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前面课程总结:
经文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其中序分又分“证信序”和“发起序”,简称通序和别序。通序即所有的经中都有,别序即这个经文的具体缘起。通序中会包含所谓的“六成就”: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众成就。藏传谓之为殊胜的宣讲的缘起,即五种圆满:时间圆满、地点圆满、导师圆满、眷属圆满、所讲圆满。
经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 摩诃目犍连。 摩诃迦叶。 摩诃迦旃延。 摩诃俱絺罗。 离婆多。 周利槃陀伽。 难陀。 阿难陀。 罗睺罗。憍梵波提。 宾头卢颇罗堕。 迦留陀夷。 摩诃劫宾那。 薄拘罗。 阿[少+免]楼驮。 如是等诸大弟子。 并诸菩萨摩诃萨。 文殊师利法王子。 阿逸多菩萨。 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 与如是等诸大菩萨。 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上堂课总结:
前面讲了两类同闻众,一是菩萨,二是天人,故三类同闻众都讲完了,同闻众中,声闻居首,菩萨居次,天人居后,
声闻居首:1、声闻割爱辞亲,出家修道,剃发染衣,具出世之相故;2、佛成道后,教化成就,感佛深恩,常随从不离故;3、为佛法所系,佛法二宝,必赖僧宝得传故。
菩萨居次:1、菩萨出家在家之分,其相不定故;2、菩萨乘时利见,到处化度众生,不常随从故;3、声闻欣涅槃,滞空。人天乐生死,著有。而菩萨不住涅槃,不畏生死,处染若净,在俗恒真。不落空有二边,常居中道。谓表中道义故。
天人居后:1、三界内人天虽分,同是世间有漏相故;2、天人有圣有凡,有苦有乐,品类杂故;3、天人从佛闻法,亦复护法,为外护职故。以是列后。
同闻众讲完,即六成就中的众成就,五圆满中的眷属圆满就讲完了,经文三分的序分之一,通序(证信序,部部经同)就讲完了。接下来要讲别序(即发起序,各经不同),即本经佛陀开讲的具体原因。
这堂课内容:
经文: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别序:通序讲完,应讲别序。其他经文中,一般都有弟子发问或者以某种事件作为缘由,佛陀才应缘说法,因法不孤起,起必有由。而这部经却没有这些原因,为净土法门太过微妙广大,无人能问。何以称妙,以但持六字洪名,即得三界横超;念佛为因,而得成佛之果,非大众智力所能知能问。不可思议,无人能问。所以佛陀只能无问自说。
何谓无问自说:
“十二部”,是佛所说的法,按照其叙述形式与内容分成的十二种类。又作十二分教、十二分圣教、十二分经。即:
一、契经,音译修多罗,即契于理契于机之佛教经典,又作长行。以散文直接记载佛陀之教说,即一般所说之经。
二、应颂,与契经相应,即以偈颂重复阐释契经所说之教法,故亦称重颂。这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来理解。从形式上看,文句字数有定,与古诗相似,这是从梵文、巴利文沿袭而来的文体,一般称为偈颂。从内容上看,都是对长行内容的复述,故称应颂或重颂。应者,“顺应长行”;重者,“重宣其义”。
三、记莂,又作授记。本为教义之解说,后来特指佛陀对众弟子之未来修证果位所作的印记。通俗地说就是经典中所记载的佛陀明确告诉弟子何时可以成佛的经文。据《璎珞经》讲有八种授记,《法华经》第六品专名“授记品”。
四、讽颂,又作孤起。全部皆以偈颂来记载佛陀之教说。与应颂不同者,应颂是重述长行文中之义,此则以颂文颂出教义,故称孤起。也就是不依前面长行文的意义,单独发起的偈颂。
五、自说,佛陀未待他人问法或者无请问佛法者,而佛自行开示教说的经文。如《阿弥陀经》,名“自说经”。我们知道,佛陀说法,多是弟子先请问,佛再作答,于一问一答中深入开来。而自说一体,是指弟子们不知提问,而佛从大事因缘出发,认为教义重大,即便无人求法请问,也要主动开示众生。
六、因缘,记载见佛闻法,或佛说法教化之因缘,如诸经之序品。如《大智度论》卷三十三:“说诸佛法本起因缘,佛何因缘说此事,修多罗中有人问故,毗柰耶中有犯是事,故结是戒,一切佛语缘起事,皆名尼陀那。”如来说法必有因缘,即经中见佛闻法因缘,及佛说法教化本末因缘之处,如诸经“序品”。因缘是有关该经在甚么情况下,为解决甚么问题,对甚么人而说的等等记述,属于交代背景、主题、性质、目的等内容。
七、譬喻,佛说种种譬喻以令众生容易开悟的经文。如《法华经》中的火宅喻、化城喻等。
八、本事,载本生谭以外之佛陀与弟子前生之行谊。也就是佛经中所记载的许多有关佛讲述某菩萨或弟子过去几生几世所作所为的种种因缘事业,此类即称为本事经,如《法华经》中的“药王菩萨品”即是其例。
九、本生,记载佛陀前生修行之种种大悲行。凡经中佛说自身往昔行菩萨道时,修诸苦行,利益众生所行因缘之经文,名「本生经」。如《佛本生经》中就讲述了佛陀在过去世修行时,为鹿、为鹰等动物舍己度化众生的故事。
