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继续交流“中观四夺”,前几节课我们讲了夺色蕴和夺受蕴,这节课讲夺想蕴。
上节课讲完之后,有人告诉我:“我们讲了一大堆关于受蕴的相状,但好像没讲修行。”我就觉得奇怪了,我从头到尾都在讲修行,怎么会没讲具体的修行呢?虽然是用语句去分析它,没有告诉你修行的仪轨,比如怎么入座,鼻孔怎么排气这些,但其实讲的都是修行,至于仪式都是一样的。
如果你是打坐修气脉、修金刚萨埵,或者修禅定,入座时去做一下类似九节佛风那种排气是可以的,但四夺是一种单空的修法,反而用不着这么做。当然,你要是习惯了入座前排气,那也没关系。至于具体的做法都一样:入座时要皈依发心,调起相应的心态,然后仔细地思维;思维到一定时候会产生觉照,在觉照里延续下去,叫禅定。
上周我们讲了夺受蕴的座中修法和座下修法。座下的修法你提起就可以,一产生快乐或痛苦的感受,你马上就把你在夺色蕴时培养出来的单空觉受调出来,印照你的那个乐受或苦受。至于无记受(舍受)我们也把它列为一种苦受,也可以把它夺空。
什么叫夺空呢?就是你的心开始直接认为快乐、痛苦、不苦不乐,这些心的状况不是真实的。夺空以后,苦受不再让我们继续苦下去,乐受也不再控制我们,就会起到这样的作用。
在座中也一样,你把皈依发心这些做完了,然后故意撩起自己的一些感受,比如回忆过去被人欺负啊、失恋啊、钱不见了啊、股票跌下去爬不起来啊等等之类的感受。当时你可能会因此而带来一点点的感受,但有人会说:“我的股票又涨上去了,现在带不出来之前那种苦受啊!”——那你的乐受又出来了。
你回忆这些让你觉得生活中比较激荡、惊心动魄的事情,引发相应的感受之后,你就把夺色蕴夺出来的那种空性的认知,拿去直接印照这些感受。一印照,那种快乐或者痛苦就会淡化,不再左右你。这就是座中的修行,是故意撩起来的,我们一定要反反复复这么去做。
这样做有时候并不是要产生一个什么很美妙的状况,或者出现一个很奇特的场景和一个让你惊喜的情况,乃至于出现神通。大家不要去追求这些东西,你只要细细地体会和感受那些乐受和苦受的虚幻性,它们就会逐渐地淡化。你的心开始感觉到自在和安宁,感觉到开始在摆脱这些东西,你可以快乐,也可以痛苦,但似乎不再像以前一样系缚在上面,被其捆绑,你慢慢会体会到心在脱离这些。
你问到底什么是脱离?这个你必须自己去体会才知道。体会到了,你的心就会逐渐变得自在——在那个痛苦或快乐的感受上感到自在。我们要追求的是这些,而不是追求一些很特殊的状态出现。
《中观总义》说过:“心前出现的所有事物都是无实的。”既然是无实的,迷恋就是罪过,追逐就是罪过,我们要努力从中脱离。你说:“我现在脱离不开啊!”好了,你训练的就是从中脱离,绝对不要想去得到什么——这是中观修行的总纲,任何修行都不能离开这个总纲。所以我们是有讲过夺受蕴的修行的。
还有人问:“在修行的过程中,我到底要修到什么样的结果?中间的次第修行,每个阶段的情况是怎样的?”修行对于每个人是不一样的,我也不知道每个人的具体修行情况是怎样的,但总的来说,它一定是循序渐进越来越深入。
刚刚开始乐受生起来,你可能用思维去。但如果你色蕴修得很好的话,也就是内心里面已经强烈地建立了对色法都是无实的直接认知,这种人可能会好很多,只要你把这种感受拉回来,就会感到有一点点的松脱。如果前面的色蕴没有夺好的话,那你根本就不行,大部分人甚至都不会想到要拉回来修行,根本连想都想不起来。
快乐的感受,你舍不得夺掉;痛苦的感受,你又夺不了。所以你根本不会去对治它,但如果你真的想解脱,真的有意识想修四夺,你要赶紧让自己的心趣入修行。如果你的色蕴没有夺好,调不出来单空的觉受怎么办呢?那就要靠思维了。佛陀说过:“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阳焰,行如芭蕉,识如梦幻。”说了一大堆,就是想表达这些东西全都是假象,既然乐受和苦受是一种假象,那么你就要去思维它就是一种假象。
我们以前讲过夺心法的一些逻辑性的思维方式,比如快乐的生起和落下是有时间性的,当我们去分析一段快乐时间的组成部分,会发现每一刹那都不是真实的。其实你去思考的时候,这个乐受也好,苦受也好,都一定会降低,因为你的精力没有很专注地去感受苦乐了。
人为什么那么苦呢?因为他专门去感受那个苦,并且去加强它。我们真的是这样的,比如你被一个人刺激了或遭遇什么挫折,心里很不舒服。当人不舒服起来,习惯性地想去改变外境,比方有人欺负了我,我打他一顿,打完了我心里就舒服了。
但如果我没有打他的能力,那我就会很专注地为这个痛苦添砖加瓦:“现在打不了你,我总有一天要打你!他不但这次欺负我,上次还欺负我,上次的上次还欺负我,他祖先八辈都欺负我……”他会因此非理作意越想越多,为那个痛苦添砖加瓦。而且那时候对方的坏事全都想得出来,甚至以前的好事都会变成坏事:“以前他帮我都是有目的的,就是想害我!”这样专注地痛苦就还会越来越痛苦。
当然,要对付它有很多方法,比如你可以修出离心和菩提心,如果去思考出离心和菩提心,痛苦也会减轻。但现在你不是修出离心和菩提心,而是修空性,那要做什么样的思维呢?你就要去想:“这种情绪生起来也就是一种情绪,它也不是真实的,它每一刹那都不是真实的,它完全是个假象,我不能被假象控制。”
不管用离一多因还是其他什么因去推断它,其实在这个推断它的过程中,痛苦就会减轻。你会问:“这是不是一种转移呢?”也是一种转移,但在转移的同时,你从思维上已经开始知道这些感受不是真实的。你在知道它不是真实的同时,其实你已经开始在夺它了,只不过采用的方式是思维。但是我们修中观四夺的时候就不能仅仅用思维的,要直接的观照——照见五蕴皆单空。
观照实际上是什么呢?我们以前通过夺色蕴,内心里面夺出了对单空的一些认知,直接拿来印照感受,一照它就发现它减轻,减轻了之后心就开始松脱。那种痛苦稍微减轻了,获得一点点的松脱,其实就是一种轻微的乐,然后你慢慢地让它加强,不断地加强下去以后,你的心会非常清晰地、比较专注地去印照它,慢慢这种感受就会越来越轻、越来越轻,逐渐就会形成定。
你问:“这到底是种什么样的定呢?”这种就是 “照见受蕴皆单空”的定,你的心专注在一个事情上就是定。我们不要一想到定就一定要关注呼吸,或者一定要关注外面的一朵花或一尊佛像,或者凝视虚空,不见得是这样,因为所有的禅定修的都不是外境,修的就是自己的心。
我们由眼睛看一个外境或者耳朵听一个声音来入定的这种方式,只是让我们的心平静下来,意识也要停下来。比如我们的眼睛看着一朵花或者一幅唐卡入定了,是修唐卡或者眼识的变化吗?不是,我们是要借助这样的方式让自己的意识停下来。藏地的一位大德说:“人们以为修禅定就是在外境上修,其实不是的,修禅定实际上是让心平静下来,心平静下来就是目的”。
所以不管去做什么,让你的觉照力定在你的感受上,并且在这种感受上带有一个轻微的意识(直接的意识),直接地认为它是虚假的。在这种状态里面,不管是快乐的感受或者是痛苦的感受,都会逐渐的减轻,而你心的平静也成立了。这时候有心的平静,有你感受的减轻,而且心的平静和感受的减轻中间,觉得这个东西是空性的直接觉知就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深沉,这个就是关于受的单空定。
你问:“到底会定到什么样的程度?”那就不知道会定到什么样的程度,如果你一直这样下去,入到很深的定的时候,有可能就变成两条路:一条路就是你丢掉了单空的感受,慢慢变成禅定了。
那时候要怎么办呢?其实也有两种方法:一种你就继续让它定下去,这个叫做因观而入止,入止也没关系,我就一直定在里面修成了禅定。还有一种,就是我根本不愿意进入那么深的定,不愿意破坏单空这种有观的修行,那么我只要发现自己已经丢了单空的定,就马上拉回来观想或观照。这两种方式都可以,要根据你自己的情况来。
你问:“那我会不会一下子修到无记定里面变成动物呢?”这样想本身就是一种动物的想法(众笑!)我们现在的汉人要进入那么深的定是非常的困难,很多是专门修定的人才有可能进去的,比如我们禅修中心的有些师兄可以很长时间一直在这个定里面。
所以我们不用去担心这些,你只管去修,修到后来慢慢感受到松脱,单空的直接觉知越来越盛,那就是胜利。一直要胜利到什么时候呢?胜利到哪天你突然因为这个东西一下明白本性,你就开悟了。因为人在单空里面,如果接受到好的指点,加上菩提心和视师如佛修得好,那是很容易开悟的,而且你不停地磨砺下去,总有一天会知道它的本质。
我们说:“但问耕耘,不问收获。”什么叫做“耕耘”呢?耕耘就是你去修的这些东西。为什么叫做“不问收获”呢?从修行的意义来说,不是简单地说我不要结果,而是说你在磨的过程中,不要故意去找一个什么东西叫做开悟。你有意识地去找一个开悟,反而所有找到的都不是开悟,而是要磨到让心的本性自然呈现出来。什么叫做“自然呈现出来”?就是他自己不经思考地明白这个就是本质,这个叫做“障垢磨尽,真如自现”。所以你去做这个东西,长期这么磨砺下去的话,非常有可能哪天就开悟了。
