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唯物主义的快乐方式
什么是唯物主义?
如果我们的生命就只有这么一次,那么,我们一定会去追求快乐。现在又说我们的生命是由物质组成的,而且只有一次,物质一散,生命就散了。唯物主义认为我们的精神活动全部是物质在运动,世界是物质的,精神是物质运动的结果,这些内容大家初中的哲学课都学过吧?没有学过啊?那就说明你初中读书不认真,还要读佛法?
也就是说,谈恋爱,并不是你在谈恋爱,而是荷尔蒙在运动,它也不是什么精神上的爱,而是某种爱的物质,“爱之病”在发作,你要把“艾滋病”中间的“滋”字变成“之乎者也”的“之”,哈哈!同样地,你仇恨,是毒素在运动。
他把精神活动完全说成是一种物质在运动,完全搞错了主次。最严重的是我们把“我”当成了这一堆(身体),认为这就是“我”,精神好像是藏在身体里面的什么东西,或者是大脑的运动,我们的感情全部是大脑的运动。但是,有时候我们也会发现有点不妥,比如,思考问题时,我们会严重感觉到大脑在运动,有时候问题想多了会睡不着头痛。但是,如果发生老婆跑了、老公找小三了,或者钱不见了等很剧烈的事情时,我们会发现,除了脑子在激烈地运动,心口也在运动——心疼,心堵住了,心塞!不管怎么样,都是在动。
这些听起来好像很物质化,其实佛教里面也有。佛教认为我们的心发生运动时,要通过气脉(脉轮)去运转。思考问题主要是“大乐轮”(头上的轮)在动,大量明力在乐轮里面运转,同时会产生各种想法、思维等等,而且想多了脑袋也会痛,晚上睡不着觉。
感受情感主要是“心轮”,情感很深的时候,比如,很恨的时候,心会动;很想念的时候,心会疼,想你想到心疼,诗人经常会搞这些事。
肚脐下面叫“幻化轮”,或者叫“脐轮”。其实,脐轮和我们身体的各种器官、脏器的联系很深,打坐就是在丹田那里养气,即脐轮。气养足了以后,通过身体的各个脉轮运转(主要是中脉),各种脉轮就像汽车运输机构一样,将气(明力、明点)运转到全身,然后协调身体各种各样的能力。如果你在主管身体器官的脐轮这里进行大量地观想、养气,然后脉轮在身体里面运作正常,身体就会感到舒服。
时间长了,打坐能力非常强的人,甚至可以直接通过这种方法治病,这不需要什么太高的水平,我都可以。当然,不能太严重,比如登革热就不行了,那就要吃药。如果是普通的感冒,盘腿在那里坐几十分钟到三个小时,自然就好了,甚至可以用气逼着自己出汗。你们不要认为这很了不起,很多很傻的人都可以做到,这不需要什么太大的功德,只是你不去做而已,因为现代科学把禅定这些丢了。
大家都在拼命地用头脑去思维,学习一门技艺、科学。我们现在的教育方式是从初中到大学逐步往上,什么时候老师教过你们打坐啊?没有嘛,他一定是在黑板上写很多东西,你要抄、要记、要背,还要考试。你用力的方向全在脑袋,所以十几岁就脱发。你们从来都不让气往下走,如果人的气不往下走,很容易烦躁,耗尽能量以后就会抑郁。现在的教育是有问题的,但你要和联合国教育署的人去说,他们是不会听的,还会把你赶出去,认为你是封建余孽!
