么过瘾。其实到一定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这些才是真过瘾的。这说明佛法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已经深入骨髓,你听到之后就会有欢喜心。如果你听到之后觉得厌烦,那说明你在学佛法的过程中,还属于非常初级的阶段,甚至都不能叫信心圆满,我算你一个意乐圆满。
当信心极大的时候,听到这些内容都会很开心,然后深入的体会它,让它成为我相续中运行的最重要的东西,而不是把佛法当成知识,要拼命的捞取一些知识。如果你把它当知识,就会不停渴望新的东西,一讲到旧的东西(比如刚才说的暇满人身),你听都不想听,听到都烦,“给我讲个禅宗故事哦!”一般都是如此。哇,我遇到很多师兄们,确实都是这样的。
所以要具备清净的暇满人身,非常不容易。前面的八无暇,后面的十圆满,加起来叫做十八暇满人身。这十八种暇满,我们好好想一想,其实真不容易的。如果你相信佛教的世界观,有暗劫,相信佛法的解脱的价值,相信我们通过一生的学习,真的可以解脱,而解脱是最重要的事情的话,那你就会珍惜这十八种暇满了。珍惜的结果,就是你要拼命去修行。
在《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华智仁波切还专门开列出了另外十六种无暇,就是十六种没法修行佛法的情况,称为十六无暇。十六无暇分成两类,一是暂生缘八无暇,二是断缘心八无暇。也就是说,前后各有八种情况,加起来一共十六种情况,都是没法学佛的,我也给大家讲一讲。讲完之后,我们今天的课程就结束了。
大家觉得:“哇,这些太简单了!”不是的,你听我讲,然后对照自己是否如此。如果这些情况发生在你身上,你就是非暇满人身。哪怕你远离八无暇、具足十圆满,前面的十八种暇满都具备了,但是出现了后面的这十六种情况,你仍然不是真正的暇满人身。
我们先看暂生缘八无暇。
暂生缘八无暇
第一,五毒粗重:对怨敌恨之入骨、对亲友爱恋贪执等五毒烦恼十分粗重的人们,虽然偶尔会生起修持正法的念头,但大多数时间都是被自相续中力量强大的五毒烦恼所控制而不能修成正法。
大家想一想,我们是不是这样的?绝大部分的佛教徒就是这样的!所以你不是暇满人身。你可能具备了前面的十八暇满,但是属于后面的暂生缘八无暇中的一种状态,你也不能修成正法。
第二,愚昧无知:毫无慧光、极其愚痴的人们虽然已经步入佛门,但对正法的句义一点一滴也不能领悟,根本没有闻思修行的缘份。
这就解释了愚昧无知到什么程度,如果太愚昧,真的没办法。但有些人确实闻思不行,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很差,去体会更不行,这就如我以前所说:你就要拜佛、磕头,求你的上师出现,一定要跟随一个上师;如果实在不行,你就修净土。就算再笨的人,你修净土,强化自己的信愿心,临终时可以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和修大圆满是一样的。这是愚昧无知,但是愚昧无知的人多不多呢?也挺多的。
第三,被魔所持:如果被宣扬颠倒见行的魔知识所摄受,那么自心将转入邪道而违背正法。
他这里指的是,你听到一些人说假佛法,被他摄受,你跟着他跑了,那就完了。但是,我们不仅仅要把“魔”定义为说假佛法的假善知识,我觉得现在多媒体传授的很多内容,都属于魔知识。什么抖音、这样新闻那样新闻,根本没用,它占据你大量的时间。
很多乱七八糟的视频和声音灌入你的相续中,你整天在这个事情、那个事情上搞来搞去,年轻时还无所谓,到一定年龄之后,你的相续剩下一场颓败、满目狼藉。记住这八个字:一场颓败、满目狼藉。你到了四五十岁,长期就在这种状态中生活,身体也会不行,心完全的散乱,甚至连觉都睡不好,得抑郁症算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归宿。所以这样也算是被魔所持。
第四,懈怠懒惰:尽管自己渴望学修正法,但是丝毫也不精进,这样懒惰的人一味懈怠、一拖再拖而绝不可能实现修法的心愿。
这在佛教徒中也很多,天天说“哎呀,不得了不得了”,实际上都不去做。还有些人说“等我以后再说”,这个不能等的!说不定哪天你就翘辫子了,一翘辫子——无尽轮回之海,何时是个尽头啊!刚才说的暇满人身要珍惜,就是不能太懈怠,但大部分人不是如此。我还是说大部分人,当然我说的“大部分人”,主要是指我认识的人。以我的认知能力,不能去说整个佛教圈,我没这个资格,也没这个能力,我是说我认识的佛教徒。
第五,恶业涌现:罪障深重之人恶业的大海波涛汹涌澎湃,即使兢兢业业地修法,可是自相续却生不起功德,他本人不知这是自己所造恶业的果报,反而对正法心灰意冷、大失所望。
不是进了佛门,具备一定的暇满人身,你就没有恶业了,好多人身上的恶业之吓人!如果不清净这些恶业,不修金刚萨埵、三十五佛忏悔文,不发菩提心的话,它真的会折磨你的。那折磨到你一点修行的觉受都不会有,然后就怪佛法,继而退失。很多修行团体中的人大批量的退失,就是因为恶业涌现,或者有些是因为懈怠,有些又因为五毒粗重,这些内容就是在说我们!