到底这个过程有多长?也许中间会经历各种各样的误区和认知,但是只要没开悟,你都不要认为那个是尽头。当然有人说:“也就是你告诉我这个东西没有尽头咯?”是的,真的是没有尽头,你说从1到0要经过多少个数字啊?0.9,0.8,0.08,0.008……什么时候能够到0?只要你的分别一天不息灭,它就永远不会到0。你必须要完全不分别,自然明了了本性,那就叫做到了0。
上师讲“万法归一,一归于零”,那个零到底什么?零就是你完全没分别,心自然地完全不加改造地呈现出来,而且你发现了它就是这个样子。我说“你发现了这个样子”,这句话很容易引起误会的,应该是“它自己发现了它自己的样子”,它自己发现的这个样子里面包含了你。所以这时候你就开悟了,你的心明白了心是什么样子,而且不是概念性的,概念性的就永远没完。
你说“我已经不是思维了,我是觉受。”觉受其实也是一种轻微的分别,任何觉受都是分别。到了最后,他们说心的本质就像天空,所有的觉受就像上面的云;或者叫天空打了褶皱,一拉平了就没了;或者叫云彩消散了。这些比喻就有点像,但这个过程有多长呢?不知道有多长,有可能明天就完了。
我觉得你要缩短这个期限的话,其实就是要好好去修前行,比如修菩提心和视师如佛,因为这些东西可以用力。到了后来真的去明心的时候是不用力的,禅宗参禅参到后来“越省力处越得力,越得力处越省力。”你说:“我们现在马上来省力,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做了?”全体众生都是这么省力的,他们累了以后都回家这么省力,那叫劳动以后的休息,不是心性大休息,那种省力是没有用的。
但是当你真正明白了以后,确实也是很省力,根本就不用去分别,所以叫“心性大休息”。(大圆满三大休息:禅定休息、虚幻休息、心性休息)。它为什么取“休息”这个词呢?因为到了最后,这不是一种分别性的东西,不是一种强制性的东西。凡是修行性的、强制性的东西,都不可能是本质,这是我们对前一节课(夺受蕴)两个问题的回答。
今晚我们就交流下怎么去夺色受想行识中的想蕴,想蕴是哪些内容呢?想蕴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思想的一些堆积,“蕴”就是堆积的意思,佛经里面也叫做阴,五蕴和五阴是相通的。阴和蕴都是堆积的意思,堆积其实就是你心里面重重叠叠的无穷无尽的关于这一类的印痕。
什么叫做印痕呢?你可以自己去找这些印痕。如果你以中观等很深层的观念去看的话,印痕也是假象,但这些印痕就是存在的,只不过这些存在不是实有性的存在。比如我“砰”的打了你一下耳光,你心里面产生了仇恨,你说这仇恨存不存在你心里?这是不是个印痕?但我现在要你把这个仇恨的印痕拿给我看,你傻了吧?你办不到的。
还有你爱上了一个人,人群中惊鸿一瞥,不小心多看了你一眼,那个是不是印痕?是印痕,然后你要跟她证明我爱上了你,怎么证明啊?就算我把我的心掏出来给你看,那上面也看不到的,血淋淋的太残忍了,但是你心里面就是有这么一个印痕,那个就叫做蕴。
你说色蕴是不是这样的?色蕴其实也是这样的。色蕴你们不要认为是外面堆了很多很多的东西,那只是一种显现来的。其实我们对色的执著也是内心里面堆积了很多很多的印痕,它不是真的,而是像梦幻一样,然后它显现出来坚硬、柔软、庞大、流动等这些我们眼睛所看到或耳朵听到的(前五根所感受到的)色蕴。
那么你说受蕴呢?受蕴其实也是些印痕来的。想蕴也是一样,关于思维这一部分,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面留下的各种各样的重重叠叠的堆积就叫做蕴集,这简直太吓人了!蕴一集,就是所谓的集谛;集一表现出来就是苦,叫苦谛;去修行就是要明白它,叫道谛;最后把它干掉了,叫灭谛。
想蕴是什么意思呢?想蕴就是关于思维、意识层面的一些堆积。意识堆积了那么多的东西,为什么要去夺它呢?因为它影响我们,思维对我们人类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为什么在地球上成为了霸主,可以随意地屠杀其他的动物,就是因为我们的思维非常的发达。
你说动物的身体不比我们好啊?随便牵条狼狗出来,不管是黑背还是藏獒,身体都比你好很多。不信我们开几碗比较厉害的中药,让一个人和一条狗都吃下,狗吃了什么事都没有,但人已经拉坏了。也就是我们的身体很多方面都不如动物,视力不如老鹰,身体不如野牛,跑不如猎豹,飞不如大雁。
我们五根上的能力经常比不上动物,但是我们的意识非常的强大,我们可以记忆、分析、归类、总结。这个意识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很大很大的福泽,有这种能力本身就是一个福报的体现,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的邪见和乱七八糟的东西,造业也非常的厉害。我们利用这个东西就开始造业,往我们的阿赖耶识里面堆积很多很多将来会让我们产生苦难感受的印痕。这些印痕在唯识学里面叫做“种子”,小乘里面叫“业”,我们经常说的“造业、造业”就是指的这个。
我们的意识非常强大,因为意识,我们可以制造很多工具。动物也有很轻微的制造工具的能力,比如我们小时候读的课本,乌鸦想要喝水时,瓶口太深了喝不到水,就捡石头放进去让水面慢慢地升高就能喝到水了,它也轻微的知道利用工具。还有猴子也知道用锤子来砸核桃,但精密复杂的工具它绝对不行,只有人才造得出来。
人造的工具多吓人啊,可以上月球、上太空,显微镜可以看到很细微的东西,这个靠的就是意识。人类的意识非常的强大,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利益我们,一方面可以把我们害惨。如果我们持的是邪见,邪见肯定是意识产生的,你的手不可能产生什么邪见的,你的身根、眼根也不会的。我们经常说:“他用邪恶的眼睛,或者色眯眯的眼睛看着我。”哪个眼睛是色眯眯的?哪个眼睛是邪恶的?那是你用意识附加上去的,其实是你的意识在起作用。所以意识是非常强大的,因此邪见也非常的恐怖。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去夺它呢?因为它也不是真实的。关于意识不是真实的道理我就不用讲了,其实对于我们现在的唯物主义者,你要说意识是真实的,没有一个人相信的。唯物主义者都认为物质是真实的,意识只是物质运动的结果,但它同时又很矛盾的。
唯物主义者认为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不然就不会有科学。他又认为意识是物质运动的结果,既然意识是物质运动的结果,物质运动又是有规律的,那么意识也一定是有规律的,有规律也就是所谓的因果规律,这样的话,世界上所有事情都应该是有因果的。但是唯物主义又不相信因果,他说有很多很多的偶然,偶然其实就是不承认因果的意思。
但因果论者一定不会说有什么东西是偶然的,比如我们的古人相信因果的就会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这样好像会引发一些宿命论——“这样的话,那什么都是因果咯?”实际上什么都是因果的,如果从佛陀那里看什么都是因果。那你问:“那我们的努力呢?”没有努力这回事,从佛陀看来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努力不努力,没有一个主体在努力,根本就不承认这回事。
但是我们有个体的时候,我们就要承认有努力,因为我们有个体就有我执,我们认为“我在努力”——有我在,有个主动者,有个操纵的个体。从佛陀看来没个体,也就不存在努力了。甚至连修行修到大圆满那个程度的时候,他就不承认什么努力了,所以得力处最省力,歇即菩提什么的都来了,实际上整个佛法理论是通的。
现在拉回来,实际上我们是不会相信意识这部分是实有的。但你不相信它是实有的,那么我们还要去夺它,我们是不是已经证悟它的空性呢?不是的,虽然我们都是佛教徒,你是不相信它是实有的,我们也不相信意识和精神是物质运动的结果,但是我们确实被我们的思想左右,就像我们不相信受是真实的,受也左右你一样的。你说我们是不是被我们的思想左右?肯定的。
第一个,我们被邪见左右,这个可以通过闻思把邪见干掉。比如我们以前相信唯物主义,然后我们通过读书和各种各样的逻辑分析,可以抛弃一些错误的见解,这个在见解上很快就抛弃了。但思维它本身的力量却不停地左右你,什么叫思维的力量不停左右你?也就是不一定是邪见了,而是思维本身会影响你,让你没办法安生。
我们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比如我们受到了重大的打击以后很痛苦,本来这痛苦如果解决不了,我们就不应该去多想,但是我们控制不住地要去想,不停地要去想、不停地要去思维。
