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经到了禅七的第四天,居然还剩下那么多人,真是一件让人非常欣慰的事。一般来说,来参加禅七的师兄,第一天非常兴奋,特别是初次参加的师兄,他觉得能这样清净地打坐简直太好了,第一天上午就坐在上面捱过去了,捱到下午最后几座的时候,腰身啊、腿啊这些就不舒服了,开始有了不想再坐下去的念头,但还是想:“哎呀,才第一天,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
坚持到第二天,好不容易捱呀捱呀又捱了过去。到了晚上,内心十分犹豫:“我走还是不走呢?”到了第三天:“算了,我还是坚持吧!”继续上去坐,但第一天的那种兴奋就没有了,心里很厌烦,翻起各种不好的念头:“这个场地怎么这么不好啊?周围这些人,我还以为他们怎么样呢?结果他们不是那个样子的。”到了晚上,心里想:“算了算了,跟我想象的太不一样了!”那个时候浑身上下都疼啊,到处都不舒服啊,最后决定:“算了,明天早上走吧!”这个过程是不是有点像谈恋爱?(众笑)但在第四天晚上我看到还有这么多人,觉得佛法还是有希望。
好,我们继续学习《唯识三十颂》。昨天我们把善心所、遍行心所和别境心讲完了,今天会讲我们身上最多、最容易发生,但又最不容易观察到的一些心所——烦恼心所。
现在讲的心所主要在意识层面。作为人类,与动物相比,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五根都不怎么出色。身根——我们比得过老虎吗?人家老虎在山上一年四季连衣服都不穿,也不生病;我们的话,空调开大一点就马上不行了。眼根——比不过老鹰。耳根——很多动物的听觉都非常灵敏,远远超过人类。鼻根——比不过狗。舌根——目前相对来讲还是人类比较厉害,能品尝到很多味道,动物反而很简单。
但我们的意识非常发达,它造业也最厉害。同时,我们用于解脱和修行的也是意识,所以一定要把意识心王和其相应的心所讲得很清楚。
昨天已经讲了,意识有两大类的能力:一个是五俱意识,还有一个是五后意识,五后意识又分独散意识、梦中独头意识、定中意识、狂乱意识。其实我们不用把这些弄得太细,只要记住:八识当中,我们一开始介入修行的一定是意识。我们要用意识去闻思;打坐的时候,虽然修定是要让意识停下来,但观想、思维和感受用的全都是意识,所以意识最为重要。
经常有人说:“哎呀,我不想搞那么多的闻思,我要实修!”有些人认为实修就是啥都不想,坐在那里发呆;有些人是极端渴望盘腿打坐一下修出来一些境界,比如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之类的,能隔着墙壁看到你进厕所,知道你昨天干了啥,明天要干啥,你的前世是猪还是乌鸦。他们认为这就是实修,这就是修得好。有很多修行人都在追求这些状态,这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实修,反而是修道过程中很大的一个误区。
真正的实修是什么?刚开始要闻思,产生正确的思维,然后把思维的东西拿去运用,通过正确的观念对治不正确的观念,这是第一步。对治到一定的时候,我们要把意识停下来,进行观照,而且观照的时候还是需要以前那些正思维。为什么呢?因为你观照的时候,要带着你以前所学的正见,以此对身心进行一种拣择,这种拣择就是“慧”。你要去看自己的身心是不是像佛法说的那样——找不到本体,是不是唯一一个自然的光明。在身心不断转变的这个过程中,你的心能够觉察到这些改变,烦恼会开始减少,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慈悲。由于这些转变大部分都在意识层面,所以叫“六七因上转”。
你不停地正思维,实际上就在不停地往相续中放好的种子。什么叫放好的种子?比如一个事物显现出来,这叫“种子起现行”,那么我们平常看到这个现行时,思维会一下跟上去,产生各种分别:“哎呀,这个太好了!哎呀,这个太坏了!它是我的!是我的东西我就爱护,不是我的就砸烂……”被这些思维熏染了的一团力量同时又下去了,这个叫“现行熏种子”。现起的同时就是种子,种子的这种特性叫“果俱有”(种子六义),就是你看到一个现象的时候,种子同时就下去了。
也就是说,种子会因现行时的熏染而不停地变化,又不停地现起新的现象。那么,如果我们有正思维,就可以良性地改造种子。比如,我看到一个事物,我马上思维它根本不具实质,这个带有空性思维的种子就下去了。如果接下来我能够产生一些虚幻的感受:“哇,它真的如同梦幻一样啊!”一个带有虚幻感的种子又下去了。它每一次出现在我面前,我都以虚幻的感受去印照的话,这个事物在我直接的感受中就会越来越不真实。它会不真实到什么样的程度呢?手一穿就过去了,甚至你感觉自己的手也不是那么实在。慢慢串习下去,最后这一切就会变成真的不真实。
这一系列的转变过程跟意识的关系非常大,这些被改造过的种子全都会下到阿赖耶识里面,然后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再发出来。到了一定的时候,前五识就会被净化,实现净治明相。所以说刚开始修行的时候,真正的实修一定是从意识着手,从闻思开始,不是说什么也不想,一动不动地盘腿坐在那里。
如果没有正确的观念或见解,这样的打坐叫呆若木鸡,作用不会很大。你可能会训练出一些神通,或者身体变好等等,但这些跟解脱没太大关系。因为你相续当中的贪嗔痴慢疑等各种各样的烦恼并不会因此而减轻,说不定还会变本加厉。为什么呢?比如一个人以前没有这些功能的时候,他觉得自己也就是个普通人,贪个几百万,有好房好车就够了。结果他哪天有了神通,这下不得了了,会越搞越凶,几百万怎么行呢?再差也要几个亿,而且要美金!
平常没有神通的时候,看东西就用肉眼看嘛,老老实实该看多少看多少,眼睛不好的最多戴副眼镜。有了天眼就不一样了,“你不规矩点,小心我把你祖宗三代全看完!还有你银行的密码!”也就是说,这些功能会把一个人的自我和贪嗔痴慢疑越搞越甚,一旦死亡,好了,算总账,马上就异熟。所以说神通抵不过业力,长期地堆积贪嗔痴慢疑,一定会形成相应的环境。
因此,这些东西不是真正的修行,真正的修行是要建立正见(正确的思维、正确的见解、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我们为什么要反反复复地讲中观唯识?实际上就是要在我们的相续中建立一些正确的知识和见解,然后才谈得上真正的实修。我们先做一通“鼓吹”哈,接下来正儿八经开始学习。
烦恼谓贪嗔 痴慢疑恶见 随烦恼谓忿 恨覆恼嫉悭
诳谄与害憍 无惭及无愧 掉举与昏沉 不信并懈怠
放逸及失念 散乱不正知 不定谓悔眠 寻伺二各二
首先讲六个根本烦恼,为什么叫根本烦恼呢?因为所有的大随烦恼、中随烦恼、小随烦恼,全都因这六个根本烦恼而来。这六个根本烦恼是贪、嗔、痴、慢、疑和恶见。
(一)贪:术语的解释是“贪即贪欲,于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谓由爱力取蕴生故。有即三有或三界,有具是生起三有之因,也就是惑与业。贪以染著为性,著即执著,执著于我及我所,对于财色权位固持不释,障蔽无贪之心,起惑造业,堕于三有,承受苦报。”“染”是粘染的意思,“著”是逮住不放,简单地说,就是对三界六道中有利于自我的东西执持不放。
贪是怎么来的?就是心在建立了人我之后,对某种对境起了希望,觉得有利于自我,一定不要它离开。有利于自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能让“我”快乐、让“我”有安全感、让“我”有信心等等。尽管每个人贪爱的点都不同,但无论是财色名食睡,还是色声香味触法,反正只要是有利于自我的东西,就要逮住不放。而且贪爱成性之后,我们会忘记这个东西对自己到底是有利还是无利,就是要抓到才舒服。
你们看《儒林外史》里面那个严监生,他临死前已经喘得不能说话了,眼睛瞪得溜圆,从被单里伸出两个手指,老是不肯断气。他的亲戚猜来猜去就是不明白他的意思,还是他老婆知道他的心事,她说:“你是因为那盏油灯用了两个灯草芯,生怕浪费了油,我现在挑掉一个就是了。”说完她就挑熄了一个灯芯,然后严监生点点头,长叹一声就落气了。我们现在也有这种现象嘛,有些老人临终时就是咽不下那口气,为什么啊?因为他还没见到他的孙子。贪到很大程度的时候,就是不管好不好,染著不放。
还有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对我的刺激很深。有一次我去银行取钱,看到旁边一个刚刚取到钱在数钱的人,他一张一张捻着数,刚刚跟我一起排队时还板着一张脸,而现在看着钱的那个脸色之柔和啊,目光之温暖啊(比我看到女儿的目光还要温暖)。其实钱本身有什么嘛?又脏又臭,用钱买来的东西才对嘛。但是他那种爱已经不是爱钱买到的东西了,而是直接爱上了钱,也就是说,人的那个贪著之深啊,已经贪著到不管这个东西是否对他有直接的好处了。所以贪著会障蔽我们的本性,让自己有时候很愚蠢,是心建立自我之后最大的一个麻烦。
(二)嗔:就是嗔恚,对三界里面的一些现象产生了恼火的情绪,觉得对自我有害,不想要、排斥。嗔心还是因为建立了自我,所以自我是痛苦的根本原因。
什么叫建立自我?我们的知觉一起来就感觉有个个体感,这个个体感可以有很多施设处,而且不能受到侵犯,连隐约的侵犯也不行,要把它消灭在摇篮里。所以我们经常会居安思危,检测周围的环境对自己有利还是无利,有没有什么东西能伤害到我?一旦发现可能伤害自我的东西,马上就会想方设法干掉它。大家是不是都是这样的?这种心就叫做嗔恨。
嗔恨非常可怕,它产生的原因就是想保护自我。人类自我保护的最大体现就在于缺乏安全感,哪怕这个人的条件非常优越:身体健康、富有、身边的人都很爱他,他还是缺乏安全感,要努力奋斗。为什么?因为他要防患未然:万一这些爱我的人都不见了咋办呢?虽然我现在很有钱,万一哪天出现了什么大的灾难,那怎么办呢?
