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把阿赖耶识和末那识给大家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今天要讲到最常用的几个心识——意识和前五识。
这六个识合称为“了别境识”(第三能变)。在第一天讲的时候说到,这个世界的变化其实不是物质自己的变化 ,而是我们的心识在进行变化。那么能够导致这些变化的心识可以分为三个大类:第一个能变是阿赖耶识,第二个能变是末那识,第三个能变就是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识)。现在看颂词:
次第三能变 差别有六种
就是说第三能变一共分成六种作用,这六种作用各各有差别,而这样的差别是依根来建立的。比如我们能看的眼识,为什么它叫“眼识”呢?因为能帮助我们看的根叫“眼睛”(如果换成英语来说,这个根识的名字就不叫“眼”识,而叫“eye”识了),这就是“依根立名”。
那么意识的根是什么呢?意根其实是末那识,但意识的浮尘根是大脑。那为什么不叫“脑识”呢?因为我们的思维不仅仅是大脑的运作,有时还会用“心”。很多人认为思考一定是用大脑,其实不完全是,大脑只是一个辅助机构,虽然我们的思考很大程度上会用到大脑,但有时有些思维会通过心脏这个部位作用。
以前的文人爱用“我心想”这样的词汇,就是表达他有时候是用心去想的。什么叫用心去想呢?你看,有时我们想得太多了,脑袋会疼得像要爆了一样,这个好像是脑袋在想。但有时不是这样的,比如你产生一些情绪了,你的脑袋并没有特别地想什么,心里却在紧紧地纠结,那种感受就堵塞在心脏那个部位,好像是心脏在感受事物一样。你会觉得非常揪心,而且这种揪心的事往往会很绵长、很细微。
脑袋反而很简单,想完了就不想了,想累了也想不起来了,有时候会一片空白或一片麻木。而心不是的,它慢慢来,慢慢地折磨你。比如你为某种事情产生情绪的时候,情绪往往不会呈现在大脑里,而是像在心里,心就开始揪啊想啊,特别是钱包不见了,或者女朋友跟别人跑了,这种事相当揪心,你会觉得心口好疼啊。
也就是说,意识不仅仅是大脑的活动,只能说意识可以借助我们的大脑,所以它没有叫“脑”识,而叫“意”识。“意”是思量的意思,末那识是它总的根。
那么,眼识能看的根就是眼睛吗?不是的,眼睛只是一个助缘,其实能看的能力不在眼根上。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自己是用眼睛去看事物,其实不是的,是心借助眼睛来看。为什么呢?比如你在做梦的时候,你的眼睛是闭着的,但梦里的你还不是在看啊?你照样有那种显境的能力。
心能够显出境的这种能力就叫“看”,那为什么又要叫“眼识”呢?因为心是以眼睛来作为“看”的最主要的辅助器官,就像中央有什么命令,一定要借助下面的各大机关部门来运行一样。那么耳等其他识也是这样,心借助的是耳根等辅助器官来听、来闻、来尝、来触。假如我们的耳膜不小心被震破了,这个辅助器官虽然坏了,但我们可以去做一个人工电子耳来听。总之,我们能看、能听的这些能力,不完全是眼耳等辅助器官。
现代科学把我们五种感知的“最终能力”总结到大脑或者后丘脑,说我们是这样看到事物的:比如我看到面前这个引罄,是光照在引罄上,它反射过来的光通过我的视网膜、晶状体等一系列器官,在后丘脑形成视觉信号而成像。也就是说,我们真正能看的能力是后丘脑这一块;我们所看到的这个引罄,也绝对不是引罄本身,而是一些视觉信号,我们永远不知道引罄本身是什么。
就像我们看到的太阳一样,你以为那个悬挂在空中的太阳,就是你真正看到的太阳吗?其实太阳发出的光要8分钟才能到达地球,你在地球上看到的太阳永远是8分钟以前的太阳。这和后丘脑成像的原理是一样的,换句话说,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事物真实的样子,你所看到、听到、摸到的东西,全都是后丘脑对一些信号的总结。这其实是我们认识世界时很大的一个问题。
那么,这在科学上就造成了一种可能性:我们把一个活体的大脑取出来,放到一个营养箱里面,保证它各项功能正常运转,然后给它接上电子仪器,用一台巨大的电脑不停地给它提供各种模拟人类感知和思维的电磁信号。这个放在营养箱里的大脑就会“看见”各种各样的现象,它会觉得自己是一个真实的人,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里。
但事实上这个大脑所呈现出来的世界只是各种电磁信号虚拟的假相。你们是不是觉得有点可怕啊?我们现在有可能出现这种状况哦,说不定我们根本就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只是浸泡在某个营养箱里的一个大脑。伊斯兰教就以此原理为题材拍了一部电影,说这个世界根本就不是真实的物质世界,只是各种各样信号的呈现。
那么是谁在提供这些信号呢?他们说是安拉,所以一切都属于安拉(其实基督教也这样认为)。那佛教呢?佛教认为提供信号的不是安拉,也不是上帝,而是阿赖耶识,也就是我们自己的心——心把这些信号存下去,然后再显发出来。
不管宗教也好,科学也好,其实都在追逐这个根本问题——世界的来源是怎么回事。我们只有摸清楚了世界的来源以及它的运行规律,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解脱,否则的话,你可能就是一通乱窜,最终遭致巨大的痛苦。事实上也是这样,六道轮回就是因为我们不明白真相而造成的,一旦明白了真相,六道轮回就结束了。
好,我们回到颂词,颂词说“次第三能变,差别有六种”。因为根的不一样,所以它起的功效也完全不一样,比如看就是看,听就是听,所以说“差别有六种”。
这里面有个最厉害的差别——意识。意识分两种:一种叫做五俱意识,一种叫做五后意识。什么叫五俱意识呢?它的术语是:“意识与前五识中任何一识同时生起的时候,一起去缘一个外境,然后产生了了别的作用。”
意识附上外境的那一刹那,其实还可以细分成五个阶位的分别心。①比如眼识显现出来一个东西,意识一上去就把它明确了,这是第一个,叫做“率尔心”;②第二个叫“寻求心”,就是把外境固定下来,让它更加明晰;③心把外境固定下来以后,一下就彻底清晰了,这个叫做“决定心”;④然后意识分别它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它的好坏等等,产生了“染净心”;⑤接下来就是连续性,这个东西会一直这么持续下去,这个叫做“等流心”。这五个阶位听起来好像每一个都有一段时间,但实际上就是依次迅速发生在一刹那之间。也就是说,第一刹那的五俱意识就可以分成这几种作用。
五俱意识的作用只是去明确外境,让这个境显现的力量更加强大,它并没有作进一步的思考,不像五后意识分别得那么厉害。实际上大家也不用搞那么细,可以把它简单地理解为“注意力”就行了,比如我一直注意这个引罄,这样的注意力就是五俱意识。
这个“注意力”会加大外境对你产生的力量。我们昨天讲了打仗的例子,我小时候最喜欢打架了,五天一大架,三天一小架,经常跟别人打。有时候把别人打得鼻青脸肿,有时候被别人打得鼻青脸肿。打架的时候,我根本感觉不到疼,因为我的注意力根本不会管挨了打疼不疼,身体有没有受伤,想的就是拳脚要怎么挥舞、怎么躲避,怎么赶紧把对方放倒。但是打完后一看,身上这里一个包、那里一个包,疼得不得了。
也就是说,当我的注意力没有放到身上时,挨了打的疼痛是不明显的。当我打完架了,把注意力收回来观察自己身体时,这些伤痛就凸显出来了。这就是五俱意识的作用,它会让外境显得更加清晰、明确,力量更大。那么这五俱是哪五俱呢?随眼识生起的叫做眼俱意识,随耳识生起的叫做耳俱意识,随鼻识生起的叫做鼻俱意识,以此类推。
什么叫五后意识呢?五后意识也称为独头意识,因为它可以不依靠前五识和外境而单独发生作用,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思考的能力。它又分成四种:
一、独散意识(散位独头意识):就是各种各样的思考,比如回忆过去、计划未来,想东想西。你看我们平常的思维是不是这样的嘛?经常思考我们身处的环境或状况,把各种各样的材料拿来进行组合:别人说我什么,过去我干了什么,未来我要干什么……这些就属于独散意识。
二、梦中独头意识:睡梦中我们也会有一定的思考,虽然那时候的思考不像白天那么清晰,但还是在思考的嘛。比如梦中梦到一头老虎来追你,马上产生恐惧,立即开跑,结果怎么跑都跑不动,吓得拼命念阿弥陀佛,然后一下醒了……这个叫做梦中独头意识。
三、定中独头意识。我们打坐的时候,有时会产生很轻微的一些意识,大家不要认为定中就是完全无想,不是的,有时候定中会有一种想,而且那种想很独特,很有意思。
比如有些学佛的高级知识分子要写论文,想不出来的时候恼火得不得了。那怎么办呢?他把一些有关论文的材料读完以后,就去打坐。打坐的时候,眼睛不再看,耳朵不再听,身体也不再感觉……定到一定的时候,前五识都停下来了,意识就开始很清晰、很专注地进行思维,这个时候论文会想得特别清楚。(经常有人说:“嘻嘻,我打坐的时候闻到了香气!”这说明级别还很低,因为禅定到一定的时候,鼻识、舌识就停止了,你根本闻不到什么香气。)
所以大家想什么事情想不清楚的时候,可以到定中去想哈。“定中”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心的力量不要分散到其他地方去,全部拿来思考。这时候的思考会井井有条,特别清晰,平常想不清楚的地方也想清楚了。其实这就是我们那天讲的“静虑”,这里就叫定中独头意识。
四、狂乱独头意识:就是人有精神病,他有很多幻象,跟我们正常的取境不同。
为什么说我们的取境是正常的呢?其实我们每个人取的境不会绝对一样,比如你看到的桌子是那个角度,我看到的桌子是这个角度。但因为我们看到的东西有很大的相似性,我们可以通过这种相似性进行沟通交流,达成很多“共识”,以此谓之“正常”。
但疯子就完全不是这样的,他是幻想性的,比如人家都没打他,他就说:“呜!他打我!”这些乱七八糟的、不是正确取境的思维,就叫做狂乱独头意识。
总的来说,意识就分为五俱意识和五后意识这两种。五俱意识非常重要,意识就是依靠它和前五识发生关系,让我们的前五识更加清晰、明了,否则前五识显起来是模糊的。比如,我在看电视的时候,旁边有两个人在说悄悄话,我很想偷听他们说悄悄话,于是就一边偷听一边假装看电视。如果这时候有人问我:“你在看什么呀?”我就傻了,答不上来。因为我的注意力全部在听别人讲悄悄话,五俱意识没有加到眼识上,所以根本就不会知道电视里演的是什么,看到的东西全都是模糊的。
反过来也一样,一个人很专注地看电视的时候,人家在说他的悄悄话,骂他是个坏蛋、是个王八蛋。他的注意力没有用去听别人讲他坏话,半天才笑嘻嘻地问人家:“啊,谁是王八蛋呀?”所以说不加上五俱意识的话,我们的前五识会显得不那么清晰明了,会朦胧。
意识还有个作用,它采纳了前五识所提供的信息之后,就开始进行各种各样的解拆和组合。平常我们思考的时候,就叫做独散意识。平常组合多了,晚上做梦也开始组合,就成了梦中独头意识。然后,稍微聪明一点的人就会发现:“这样不对哦,我在思考的时候,五根也在运动;不如把五根停下来,让意识很安静、很清晰地进行思考。”这就变成定中独头意识。如果他平时乱扯扯惯了,扯到完全失控了,就变成狂乱独头意识。
大家也不用想得那么复杂,五俱意识和五后意识,实际上就是心的两种功能,心在运作中出现了这些情况,就形成了这么多的名词。其实这部《唯识三十颂》会牵涉到很多名词,在场的师兄和网上的师兄,可能很多人对唯识的这些名相根本没什么了解,大家一听这些名字,不仅会觉得很混乱,而且听了就忘了。
那些名词,如果你没有时间去读,你就把它忽略过去算了。但如果你有大量的时间,就要把唯识的书籍拿来看,结合我们讲的这些内容再去看书,你会清晰明了很多。然后你再去仔细思维,特别是进行“定中独头思维”,你对这些见解的理解会越来越深,觉得它真的是正确的。
当你的心觉得它真的是正确的时候,你的心就开始产生作用了。什么叫“产生作用”呢? 就是你读唯识读久了以后,你会真的觉得这些外境不是物质的,就是你的心的显现。然后你认为它坚实、客观存在的错误感觉会消散,开始觉得它是心的幻觉。这种感受出来以后,你可以去保持它,这个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单空的修行”,是破坏外境的一种修行。
这样把外境破坏了以后,心会感觉很轻松。修行到一定的时候,那些乱七八糟的执著会减轻,一些抑郁症、各种各样的毛病会莫名其妙地消失,不用吃什么药,它真的有那么大的作用。
我们很多痛苦和很多难以控制的心绪,就是因为心对外境和自己的身体有强烈的执著。这种执著厉害到什么样的程度呢?根本不用想就认为它存在——“不思量,自难忘。”比如你一直都感觉到自己身体的存在,这种感觉就是执著,而这种执著一定会带来痛苦。因为你要防止“身体”这种感觉被破坏,假如别人用刀对着你,你的恐惧和害怕就出来了。
平常我们会认为产生害怕的反应很正常:“因为有人想拿刀捅我的身体啊!”但从唯识来看,实际上是因为你执著有真实的身体和真实的刀,当这两个执著产生碰撞的时候,你就受不了,会痛苦。如果你完全觉得你的身体就心捏造的东西,刀也是心捏造的东西,他要捅就让他捅喽。会捅成什么样子呢?——虚空碰虚空!
有人会问:“这可能吗?”就像猪看到人谈恋爱:“是这样谈恋爱的吗?竟然还要写诗!我们猪谈恋爱不是这样的。”真的可能,西藏有这么一个例子,一个高僧的徒弟帮他系腰带,一系就系个空。以前玛尔巴大师(噶举派的祖师)很夸张啊,他在法座上讲法,讲着讲着身体就没了,或者有时显出一轮月亮,把下面的弟子看得目瞪口呆。因为他的心已经完全没有实有个体的执著,可以随意捏造形象。这个就叫任运自在,我们有没有本事捏造一个出来?——也可以哈,去韩国。
如果我们长期学习唯识,通过反复的思考,就会产生这些感受。学习唯识,主要是用闻和思,闻思的同时就是修。闻思的时候,有时候要打起坐来思维——静虑。首先是想,然后去感受这些现象真的只是心识的作用,它不是物质。因为以前经过逻辑分析,已经推断出它不是物质,而是心识的一种作用。时间长了以后,你就觉得确实如此,这样的感觉才是正确的,以前那种心外有物的感觉是错误的。
我们看到外面的山河大地那么广阔、复杂、气象万千,没有修行的人会说:“这怎么可能是心的显现呢?那么复杂,心能显现的这么复杂吗?想个一二三四五都想不清楚,怎么可能显现这么复杂呢?”(他把心理解成意识了,其实心就可以显现的这么复杂。)而唯识修得很好的人,他出去看到包罗万象的事物:“这么微妙繁复的事物,怎么可能是物质呢?只有心才能显现出来。”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看法。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后者经过正确的训练,世界观已经开始变化了。哪一种是正确的呢?当然是后者。
前者是错误的唯物主义认知,他认为物质和我们的心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如果我们想获得幸福,就要去改变世界,战天斗地。后者不是这样,他认为,想让自己的现境现得好一点,就要去积累功德,要去修行,改变自己的心。截然不同的两种世界观,导致截然不同的两种“生产方式”。我们佛法的修行,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在进行生产,建设家园——西方极乐世界!只是采取的方法跟世人不一样。这是基于两种完全不同的世界观,但总有一种是正确的。
为什么敢说我们是正确的呢?因为佛教的世界观经得起分析、经得起检验。几千年来,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哲学家、科学家敢说佛法哪点是错的。有本事来试一下!
