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四夺”我们已经讲了三课,前面已经把夺人、夺境、人境俱夺和人境俱不夺大体地给大家说了。但这些讲来讲去都只是大体性的东西,也就是我讲的时候把很多具体的修法和理论融汇在一起,但你们真正做起来就不像说的那么容易,好像一下就完成了,一下就有觉受了,一下就开悟了、证悟了。
我长期都在跟大家灌输这个观念:我们在概念上很容易通达,但具体做起来就有很多很多的困难,以及很多很多的岔道、歧路、误区。我们进行修行的时候,一定要长期深入下去,一定要细致绵密,不要搞一两天就说“哎呀,我有什么什么结果了,我要怎么怎么样了。”不是这样的,它需要你身心的投入和沉浸,因为这个事太大了,有多大呢?记得慈师说过:我们证悟了以后,就等于把整个世界都破坏了。要把整个世界都破坏了的这么大一个事,你搞两下就破坏了,哪有那么容易啊?不要说把世界破坏了,你有本事把你面前的桌子板凳破坏了?弄得不好,你自己先坏了,桌子板凳都还没坏。不信你用头去撞一下面前的墙,看墙坏还是你的脑袋坏?所以不会那么容易的,大家一定要去夺,夺得非常详尽和严密。
那么这个详尽和严密是怎么分类的呢?不管我们是夺人、夺境,还是人境俱夺、人境俱不夺,首先得从一个目标开始,这牵涉到夺的范围。比如夺境,我们习惯性地在面前放一台电脑或其他什么东西,打起坐来把它夺空。这只是一个物品,慢慢地,除了面前这台电脑或桌子板凳,我们还要换到其他东西上去夺。
当然刚刚开始用一个东西来养成习惯,但慢慢就要换其他的东西,不然你会搞成对这个东西有虚幻感,换了另外的东西就一点虚幻感都没有了。因此你要把广度扩大,慢慢地从一个细小的东西,转成很大的东西,甚至是墙壁、房屋、山河大地……越夺越广,然后任何场景你都觉得是虚幻的。
夺人也一样,你夺人有可能是从左脚开始夺,也可能是整个身体来夺,这是夺的广度。我们要增加夺的广度,否则你在有些状态下可以形成一些单空的感受,但在很多状况下就不行,这个叫广度没有增加。
还有,要在不同的情形下去夺,什么意思呢?比如我身体好的时候,我面前的电脑就变成了单空;我身体不好就不行了。或者安静的时候,我面前的电脑是单空;环境稍微一变,外面一吵,我一不安静,出去有点什么工作啊、劳累了之后也不行了。
当然这个牵涉到深度,等一下我会讲,同时也牵涉到各种情形下的广度,我们要坚持去夺,去做这样的修行才行。不能老在一个环境里对着一个对境修,要扩大广度和深度,起码要扩大广度。
然后就牵涉到夺的深度,夺的深度更是需要我们长期去磨砺的一个很艰巨的过程。刚开始夺的时候,我们基本上都是思维,你说这个深度深不深呢?一点都不深。哪怕我们用光射对境、射自己,或者用金刚杵穿自己、穿对境,其实刚开始的时候,这些都还只是思维的运转。但慢慢地它会带来一些觉受,而且这个觉受在不停地变化,越来越深、越来越深,越来越深,这就是深度在加深。
但不管怎么样,你前期开始夺的时候往往都只是思维,你用离一多因来思考也好,放光去夺、用风去吹也好,全都是思维。尽管思维会带来一些感受,但这些感受都不是真实的,都仅仅是思维层面的。
那你问什么感受才是真实的呢?其实我们去夺境的时候,并不是真的要把那个对境夺坏。比如你放一台电脑放在面前,观想把它夺空,无论你怎么想,那台电脑依旧好好地放在面前,不会因为你放光去射它就真的碎了,它的碎只是发生在你的思维当中。
这个思维就慢慢地破坏了你的心直接认为这台电脑是一个实在东西的执著,其实它破坏的不是眼识呈现出来的电脑,而是心不假思索地粘上去认为是一个实在东西在那里的俱生无明。甚至我们连想都不用想,就是觉得有一个实有的东西在那里,这是一种俱生的无明。
我们长期去串习,去觉得它是虚假的,就会把认为它是实在的这种心的直观感受破坏掉——破坏的就是这个执著。所以面前的东西也好,你的身体也好,不会因为你放光去夺,它就真的烂了。你想想看,要是观想上师在对面放光夺你,真的把你夺烂了、夺死了怎么行啊?那你不就直接往生了吗?(众笑!)