恶业涌现,并不一定是每个人马上就得癌症死了,比如经常对金刚道友生起嗔心、又怀疑上师、座上念头不断等等,这些都算是恶业涌现。有些人经常以我为主,“我就是怎么怎么想的,谁不满足我,我就如何如何……”很多学佛的人牛皮哄哄的,自以为是,好像一巴掌打不死他一样,这其实就是被恶业控制。经常起情绪,经常起恶劣分别念,而因为修行诞生的一些好的觉受总是不出现。
很多时候其实要去忏悔,同时积资净障,要布施、放生、供养,要做这些事。积资净障,积资净障,积资净障!这样才能清除恶业,然后你的修行才会慢慢上道。什么叫修行上道?能够逐步感受到法喜,这是正确的所谓的上道。
第六,为他所转:身不由己被他人奴役的人们,虽然有修法的愿望,但由于受到他人控制而得不到修法的机会。
这种也是很多的,比如被工作控制、被老公控制、被子女控制、被金钱控制,其实都可以叫做为他所转。就是心痴爱一个东西,或者身不由己被控制。最没办法的控制,比如被弄到一些犯罪集团,在传销集团天天被控制住,这是最厉害的控制,但是这种控制不太多。真的被控制,就是指冤亲债主,自己的所爱。自己的所爱往往是亲人,搞得你没法修行;或者是你的工作,“这份工作太好了,你要我辞职去闭关?算了。”大部分人就是为他所转,特别是那些有钱人,为自己的钱所转。“为他所转”的“他”,你不要仅仅理解为人,事物也是一样的。
我们是不是这样的?这些内容说的,其实都是我们相续中发生的情况啊!也许有些人在某些问题严重一些,有些人稍稍轻一点,但是很多都有。
第七,求乐救怖:为了今生的温饱或者因为害怕其他灾难临头而步入佛门的人,由于对正法没有深信不移的的定解,一旦旧习复苏、故态复萌又会重操旧业,行持非法。
我们很多人学佛法是为了什么?比如供一根香蕉,得五根香蕉;犯了罪,进了佛门来磕头、忏悔之后就不受报了。他是抱着这种想法来的,实际上是为了获得一种暂时的快乐。比如一上来就问上师,“什么时候卖股票啊?”大部分都是这样的人。他来了之后,如果得不到这些好处,马上退失,还有些人不退,就开始懈怠。
所以这些求乐救怖的人,刚刚进入佛门时会表现得非常冲动,哇,哭天喊地、信誓旦旦,其实他信心的焦点并不在解脱上,而是在一些世法上。他把自己伪饰成解脱,这种伪饰,有时候不仅仅是骗别人,他连自己都骗。他觉得自己就是这样的,“我是求解脱”,但他不知道什么是解脱,他的解脱里面其实是很多好处:一根香蕉换五根香蕉;出了事、犯了错、造了罪不受报应;要做坏事的时候,拉着上师一起去做。真是如此,比如说:“上师,我结婚要办婚宴,如果不吃肉,我的家人都不肯,我咋办嘛?上师开许一下。”他其实渴望上师点头,点了头,罪就是你的。有很多这样的人,这就叫求乐救怖。
那这种人多不多呢?太多了!你看嘛,我说的就是我们相续中的情况,你不要把它当成书来读,而是当成对治你心相续中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来读,那就很有意思了。
第八,伪装修法:贪求资具、名闻利养等道貌岸然的那些行人,虽然在他人面前装腔作势地摆出一副修行人的模样,可是自己心里所追求的目标就是今生今世的利益,而距解脱正道却有千里之遥。
这种也有很多的。他修行,觉得自己是修行人,贪供养、贪别人的赞美。对我们大部分人而言,贪供养的可能不多,但是贪别人赞美的是有的,比如在一个团体中,觉得自己修行最好,渴望被大家崇拜、被大家用羡慕的眼神看望等等。