从佛学这个大范围来讲,我真的是一个学得很差劲的人,对佛法的了解仅仅是汪洋一滴、 九牛一毛;但这些年来,到我这里来辩论的各种“家”也不少,至今没有一个能辩赢我,九牛一毛就把他们搞定了。不是我有多厉害,而是因为佛法的理论非常完整、圆满、系统,逻辑非常严密,颠扑不破,所以我们敢说佛教的世界观是正确的。
而且我们通过一定的闻思和修行,它确实会产生非常巨大的作用:身心愉悦,出现各种各样的善妙。但是,如果我们执持唯物的世界观,就会导致我们拼命地去外面拿东西。拿不到,有求不得苦;拿到了以后,有爱别离苦;在拿的过程中肯定会产生争斗(现在公共汽车上争个座位都要打架),有怨憎会苦;因为建立了个体感,去拿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委屈装在心里,要在黑夜里写诗、喝酒,五阴炽盛苦就来了。然后还有生、老、病、死这四种基本的痛苦。
很多人认为死了以后就啥都没有了,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导致了很多诸如此类的错误见解和行为。你看有些老年人生了重病,往往都会放弃治疗,甚至希望儿女把自己解决了。儿女也万般纠结:解决了,是亲手杀父母;不解决的话,看着他痛苦又无能为力,于心不忍。社会上有一种声音说能不能施行安乐死,因为死了以后什么痛苦都没有了。
这是邪见!他们不知道人死后并非什么都没有,如果就这么把他解决了,他可能更痛苦,痛苦十倍二十倍都不止,只是他说不出来了而已。
还有些人身心受到了巨大的创伤,痛苦万分,就会选择自杀。因为他的骨子里有一个观念:我死了以后,这个痛苦就消失了。实际上根本就没那么简单,他的痛苦不仅不会因为死亡而消失,反而会变本加厉,追悔莫及!所以这种世界观会导致很多错误的行为。
反过来,如果一个人执持“万法唯心”的这种正确的世界观,他在还没有遇到这些痛苦之前,就会采取很多措施来改变自心。他可以去放生、供水、磕头、念经念咒、禅修打坐……善的种子下去后,就会结出善果,日子一长,他的身心开始愉悦,环境也开始变好。到老年的时候,老相都不会现前。
你去看西藏那些老太婆(我还不说那些修行很好的高僧大德),她们一脸黢黑,牙齿焦黄,还没剩几颗,整天在阳光下摇着转经筒,开心得不得了。她们没多少文化,也不认识中国字,大多资具贫乏,长年可能都只穿一套衣服,但因为终生信奉佛法,相续中善的力量堆积到一定的时候,作用就显发出来了,让她们的身心非常安逸快乐,过得非常舒适自在。
你再看汉地的老年人呢?一张张脸布满愁苦的沟壑,皱成一团。(所以我让禅修中心的师兄每个月都去养老院做义工,同时也让他们去观察和反省不修行的结果是什么。)他们所拥有的东西比藏地那些老太婆好多了,人家就一个转经筒,一身破衣服,对着太阳笑嘻嘻的;他们是整天诉苦:我的媳妇不争气,我的儿子不来看我……其实儿子媳妇来不来看你都没关系,阿弥陀佛来看你就行了嘛!
所以有修行的人,心境是不一样的,他过得很舒爽。长期这样修行,功德逐渐积累,走的时候甚至能预知时至、安然而逝,而不是躺在医院里面到处插满管子。形成这两种差别的根本原因,就是源于两种不同的世界观。我们接着看颂词:
了境为性相 善不善俱非
这六个识的作用就是了境(分别外境)。比如眼识看到一个东西,可以确定它跟其他事物不同,并且确定这个东西就是这样的,这就叫“了境”。意识再加上去“哇,原来这个东西叫引罄,英文叫inverted Bell……”由此各种各样的了境就产生了。
前六识的性质是“善不善俱非”,意思就是它们通三性——善、恶、无记。“俱非”就是无记,因为它属于中性,非善非恶。无记又分成两种:一种叫做有覆无记,一种叫做无覆无记。昨天我们讲过了,阿赖耶识和末那识都是无记性,它们不分别善恶,但末那识有遮盖,是有覆无记,阿赖耶识没遮盖,是无覆无记。前六识就不同了,它们有善、恶、无记,三性都具备。
我们的心有各种各样的活动:贪、嗔、慢、疑、慧、惭愧……在唯识里面分了五十一种,五十一种又可以归纳为六大类。意识可以跟五十一个心所全部相应,也就是说,五十一种心所在意识里面都可以呈现出来。前五识只能起三十四种心所,没有意识那么多,但因为《唯识三十颂》里面是把前六识合归为一大类能变,所以把五十一种心所全部都讲在里面了。
关于心王和心所的关系,今天还有人问我,所以我再把它讲详细一点。各种心识叫“心王”,各种心的心理活动叫“心所”,心王一动,肯定会有心所去配合。比如意识可以思考的这种能力,就叫做意识心王。那么我在动用意识思考的时候,可以想很多不同的东西:我可以想贪,我可以想嗔,我可以想善,也可以想恶。想的这些不同内容就叫做心所,但想的能力就只有一个——意识,这种能力就叫做心王。眼识是能看的能力,耳识是能听的能力,它们都叫心王。
有人可能会问:“前五识只负责显境,怎么可能有心所呢?”是的,前五识本身只负责显境,没有心所,但是它们会引发相应的心所,比如眼识一产生,紧接着五俱意识就上去了,然后会马上生起各种的心所。所以在唯识里面,也会把前五识所引发的心所附加上去,一共有三十四种。
而意识把五十一个心所一网打尽,因为意识太厉害了。我们人类最厉害的就是意识,动物都没有这么丰富,比如狗就没有“欺诳”的心所,狗是不骗人的,人在这点上还不如狗。
这五十一种心所可以分成六大类,所以又叫“六位心所”。我现在跟大家笼统地介绍一下:
一、遍行心所:我们讲阿赖耶识的时候讲过了。遍行心所有五个,分别是:触、作意、受、想、思。为什么叫“遍行”呢?因为它们是一些最基础的心所,八个心王(心的八种能力)动起来的时候,都会有这五个心所。
二、别境心所:分别是欲、胜解、念、定、慧。因为它所缘的对境不同,所以叫做别境心所。
三、善心所:就是我们各种各样善良的想法,一共有十一个: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四、根本烦恼:就是最根本的六种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
五、随烦恼心所:有了根本的烦恼的话,其他的烦恼就会跟上去。其中小随烦恼有十个:忿、恨、覆、恼、嫉妒、悭吝、欺诳、谄、害、憍。中随烦恼有两个:无惭、无愧。大随烦恼有八个:掉举、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六、不定心所:分别是悔、眠、寻、伺。“不定”的意思是说我们不能说它是好或坏,它有可能是好的,有可能是坏的,要看你怎么去运用。“悔”是指后悔,大家不要认为悔都是善心所哦,比如干了一件好事以后你又后悔,这个悔就成了不善的心所。“眠”就是睡眠,如果你是想睡好了再去修行,那么睡眠就变成了善心所;如果你是想睡好了以后去打架,那么这就变成恶心所。“寻”就是心里思考、推求或细察什么东西,你可以对好事进行寻求,也可以对坏事进行寻求,所以不定。“伺”是比一般的寻求还要细微的一种寻求,和“寻”的特点一样,也是属于不定心所。
这六类心所全部加起来,一共是五十一个,在意识里面全部都具备。
我们继续看下面的颂词:
此心所遍行 别境善烦恼 随烦恼不定 皆三受相应
我们心的感受归纳起来有三种:快乐、痛苦、无记(既不快乐也不痛苦)。比如我们看到这个会议厅,没有什么快乐或痛苦;如果别人打你一下,这是痛苦的感受;如果打的力度轻一点,变成抚摸,那就是快乐的感受。刚才说的六类心所和三种受都相应。
现在我们要把五十一个心所一一地讲下去。颂词是:
初遍行触等 次别境谓欲 胜解念定慧 所缘事不同
善谓信惭愧 无贪等三根 勤安不放逸 行舍及不害
烦恼谓贪嗔 痴慢疑恶见 随烦恼谓忿 恨覆恼嫉悭
诳谄与害憍 无惭及无愧 掉举与昏沉 不信并懈怠
放逸及失念 散乱不正知 不定谓悔眠 寻伺二各二
其实我也不想这么一一地讲,很多内容不用我讲大家也知道怎么回事。比如“贪”,大家不清楚吗?面对自己喜欢的东西,那种心就叫做贪。
但我们学唯识就是要学这些理论知识,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心。它会把我们各种各样的想法和感觉进行归类,以及详细的分辨。这样的话,当你产生相应的心情的时候,你能够马上反观。
比如有个新来的同事做事做得比你还好,他被老板表扬,得了奖金,你心里面极不舒服。平常人不舒服的话是不会反观的,他会马上想办法整那个人,或者在老板面前打压揭发告状:“其实那些事不是他做的,是我做的。”但修行人不一样,通过唯识的学习,你立即就能观察到自己的心在干什么,然后马上提起正念:“我的嫉妒心出来了,这是一种不好的心所,会遭报应的。它不可能让我快乐,也于事无补,我要放下这种心态。”一次、两次、三次……反反复复这样做,嫉妒心就会慢慢变弱,甚至会消失。
这是依靠因果正见的方式来对治嫉妒心所,也可以依靠菩提心来对治。当发现自己在嫉妒了,马上提起菩提心:“他是我的老妈,做了我无数世的老妈,我居然嫉妒他!人会嫉妒自己老妈妈?不会!”打自己一耳光,不嫉妒了,心一下就放下来了。
有些人觉察到自己嫉妒的时候,可以用空性的感受来化解:“我怎么开始嫉妒了呢?他和他做的成绩,以及我的感受(包括嫉妒的心)全都是空性的,完全无有实质!”这样人一下就放松了,他甚至会故意感受嫉妒:“原来是这样的,真无聊!”