比如我们喜欢上了一个人,但发现喜欢这个人根本就不可能,不会有回应,但我们还是要不停去想。想到后来我们不想想了,但是不行了,一定会想,晚上睡不着觉都要想。你发现“想”在控制你,让你睡不了觉,这是非常厉害的一种状态。人经常为一些根本就是无聊的事情不停地想下去,有时候你已经意识到这样的思维没有用,但是反过来被思维控制了,导致非常的纠结痛苦,这是一种现象。
还有一种思维控制我们的现象就更明显了,比如我们修行人打起坐,说我们要不想了,我们要安静。哇!你平常不去想“不想”的时候,好像它还可以不想;现在我专门想“不想了”,却控制不住地拼命想,什么都想出来了,念头乱飙,一秒钟都停不下来,你根本就没有办法感受到没有念头的心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经常说阿赖耶识,什么是阿赖耶识?没有念头的心其实就是阿赖耶识。但我们感觉不到阿赖耶识是怎么回事。我们甚至要采取很野蛮的方法,比如跑啊跑啊跑的时候,突然间停下来,“啪”,只有几秒钟,然后马上念头又出来了。
所以思维、念头在控制你,你连停都停不下来。这个就是我们要去夺想的原因,我们要让想不再控制我们的心,我们要把它夺空,这个就是我们去夺想的意义。夺了以后,心才能够真的歇得下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去认识这个无执的心是怎么回事。这是夺想蕴的意义。
想蕴在《楞严经》里叫融通妄想。想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想蕴实际上可以分两个部分:一个叫做五俱意识,一个叫做不俱意识。五俱意识是什么呢?就是当我们的前五识现起以后,我们的注意力上去的那一下,就叫做五俱意识。比如我一下看那个东西,如果我的注意力不上去的话,马上就忽略过去,看下一个东西了。但是我看着它,我的注意力上去了以后,一直看下去,“哎呀,这个东西好漂亮哦,这个东西是什么什么……”那么我这个注意力就可以让这个显现的眼识(显现的样子)更清晰、更细致。
声音也是一样的,比如一个声音响起来,如果我们不注意,一晃就过去了。比如我们去偷听别人说话的时候,就非常注意听他在说什么,比如“他肯定在骂老板,我们等一下去告状!”当很注意的时候,那个声音就显得更清晰起来,这种注意力上去就叫做五俱意识,这是意识的一部分。
还有一个叫做不俱意识,不俱意识又称为独头意识,它分为独散意识、定中意识、梦中意识。但不管怎么样,我们把它概括为思维的能力。意识就分为五俱意识和不俱意识两部分。那我们夺的话要夺哪个意识呢?其实五俱意识是用不着夺的,但这里我们也讲下怎么去夺五俱意识。其实五俱意识是一定要跟对境牵扯在一起的,如果你真的把色蕴夺空了,五俱意识一上去注意,注意到后来就没有了。
举个例子,比如我们修行去夺色蕴,面前放一台电脑,我要把它夺空,眼识就上去了。上去了以后,开始是思维“我面前的电脑是假象”,慢慢慢慢我就直接地觉知到它是一个假象了。但我不管是在思维它是个假象,还是直接去觉知它是个假象的时候,我的注意力一直都在上面。如果我的注意力不在上面的话,就没办法思维它,也没办法去夺它了,实际上这个五俱意识一直是在起作用的。
有人问:“这个五俱意识会不会是以前上师说的侧面意识呢?”这个不是的。侧面意识是意识的一个监督作用,监督我一定要去做这个事情,五俱意识是让我面前的电脑很明显地显出来的这么一种力量。
我们心可以同时有这两种力量的,甚至有很多种力量同时出现。它让我明显地处在这里,然后夺夺夺,慢慢感受就越越虚幻,眼睛看看看慢慢就开始消失了,甚至觉知到越来越假,慢慢像雾一样,慢慢慢慢就消失消失消失……我的眼识再也显不出一个清晰的电脑出来了,那时候我的五俱意识去哪里了呢?当对境消失了,五俱意识就没有了,就会变成这样。
修定也是这样的,比如我盯着面前这个电脑去入定,定定定定到后来,这个电脑也开始模糊,身体的沉重感也开始消失,耳朵也不听,声音也越来越消失,甚至眼前的电脑也没有了。这个五俱意识的眼识,刚刚开始让电脑显现出来的这种清晰的能力,因为你心的平静也消失了。
其实五俱意识可以因为定消失的,我们这个五俱意识一定是有目标的,如果心完全处于平静里面,比如处于阿赖耶识的平静里的话,它是没有目标的,当我们把注意力平静地分散下来,五俱意识就消失了。
刚才是通过定,现在我们不通过定的方式怎么让五俱意识消失?其实非常简单,你放松下来,完全地放松下来,不把注意力放在任何一个点上,不把它放在眼识的对境上,也不放在耳识的对境上,也不放在身体的触受上,也不去想,完全没有思维,也不去放在意识上,这个心清清明明地放下来,这个时候就是没有五俱意识,慢慢慢慢就会进入阿赖耶识。
只是你做不到,你这一做,念头就会“这样对吗?这样不对哦……”其实这个就在意识上一直东想西想的,你控都控制不住的。或者身体开始痛了“哎呀,好痛啊!”你不注意还好,一注意就更痛了,五俱意识就到这里去了。五俱意识被前五识东撩西撩,或者被意识东搞西搞、搞来搞去,那个就叫做散乱。如果我们的心能够平静下来,五俱意识就消失了。其实刚才说了一大堆,总结起来怎么去夺五俱意识呢?禅定。
那我们后面的一些思维,比如梦中的思维(梦中独头意识),或者是定中的独头意识,还有平常那些不停地胡思乱想的独散意识。其实我们思维这种现象不叫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其实是意识,识这个本体是要在色受想行识的识蕴里面去夺,现在夺的是想蕴,是思维本身。我们怎么样去让思维把这个思维夺掉?除了五俱意识以外,还有前面的不俱意识怎么夺掉?其实跟前面的五俱意识一样的,禅定。
比如我们去修禅定,眼识看着前面那朵花,你不想了就夺掉了。你说:“我现在夺不掉啊,比如我产生一个痛苦的时候我没办法夺,我还是控制不住。特别是我搞一个计划,想多了以后,一晚上躺在床上,计划不停地在头脑里掀起来,想睡都睡不着,我还是没办法夺掉。”这表明你禅定力不够。
夺意识非常的简单,就是禅定。什么叫做夺意识呢?其实就是要让意识这种力量不再影响我们、不再控制我们,就叫做夺空了。因为我们在骨子里面从来都不会认为意识真的是实有的,我们只是被它控制而已。我们只要随时能够提起某种武器,让它不影响我们,就算是把它夺空了。
当然这个空不是大空性的空,我们现在说的空都是单空,中观四夺这个层面说的基本上都是单空,除非走到最后人境俱不夺,这个时候有可能去认识真正的大空性。当然有些根器很好的人,可能在单空夺色蕴的时候就领悟到大空性了,那是另外一回事。而我们现在讲述的中观四夺都是讲的单空。
也就是说,我们慢慢慢慢可以让意识停下来。那个停下来,不但可以在座中停下来,任何时候只要我心一凝定下来,意识就开始停止,就不再左右自己,不管它是哪种意识。你说可能训练出来这样的能力吗?绝对是可以的,如果一个人长期地打坐修行,慢慢就能训练出这样的能力,你会发现思维不再控制你了。
其实思维本身是受行蕴(心所)控制的,比如生起了贪婪的心,或者嫉妒的心,然后就围绕着这个嫉妒开始想。其实真正去夺的话,夺行蕴是最好的,行蕴一夺,他自然就不想了。但是有时候就算没有很厉害的行蕴,思维还是会控制我们的。
比如一个人刚刚练习打坐的时候,他那时没有什么太强烈的心所,没有什么贪嗔痴慢疑,他坐在那里很想去入定,但就是入不了定,一坐上去,念头就乱飚。虽然那些想法不是什么激烈的想法,但是念头总是一个接一个,一点也没办法安静,这说明你心还是静不下来,你就无法继续进行对心的探讨。
你看我们打坐对付的是哪两种情况呢?一个就是身体的痛,身体痛起来很恼火,我们打禅七经常看到一些师兄的怪相。还有一个就是念头乱飚,甚至心里烦躁得不得了,烦躁是一种心所,但是念头也会乱飚,念头乱飚会让心所更烦,心一烦就导致更多不好的念头。你看那些打坐打得很艰苦的人,看到敲钟的人“怎么还不敲啊?还不敲啊?”——肯定是有种不舒服想下座的感受,这是一种欲求。“还没敲啊?”——这种念头就是想法。二者互相的帮倒忙,越来越炽盛,意识让自己的行蕴更难受,行蕴又产生更复杂更凌乱的意识。
即使没有那么厉害的行蕴现前,我们的心一样静不下来,一样的念头乱飚,所以我们要通过大量的禅定去夺它。那要怎么去夺它呢?其实刚才已经说过了,你要慢慢去修禅定。那要怎么去修禅定呢?怎么用中观这种见解去对付我们纷乱的念头(想蕴的这些麻烦)?
意识我们可以分两类:五俱意识和独头意识。独头意识又分成:定中独头意识、梦中独头意识、独散独头意识。在定中观想一个什么东西,就叫定中独头意识;做梦就是梦中独头意识;你平常胡思乱想、白日梦或思维什么东西叫独散独头意识。
意识是怎么来的呢?我们心有种能够思维的能力,他首先去摄取前五根的这些映像并且给它们取名,然后把这些映像和名字在头脑里面进行组合和解拆,这就是意识。比如我看到一个人,首先眼识吸取了他的样子(色相)“哇,这个人长得好漂亮啊!”然后听到他的声音“哇,他长得这么漂亮,声音怎么这么难听!”甚至闻他的气味“哇,他洒了古龙香水!”当然不能用舌头去,舌头去就麻烦了。(众笑!)