你说:“没有啊?”有的,你看一些人在讨论佛法的时候,一定要争个赢。佛法是为了给你争赢的吗?你辩论,是为了追求这个道理要真实,而不是你要赢。你看佛教徒的论坛,那些微信群和QQ群里的人,一上来就互相攻击,满口佛理、佛法,但他追求的根本不是真正的法义,不是追求真正的相续转变以及相续解脱。
我们人人都要去观察,观察自己的内心是否如此。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经常忘记了自己最终的目标,特别是在佛教徒打堆了之后,就会如此。有句广东话叫“扮嘢”,意思就是装样子。那会不会这样?会的,真的会的。
当然,可能在我们居士群中不严重。为什么不严重呢?因为你在居士群中装样子,大家谁怕谁啊?不会这样,但是也会有的。其实我们在一些行为当中,经常都会不知不觉的露出这些。比如有人来了,我就坐得很好,人不来,我就倒了。他修行,好像是为了做给别人看一样的,你又不是戏子。经常做出一些戏子行为,渴望别人重视你,渴望别人赞美你,渴望别人认同你。
我们一般的居士当中,互相供养的不多,但是渴望赞美的很多。那厉害一点的大居士,也有贪求资具、名闻利养的,比如像我这类的人,名声又大。如果我所有的修行就是为了这些,那就不是解脱的问题了——下面有口锅。这不能当话说,下去之后真的是好烫。
读到这些内容,要随时随地观察自己是否如此。如果你真相信佛法,有佛法的世界观、价值观,你真的会怕。你本来是求安乐,结果求到下面去了,所以要观察自己。那做到这样,能不能解脱?肯定不能解脱。
这叫暂生缘八无暇,还有断缘心,也是八种无暇。好,我们来看断缘心八无暇。
断缘心八无暇
第一,为今束缚:被今世的财产受用、子女亲属等紧紧束缚,只是为了他们的利益辛勤劳作而散乱度日,荒废光阴,而没有时间去修法。
不用说了,我们几乎百分之八十的居士要中枪,你躺着也中枪,不躺着也中枪。是不是这样的?所以这些内容被华智仁波切在百年之前都说尽了。
第二,人格恶劣:性情恶劣之人,连芝麻许的善良人格也不具备,所作所为始终无有长进。正如古大德的教典中所说:“弟子学识诚可改,秉性下劣实难移。”这种人即便遇到了真正的善知识,也很难转向正道。
我们学佛的团体,本来是一个向善的、也很牛皮的团体,但是在这个团体中,人格恶劣的人也很多,真的是连芝麻许的善良人格也不具备。比如我自己,可能就是这种人,我其实也是一个性格很恶劣的人,但是我见到过和我不是一类的恶劣方式,有其他一些也很恶劣的方式,比如完全不知感恩的人,很多!
我们的禅修中心,很多人在那里吃住很多年,走的时候一点感恩心都没有。就很搞笑,你在那里吃、住,给你做饭的阿姨们很有可能是发起菩提心了,就算别人没发菩提心,她给你做饭、端饭上来,你在那里吃住不花钱,稍许有点感恩之心行不行啊?就算我给你讲的法是假的,我是个骗子,你对我可以不具任何感恩之心,至少感恩一下这些帮你做饭的阿姨——没有,丝毫感恩之心都没有。这样你还说自己想解脱?
很多这样的人啊,时间长了,他觉得该。不该的,知道吗?做这些事、发这些心的人,很有可能是发了大乘菩提心的。我没有啊,我没有大乘菩提心,但是这里面不只我一个人,其中有很多人的心血,他们可能在发大乘菩提心,你玩不起的,知道吗?但是一样的,他根本想都不想这些,人格恶劣啊!