现在很多人都在居安思危,出逃的出逃,囤钱的囤钱。其实真正发生灾难的话,你逃到哪里都不行,只有一个地方可以去——山洞(指修行)。但我们不会这么想,我们的想法是高飞远遁:中国不行,去澳大利亚;澳大利亚不行,移民去美国……没办法不折腾,因为自我需要保护。
我们的一生都在争取追逐,并美其名曰“事业”、“未来”、“梦想”……各种或辉煌或神圣的词汇汇聚起来,说到底无非就是三个字:安全感。乃至于我们希求解脱为了啥呀?(现场师兄回答:“安全感。”)有些师兄守戒后,从来不问我中观唯识这些教理,一天到晚都在问:“哎呀!师兄,昨天晚上我一不小心踩死一只蚂蚁,犯了什么戒?会不会堕地狱呀?”这就是缺乏安全感,在寻求自我保护。
由于没有安全感,我们千方百计地设置各种保护伞,任何事物,稍稍对自我形成一点点危害,或者有危害的可能性,我们就拼命地排斥——这就是嗔恨。嗔恨的表现有很多种,但总的特点就是对环境不耐烦、不愿意,要把它赶走,因为自我觉得不安全或不舒服。我们的心大量地沉浸在这些痛苦之中,难以自拔。
你说:“那我现在就放弃自我保护,直接冲进马路的车流里!”你看它撞不撞死你?所以暂时还是要保护自己,但在保护自己的时候,要明白这是为什么——你不得不保护自己,恰好就是因为心建立了自我,要对自我进行保护。所以我们要修菩提心来对治强大的我执,消灭因我执而产生的烦恼,削弱到一定程度,你会发现其实我们的本性谁都伤害不了,根本不需要保护,那时你会坦然自在、随缘任运、无坏无恶、失去期待、失去希望。
我们现在有太多的期待和希望,期待和希望什么?——安全感。为什么要去西方极乐世界?——那里最安全。其实如果你真正明白了,当下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哪里都不用去。我不是说西方极乐世界不好,我的意思是,我们现在有个体感,所以还是要希求净土;但到了最后,我们会明白那个能喝茶、能吃饭、能带动我们身体走路、能听法的东西是不需要保护的,它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永远都在。只要你放弃外在的执著,回到那里,就不需要什么安全感了,没有天堂和地狱的分别。走到这一步,就叫解脱。
解脱了是不是啥都没有了?不是的,反而啥都可以有。为什么?因为你不再执著的时候,这些现象就变成了法性游舞,或者可以叫现象的庄严,不再是导致你痛苦和贪嗔的一个原因了。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证悟之后啥都没有,不好玩呢?是因为我们现有的快乐机制错了。我们现有的快乐建立的机制就是一定要有追逐外境才快乐,否则快乐从哪里来呢?曾经有师兄问我:“没有对境了我们怎么能认知呢?还有认知吗?”他这样问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在他的习惯中,已经建立了有能认和所认的二元性认知机制,一说到要把所认全部消灭,他就懵了,不知道那时的能认知会怎样,也就是他的认知方式还是落在二元对立里面。
我们现在也一样,所建立的快乐机制都是世俗这一套,觉得好像没了这些东西,整个世界就完蛋了,绝对只有痛苦。这种想法就像猪认为猪圈之外不会有别墅一样,其实根本不是这样的。
(三)痴:术语的解释是“愚昧不明,事理颠倒,因果迷乱,义理全乖,与无痴相反。”说白了,痴就是傻,不明事理。我们有两种最根本的痴:自心不明白自心到底是什么(不明白自心本质);自心不明白所有的现象其实都是它自己(不明白外境)。这两个不明白里面同时埋藏和建立了个体感(人我),以及外境的存在(法我),各种各样的无明也因此而产生。
为什么呢?个体感就是我执,它有覆无记,“有覆”会遮盖你明明白白的那个“明了”,导致产生很多其他的无明。建立了个体感,对事物的认知会因个体的无明程度而产生角度和深度;建立了法执,就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同,由于心无法从根本上认识这些差别的本质,有多少不同,就有多少无知(痴。)
贪嗔痴会对我们修习戒定慧造成巨大的障碍,因此被叫做“三毒”,非常可怕。而造成贪嗔痴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就是痴。痴一建立人我和法我之后,就会有贪和嗔,所以我们修行的关键和根本就是要解决痴,获得能彻底消灭无明的空性智慧。
但空性智慧不可能一蹴而就,马上证得。我们无始劫来因这种痴所堆积的贪嗔种子太多了,它们会制造各种各样内内外外的障碍,让我们无法明白真正的无痴是什么。因此我们首先要把一部分精力用于解决贪和嗔,待贪嗔发作的力量减轻以后,身心相续才能清净下来,认识到真正的无痴是什么。
真正的无痴,就是心明白自己到底是什么,也明白一切外现都是自身,“郁郁黄花皆是般若,青青翠竹皆是菩提”。这个说起来容易,但身心要产生真正的觉悟,并把它保持下来,非常不容易。
首先是认识本性,我们连初步的认识都很难,老是认错。因为二元对立的认知习惯,已经成了我们最根本的认知习惯,我们老是想发现什么、找到什么——一旦你要去认知什么、找到什么东西,它一定有二元,从根本上就是错误的。如果你不找,那更“二”,你找到了一个“不找”,还是不对。
如果一下认识到了,要把这个明悟扩展弥漫到一切事物上也挺麻烦。为什么?因为这些事物是我们不同程度和不同角度的执著,如果对某个事物执著太深,你没法觉得它是法性。比如有些人修空性的时候,钱能空,房子能空,汽车也能空……好像什么都能空,唯独女儿空不了。为什么?因为她最揪心。如果我们不把粘著在对境上的贪爱放松,就无法体会到心彻底的无执;体会不到心彻底的无执,就没有办法保持它;没有办法保持它,就走不到“大地平沉,虚空粉碎”这种真正厉害的开悟境界,体会不到那种感受。
一旦你体会到那种感受,心一下就松了,一下就明白了,如同脱掉千万层贴肉汗衫一样,怎一个爽字了得!但是,如果你老是在嘴巴上说一些概念,到处东拜西拜,而不踏踏实实地去做减弱贪嗔的修行,那你永远领会不到这种状态。
不明事理的修行,就像笨驴拉磨:主人把驴子的眼睛蒙住,在它脖子前吊一个胡萝卜,它以为自己在不停地追胡萝卜,其实是绕着磨在转圈。胡萝卜就是我们要追求的证悟;我们就是那头驴子;转圈就是修行,很多不明道理的修行人都在干这种事。
修行一定要抓到根本,因此宗喀巴大师为我们提炼出了修行的三个要点: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我们念咒也好、修行也好、打坐也好,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让出离心更加坚实圆满,让菩提心更加真实圆满,让空性正见更加准确圆满——三个都做到位了就是大圆满。任何修行都不能忘掉三主要道,这样才对。
但很多人修行时不管这些,一味地打坐,当他坐得很愉快、很有节奏、身心很安宁的时候,他觉得这就是修行。当然,在一定程度上也算,不管怎样总在转嘛!转还是有功德,特别是右旋。(众笑)但真正的修证是什么?是当你真正明白的时候,你就不转了,因为你一下把眼睛打开看到了胡萝卜,舌头一伸,胡萝卜就舔过来吃了。
所以说修行一定要明理。但这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明了,我们只有一边修行一边闻思,长期地讨论交流,一定会逐渐明白,不会很复杂。
(四)慢:术语的解释是“恃己才能,于他高举。”就是认为自己有才能,跟他人比较的时候,感觉自己更胜一筹。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特点,只要心建立了自我,无形中一定会跟别人比较。在唯识里面,慢有七种:
①轻慢:对于不如我的,我轻慢他。轻慢会表现在不同的层面上,比如在普通人那里,经常觉得别人这样不如我,那样不如我,“他买的手表才两千块钱,我的手表两万多!”在我们佛教徒里,往往会轻视后学。为什么祖师大德都要求我们不轻后学呢?就是为了对治这种慢。
比如我们讨论法义时,初学的师兄问的问题都很好笑,他自己也会强调一下:“不好意思,我问的问题很幼稚哈。”其实这也是一种慢,因为他怕你说他不行。听的人是什么心理呢?“哦哟,这个菜鸟,问的问题太幼稚了!”这就是轻慢。
再比如我们搞一些佛法交流或辅导,一个学得好的师兄来了,大家都非常尊重,鼓掌欢迎,各种感恩感谢;如果来了一个学得不怎样的师兄,大家就不一定这样了:“他呀,来和不来一个样!”很多诸如此类的轻慢,体现在我们各种各样的举止行为和心念当中,大家要好好观察。如果你有这样的情况,就表明你内心没有平等,自我太过强盛。
特别是读书读得比较好,或者挣了几个臭钱,或者长相比较好看的佛教徒,总觉得自己有一样比别人厉害。当你有这种感受的时候,我们有一个最好的对治方法——想想自己现在就是一块肉,一百年以后变成一股烟,就肉和烟的层面来讲,谁比谁厉害一点啊?你说你长得漂亮,可以多勾几个仔,那对不起,下面那口锅可能更大一点。就学佛人来说,哪能因为这些东西轻慢别人啊?这是不对的,我们要经常自省。
②过慢:自己和他人在某件事上的水平其实差不多,但就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厉害。比如有些人,总是觉得自己某个条件要比别人牛一点,他可以给你举例:“这样我们差不多,那样我们也差不多,还有一样我们也差不多,但有一样我比他好,我的鞋跟比他矮一点,所以我身高比他高一点。”(众笑)反正就一句话——我比你厉害。这种现象很多,特别是开公司、做生意的。
当我们觉察到这些状态的时候,对治方法和前面一样:无非就是一块肉!内心出现这样的傲慢,老是计较我胜你劣的时候,说明我们的心根本不安然、不平等、不平坦,非常恶劣。只有心建立了人我,觉知到个体的不同,在遍计种子、遍计我执、遍计法执的驱动之下才会有这些事,一比较,痛苦就出来了;心如果消除了自他的分别,根本不会比较好和坏,唯有无穷无尽的欢乐,叫“常乐我净”。