不仅仅是中国,整个人类都已经开始丢失这些东西。印度以前也有,只是中国丢失得最惨重,中国因为安静而产生的灿烂文明,真的很炫目。只有中国人才能体会到水墨画、毛笔字的意味和韵味,有时候,我看到那些行书的字贴《快雪时晴帖》之类的,简直美得惊心动魄。而现在学习数理化的人,看到这些毛笔字或者水墨画,怎么会惊心动魄呢?他们会说:“过去!小鲜肉才是惊心动魄!”可见文化的堕落非常吓人,而且,它还会对我们的修证产生很大的麻烦。
及时行乐和自我实现
回到刚才的话题,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认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且是由物质组合而成的,先由妈妈生下来,然后死亡以后就没了。我们刚才说了,生命是要追求快乐的,由于生命只有一次,那怎么办呢?一,及时行乐,不要说得那么多,很现实,我们要吃得好、穿得好,舒服就好;二,不一定要及时行乐,但他会捏造一个所谓的理想去追求,不管是什么理想,每个人都要自我实现。等一下我会讲到马斯洛需求,最后一种需求叫做“自我实现”,就是我的理想、目标,哪怕饱尝痛苦,我也要达到,达到那些才是真正的快乐。
我很小的时候就要面临这样的事情,我出生在一个流氓横行的地方,经常喜欢打架。流氓的理想就要像《上海滩》里面的许文强那样,“浪奔,浪流”,穿着长大衣,系着白围巾,带着一顶礼帽,走路大步向前,这就是我们流氓的理想。但要完成这个理想,要打很多架,而且穿着黑大衣打架很不方便,打架的时候,黑大衣一定要脱下来再去打,打完以后回去找,发现黑大衣不见了,这是很恼火的!流氓们都是没有钱的,好不容易东凑西拼,说不定是偷来的钱,买了一件黑大衣出来扮野,打一架就没有了。所以,要完成这样的流氓理想,要付出很多的代价。
但有一类人就不是这样的,我有一个同学,有一次他拎了一个很普通的竹篮子(那时候还没有现在的塑料袋,塑料袋很少),里面放了一些青菜,还有一大块猪肉(那时候的猪肉没有现在这么值钱),走到我面前说:“哎呀,范哥,不用这样子啦,这才是真正的享受。”那时候我正好穿着黑大衣在走,他却拧着一块猪肉在我面前。这是我们那个小地方,流氓们的理想和现实的一种博弈。
这看起来好像很低沉,其实现在的人类都是这样的,一部分人及时行乐,为了爽、舒服;另一部分人为了他们所谓的理想奋斗,就像刚刚说的马斯克,地球都还没搞热,就一定要把人送到火星上(当然,这个理想是要支持的。)
这些现象反映了两种世界观,但这两种世界观建立的共同基础,就是人的这一生过了就没了。“生命只有这一次”的生命观导致的生活方式,要么这一生及时行乐,要么去完成理想。但他们的理想绝对不是佛教徒的这种理想,佛教徒的理想是另外的世界观,要么去净土,要么当下就是净土,世间人是不会这么去想的。
当他们去完成理想的时候,如果理想不对,那将会一将功成万骨枯,这个道理谁都要承认。我根本不会去管政治上谁对谁错,我一点都不感兴趣。但是,不管是哪种政治,一个人要成功,一定会踩平很多东西。即使是马斯克,他要把坛坛罐罐、夜壶等送上火星,也要很多人的付出、痛苦,这些还算是比较和平的。所以,去完成这些理想时,一定会牺牲别人,同时自己也会付出很多。
那么,及时行乐这类人的观点(唯物主义的观点),听起来好像很现实,其实非常不现实。实际上,唯物主义的生命观是最悲观的,非常的悲观,他们的行为就像那些临死之前的人一样。比如,一个人将要枪毙了,或者一个人得了癌症(英语叫Cancer),大家怎么吩咐他呢?“你不要想那么多了,都这样了,该吃点什么就吃点什么吧,你还有什么想要的?”以前雄心万丈,要踏平世界,在太平洋上种个西瓜等等,那时候都算了。想的都是还有什么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还有什么心愿没完成。高尚一点的心愿,比如,我要去陪我爸……我看了一部电影,讲述地球快要毁灭前,女主角回去陪她父亲的故事,当时我非常感动,我现在都不能回去陪我父亲。
还有一些人直接去找自己认为最愉快的事,有些人甚至去吸毒。有人问:“如果明天你要死了,你想干什么?”他说:“我没有吸过毒,我想吸毒。”所以,唯物主义是很悲观的,它认为人一定要死,死了以后就什么都没有了。其实,这相当于把死刑的缓刑期推迟了几十年而已,虽然这几十年还有时间继续快乐,但他也明白,最后都会死亡,所有的快乐最终都会消失。所以他没有希望,一定要在这一生尽量拥有一切,要么就及时行乐,尽情快乐,要么就尽情追求他所谓的理想(其实他的理想也是一种快乐),其实非常悲观。
也就是说,他求取快乐的方式是什么呢?尽情地让自己快乐,尽情地实现自己所谓的理想。至于别人怎么样,不用管,因为死了以后,你见不到我,我也见不到你,永远goodbye,可以不负任何责任,我把你伤害了,伤害了就伤害了。
成吉思汗杀了八千万人,那是用刀砍出来的霸业,他不会去管其他什么,就是要实现他的理想,一统天下。有人问成吉思汗:“你的快乐是什么?”他的原话是:“骑别人的马,在别人的草场里驰骋,当着别人的面,强奸他的老婆。”这是他的快乐,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其实他的主流世界观就是“我死了不用为这些行为负责任”,这非常悲观、非常邪恶!