人格恶劣的人,为什么会恶劣?就是太自私,或者太蠢。学识不好是可以改的,人格卑劣、秉性下劣,真的很麻烦。所以这句话“弟子学识诚可改”,你的学识很差,慢慢修行、堆积就可以,但是“秉性下劣实难移”。你说:“那我怎么办呢?”学做一个好人,首先有点教养,学会感恩,学会善意对待周围的人……我是讲大圆满的,怎么讲到这里了?大家好好想一想,很多佛教徒就是如此,人格恶劣。
哎,我并不是说佛教徒人格恶劣啊,大家不能这么说。有人可能马上会去告状:“那个师兄说的,佛教徒人格恶劣。”砰,我又撞墙而死。我的意思是说,在我们佛教徒圈子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但并不是其他圈子就比我们好。其他圈子可能就不是人格恶劣的问题了,而是要杀人、要骗人、要收拾你的问题了。
但如果我们已经入了佛门,真的追求解脱,还这样恶劣下去,唉呀!要么是蠢,要么是蠢得连自己蠢都不知道。你相信了因果、相信了业报之后不会如此,那是蠢到连因果报应也不知道,蠢得没办法,像畜生一样。还有些人其实是知道的,但他半信半疑,随着自己习气去,没有内观,也不愿意学习,那这种人是根本没法解脱的。
第三,无出离心:对于所讲述的恶趣等轮回过患,或者今生的何等痛苦,如果内心生不起一丝一毫的畏惧感,那么根本不会生起作为趋入佛法之因的出离心。
这个太正确了!无出离心,是我们居士最大的麻烦。大家都说“哎呀,我没有空性正见,我没有菩提心”,得了吧!你先有没有出离心。终于讲到了世界观的问题。无出离心的原因是世界观没有建立,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轮回真的很可怕。这是需要大家反复思考、反复学习的一个事情,一定要相信佛陀的世界观、价值观、生命观,深入内心,才会有出离心。
汉地经过这几十年的唯物主义教育,本能的是不相信有轮回,所有思考的方式,都是以“这一生结束了,什么都没有”的基础理论开始的。竞争、获取财产、获取这样幸福那样幸福,都是以“只有这一生,你要玩好,不然死后啥都没有了”作为基础来进行思考。
我们去拍电影,我们去赚钱,我们去谈恋爱,是不是以“只有这一生,死后什么都没有了”来进行思考呢?大部分人就是如此。甚至进入佛教团体,也是说“这样过日子轻松一些”,而不是“我就是要出离,我要解脱,轮回太可怕了!”不会这样去想。境遇稍稍好一点的师兄,“钱赚多一点,家庭圆满一点”,就更不会生起什么出离心了,他冷冷地看着周围的一切,“我过得很好,你说什么,我不为所动”。是不是这样的?所以要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生命观(即我们说的三观),这特别重要。
第四,无有正信:如果对真实正法与上师连一丝一毫的信心也没有,那显然已经封闭了佛法的入门,这样一来,也就不可能踏上解脱正道。
这也是一样的,世界观、价值观。那这种世界观、价值观要怎么建立呢?我已经说过很多这样的话了:学习唯识,学习中观。你给汉人简单的说有轮回,他不信的,因为这在很多年前,都被整个社会说成是迷信。他还用所谓的科学思维说:“你说有轮回,凭什么证实啊?”但是科学中的一些推断,我们会相信,而佛法中说有轮回,我们是不会信的。
那要如何去信呢?一定要学习这些道理,轮回真的有吗?为什么?广东话说的“凭咩嘢”,你凭什么说有轮回?你不能入定去观察到轮回这种现量,那就要靠逻辑去。科学也一样,一方面靠科学的逻辑、数学去推断,对事物的认知,另一方面就要靠实验来证实。
其实科学用的方法和我们佛教是一样的,只不过它用的是意识加上外界的仪器,我们是意识加上心的寂灭。我们是要用意识的,比如闻思就在意识层面,我们用的工具就是自己的心;科学除了心以外,还有心的显现,比如外面的一些工具。但是两个大的认知方式,就是比量和现量,科学和佛教是一样的。
而且科学前面的那些认识,都是靠比量去的,去推断,然后去实现。既然你可以承认并相信,科学通过正确的比量推断之后,能够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为什么你不相信佛法通过正确的比量推断,然后通过修行,可以得到正确的、现量的解脱呢?说明你内心其实是被唯物主义占领住的。你要让自己的心腾空唯物主义的观念,摆上佛法的世界观、价值观,然后才会有正信,不是迷信。
