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上堂课总结:
通序的同闻众内容,已经讲了十一位阿罗汉,现在讲最后五位。
宾头卢颇罗堕:
“宾头卢”意为“不动”,“颇罗堕”意为“利根”,尊者久住世间,应末世众生供养,故被称为福田第一。在十六罗汉中,有一位眉毛长长的尊者,这就是宾头卢颇罗堕尊者。宾头卢尊者说法之音如师子吼,降服外道,护持正法,故佛陀记宾头卢尊者为狮子吼第一。又因为尊者不涅槃为末法时期众生作大福田,又被称为福田第一。
故事:现通取钵、梦中作证、为王说法、三次应供、千僧斋应供。
“时王舍城有长者,是六师弟子,得大段旃檀木,即用作钵,以宝作络囊盛之,于中庭竖高标(高木杆)安着其上。唱言:若此王舍城,有沙门婆罗门,是阿罗汉有神力者,可取此钵去。时富兰迦叶(外道之一)至长者所语言,我是阿罗汉,有大神力,可持此钵并囊与我。长者语言:汝若是阿罗汉有大神力与汝,汝可往取。彼欲取而无由得。时末佉罗瞿奢罗阿夷头翅舍钦婆罗波瞿迦旃延讪毗罗吒子尼揵陀若提子(外道众)等。至长者所作如是言:我是阿罗汉有神力,可以此钵并囊与我。长者言:若汝是阿罗汉有大神力者与汝,汝可往取。彼欲取而无由得。尔时宾头卢大目连,共在一大石上坐。宾头卢语目连:汝是阿罗汉,世尊记汝神足第一,汝可往取。目连言:我未曾白衣前现神足,汝亦是阿罗汉有大神力,世尊记汝师子吼最为第一,汝可往取。时宾头卢闻目连语已,即合石踊身虚空(人于石上坐,石与人同上虚空),绕王舍城七匝,国人皆东西避走,言石欲堕。时彼长者在阁堂上,遥见宾头卢在虚空中,即合掌作礼作如是言:取此钵,宾头卢。宾头卢即取钵。长者复言:小下住(下来停留一会儿),宾头卢。宾头卢即小下住。时彼长者。从手中取钵盛满美食与。时宾头卢取钵已,还以神足力乘虚而去。诸比丘闻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宾头卢言:云何在白衣前现神足。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知而故问宾头卢:汝于白衣前现神足耶?答言实尔。时世尊无数方便呵责宾头卢: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法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云何于白衣前现神足?......不应于白衣前现神足。”
《杂阿含经·卷二十三》中宾头卢长老自述往事云:昔世尊住舍卫国,五百阿罗汉俱,孤独长者女适在,于富楼那跋陀那国,彼女请佛及比丘僧。时诸比丘各乘空而往彼(运用神足通凌空而去)。我(宾头卢长老自称)以神力合大山(双肩挑着两座山)往彼受请。世尊责我曰:“彼时汝现神足,我今罚汝,常在于世,不得取涅槃,护持我正法,勿令灭也”。
《付法藏因缘经》,阿育王曾经供奉宾头卢尊者,故事:“王问众僧。何故留此空坐处耶。耶舍答曰。有大罗汉名宾头卢。如来所记能师子吼威德高胜。今当来此。王闻是已身毛皆竖。如优钵罗华初始开敷。即便合掌瞻仰而待。时宾头卢与诸罗汉。如鹅王飞从空而下。一切众会皆起恭敬。王见尊者眉发秀白身体相好如辟支佛。即为作礼五体投地。问言大圣。见如来不。答曰曾见。色若金聚面如满月。三十二相庄严其身。梵音深妙大悲窟宅。王又问言。于何处见。尊者答曰。在王舍城。夏安居时。我在其中见胜福田。乃至汝昔以土施佛。佛记汝时我亦得见。......时宾头卢用酥浇饭。王言大圣。酥性难消能不为疾。尊者答曰。不为患也。何以故。佛在时水与今酥等。是故食之终不成病。尔时尊者欲验斯事。申手入地下至四万二千余里。即取地肥而示于王。王今当知。众生薄福肥腻之味皆流入地。是故世间福转衰减。王供养已欢喜而退。
