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上堂课总结:
讲了几位大德往生极乐的故事,说明净土普被三根,下至五逆十恶,上至文殊普贤,全体兼收。也说明念佛法门,为至圆至顿,深妙殊胜之法。
“持名念佛一法。为无上圆顿法门。故以深妙称之。但持一句佛号。蓦直念去。不假分别。不落思量。直心直行。故得破尽一切戏论。斩尽一切意见。而此无上圆顿深妙法门。唯有大根器人。如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方能直下承当。彻底担荷得去。”
流通分
要解:信愿持名一法。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竖与一切法门浑同。横与一切法门迥异。既无问自说。谁堪倡募流通。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此经唯佛境界。唯佛佛可与流通耳。
讲解:此先明分科之意。诸家注疏。有以佛说此经已。判属流通。有以六方佛之后。判属流通者。今先明此处即判属流通之意。以免疑议。信愿持名一法。即此经之正宗。亦具信解修证之程序。圆收者。即竖论此经。由浅及深。与一切法门修证浑同。故曰圆收。圆超者。即横论此经。横截生死。与一切法门迥异。唯此一经独擅也。批中。诸经论中亦有横义。在同居土中。能断见思。即见方便土。能断无明。即见实报土等。此则约证位名横。约断惑仍竖也。既无问自说。谁堪倡募流通者。此经以实相为体。既属释迦彻底悲心。无问自说。谁能堪任倡募流通之责。流者。流传万古。通者。通达十方。唯独佛之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堪共流通。此经无上圆顿法门。唯诠佛之境界。故曰唯佛佛可与流通耳。故将六方诸佛。异口同音赞叹此经。即判入流通分。
流通分文
经文: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要解:不可思议。略有五意。一横超三界。不俟(sì)断惑。二即西方横具四土。非由渐(进)[证]。三但持名号。不假禅观诸方便。四一七为期。不藉多劫多生多年月。五持一佛名。即为诸佛护念。不异持一切佛名。此皆导师大愿行之所成就。故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讲解:上言我见是利。未曾明言何等之利。故呼当机直告之曰。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不可思议。略有五意。一念佛功成。带业往生。即可横超三界生死。不待断惑。二往生极乐。圆证三不退。即横具四土。一生同居。即生上三土。非由渐次增进。是谓圆超。而不退。一生成佛等义。皆摄此义中。开。四一七为期。即得一心不乱。不藉多劫勤修。多经年月。五持一阿弥陀佛名号。即为十方诸佛之所护念。护者维护。令得安隐。无诸障难。念者爱念。令得精进。不至退堕。持弥陀名号。即为十方诸佛护念。不异执持一切诸佛名号。此皆导师因中。大愿行功德之所成就也。
要解:又。行人信愿持名。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故[亦]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下又曰。诸佛不可思议功德。我不可思议功德。是诸佛释迦。皆以阿弥为自也。
讲解:又。行人念佛。具足信愿行。自可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而得大利。下又曰。诸佛不可思议功德。我不可思议功德。是诸佛释迦。皆以弥陀为自也。以佛佛道同故。又行人诸佛释迦功德。亦即弥陀功德。故曰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东方
经文:东方亦有阿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要解:阿[鞞]。此云无动。佛有无量德。应有无量名。随机而立。或取因。或取果。或性或相。或行愿等。虽举一隅。仍具四悉。随一一名。显所诠德。劫寿说之。不能悉也。
讲解:此下交引六方诸佛赞辞。证明净土法门。为诸佛异口同音。所共赞叹。自当深信不疑。故为劝信流通。此举东方世界。东方为群动之首。佛名阿(音同触ㄔㄨˋ)鞞。此云无动。不为八风所动。不为三道所动。在世界动中。有无动佛。正所谓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
佛有无量德。应有无量名。名是假名。德乃实德。名以召德。德既无量。故名亦无量也。一切佛名。多随机而立。或取因行而立。或取果德而立。或约性。或约相。或从愿。或从行。等余一切。虽举一隅。仍具四悉之益。如举一方。即具四方。一一佛名。所诠功德无尽。即以劫石之寿说之。皆不能悉。悉即尽也。
须弥相佛。梵语须弥。此云妙高。四宝所成曰妙。迥出众山曰高。佛身百福庄严。相好光明曰妙。九界瞻仰。最尊最胜曰高。故号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为众山之王。世界诸山所不能及。佛为大法之王。超九界以独尊。故号大须弥佛。○须弥光佛。须弥为四宝所成。故有光明。佛转八识成四智。遍照群机。故号须弥光佛。
妙音佛。佛音圆妙。普被群机。净名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此即显佛音圆妙。以一音具足众音。一切众生闻之。皆同本音。故随类得解。此一多无碍妙。又以佛音不可思议。一座之间。同听异解。大根解大法。小根解小法。自在成就故各得解。此小大并陈妙。故号妙音佛。
要解:东方虚空不可尽。世界亦不可尽。世界不可尽。住世诸佛亦不可尽。略举恒河沙耳。此等诸佛。各出广长舌。劝信此经。而众生犹不生信。顽冥极矣。
讲解:恒河。即殑(jìng)伽河。此云天堂来。状其来处之高。旧云恒河。讹也。从雪山阿耨达池流出。阔四十里。沙细如面。佛常以沙。喻数之多也。如是等。如恒河沙等诸佛。各出广长舌相。劝信此经。而众生犹不肯生信。可谓顽愚冥暗极矣。何异无信阐提。
- 《佛说阿弥陀经》第59课
- 《佛说阿弥陀经》第61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