有些人进入佛教圈,他其实是迷信,别人东说,就跟着东跑,别人西说,就跟着西跑,扯不完的淡啊!佛教圈里的淡是扯得最多的,为什么呢?其他宗教其实很简单的,基本上不讲什么理,理非常简单。而佛教圈中各种宗派、各种说法,说法有究竟的、有不究竟的,有这个阶段、那个阶段的,一说起来很多,捋不清楚,扯得更多。
但是你扯得再多,没有出离心,等于零,没有正信,也等于零。很多人都是迷信,由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扯多了之后就搞昏了,于是到处跑。心到处跑,身体也到处跑,那是没法修行的。无有正信的后果很可怕,解决的方式——闻思。
第五,喜爱恶行:喜好不善恶行之人三门桀骜不驯,远离殊胜功德,拒正法于千里之外。
这是习气太深了,他就喜爱恶行。世界上的这种人很多,他就喜欢做一些很可怕的事情,比如喜欢钓鱼,就要钓鱼,喜欢抽烟,怎么都不戒。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人很善良,也很讲义气,他就是不戒烟,怎么都戒不掉,他也信佛法,但怎么都修不进去,这就是喜爱恶行。这真的没办法,有些人喜欢钓鱼,或者喜欢喝酒,你说学佛要断了酒,他马上不干了。
我还有个东莞的哥们,我去给他说了佛法,他感动得不得了,“我一定要学佛!”因为他女朋友多,他们称为“老友”多,一听到老友也要戒掉,“啊?学佛要断掉老友啊?哎,这个不行,这是原则问题。”(“原则问题”的梗,就是从他那里来的。)那是他的原则问题,而学佛是次要的,如果学佛伤害了这个原则问题,那就不行了。这叫喜爱恶行,沾著不放,连佛法都不干。如果是这样,你根本没法修行,你的心思会陷入其中,身心相续被套住。
恶行的范围可以扩大哦!比如你炒股票(当然这算不上善行,起码是一个大家都认同的不犯法的行为),然后你的身心全部放在股票上,天天这么去做,也叫喜爱恶行。刚才说的“恶”是有层面的,明不明白?我告诉你,如果说得高级一点,你整天打坐(打坐相对于普通行为来讲,绝对算善行了),但是你打成了死坐,那就叫恶行;然后让你不要打死坐了,去积累点功德、修点菩提心,你不干,这也叫喜爱恶行——级别就拉高了。
我们佛教徒中有很多人,陷入一些比较低层次的修法拔不出来,也不听上师的话,这也不行的。比如一个人天天放生、磕头、点香,做得非常好,很有激情,而且很坚持、很有意乐,但是一让他学空性或者发菩提心,他就不干了,那相对于菩提心和空性的层面,就叫喜爱恶行。这是相对而言,但他已经是很善很善的行了,大家记住。
也就是说,“恶”的层面可以往上一直走,走到后来就很麻烦。但是他说的“三门桀骜不驯”(即身、口、意桀骜不驯),主要指的还是做一些大家在道德观上认为是不好的行为。其实佛法的要求更严格一些,很简单,“拒正法于千里之外”,究竟正法是什么?一定是般若,或者走向般若。那障碍你走向般若的,都叫不正的法,如果陷在这个不正的法中,始终不愿意爬出来,而且对它喜爱不已,就叫喜爱恶行。关键是你从什么层次去看,懂吗?
第六,心离正法:对于不具备善法功德与正法光明的人来说,就像在狗面前放青草一样对正法毫无兴趣,结果自相续也就不会生起功德。
心离正法有两种人。第一种人,是完全不懂佛法的,他拒绝佛法,你给他说这些东西,他理都不理。这种人真的是太多了,比如我们经常回去劝自己的亲人学佛,他理都不理你,你给他说这些东西,他真的像狗对着青菜一样没有兴趣。第二种人,就是出于各种各样的缘由进了佛门,但他对佛法其实还是不感兴趣。比如我们公司以前有些人,屈于老板的“淫威”学了佛,但他不能深入,稍稍修行深入一点,他就不干了。这也叫心离正法。
第七,毁坏律仪:如果进入了共同乘后退失发心、失毁律仪,那么只会堕入恶趣而别无出路,脱离不了无暇之处。
如果你进入了共同乘(小乘和大乘叫共同乘,不是密乘),然后退失发心、失毁律仪(就是犯了戒),那你肯定要堕下去。这种情况,我们佛教徒中间有没有呢?有,绝对有的。这种情况怎么办?赶紧忏悔,重新受戒。
