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堂课学习陈健民居士对净土往生标准的文章。学了居士对临终时之顺逆缘的见解。总结起来,是要平时多积累净业,少参与恶业,以帮助临终能够提起信愿而念佛。
这堂课内容:继续学习陈健民居士的文章。
七.往生瑞相最低条件之推究
上来所述,最低条件即是最可靠条件。往生传记中,我曾指导黄梅侗君,作过统计。最普通者是:(一)顶门后冷:然不一定是生西,此种后冷在脑顶,多属生天,故不可靠。(二)预知时至:外道亦有之。能生天者,必能预知时至,故亦不可靠。(三)瑞香满室:外道亦有。(四)祥光满室:外道亦有。(五)西方三圣现前:此即可靠条件,然此亦有最低者。最高者,三圣同在病人未死而神志清醒时来;中等者,是三圣同时在梦中来;最低者,是观音单独在梦中来。由此可知,最低条件是梦见观音送莲花来。如梦他人送莲花来,也不可靠,因外道生天亦坐莲花。如修行人,时常在梦中能梦西方境界,及西方莲花,则此最低条件自是易得。假如平时有无常心,厌此欣彼,异常坚定;则应常在梦中考察莲花情形,到临终才有往生把握。如学佛多年,无此瑞相(密宗念咒的,亦有此瑞相),应随时策发出离心,直至取得梦中瑞相,方可放心。至于密宗颇瓦,如只有顶肿、出血、插草外三相,而无基本智气、智脉、智点、智尊四事之成就,亦不可靠;详见拙著《迁识证量论》,载在《曲肱斋丛书文初编》中。
八.结归要言者
现在同学中有四种与此最低条件不合者:
(1)世事纠缠异常深厚,不易发起出离心;如偶有出离心,但不能相续发生力量。
(2)修时短促。常为世事忙碌,每天常课,占时很短。若以临终业力轻重而论,当然不能往生。
(3)精力分散。有些学密、学禅,广学多闻。又研习世间技巧,如学英文、藏文等,无常心不充足,出离心不完全。常有很多新希望、新计划,无非消磨光阴与精力,不能把精力集中。因此,照业力增减因缘而论,是增上缘少,减损缘多,对往生亦无把握。
(4)工夫杂乱。将佛教、道教、印度教等,凡可以将身体保留在此婆婆世界之一切因缘,皆收集之,因此工夫不能纯一。
由于上述四种缘因,产生三种结果,是:不信、不愿、不行。
(1)盖只信死后有佛接引,不信生前有佛监视。
(2)但愿死时往生,不愿随时准备往生。因忆古人诗云:“更就今朝成佛去,莲邦化主已嫌迟;那堪五欲更多者,管取轮回无已时。”又云:“梦中哭向佛,愿早死便得;小小莲花开,永超生死窟。”假如问他愿不愿往生,他必答“愿。”便以为信、愿、行具足矣。苟仔细考察,日常条件与愿望,都是不愿往生,故如以婆婆世界与极乐世界对比观照,并不能经常生起出离心,所答之愿是“另案办理”,不是日常相续之愿。严格说来,根本不愿往生。
(3) 但行简易放逸之行,不行专精纯一之行。如此决定不能往生,为与最低条件不合,缺乏出离心故。夫最低云云,乃属基础,非是止境。深愿行者,对世法,则逐步摆脱;对往生法,则节节推进。一日乃至七日,十念乃至万念,时时决愿往生,处处预防难生。由下品下生乐门地,推进到下品中生贤觉地,下品上生真觉地;中品下生无漏地,中品中生明力地,中品上生善觉地;上品下生离垢地,上品中生无垢地,直至上品上生真色地,则证正觉矣。然从此九品,下视基础,则无一品可以脱离此最低条件。愿与读者,早日筑此基础,无负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厚望,则幸甚矣。
- 《佛说无量寿经》第70课——往生标准09
- 《佛说无量寿经》第72课——往生标准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