“尔时世尊在拘睒弥国。王忧陀延,是宾头卢亲厚知识,王朝晡常往问讯。时有不信乐婆罗门大臣从王,白王言:云何大王,朝晡问讯此下贱业人,而见王不起?王即报言:明日清旦当往,若故不起当夺其命。王明日清旦便往宾头卢所。遥见王来便作是念:此王今怀恶心来,若我不起当夺我命,我今若起彼失王位。若我不起,当夺我命而堕地狱。令此王堕地狱耶?失王位耶?寻复念言:宁令失位,不可令堕地狱。即便起远迎。先意问讯言:善来大王。王问言:汝今何故起迎我耶?答言:为汝故起。王言:昨日何故不起?答言:亦为汝故。王问言:云何为我耶?答言:汝昨日善心来,今日怀恶心来。若我不起当夺我命,若夺我命必堕地狱。我念言,此王持恶心来,若我不起当夺我命,若我起者必失王位,若夺我命必堕地狱。宁当令失王位,不令堕地狱,是故起耳。王问言。我当失位耶?答言:失。王复问言:几日当失。答言:却后七日。时王即还拘睒弥,修治城堑......如是乃至七日。作如是言:沙门语虚。便与诸婇女在恒水中乘船游戏......波罗殊提王......(命人)即便捉王.....彼将至慰禅国七年中锁脚......后王忧陀延欲逃走,即自严疾行牸象......从慰禅至拘睒弥国。”
道安大师由于经常参加翻译经典,尤其是注解经典,就唯恐自己注解的法义不合佛理,曾经发过一个誓言:如果我所注解的经义跟佛理没有多少差别,就愿见瑞相来证明。当天道安大师就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梵僧,头发全白了,眉毛很长,对他说:“君之所注,殊合道理。我不得入泥洹,住在西域,当相助弘通,可时时设食。” 这就是宾头卢尊者的示现。
宾头卢尊者不仅是不入涅槃,应末世供,而且还经常在暗中帮助这个世间的祖师、大德、比丘们弘扬佛法。
《请宾头卢经》,就是讲请宾头卢尊者的仪轨,比如要在静处烧香、礼拜等。宾头卢尊者住在南天竺的摩犁山,在迎请时,要朝那个地方顶礼,至心称名。有一句请尊者的话——“大德宾头卢颇罗堕誓,受佛教敕,为末法人作福田,愿受我请,于此处食”。
在西域、天竺一带,过去无论是请大众僧、供千僧斋,都会礼请宾头卢尊者;或者有新建好的房舍,也都会请宾头卢尊者先到这个地方住一晚;甚至请大众僧僧团来沐浴,也会先请他过来沐浴。
据说有一位长者深信宾头卢尊者会应供,就设了一个供僧的大会,并布花验之。结果搞了三次,花都枯萎了。宾头卢尊者是不是就没有来呢?因他来应供后,花不会枯萎。
到第四次供僧斋时,这位长者还是非常至诚恳切。他看到有一位穿着很破旧衣服的年老比丘坐在上首,就问道:“我以前也设了三次僧斋,不知道宾头卢尊者来没来?”老比丘说:“都来了,进不来,在门口被门卫挡住了。”
实际上说话的就是宾头卢尊者。他说:“我第一次来时,被挡住了。我觉得这里有长者请了我,必须得进去,就想强行进来,结果那个门卫用棍子打我,我头的左边都被他打破了,正在生疮。第二次设斋,我又来了,又被门卫打,右边又被打伤了。第三次又来,额头前面被打伤了。这第四次才勉强进来了。”这就是说,尊者四次都来了。
这个长者听了后,生大惭愧心,就立了一个规定,供斋时要是无遮大会。
据汉传佛教流传,凡千人以上的僧众进行供养,尊者都会不请自来,我们现在每年去供养金刚萨陀法会,其实就是因为尊者而留下来的一种供养方式,非常殊胜,希望大家能够坚持供养三宝,永无餍足!