现在世界上大量的痛苦、大量的不负责任,以及人类之间互相制造的大量灾难,其实就是因为他们认为不用为自己所做的行为负责任。按照佛教的解释,就是没有因果观念,大量的痛苦就是这样来的。如果你真的相信佛法所说的,你砍了别人一刀,把别人砍死了,你要挨五百刀。那么,即使你要砍这一刀,你也会害怕。首先,你不知道能不能砍,你没办法下这个决心;其次,砍完了以后,你也会很害怕,你可能会去忏悔。
但是,一次性的生命观会让我们想杀就杀,只要你抓不到我,我就赢了。所以,很多人杀人是害怕被抓住,而不是害怕遭到报应。有点儿迷信的人都还好,害怕别人变成鬼来抓他,但坚定的唯物主义者连这个都不怕。长此以往,人就会变成畜牲,整个道德会大滑坡,互相之间的内在精神约束很小,人会变得互害。一旦开始互害,那就很吓人,我们深受其害啊,三聚氰胺、地沟油、注水猪肉、毒大米、过度医疗……数不胜数!我们会去怪这样、怪那样,造成这些的根本是什么?唯物主义!你的生命观就是这样的,非常悲惨,我这是在说现象,还没有说原理,等一下我们来说原理。
二、佛教修行人的快乐方式
相信因果
但佛教的世界观就不一样了,它相信有因果。很简单,我伤害了别人,别人一定会伤害回来,而且会加倍偿还。如果把“因果”这种世界观强行灌输给你,你不一定会相信。比如,很多年轻人学了佛教理论,回去告诉家人有因果报应,家人会“啪”地一巴掌打过来:“你这个狗东西不听话,上这些当。”是不是这样的?如果年纪大一点的人,回去告诉自己的儿女有因果(特别是儿女已经长成型了,思想比较定型的那种),他会说:“你是不是老颠东了?”他们不会相信的,所以强行安利是不行的。
如果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去读中观、唯识,然后自己去体验,体验到后面会害怕的,怕得要死。我就是这样的人,你们以为我以前真的信因果啊?我出生的地方喜欢打架,我是流氓中间一个比较出名的流氓。有人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我恰好就属于这一类的。
但是,我可能前世供养过出家人读书,所以我读了很多书,有一定的思考能力,还与释迦牟尼佛有缘,就去读他的书。我就是这么学佛的,你们不要认为我生下来就是什么人物,其实我生下来就是一个小流氓,婴儿时是婴儿流氓,长大以后是稍微大一点的流氓。作为流氓就要打架,如果不会打架,就一定会被别人打。而打架就要练武功,练武功就要练气功,练气功就要看气功书。那时候有很多气功书,我去买气功书,居然买到了大圆满修行气功的方法。那本书现在都还在我家里,我美国的家里有个图书馆,我翻出来一看,真的很感概,岁月如梭,我不忘初心啊!