这些五根一上去,意识在其之上又加了很多的辨别,然后将这些映像拿到头脑里面进行解拆组合,“哇,他长的样子像宋仲基,他的声音难听得像一只鸡,鸡又跟其他的动物扯在一起了……”意识是就吸取了现量的五根对境,或者意识自己以前想的东西,全部把它拉扯起来进行组合思维。
意识的作用就是互相的拉扯,我们有个专门的词汇叫攀缘。攀缘过份了以后是很厉害的,一个聪明的人,你跟他说一件事情,他头脑里面几十个念头迅速飚过,非常的厉害。他想了很多很深,我们把这种能力叫做聪明,一方面要分辨得很快,另一方面要记得很多。本来只跟他说了一件事情,他几十个想法就出来了,你看他的眼睛灵动得不得了。我们经常称赞某个女的好灵啊!或者某个男的好狡猾啊!为什么女的就叫灵,男的就叫狡猾呢?这也是意识在起作用。
这些意识弄多了以后,它就很控制你的,你看那些脑筋动得很多的人,他打坐很难打好的。如果长期不加以休息或不舒缓自己,慢慢就会变成神经质或神经衰弱。到了后来思考太多的话,连睡觉都会睡不着,基本上要靠安眠药。以前的上海滩有个风云人物叫杜月笙(他是流氓的大前辈啊),他有个吉尼斯纪录,一晚上要吃12片高强度的安眠药,因为他晚上睡不着,想事想得太多。很多政治人物或者是大老板,都有这个毛病,因为他们思考得太多了。
思考多了貌似会让我们做事更周密,看得更长远和更宽广,但这种能力反过头来让你睡不着觉的时候,那个就很惨了,很多人就要靠安眠药来解决问题。当然这是些大人物,那小人物呢?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思维的,比如有些富豪为几十个亿不停地思维到深更半夜不睡觉,那还情有可原。但也有人为三分钱思维了几个晚上不睡觉的,所以一样搞得自己思维想个不停。
那怎么办呢?当然从总体上来说,我们首先要去积累一些功德,要去发出离心和菩提心。但我们现在讲的是中观,发出离心和菩提心也可以慢慢让这些乱七八糟的思维停下来,大家会发现导致自己不停思维的这些内容是有问题的,然后慢慢慢慢减少这方面的思维,心开始慢慢获得安宁和平静。
但中观就不是这样了,中观直接就让我们的心去判断这些思维根本就是没有意义的,从而放弃它。什么是没有意义?首先要用思维去对付思维,一样的认为这个思维本身是毫无意义的一些东西。我们要去看这些思维的内容,我们到底是围绕什么在思维?你只要发现它不是围绕在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这些方面,就要判定它是没有意义的,先从思维上去否定它,这个叫以毒攻毒、以夷制夷。
而有些聪明的人如果真的掌握了中观、唯识或者是其他佛教论典上的正见,也可以判定那些不正确的思维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些不正确的思维就叫做非正见,或者叫做邪见。首先要在思维上去判定这些非正见的思维是不对的,然后这方面做到了以后,接下来我们就要去修禅定。修禅定的方法,我想我不用在这里讲了。
我们现在夺想蕴的禅定怎么去修呢?我们不一定每次都要搞个禅七或每天几座,这种对初学者根本就不适用,你一上去坐一会儿就不行了,头脑乱飚,苦得不得了,你就失去信心了。那个时候你会发现能够自由地想东西好可爱啊!——其实你不是自由的,因为你想让它不想的时候,它偏偏要想,你就不自由了,你是被你的思维奴役了,你当奴隶当得很舒服,你要明白是这样的道理。
那要怎么办呢?专门去修又不行,我们要开始从一点一点地做起,怎么去做呢?平常任何时间一有空,哪怕是坐公共汽车、坐的士、坐地铁、拉屎坐马桶,或者是工作之余,哪怕是只有几分钟乃至于几十秒都没有问题,你静下来,把注意力放到一个点上。哪个点呢?不管是你眼识的点,还是耳识的点,或者是你意识去制造一个点,或者你去观想你的丹田,放在上面几十秒、几分钟不动,随时随地这么做。它一动起来你就松一下,然后又定在那个点上又停几十秒。
那你说不止几十秒,我能停五分钟,那太好了,你就一直这样停下去,停到了你不能停了为止。为什么不能停了?因为你被它控制,你就控制不住了嘛,没有禅定经验的人不可能一定很长时间的,你做不到的。一定是几十秒或者一两分钟,念头又出来了。然后让自己放松一下又回去,反反复复这么做,随时随地这样做。
那么在做这个的时候是不是定在那个目标点上,意识都会停下来呢?不是这样的,是粗大的意识没有了,细微的意识还在。但是你不管,只要粗大的意识停下来就可以了,细微的意识不要故意去区别它。你故意去区别细微意识的时候,那个区别本身就是个意识,它反而还会变成粗大的意识。所以你只要把你的注意力(五俱意识)放到那个目标上,让心停下来就可以了。
你说可以选哪些作为目标呢?其实你可以选几个目标,也可以只选一个目标。比如有人他就习惯性的看着虚空,停几秒钟,感受一下没有念头的几秒钟。在感受的同时,可能有细微的念头闪出来,不理它,还是去看着自己的虚空。看不下去了,粗大的念头又出来了,出来了怎么办呢?放松一下又来。记住任何时候,如前所说的坐车啊、吃饭的空隙啊、上厕所坐马桶啊……随时都这样,慢慢慢慢,你心的那个凝定的能力就开始练出来了。
你说这个需要花多少时间?那我就不知道了,厉害的人很快就出来了;不厉害的人,你这样练下去一年半载也会出来的。但是你要经常这样去练,随时随地在生活中都要这样。我们经常问:“怎样把工作和生活结合在一起?”你工作的时候你会累,累的时候,你就不要在那里发牢骚或咒骂老板之类的,你就凝定一下,每天这样,这是一个方法。
还有一个就是你睡觉之前和早上起床之后,你一定要抽出五到十分钟去干这个事。五分钟和十分钟是不是需要很正式地盘个腿啊?正式地盘腿喷气都可以,你也可以不盘腿不喷气,甚至躺在床上都可以,然后清醒一下就开始去做这个事。眼睛望着天花板或虚空,或随便哪里都可以,然后心定几分钟,乱了再定几分钟,你拿半个小时来练习它。晚上睡觉之前,或者是早上醒来,练习这样的堆积。
当然你也可以盘起腿来,正儿八经打坐半个小时,你起码要这样,这已经是低到不能再低的要求了,因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要从一点一滴开始做起。坐到后来你就会发现坐一两个小时,它非常简单和正常。你看我们的禅七基本上都是不超过一个小时的,我觉得我们应该来个两个小时或者四个小时的禅七。
其实对于打坐很好的人来说,坐一两个小时难受的不会是意识、不是心,而是身体,他腿疼屁股疼;打坐不好的人,不单腿疼屁股疼,心更疼。但你要是练习下去练到后来的话,身体疼是很好解决的,你可以换动作嘛,(心不烦的话。)你不一定要双盘或散盘,你甚至可以像以前中国人一样正襟危坐,坐在那里都可以的,或者抱膝而坐都可以,只要我的心能够宁静就可以了。因为你训练的是心,姿势也是帮助心的平静,你如果长期坚持的话,坐上一两个小时根本就没有问题。
当我们的心产生了平静的能力以后,后面的修行才说得上去,很多佛经和禅宗典籍里面讲的一些东西,这个时候才能够兑现。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念头就像雪花,雪花片片落于何处?你只要心一平静以后,就知道落于何处了。我们先不去考虑什么本性啊、解脱啊、本来面目这些高大上的东西。我们说得浅一点,这些念头一下子落下去,就落到平静里面一下就没了,从平静里面生出来,又回到平静里面去。
平静深到一定的时候,那就是所谓的阿赖耶识。如果我们在那个平静里面真的是直接地觉知到周围的一切全部都是空的,这个就肯定已经走到了很深的单空里面去了。在这里再进一步明了那个能明白空的心,这个明光到底是什么?这种光明到底有没有实质?没有实质是什么意思?心一清楚了,这就是开悟了。
所以能够把心平静下来,镇伏我们这些纷繁的思维念头,对于我们的修证极端的有好处。而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心平静下来,会让我们的认知方式产生一个极大的改变。我们现在的认知方式基本上是思维的方式,你看我们现在的学习,从西方的教育方式传进来,我们的学习就只有一种方式——意识性的。你们读书学禅定吗?不会吧!你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就是各种各样的名词、术语、公式、小资语言、诗歌、图画……全都是意识性的,是不是这样的?