③过过慢:对方明明比自己厉害,不仅不承认,反而觉得自己更加超胜。生活中这种情况也特别多,“就算我现在不行,不如你,我以后也比你厉害!”“你现在打我,小心我的孙子会打你!”这种阿Q精神在中国人的相续里面非常坚固和茂盛。
在电影《南京!南京!》里面,范伟演的一个商人被抓住了,他在被打死之前,很骄傲地对日本军官说:“我太太快生了。”意思就是你杀不绝,你现在干掉我,我生的那个出来干掉你!明明自己不行,他不承认,一定要拐弯抹角地认为自相续比对方厉害。
你说生活中这种人多不多呢?——多!但最关键的是我们要观察自己属不属于这类人?有时候我们会把它解释成为一种自信或豪情壮志:“我现在是不如他,以后我会怎么怎么样!”这种心态怎么对治呢?和前面一样,不管以后还是现在,你都是一块肉,一想到大家都是一块肉,心就平等了。
傲慢非常可怕,影响我们证悟的最大的一个障碍就是傲慢。贪嗔痴等其他烦恼都需要对境:众生有各种各样的贪,有的贪黄金,有的贪大粪,但一定要有个对境来贪;嗔也一样,一定要对某个对境起嗔,不可能提着斧头砍虚空;痴则是不明对境是什么。总之贪嗔痴都需要对境,而慢不需要对境就可以产生。
比如一个人在家,什么对境都没有的时候,人会感到孤独——孤独就是一种慢,是我慢在起作用,因为心认为有个体。个体一定要找个对境来相对,否则就会孤独,一孤独就开始写诗,所以人家说孤独能写出好诗。
阿罗汉有八十一个结,也就是八十一种不同的烦恼,最后一个要消除的就是慢,所以傲慢是导致我们不得解脱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男性更加突出,很多男性有所谓的“男性尊严”。比如在上师面前,女师兄很多时候靠崇拜和信心,一见到上师就五体投地,头磕得咚咚响,平时也很少装模作样,不觉得自己怎么样。很多男师兄就不一样了,“男儿膝下有黄金”——他跪不下去,其实就是不舍那个根本不存在的自我,总认为这块肉优于其他肉。如果不把这种傲慢解决,真的不可能证悟。
我为什么讲这些东西呢?就是让大家自省,看你自己是不是这样。如果是,要学着逐渐把它放弃。放弃并不困难,只要你不停地去思维它的过患,心就会慢慢开始平和。人处在贪欲、嗔恨和傲慢中间是很紧张的,有时候非常累,很多抑郁症就是这么来的。当你慢慢把这些执著放松以后,心会在自然、宽坦中感到很多愉悦,有时候禅定也自然就进去了。
有些人反复地失眠啊、焦虑啊、痛苦啊、纠结啊,一遇到情况马上就不行了,其实就是心陷在这些烦恼里。如果你把这些东西看透了以后,什么事情来了也就哈哈一笑而已——咋了?这块肉暂时涂了点好东西,它也舒服不了多久;这块肉暂时不涂也没什么,死了就是一股烟。
作为修行人,如果你还活着,还能修行,就应感到十分幸福。如果你觉得:“我还活着,能看、能听、能思维菩提心、思维成佛,哇,幸福到无以复加!”这就是一个好的修行人。如果用这个暇满人身去搞贪嗔痴:“张三还在欺负我!我比他厉害,结果他得到的待遇比我还丰厚,那个死老板为什么这么奖励他?”你在痛苦,就说明你根本不是一个好修行人,要得太多。
我们修行的目的是什么?你天天说“为利众生愿成佛”,天天嚷着要解脱,那你为什么老是缠在这些东西上面呢?虽然这些事看起来好像是外面的某个现象,其实来自于你内心的贪嗔痴慢疑。
④我慢:执著身心为“我”,我们第二天讲末那识的时候已经讲过了,就是建立自我。
⑤增上慢:术语解释是“修行者未得言得,未证言证,叫做增上慢。”自己根本就没有证悟,硬说自己证悟了。对我们来讲,就是一群师兄凑在一起时,自己连半罐水都没有,硬要冒充导师;某本经典根本就没读懂,偏说自己读懂了。我是不是这样的?(师兄开玩笑)
大家想一想,反观“我是不是这样的”,有几个心所在起作用?
首先,你在反观自我,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其次,“我”如何如何,说明你承认有“我”;“是不是这样的”包含了“我会不会被异熟”的不安全感;最后你下定决心一定要杜绝过患,不能这样做——看似进行了很好的对治,但其实还是承认有“我”——“我不这样做会更舒服一点”。这些跟抢银行有什么不同?
我是以此为例教大家怎么观心,哪怕一个很细微的行为也包含了很多心所的作用。如果是一个真正的成就者,管什么“我”不“我”啊,“我”是不成立的嘛!要知道自己有没有这些烦恼心所,我们一定要随时随地、习惯性地觉照自己的身心是怎么回事,这才是修行。
我们的精力和明力不要老是用于判定别人,别人怎么修关你什么事啊?他要修好了,成了佛,那就是“苟富贵,勿相忘”,你应该祝福他,因为他修好了,看在众生的份上,早点来拉你这个难兄难弟。能跟一个很好的修行人在一起真的是大福气,为什么呢?这个叫跟他一起打江山,他心里想的、所作所为基本上都是以利益众生为核心,如果你帮助他,未来他的净土也分个地方给你嘛,起码满足了你的安全感。如果你去抵制他,对他来讲,那种抵制会帮他消业,从这个角度来说你也有“功德”。也就是说,跟一个大修行人在一起,不管你干好事坏事,你都赚了,大家真的要珍惜身边的好修行人啊。当然,要是你把很好的修行人弄翻了,那就对不起,你又被异熟了。
所以我们不要去管别人怎么样,他修得好,你就祝福他;他修得不好,你就应该怜悯这个众生,干嘛要抵制别人呢?增上慢实际上是个很愚痴的心所,往往是被虚荣或利益心激发后才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不会这样,他修得很好的时候,内心的觉受完全是为别人的利益着想,达到很深的程度时,他的智慧会非常深邃,凡夫难以揣度。
你认为好的东西,他可能认为不好。比如普通人的普遍价值观就是要有很多钱,多多益善,但他不一定认为这个好。再进一步说,作为佛教徒,有些人认为修行人不能粘什么美元英镑,凡事都要清清静静的,最好地上铺满了荷花,每个人都穿着仙里仙气的古装,见面就感恩感谢阿弥陀佛……他也不一定认为这个好。在他那里,好与不好没有外在固定的标准,一本正经不见得好,吊儿郎当也不见得好,当他智慧很深邃的时候,他会很精准地看到你的具体情况,知道你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去做,什么时候做。
我们也要随学,不要老是去看别人的外在;当然,我们现在也看不了别人的内在,但我们可以看自己的内在嘛!你回头看自己的身心就够了,至于别人,不管他是好还是坏,你要做的就是帮助他、饶益他,这才是我们修行的方向。
⑥卑劣慢:术语的解释是“自甘卑劣的人,对于胜过他的人,以为:‘胜过我又该如何?’别人学佛修道,他以为:‘不信佛,还不是照样过日子?’ 此为自甘卑劣之慢。”卑劣之慢就有点搞笑了,它不只体现在学佛上,在我们的平常生活中也比比皆是。
比如,有些人各方面都不行,他自己也承认,但他怎么承认的呢?“我不行就不行,咋了?我吃我的饭,你穿你的衣,我不行关你什么事啊?”说到底,卑劣慢就是有点不知羞耻的味道。一般来说,卑劣慢的产生,是因为他正经历的低下或苦难还不足以让他感觉到很苦,但有比较的时候,他在某件事上又确实不如别人,这种状况就容易产生卑劣慢。
还有,人太愚痴了也会卑劣慢,他总是觉得自己的就是好,始终坚持维护他自己的感受和认知,哪怕你说他不行。“你觉得我不行又咋了?不行就不行,我觉得好就行了,我就是比你好!你咋地?”这种思想挺多的,经常有人说“金窝银窝不如我的狗窝”,这就是典型的卑劣慢。
当然,世人有时会把它解释成一个人自甘清贫。比如有些人说:“你那么高尚,到处布施,还不是那样!你发了财又咋地?我过我的小日子,与你无关!”他好像显得很清高,其实骨子里也是卑劣慢。
我们要观察自己是不是这样。如果你把“卑劣慢”这三个字当耳边风过了,不拿来对照自己的心行,说明你根本就没有观心。你不观心的话,潜藏在相续中的这些卑劣龌龊的可能性就发现不了;发现不了就根本谈不上解决;谈不上解决,你平常的行为就会漏洞百出,修行永远上不去!所以大家记住,学这些心所的目的是为了对照观察自心,一定要学以致用。
⑦邪慢:“于慢上起邪见,自己无德,反说:‘佛菩萨也不过如此。’甚至于不信因果,毁谤三宝,这叫邪慢。”邪慢就是自己执持了一个错的东西,还觉得很傲慢。
这在世间就太常见了,比如杀生是一件非常恶劣的事,但世人可以把杀人狂魔吹捧成英雄。成吉思汗一股劲屠杀了8000多万个汉人,现在还写歌作曲称颂他,随喜他,认为他所向无敌、英勇无比、极富魄力:“成成成吉思汗/不知道有多少美丽的少女都想嫁给他呀/都想做他新娘/他是人们心中的偶像……”这就叫邪慢。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人,包括我们自己也是。我们出色地做完一件坏事时,邪慢往往就会油然而生。以前我家乡有个朋友,他是个小偷,开锁特别厉害,我们当时跟他打赌,如果他能把我们从不同地方买来的十五把锁,在五分钟之内全部打开,不仅锁归他,我们还要输几包当时最流行的“重庆烟”给他。结果哪里用五分钟啊?他拿着开锁工具(他有个小箱子,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铁丝、锉刀之类的东西),“咔咔咔”地两三分钟就全打开了,然后扬扬四顾,神情之倨傲:“不要说十五把,再来几把也照开!”这就叫邪慢,本来很恶劣的东西,还由此而生起傲慢。
我们佛教徒也有很多邪慢。比如跟同修一起讨论法义时,自己的见解明明是错的,或者自己对某一个师兄的判定是错的,却死不承认,一副“我错了就错了,你奈我何”的样子。当然,一般嘴上不敢这么明说,嘴上可能还是会念几句“嗡班匝儿萨埵吽”,但心里是不服的。(他以为嘴上念金刚萨垛,心里不用后悔也可以起作用。)佛教徒中间有很多这样的人,大家好好好地观察自己。
(五)疑:术语的解释是“于诸谛理,犹豫不决。”就是对很多真理怀疑不定。对我们来说体现在哪些地方呢?