然后我准备练气功,开始练气功,就开始打坐了,打坐就开始安静了,然后开始体会到了一些东西,“哇,人是由猴子变的”这种说法好像不对哦。我以前读了很多哲学书籍,我大学四年基本上是读哲学书读完的。而且,那个时代胡耀邦刚好搞真理大辩论、“实事求是”等等。所以,重庆大学的图书馆里面进了很多书,我就看了很多这类的书。那时候还翻到俄国著名的哲学家舍尔巴茨基写的《大乘佛学》和《小乘佛学》,属于哲学书籍。拿来一看,“嚯、嚯、嚯”,两眼开始冒金星,那时候才知道这个世界不一定是(唯物主义说的)那样的,受到触动以后,那个“开关”可能被打开了,然后就拼命地找相关的书来看。
我又很早发财,流氓都很容易发财的,因为流氓都不走正路,而是走邪路进去,剑走偏锋。发财早有个好处,就是容易找书,我下令所有的分公司给我找书,工作做得好不好无所谓,如果书找来了,有奖;如果书找不到,扣三级工资,甚至开除。我真的这么说的,而且真的这么干,结果家里的佛教书籍堆积如山。我是因为好奇,同时也有点震撼,觉得如果真的如佛教所说的,那就不是个简单的事了。
于是,我读了大量的书,然后开始慢慢地学习,最后发现,如果真的像佛陀所说的有轮回,而我还像现在这样活下去,后果就严重了。为了明天的食物、安危、好坏,我们都要筹划半天。我们的下一世就像明天一样,而且是一个很长的明天,如果真的如佛陀说的,哇,这个玩不起啊!不是我不想玩,是玩不起!
我真的是因为利益思考进来学佛的,而不是生下来以后,看到杀牛、杀狗就流眼泪。我从小就和大家一起偷鸡摸狗,比如,我小时候晚上出去打狗,隔壁农场的狗基本上是被我们那些人偷光的,我不是个好人。但这并不妨碍我学佛,正是因为我不是好人,所以才要学佛,才要去看佛教的书籍,看了之后才发现这些真的不对。
所以,我觉得一定要回头,万一佛陀所说的是真的,该怎么办?那时候我还不能确定,然后长期地读书,有时候一个问题没有想通,深更半夜爬起来想:“我觉得不对哦,阿赖耶识怎么能这样说呢?”那时候可能菩提学会还没有成立(大概九一、九二年),南怀瑾先生的书才刚刚出来,竖排的繁体字,从台湾转香港这么托运过来,当时还没有直通快递。我看了以后觉得:“南怀瑾先生是大德啊,这一生要是不见您,我死不瞑目啊!”当时真的是这样的,现在我想去见,也见不到了,他已经圆寂了。
大家要认真去读这些书,要去了解,佛教真的是一种世界观,而且是可以实现的世界观。世界上任何一种世界观都是不能实现的,比如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到现在科学也没有证明物质是什么,还没有结论,只是说“唯物”。因为物质会彻底消失,彻底被解体,这个科学已经证明了。质能方程e=mc^2,也就是原子弹爆炸的理论基础,它表明物质消失了以后会变成能量,所以,能量不能再是物质,既然不是物质,那它是什么?它没有本体,物质才会有本体。既然不是本体,那它是什么?搞不清楚!