也就是说,发现烦恼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去对治。但前提是你要发现它,心的力量要马上反观。那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就是通过学习这些理论,对自心进行反反复复的分析,这样力量越来越大,印象也越来越深,到一定时候才能学会反观。否则绝对不行的,你看我们平常做人做事,一遇到事情都会被情绪带着跑。
在这五十一个心所里面,其实大部分都是不善的心所,有十几个甚至非常恶劣。这些心所活动起来以后,我们一般不会反观对治,只会找别人的麻烦。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不信因果的行为。
为什么我们经常是概念上相信因果,实际行为却不信因果呢?就是因为我们对自心的观察不清楚,不知道用学来的概念对治很多无明烦恼。这些不善的心所就像敌人,你连敌人都没有发现,又怎会用你学的这些武器去对付它呢?学的这些概念说起来都知道,但一些不善的心所起来的时候,就啥都不知道,全部还给释迦牟尼佛了。
你这个样子,又想解脱,骗谁啊?解脱不是说上师给你念个咒语加持一下就可以了,而是学了这些道理之后,慢慢去看清自己的心,看自己有多糟糕、多龌龊、多无聊、多无耻!逐渐把这些烦恼丢掉以后,心才会开始平顺,这个时候才有可能发现“一场游戏一场梦”——证悟空性。所以前期一定有个反观自省,拿着这些理论来对治烦恼的过程。
那要对治什么呢?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学的这些。其实我也不想这么讲,因为这些太学术化了,真的好费力啊。但在座的和网上的师兄,有的连“唯识”这两个中文字都不一定认得清楚,所以我还是要跟大家一个个地讲,而且要尽量讲得通俗易懂。
五个遍行心所我们昨天已经讲过了,不用再讲了,现在来看别境心所。
(一)欲: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欲望”,术语的解释是“缘所缘境起希望。”就是一个对境在我面前出现了,我希望得到它或希望它离开。
大家不要一听到“欲望”就想成是贪欲。贪欲是要把它拿回来,保住它,比如看到一堆人民币,就想占有,这叫做贪。假如碰到一大堆垃圾,那种感受就不是贪欲了,但它也是一种欲望——我要把它推开。对某种对境产生取舍的欲望,就叫做“欲”。
(二)胜解:“胜”是指殊胜,“解”是指见解,合起来就是“殊胜的见解”。术语的解释是“缘决定境印持之。”对某个境,我们已经完全肯定它就是那个东西,然后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特别是用思维的方式)把它固定下来。比如我们已经确定佛法是真实的,明白了它的根本是什么,产生了定解,这就叫胜解。
作为佛教徒,我们对佛教有胜解吗?其实大部分人都没有胜解,不知道佛教是干什么的。很多人认为佛教就是有很多搞不清楚名号的佛菩萨,每个都有特殊的本事;上师就好像是个入党介绍人,可以把我们跟这些佛菩萨拉上号,我们有什么需要,可以通过上师再找本尊,得到满足。这跟投靠黑社会差不多,不叫“胜解”。对佛教真正的胜解,是通过学习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系统的理论,它的宗旨是什么,明白、搞清楚,然后肯定它。
如何产生这样的胜解呢?不但要进行大量的闻思,还要通过一定的修行去感受。这样去做一段时间,就会产生相应的作用。比如有些人参加放生,他发心和回向都很清净,都是为了众生的解脱,他长期这么坚持,他的病痛会慢慢地变好,周围的坏境也开始变好。这样他自然会产生一种胜解:放生就是有利于生命免除各种各样的痛苦。
再比如我们学了唯识以后,用这些理论去观察调整自己的内心,然后烦恼开始减少,生起轻安的感受,我们就会在内心感叹:原来学唯识真的可以产生松脱的结果!胜解就是这样逐步逐步产生的,这也不太容易。
(三)念:术语的解释是“缘曾习境,令心明记”,就是缘曾经经历过的事物,让心明记不忘。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记忆力”。
我们经常会回忆过去,但为什么有些人记得很清楚,有些人记不清楚呢?一般会认为这是天生的,不会进行深入的探究。实际上,一个是因为心的明力不够,一个是因为我们的心有障碍。有些人的心非常昏蒙,老是不记得。
而且我们的记忆有选择性,对某些事情过目不忘,对另一些东西就容易忘记。比如有些人一看佛经就记得那些名相,并能很好地理解和分析;而有些人呢,你让他看唯识,他两眼一抹黑,完全没办法看下去,但如果你让他去供佛、磕头,做一些具体的事,他精通得不得了。
这个也没有谁好谁不好的问题,不过这就说明了心于曾习境(记忆力)有所差别,而原因就是有障碍。事实上,我们的本质都是佛,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的记忆力完全一样,绝对的“不增不减”,不会说谁多一点谁少一点。
但在缘起上,为什么有的人记忆力好,有的人记忆力不好呢?这要看我们的前世或前半生是不是做过一些修行来增加心的明记的力量,还要看有没有东西障碍心的明记。什么意思呢?比如一个人去上海玩,吃得好,玩得好,住得好,还逛了外滩,当他回忆起上海的时候,印象就非常深刻,记得很多愉快的细节。这个人又去北京玩,不仅吃不好住不好,还被出租车司机暴打了一顿,你去问他北京如何时,会发现很多事他都不记得。这一切好像是自然发生的,并没有故意去记住或忘记什么,但实际上是他被打的遭遇对他的明记产生了障碍,他不愿意记住北京那些经历。
你看嘛,我们欠别人钱的时候,基本上都会忘记。而别人欠我们的钱呢?散乱的时候可能会忽略,一打坐:xx年,张三借了我3毛2分5厘……(众笑)那么我们要怎么增加记忆力呢?可以念文殊心咒,也可以去打坐。
(四)定:术语的解释是“缘专一境,令心不散。”这是我们经常修的,就是打坐的时候,让心集中在一个独特的、专一的对境上。当我们取一个外境的时候,五俱意识就要跟上去;如果不取外境,就不是这样了。什么叫做取五俱意识呢?比如我们利用眼识来入定,眼睛看着一个东西,心不动了,意识的明力全专注在上面,让心不要胡思乱想。就像我们那天讲的,让心平静下来,同时不睡着,这就叫“定”。
训练定心所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能够让我们产生各种各样的功能,哪怕想发财都需要修定。你们会问:“发财跟修定有什么关系啊?”真的有关系。发财最重要的因缘是布施(首先得有资粮),然后还需要一些相应的因缘来兑现。我们总认为这个因缘是外在的,比如遇到一个贵人,或者遇到一个好的客户,其实不然,最重要的因缘是你内在的气脉,而气脉是靠禅定修出来的。我们经常说某个人的人脉很旺、人气很旺,其实全跟禅定有关系,因为在定的时候,脉和气都会通畅。
所以我们要修定,它带来的结果非常殊胜,也是我们非常需要的,这就是我们办禅七的原因。我不知道这几天大家打坐的情况怎么样,今天已经是第三天了,大家的屁股和腰身是不是有和平常不一样的感觉?(众笑)大家要坚持啊,特别是发了愿的,这七天要坚持下去的,这是很殊胜的事情,不能坐了两天就说:“算了算了,我要走了,我还是出去比剪刀手算了。”
发愿参加这么殊胜的事,如果中途走了,那个后果很严重哦。你们是不是觉得我在威胁你们啊?我威胁你们干嘛呢?你们留在这里,我要付住宿费、伙食费、空调费,我干嘛要这样呢?不说什么菩提心,起码是个好心嘛!(众笑)
为什么后果会很严重呢?对于一个殊胜的事情,如果你半途而废,就会导致你以后做任何好事都不会圆满。我们以前经常举买六合彩的例子:你中了六合彩以后,赶紧跑去领奖,结果路上一阵风把彩票吹飞了……大家都不想遇到这种悲催的事嘛?
