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堂课总结:
序分中的:众成就,阐述菩萨功德。在阐述菩萨功德时,需要从两个方面去讲述:一、明示现成佛;二、明权实二德。
上堂课讲了与会的菩萨们“利他”的功德,菩萨具足各种陀罗尼,也具足各种三昧,能深入“心之密藏”,的“海印三昧”,并籍此宣说一切经典。
这堂课内容:
继续讲解菩萨功德。
住深定门,悉睹现在无量诸佛。一念之顷,无不周遍。
经中所说“深定”,即非初发心菩萨与阿罗汉所能思量。住此深定,发起妙行,一念间悉睹现在无量诸佛。故行境极其宽广。即如同《往生论》所说:一念一时,遍入十方佛刹,供养诸佛等。故无前后往来之心。
有生灭才有时间上的前后,这又不可能于一念间普入无数世界。比如首先在A世界,之后到了B世界,这样就有动摇的相。因此只有住在甚深的定境中,才可能一时兴起无边的普贤行海。此处于一念间无不遍入,时间是最短的一念,所做之事是遍游刹海、供养诸佛等,此即华严延促同时、一多相即之玄门妙境。
在弥陀第四十五定中见佛愿中说:“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又于“一时普供诸佛愿”中说道:“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数无量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文中,“普等三昧”即此处所说“深定门”。此三昧是由弥陀悲愿神力所成,甚深难测涯底,故谓之“深”。“悉睹、周遍”是其业用,即“悉睹现在无量诸佛”、“一念之顷,无不周遍”。
再次强调,弥陀愿海与实现普贤行愿的关系。即要认识到,弥陀一乘大誓愿海具足令行者速成普贤行愿的威力,正是以此原因,普贤菩萨带领华严海众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世界。在《往生论》里讲到极乐世界的菩萨庄严时,明显指出佛国大菩萨功德圆满,分身尘刹,上供下化等。与普贤行愿完全一味。也就是以往生极乐世界为途径,而圆成了普贤行愿!可见《华严经》与《无量寿经》同属一部经。
济诸剧难,诸闲不闲。分别显示真实之际,得诸如来辩才之智。入众言音,开化一切。
“难”即无暇之意。“剧难”指三恶趣。也就是堕落三恶趣的众生,受苦极其深重,无有闲暇修法,称为“不闲”。相比而言,人受的苦就轻微多了,因此人还有休闲,天上无忧无虑,享受的时间就长,这叫做“闲”。不管是有休闲的人天,还是无休闲的恶趣众生,都同样是相续不断地轮回,都将辗转出生无穷无尽的苦难,因此都是“剧难”。为此,诸大士悲心遍入一切众生界,以演说正法来救度群生。
如何救度呢?即“分别显示真实之际”,也就是对于各类众生,分别以语言、譬喻等种种方便来显示究竟实相。“真实之际”,指实相妙理至于究竟之处。
真理有相对与绝对之别。“相对”,是指比原先进步一些,实际并未彻底,这只是就“接近真理”这一点安立“真理”的假名。比如:见到轮回中只是不断地由因位的蕴产生果位的蕴,从始至终只是蕴的现相在相续,丝毫没有“人我”,这就认识了“唯法、无我”,比以前看得更真实,但并未彻底;进一步:凡是由因缘显现的法都是妄相,无有实体,由此在认识上更进一步,但仍未彻底;进而认识到客尘本无,见到一真本性,此即是真实之际。
与会诸大士转正法轮救度群生,就是为显示这“真实之际”。至于教授的方法,则因人而异,既有方便法、也有真实法。究竟的目的就是这一个——令一切众生悟入真实之际。为此,需要有无碍的辩才。因此接着说:“得诸如来辩才之智”。辩才以智慧为体,内在证得诸法实相,发之于外,就有无碍辩才,能自在演说蕴界处等的广大义和空性等的甚深义。其能力包括法、义、辞、乐说四种无碍辩,具此则能自在无碍地说法,普遍断除众生心中的疑惑,使其顺利悟入佛法真实义。
四无碍辩的内涵如下:
一、义无碍辩:“义”,就是诸法的自相与共相。对于诸法的自相与共相无不通达了知,即是“义无碍辩”。
二、法无碍辩:对于诸法有哪些种类,每一个法有哪些名称种类,悉皆通达无碍。比如“烦恼”又名“结”、“结使”、“系缚”、“尘劳”等;“佛”又称为“如来”、“世尊”、“天人师”、“调御丈夫”等。
三、辞无碍辩:于诸法名字、义理,随顺一切众生各地语言,为其演说,无有障碍。
教法可统摄在“名”、“义”二者中,名为能诠,义是所诠。先是对能诠的名相明了分别,该如何表诠,毫无障碍;及对所诠的义理——诸法的自相及共相完全了达。接着就要做到自在无碍地运用各地区、各种类众生的语言而宣说。即须具有“辞无碍辩”。如此以众生同类语言说法,便能使众生各各得解。
四、乐说无碍辩:随顺一切众生根性,乐闻哪一种法,而为其宣说,圆融无滞。
与会诸大士内契圣智,后得位获得无碍慧辩,能善应群机,广宣妙辩,此谓之“得诸如来辩才之智”。
“入众言音”,指通达各类众生语言。唐译本云:“善能分别众生语言。”《密迹经》中说:“此三千大千世界,有八十四亿百千垓众生之类,言辞各异。计是一切,皆归一义,至真之慧。菩萨应殊唱异言,说法开化(即无量众生种类所说语言各自不相同,一切同归一义,谓最真实之智慧。菩萨善应各处众生,宣说各类语言,如此演说正法,开导、教化众生)。”又云:“此菩萨能入种种言音,能说法开化。”“众言音”,为说法的工具;“开化一切”,指正式以语言发起说法,开示之知见,即众生心的本性。
总之,以上说到与会菩萨能以各类语言说法,开明众生的本心,教化其入于佛智,此即遵修“天龙夜叉鸠槃荼,乃至人与非人等,所有一切众生语,悉以诸音而说法”等的普贤大士之德。
- 《佛说无量寿经》第23课
- 《佛说无量寿经》第25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