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堂课总结:开始了本经正宗分的学习。正宗分分五个部分来讲:一、明法藏因地成就净土之愿行;二、明成就极乐胜果现今安住之状况;三、释尊诲喻人天励力修善永离恶苦;四、佛光加被令刹土互现之情形;五、殷勤教诫生彼胜土之方便。
第一个部分是“明法藏因地成就净土之愿行”,又分六个内容:一、往昔生世情形;二、礼赞世自在王佛申明本愿祈请开示;三、彼佛为说殊胜法要;四、持受彼法后结成四十八胜愿;五、其后专志庄严妙土以行满愿;六、愿满成佛现今安住西方。
正在学六个内容的第四“持受彼法后结成四十八胜愿。”说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如来的加持下,看到二百一十亿佛刹之后,激发大愿,准备在世自在王如来面前结成四十八胜愿。
此部分又分成七个内容:一、结成大愿于一刹中尽摄百亿佛刹胜妙庄严;二、彼佛随喜劝令宣说;三、具说四十八胜愿之相;四、彼愿不满誓不成佛之愿;五、誓欲如实成办其义之愿;六、说谛实语观察大愿是否成就;七、由此略说具足修满如是大愿。
已经学到第三:具说四十八胜愿之相。大愿的总纲为:我发誓要证到跟佛一样的无上正觉,我所住的佛刹要具足无量不可思议的功德庄严。这个总纲要贯彻到后面每一个大愿之中。
上堂课学完了四十八愿中的二十一愿。愿词是: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的愿力意味着任何有情只要一往生极乐,其像庄严具皆如佛。表明往生者定能一生成佛,还昭示净土绝无有情色相差异及其分别。
这堂课内容:学习四十八愿中的二十二愿。
第二十二、菩萨一生补处愿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一愿叫“菩萨一生补处愿”或“圆成普贤之德愿”。
法藏菩萨看到有些国土的菩萨行菩提道,需要经历多劫,而且是逐地渐进,又有住于七地的沈空之难[指菩萨修行过程中的退堕现象。谓十地中第七远行地的菩萨,住于无相观,上不求菩提,下不度众生,只沉浸于空寂之理,而不起六度济生的事行。《大智度论》︰‘如七住菩萨,观诸法空无所有,不生不灭,如是观已,于一切世界中心不着,欲放舍六波罗蜜入涅槃。’],或者虽能做种种佛事,但所化现的事业却不自在,有很多障碍。为此而兴起悲愿,使一切净土菩萨都能超越诸位,速证一生补处,现前修习普贤广大行愿,无论是自利还是他利功德,都能自在无碍地成就。
这一愿里有三层内容:一、“他方菩萨来生,究竟必至一生补处”,这是以弥陀本愿加持菩萨,使他决定修到一生补处地位;二、从“除其本愿”到“无上正真之道”之间,是说得到弥陀本愿加被,而能自在所化;三、“超出常伦”等一句,是说现起还相所得的利益。
一、弥陀本愿加持往生菩萨,决定到达一生补处
经文上讲的“他方佛土诸菩萨众”,实际是指西方净土的一切菩萨,唐译里说:“于彼国中所有菩萨。”《阿弥陀经》也说:“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所谓“一生补处”,就是像弥勒菩萨那样一生就候补佛位。因为还有一分生相无明没破,所以叫“一生”。这一品最细的无明,势力最大,只有金刚智慧才能破除,而一破除就可以立即证到佛位,所以叫“一生补处”。
二、净土菩萨得弥陀本愿加持,而能自在所化
1、解释“除其本愿,自在所化”
在宋译本里讲到现在和未来一切往生至净土的菩萨,一往生就能候补佛位,处于一生补处位。而“除其本愿”这四个字指这其中还有一类菩萨,他们不想不处在一生补处的地位,而是想处在下位利益众生。针对此类菩萨,法藏菩萨也发愿说:如果有菩萨以本愿力而入在生死界中,作狮子吼利益有情,我使他随意作佛事。也就是说往生净土的菩萨如果不想住在一生补处地位,而愿意处在下地普度众生、普作佛事,佛也以神力加持他,使他如愿以偿。即宋译文中所说的:“我令随意而作佛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净土的菩萨之所以能做到自在地教化众生,并非是因为自己的力量,而是因为得到了弥陀愿海的加持。