我们的闻思修很少,所以必定会怀疑。佛教徒的怀疑基本上建立在一个正确的大前提上——佛菩萨说的肯定是对的。但普通人连这个大前提都没有“佛菩萨说的不一定对,我还是要看一看再说。”他觉得自己好像很聪明。虽然我们佛教徒在大前提上坚定地认为佛菩萨是对的,但他们为什么对呢?这就不知道了,也就是说,我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由于不知其所以然,在遇到一些很细微的佛理或修行时,我们就开始犹豫了;在抉择怎么去修行、自己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修行方式上,我们也会犹豫。还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我们在择师后会怀疑——因为自己不学习,不具备正知正见和判断能力,择师前一般都是听名声或凭感觉,抉择了以后,一旦觉得不能解决问题,就开始动摇、怀疑,这样非常糟糕。在整个修行过程里,我们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怀疑,原因是什么呢?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那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说老实话,没得解决——就是不可能给你一个方法马上解决这个问题。但有两种方法可以逐渐解决:一个是积累福报,拼命磕头、供水、修金刚萨埵等,然后在心里发愿,祈求佛菩萨帮助;还有一个就是长期闻思修。这些都是很慢的事,不是说你今天做了,明天马上就可以。当然在有些人那里也可能立马变现,比如他磕个头,第二天根本上师就出现了,那是人家前辈子埋了歪屁股坟,不知拜了多少佛,才有那个福报。大部分人都会有个过程,要长期地闻思修,在内心慢慢建立正确的知见。当你见多识广的时候,某个善知识能不能跟随,以什么样的方式跟随,你心里就有底了。
不然的话,很多时候择师都是凭感觉或凑热闹。人类社会有一种现象叫“羊群效应”,自己没有主见,看见哪里人多想也不想就跟着去了,而且还信心满满很有安全感的样子:“终于找到组织了,我靠岸了!”结果参加组织十年后,他相续里面还是炽烈的贪嗔痴慢疑。大家要注意观察这些东西。
(六)恶见:“恶见又称不正见,亦即是邪见。”这个很大程度上是讲外道的邪见,总共有五类:
①萨迦耶见;②边见;③邪见:认为世间无因果,顺世外道和是世人都持有这种见解;④见取见:固执地执著某种见解绝对正确;⑤戒禁取见:认为靠一些不正确的禁行(不准做这样,不准做那样)可以获得涅槃,以为那个是真正的见解。
这里主要讲和我们自身有关的邪见。我们的邪见是什么?主要是不清楚根本的佛理,学得不系统、不细致、不深刻、不圆满,这里知道一点点,那里知道一点点,乱扯乱抓,把很多东西混淆到一起。处于这种程度,我们就会诞生各种各样的错误见解。
这些错误的见解算不算邪见呢?当然没有真正外道的邪见那么严重,但由于内心不清楚,这些错误的见解就会影响修行,造成不圆满。譬如见解上不懂修行的次第性,那很多人就不重视前面的出离心和菩提心,直接去搞大圆满。大圆满的教法正不正确?拿《椎击三要诀》来说,教法本身是正确的,讲的人也是真大德,但由于学的人根本没有领受的基础,听了以后拿来乱用,甘露到了他那里也变成了毒药。
还有些人老是执持比较低级的见解,永远不往上爬,一看到超越他或超越他当时所处层面的见解,他就受不了。比如以前一些小乘学人,你要跟他说大乘空性,他捏着鼻子就走了。这种情况也可以叫“戒禁取见”或“见取见”。
我们经常会陷在这些里面,那应该怎么办呢?宗喀巴大师通过“三主要道”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提出了空性见,这是根本见解;要实现空性见,首先你得生起菩提心;要生起菩提心,你得有出离世间的心。也就是说,他次第地建立了我们在整个闻思修过程中需要抓住的几个根本。
总之,我们要持续深入地闻思,解决一些概念上的恶见;其次要反复观照,把正见落实到相续中,解决很多理论无法动摇的更深层次的恶见。说实话,学习概念并不是很难,真正困难的是把观念融入身心,大部分人都做不到。
接下来是随烦恼心所,分为十个小随烦恼、两个中随烦恼和八个大随烦恼。“小、中、大”主要是根据其发生作用的范围大小而作的分类注1,并不是说小随烦恼就是小烦恼,大随烦恼就是大烦恼,中随烦恼就是不大不小的中烦恼。
这些随烦恼全都是跟随六个根本烦恼而来,而造成贪痴慢疑恶见的根本原因是我执。比如疑心所,建立了自我以后,因为心要保护自我,获取安全感,但它又不能确定,就产生了疑,所以产生疑心所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跟自我有关;二、和不明白有关。
为什么呢?假如我已经明白某个东西对我有害,那我不会怀疑它,我会直接嗔恨,把它赶走。只有当我不明白它对我有害或有利的时候,我才会疑。还有,我要费神对某个事物产生怀疑的话,那它一定要同我的自身利益有关,哪怕好奇心也暗含着利益的判断,因为自我绝不会怀疑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比如非洲两只耗子在打架,普通人谁会怀疑它们当中谁是公耗子谁是母耗子?不会吧?因为它跟你的自我没有太大关系。
所以说这些根本烦恼全都跟自我有关,然后又引发了其他的随烦恼。
(一)小随烦恼:有十种: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术语的解释是“其发生的作用面最小,而行相粗猛,于不善心中,各别生起。”
什么叫作用面呢?就是导致这些随烦恼生起的对境。小随烦恼的作用面最小,只是在某些特殊的场景下才产生这些烦恼,不会随时随地都生起。相反,大随烦恼的作用面就很大,所有不善心所中都有它,很多对境都可以引生大随烦恼。小随烦恼的作用面虽然小,但不见得力度就不大,这十个烦恼往往一出现就让人受不了,十分恼火,所以说它行相粗猛。
基本上,我们也不可能整天都在小随烦恼,假如一个人整天不是忿就是恨,很快就变成一溜烟了。会不会有人见到左边也发火,见到右边也发火,随时随地都在咆哮啊?有些人的脾气是大了点,但他也要休息嘛,比如睡一觉、平静一阵再来发火嘛,否则的话不是很快气死了,就是被抓进精神病院了。所以说小随烦恼的作用面不会很大。我们分别来讲这些小随烦恼:
①忿:“对于违逆之境生起的忿怒,产生粗暴的身语表业。”就是对自己不满意的那个对境产生了恼火、忿怒之心,因这种心而产生粗暴的打骂人的行为。《成唯识论》曰:“对现前不饶益的情境,愤发为性。”忿是属于一种嗔恨的状态。
②恨:“由忿为先,怀恶不舍。”忿是暴怒出来,过了就算了,人不可能一直这么忿下去,否则会受不了,要么进精神病院,要么被自己干掉。而恨就不同了,你可以默默地、幽幽地恨,绵绵不断地一直恨下去。
女性在这方面有特长,而且恨的往往都是她最爱的,不想他则已,一想起他就恨得咬牙切齿。这种恨真是精彩啊,我有时候真想把女性的怨恨写成小说。
比如一个女的喜欢一个男的,那个男的对她从来没有任何感觉,但她已经自导自演经历了由爱到恨这个完美的过程,整个过程那个男的完全不知情。(众笑)你们觉得没有吗?很多粉丝崇拜明星就这样嘛,明星怎么知道你在爱他或不爱啊?
她那个过程进行得非常完美,爱得越深,到时候恨得就越切,完全是一种强烈的饿鬼心态。她爱的时候是出于“我爱”的极贪,爱不到就极恨。这种情绪太过了,就会形成怨恨,你们看电影里那种头发遮着脸“呜呜呜”飘出来的,基本上都是这一类。
得罪女人最可怕的方式,就是爱上她之后又不再爱她。还有,要是你爱她,她不爱你还好一点,最怕的是她爱上了你。为什么呢?大部分女性的爱情观很简单:我爱你,所以你必须这个样子,必须那个样子……她开出的条件比《百法明门论》还要多。(众笑)然后她就单方面地建立了合同,不管对方同不同意。建立之后,便开始每天检查对方的行为:“居然在大街上看其他美女!”好,违犯了一条,忿就开始了。然后就给对方脸色看,越堆积越多,堆到一定的时候就分手了,分手之后她就开始恨了。
所以说千万不要得罪女人。你要是得罪了男人,他忿起来最多把你暴打一顿,把你打趴下之后,自尊得到满足,他还会来安慰你:“以后大家就是朋友了,不打不相识!”但你要是得罪了女人呢?她活着的时候,因为身体这个障碍,没办法“呜呜呜”地到处跟着你;实在不行,你还可以找法庭申请禁止令,不准她见。她死了以后就麻烦了,头发遮着脸“呜呜呜”地就来了。(众大笑)男性一定要注意啊!