因此,能量只能以影响其他物质的方式以及影响的程度来表现,要么是热量,要么是动能,也就是以其他物质产生变化的方式来衡量能量,比如电量有多少度,这些是物理学的内容。唯物主义一直说不清楚物质是什么,但它居然成了一种哲学观点,这是人类哲学思想的堕落,科技的进步。大家周围都有很多搞科学的人,仔细去想,他们都认为生命就是这样一种方式。
佛法认知生命的方式——非二元观待
而佛法并不是这样认知生命的,我们要去学中观、唯识,佛法认为我们生命的本质叫如来藏、本性,它是非二元观待的。我们所有修行的目的都是为了证悟本性,即所谓的开悟。本性是空性,它不能叫做“没有本体”,只不过它的本体没办法以二元对立(能所观待)的方式说出来。
当我们的心以二元对立的方式去衡量一个事物时,只有四种方式: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中观里面叫做“四边”。如果认为一个东西存在,叫做“有”;它消失了、没有了,叫做“无”;当我眼睛看到它存在,但心里想它没有,叫做“亦有亦无”;当我处在身体消失了,空空荡荡的一片时,空空荡荡不能叫做“有”,即“非有”,但它也是个对境,不能叫做“无”,即“非无”,所以这种状态可以叫做“非有非无”。这四种状态的统一方式就是二元对立,我一定要去认知,一认知所境就只有这四种状态。
而我们认知本性时,不能以二元对立的状态去认。那时候唯一只有“那个东西”,我们可以通过中观的逻辑去解释,但要很长时间,所以暂且不讲,以后有机会,大家可以去学习中观的理论,这方面的理论有很多。
这个东西的本质是空性,但是,如果没有证悟自己是空性之前,他是不明白自己是怎么回事的。这个“之前”要打个问号,因为它是没有时间的,只是为了表达,所以加了“之前”这个词汇。虽然他不明白自己是怎么回事,但空性本身有认知能力,空性不是没有。我们说的“明空双运”的那个“明”就是认知能力,他一认就会认成二元,叫做“因明立所”,因为光明的心建立了所境,二元对立就开始了,轮回就开始了。
佛教认为生命不是物质被雷打出来的,它认为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生命,这个生命经过二元对立认知的长期堆积,就变成了个体。这里牵扯到佛教的世界观,我们经常说的“无始以来”,其实在否定时间,认为没有时间。而二元思维的我们是想不通无始以来的,什么时候能够体会到“无始以来”,那就开悟了。无始以来,经过二元对立的大量堆积,就会形成各种各样的习气,这些习气大家都可以领会。
举个例子,有一个印度教的著名修行人,他的修行方式就是一直把手举着不放下来,长此以往,一直举了几十年,由于骨头顺着手举着的姿势而长,结果手就真的放不下来了,这就是串习成量。
一些修行人修单空,夺到后来,他会觉知到身体真的是没有的,达到很厉害的程度,手还可以穿过身体。这说明,我们认为的这些有质碍的物质,实际上是不成立的,就像梦中出现的物质一样。我们在梦中也会吃到东西、抓到东西,醒了以后,你会知道那些东西是没有的。
我们现在就正处在梦中,会觉得这些东西是实在的,比如我手上的鼠标,你会认为这个鼠标就是一坨东西,它是物质。如果这真的是一场梦,它就会消失。什么叫做修证呢?就是你在活着的时候就要让它消失。当然,有一种假方法可以让它消失,把它扔了就消失了,但现在即使不扔,也要让它消失。
当然,禅定也可以做到,有些人通过禅定可以让自己的身体消失,或者看着面前的东西,慢慢地消失,有很多这样的人。也就是说,在我们的认知里面,它是可以消失的,它不是一个不以我们的认知而独立存在的东西,这就是空性的理论。
我们会认为背后的东西存在,比如,我背后有一个垫子,普通人会认为即使我没有去看它,它也在那里。我们会这样认为:“不管我有没有看它,它都在那里。”见或不见,它都在那里,如果这么去理解,就叫做邪见!