《往生论注》里说,净土的回向有往相和还相两种。往相的回向是指:我和一切众生同生阿弥陀佛的国土;还相的回向是指:往生成就之后,立即回入十方世界,普度众生。“自在所化”,指菩萨教化众生,像观音菩萨那样普门示现。随众生的欲乐,应以何身得度,就现何身而为说法,这叫“自在而化”。
2、总说菩萨成就三种精进
就这一类以还相入教化地的菩萨,“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这是总说菩萨的功德,也是弥陀愿海加被的结果。
菩萨自己入了涅槃境地,由大悲起用而自然化现于十方。为众生的缘故,而示现种种应化身,并宣说无量佛法。“为众生故”是总的前提,后三句是指菩萨实证的功德。也就是真实成就了三种精进——披甲精进、摄善法精进和饶益有情精进。“被弘誓铠”是披甲精进;“积累德本”是摄善法精进;“度脱一切”是饶益有情精进。
《瑜伽师地论》里说到,诸菩萨在发起加行精进之前,心力勇悍,首先披上誓愿铠甲:如果为了解除一个有情的苦难,需要以一千大劫为一昼夜住在地狱中,像这样,需要经过极其漫长的时间才能证得菩提,甚至比这个时间还要漫长百千俱胝倍的时间,我的勇悍也不会退缩。如果能这样披上坚固誓愿的铠甲,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退心。
“摄善法精进”指的是在一切善法上精进,比如为圆满布施度而精进行持,直到圆满成就了布施度为止。因此,摄善法精进就是为了圆满一切内心的功德,任何善法都勇猛精进地去行持,都使之能圆满完成。唯有这种精进,才成为能成就菩萨一切善法的最胜因缘。
“饶益有情精进”就是对于《菩萨戒品》中所说的十一种饶益有情的事业,都精进地行持。
“被弘誓铠”是一个比喻。“铠”是指古代战争中,战士所穿的作战服,它由金属鳞片制成,能保护身体不被刀剑所伤。比喻菩萨回入生死界、降伏魔军的时候,以坚固誓愿作为铠甲,由于这个誓愿比金石还要坚固,因此入在生死里不会因被烦恼和外魔所伤而退转。依靠弥陀大愿的威力,菩萨就能恒时在众生界中顺应众生的因缘,永无疲厌地做教化事业。以自己积功累德为根本,内在具足功德,就能摄化和度脱一切众生。所谓“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就是指要有内在真实的修证,有功德庄严。“度脱一切”是因内在有修证,而自然起度生的大用。
3、进一步分说
“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如来”,这一句是说极乐世界菩萨的摄善法精进。是指由供养十方诸佛,积累无量无边的功德,而开导教化无量众生,把众生一一安立在无上正道中。弥陀愿海恒时加持净土菩萨,圆满广大殊胜的普贤行愿。
这也就是《往生论注》中所说的成就菩萨庄严四种功德。“游诸佛国”等,就是《论注》中所说的菩萨得到报生三昧(果报所生三昧),以三昧神力,能够一处、一念、一时遍入十方世界,对诸佛法会中的大众作种种供养。这是无作妙德,不动而至,无前无后,又能遍至十方。这是不离本位,无所动摇,无有前后往来的相,能一时化现在十方无数国土,圆成一切佛事。由遍游佛国施作佛事而积累功德,就叫做“修菩萨行”。唐译所说的“修大涅槃”,指的就是修无住妙行。
“开化恒沙无量众生”等,是讲到下化众生的方便。《往生论注》里说:“于无量世界,无佛法僧,住种种世间,种种教化,度脱一切众生,常作佛事”,指的就是开化恒沙众生。所谓“开化”即是在众生的烦恼心中开出如来正觉,由此把一切众生安立在无上正道中。