③覆:“恐失利誉,隐藏自恶。”前面讲“有覆无记”、“无覆无记”的时候说了,覆是遮盖的意思。心建立自我以后就害怕受到伤害,没有安全感,经常会隐藏和遮盖自己的过失。比如自己有什么过失绝对不会拿出来说,拿出来说的都是得意之处,即便有时说点小过失,也是为了掩饰大的过失。这种心态我们也很多,这里不用多说,大家去观察自己。
④恼:“忿恨为先,追触暴热。”比如一个人产生了忿恨,他会一直在那里恨啊,非理作意地想啊,想到后来突然暴怒:“总有一天,扒他的皮,喝他的血!”这就叫做恼,很多人都是这样的。
⑤嫉:“不耐他荣,妒忌为性。”“嫉”就是嫉妒,这方面男女表现也不同。男性一般是嫉妒对方有钱有权,他嫉妒的表现方式是这样的:“你有什么了不起啊?不就有点臭钱吗?”男性的嫉妒还好一点,最怕的是女性的嫉妒,我真的是不想说了。(众笑)
女性的嫉妒好精彩啊!基本上都是因爱而引发的,她要是喜欢上了一个男的,那这个男的就要小心了,你不能违背她头脑中建立的那些观念和要求。如果她喜欢你,你的眼睛要一直看着她,要一直含情脉脉,最好流点泪水之类的。要是你把眼神稍稍转一点,哪怕旁边是条猪,她也要嫉妒。
女性嫉妒起来,无头无尾,堪称“圆满”啊!嫉妒会发展成怨和恨,到了一定的时候,连身上的气味都会变,非常可怕,这都是极端的自私造成的。嫉妒比恨还恼火,一般恨是对方伤害了她才恨,而嫉妒是对方根本没有伤害她,她就开始嫉妒了。
比如A男爱上了B女,C女又爱上了A男,而B女可能根本就不认识A男。结果C女不去恨A男不爱她,反而会因为强烈的嫉妒恨B女,其实关B女什么事啊?也就是说别人根本没有伤害她,只是得到了她想要的,她就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嫉妒和怨恨。
而且女性的嫉妒不像男性,男性嫉妒谁,暴打对方一顿就完了,打完了以后:“哼,他臭钱再多,也被我打过!”他的嫉妒一下就没了。女性一般不敢去打,她就一直纠在心里,经常尖酸刻薄:“她算个啥呀?脸上的皮肤还没我好!”这其实是在折磨自己,其根本原因就是贪爱,因爱生恨。不把嫉妒去掉的话,真的好苦啊,一旦死了,你最好的结局就是饿鬼,但一般来讲,你连饿鬼都没资格当,会下到那口“锅”里面异熟。
大家要自我省察,不要嫉妒别人。我们经常说“随喜随喜”,要真的把随喜用于任何方面。比如你想得到的东西,自己没得到,被别人得到了,那你要发自内心地随喜这个人,这样才是正确的心态。不要在任何方面都是别人得到了好东西,你就嫉妒,怨天怨地怨自己没有。有些人哪怕学佛也是这样,我们以前去放生时,大家都认为放生的功德很大,所以有些老太婆一定要亲自去倒鱼,有人敢上去的话,她会一屁股把人家撞到水里,以为这就是学佛。(众笑)
大家观察一下自己,是不是经常有类似的心态?比如有人懂的佛法比你多,学得比你好,你说随喜的时候,应该很开心很真诚嘛?但你一边说“随喜随喜”,心里想的是“我说一句随喜,就有跟他一样的功德了!”这是一种偷懒的心态,能叫随喜吗?随喜是什么?是真地替他欢喜,这才是学佛,这样你才有同他一样的功德。
此外,在世法上我们也要学会随喜他人。仇恨小三的女性,你站到镜子前观察自己的心,你得不到的男人被她得到了,随喜她嘛!很快她就会跟你一样。(众笑)后面这句是开玩笑的哈,我是说反话揭露原配常见的心态,她会诅咒别人:“哼,现在老娘是黄脸婆,你是小三,你好像牛了;等他娶了你,你也会很快变成黄脸婆,另外的小三小四小五会接二连三地出来!”这些都是不对的,无论世出世法,我们都要替别人欢喜,饶益他众。真正的菩萨就做两件事:暂时地饶益他众和究竟地饶益他众,而不是产生这些很可怕的心态。
⑥悭:“鄙吝财法,不能惠施。”什么叫鄙吝财法?就是极端吝啬,什么都舍不得。原因是什么?就是刚才说的安全感。人为什么舍不得钱啊?因为钱可以带来安全感,不挨饿,遇到一些事可以用钱解决,所以广东人出家门时经常说“拿点钱傍身”,就是拿去防身。
有些人不止对钱或财物吝啬,在很多事上都很吝啬,甚至吝啬到连笑脸都不愿意给别人一个,这样是不对的。菩萨是要去饶益众生,财物上自己够吃够穿就行了,多余的东西,要么拿去放生,要么拿去利益周围的人,而且给出去后就完全不要考虑回报,这样做的人一定会非常富有。我说的“富有”还不是很抽象的“心灵的富有”,如果你真的尽情地布施,就算你后半生不富,下一世再来,比尔·盖茨看到你都会觉得自己很穷,绝对会这样。
有人会说:“不是哦,我供养了这么多,为什么还不富啊?”为什么?就是因为你天天都在搞这种计算。要得到佛家的富贵,做交易是不行的,你得发起菩提心,具备真正的施心。
⑦诳:“为获利誉,矫现有德。”就是无德称有德,为了谋取名誉或利益,自己无德而诈称有德的一种欺骗行为。比如有些人根本不是什么大修行人,跑出去冒充大德,这是在佛法上;还有在世法上,自己根本不懂,还到处吹牛皮:“这个行业里面我最牛,你那个产品拿过来,我绝对可以帮你制造!”结果搞一堆的假冒伪劣产品,这就是诳。
⑧谄:“为罔他故,矫设异仪。”为了取得别人欢心而阿谀谄媚,以达到自己谋求的目的。谄其实就是拍马屁,我们公司的马屁文化非常发达,几个老总的屁股经常都是浮肿的,就是被拍的。前面的“诳”是冒充有本事去哄别人,谄媚就是要通过猛拍马屁的方式达到一些利益。
⑨害:“损恼有情,心无悲悯。”害就是明显地欺负别人、整别人,有时看到别人被整得很惨,甚至觉得很开心,这是非常可怕的。一般来讲,我们佛教徒不会故意整别人,但有时看到自己讨厌的人倒霉,心里会很舒服,是不是这样啊?心里盼着别人栽,这就属于害心所,有时比直接害人还要恼火。有些人随喜的心很难生起来,随害的心却非常容易产生,特别是他讨厌的人栽了:“哈,你看嘛,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现在时候到了,一定报!”恨不得别人马上死了好。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有个故事:以前有两位格西互相敌对,其中一个格西破了戒,另外一个格西知道对方破了戒,兴高采烈地对自己的侍者说:“来,我们喝茶,今天有个好消息,我们那个对手已经破戒了!”这种行为有时比犯戒的过失还要严重,因为别人犯的戒可能是小乘的戒律,他该受罚就罚了;而你这样“随喜”,不但具足了他犯戒的过失,同时还丢失了大乘菩萨心或菩萨戒。这么一搞,后面那口锅就大了,你会在里面畅游很长时间,所以大家要注意这个害心所。
⑩憍:“于自盛事,深生染著,醉傲为性。”就是自己做了一件很牛的事,觉得很舒服、很得意。体现在佛教徒身上通常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修行稍稍有一点感觉了,那个自得啊,那个感觉啊,然后就耽著在上面,自以为是,产生傲慢。
以前有些学人喜欢读诵经书,经书读久了,身心会有轻松愉悦感。有一次,我去见一个师兄,他刚刚念诵完很多卷《法华经》,从佛堂里面出来,哇,那个神态啊,脸上绯红,充满欢喜,走路轻飘飘的,其实就是耽著在那种乐受上面。当然,诵经好不好呢?非常好,是一个殊胜的事,但如果你的心完全耽著在上面,那和真正的解脱又是两回事了。也就是说,不管你做了什么殊胜的事都不能耽著在上面,过去就过去了,要学会这样处理。
下面是两个中随烦恼:
①无惭:“不顾自法,轻拒贤善为性”,就是不知道自己的错误,还排斥拒绝贤善的教诲。自己做了错事一点都不惭愧,内心没有后悔的感受,反而觉得没什么。
②无愧:“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比如我们做了不好的事,受到别人的指责,我们会怒怼回去:“你指责我什么?我根本就无所谓,我无愧于心,甚至无愧于面。”人家骂人会说“死不要脸的”,就是骂他无惭无愧,做了坏事还得意洋洋,不可一世,现在很多世间人都是这样。
我们佛教徒的无惭无愧要追究起来会很细。比如,表面上我们可能没干什么大坏事,但我们在修行上偷奸耍滑,甚至偷懒不修行,我们惭愧了吗?根本就没有,很多人都会说:“没问题啦,以后再修啦,慢慢来嘛。”此外,我们做了很多很多对不起师兄们、对不起上师、对不起三宝,甚至对不起众生的事,心里觉得无所谓:“哎呀,没事啦,我是初学者,人总要有个过程的嘛。”你要给他讲这些道理的话,他还会说:“你不要逼我嘛,人总要有个过程的嘛。”让人拿他没办法。虽然心的转化是有个过程,但我们要意识到类似的言行就是属于无惭无愧,是一种烦恼心所。
然后有八个大随烦恼: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这个前天讲末那的时候已经讲过了。
接下来有四个不定心所:
(一)悔:追悔往事叫做悔。悔为什么是不定心所呢?以前也讲过,悔就是对已经做过的事产生后悔心,但后悔什么事就不一定了。假如是好事,比如我放完生,别人对我说:“你放生没有功德。”于是我马上后悔:“哎呀,何必把鱼放了,应该把它红烧。”这种悔就属于不善的心。反过来说,我没去参加,人家说:“放生功德这么大,你为什么不去呢?”那么这个时候我的后悔就属于良善的心态。
(二)眠:睡眠也同样是一个不定的心所。比如你说把觉睡好了以后去修行,那眠就属于善心所;如果你是想睡一觉把精神养好了去杀人、放火,那就是恶心所。
(三)寻:“寻谓寻求,令心偬遽,于意言境,粗转为性。”就是心很粗大地、不停地找寻什么东西。我们打坐时经常会产生寻心所:“这个感觉是不是证悟?不是,再找一个……”这就叫做寻。当然这是比较细的寻,粗大的寻是在外境上到处寻求。寻心所也是性质不定,取决于你找什么,比如你去寻求菩提心的感觉,这就是善心所;你去推究打击报复别人的方式,就是不善的心所。
(四)伺:就是心不再很粗大地向外寻找,而是坐在那里等待。比如坐等某个境界:“我守株待兔,那个境界一定会出现!”还有,我们经常说追求本性的时候要“歇即菩提”,本性不能靠心不停地寻求,而是要停下来让它自然显露。但我们坐在那里的时候,其实有一个很细微的心:“它要出来了,快出来了,啊?还没出来?”这就叫伺。
很多人打坐时都是这样,他一坐下去,伺的心态就出来了:“我这一座一定要把它坐出来!”那么伺也是不定心所,要看你想等什么。如果你等的是好的修行境界,那就是善心所;如果你等着有了神通去抢银行,那就是恶心所。
以上把五十一个心所都讲完了,其中有三十四个心所是和前五识相应,而意识里面五十一个心所都会发生。下面的颂词是:
依止根本识
这里主要讲第三能变的前五识和意识。前六识的现起,必须依止四种所依:
一、根本依:根本识就是阿赖耶识,前六识的生起都必须依赖阿赖耶识里面的种子,否则前六识就起不了作用。
二、染净依:由于我们是凡夫,在前六识起来的时候,末那识在任何时候一定会跟上去作用,产生污染。
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在《华严经》里讲:“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凡夫任何起心动念,哪怕这个起心动念是个善业,如果妄失菩提心,也是魔业。比如你去放生,没有发菩提心,而是为了挣更多的钱,这也叫魔业。为什么呢?你放生以后,这些功德你是得到了,来生可能会做国王,但由于你没有以菩提心作为行持善法的基础心态,那么下一世你做国王的时候,可能会把佛法忘得干干净净的,然后你会依据当年放生而造就的福报,去干很多坏事。而且,由于你具备了国王这么大的能力,干起坏事会比普通人更厉害。
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所有的起心动念里,都含有第七识的作用,它会跟随四个根本烦恼破坏我们所有的修行。比如说“我”要去放生,“我”要去修行,这些善法全都会被第七识污染。所以我们大乘修行人,每次修行之前,一定要让自己发菩提心!
