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上堂课总结:因极乐鸟说法,故而讲了许多法理和极乐世界的情与有情,同宣妙法的殊妙。三十七道品的开合,即四摄、六度及成佛后的十力、四无畏等。而后又说了极乐之鸟并非罪报之身,而是弥陀化现,并说明化现为鸟说法,又四悉坛之益:一世界悉檀,顺情令欢喜故;二为人悉檀,知鸟尚说法而闻生善故;三对治悉檀,不于鸟起下劣想,对治分别故;四第一义悉檀,谓鸟即弥陀,令悟法身平等故。
最后讲无情说法,极乐风树罗网,皆宣佛法。谓娑婆尚有无情说法之事,何况极乐。其理表显现即空性,空性即显现,如人契理极,则处处佛法,头头是道。洞山偈子: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得知。
公案:洞山良价禅师参云巖昙晟禅师。
师问:“无情说法,甚么人得闻?”
巖曰:“无情得闻。”
师曰:“和尚闻否?”
巖曰:“我若闻,汝即不闻吾说法也。”
师曰:“某甲为甚么不闻?”
巖竖起拂子曰:“还闻么?”
师曰:“不闻。”
巖曰:“我说法汝尚不闻,岂况无情说法乎?”
师曰:“无情说法,该何典教?”
巖曰:“岂不见《弥陀经》云:‘水鸟树林,悉皆念佛念法。’”
师于此有省,乃述偈曰:“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得知。”
这堂课内容:
经文: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要解:重重结示。令深信一切庄严。皆导师愿行所成。种智所现。皆吾人净业所感。唯识所变。佛心生心。互为影质。如众灯明。各遍似一。全理成事。全事即理。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亦可深长思矣。
讲解:重重结示令深信者。前三教皆浅信。惟圆教事事无碍之信乃深。一切庄严。即四土庄严。皆导师因中。所发四八弘愿。愿后所修。六度万行。之所成就。乃至果上成佛。得一切种智所现相分庄严。此皆约佛边说。
皆吾人净业所感。唯识所变者。净业。即修持念佛法门。清净三业。以此净业为能感。一切庄严为所感。乃至往生净土。由唯识所变相分庄严。以为受用。此乃约众生边说。
佛心生心。互为影质者。一切庄严。皆导师愿行所成。种智所现。是全庄严。乃佛心也。皆吾人净业所感。唯识所现。是全庄严。乃生心也。全心即境。全境即心。佛生互为影质。本质如石印之印模。影像如影印之印刷品。以佛之庄严为本质境时。却在众生心中。为影像境。以众生庄严为本质境时。却在佛心内。为影像境。故曰互为影质。如众灯明。各遍似一者。以众灯。喻佛心及一切众生之心。以灯之光明。喻佛心所现庄严。及一切众生心所变庄严。众灯光遍一室。虽然似一不分。却是各各遍满。无坏无杂。互不相碍。以喻佛心生心。所现四土庄严。似一不分。亦是各各庄严。无坏无杂。互不相碍。此即唯心庄严。事事无碍之境也。
全理成事。全事即理者。此指上文。心境无碍。理即是心。事即是境。全心成境。全境即心。如依金作器。器器皆金也。
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者。此指上文性修交成。性即是理。修即是行。称理起行。行不离理。全行即理。理不离行。全性德庄严而起成修德庄严。全修德庄严。还在心性之中。不在心性之外。心性本无外故。如依地种花。千葩万卉。皆不离地。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净土弥陀。不在心性之外。此理微妙。亦可深长思矣。岂浅智短识之所能知耶。
- 《佛说阿弥陀经》第37课
- 《佛说阿弥陀经》第39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