有些人可能会想:“那我干脆就不发愿了。”你是不是傻呀?你要是不发愿,很多美好的愿望都实现不了。所以大家要坚持下去,能够把这七天坚持下来也是一种定。
我们现代人太散乱了,心不能集中,所以没有力量。我们的相续就像一个复杂的社会,充满了乱七八糟各种各样的东西。但一个社会里面最强大的力量是什么?——军队。军队为什么力量大呢?因为它团结、统一、令行禁止。我们的各种念头就像社会里形形色色的人一样,现在我们要把这些念头的力量集中,养成一支军队。
所以任何事我们都可以借助禅定去做,这样的效果会非常好。譬如武术、茶艺、书法,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就在于静定。你看那些书法家,他写字的时候一定是正心正气的,绝对不会东倒西歪的;古代的椅子也是四四方方的,为什么?因为要正襟危坐养气——善养吾浩然之气;以前的女孩子绣花都要凝定心思,这样绣出来的东西才精巧。武术、茶道、书法……所有中国传统文化全都跟静定有关系。但我们现在把这些精髓丢得差不多了,反而把一些导致人非常散乱的糟粕当宝贝。
而且,现在这种把人培养成只具备单一技能的匠人的教育方式非常可怕。你一辈子就学了一个技能,所谓的“专业”;一旦社会化大生产不需要,你就是个废人。比如以前有些人学制造胶片,在上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结果现在全部是数码摄影,他一辈子的所学也就付诸东流。
中国传统文化不是这样,它教给你的是一种能力——“心王”,而不是“心所”。你要是把心的定力修出来了,做什么都可以。但我们现在心不定啊,做点世俗事都做不好,比如追女朋友,你要有定力的话,就一直不停地追,追到她投降为止,可是你追两下就放弃了(当然定力不是拿去追女朋友的哈)。总之大家一定要去改变,想办法让自己的相续一步一步趋向于幸福生活,趋向于解脱。
(五)慧:“慧”就是智慧,是明白、简择。术语是“缘所观境而起简择。”“简”是简别,“择”是选择,就是你对一个所取的境进行简择,分别它是什么,这就是“慧”。我们看到“智慧”这个词,可能立即想到空性慧,或者出离心、菩提心这些殊胜的智慧,但这个“慧心所”不一定单指好的智慧,它可能是恶慧,要看你怎么用。
接下来是善心所。我们首先说善心所的“善”在术语上是什么意思:“随顺法理,于此世他世顺益于自他者,谓之善;反之,于此世他世损害于自他者,名不善。”用大白话来说,如果我们的想法和行为对现世和后世的自他有利的,就叫善;反过来,对现世和后世的自他有害的,就叫不善。这是佛法里面对“善”的定义,这个定义非常准确,永远不会变。
我们平常对道德的“善”的定义不一定正确,它会变化。比如六七十年代,如果谈恋爱的男女在街上拉手的话,会被抓起来批斗,是一种“不善”;但在这个时代,如果到了一定年龄的男女还不在街上拉手的话,人家会以为你有问题,又成了“不善”。以前我们称呼对方为“同志”,蕴含了一种志同道合的革命感情,而现在叫“同志”呢?由此可见,平常概念上的善和不善是人为规定的,会随着不同的因缘条件而变化。现在来分别讲这些善心所:
(一)信:术语解释为“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实德能”就是指三宝的功德;对三宝的功德和能力产生了信心和敬仰,并能忍受很多东西去接受它、喜欢它、亲近它,这就叫做“信”。
善心所的“信”是特指对佛教义理的坚定信仰,不是我们平常的那种随便乱信。就像我们经常说的:信炒股,炒成了股东;信炒房,炒成了房东;信泡妞,泡成了老公;信练功,练成了XX功……这些信都是稀里糊涂的,谈不上“善”。
人类的“信”不见得都属于善心所。比如佛陀时代有个叫“指鬘王”的人,他受外道的唆使,相信只要杀死一千个人,就可以得解脱。他一路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后来竟然杀到了释迦牟尼佛头上,但无论他怎么挥刀狂砍,总是无法伤害佛陀,于是他对佛陀生起了信心,猛烈忏悔,一生精进修行,最后得到了罗汉的果位。他后面对佛陀的那种信心才是善心所里面的“信”。
(二)惭、(三)愧:它们分别是两个不同的心所。我们经常把“惭愧”连在一起来说,但准确地来说,“惭”和“愧”是不同的。惭者,羞恶之心,是自我人格的尊重,做了坏事内心感到羞耻;愧者,廉耻之心,尊重世间舆论,耻于自己的过失(即做了坏事无颜见人)。
也就是说,“惭”是自己内心感到羞耻,比如干了坏事,心里想:“我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不该这样做,我太坏了!”“愧”是不好意思面对别人,我们经常说:“哎呀,羞愧羞愧,不好意思见你啊。”这是两种不同的心态。
惭愧对我们来讲也非常重要。我们做了坏事会惭愧吗?现代人一般自己不会惭愧,是希望别人惭愧。比如做生意的人,以非法或不道德的手段获得利润,他对这些有惭愧吗?他不仅不惭愧,还以此为荣,藐视没有门道发不了财的人。这就是无惭无愧,不要脸,大量的现代人都是这样的。
天人一生出来(化生)就有天衣,自然穿在身上,因为他们有惭有愧。我们无惭无愧,生下来就光溜溜的(胎生),所以惭愧非常重要。
而且惭愧是我们修忏悔法门的一个基础心态。比如我们修金刚萨埵,需要具备四力:依止力、破恶力、恢复力、对治力,其中的破恶力实际上就是惭愧。
惭愧之心的生起依赖于什么呢?依赖于我们有准确的世界观、生命观和价值观。我们要知道自己真的错了,于自他的今世后世没有利益,这样才能生起惭愧心。也就是说,要有一个准确的对错标准,否则连知错都不可能。
你看,有时候我们做了坏事,根本不觉得自己做错了。比如有些人去杀害别人,不仅没有丝毫的惭愧,反而理所应当:“跟老子作对,干掉你!”他完全意识不到这种行为对自他的现世和后世有极大的害处。还有堕胎这种事,很多女性有惭愧心理吗?根本没有,无惭无愧!因为她不知道这是错误的,她的生命观不认为胎儿也是一个人,她觉得无所谓,堕了就堕了。中国的堕胎现象太可怕了,堆积下来会成为巨大的社会灾难!这就是无惭无愧,它跟我们的世界观有极大的关系。
如果佛教的世界观不成为主流世界观的话,人类社会走到后来注定是一场悲剧,环境、人的素质、社会架构会越来越差。你会说:“不会啊,我们现在比过去好多了,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马路宽畅,有很多汽车……”其实这种下降不一定是直线性的,而是波动型的:升起来一点点,然后下降很多;再升起来一点点,又下降很多。我们现在的情况是升上来一点点,体现在物质的丰富、生活条件的改善等;但是,一旦恶业现前,跌下去就不可收拾!