我们每次交流之前,都会让大家发起无上的菩提心,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闻思、交流和修行佛法,具有无比巨大的功德,这么大的功德如果不用菩提心摄持,它有可能让你将来做国王、做富翁,如果你那时忘掉了佛法,就会依据这个功德来造很多恶业。所以我们每次听闻佛法时都要先发菩提心,完了再以菩提心回向,将所有功德全部以菩提心摄持。
由于菩提心是绝对的利他思想,恰好能对治末那识的污染,帮助我们成佛,那么我们回向发愿,实际上是把这些善业的种子专款专用,这样它成熟显发的时候就不会离开佛法。这就是佛教里面的“三殊胜”:做一个善法之前,首先以菩提心发愿,叫发心殊胜;做的时候非常专注,叫正行殊胜;做完了以后以菩提心回向,叫回向殊胜,合起来叫三殊胜。
三、分别依:前五识中任何一识生起时,第六意识一定要附上去同缘对境,产生了解分别的作用(首先五俱意识要附上去,然后开始分别对境的好坏等),谓之分别依。
四、同境依:前五识在生起时,一定要依靠相应的器官,如眼识的生起需要具备眼根,耳识的生起需要具备耳根,触识的生起要有身根(假如在你身体上打了麻药,那身体的沉重、冷暖等触觉就没有了)。五根与五识共取现境,谓之同境依。
五识随缘现
“依止根本识,五识随缘现”,前五识不停从阿赖耶识拿种子,经因缘聚合后,形成我们所看到、听到、感觉到的这个大千世界。这才是世界本来的来源,它不是由物质造成的,而是我们内心里各种各样的种子不停地聚合、呈现。
或俱或不俱
什么叫“或俱或不俱”呢?就是前五识有时可同时现起(俱),比如我们吃饭的时候,绝对是五识同时现起,眼耳鼻舌身都在发生作用;有时可以个别现起(不俱),或生起一个,或生起两三个、四个,视缘而定,比如禅定的时候,可能眼睛看不见了,但身体还有感觉。
如涛波依水
这是比喻前五识像大海中的波涛,而阿赖耶识就像波涛所依的海水。我们眼识所看到的事物是一些波涛,耳识所听到声音也是一些波涛……无论我们所感知到的任何形色、节奏、各种触感,其来源都是心,全都是从阿赖耶识里拿种子,然后经因缘聚合而呈现。
以前讲过,种子就是心中各种各样的一些力量。比如,我们的心具备眼识这种力量,就通过眼根等因缘和合呈现出各种各样的样子;我们心具备了耳识这种力量,然后通过耳根等因缘和合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心具备触识的力量,通过身体等因缘和合形成沉、重、麻、酸、软等感觉(打坐时这些感觉特别甚)。心就像大海,前五识的生起就如同大海中涌动的波涛。
《八十规矩颂》里面说:“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我们的阿赖耶识像大海,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像波涛,外境像风(其实“风”是指阿赖耶识通过我们的根识显现出这些外境),然后生起各种各样的情绪和感觉,但这些东西实际上全都是阿赖耶识(心)在游舞。但我们并不这么认为,反而误认为是各种各样的事物出现,然后不停去分别,好的我们舒服,坏的我们痛苦。整个轮回就是如此开始的。
如果哪天你发现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身体所感觉到的这一切都是心,那你就回到心本来的层面上去了。那时,一切现象都不过是影像,一切不好的作用全都会消失,转变成好的作用。“好的作用”不是心建立了自我之后,和“坏”相对的二元性的“好”,而是自我消失后“绝对的好”。就像“乐”,我们平常的快乐和痛苦都是相对的,没有快乐就没有痛苦,但解脱那种乐非相对性的快乐,叫“极乐”。
意识常现起
为什么要说“意识常现起”呢?前五识的现起需要很多因缘,一缘不俱就会中断。但意识需要的因缘不仅少,中断的情况也只有五种,所以经常现起。
以眼识为例,眼识的生起需要九个缘,比如我现在看到这个引罄,这个眼识的生起需要有九个条件:
一、根本依缘:首先它一定要有根本依,就是阿赖耶识要起作用。
二、染净依缘:我们每个人看见这个引罄都有各自的角度,这是我执(末那识)在起作用。
三、分别依缘:我们要有五俱意识和对它的好坏判定上去,比如分别它的把手是木头做的,罄体是铜做的。
四、作意依缘:就是注意力要上去,依的意思是这些东西互相依靠,因缘聚合的。
五、种子依:阿赖耶识里面要有眼识的种子。
六、境缘:我们的眼睛看到一个色境,产生眼识,按现代科学的说法,是光射在物体上面,其反射的光经过眼球、晶状体等,在后丘脑产生视觉信号。那么,是什么东西产生这个信号的呢?这个造成我看到那个东西的势力就叫疏所缘缘,而我看到的那个东西是亲所缘缘。疏所缘缘就是境缘。
七、根缘:我们必须要具备眼根才能看到东西。
八、明缘:就是光明,假如一片漆黑,我就看不到这个东西。
九、空缘:即空间,我必须要隔一定的距离才能看到事物。
这九类因缘其实还可以细分,譬如“明缘”就可以有不同的光明。大家在现在这种灯光下看到我的话,虽然胖了点,但还不是很丑嘛?要是把灯全部关了,拿一只手电筒从下面照上去呢?(众笑)一个因缘变了,看到的样子就全变了。
耳识的生起需要八个缘,因为耳识不需要光明,在黑暗中或在光明中听到的声音都是一样的;鼻识、舌识、身识需要七个缘,因为无论是身体的感受,鼻子闻气味,还是舌头尝味道,都是直接接触,不需要距离,也不需要光明。
意识所需的缘只需要染净依缘、境缘、作意缘、根本缘、种子缘。要生起意识,阿赖耶识中首先要有种子;拿种子时,阿赖耶识一定在运作;引心趣境,需要作意缘;想的对境,是境缘;用脑袋或心去想(个体感),是染净依缘。因为它需要的因缘少,所以很容易现起。我们绝对不会说没用空间,我就不想了;也不会说没有光明,在黑暗中,我也不想了。要是这样的话,晚上把灯一关你就可以停止各种各样的念头,马上入定。
除生无想天 及无心二定 睡眠与闷绝
虽然意识经常现起,但有五种情况它是无法产生的,哪五种呢?
一、生于无想天:就是我们说的长寿天。生于无想天的天人完全没有想法,在其五百个大劫那么长的寿命中,他都安住在禅定中,意识不会现行。(按照地球的年来算,一个大劫=1后面60个零那么长)这在佛教里面被视为一种“难”,一种极强的修行误区,因为无想天的天人会以为自己证悟了,但实际上根本不是,等他引业穷尽,从定中出来,人我和法我照样现起,一下就会堕落。
二、无心二定
无心二定指无想定和灭尽定,在这两种定中,意识也不现行。
无想定和灭尽定的差别是什么呢?在无想定中,受想因禅定力得到暂时的压伏,不会现行,但相续中的我执末那识还在(他也感受不到有我执)。灭尽定也是灭掉了受想,但相续中没有我执末那识,阿罗汉就是这样的。
三:睡眠:就是酣睡无梦的状态,这时也不会现起意识。这个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得到,比如睡醒后会知道睡眠那段时间完全空白。
四:闷绝:一种是通常说的昏迷,比如被一棒打昏,或者被注射了麻醉药,这种情况下前六识不起现行。还有一种是死亡之后,根据不同的死亡情况,可能会有一段时间的闷绝。闷绝出来以后,又会产生意识,但这时已经在中阴了。
这是检验修行的最佳时机。平时念佛念得好的,他念佛的业最大,那时就会想起念佛,一声“南无阿弥陀佛”,净土瞬时即现。平时贪嗔痴炽盛的,从闷绝里出来,“哇,前面有个美女,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瞧,泡她!”一抱就堕入恶趣,要么地狱,要么饿鬼。所以说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那个时候是总报,平常喜欢美女的人要小心了!
还有平时修空性修得好的,如果那时突然意识到自己死了,马上进入空性的境界中,那就牛了,十方世界,可以由他随意往生,去净土也行,甚至可以直接中阴成佛。
如果生前就已经开悟的人,死亡后会自然出现最根本的法性,叫“母光明”,你会发现那种全体的无执,和你平常修行所证悟的法性(子光明)是一致的,然后母子光明融合在一起,根本不需要一地、二地、三地这样次第修行,你会在刹那间立即成为十一地的佛,这就是大圆满利用“六中阴”修法实现的中阴成佛。但前提是要求你在活着时就已经开悟了。
今天就讲到这里,还剩下十分钟,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交流。
课后交流:
问:梵师兄您好,我有两个问题想请问一下,第一个问题是:有一个朋友,他的脊椎上有过一些伤病,不能做大礼拜,像他这个情况,可以用什么修行方法去替代大礼拜?
师兄:完全不能动吗?
