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和“科学”这两种事物,为什么会产生对立呢?科学是我们对世界、对生命的一种认知方式,信仰也是,但为什么大家会认为科学的认知是正确的?而对于信仰这种认知,却是见仁见智。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在哪里呢?
其实,这里面牵涉到人类最基本的两个认知方式:第一个:逻辑;第二个:实证。第一个是逻辑,逻辑最具体的体现,在于数学,我们姑且称之为“数理逻辑”。稍稍有点科学素养的人都知道——“数学是科学之母”。第二个是实证,实证是什么呢?依赖人类的基本感官,让科学理论变成都可以看得到、摸得到、听得到的实验,比如人类造了飞机,就可以飞到上天;造了青霉素,就可以杀菌。
科学实证又必须满足两个结果:第一,要重复,做完这个实验以后,还可以重新进行这样的实验;第二,要共证,意思是大家看到的实证结果要一样。这就是实证的意义,否则你怎么能相信科学的正确性呢?
因此,要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首先要有数学模型,也就是在逻辑上要能通畅。其次,还要经过实验进行实证,而实验还要满足两种结果:第一,要重复,你总不能自己实验成功了,但是拿给大家看,实验就不成功;第二,要共证,也就是大家都要能看到,不能一个人说自己看到了,但是别人没看到,这就变成个人体验、个人信仰了。
比如有些人半夜见到了鬼,第二天吓得浑身哆嗦地告诉其他人;“我昨晚见到了鬼,他在窗台上唱歌啊!”然后其他人跑去窗台一看,发现什么都没有,就会怀疑他是不是病了?但是他会说:“我明明看到了,我就是看到了!”拿测谎机一测,也真的发现他没有说谎,可是我们也真的看到窗台上什么都没有。那么,“见鬼”就成为了他的个人体验,不能共证,所以不能叫做科学。科学一定是你能看到,我也能看到的。
科学采取的另一种认知方式是逻辑,逻辑分为两种:一种是数理逻辑,另一种是事理逻辑。事理逻辑是事物的属性所导致,和数理逻辑有差别,例如物理和化学的实验,H2+O就能成为水,或者把手伸进火里就会烧破皮。这些都叫做事理逻辑,不一定要用数理逻辑去推断,但可以尽管去试验!数理逻辑就是建立数字和公式,进行很多的推断和演算。当然,两种逻辑并不矛盾,可以相互利用。
科学不停去发展逻辑和实证,慢慢导致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掌握走到很高的程度。我们可以制造记忆力和计算能力比我们更好的智能机器人,这就是我们对数理逻辑和事理逻辑掌握得非常厉害的体现。
但科学家和一些科学理论,很多时候会忽略刚才所说的基本认知方式,科学界有时候会同意假说,甚至会将“假说”当成真理来运用。
比如,霍金说,我们的世界在很早以前,由一个很小很小的“奇点”,“砰”一下爆炸而成的。大家也不知道它为什么会爆,难道它生气了吗?其实不爆还好,就没这个苦难的人间了,可是它却爆炸成我们现在这个世界了。其实,这只是一种“假说”,并不能重复和实证。如果可以,再爆一次看看?
再比如,达尔文说,人是从猴子变来的,这也是没办法重复和共证的,逻辑上也说不过去。但是大家就原谅自己:反正人类跟猴子的样子也差不多,所以我们承认人类是猴子进化而来的。那我们再找一个猴子,让它变成人,行不行?
——这些都是假说,或者只是具备数理逻辑,不能完全满足科学的逻辑、实证的重复和共证的原则,但是我们却信了。所以有时候,一些所谓的“科学道理”也挺赖皮的!
当然这是指“有时候”,而真正的“科学精神”一定是不赖皮的,它讲究求实。话说回来,科学的发达是因为用了数理逻辑和事理逻辑,以及重复和共证的实验,它凭着这两样东西去确立自身的正确性。
编者注:以上简单介绍了科学用以证明自身的两种逻辑,而不同于自然科学的还有复杂得多的人文科学,以及各个层面的信仰所仰赖的传承等等,这些比较太过复杂,后面我们再慢慢来理一理。
——摘录并整理自《信仰与生活》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结合现代集合论说说因明九句因
- 智能机器人AI和人类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