电影中周星驰说过一句台词:“以前有个女孩子在我的心里留下了一滴眼泪,我看不见,现在用心眼去看,我就发现了她在我心里流了那么大一沱眼泪!”用心眼去看,可以看得很清楚,其实他不知道什么意思,反而修行人知道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做用心眼去看?就是关闭你纷繁复杂的认知方式(意识的这种认知方式),心能够宁静的觉知,这个就是开始换了一种认知方式了。你就明白直接的觉知和意识认知是两回事,你开始明白读书起的作用在哪里,为什么读书读多了,如果只是在名相上打转,根本起不到真正的作用。
这些要用什么样的方式来仔细体会呢?要靠禅定,停下意识那种认知方式,让心直接去认知。心直接的认知广泛出去了,就会变成神通。如果他利用眼识的直接认知,比如我一看你是不用经过意识嘛,意识(五俱意识)只是帮忙。
如果你心的能力通过眼根扩散出去,超过了我现在这种眼根的能力,就变成了所谓的天眼通。我心的明知能力不仅仅产生奔跑这些东西,我奔跑时并不是意识在指挥它奔跑嘛,意识只是给了个前期的指令,后来的奔跑是自己的腿在奔跑嘛。如果这种力量扩大到无限就会变成神足通,这些神通都不是意识性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避开人类最厉害的那个认知方式——意识,它让我们统治动物,成为地球上的主人的这种能力,让这种能力停下来,才能去开发我们更大的能力——心的能力。我们说的“本自具足”,不是指意识的层面,而是意识停下来以后里面的东西。佛陀的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全都不是意识的层面,它是心的直接能力。所以一定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去体会到我们心是怎么回事。
那么怎样去做呢?刚才说的是最初步的。至于怎么去夺掉想蕴对我们的影响,其实就要去修定。刚才修定已经讲了两个,我们现在还要讲下修定中的两个具体方法:第一个方法就是你正儿八经去修定,就是我不要意识平静下来,我的目标就是平静。我凝定在一个目标上几秒钟,那也是平静;我凝定在一个目标上一直定下去有几十分钟甚至数小时,那还是定,反正我的目标就是平静。
你问:“这跟夺想蕴有关系吗?”我说了夺想蕴,我们的心在概念上已经知道它是空的,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不被它影响。修禅定其实就是在夺想蕴,虽然想蕴也是空的,但我求的就是平静。我一平静下来,算不算把它夺空呢?起码在一定程度上我把它镇伏或镇压了,我一坐在上面就很长时间不起念头了,哪怕只有几十秒钟,那几十秒钟也已经把它镇压了。如果我连续下来两个小时,那两个小时把它镇压了。它有个特点,跟睡着了是有区别的,因为睡着是不起作用的,一醒来以后会继续想。现在是既不睡着,心很清晰又没有念头,这个叫做定。
当然要经历我们以前学禅定的一些知识,九住心等等之类的。禅定会经历几个阶段:刚开始你会发现念头特别的多,多得不得了,难受得不得了;慢慢慢慢念头就开始变少了,就像流速比较快的河流一样;慢慢慢慢快速流动的念头减缓了,像流得很慢的河。然后就变成像一个湖还有点波浪,最后心完全像无风的水面。这是从五个阶段去分的,也有从九个阶段(九住心)去分的。
其实不管分成几个阶段,你只要一直坐下去,自然就体会到了。如果你不去做,把这些背得溜溜熟也是没有用的,它还是要动,不受你控制的。不受你控制,这个就叫做轮回,所以你一定要天天这样去坐。
你问:“这样坐下去会不会坐成旱獭,或是蟒蛇一样的堕入无记呢?”说真的,我们暂时没有这个能力,如果你真正能够做到那个程度的话,你是孺子可教也!但你现在说这些叫朽木不可雕也,所以先不用担心这些,先去修禅定,经历这个过程要很长。
其实如果是一个人的定力很好的话,可以以止来入观,就是通过他对平静心的体受,利用他平静的心去跟他讲,你要怎么去体受外境就叫修单空,体受心自身就是修大空性。为什么如此说呢?因为我们现在老是用思维去认知本性,你看他学中观的老是去想某个境界是不是啊,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的。由于他心不平静,所以他真正起主要作用的就是思维,而通过思维永远都找不到真正的证悟。
而平静不是,以平静去认知的时候,其实心自己能认识自己,它就不是思维性的了。所以这个时候让他用平静的心去体会什么东西,那个就是直接认知,这就是换另一种认知方式。所以我们一定要去修平静的定,要把我们的心变得真正的平静,这是一种修禅定的方式。禅定的方式太多了,我们以前也讲过很多,现在就不要去讲什么外道定或内道定了。
有人问:“难道中观夺想蕴就是这样的吗?”说白了,中观夺想蕴的前半部分就是这些,就是修定。那是不是修了定就是彻底的中观夺想蕴呢?当然没这么简单,否则外道也是在修中观的夺想蕴。真正的夺想蕴是怎样呢?我们现在马上开始讲这一部分,前面夺想蕴的部分,就是要修定。那后面要怎么去夺想蕴呢?等我们的心逐步逐步平静下来,这个平静下来的方法可以通过前面说的修定的方式。
还有一个什么方式呢?通过我们前面夺色蕴形成的单空觉受去直接印照。所以中观四夺一开始一定是夺色蕴,为什么没有一上来就夺心,一定要去夺色呢?因为你去夺色的时候,慢慢慢慢你的心会形成一种在色蕴单空中延续下去的这种能力,这种能力实际上就是定,只是这个定里面带有单空的直接意识,这也是一种定。
这种定跟那种没有见解的直接修出来的定,从定的意义上是一样的,只不过后面的定带有色蕴单空的观点,前面那种定不带观点,只是让心平静下来了。虽然前面那种也会让心平静下来,但后面那种平静里面带有“色蕴完全是个假象”的直接性的、非思维性的观点。
那么我们怎么去对付想蕴呢?通过这两种定都可以。后面那种通过色蕴单空的定延续下去了,前面那种通过平静也延续下去了,但在延续下去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念头出来的,你不可能一直这么平静下去。如果一直这么平静下去的话,那你就会坐到天荒地老,这是不可能的,念头一定会起来的。
或者念头一起来以后,你就拉回这两种定,拉回这两种定的时候,你就不要去把那些念头覆灭掉。如果拉回那两种定让念头消失,那就变成了对治,也叫压制。现在是不让它覆灭掉,你现在加上一个观点,后面通过夺色蕴产生了单空延续的这种定是最好的,你就把产生的这种单空意识直接去对准你的念头,去印照你的念头。(你不是色蕴夺空了嘛,就用这种单空意识去印照你的念头。)
比如你在想:“宋仲基这么搞坏事搞到我们中国来,把所有的姑娘都骗跑了!”这是一个念头,然后就把你夺色蕴的单空认知一下去对准你的想法,你就看着它落下去,你不要跟随它或抗拒它。你就看着它,带着认为它是假象的这种直接认知去看着它就可以了,这是前面那种通过夺色蕴形成的单空定,用那种单空去看着你的念头,随便任何念头起来,你就看着它就消失了。就算它不消失,不消失就不消失,随便它,而它不可能不消失,一定会消失的。
慢慢慢慢,你去看它,心开始平静了一点点,念头又起来了又看它,不停地看、不停地看、不停地看……念头翻翻滚滚,全都在消失,慢慢慢慢它就不会有力量了。千万不能去帮助它想,如果帮助它想,那念头就会越来越深。或者你不准它想,也是不对的,所以你去看着它就行了。
前面那种就不要继续去修定了,因为你修了定后,心很平静。念头出来,你就不要继续去修定,你也用那种平静心看着它。什么叫做看着它呢?就是稍稍知道一下它就行了,我说的看不是眼睛那种看,大家心知道它一下就行了“哦,我在想这个。”
如果有单空的觉受,那把单空觉受调回来一点点,然后那个念头就消失了。前面那种没有单空的觉受,纯粹的定是怎么样的呢?你觉知到那是一个念头,或者可以加上“它是假的”的一种觉知。甚至加都不用加,你只要看着它,不帮它去想,也不要故意去压制它,它也会减弱,甚至是消失掉,随便它怎么来,因为我们本身永远都不会相信念头是真的。
可怕的是什么呢?我们要么就跟着它跑,要么就想去控制它,这两样都会导致我们的心很难受。我们只是看着它,不去控制它,也不起压制它,随便它,这样慢慢就会变成“念头纷纷,其心安然。”其心明明亮亮的,随便什么念头起来,比如我眼睛看到一个东西,然后激发起了想象,也随便它。
我始终保持心的平静不动,平静成为我现在相续里面主要的力量。这种平静可以是单空夺色蕴夺出来的,也可以是前面修禅定修出来的。平静是主体,念头是客体,甚至没有念头了,故意弄点念头出来都没问题。身体沉重是一个念头,在我的平静中我体会到这个念头出来了,出来就出来,沉重出来了也随便它,我只要看着它,它消失和不消失都随便它,我只负责看着它。
当然,念头不能够太过于激烈,如果太过于激烈,平静就会被破坏。如果你那个平静不被破坏,你会发现什么念头都根本不起作用,它就是心的一种游舞、一种假象。慢慢你甚至会发现,你的念头和心的平静其实都是一种明光,而且完全是一个东西,只不过一个在动,一个像镜子一样静静地知道而已。就是这么一回事,就是随便它,一直这个样子。
如果做不下去了,休息一下,喘口气停下一阵子又来,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反反复复……慢慢慢慢你会发现你的心开始容纳念头了,这比镇压念头要好很多。什么叫做容纳念头呢?就是什么念头起来都不再影响你的心,不再让你的心起波澜,你能够平静的对待很多的念头。这就叫做真正的把念头夺空了。
它不让你起波澜,同时你还觉知它完全是个假象,当它不影响你,你的心能够平静的觉知到它的时候,你的心就直接地知道它是一个假象了。前面是概念知道它是一个假象,因为在概念上,我们唯物主义者也不相信念头是实有的,我们只是受它影响而已。
现在随便它怎么动,它起来也好,不起来也好,都不影响你,你只是平平静静的坐在那里。甚至那个平平静静,不需要你坐在那里,当你走动或运动的时候,乃至于跟人说话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个平静都在。任由念头在你心里面起起落落,不让它撩动你的任何一个心绪(行蕴),安宁平和,慢慢你就开始超越念头了。这是前面一种单空夺想蕴的方法。
你说这是不是开悟呢?这跟很多人描述的开悟有点相近,但它不是开悟,因为你还是不知道心的本性是什么,所以不能叫做开悟。但摆脱了念头的心是一个自由的、快乐的、平静的心,能够清晰地体会到很多很多的东西。你会变得聪明、变得镇定,不会稍微一个事情出来就“天啊噜!”甚至你在叫“天啊噜”的时候,心还是很平静的,这个人相应的稳重素质就会出来,而且不会因为稍微一点事就心旌摇晃。
你看我们一些女性,稍微一点事都能弄到很大,茶水杯里面经常掀起十八级风暴,因为她的心经常是乱的,这种乱的心经常折磨自己,同时会折磨周围的人,她一不安,就会去撩周围的人。但是你看那些真正有修证的人,他是很安静很平静的,就算天塌下来也就这么回事。慢慢慢慢你会发现一些激烈的念头,你都能应付了,比如极其贪婪的念头、极其恐惧的念头,都没有办法破坏你平静的心,这需要我们长期坚持去做才行。
回过头来一样的,我们去做这些的同时,也一定要去修出离心、菩提心,特别要去修视师如佛。然后这样的心才真正能够修得平静和深邃,而不是那种死定,死定里面可能一个念头都没有,这样一直下去,但他也不会有什么观点。当念头生起来了,我的心能够清晰明了的去觉知到它,似乎不是无念,但在这种状态中反而容易产生一些佛教的正确观点,慢慢慢慢你会体会到越来越深刻的喜悦。最后你会发现再多的念头也没办法破坏这种喜悦,甚至会增加这种喜悦。
这就到了密勒日巴经常说的:“念头越多越快乐!”密勒日巴都这样说了,那这种状态是不是证悟呢?人家密勒日巴是证悟了以后说念头越多越快乐,他说念头是般若的燃料,太好了!但是你没有证悟,你只能说念头是单空的燃料,其中就差一个明白,但是在心的力量和状态上,你已经很牛了!