迦留陀夷:
“迦留陀夷”意为“黑光”,因为他的身体特别黑,所以取了这个名字。他以前是六群比丘之一,佛教的许多戒律都是因他而制定的。迦留陀夷喜欢下午化缘,某天傍晚他去一个孕妇家化缘,当时天正下大雨,因为他的身体特别黑,孕妇一开门,在闪电中看到一个黑人,以为是魔鬼来了,当时就吓得流产了。后来得知是比丘,于是她就开始诽谤,说佛弟子如何不好。佛陀听说这件事后,便规定比丘午后不能进食。虽然开始他的行为不是很如法,但后来证得了阿罗汉果。在佛陀的诸弟子中,尊者是教化众生第一。
迦留陀夷尊者学问高深,为佛陀出家前的宫廷老师。而后称黑光尊者 为佛使者 教化净饭王,后与其妻子善岁皆皈依佛教,出家为僧。
故事:往昔有一大国王,名曰:"增长实"。彼王昔有子,名曰:"妙坚慧",弃欲而出家。坚慧舍俗时,臣子随出家。其人名"月施",弃欲随坚慧。童子出家已,父王起嫌恨。月施诣王所,善化令王喜。
佛陀对迦留陀夷言:“昔时坚慧者,今即我身是。彼时增实王,净饭王是也。随我出家者,月施汝身是。亦曾化增实,是故优陀夷,今应化父王,必有大利益,昔曾教化故”。
以此往昔因缘,故能教化净饭王者,唯佛陀与迦留陀夷能堪任。尔时迦留陀夷,闻佛所说往昔因缘,即身前往迦毗罗卫城。
时净饭王敕旨:“诸释种悉皆不听(不允许)至佛所供养听法,如有犯者,当斩其首”。迦留陀夷闻此语已,知净饭王有大怨恨,怨恨太子有王位而不继承,却甘心出家修苦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因而心生怨恨耳!。
于是,迦留陀夷以善行方便,种种教导劝化净饭王。净饭王从此对佛法心生敬信,且主动要求见佛、供养、闻法。
佛陀遂赞叹迦留陀夷言:"善哉、善哉,汝于今日得大福德,以净饭王得敬信故"。尔时佛陀告诸比丘言:"迦留陀夷,化净饭王所得功德,若是色者(有相法、有为法),十方世界恒沙佛刹所不容受,以功德聚广大无量故。"由此可见,佛教教化之功德,不可思议。迦留陀夷堪称"教化第一"。
迦留陀夷尊者被人称为六群比丘之一。他的习气是专门喜欢跟女众勾勾搭搭,所以别人瞧不起啊!直到他圆寂了以后,佛陀才讲出了真相——你们不要以为他是个坏和尚呐!他是十地大菩萨来示现,发愿要度化一千对夫妻进入佛门。所以在度完了一千对夫妇以后,发现最后一对夫妇中这个媳妇有外遇,又想办法来度化她,结果上当,被人家推到粪坑里闷死。当然这也与他过去世中业报有关。
摩诃劫宾那:
精通天文历数,能知星宿,为众僧中第一。据贤愚经卷七大劫宾宁品载,师为金地国劫宾宁王之子,禀性聪明,大力勇健,于其父王崩后嗣位,兵众殷盛,威风远振,欲制压中印度,乃遣使至舍卫国向波斯匿王求贡,时佛陀在祇洹精舍,自化为转轮圣王,以神通变现而使劫宾那信服;劫宾那遂远离尘垢,出家修持,常勇猛精进,端住三昧中。后得法眼净,并证得阿罗汉果。
《要解》云:“房宿尊者,知星宿第一”。知星宿者,不假任何天文仪器而能了知太空星云之位置。故名“知星宿第一”也。
在净土法门中,此“劫宾那”尊者表:净土法门跨越空间界线,流通于诸佛刹土。何以如是说耶?吾观《阿弥陀经》中,东、西、南、北、下、上六方诸佛出广长舌相,弘扬净土,赞叹弥陀,劝谕其土众生敦行净土。故知净土法门跨越空间,遍达十方无量佛土,弘化群萌。且唯佛与佛出广长舌相以弘扬。可见净土流通之广。非仅娑婆世界而已矣!吾辈后学,应当随诸佛之后,执德须弘,信道要笃。但能弘化一方,此生不曾虚度。发此菩提心,方不愧为净业弟子,净土传人。祈努力。
另据光宅法华义疏卷一、法华玄赞卷一等载,劫宾那又名房宿,系因如来预知其成道之因缘,乃化现为老比丘,宿其僧房,为之说法,劫宾那即于此夜得道。
薄拘罗:
薄拘罗在佛陀诸弟子中是长寿第一,他活了一百六十岁,一辈子没有生过病。佛经中记载,他的继母曾经五次想杀害他,但是都没有成功,而且小时候他被大鱼吞入腹中,也没有死掉。“薄拘罗”意为“善容”,其他佛经中也翻译为“重姓”。
故事:印度阿育王与优波笈多尊者参礼诸塔,广施供养。行至薄拘罗塔时,优波笈多尊者告大王言:「此是薄拘罗塔,应当供养之。」阿育王问:「此人有何殊胜功德?」优波笈多尊者言:「薄拘罗尊者为佛弟子中,精进无病最为第一。静默精勤修道,少欲知足。」阿育王乃布施一金钱。然而,此一金钱竟飞到阿育王脚边。阿育王随即称赞道:「此阿罗汉少欲之功德力,乃至涅盘而不受施一金钱。」
