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上堂课总结:
经文三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其中序分又分“证信序”和“发起序”,简称通序和别序。通序即所有的经中都有,别序即这个经文的具体缘起。通序中会包含所谓的“六成就”: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众成就。藏传谓之为殊胜的宣讲的缘起,即五种圆满:时间圆满、地点圆满、导师圆满、眷属圆满、所讲圆满。
经文:长老舍利弗。 摩诃目犍连。 摩诃迦叶。 摩诃迦旃延。 摩诃俱絺罗。 离婆多。 周利槃陀伽。 难陀。 阿难陀。 罗睺罗。憍梵波提。 宾头卢颇罗堕。 迦留陀夷。 摩诃劫宾那。 薄拘罗。 阿[少+免]楼驮。 如是等诸大弟子。 并诸菩萨摩诃萨。 文殊师利法王子。 阿逸多菩萨。 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 与如是等诸大菩萨。 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解释:还是通序的内容,其实通序也分两种内容:一说清楚法会的时与处,二说清楚法会还哪些同闻之众,同闻之众说了三众:声闻众、菩萨众、天人众。
为何将声闻说在最前面呢?1、表出世相故;2、应众声闻是常随从故;3、佛法依赖僧众传故。
为何会将菩萨众说在中间呢?1、菩萨在家出家、此方他方等外相不定故;2、菩萨不常随故;3、以此表中道义故。
为何将天人众说在后面呢?1、表世间有漏相故;2、表凡圣品杂,苦乐相间故3、明天人从佛学法,并外护佛法侍,故列最后。
说声闻众又有三中含义:1、说明类别和数量,都是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2、表位叹德,众所知识是叹德。阿罗汉有三义:a、应供义即乞士果;b、杀贼义即破恶果;c、无生义即怖魔果。阿罗汉有三类:慧解脱、俱解脱、无疑解脱三种。今全是无疑解脱,故名大阿罗汉。实际上都是法身大士。示作声闻证此净土不思议法故名大也。从佛转轮广利人天故为众所知识,俱舍论中阿罗汉为六种:a、退法;b、思法;c、护法;d、安住法;e、堪达法;f、不动法;3、排列众上首名。
藕益大师要解:此等常随众。本法身大士。示作声闻。为影响众。今闻净土。摄受功德。得第一义悉檀之益。增道损生。自净佛土。复名当机众矣。
这堂课内容:
接下来的同闻众是菩萨,经文如下:
并诸菩萨摩诃萨。 文殊师利法王子。 阿逸多菩萨。 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 与如是等诸大菩萨。
菩萨摩诃萨:梵语“菩提萨埵、摩诃萨埵”的简称,简称菩萨。“菩提萨埵”新译曰“觉有情”。“摩诃萨埵”,新译曰“大有情”。即求道果的众生,名为道众生——菩萨。又因求道果者通于声闻、缘觉,为简别彼故更曰“大众生”。又因菩萨有高中下诸位的不同,但为特示地上菩萨故更曰“摩诃萨”。可见,菩萨与声闻的区别,在于发心的大心,所以有此二名。在金刚会上既舍小归大,欲发无上菩提心之声闻众,岂可更以声闻而目之也哉!是以即声闻而菩萨也。
藏传解释:发菩提心的众生,称为菩萨。菩提心坚固者为资粮道菩萨,证悟空性为初地菩萨。
汉传解释: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个位次。
菩提心:为利众生愿成佛的心态称之为菩提心。菩萨除救度众生得菩提心区别于阿罗汉的自利以外,菩萨所证也区别于阿罗汉所证。
文殊师利法王子:一切菩萨之大名,或从其所修之法门而立名,或从行德而立名,或从本愿而立名。名虽是一,义却无量。
文殊菩萨又称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法王子。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左右胁侍,世称“华严三圣”。应化道场为山西五台山。
文殊师利译曰妙德,意谓万德圆明,皆彻法源。思益经云:「虽说诸法而不起法相,不起非法相,故名妙德。」起法相就是着有,起非法相就是着空。不着有亦不着空即见佛性。见佛性之德乃德中之最妙。「妙」即不可思议,一切功德无过此者,故名妙德。
文殊师利又译曰妙吉祥,因出生时,家内出现十种吉祥瑞相,故又名妙吉祥。
佛为法中之王,于法自在。(王者,自在之义。)法王子者,能持法王印、行法王令;能号令人天、如法化世;能绍隆佛种、继承佛位者,才可称为法王之子。文殊于菩萨众中智慧第一,助佛弘化,能承绍佛之家业,且曾为七佛之师,故称为法王子。
常见的文殊菩萨相,顶有五髻,表五智:法界体性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左手执莲花,花中安放般若经一部,表般若一尘不染。右手执宝剑,表大智能断一切无明烦恼。此菩萨或坐莲花台表清净;或乘狮子或乘孔雀表威猛。