你说这个难不难呢?不会很难的,只要你努力去做。难就在于你们这些人哪里会一会儿又凝定下来看自己的念头,哪里会这样子啊?不会这样的。一般念头一飚就“啊!这合同该定了,老板又在骂我,明天该怎么办呢?老板又要催作业了……”这些东西烦扰你,搞得你根本不会主动去看自己的念头。
所以现在一定要养成一个习惯,要把精力抽回来看自己的心、看自己的念头,这就叫做出离心。当平静的力量大到不为外人所动,甚至对外人抱有自然的怜悯,以及愿意他也变成这个样子,这就变成了菩提心。了解平静是什么,就是空性正见。如果你连拉都拉不回来,说这些都是扯淡。所以,希望大家真的要去做,说起来好简单好简单,如果你不去做,你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境界。
你们不是经常说要在工作中修行吗?那你在工作中,要经常去观察自己的念头,你会发现什么都是念头,甚至前五识所激发的东西都是念头。比如你看到的东西、耳朵听到的声音、触识都是念头。如果你这时候加上空性正见,说这些念头都是没有实质的,我的心笼罩一切、明了一切。
这个明了永远都是不会丢掉的,因为明了一丢掉,你就睡着了,这是不可能的,但你什么都不努力,它还是在。你只要发现这些东西,不管是意识的念头,甚至是前五识的念头,全都是假象的时候,你就安宁了。不管它多少,不管它好坏,最重要的不是这些好坏怎么显现,最重要的是它显现的时候,你是平静的、不受影响的。
那个“你”是什么?那个“你”不是一个捏造的“我”,就是那个平静的心,所以我们要培养这个平静的心,通过禅定和通过观察念头的方式。
今天我讲这些东西大家要很当真的去思考,听起来好像不是那么学术化,没有讲那么多名词,但它是真正的修行。如果跟大家交流了以后又不做,那就非常的浪费!所以大家要去做,长期地做才行,夺想蕴的方法就是这样。
在夺的过程中,我们也一样要讲修行的方法,其实我刚才已经讲了。你可以在座上来,平常也可以,吃饭睡觉都可以。那上座的时候你可以先皈依发心念一大通,再去做这些东西,平常你就不用了,随时都可以。
那么你问夺有哪些阶段,它的成果在哪里呢?其实刚才我也已经说过了,刚开始你做不下去的,所以你一定要去思维这些东西,一样的要去思维出离心和菩提心。比如你生起一个很恶劣的念头,你说“我去看念头”,看得了吗?!马上被念头弄得心里面很大一坨挤在那里,所以是不可能的。
那该怎么办呢?就要去思维,因为思维是你用惯了的东西,觉照你不习惯,你的认知方式还没有换过来,你的认知方式还是思维。你就要去思维——“这样想是不对的,她是我妈,我不能对她生气,我要发菩提心,随便她欺负我,来吧,让欺负来得更猛烈点吧!”观想这些东西啊。
或者就是拿着佛教书开始看,你不能想,你就去看啊,看的时候其实就在想。这时候你会发现这些《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百业经》很起作用,但是《百业经》那些东西也要正确应用。比如上面说一骂人就要下地狱,恰好别人骂了你,你心里面“你看嘛,他骂我要下地狱!”这样是不行的,所有佛法的东西要拿来针对自己,不要去针对别人,针对别人挺搞笑的,不能这样啊!所以最好拿大乘讲菩提心的经典来看,在看的过程中间,慢慢慢慢心就变得平静一些。
还有,平常没有生起这些可怕的念头和太过于纠结的念头的同时,你要赶紧去修禅定。还有要像我刚才教的一样,经常去观察自己的念头,去体味它的虚假。什么叫做体味它的虚假?刚才说了,你看着它消失就是体味它的虚假,让心增加这种主动认知念头的认识习惯。
这是一种认识习惯,念头起来,“嗯”略略的回观一下,(哎呀,网上的看不到我的动作,真的是很可惜,因为那个动作就是修行来的。)——就是凝定一下,知道一下这个念头,就叫做看念头。我们要养成一种重新认识念头的习惯,明不明白?反反复复,一次二次三次,不停地这样去搞,生活中随时都可以做的。
去看自己念头的时候,不要去判断它,也不要去说它的好和坏,也不要驱赶它,也不要去助长它,就是去看着它一下。唯一需要加点念头就是加点什么东西呢?如果你仅仅是修禅定的人,你要加一个“它是假的”的直接意念在里面。如果是夺色蕴夺得非常好的人,直接就可以做这个事,慢慢慢慢,你会发现念头起不来了。一样的过程中,念头起不来,你一上座就夺,发现念头起不来了,慢慢慢慢心就定下去了,又再定了。
这个过程跟夺受蕴是一样的,夺到念头起不来了就定了,一直定下去又变成修定了。一样的有两个取舍:一个是就让它定下去,修成定也没关系;还有一个就是不要这种单纯的定,我又出来,又产生念头,再去观照它。
还有种不是单纯的定,它本身有单空的见解,比如我们通过夺色蕴产生了单空觉受,然后用这个单空觉受去照见我们的念头,让它空了。空了以后又定下去,定的过程中间我还是有单空的见解。这个单空见解弥漫一切,最后什么现起来,我都觉得它是空的。那就不仅仅是念头了,管你受想行识一切,全都是空的,最后心就直接在一个单空的感受里面延续下去了,这个就是单空定。
这个单空定里面,有人甚至连身体、周围的一切、前五识都会消失,就会进入所谓的上自续的空性里面(上自续的空性里面显现全消失了)。即使没消失,但是你的心已经完全觉得周围是假象,如梦如幻,真的会达到《金刚经》里面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什么叫做一切有为法?就是你能感觉到的所有现象——你的心、你的念头、你周围的一切,这就叫做一切有为法。而不是“一切有为法”五个字,不是思维的一个观念。比如“天边的一切法叫做一切有为法”,这只是一个观念,修行的时候就不能去思考这些。反正我心直接觉知到的一切,我眼睛看到的、身体感受到的沉重、念头、一切,全部都是假象。
假象是什么意思呢?假象就是你直接觉得这个像梦,完全的不真实,甚至有时候觉得自己能飞起来,甚至穿过墙壁,什么都可以,可以变小变大,一瞬间到了美国(严格讲不是到了美国,而是一瞬间当前这个消失了,美国现出来)。各种各样非思维性的感受开始出现,乱七八糟的什么感受都有,真的不知道是些什么,但总的来说都叫做单空的觉受,这种如梦如幻的感受就是所谓下自续的单空(下自续自己认为的胜义。)
然后这种东西都消失了,连这些耳闻目睹的都消失了,什么都没有,但还是没有证悟本性,这个叫做无边,也就是上自续的单空(上自续的胜义)。那我们会不会修到这一步去呢?一般修到上自续的胜义是很少的,但比如文化山庄的这些人,显现也消失了,但他就是没有上自续的单空觉知。所以那是纯粹禅定,让我们身体的触受、眼识对境的东西消失,这个纯禅定不能叫做上自续的胜义。
为什么没有上自续的单空觉知呢?就是他没有去做前期的单空训练,心没有直接的单空的执著。你问:“产生这样的执著会不会很可怕呢?”不是的,这种空的执著如果遇到比较厉害的上师一指点,马上就会变成对本性的认知,在认知本性的同时,这种空的执著一下子就消失不见了,他就不会再拒绝现象了。单空的执著里面,其实含有一种拒绝现象的意味在里面,而大空性里面是不拒绝现象的。
那不拒绝现象,为什么现象会变呢?因为你沉浸在大空性里面,现象本来就不是真实的,它本来就要变。至于变成什么样子呢?它本来就没有,所以可能变成任何样子,但由于你没有执著了,就不会往你的心里面增加不好的种子,所以只会越来越清净,这个叫做净治明相,最后就会变成净土。你去修脱噶的时候,无非是让它快速的变成净土,但它的本质(心的本性)还是丝毫都没有,这个是另外一个层面的事情。
其实修行有多复杂啊?修行没有多复杂的,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强烈的追求真理的心去做,这个叫出离心。还有一定要放弃自以为是,放弃自我为主的这一种观点,这个叫菩提心。然后对真相一定要认透,不能够浅尝辄止,这个叫做空性正见。
所以修行不是我们平常认为的神神怪怪,或者是有便宜好捡,它也没有太多的复杂性。很多人坚持不下去,是因为没有出离心,还有老是做不上去,因为他老是自私。你说空性正见那么复杂,其实你照着这些方法去做,做到产生感受之后,你不懂那些复杂的名词也一样可以。你总会修行,修行的过程中你不停地来问嘛。还有你感兴趣了以后,你一定会去看这些东西的;不感兴趣就没办法,连基本的希求心都没有。
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夺想蕴,剩下的时间就不再往下讲了,接下来要讲夺行蕴,而剩下的半个小时,时间又不够,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交流一下!