不要认为自己没犯戒哦!大部分人都会犯戒的,特别是一些以前受了淫戒又守不住的师兄。已经有好几个男师兄在我这里说,他守了淫戒,然后想尽办法如何能够不破坏淫戒,又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你这样犯不犯戒,很难讲的。所以要怎么办?忏悔,赶紧忏悔。犯戒之后是没有出路的,你只能堕下去,没法开悟,甚至连善道都进不了。
这指的是共同乘,后面还有密乘,即第八条“失毁誓言”。
第八,失毁誓言:如果进入密乘后以上师和金刚道友为对境而破三昧耶戒,那么不仅自食恶果而且也殃及他众,当然也就断绝了成就的缘份。
你进入密乘之后,以上师和金刚道友为对境破了三昧耶戒,然后你自食恶果,肯定要堕下去,而且后半生可能诸多不顺,甚至连命都会搞掉。除了你自己遭殃以外,还会殃及他众。
密宗很严格哦,如果一个人犯了三昧耶戒,甚至同一条江的水都不能喝。这不是我说的,是书上这么写的,如果喝了同一江水,会沾染晦气,影响你的修行。密宗那些闭关的地方,犯戒的人是绝对不允许进去的,那些东西连摸都不能摸。所以一个地方如果要闭关,得做好多好多修行、除障的工作,要求非常严格。如果你犯戒太明显,大家会远离你,这样你就没法再进行忏悔、再去修行了,也就会断绝成就的缘分。
这是密宗的犯戒,比显宗要厉害很多。关于大乘的戒律、小乘的戒律以及密宗的戒律,我以前讲过很多,它们的区别在哪里,它们的体、相、用是怎么样的,都和大家分享过,大家可以找出来看。总之一句话:不管是密乘的誓言,还是我们受的别解脱戒——共同乘的誓言,都要尽力去清净它,如果有违犯、破戒,有污染、失毁的话,要很用心地忏悔,然后再去受。
那么,暇满人身基本上就讲完了。你要去掉八无暇、具备十圆满,还要断掉让自己没法圆满暇满人身的十六种状态。大家好好思考一下,你看好多内容说的都是我们,特别是后面的十六种状态,我们很多人都犯这些毛病。所以你总是修不上去,因为你不是真正的暇满。
(网上的师兄问:“居士戒可以在佛堂自己受吗?”)
居士戒不可以在佛堂自己受,连居士身份的上师都不能受,只能找具戒的比丘受。
“无有修行平庸死去,委实可惜”还没讲啊?其实很简单。本来你获得一个清净暇满人身,是可以解脱的,但是你浪费自己的暇满,没有修行,那就只能平庸的死去。“平庸死去”,就是全世界现在所有的人,只要你不解脱,都叫平庸死去!当然标准再低一点,就算你没解脱,也要去一个比较好的道,起码去上三道,最好能进入下一个人身继续修行。但如果你这一生不修行,其实很难进入上三道(因为“暇满难得”),所以基本上都会去轮回,这样就叫平庸死去,当然可惜啊!
如果我们有佛教的世界观,知道轮回的可怕,其实“委实可惜”这句话,不能说清楚或说尽这种可怕,应该叫“委实可怕”、“委实可怖”!恐怖,知道吗?我们有时候很轻飘飘的说“轮回恐怖”,但什么叫轮回恐怖啊?想过吗?地狱、饿鬼那些不知道,你去看看受苦的畜生嘛。
昨天晚上,我们的禅堂进来了一条小蛇,不知为何,它的身体被柜子砸断了,哇,那个之可怜啊!这就是一条蛇,还有被我们吃的那些动物。好了,你觉得动物不咋地,那你去看医院里得病的人,特别是癌症病医院,你去看一看!人还是一个善道,都会如此。很多人不知道六道的痛苦,还说:“我想做一只鹰,在天上自由的飞翔。”你做只鹰,自由一下试试看呢?饿都饿死你,现在的鹰大量灭绝,所以根本就不知道厉害。
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人身,虽然不一定是暇满,但还过得比较好,其实并不知道轮回有多痛苦,因此容易没有修行,不获取解脱,甚至没法再进入善道,就死去了,这样当然叫平庸死去。其实“平庸死去”说得很委婉了,应该叫“可怕的死去”,“委实可怕”、“委实可怖”,这样才比较准确。恐怖恐怖,太恐怖!但是我们不去体会这些,只是“恐怖”两个字,觉得没什么。我们认为的恐怖,就是恐怖片、贞子,如果你真的去轮回,知道轮回的真相,那比贞子不知道可怕到哪里去了。知道贞子是什么吗?电影《午夜凶铃》中的鬼。
好,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现在现在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胜道宝鬘论》第01课
- 《胜道宝鬘论》第03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