文殊菩萨过去已成佛,名龙种上尊王佛;现在北方欢喜世界成佛,号欢喜藏摩尼宝积佛。文殊曾发愿言:“愿我行菩萨道无有齐限。”是故虽已成佛,但仍以菩萨僧之身,与普贤菩萨一起辅助释迦佛度化众生。
据《文殊师利般涅槃经》所记载:文殊菩萨是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之子。后来诣仙人处,求出家法,却无酬对者,乃皈依佛,出家学道,住首楞严三昧,行稀有难事,佛涅槃后四百五十岁时至雪山,为五百仙宣畅演说十二部经,后还本生地,在尼拘楼陀树下入涅槃。
依照佛教典籍所载,文殊菩萨是过去世无量诸佛的老师,曾经引导无数的修行者证得佛果。在《放钵经》中,佛陀也说:今我得以成佛,都是文殊菩萨的恩德!过去无数诸佛,也都是文殊师利弟子,未来当成佛者,也都是文殊菩萨威神力所致。就好像世间的小孩有父母一样,文殊菩萨是一切众生在佛道中的父母。
文殊菩萨常与普贤菩萨同侍释迦牟尼佛,是释迦牟尼佛所有菩萨弟子中的上首,所以又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文殊菩萨形象则为仗剑骑狮之像,代表着其法门的锐利,以右手执金刚宝剑,断一切众生的烦恼,以无畏的狮子吼震醒沉迷的众生,这是文殊菩萨的基本形象。
除此之外,文殊菩萨相应于娑婆世界有情众生的因缘,亦有种种不同形象的示现。一般文殊菩萨的尊形有僧形文殊、一髻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六字文殊等。
唐贞观年间,有一贫士居于天台始丰县西七十里寒岩中,因以名寒山子。他衣衫褴褛,面貌枯悴;以桦皮为冠,曳大木屐;常到国清寺拾取残食。
时国清寺有拾得者,他是寺僧丰干禅师行化至赤城道侧,闻婴儿啼哭声,把他拾起携回寺中养育,故名为拾得。他在大寮(寺院中的厨房)当洗涤的工作。他把巨竹断为数截,每天把众僧的残食菜滓放入竹筒内,若寒山子来,即把竹筒担负而去。
寒山常提诗于山林间,或时经行于国清寺廊下,或时叫唤,或望空漫骂。寺僧不耐烦,以木杖驱赶他时,他则呵呵笑的缓缓徐步退出寺外。有时他又在大寮助拾得洗涤的工作,众僧均视他二人为疯狂之士。
时有候补官闾丘胤出任台州刺史,在赴任途中突患剧烈头痛,屡医无效。恰巧丰干禅师云游而至,把他的病治愈。胤在感恩之下追问寺中尚有高人否?丰干说:“寒山即文殊,拾得即普贤。”
胤到任后即往国清寺参谒寒山拾得二大士。知客师说:“他们俩是疯癫僧,大人如有吩咐,唤他们来就是。”胤认为不可,知客师无奈,引胤至大寮。胤见二大士立即伏地顶礼。寺僧惊怪,寒山拾得二人即笑傲着奔往寒岩,胤亦追至寒岩。寒山回首说:“丰干饶舌!弥陀不拜,礼我为何?”遂缩身入岩穴内,曰:“汝等各各努力!”言毕,其穴自合。二人自此遂不复出,丰干亦从此不回国清寺。
原来丰干禅师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一佛二菩萨出现于国清寺,但是又有谁认识他们呢?
昔日释迦佛曾命当来诸出家弟子不得随便现神通,若为救人命,或为其他大因缘而不得已现神通者,现后必定要离开此世界。此举是为免未证得无生法忍之弟子初得神通时起大我慢,以神通求名闻利养,坏自己的修行。且神通不能了生死,神通是修行过程中的一种附件,在佛教来说,无甚稀奇。佛弟子修行不是求神通,乃是求了生死,故佛弟子不以神通为最终目标。
丰干禅师及寒山拾得虽是佛菩萨应化,亦以身作则不敢有违佛制,于身份既经泄露后立即离开,或再以第二种身份再来应现世间。
虚云老和尚四十三岁时,由普陀山开始三步一拜,以直拜至五台为止。途中遇大雪缺粮,饥寒交迫,昏倒于草棚数日。文殊化成一丐姓文名吉,烤火煮黄米粥令食,得暖气复苏。草棚离五台何止八百里,实二千余里。
数月后,老和尚又病倒于黄沙岭山顶一无遮蔽之破庙,日夜泻数十次,起动无力,但是四周无过路行人。老和尚惟有万缘放下,瞑目待毙。忽然深夜蒙眬中又见文吉。文吉为其喂药,换洗污秽衣服,煮黄米粥。及后文吉伴送行程,一路上为老和尚背负行李,张罗饮食,使老和尚心不二念的拜至太谷县难相寺,因事缘与文吉暂别。
文吉曾言:“五台山人皆识我。”老和尚拜至五台后遍问文吉其人,无有知者。后与一老僧说及情由,老僧合掌曰:“文殊菩萨化身也。”
《要解》谓:佛为法王。文殊绍佛家业。名法王子。菩萨众中。智慧第一。非勇猛实智。不能证解净土法门。故居初。
圆瑛法师讲解:此释文殊等别名。佛为法中之王。于法而得自在。王者。自在之义也。法王有三子。菩萨是真子。二乘是庶子。凡夫是外子。于真子中。文殊为首。能承绍佛之家业。故名法王子。菩萨众中。智慧第一者。文殊为七佛之师。过去已成龙种尊王如来。现在北方成佛。名曰宝积。得一切种智。倒驾慈航。勇猛实智。即根本智。非此智。不能证解净土法门。难信之法。故以文殊居初。
- 《佛说阿弥陀经》第11课
- 《佛说阿弥陀经》第13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