问:对对对,因为脊椎动过手术。
师兄:如果完全不能动,可以拿一尊佛像或一本佛经在头上顶礼(要有跟磕头同样的心态)。以前有一个很厉害的老修行人,他一辈子都在磕头,后来老了磕不动了,但他还是要坚持磕头,怎么办呢?他就拿一尊佛像或一本佛经,每天不停地在头上顶礼。虽然他身体无法再做大礼拜,但内心的恭敬是同等的。我们磕头主要是为了训练内心的恭敬,因此在现况下可以采取这种方法暂时代替一下,但最好还是把脊椎医好,真正地去磕头。
问:第二个问题是《入行论》里面有一个推理,我可能钻了一个牛角尖,想不通,想请师兄帮忙解惑一下。我们学习的时候说因果和业力是我们处于世俗状态时,整个身心的运行规律;对治烦恼时也会去思维别人无有自主性,都是烦恼和业力在推动。那我想不通的是,比如我在修行时,我在犹豫自己应该精进还是懈怠?这样好像又产生了一个自主性的东西,就是“自己”在取舍犹豫,那这个“自己”到底在因果之外还是因果之内?我对因果的理解可能有偏差了,请教您一下。
师兄:你实际上是把因果和宿命搞混了。是的,别人的烦恼是非自主的,我们的修行,从根本上来说也是非自主的,因为没有自我就没办法自主。虽然从本质上来说,我们没有自主性,但因为心误认为有“我”,这个执著非常强烈和深刻,造成了整个轮回和无数的烦恼痛苦,所以我们就要建立一个“无我”来摧毁它,这个建立就是一种造作,就是一种好像有意识的行为。
人的生存意志来源于两处:建立自我和摧毁自我。首先是建立自我,建立自我的这个末那识是一种非意识性行为,是不假思索的一种执著;然后我们的意识要么去保卫“自我”,要么去摧毁“自我”,就只干这两件事。不管保护还是摧毁,实际上全都是围绕“自我”这个执著来进行的。既然是围绕着这个执著而进行的,那它就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当然,如果我们从种子的角度去分析,全都是心的游舞,种子的进进出出,没有一个真正的我,也没有个推动者。真正推动我们修行的力量是什么?就是心建立了“自我”的这种无明。
问:就是“自己”有机会去破坏“自己”?
师兄:是的。也就是说,如果心完全没有“我”的这种执著,我们就不需要去修行了,也不需要努力工作或劳动,为自己赚钱。
但是我们的心建立了“自我”这个无明,在我们不懂佛法之前,我们的心就因这个无明而产生了推动力——认为有我嘛,然后就要保护我,从而形成轮回。虽然佛菩萨告诉了我们无我的真相,但由于心的无明太深了,不是概念上知道就可以解决的,所以就要为了真正解决这个无明去拼命修行。由此可见,你修行也好,不修行也好,其根本原因都是出于有我执的这种无明。(有点好笑哈,从很深的角度来看,连修行都是无明。)
那么这个时候你是有努力的,为什么?因为有“我”的时候,你就没办法不努力。很简单,要是你现在说你不努力了,那你试试看——你躺着不起来吃饭,看看饿不饿死你?你饿了,爬起来吃饭就是努力。所以维护自我也好,消灭自我也好,都是一种努力。
那这个努力合不合乎因果报应呢?全部符合,从因果报应这个角度去看,都是种子在推动,并不是谁在主宰决定。然而这也并不是宿命,你要说宿命的话,就只有一种宿命,就是佛陀那里看到我们其实都是宿命。为什么?因为我们宿命是佛。
通常“宿命”含有一种很机械的意味,好像这一生已经被前世定好了。那前世又是谁定的呢?这样追下去,我们会发现一个驱动生生世世轮转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心建立了自我。心建立自我的这种无明是一切活动的根本,哪怕你修行也是因为它,为什么?因为有了它,你要把它摧毁嘛!那么是谁在把它摧毁呢?还是心建立了无明的这种力量在推动它,而无明的力量不是“我”,只是一种以为有“我”的错误执著。大家听没听懂这个逻辑啊?是有一点绕,但原理就是这样的。
问:好,谢谢师兄!
问:师兄,我好像听到索达吉堪布说过,年纪大的或有病不能磕大头、小头的,可以用念经的办法来代替磕大头和磕小头,有没有这个根据啊?
师兄:这个我没有听到过,不知道。如果真是索达吉堪布老人家说的,那当然可以。也就是说,你要去翻书或看视频,确定真的是他老人家的开示,你真的听到他这么说,那可以算。如果听别人说的话,那就不一定。我自己没有听到老人家这么讲,如果你确实听到了,就可以以他老人家说的为准。
问:师兄好,请问您说的阿赖耶识和我们平常所知道的潜意识有何异同?
师兄:潜意识是弗洛伊德建立的一个心理学上的概念,实际上就是比较深层次的意识,我们平时虽然不容易觉察到,但它会在身心里起作用。那这个你要说有什么异同啊?潜意识的种子还是来源于阿赖耶识的。那潜意识是不是属于阿赖耶识?这就跟佛教的概念完全没有关系了,因为阿赖耶识是无覆无记的,而潜意识是有驱动力的,虽然你平时感觉不到,但它起作用时会很吓人。
问:好的,这个问题我知道了,我还有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学佛的人,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一个慢心或者嗔心比较重的人?
师兄:这个很复杂哟,如果是我身边的人,那就好简单——暴打一顿!
这要看两个人具体的情况,这个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们处于什么样的状况?如果你的老公是这样的话,那你就有可能被暴打;如果是你的老板,他工资给得很少,那马上辞职就完了,万一工资给得很多呢?那就考虑一把!要根据具体情况来。
但不管怎么样,我们要以菩提心的基础心态去对他,但菩提心也讲究智慧,如果没有智慧,乱来的话,就会祸害菩提心,好心反而办坏事。比如,既然我要用菩提心对他,那他让我不学佛我就不学;他要求我去贩毒,我就跟他去贩毒,帮他作掩护。这样是不行的,得有一定的智慧。
那你说我该怎么办呢?我们学习佛法,慢慢智慧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就像给病人开药一样,要完全根据具体的病症来,很大很笼统的药方是不怎么管用的。所以你这样要我给你一个总的方法,就像病人都不给我,却要求我开药方,这种方法有点野蛮哈。
问:师兄您好,在《维摩诘经》里面,文殊菩萨跟维摩诘居士有一段对话:“善不善孰为本?身为本。身孰为本?欲贪为本。欲贪孰为本?虚妄分别为本。虚妄分别孰为本?颠倒想为本。颠倒想孰为本?无住为本。无住孰为本?无住则无本。从无住本,立一切法。”请问师兄,无住是不是中观里面说的空性?
师兄:是的,就是。这段对话实际上是在追溯现象的根本,一层层往下剥: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好,找到一个。再一个根本的原因是什么?一直追追追,追到最根本,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寻找“第一因”。最根本的那个东西就是我们说的本来面目,那么这个最本来面目是什么?最后就会找到“无住”那里去。
问: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刚才讲课的时候,所依缘中有根本依缘和种子缘,那个根本依缘不是种子缘吗?
师兄:不一样,种子缘是所境,根本依缘是能境。阿赖耶识里面有具体的所境,就包含了种子和根身。其实种子缘就是阿赖耶识,它们是一体两面,一方面,阿赖耶识要起作用,它负责提供种子,所以叫“根本依”;另一方面,从种子的角度来说,比如眼识要去拿它自己的种子,所以叫“种子缘”。这两个是分开的。
问:如果母亲的嫉妒心和嗔心很重,怎么办呢?
师兄:继续孝敬她,然后跟她讲嫉妒不好,嗔心不好。这个也是很复杂的,要看你的母亲具体是什么样的情况?比如我的母亲的话,我就只能给她放生了,因为她已经听不懂这些了。所以这个要看情况,但无论如何,孝敬母亲是一定要有的。
问:师兄好,您刚才提到说初学者喜欢把“学习是要有一个过程的”作为借口,但《楞严经》里面有句话叫“理虽顿悟,事须渐消”,请问这个怎么解释?
师兄:一个在陈述事实,一个是说心态。《楞严经》里面说“理虽顿悟,事须渐消”,是理已经顿悟,但事要慢慢来的意思,这是在说一个情况,陈述事实,就是你修行只能这样,逐逐渐渐地来。但那种动辄就说“学习有个过程”的人,更多是一种偷懒的心态。两者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问:那六祖顿悟了以后,他那个事就不用渐消了?
师兄:他说的顿悟是在理上,就是一下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比如我一下开悟了,但开悟了以后,那些习气还是在的,所以要“渐消”,利用这个证悟把习气一步一步去掉。所以像六祖跑到山里一搞搞了十四年。
问:第二个是您讲的“寻伺二各二”那个伺,就是比方说打坐等待一种好的感觉这种,这种伺的感觉也是反观还是只是陈述一下它?
师兄:伺不是反观,而是坐在那里等什么东西。但是等的时候,他的心是明明白白的。你是问怎么消除它是吧?
问:是要消除吗?
师兄:要消除。你要通过闻思去,然后在正确的见解之下去体受,寻伺就会去掉。寻伺一定是因为没有正确的知见指导自己的行为造成的,有了正确的知见的话,虽然也是寻伺,但是善的心所。因为寻伺本身是不定心所,比如说你修空性的时候,你要去体会空性的感受嘛,还是有寻找的感觉;但你这是在空性知见的指导之下,所以就变成了善心所。
问:这种善心所可以拥有,不需要消除?
师兄:不是的,刚刚开始的时候,你是丢不掉寻伺的;不寻不伺的时候,人就已经开悟了,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所以说这之前一定会有轻微的寻伺,但要在正确的见解的指导下去寻伺。
问:因为家人对学佛并不是很支持,所以编了一个美丽的谎言,在山庄打了四天坐,不得已晚上赶回家听课,但仍然感觉很幸福很满足……有三个问题请教师兄:前两天讲到入眠后,心脏仍会跳动,血液仍会流动,控制这些生命体征的是阿赖耶识,我们知道,有些情况下,某些高僧大德会延长住世时间,或者当下往生,如此控制生死,是因为他们已了知了阿赖耶识,还是因为他们已证悟了万法本性的缘故?
师兄:这个的话,其实禅定就可以做到,因为禅定可以对自己的身心产生很强的控制能力,延长住世时间。不仅大乘高僧大德可以做到,阿罗汉也做得到,甚至连一些修仙的人也做得到。那这个是不是了知了阿赖耶识呢?“了知阿赖耶识”这个概念太大了,有佛陀那种全知,也有我们这种仅仅知道“阿赖耶识”这四个字的了知,所以不好说,要看具体的相续。那是不是已经证悟万法本性的缘故呢?也不一定,刚才说了,延长寿命这种现象,很多外道都可以做到。
问:那真正认识阿赖耶识和证悟是一回事,还是存在次第性?
师兄:真正认识阿赖耶识和证悟是不是一回事?不是的,认识阿赖耶识的话,你可以知道一切境相由心现,叫“明心”;但见性(证悟)的话,要知道这个心到底是什么,要知道它的本。
所以有的地方把明心见性分成两个层次。有的地方说就是一个,但实际上,你这个明心到底明到什么程度?那个明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如果明到它的本质了,就叫做见性;明不到的话,它还是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明,你会发现阿赖耶识的功能很浩大,可以在里面找到过去世、未来世的很多东西,不像我们现在只有六根识的呈现。
所以说“认识阿赖耶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说的认知阿赖耶识就是知道一点点形象而已,只有佛陀能够彻底地把阿赖耶识全部搞清楚,搞清楚了,就叫做正遍知。
问:第二个问题:贪嗔痴慢疑的来源,跟八个识都有关系,还是仅来自于末那识和第六识?