十、方广,字面意思是宣说广大深奥之教义的经文。宽泛点说,即一切大乘经之通称,又指词广理正,广辨诸法甚深真理的经。凡属宣讲菩萨道的教理,弘扬菩萨行的法门,均属方广,是为教化大乘菩萨的大乘经典的通名,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对于方广经典,《菩萨地持经》卷三云:“十二部经,唯方广部,是菩萨藏,余十一部,是声闻藏。”小乘的方广经,唯以语广,此类经文,名“方广经”。
十一、希法,又作未曾有法。记载佛陀及诸弟子希有之事。此是形容佛在说法中显现出来的种种神力、吉祥、瑞相的经文。之所以称名“未曾有”,是因为这些瑞相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从来未曾有的境界,众弟子同声赞叹:“未曾有”而得名。如经中说诸天身量,大地震动,旷古稀有,以及佛力不可思议之事的经文,名“未曾有经”。
十二、论议,记载佛论议抉择诸法体性,分别明了其义,是一切论书的通称。论议是佛法经典的主要形式,即“以理论议,明辩法相。”如佛为声闻乘说「苦集灭道」四圣谛之义理。在文体上显示为“一问一答”或“直发精义”的两种,显示了佛说法的活泼亲切。
此十二部,大小乘共通。然而诸经中有人称惟方广为大乘独有之经;有人认为除记莂、自说、方广外,其余九部皆属小乘经;也有人认为除因缘、譬喻、论议外,其余九部皆属大乘经;或有人以为譬喻、本生、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又有人以为除自说、譬喻、论议外之九部为九部经。惟九部与十二部二种分类中,九部之说法较为古老,但却较有力。上所谓九部经,又作九分教、九部法。又此十二部究摄于经律论三藏之何种藏中,古往今来亦有不同的说法。
为何会无问自说:
一、时机熟故:
弥陀成佛於今十劫,众生往生随意所愿。佛见众生成佛机缘成熟,机感相应,法道畅通,故无问自说此一难信之法。如唐译云:“为闻法故,俱来会座。”
二、大智唱故:
本愿超胜,法门深妙,无人能问,唯佛自唱依正以发起殊胜因缘。如《大经》(无量寿经)云:“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此同《法华经》云:“道场所得法,无能发问者。”此经云:“我见是利,故说此言”,显如是法门,唯大智佛陀,能发起自唱。
三、大悲深故:
十方众生,流浪生死,沉溺苦海,佛哀悯之,故不待请,而自发起。如《大经》云:“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担。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於诸众生,视若自己。皆度彼岸,悉获诸佛,无量功德。”又云:“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此经云:“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是为甚难”。其大悲深意,显彰无遗。故善导和尚云:“诸佛大悲於苦者,心偏悯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
四、随自意故:
圣道诸教,权顺机说,未畅佛怀;今说念佛,随自意故,始彰素意。如《大经》初云:”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於世,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最後说:“我以慈悲哀悯,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即显出世本怀,偏在净土。故知:出现五浊,行此难事,即为释迦自意。诸佛证诚,即为诸佛自意。所谓“了君大事唯修净,畅佛本怀在往生”也。
五、顺本愿故:
弥陀第十七愿言:“设我得佛,十方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佛佛出世,自必宣说此法,以应大悲。释迦赞劝,诸佛证诚,即源弥陀愿力故。《大经》(无量寿经)现瑞,因请而开,但遵法式通规,显法门超胜;而佛自现奇瑞,亦是自启因缘之先兆;《观经》由韦提希夫人发起定善一门,然九品散善,及至逆恶往生,亦是本师无问而自说,同於今经。故知三经,乃弥陀“大愿住持,摄化娑婆”之白毫相光,所谓“今现在说法”也。
无问自说经:《佛说阿弥陀经》、《受持七佛名号所生功德经》、《佛说大乘大方广佛冠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佛说佛名经》、《佛说四辈经》、《实相般若波罗密经》等。
别序另解:虽然无问自说,但也可以用此段自说的经文作为别序:1、以依报极乐世界,正报阿弥陀佛,二种名字,为发起序一说;2、以佛智鉴机无谬,鉴众生之机,应以何法得度,即说何法,纤毫不错。见此现前大众,应闻净土妙门,而得四益,故不问自说,为发起序二说。