为什么会下降呢?就是无惭无愧的事堆积得太多了,这是整个社会的共业。而社会的共业一定会反映到我们每个人的别业上,那怎么办呢?我们拯救不了社会,却可以拯救自己,可以用心修行,做一些正确的事。
佛法的这些道理不只是一门单纯的学问,也不只是对我们佛教徒才有用。如果广泛地推行佛教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整个人类社会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但是话说回来,我们可以广泛推行吗?如果可以的话,我马上就把天河体育场租下来搞交流。为什么没有呢?你们懂的。
现在为什么叫“末世”呢?就是因为大部分人都不认同这个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搞不清楚、也不想搞清楚它是怎么回事。现在的人造恶以后,根本就无所谓;看见身边一些很肮脏龌龊可怕的事,他也觉得无所谓。
我们现在连放个生都不好找地方,你在上游放,他就在下游捕捞,而且还有各种舆论和社会力量反对、阻扰。还有我们的网络环境,出现一个什么报道,一堆愤青就一哄而上喊打喊杀,没有同情心,没有是非,非常可怕。所以说现在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完全是混乱的,人也很难有惭愧心。
但我们佛教徒不能这样,我们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如果做错了事,就要惭愧、忏悔,而且要经常修忏悔,否则恶业会越搞越大,到最后只有后果自负。
(四)无贪:术语解释是“于三有及造成三有之具无著。”就是对三界和造成三界的这些器具没有贪著,我们把它通俗化,也就是说对于世间的财色名利没有贪著之心。
一般人都会喜欢好吃的、好穿的、名誉、地位、权利等等,女孩子出去,一定要“装修”得很漂亮,拼命往脸上刷浆糊、抹石灰粉,拿支笔不停地画啊描的,对着镜子左顾右盼。我对这个太了解了,因为我们公司是搞演艺的,专门买个镜子给她们照。(众笑)
我们要对这些东西没有贪恋之心才叫做无贪。但这很困难啊,每个人都有他很特殊的贪,比如为人父母的人,你可以不贪其他任何东西,但你不贪自己的儿女吗?经常有人这么说嘛:“其他什么东西我都不贪,但一天不见我女儿就不行啊!”
所以无贪要靠修行,还要靠很厉害的修行才能实现。修行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思考和感受贪的过患,也可以去观察思考贪的对境。比如有的人贪恋女色,那他可以把所有女色都观想成是自己的母亲或姐妹,这样贪欲就生不起来了。还有个方法是修空性,但空性有不同程度,这里我们就不讲了。
(五)无嗔:术语的解释是“于三苦以及能生三苦之资具无恚怒。”就是逆境当前,不生恚恨之心。当一些对我们不利的状况出现的时候,不产生仇恨,这就叫做无嗔。这个也是要训练的。
嗔恨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事——一嗔能毁千劫福!我们佛教徒积累福德很容易,比如平时在菩提心的摄持下去做放生、磕头、供水等善法,哪怕仅仅供养一杯水,功德都大得不得了。如果这个功德没有被破坏,我们把它发挥出来用的话,果报难以想象。
你们知不知道佛教徒有多富贵?佛陀有一次和阿难外出,看见一个比丘在顶礼佛塔,阿难就问佛陀:“他这样礼佛的功德有多大啊?”佛陀回答:“他这样顶礼一次,将获得自己身下所压面积直至金刚大地以上(就是成就的意思)所有微尘数量的转轮王位。但即使是这样,也不能达到他顶礼功德的边际。”阿难一听:“哇,那他岂不是要做好多次转轮王?”佛陀说:“你不用操心哈,他回去生个气,功德就全没了。”(众笑)
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可以依据三宝积累很大的功德,但摧毁起来也非常容易,干净利落地就把它搞定了。所以嗔恨真的非常可怕。
我们凡夫的嗔恨心非常严重,稍微对自身有所危害就开始嗔恨。我觉得很剧烈的那种嗔恨反而好解决,因为它暴露出来了,发泄过后就不恨了。最怕的是那种慢慢地、幽怨地恨,一直恨下去,刚才说“一嗔能毁千劫福”,毁千劫他还嫌少了,要毁万劫。
很多女性经常这个样子,她嘴巴上不会说什么,但藏在心里暗暗地恨,一副阴阳怪气的样子。所以女师兄要注意哈,不要认为你放生放得多、磕头磕得多就不得了了,你恨几下就恨没了。为什么我们修行的功德发挥不出来呢?因为我们的心所太乱了,各种各样的心所翻腾起来,控制不住的时候把这些福德、功德全部摧毁。
而且你在嗔恨的时候,心本身就非常不舒服。烦恼一起来,为了放纵自己的贪欲和嗔恨,什么法都忘得干干净净。我看到很多闻思修已经多年的人,真正对境现前的时候,佛法先丢一边,贪了再说;贪不到,就恨了再说。这样的话,你说你要解脱成就?哄鬼!大家要经常观察自己:“我这是在修行吗?”我们舍弃了那么多世法,花了那么多时间闻思、供养等等,最后还堕到下面去“异熟”了,划不划算啊?
一个小小的对境现前,我们就熬不过去,一点坚定的心都没有,这就是“定”没有修好。“定”不见得是打坐的那种定,一直坚定地走下去也是一种定(或者叫“精进”)。但我们没有这样的坚定,搞一阵就不行了,开始麻痹、变成油子,甚至把所学的一些道理拿来为自己的贪嗔作掩护,很多修行人都栽在这上面。本来再差也可以混个转轮王,结果转轮王没做成,还掉到下面很大一口锅里面去,在锅里面转啊转,什么都忘了。
现在有很多这样的人,你看着他只有哭笑不得,说也没法说,他说起来比你还厉害,所以大家要经常观察自己。其实很多佛教徒没有真正的修行,很可惜啊,好不容易得到个暇满人身!“暇满人身”这四个字珍贵无比!我们遇到了佛法,遇到了上师,遇到很正统的法脉传承,而且身体健康,但我们不珍惜这些。一个美女出现,心思立即粘附上去,将佛法抛之脑后;一个假期,本来可以用于修习禅定,但只要初恋情人发个信息来找你重游巴厘岛,你马上就去巴厘岛了,让佛法到一边去休息。有很多这样的事,我见得太多了,见多了以后——惭愧!
(六)无痴:术语解释为“于诸理事,明解不惑。”“痴”就是无明、不懂,还有个意思是“粘著不放”。“无痴”就是对各种各样的事都能很清楚地知道,一点不迷惑。
我们现在痴不痴啊?很痴。为什么呢?因为不明理。那应该怎么办呢?我们要去闻思,去明理,搞清楚自己和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应该如何取舍才行。当然,要说完全的无痴,我们暂时做不到,真正的无痴只有佛陀,而我们起码要闻思很深,走到解悟、甚至开悟的层面才叫无痴。所以我们要朝这个方向努力,我们现在学唯识,就是要对付自己的痴。
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心只往外用,不停地了知外界。外用的时候,比如有些人,表面上非常聪明,什么都能搞得清清楚楚的,但实际上这个“清清楚楚”里面暗含了两个根本的痴:第一,心在外用的时候,暗含了“我在用”、“我聪明”,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一种痴。第二,他了知外界的时候,不知道外界和他的心其实是一样的。他会说“这个是灯,这个是灯座;这是人,这是动物。”比如科学家可以把各种各样的植物分类分得非常清楚,但他从来不知道那些植物其实就是他的心。有这两个根本的痴,你对外在的了知再细致也等于零。
对治这些缘起上的痴,就要去学唯识;对治根本的痴要去学中观,或者学唯识里面最后关于如来藏(圆成实)的知见,去明白我们心的本性是什么。所以真正的无痴很困难,但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会逐步去掉一些无明。
(七)勤:术语的解释是“谓精进,能勇于修善断恶。”这个也是特指修行佛法方面的“勤”,我们不要认为任何勤都是好事。比如勤于杀人、勤于去偷窃,这就不是善心所的“勤”了。我认识一个做过小偷的人,他说:“我们这一行其实特别辛苦,要很勤快才能有好业绩:太早了,人家还在睡觉,不能进去偷;太晚了,人可能都回家了;一般九、十点钟都没人在家,这个时候就一家一家地去勘查……”像他那种勤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所以这里说的“勤”就是精进修习佛法,不停地坚持下去,这才叫真正的善心所。佛法的修行绝对有赖于坚持,我们刚开始学佛时,有时候是很苦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身心以前建立的快乐机制是依靠外境来产生快乐,比如饿了就要吃东西;吃穿住行都要不错才感到舒服;孤独了就要找朋友、谈恋爱……这些全都是依靠外境。但我们学佛之后,很多快乐的来源都切断了,而修行的种子种下去以后,它的成熟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一来,旧的快乐断了,新的快乐还没有生起来,就导致青黄不接,有时候会很苦。
很多人都栽在这上面,熬不下去,觉得还不如原来的日子好过。比如我自己,以前没学佛的时候,心里烦恼就开一瓶十年的老红酒,蒸几条鱼,约上三朋四友喝酒吃肉划拳。喝了以后就借着酒劲出去打架,打得鼻青脸肿的再倒头睡一觉,第二天起来什么烦恼都没有了。我以前就是用这样的方式获取快乐,现在呢?守了酒戒,酒不敢喝了;打架会伤害众生老母,不敢打了;受了苦就自己憋着,这多苦啊!