薄拘罗尊者,在过去世九十一劫前,毗婆尸佛灭后,曾清净持守不杀戒,并施药给一头痛病僧。由此因缘,九十一劫生人天中,未曾有病苦。释迦牟尼佛住世时,薄拘罗尊者出生于一婆罗门家中。年幼时,其后母心怀恶念,欲陷害尊者至死。然而由于尊者过去累劫精进修行、持不杀戒,所以大锅煮不死,猛火烧不焦,堕水不溺没,鱼吞不能消,刀割无所伤。这五种陷害皆不能害的原因,是由于自尊者累劫修行的功德福报具足。
薄拘罗尊者长大成人后,从佛出家,于三日夜中成就阿罗汉,具种种殊胜功德。又因过去施药供僧之功德,得长寿之福报,享年一百六十岁,未曾身热、头痛、患病。出家学道八十年来,常乐闲静,精勤修道,六根收摄。眼不视玄黄美色,耳不喜闻世间音乐,鼻不嗅世间香臭,舌不贪世俗美味,平时不散心杂语,意常在定,绝无散乱。尊者结跏趺坐时,静默静勤行持,不因身疲而倚墙靠壁,内心不起贡高我慢;尊者虽具无碍辩才,善说法要,却不随意与人言如是静勤持戒,具众威仪。于八风——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中,勤修忍辱而忍心不动,结跏趺坐直至涅盘。
《增一阿含经·卷三》赞云:“我声闻中,第一比丘,寿命极长,终不中夭,所谓婆薄罗(即“薄拘罗”)比丘是”。
故《要解》云:“善容尊者,寿命第一”。
在净土法会中,薄拘罗尊者表:净土法门源远流长,超越时间界线,亘古通今,并能守经达权。守经者,守其常恒不变之本体;达权者,而复因时变通,令其合宜。俾常恒之经典,适合于不同朝代之变迁也。
阿耨楼驮:
“阿耨楼驮”意为“无贫”,藏文中为“无灭”。他就是阿那律尊者,在佛陀诸弟子中是天眼第一。阿耨楼驮刚出家时昏沉特别厉害,甚至听佛说法时都打瞌睡,后来佛陀严厉呵斥他。他生起了大惭愧心,连续七天七夜不睡觉,结果双眼失明。佛陀悲悯他,为他传授金刚照明三昧,他通过精进修持开了天眼。
无量劫以前,他曾经供养过一位辟支佛,可是当他供养时,他并不知道彼是一位辟支佛。当时他自己也很饥饿,但还是供养了托钵的一位老比丘,实际上是一位辟支佛,比丘回向以后,一只兔子跑到他身上,最后变成金兔子。他就把金兔的前脚剁下,但等一下又回复完整如初。所以从此以后,阿耨楼驮不但在此生成为一个富翁,乃至于九十一劫他都富贵荣华,而得到不贫的果报。
阿耨楼驮为释迦王族弟子,从小娇生惯养,但却希求出家随佛陀修行,父母三次拒绝其出家,就和阿难等七位王子偷偷出家,且道心坚固,曾经拒绝一女子求爱,并使其成为比丘尼。
阿耨楼驮最喜欢睡觉,每逢佛一讲经说法,他就睡著了,鼻息如雷,呼呼大响。所以佛便呵责他:‘咄咄胡为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阿冕楼驮惭愧无比,乃克心发奋永不睡眠。七天七夜没有睡觉,遂瞎了双目。释迦牟尼佛怜悯之,教他修金刚照明三昧。不久即得天眼通,而且半头都是天眼,所以他视三千大千世界,如观掌中庵摩罗果。故阿耨楼驮尊者在佛的弟子中是天眼第一。
如是等诸位大弟子。
藕益大师要解:此等常随众。本法身大士。示作声闻。为影响众。今闻净土。摄受功德。得第一义悉檀之益。增道损生。自净佛土。复名当机众矣。
法身大士:初地菩萨。
四悉檀:一、世界悉檀,二、各各为人悉檀,三、对治悉檀,四、第一义悉檀。悉檀:悉檀为梵文siddhanta音译,范畴、宗旨等意思。
第一义悉檀:又称“入理悉檀”,导入真实理之悉檀,指佛陀以大乘般若实相的智慧,各种善巧方便度人,依最直接的、根本旨意来诠明佛法,令众生破除疑惑,证明真理。
世界悉檀:又称“乐欲悉檀”,即佛陀随顺世间法而阐明因缘和合的道理。
各各为人悉檀:又称“生善悉檀”,即佛陀应众生根机与能力不同,而解说各种出世的实践法,令众生起善根;即先观察众生禀赋与根器,再随机说法,建立信心,循序渐进,善根滋长。
对治悉檀:又称“断恶悉檀”,即佛陀针对众生的贪、瞋、痴等烦恼,对症下药,使其灭除烦恼并摆脱恶业。
- 《佛说阿弥陀经》第10课
- 《佛说阿弥陀经》第12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