师兄:跟八个识都有关系,它的种子来源于阿赖耶识,但这个种子是怎么来的呢?是通过意识和前五识造作后放下去的,主要是意识,它会分别善恶。那么这就牵扯到种子的熏习和本有的问题,种子怎么来的?是一直就有的,还是我们的心造成的?我们下节课会讲。所以你实际上问的是这个问题。
问:常听师兄讲,虽然去过很多地方,吃过很多美食,但其实哪里也没去过,什么也没吃过,是从唯识的角度来讲的吗?一切唯心现和一切是心制造出来的,是一个意思吗?
师兄:“去过很多地方,其实哪里也没去过”是什么意思呢?比如我们去了北京,不是真的独立于心之外的客观存在的北京让你去,而是我们心通过一定的因缘,比如有钱买机票、坐飞机等各种各样的因缘,就现出了一个北京。也就是说一切都是在你的心里面显现的,不是离心之外真的有那么一个地方。
“什么也没吃过”也一样,比如我现在喝了一杯茶,并不是心外有一杯客观的茶给我喝,而是我的心现出了让我喝茶这么一回事儿。
那么一切唯心现和一切都是心制造出来的,是一个意思吗?就是一个意思,一切都是心制造出来的,一切唯心造和一切唯心现是一样的,实际上造就是现。
问:那造跟现是不是分层次的?先造了后来现?
师兄:实际上你在造的同时,种子就存下去了,但现的时候要依因缘聚合。造的时候呢,是现出来的时候就已经造了,什么叫造啊?比如说我一看到面前这个引罄,马上很多反应出去了,看到它的同时、产生各种反应(分别)的同时,相应的种子就已经下去了。但这个种子下去了以后,是不是马上就现出来呀?不一定的,有些会马上现出来,有些不会。
什么意思呢?比如现在,我看到它的同时,种子下去以后,它也得马上出来,眼识是这个样子的。但意识里面的那些仇恨不一定的,比如我一看到你就不满意你,这个仇恨的种子不一定马上起现行的;它一现出来,说不定就是一口锅,所以有时候叫做异熟。不过总的来说,一切唯心现和一切唯心造是一个意思。
问:末那识有十八个心所,为什么它没有小随烦恼、中随烦恼、胜解、念、定这几个心所呢?
师兄:末那识只有大随烦恼,因为末那识只是简单地执著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它只是死死执著这个,就干这个事——它没有必要对着阿赖耶识产生烦恼吧?它不像意识要对外,所以它不会有忿啊恨啊嫉妒啊之类的心所,难道说我们的末那识会对阿赖耶识的见分很生气、很忿、很恨?它也不会对着阿赖耶识的见分说:“我看着它好惭愧哦!”它没有小随烦恼和中随烦恼这些东西,但是它会带来一些昏沉掉举等大随烦恼心所,因为建立了自我之后,心就有了覆盖,就会带来这些东西。
问:那大随烦恼的不信呢?
师兄:不信就是属于大随烦恼嘛,因为心建立自我之后就有角度了,一有角度很多东西它就不知道,所以它不信。
问:师兄您好!我想问的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问题,但是有两个疑问点。在打坐中,甚至有些人偶尔在梦中有一种预见未来的状况,这是属于阿赖耶识在起作用吗?还有它是怎么呈现、怎么运作的?
答:关于梦我们昨天已经说过了,我们的前五识只能现现境,不能把未来的东西拿出来现,比如我想看到明天的引罄,这是不行的。但是我们的意识可以把三时的东西全部拿出来捏造,比如我们做梦的时候前五识都关闭了,只有意识在活动,然后它就把过去未来乱抓出来,在梦中就呈现了。
如前所说,梦中意识要动的话,五个因缘(种子缘、根本缘、作意缘、境缘、染净依缘)都要跟上去——第一,要生起意识,阿赖耶识中首先要有种子,它会乱抓过去未来的种子;第二,拿种子时,阿赖耶识(第八识)一定会运作;第三,引心趣境,需要作意缘;第四,想的对境,是境缘;第五,你得用脑袋或心去做梦嘛(我执、末那识),因为是你在做梦,不是他在做梦,是染净依缘。所以意识共有五个因缘,这个时候的阿赖耶识和末那识也都在动的。
问:是否我们造作的所有的善业和恶业,都要受报五百次才结束?如果做善业回向菩提后,是否就不止五百次?
师兄:这个五百次不是谁规定的一个数字,它是指很多的意思,就是你造一个业不仅仅报一次就算了,往往要报很多次,善业恶业都一样。但你回向菩提以后,不是说不止五百次,而是回向以后就把它给固定了,把它锁起来了,所以嗔恨心去毁坏它的可能性就小一些,但是如果太大的嗔恨心来了,锁不住的时候,照样毁掉它。
这个五百次是不一定的,它是变化的,比如你某个恶业爆发了,报了一次以后你就学佛了,一个“嗡班匝儿萨埵吽”就全搞定了;有的甚至报都不用报就搞定了。反过来,如果你完全不管它,不修行不忏悔不发菩提心,那它可能会报很多次,比如你杀了一个人,他可能杀你好多次,杀都杀不完,有的也不止五百次。
也就是说这个也要看具体情况。比如你杀他之前拼命地折磨他,以前朱元璋就是,他把他的一个妃子用烙铁烫了一个月,把她烫死,你说那个仇恨有多大呀?!那就不止杀你五百次了,生生世世缠死你,一有机会就搞你,这么深的恨就不一定只有五百次。再比如有人打了你,你是不是一定只打回他一次呢?有些人嗔恨心大的话,你打了他一次,他打你五百次还不够,偏打你五百零一次咋了?所以这个“五百次”不是个定数,是指很多的意思。
问:我问一个问题,我问的这个问题有点残酷,是关于堕胎的忏悔的问题。就是我们要修金刚萨埵啊、百字明啊,我们有一个忏悔的方法,那么,对于堕胎这个事情来说,它相当于杀人,非常重的,按道理一定是要受地狱的果报的,那么,如果这个人真的是非常虔诚地通过金刚萨埵的忏悔法,比如她依止四力,她真的是永远发誓不再做这种事情了,那么她还要受这个地狱的果报吗?
师兄:不会不会,会忏干净的。金刚萨埵本身就是空性的意思,如果你忏得很深,最后证悟空性了,罪业就会被忏得干干净净的,因为果报这种现象根本不是真实成立的。
问:师兄,我有一个问题,请问西方极乐世界跟地狱都是有情众生的阿赖耶识的幻化吗?
师兄:地狱是我们有情众生执著造成的,但是方极乐世界不是,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愿力造成的,它不是我们的执著力造成的。
问:那比如说三个不同的修行人都修净土,他们都观想极乐世界,那么他们怎么知道他们观想的就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呢?
师兄:因为你观想的都是阿弥陀佛的嘛!
问:就是说他能往生极乐世界的原因,就是他的愿力跟阿弥陀佛的愿力相应,而且临终的时候,十念念的都是阿弥陀佛的佛号,所以他们能确定去到的就是净土?
师兄:你念的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有特殊指定的嘛。比如说我的时候,我就会“哎”地答应嘛。你对着我叫王三的时候,我肯定不理嘛!
问:所以就是说观想极乐世界的时候,可以照着《阿弥陀经》里面的观想?
师兄:你说的观《无量寿经》里面,那个观想的样子是不是阿弥陀佛的样子?这个不重要的。
问:观想可以随自己想象发挥吗?
师兄:这个也不能太随意发挥了,你要发挥,一下观到你家厨房就麻烦了。他给你一个固定的样子,就是把你的心定到那里,但是由于你的愿力——主要是愿力,其实这些东西全部是去培养愿力的,我们是信愿往生,所以你自己观想什么东西,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也不能太乱来了,比如,你说:“既然这个样子的话,我去想杀人放火,这个也是阿弥陀佛。”这样是不行的,它还是有一定的规定,比如要庄严啊、圣洁啊,跟阿弥陀佛的慈悲相应,不能乱发挥。不管怎么样,我们去观想,主要是为了让愿力显得更强大、更充实,因为主要靠这个愿力去往生。
问:那这个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成就的,但是在已经证悟的佛的角度来说,它也是空性的?
师兄:是的,没有任何一样东西不是空性,连阿弥陀佛本身都是空性的。
问:最后一个问题,法性就是法身吗?
师兄:应该可以这么说。法性是什么?一个事物叫做“法”,它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它的“性”,然后我们去找啊找啊,它的性什么都不是,是空性,所以我们就说这个空性是法的身体,叫法身。
但说到佛的时候,佛有三身:一个是法身,一个是报身,一个是化身。(实际上就是我们自心本性的三个不同的层面。)这个时候说法身,就是说佛的最本来的身体,这个最本来的身体跟这些事物的本质是一样的。那么说到事物的本质的时候,我们就说空性或法性;说到佛的身体的时候,就说法身,但两个实际上是一个东西。
问:因为刚才那个师兄问了关于我们女性堕胎的忏悔金刚萨埵的问题,我们不是说要念十一万遍的百字明或者更多地念四十万遍的金刚萨埵心咒也好,每一次想起来的时候,就觉得可怕:我曾经堕过胎,我曾经杀过人!那种反复想起会不会变成一种执著,或者怎么样能忏悔掉?
师兄:这种执著越执著越好。
问:可是不断地想起来,不断地忏悔,会不会令执著反而变得更坚固?
师兄:不会,这个等于是执著佛菩萨,没关系,不用怕。不是说所有的执著都不好,在学佛前期,是需要一定的执著的,比如执著菩提心,执著空性的修行;但到了最后,你真的证悟了空性,你的心已经发现了这一切根本都无有实质的时候,这两个执著也丢掉了。
也就是说,在有罪业的时候,还是要对摧毁罪业的善法有所执著,通过这样的执著来摧毁罪业。
好,今天的交流到此结束,现在开始回向。
注1 “随”有三个含义:一者自类俱起,二者遍不善性,三者遍诸染心。小、中、大的分别,以三义俱备者名大随,兼具二义者称中随(自类俱起、遍不善性);于不善心中各别而起者称小随。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唯识三十颂》第3课
- 《唯识三十颂》第5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