按照唯识的理论,你不看它时,实际上它以种子的方式存在。你不能说它像什么样子,你一定要用你的眼识去看,它结合你眼识能看的能力呈现出一个样子让你看。当你的眼识没有看它时,它只是一种可能性,这是唯识里面讲的。这个理论已经被量子力学彻底证实了,也就是说,科学已经开始证实这些了。这些内容太哲学化、科学化了,大家听起来很头大,我们暂且不讲那么复杂。
也就是说,世界不是物质的。佛教认为,我们的生命是由于本性不清楚自身,从而污染产生二元对立的观待,然后反复串习形成世界。哇,这个很长时间哦,可以形成太阳系、月亮……无穷无尽,心之大,大到没有大,用禅宗的话来形容,就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
请大家记住,心产生了一切,这个“心”并不是我们所感受到的精神,那只是意识的层面,即我们的想法、情感等等,这只是心的一种作用,不能完全叫做“心”。如果你认为想法就是心,那就会有一个问题。有些人会说:“既然一切都是心造成的,那你想一碗饭出来啊。”虽然你现在想不出来,但经常长期的观修,是可以想得出来的。生圆次第就是这样观修出来的。首先你要灌顶,各种各样的形式都做了,因缘具足,然后拿张唐卡观修,本尊会真的出现。龙树菩萨的弟子观想额头长两个角,然后就真的长出来了,对此很多人难以释义,实际上是可以的。
有个例子可以简单帮大家理解,比如,你每天晚上打麻将到深更半夜,在梦中你会不停地摸麻将,而且梦中的麻将很真实。虽然那是意识的梦,但这些东西也都可以出来的。当你了解以后,就会发现我们心的力量巨大无比。如果了解了心的力量,外境就可以随着我们的意志产生变化,佛陀就能这样,有句法语叫做“心能转物,即同如来”。
三、不同的认知方式,导致不同的求乐方式
由于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导致大家对快乐的选取方式也不一样,首先目标是不一样的。如前所说,唯物主义要在这一生及时行乐,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佛教徒的要求是什么呢?他也追求快乐,他的快乐是要解脱、要成佛,但这是目标性的,我们暂时不说目标。
我们先讲在世俗人追求快乐的过程中,为什么会痛苦?即为什么会“毁乐如灭仇”?而修行人通过修行来追求快乐,为什么到后来的快乐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厉害?通过这些方式,大家知道在修行的过程中有哪些求取快乐的修行方式和目标不对,或者暂时错了,这对我们的修行有极大的益处。
苦集灭道
大家听了以后,也会明白世俗人追求快乐的方式注定失败,这是哲学性的“注定失败”。为什么是哲学性的呢?因为这是佛陀说的,佛陀说我们整个世界都是苦谛,“谛”指真理,即苦才是真理。意思是什么呢?无论怎么折腾,不管是练气功、追求权利,还是泡妞、抠仔,全都是痛苦。这是很吓人的,他否定你的一切。
苦、集、道、灭,佛陀先说了“苦谛”;然后又告诉你为什么会产生苦,原来是集(“集谛”),即因缘聚合、人我横行;那该怎么办呢?你要在正确道理的指导下去修道,叫做“道谛”;最后会获得真正的快乐,即涅槃之乐,叫做“灭谛”。
在这个过程中,苦谛就说明,无论你怎么追求都是错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就要讲这些,也就是世俗快乐的追求方式以及运作形态注定是错误的。而修行人是倒过来的,刚刚开始会有一点不爽,到了后来,他会越来越快乐。我们会对这两种方式进行非常详尽的比较,这就是我要讲这堂课的目的。
我讲课会东拉西扯,但是不离主题,如果时间不够,我还没扯完就完了,我讲也讲得不过瘾,你们听也听得不过瘾。我经常观察自己,讲课的时候并没有发菩提心,但为什么喜欢讲呢?表现欲,表达欲,欲望没有完成是不行的。
我没有讲完、没有讲过瘾,叫“求不得苦”;讲完了以后,看着大家不开心,叫“爱别离苦”;讲的过程中,我想让大家笑,而大家不笑,我想大家哭,而大家不哭,我会很不舒服,叫“怨憎会苦”;为了讲课,我不停地动脑筋,让自己抑郁了,叫“五阴炽盛苦”。
明天就要讲这些内容,还要讲它与现代心理学的关系,比如马斯洛的五层需求,然后分析我们世人是怎么求取快乐的?以及为什么这种快乐会注定失败?它失败的表现在哪里?你怎么通过佛教的方式去改变它?