如果是修得很好的人,这些郁闷他很快就能自己化解,比如一思维菩提心或者修空性,心马上就会平静下来。但如果没有这样的修行,新的快乐机制没有建立之前,有很大一个空当(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苦日子)。那要如何跨过去呢?一方面就是要精进坚持;另一方面要猛烈地发菩提心,依止善知识,依靠三宝和学佛的团体,这样才会熬过这个阶段。这个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很多师兄修不下去也是这个原因。
(八)轻安:术语解释是“调畅身心,堪任为性。”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身心安适轻快。这实际是禅定中生起的一种感受,我们禅定到一定时候,会觉得身体特别轻松舒适,就像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面说的,禅定时,头顶出现清凉的一种感受,然后弥漫全身,舒适愉悦,这就是开始产生轻安。
如果广泛地来理解,当我们没有生病、没有什么精神忧虑的负担时,这样的身心状态也算是一种普通的轻安。但真正的轻安是在禅定中产生的,这种轻安一旦产生的话,人会非常愉悦舒适,很喜欢打坐。
但这个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行。或者密集地修行一段时间,然后休息一下;再密集地修行,再休息一下……连续几次以后,就会产生这样的感受。我认识一些师兄,他习惯性地隔一段时间就要去静坐,实际上就是贪那种轻安的感受,因为他一坐就很舒服。
轻安也是有程度的,有些会非常轻安,愉悦快活得不得了;有些就不一定,他坐在那里,只是觉得比说闲话、刷朋友圈舒服很多。不管怎么样,他对外境强烈的分别毕竟减少了。但我们一般不是这样的,我们要不停地关心这个、关心那个,一天不关心就不舒服。如果我们待在家里,不打开电视机、不刷朋友圈,就很自然地躺在沙发上,甚至连五分钟都躺不了。我曾经问过很多人都是这样的,他一定要找事情来做,身心不轻安。但一个真正的修行人,他可能一盘腿就能坐很长时间。所以这个要靠修行。
轻安了以后,身心就能够堪能,这是修行造成的一个很好的效果。如果达到了轻安的状态,你学起佛来就比较容易了。但我们现在不是啊,要么就死记硬背那些概念,要么就绷得紧紧的,拼命想获得轻安“我要不怕牺牲、排除万难!”有时候我去看一些师兄们打坐,扑面而来一阵肃杀之气,一看就知道他刚开始打坐,不知道怎么放松身心,所以变得杀气腾腾的,“我在从事一件伟大的事情,全体众生的解脱都和我这一座有关!”这个发心还是不错的,但他绷了五分钟以后:“管它有没有关,我现在不行了。”然后就崩溃了。(众大笑)所以我们打坐的时候一定要放松,放松非常重要。
(九)不放逸:术语的解释是 “精进三根,于所修断,防修为性,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世出世间善业。”
什么是“精进三根”呢?就是能勤修并保持无贪、无嗔、无痴这三个善根。我们要尽量从事这些善法,比如产生贪的时候,要想办法不贪,把它化掉;产生嗔恨的时候,要想办法把嗔恨放掉。一直这么坚持下去,就叫做不放逸。如果有了贪,你纵容自己的贪欲“不贪白不贪”,这种不令心趋于解脱,而是粘着世法,就叫做放逸。
(十)行舍:术语的解释是 “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行”就是心里面的一种运动,叫行蕴。“舍”就是舍弃,舍弃贪、嗔、痴这三种不善法,并一直坚持下去,令心能平等正直。
什么叫“令心平等正直”呢?我们不断地修持无贪、无嗔、无痴三善根,心就会变得坦然宽大,没有偏颇。贪嗔痴都会造成偏颇,为什么呢?比如在一群人里面,有个女的长得漂亮,我就贪爱她,对她特别好,其他人待一边凉快去;假如这群人中间有个人老是跟我作对,我就嗔恨他,也让他一边凉快去。“痴”也一样,比如你是老板,有人打小报告说某人损害公司利益,你不明真相就把他开除了,后来却发现他其实是公司里面最努力的。
所以说贪、嗔、痴都会造成心的不平等。如果我们去修无贪、无嗔、无痴,心就会坦然、宽坦,平等地待人,并且不会贪执外境,这就叫做行舍。
(十一)不害:术语的解释为“悲悯有情,不为损恼。”“有情”是指所有的生命,不仅仅指人。哪怕是很坏的人,我们都应该对他心生悲悯,不做任何损害。
但我们是不是这样的呢?不是,我们在内心定义了很多好人和坏人。比如有些人认为只要是日本人都是坏人,我曾经看到有人穿着一件文化衫,背后写着几个大字:“骑马挎刀入东京”,意思就是要把日本人都杀光。当然,日本人侵略中国,在南京残忍地屠杀了三十万人,那是他们的不对,但我们现在是不是就要以牙还牙把他们全杀光呢?还有,对那些做了坏事的人,我们是不是要恨得那么咬牙切齿呢?
他造了恶业,本身就会受到相应的果报,从菩提心的角度来说,我们不能嗔恨他,更不能对他附加其他伤害,这是不对的。因为所有的生命都曾经做过我们很多世的母亲!我们的母亲这一世变成了好像跟我们无关的人,她做了一点坏事,我们就要把她打到十八层地狱去吗?这是佛菩萨的行为吗?我们是学佛菩萨的人啊。
在佛教团体里面经常出现这种毛病。我们老是去观察别人的毛病“这个人学习不认真,行为又怎么怎么样……”然后就去排斥、打击别人,还拉帮结派搞小团体,互相攻击,每个人都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斥责别人。你在做这种损恼有情的行为时,连基本的悲悯心都丢失了,如果你损恼的是一起学习的同修,特别是密宗的金刚道友,后果会非常严重!
但我们大部分人都不重视这个,很多师兄都会犯这样的毛病。所以我们学了这些心所以后,当自己产生害心的时候,就要告诉自己:“我不能这样做,我要产生不害的心!”我们要慢慢把身边的所有人观想成自己最亲的人。
我们经常说“愿一切有情成佛”,很多时候都只是一句口号;实际行为上,我们喊完了口号就去损恼众生,有时候还打着这个口号的名义去损恼众生。其实,“一切有情”落实到的具体上,就是我们身边的人和生命,包括亲朋好友、同事、道友,甚至包括诸如苍蝇、蚊子、小强、老鼠等所谓对人类有害的生命。能不能以宽容、悲悯、善良的心态去对待这些有情,是佛教徒的基本操守,不然的话,三观毁尽,节操碎一地!