四益:即四悉檀之益。第一世界悉檀,得欢喜益。闻佛说有西方极乐世界,清净庄严,国中有佛,现在说法,心生欢喜;第二为人悉檀,得生善益。闻说欲生彼国,亲见弥陀,只要执持名号,即为多善根福德因缘,则知念佛即能生善;第三对治悉檀,得灭恶益。依教专修净行,念念相续,而得灭除身口意三业之恶;第四第一义悉檀,得入理益。教令持名念佛,念到日久功深,豁悟实相第一义谛之理,即得理一心不乱。是谓四悉普益也。
例子:圆瑛法师讲:梵网经下卷云。我今卢舍那(卢舍那:报身佛的意思)。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等。亦自倡位号。智者大师判此段偈文。作发起序。以彼例此。可知此文。亦发起序。
经文: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
讲解:这时,佛陀告诉智慧第一的弟子舍利弗。
诠释:因为净土法门的微妙广大,一般人难解难信,所以佛陀只能对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说此妙法。
要解:净土法门。三根普摄。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甚深难信。故特告大智慧者。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无疑也。
圆瑛法师:
净土法门。收机最广。故能三根普摄。上中下三根。皆可念佛。皆得往生。师子峰云。是男是女总堪修。若智若愚皆有分。又后文云。上上根不能越其阃。下下根亦能臻其域。亦即圆超也(圆超:全部包含的意思)。
绝待圆融。不可思议者。绝待即绝诸对待。唯一无二。唯此无外也。如彻祖云。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四句宗旨。一以唯心为宗。二以唯佛为宗。三以绝待圆融为宗。四以超情离见为宗。○唯心为宗者。全佛是心。心外无有佛。为心所念。心性竖穷横遍。心外无有一法可得。○唯佛为宗者。全心即佛。佛外无有心。能念于佛。佛亦竖穷横遍。佛外亦无有少法可得。上二皆明绝待义也。
圆融。乃圆通融洽。无障无碍。即以心佛明之。心性圆满周遍。不妨佛性。亦满亦遍。一切法性。皆满皆遍。佛性法性。圆满周遍亦然。彼此无障无碍。此明圆融义也。○问理虽如是。事上难免生疑。既许心性圆遍。如何能许佛性诸法之性。同时圆遍耶。答此乃法界无障碍之义。不独理与事。而得无碍。乃至事之与事。一一皆得无碍。喻如千灯一室。各得圆遍。各各无障无碍。即此可以断疑。
绝待圆融。共为一宗者。正绝待便圆融。正圆融便绝待。如台宗所云。随举一法。体即法界。举心为法界。一切诸法。皆趣此心。举佛为法界。一切诸法。皆趣此佛。同时绝待圆融。不前不后。如千珠宝网。一珠含九百九十九珠。九百九十九珠入一珠。珠珠皆能互含互遍。不相妨碍。
超情离见为宗者。超凡情。离圣见也。但约绝待。已超凡情。已离圣见。若约心佛圆融。尤非凡情圣见之所能及。○问。凡情当超。圣见如何亦离。答。但有一法当情。都是法执之病。都为清净心中之障碍。不得不离。喻如好眼。不容沙著其中。以沙是不好之物。能坏于眼。急当去之。若以金屑著眼。虽是贵重之物。亦能妨碍于眼。亦当去之。是为超情离见之宗。一句弥陀名号。具此四句宗旨。非语言分别之所能及。故曰不可思议。
圆收圆超一切法门者。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说出一切法门。不出戒定慧三学。今此净土法门。可以三学全该。正念佛时。都摄六根。身口意三业清净。不犯众戒。念到一心不乱。而得正定。了知能念之心。自体本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又了知能念之心。念念相续。所念之佛。历历分明。又了知佛即是心。心即是佛。能所情亡。空有见泯。而得三观(假观、空观、中观)妙慧。是则一句阿弥陀佛。具足戒定慧三学。即圆收一切法门也。
古德云。八万门中。念佛第一。又云净土法门。为径中捷径。即圆超一切法门。旁注云。从未道彻者。即此净土法门。圆收圆超一切法门。从来未经何人道彻也。
甚深难信者。即此念佛一法。若理若事。悉皆难信。莲池大师云。兼众德而俱备。统百行以无遗。其理甚深。若人执持名号。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其事亦复难信。故经云。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故特告大智慧者。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无疑也。此念佛法门。事是无上大因缘。理是三德(般若德、解脱德、涅槃德)秘密藏。是为难信之法。故特告大智慧之者。非第一大智慧人。不能直下承当。无所疑惑也。旁注。可见正智庸愚。两不思议者。正智之人。依智不依识。远离分别。故不思议。庸愚之辈。昏昏度日。不知分别。亦不思议。故云两不思议也。特告大智慧者。正以不思议法。向不思议人说也。
- 《佛说阿弥陀经》第13课
- 《佛说阿弥陀经》第15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