三、净土菩萨现起“还相”所得的利益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这是指获得“还相”的利益。无论菩萨是位居补处,抑或示现住于下地,随缘自在教化众生,都有这两种利益,这是总的讲还相的修习普贤之德。所谓的“还相利益”,即是指能成就普贤行愿。像在《普贤行愿品》中所说的:“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如果是住在一生补处地位,那就像弥勒菩萨一样,先住在兜率内院为菩萨说法,时节因缘一到,就降生人间,示现八相成道,成为一期佛法的教主。但也有些不示现补处身份,而愿意在无量世界里随顺众生,普门示现。这两种情况都是“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菩萨能安住在补处地位,当然归于普贤之德。愿意住在下位也是从此出净土门,而示现利他教化地的果德,也是回入世间,修习普贤行愿。
“常伦”即通常按照十地位次,逐地升进。净土菩萨不一定要像这样渐次地升进,而是可以顿超、顿证。善导大师说:“十地愿行自然彰。(自然彰显十地的大愿大行。)”
“现前”,指现前就能修习普贤行愿,而不必经历很长时间。《探玄记》里说:“德周法界,曰普;用顺成善,称贤。”自心的妙德周遍法界,随缘而任运显现身口意的妙行,叫做“现前修习”。这不是仅仅只发起随学普贤行愿的意乐,而是能实际去修普贤大行,此即出净土的妙德。
本经序分里说的示现八相成道,随顺众生类而化现、说法,安住如幻三昧,作如幻佛事等,都是修习普贤行愿。其中说到:“皆遵普贤大士之德,具诸菩萨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之法。游步十方,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于无量世界,现成等觉”,就是出净土的普贤大行。之后,“具足功德,微妙难量。游诸佛国,普现道教。其所修行,清净无秽。譬如幻师,现众异像。为男为女,无所不变”等等,也是说以遍法界心,应众生的因缘而随类化现。这种周遍、无尽、自在的德相,就是“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总结:
净土法门有往相和还相两种回向。以己功德普遍回施,愿与众生共同往生净土,叫做“往相”。在净土成就了自利功德后,回入十方世界普度众生,叫做“还相”。“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就是指得到了还相的利益。从西方净土出来,入到生死“园林游戏地门”,在十方世界中修习普贤行愿。
所以,阿弥陀佛对于众生一开始怎么生净土,然后在净土成就功德之后又怎么出净土,整个一套全部以愿力加持好了,这是最圆满的关怀和护念。从最初往生净土超脱生死圆成自利功德,到最终出净土普化十方、圆成佛道,整个愿海的加持内涵无比圆满。在空间上,是普度十方世界的一切有情;在时间上,是尽未来无数劫相续不断地救度;在方便上,有至简至易的十念必生大愿;在往生净土的利益上,有顿时具足如佛一般的相好,极其广大的智慧、辩才、神通等;在一生成佛上,有一往生就入正定聚永不退转,不起任何我和我所的心念,进而寂灭一切分别、诸根寂静,证得无住涅槃;在圆成无量功德和事业上,有上供诸佛、下化众生等等。总之,怎么来加持你,让你做到一时遍入十方世界,供养诸佛海会;如果有愿回入十方、普度众生,佛仍然以愿力加被,使你不退菩提心,不堕恶趣,而且一切教化事业都能自在如意。种种方便,种种利益,佛在因地就都已经思维妥善了。
这样一一去思维的时候,才能体会到弥陀愿海惠予我们的无量无边的真实利益,这种饶益是速疾的、是周到的,涵盖了菩提道所有重要的方面。能在这里生起信心,自己成佛的路怎么走就非常明确,而且极为简要,一切都归在一个要点上,就是以信愿行至诚一心地和弥陀愿海相应,以求得愿海加被,而迅速圆成佛果。
- 《佛说无量寿经》第86课
- 《佛说无量寿经》第88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