我们对周围的人要善良一点,真诚一点,起码遇到个人要以温和的笑脸相待,心里告诉自己:“他曾经是我的母亲。”不需要你把“为利众生愿成佛”挂在嘴巴上,吼得那么凶。如果我们真的把心往这个方向改一改,真的对周围的人好一点,你会发现奖赏马上就来了。什么奖赏呢?一段时间以后,你的心会产生一种快乐,变得很柔软很舒适,你会觉得没有“害”,而且慢慢消失了畏惧。
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呢?如果你能够保持这种慈悲的心态,即使真的有一个长发遮脸的鬼飘出来,你也不会有任何恐惧,反而会产生很强烈的悲悯,她要什么你都愿意给她。其实真正的懦弱就是恐惧,如果真的产生了无害悲悯之心,你真的不会害怕,有什么啊?你不是要“为利众生愿成佛”吗?那就是众生来的。
当然,刚开始也可以把菩提心作为一个口号来喊,但关键是要长期串习。具体怎么开始呢?就从我们周围的人开始,一个个地来。当发现自己有害心的时候,就回过头来观察、反思并改正,一次、两次、三次、四次……这是要靠积累的。
我们学习、了知这些心所,就是要明白我们的心会产生这些状态,并且要经常自察,试着一步一步地改变自心,然后修行的各种功用才会在相续中出现,青黄不接才会早点过去。比如“悲悯有情”,如果真的训练得很好的话,所谓的青黄不接很快就没了,整天都会觉得很欢乐。
不然的话,你会觉得周围都是敌人:“他会不会害我?他是不是又在老板面前告了我?”人的警惕就像动物害怕天敌一样,那是非常紧张和痛苦的。当一个人根本不怕别人害他:“你要害我,随便吧,我也不生气”,他一下就松下来了。这样长期累积的话,那种快乐的感受就会出来,那就是真正的法喜。
我们经常说“法喜充满”,你怎么充满啊?供了三根香蕉,就想着可以得到五万块钱,那个叫法喜充满吗?——五万块钱从来没有兑现过。而当你对有情产生悲悯,身心开始愉悦,那个就真正的法喜充满。
课后问答:
问:师兄您好!我刚才听您讲完了这几个心所,忽然想起在工作中指导同事的时候特别没有耐心。那我想问,“不耐烦”是属于您刚才提到的这几个心所里面的哪一个呢?以后对别人产生不耐烦的时候,我希望能对治自己。
答:不耐烦属于“嗔”,轻微的嗔,是一种不舒服:“你怎么这么烦呢!有没有搞错!快快快一边去!”如果你要无嗔的话,你就要耐心一点。
问:感恩师兄!我想问一个跟昨天晚上的课有点关联的问题:“无明”是无始以来就跟随我们每个人的,我们没出生之前就有了,我们修行也是要断除这个无明的根源才可以解脱。然后我就想问一下,这么多高僧大德,他们应该是证悟的人,他们断除了无明,那他们在来世的时候还有这个吗?还是说所有人出生的时候都有这个?
答:我们有一个总的无明,就是我们的心不明白它自己是怎么样的。然后这个总无明发展起来就有很多种无明,比如不懂弹钢琴也算无明,甚至连不懂谈恋爱都算无明,杂七杂八的都算。
而“高僧大德”是个很广泛的词汇,包含了各种级别的修行人。如果是达到佛陀那个境界的大德,他来世任何习气都没有,表现出来的都是“示现”。如果是一地到七地的菩萨,他可能还会有一些污染。有些资粮道和加行道的修行者也算是高僧大德,他讲法讲得很好,甚至有可能是初步开悟了,但他来世的时候,入胎的时候可能会迷,住胎也会迷,出胎也会迷,会忘掉那个明悟,然后他再出生的时候,就完全记不得他开悟了。而他相续中有各种各样的种子,可能先发的还是贪嗔痴慢疑这些轮回的种子。
但是由于他已经开悟了,这个种子的力量非常巨大,伺机爆发。他总会找到跟这个种子相应的东西,比如有的大德一看到佛像马上就开悟了;有的是经过上师稍稍指点,马上就明白了;有的会想起自己的前世,然后继续修行。
到初地以后,应该就没有出入胎迷了。但这个说法有争论,有的说初地以后就没有出入胎迷,有的说要到八地以后才没有,有两种说法。也就是说,一到七地的菩萨在这个方面都不定。
但如果是八地以上的菩萨,肯定没有胎迷。他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好像一个弱小的胎儿蜷缩在母胎里面,这只是我们凡夫根识的一种反映。在八地菩萨那里,他入胎的时候,他的境界可能就是在一个很大宫殿里面游戏。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哇哇哇”哭着生出来,说不定他出胎以后,眼睛一睁开就马上念咒语。真的,你看法王如意宝的传记,他一出胎后,把胞衣像僧衣一样往后一搭,就开始念文殊心咒“嗡阿ra巴扎纳德”,连念了七声,旁边的人全部目瞪口呆。在我们的觉受中看到他就是一个小孩,但他的觉受中不一定是这样的,他看到的全都是无量殿等等。他会知道我们的状况是什么样的,但我们不知道他的状况。
问:感恩师兄!今天凌晨下了一场雨,把我晾在外面的一套衣服打湿了。用唯识“一切境相由心现”的观点来说,能不能这样解释:前两天我的心造作了一套湿漉漉的衣服晾在那边,然后我的心又搞出了暖烘烘的太阳晒了它两天。然后等它快干了,我的心又噼里啪啦给它来场大雨。这是不是有点“自己耍自己”的感觉?
我们一般都认为是爸爸妈妈制造出了我们,而按照唯识的“一切境相由心现”的观点,父母其实也是我们的心显现的。那这样来说,其实并不是父母制造了我们,而是我们制造了我们的父母。(众笑)
然后,在佛法修行方面,按照唯识“一切境相唯心现”这个观点,那是不是诸传承大恩上师都是由我们的心创造的?所学的这些经论、法本是不是由心创造的?这样的话,是不是成了我自己在给自己传法?这是自导自演、自娱自乐。我这样理解不知道对不对,因为我以前也没学过。
答:你把“我”和“心”这两个概念搞混了。“心”不是“我”,“我”是“心”捏造的虚像。不是“我”制造了上师,是心显现出了上师的形象。你的父母也是你的心显现出来的,然后父母的身体是诞生你这个身体的增上缘。
问:是阿赖耶识的显现?
答:是的,但阿赖耶识不能叫做“我”,“我”是个很模糊的词汇。“我的心”跟“心的我”,这是唯识里面的一个大问题。“我”是什么?其实“我”是心制造出来的一个误解,没有“我”这种东西。一切是由心造的,不是由“我”造的。
你把这个概念弄清楚,那些问题就全部解决了。“我”是心捏造出来的一个虚假的东西,连“我”都没有,“我们”就更没有了。
问:阿赖耶识是观待末那识的,那它就是由“我”来产生的,是不是这样?
答:不是。心执著它本身为“我”,这是心的一种错误认知,末那识也是心的一种错误认知,我们的心有八种功能嘛,阿赖耶识、末那识都是心的一种功能。所以不能说“我们的心怎么怎么样”,而是心产生了我们以及我们的上师。产生了我们,是一个轮回的结果;产生了上师,是一个能够把我们弄出轮回的结果。
问:在场的这些师兄,是不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阿赖耶识?
答:是。阿赖耶识是心的一种功能,个体感是末那识的功能。有了个体感以后,阿赖耶识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很简单,你站在那里跟我说话,你有个个体感嘛?他们每个人跟你的个体感是不一样的嘛?你敢说她的感觉跟你一样吗?人家是女的,有大姨妈的。(众笑)
这种不同的个体感就是“我执”,是心的一种错误认知。因为你有我执,所以你产生的感受跟别人是不一样的,这些感受以种子的方式存进阿赖耶识,造成每个人阿赖耶识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比如你对着我的时候是一种感受,他们对着我又是一种感受,这些感受存进去了,下次见到我的时候,你们的感受都不一样。
问:如果把阿赖耶识断掉,那就没有个体了,是吗?
答:不是断掉,而是清楚它的本质。断不掉的,那个东西本身就不存在。(要慢慢学哈!)
问:师兄您好 我想问一个问题:有一部电影叫《盗梦空间》,那里面造梦很厉害啊,有几层梦境……
答:那是编的,它是电影,不是佛经。
问:如果用唯识解释它的话,怎么解释呢?
答:唯识解释不通的,那是错的。虽然它有一定的道理,听说这个导演跑到尼泊尔去学了三年的佛(传说的,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它里面的很多东西不符合唯识的道理。它是电影,编出来好看而已。
问:那我就不去看了。
答:可以去看啊,它好看嘛!但你不能企图通过它来学佛法。倒是《黑客帝国》里面说的是唯识的道理,因为这部电影后面有宗萨仁波切做参谋,整个《黑客帝国》就是一部唯识的理论。
问:师兄好!刚才您讲到,如果有悲悯心的话,就会产生一种愉悦。但是我认为如果有悲悯心的话,就会整天忧心忡忡地想着怎么去利益众生,怎么可能愉悦呢?
答:你都还没有悲悯心,你怎么知道呢?
其实是这样的,有悲悯心了以后,看到众生这么执著、不求解脱,的确会产生一种很深刻的忧伤,心里难受。但这种忧伤会迸发出一种力量来,帮助众生解脱。这种力量就会产生很多的造作,从而形成很多的善种子,而这些善种子会让你的心自然产生快乐。这种忧伤和快乐是可以并存的。
好,今天的交流到此结束,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唯识三十颂》第2课
- 《唯识三十颂》第4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