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堂课总结:
序分中的:众成就,阐述菩萨功德。在阐述菩萨功德时,需要从两个方面去讲述:一、明示现成佛;二、明权实二德。
上堂课讲了菩萨能够“住深定门,悉睹现在无量诸佛。一念之顷,无不周遍”,意谓菩萨能够入深定而明了法性;再讲了菩萨能够于利众时“分别显示真实之际,得诸如来辩才之智”,即具足“四无碍辩”的功德。前者是“实德”,后者是“权德”。
这堂课内容:
继续讲解菩萨功德。
超过世间诸所有法,心常谛住度世之道。
因缘所生法(有为法),称为“世间”。其中,依、正、善、恶、因、果等一切种类,即是“诸所有法”。以总、别来分,“世间”是总体,“诸所有法”为其差别。诸大士见世间诸所有法虚妄无实,既无取著之心,亦无厌舍之意,常居世间,随缘度生,即是“超过”。
凡夫陷于虚妄的世间法中,过着世俗的生活,把这些全都当真了!而菩萨住在世间,心是超越的,没有凡夫心里的那些执著、妄想,他唯是自在游戏而已。这即是“普贤愿王”之一——恒顺众生的践履,众生界有种种身体、习性、服饰、相貌、风俗、语言……而恒顺,就是为能利益众生,无论哪种身份都可以示现,无论哪种世俗生活都可以随顺,这就是菩萨的“超越”。不像小乘著于空边、凡夫著在有边,而是任运洒脱,无挂无碍,如鸟行虚空,不落痕迹。
所谓“世间”,“世”是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所摄的一切时间;“间”则指东、南、西、北等十方所含的一切空间。这世间范畴或时空所摄的一切显现,即是“世间诸所有法”。其内容包含一切由因缘所生的根、境、识。因为这一切只是由因缘和合而现起,因此只是虚妄一现,别无自体。
多想一想“电影”这个比喻。这跟由虚妄分别所现的世间万相,性质完全一样。电影,你好理解:之前银幕上没有影像,因缘和合时就忽然现起影像,这些影像是于银幕上真实存在的法吗?当然不是!这里有的只是由因缘和合而现起的一个个错觉,就好比以揉眼的因缘见到空花那样。所见的境相是妄相,能见的心识是妄识,但人入了错乱状态,一直都浑然不知。
银幕上有城市高楼、车水马龙等景观,有生老病死、成败兴衰等情节,有喜怒哀乐等表现……这就是世间万相的缩影。电影是二维影像,人间的现象则是三维影像,我们周遭的一切实际是在不断地放“立体电影”!
就像这样,菩萨彻见了“世间法”的真相,知道一切都只是因缘所生的幻相,了无自体,因此菩萨的心是超越的。即所谓:“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犹如莲华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心常谛住度世之道”,指的是菩萨自心的境界。“度”是超出之意。“度世之道”,是超出世间的妙道,指超越了颠倒妄想。“心常谛住”,就是心恒时安住于无生无灭的实相妙理而无动摇。这是指超出有为法的妄相,证得无为法性。由此不执著有所度的众生,有所说的法,而仍旧炽然度生、炽然说法,这叫做“谛住”。
总之,与会诸大士心常住于无住处涅槃,称为“心常谛住度世之道”。
于一切万物,而随意自在。
《法华经•序品》云:“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凡夫日夜受烦恼驱使,再如何向外追求,也不可能有丝毫自在。而烦恼结都解开了,心就无时无处不自在。
“自在”又有神通自在之意,指无论做什么都毫无阻碍、不受拘系。如果心被拘束,随物而转,那就成了被外物奴役的人。
凡夫执有,二乘滞空。都是妄情分别,都是心随物转。而诸大士深达法性,当相离相,不随物转,故心得自在。而且进而做到了“物随心转”,即神通自在,于万物心无拘系,能随缘变化,利益众生。此即入于不可思议解脱境界,如《行愿品》所说:“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脱及威力。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刹,十方尘刹诸毛端,我皆深入而严净。”
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担。
“庶类”,谓一切众生种类。“不请之友”,如《维摩诘经》所说:“众人不请,友而安之。”肇公云:“真友不待请,譬慈母之趣婴儿。” 即不必三番五请,以真诚的利他心主动做众生的善友,将他们安置在安乐中。譬如母亲爱护婴儿,源自母爱的天性,自发的、心甘情愿地利益自己的孩子。不是还要等孩子请她,才做利益。与会菩萨皆遵修此普贤行愿。
“荷负群生,为之重担”,即诸大士已承诺将法界一切众生都度至涅槃彼岸,如是以极大心力担负起救度法界众生的重担。
《大法炬陀罗尼经》云:“譬如长者家内丰饶,多诸珍宝,唯有一子。以爱念故,财富乐具悉该与之,无有疲倦。菩萨亦复如是,一切乐具,尽皆与之,乃至令入无余涅槃。是故名为荷负重担。”即好比一位富裕的长者拥有很多珍宝,他只有一个孩子,对他爱如掌上明珠,什么财富和能得快乐的东西都愿意给他。像这样,菩萨对众生有极大的慈悲心,下至点滴利益功德,都回向给众生,乃至使众生都证入无余涅槃,这叫做“荷负重担”。
总之,如《行愿品》所说:“悉除一切恶道苦,等与一切群生乐,如是经于刹尘劫,十方利益恒无尽”等。
- 《佛说无量寿经》第24课
- 《佛说无量寿经》第26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