问题一:请问师兄,为什么心平静下来的当下身体会不由自主地打个寒颤?这时心会抖一下,这一下过后这个冷就不见了。
答:这我就不知道什么原因了,如果要笼统的说就是气脉的原因,当你平静下来气脉抖一下,一下又没有了。其实这没什么,我也会发生这种现象的,至于我也没搞清楚这是什么原因,可能是气脉在动的缘故,所以是没关系的,这是好事情,只要没有让你接下来不停地打寒颤就可以了。
问题二:用单空的觉受做大礼拜是否如法?
答:这就要看人了,刚刚开始修单空,是头脑里面想的一个单空,他认为菩萨也是空的,如果是空的话,还磕什么头啊?所以这是不对的,但单空修到后面,觉受到达很深的时候,是可以这样的。他会知道菩萨也不是实有,但菩萨不是不存在的,反而他会对面前的相更加的恭敬。同时他也知道这个恭敬本身也是不实有的,但他不会去放弃这种恭敬,在这种状态下就可以用单空的觉受做大礼拜。但刚刚开始,一上去就把空想成是断灭,菩萨也是假的。那如果是假的,你还磕什么头啊?这是有毛病!所以,这要看人修到怎样的程度,思维的程度是怎样的。
问题三:请师兄讲解“千江有水千江月”,小乘怎么理解这句话?唯识怎么理解这句话?自空中观怎么理解这句话?他空中观怎么理解这句话?密宗怎么理解这句话?
答:小乘好像对“千江有水千江月”不是很理解,小乘会认为千江是真实的,水也是真实的。它认为月亮的光跟我们的认知是差不多的,一印就印到水里面去了,跟我们普通人是一样的。它会认为就是月亮在天上,下面有一千条江,只是光照下去了,跟我们平常人的认识是一样的。
唯识怎么去理解“千江有水千江月”这句话呢?唯识认为一切境相由心现,心就是月亮,各自有不同的月亮,但实际上就是一个月亮,都是心识。
自空中观怎么去理解“千江有水千江月”这句话呢?不管是月亮也好千江也好,全部都不是真实的。
他空中观怎么去理解“千江有水千江月”这句话呢?月亮就是光明,千江就是每一个人,每个人显出来的光明似乎都不一样,但实际上都是一个根本光明。
密宗怎么去理解“千江有水千江月”这句话呢?自空中观和他空中观都有可能已经是密宗了。大圆满是怎么理解“千江有水千江月”呢?大圆满认为月亮和千江其实都是月亮,这是大圆满的理解,也可以是他空中观的理解,或者大圆满还可以认为月亮和千江其实都是江。
问题四:最近打坐老是静不下心,怎么办呢?
答:让它静下去!(众笑!)磕头、修金刚萨埵,就能让心静下去。
问题五:夺完色法住在空荡荡上,怎么用空荡荡照受蕴呢?
答:夺完色法不见得是空荡荡啊,但我可能理解你说的空荡荡是一种空的觉受。如果你产生了快乐或者痛苦,这是受蕴的一种体现,然后你把这种空荡荡的觉受一调回来,看着你的快乐或者痛苦,在空荡中消失,这就叫做照见受蕴皆单空。
问题六:打坐的时候,闭着眼睛感觉身体没有了,是幻觉吗?
答:闭着眼睛感觉身体没有了,是一个想法来的,但不知道是不是幻觉,你这样问就知道你肯定没有修过的。
问题七:想蕴跟识蕴的区别?请师兄解释一下!
答:想蕴仅仅是意识和意识的作用,而识蕴就不同了。识蕴从唯识来讲指八识,从中观来讲指六识——心的六种分别能力。中观的六识分别是眼、耳、鼻、舌、身、意;唯识的八识分别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识。这六种或八种的分别能力就叫做识蕴,想蕴只是其他的一个——意识以及意识的作用。
问题八:有时在寺院里也会生起串习光来射人或射物,有时殿堂里面的出家人也射没了,这样有罪过吗?
答:如果你是初学者,刚刚开始还是先不要去射出家人和殿堂了,否则你心中神圣的殿堂也给你射没了。其实我们射只是头脑观想,通过射这样的方法去体会他不是真实的。其实出家人也好,殿堂也好,真的就不是真实的,哪个出家人活了三万岁啊?如果是真实的话,那就不是活三万岁,而是一直活下去的。殿堂也是一样的,现在所谓古老的寺庙都是翻新过的。
有个很著名的哲学问题,一条船从海的这一头开到那一头,在过程中不停地换木板,整个船上所有的木板都换完了,那条船还是以前的那条船吗?这是一个著名的哲学问题,在中观看来,这个问题好简单啊!你不用换木板的,其实随时木板都在换,这些都是假象来的。
但是你在没理解之前,还是先不要去射。我们四夺中的射是针对一些学中观已经很长时间的人。如果还没开始中观学习的人,要先去学出离心、菩提心,同时要对三宝生起很强的恭敬心。结果你刚刚生起一点恭敬心,你就把它射了,而且你射的目的也不对。有人曾经问我:“这样用激光去射人,会不会把人射死的?”(众笑!)
问题九:师兄,请问您讲的不理念头只是看着它,是否就是大圆满或大手印所说的“自解脱”?
答:如果你证悟了,那就是的,证悟了以后,他会知道这个东西本来就是法性,所以根本就不会去改变它,随它自己解脱。但还没证悟的话,就不是了,那是单空的自解脱。其实你还没明白它是法性,你还在空它,你心里还是轻微地认为它跟你的心是异体的,所以还不是真正的自解脱。
问题十:请问师兄,进入清真的商店买本土的东西,会不会接上不好的因缘?
答:就算你进厕所,都会踩到虫子的,这也叫接上不好的因缘。但进入清真的商店,是都会接上因缘的,不过这要看你是什么人了。比如菩萨就是要接上这样的因缘,不管是什么教,最后搞来搞去都会变成佛教的。至于你呢?我就不知道了,其实你可以到其他地方买东西嘛。(我这里没有说清真不好啊!大家要搞清楚啊!)
问题十一:请问大师兄,我在做大礼拜的时候,一直念头乱飚,这样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我该怎么办?还能继续大礼拜吗?
答:拜下去,拜到一定的时候,你想飚都飙不了,你不信试一下狠狠地拜!拜到后来气都没了,我看你怎么飚?(众笑!)
问题十二:请问不能断掉吃鸡蛋,问题严重吗?
答:如果你将来变成鸡的话,你的蛋都会被人家吃掉的!
问题十三:末学刚刚开始修四夺,请问夺色法,不用射用捣烂等等可以吗?
答:其实射、捣烂、用风吹散等等都可以,主要是直接对外在的物体产生“它不是真实”的觉受。
问题十四:请问什么叫做安住呢?
答:延续这种觉受,就叫做安住。
问题十五:在座上修四夺,还要观一个物体吗?还是观整个和自己都是虚假的?这个方法是思维后的法义转成觉受,对吗?
答:如果你观熟了以后,你什么都可以不观,你直接调回这种觉受就可以了。但如果你没有观熟,就要去观。到了后来,整个外境和自体都是空性、都是虚幻的。这是把思维的东西真的转成觉受。
问题十六:修五加行的时候要发菩提心,是否把寂天菩萨的修持自他平等、自他交换的修法,与阿底峡尊者的七重因果教授结合起来修持?