以佛教的方式去修行,前期为什么会苦?最后为什么会乐?这几乎是必然的,这并不像偶然地买个彩票一不小心中了。如果按照佛教的方式修行下去,你必然快乐。很多人会说:“为什么我修了这么多年还是不快乐呢?”你修的是佛法吗?很多佛教徒来见我时,说他在修佛法,我看着他无语,他哪里在修佛法,基本上都在扯淡,甚至是毁佛。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佛法是什么。修佛法一定会快乐,这是必然的。
修行就是要对自己狠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不行的,因为习气太重了,改不过来,但这部分人很少。有些人习气很重,但他的决心很大,意志力也很坚强,比如“我是习气重,但我拼了”,这样也行的。
大家以为我的习气不重吗?我的习气非常重,特别是嗔心,你们有没有看出来我的嗔心很重啊?太没有观察能力了!我看到刀枪就非常开心,走到哪里都要买刀,你们看看我的手,这是今天才割伤的,我买了五把尼泊尔狗腿刀,开刃的刀,非常之厉害。不管我到哪里,办公室里面都是成堆的枪、刀、剑,这是嗔心很重的一种表现。我今天玩刀,刀一掉下来,哦嚯,手指头一下就无常了(划破了)。
我是嗔心很重的一个人,但我的学佛之心也很强烈——我就是要学,谁挡都不行!我那时候放弃一切去修行,遭到很多的阻挠,我们公司的人联合起来想办法要把我捞上岸,结果一大半人被我拖下了水,那是因为我非常狠。
所以,即使你习气重,只有够狠也行的。最怕的是你习气又重,还不狠,经常肉肉唧唧的:“哎呀,我这样好不好啊?师兄,我老公他……”她信老公、皈依她老公,而不皈依佛陀,那肯定不行。有些人被老公整倒了,有些人被女朋友整倒了。有人给我打电话:“师兄,这次禅七我好想来,但女朋友想和我一起出去旅游,我能不能下次再来?”我说:“你下次都不用来了。”好像学佛是为了我一样,关我什么事?你想来就来,不来就算了。
你们千万不要说:“菩萨哪有这样说话的?”我告诉你们,我不是菩萨,我在学菩萨,不要给我也安上菩萨的名号:“哇,你是菩萨啊,你……”我哪里是菩萨嘛,我经常观察自己,觉得自己就是个凡夫,而且嗔心很重。
所以,如果一个人有习气,但他够狠,决心很大,真的可以解脱,真的能够做到。但很多人稍稍受一点苦就不行了,特别是现在的九零后。我手上这一刀割下去还是有点深,我的解决方式是贴个创可贴,现在也好了。如果是九零后,就要去医院输液了,有没有搞错啊?我要是掉头发,我会一把扯掉,剃个光头,走路都不用带灯泡,直接拿个镜子反光。而九零后会说:“哎呀,怎么办?我怎么见人呢?”不能见人不是因为掉头发,而是因为害怕掉头发,其实没有什么的。
如果一个人下定了决心,没有做不成的事,修行也是一样的。而很多人稍稍有一点苦难就不行了。
有人说:“我怀疑佛法是不是真的?”怀疑也行,但你要学习嘛。真正的佛法会鼓励你怀疑,你就是要怀疑,绝对不是“你一定要信哦,你信哦”。我告诉你们,现在有些佛教团体的传授方式是有问题的,他上来就要求你坚决相信,他也不懂,你也不懂,大家都去信,而且信的时候非常感动、满地打滚等等。大家不能这样,你们信的那些东西不一定是真的,大家要小心!
信,真的要智信,不能迷信,并不是你打滚啊、吼啊、叫啊、哭啊,就代表这是真的。大家不能这样,一定要非常的当真。佛教不怕你怀疑,越怀疑越好,最怕的是你根本不怀疑,只停留在信的层面,而不去学习、修行,然后就说“我信了、我信了”。
从很长远的角度来说,这样好不好呢?从佛教徒的角度来说,你能够信佛教也好。但是,从修行解脱的角度来说,这是很糟糕的,因为解脱就是要彻底明白,怀疑也没有什么的。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建议结合录音阅读。】
- 02.趋乐避苦是所有生命的一个特征
- 04.世俗人追求快乐的方式以及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