答:当然是可以的,自他平等、自轻他重、自他交换的修法与七重因果都是可以结合修行的。不管怎么,只要你产生“愿意救度一切众生、愿意奉献自己一切”的这种强烈的心态,就叫做菩提心。菩提心就是要生起缘一切众生、缘佛果的这两个心。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培养它,不管是自他平等、自轻他重、自他交换都是可以的。
问题十七:子光明是阿赖耶识吗?
答:不是的,子光明就是我们对自心本体的一种确认。但你说它不是阿赖耶识吗?其实它也就是阿赖耶识,甚至是意识,什么识都是,但你又不能说不是它,只能说各样的识不过是光明的二元化而已。随便是什么识,其实都是光明。
问题十八:随顺是空性,随喜是菩提?
答:Yes!
问题十九:请问师兄,修念佛法的人,如何修四夺?
答:把念佛的功德回向给修四夺,把修四夺的功德回向给念佛。(我是在开玩笑,这两个方法其实不能混用的。)比如一个人明明是凉病要吃热药,一个人明明是热病要吃凉药,你问能不能够凉热药混着吃?这是不行的!
问题二十:我想一心念佛,请问念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对往生有保障呢?
答:按照汉藏两地的论典里面记载,有一个标准——一心不乱。但是对“一心不乱”有很多种诠释,比如慈师讲的就是开悟,有些人认为不一定要开悟,带业往生也可以。各种各样的标准,我也看过很多。
而我个人对“一心不乱”的理解是:你在任何时候都能想得起念佛,比如睡梦中,或者受到重大打击的时候,你的心都还在保持念佛上。其实念佛就是一种愿力,你只要保持在这种愿力上就可以了。(这只是我“个人”的理解,我们是交流的啊,所以你不能说我错啊!)
问题二十一:今天的打坐的时候,突然感觉身体飘起来了,如同在空中一样,这样的状态好不好?
答:没有什么好,也没什么不好。你感觉飘起来其实没什么,如果飘起来被人看见了,那真的有点不好!(众笑!)
问题二十二:请问念经念咒心口堵是怎么回事?
答:那是因为你太用力了,这样是不行的,念经念咒最好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出声念,一种是金刚念。什么叫做金刚念呢?就是你念的时候自己可以听到,或者稍微有一点点声音,别人也可以听得到。
念的时候,一定要放松,专注跟放松是结合在一起的,你不能够杀气腾腾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嗡班扎萨埵吽、嗡班扎萨埵吽……”——这样下去,还没等到开悟,你就完蛋了!(众笑!)所以,你只要放松就可以了。
问题二十三:如果对墙壁没有坚固性的执著就可以穿过墙壁,那出生婴儿也没有这种执著,为什么他不能穿透墙壁呢?
答:你怎么知道初生婴儿没这方面的执著呢?初生婴儿没有这么强的想法,但这个执著是很深的,是俱生执著来的,你总不会把一个初生婴儿对着墙弄过去嘛?(众笑!)
问题二十四:请问师兄,怎样可以用最快的速度修完五加行?
答:每天坚持修!(众笑!)
问题二十五:请问初学者应该怎么修?
答:初学者应该先闻思,然后再来修。
问题二十六:一切都是如梦如幻,佛到底是什么?我们修的佛法到底是什么?
答:当你搞清楚了一切为什么是如梦如幻,你就知道佛是什么了。你去搞清楚的过程,就叫做修。难道你说如梦如幻就是如梦如幻吗?不然把你的钱给我嘛,那也是如梦如幻的。
问题二十七:执著是什么?
答:执著就是把婴儿弄到墙上去,“砰”就撞死了!——那就是执著。
问题二十八:观想不了丹田,观想心间的种子字可不可以?
答:可以,如果你要修定,只要能够让你定下去的观想都可以。如果你要修一个具体的法,比如你接了一个法,他要求你怎么观你就怎么观。
问题二十九:想不明白的问题,那是执著吗?
答:不是,那是愚痴!你这样回答人的问题,既是执著,又是愚痴。没回答清楚,愚痴;总是想去回答,执著。
问题三十:修菩提心,是否需要一天进行多次密集的修行?或者一天受几次菩萨戒?
答:如果你有时间,一天多修几座菩提心,那是非常好的!一天受一次菩萨戒可以,多受几次也可以。
问题三十一:以前修菩提心,每每会大哭起来,后来想修定,但一上座就自然修起菩提心了,然后就大哭一场又不想下座,现在不知道该如何融合起来?
问题三十二:请问四夺每天要修几座呢?
答:修菩提心大哭起来是很好的,哭完之后人会轻松很多。(众笑!)但是你修定,哭完了以后,你就不哭了,你总不能老是哭下去吧,这样你的眼泪会不够用的。所以不要哭了,静下来慢慢去修定。
答:这是不一定的。刚刚开始你一座都修不了的,你做两下就觉得没意思了,肯定没有去夜总会有意思。但是修到后来产生法喜的时候,会整天都在修的,所以是没有规定的。也有些人会专门规定修很长时间,比如我们禅修中心打禅七,每天都要打七八座,可以每座都修,也可以天修一会儿,哪样都行,那是堆积性的东西。
问题三十三:请问回向起作用的依据是什么?密宗中的咒语是如何起作用的?想让其更精确接受的话,需要什么样的因缘?
答:回向作用的依据是你的心,回向不是回向到某个地方去,是回向给你的心的某一个印痕,它的依据是唯识,如果你学过唯识的,你就会明白。
密宗中的咒语是如何起作用的?是慢慢起作用的,如果修得好的话,会很快地起作用。想让其更精确接受的话,需要什么样的因缘?需要好好修!
问题三十四:我们修上师瑜伽,上师融入后安住,跟世间的禅定有什么区别?
答:你融入了上师——就这个区别。而世间的禅定是不融入上师的。虽然融入上师只是头脑想一下,所有的修法的前期都是头脑在想,当你不想的时候,都基本上接近开悟或者进入死禅定了。
问题三十五:如来藏是实有的吗?
答:肯定不是实有,实有的话,你拿出来给我看看嘛!实有的话,就没办法变成其他的东西。
问题三十六:观金刚萨埵是不是把自己变成金刚萨埵?
答:有一个过程是要把自己变成金刚萨埵,而这是为了忏罪
问题三十七:修菩提心的知母念恩修法,如何是修到量啊?
答:你产生了菩提心就算修到量了,这个标准书上有。
问题三十八:你讲的四夺的方法有人试验成功吗?
答:你去试验,会成功的!(众笑!)
问题三十九:声音是空气传的波,为什么有男声和女声呢?如果是波的话,为什么听到不是同一个人的声音,而是不同人的声音呢?
答:因为有男波和女波,男波的频率会粗犷一些,女波的频率会尖细一些,还有不男不女太监的波的频率也是不一样的。
问题四十:问到臭豆腐的味道,心难受,怎么看念头?
答:你可以让它臭,然后去觉照你的难受,难受就消失了。难受这时候也可以归结为念头,然后你心里面去想“谁在卖臭豆腐?这个王八蛋,怎么在这里卖臭豆腐?为什么不卖香豆腐啊?”如果你意识到自己在想这些东西,然后用你的觉照去照你的念头,就叫做看念头。去觉照你的难受,就叫做觉照受蕴;然后直接去夺掉臭豆腐,以及夺掉卖臭豆腐这个人,夺掉臭豆腐的味道,就叫做夺色蕴。
问题四十一:观修金刚萨埵,但降下的是流往地下的脏东西,那怎么办呢?
答:你把它观修回流干净的就可以了,这是观想出来的,脏东西也是你想的,你想它干净就会干净的了。你要观修甘露流进你身体里面,你身体里面的脏东西被冲出去才是对的。
问题四十二:每天修一座菩提心,再修一座四夺可以吗?
答:可以,但是我建议初学者先修出离心和菩提心。当然你有兴趣的话,玩一玩也可以,但是你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闻思又不深厚,身边又没有善知识的话,你夺不了两下根本就夺不下去。但如果你修出离心、菩提心,或者闻思一些佛教的经典,你夺不下去也会去夺的。因为你会发现生命如果不去修行,后果很严重,轮回很生气,那么你就一定会去修的。
问题四十三:相同的款项请僧众念经,比如请僧人一对一的念一百万地藏菩萨心咒,与供养上师,哪个功德更大?
答:你先搞个计算机给我,这个计算机要容纳五千万亿个G,计算速度要一秒钟数亿万G,如果你拿得出来,我算给你看!(开玩笑!)其实,这是没得算的,但如果你是密宗弟子的话,供养上师的功德非常大!而这要看情形的不同,所以不能去比较,这些东西是算不了的。而用菩提心的发心是在能上,我们做一个事情有对境、做的事、发心,发的心越大越好,对境越殊胜越好。
你问:“上师跟地藏王菩萨哪个更殊胜啊?”从理上去讲,他们是一体的,谈不上谁更殊胜。如果从密宗弟子来讲的,我们经常说“忆念上师一根毫毛,比供养十万俱祗的佛的功德更大。”这是从另外的角度去讲的。所以这有很多的角度,你要强行这么去比较的话,真的是没得算的。
问题四十四:三轮体空和完全体空,哪个功德更大?
答:三轮体空很大,完全体空其实供不供养功德都大,因为到了那个时候,全体都已经供养了。但是我们的三轮体空,只是从观想上、从觉受上去的,而真正的三轮体空是指真的证悟了,证悟了以后就已经没有自己了,也没有众生了,所以那个时候就等于全体供养了。
没有问题了,我们现在开始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中观四夺的修法第4课
- 中观四夺的修法第6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