有人在微信上问我,这样夺会不会让身体受到伤害?——我沉默了半天不知该怎么回答。(我说:不是你受了伤害,是我受了你的伤害。)(众笑!)事实上你只是破坏了内心的实执感,你看这个身体,我们坐在这里,通过触识,心会直接认知到它的存在。
触识现起会有沉重感,它就是个东西在这里,而且你不能去碰它,碰它你会有感觉,如果碰得太重了还会感觉到痛,这是因为我们的心直接地认为它存在。但如果你长期去夺它,你的心就会认为只是一个像影子一样的东西在那里,不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这个夺的过程中,实际上就破坏了你的心直接觉得它是真实存在的那种无明。
实际上你的身体会不会被破坏呢?如果你观想一束光射过来都把自己射透了,那还了得啊?你都已经快成就了。或者你观想一束光“呼”一下把别人射透了、射穿了,那还了得啊?你会成为危险人物的,那叫杀人于无形无相啊!(众笑!)这是不现实的、不可能的。
那你问为什么夺到后来它会消失呢?因为夺到一定时候形成虚幻感了,你会不知不觉地进入定中,而定有能力让我们的前五根识(包括第六意识)暂时不再显现、不再作用。我们的前六根识是一种可以断的东西(不是彻底的断灭的那种断),可以暂时蛰伏的东西,它不像末那识和阿赖耶识一直这样延续下去,永远都不会断。但是我们的意识、眼识和耳识这些都会停的,比如睡着了它就会停了。
你通过这样的观想形成了定以后,这个叫由观入止。我们以前说修行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由止入观,先入止,带上我们强大的心力去融汇我们的知见,变成真正的止观双运;另一种是由观入止,由观形成觉受了以后就形成定,变成止观双运。
因为我们平常修止修不进去,现代人属于“鸟人”嘛——思维到处飞。所以没办法,就用观的方式把我们的心定在这种虚幻感里面。因为虚幻感它会有愉悦、通透、智慧这些成分在里面,所以它可以让我们的心很容易安静下来,慢慢就会形成定。形成定了,这些会消失,消失了以后更加证明外境和我们的身体不是真实的。这不像睡着了或昏沉了,这样的心是没办法觉知外境,但那时候心还是清明的,外境消失了,就很容易证悟外境完全是虚假的。
那这是不是开悟呢?还不是,因为你对心的本性还没有通达,但是起码你的心就不会再相信色法是真实的。其实不用它消失,在虚幻感很深的时候,你已经不相信色法是真实的了。这时候很多执著都会变得非常轻,很多痛苦就已经不成立了,甚至恐高症、身体上的疾病都会好。
你问:“为什么身体上的疾病会好?”当然会好了,因为通过这样的修行,很多业障会减轻的,修中观、修空性这些本来就是非常消业的一个行为。佛陀曾经说过:“修空性、修如来藏的人,哪怕是得一次感冒,就会毁坏很多很多劫的生死大罪。”所以你在这个修行过程中本身就是在消业,还有你在打坐的时候去关注气脉,身体的运行就可能会变得非常好,所以身体也会变好。
也就是说,外境消失并不是你真的去放光把它射坏了。有人问“这样会不会把身体射坏了?”我在这里很郑重地回答大家:肯定不会的!如果你真的是把自己射坏了,我会来拜你为师的。啊!眼睛像激光“簇”一下射过去,或者观想出激光,这还得了啊?!所以大家不用有这样的担心,但我要通过这些东西来说明这些道理。
好,我们再回过头来说它的深度。其实虚幻感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它就慢慢会变成觉照,觉照是什么回事呢?就是你不用老去想虚幻感了,你一去打坐的时候那种觉知就出来了,直接就知道身体是虚假的。就像我们现在一坐起来就觉得身体是实在的东西一样,我们不用去想它是实在的。
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无明在起作用,但夺多了以后,一上座就是虚幻感,连思维都不用,这就是逐渐变成觉知。一直觉知下去慢慢就会成为习惯性,你随时在动的时候都会变成整个身体是虚幻的,甚至外境都是虚幻的。而且这个虚幻感会深到“不思量自难忘”,这个虚假的程度会越来越深,它表现为身体实有的习气越来越淡薄。
这是个术语,什么叫做“习气越来越淡薄”呢?它的特征就是你不再太过地执著和珍惜自己的身体,恐高症都会变好。而且经常会觉得这堵墙随便可以穿过去,甚至觉得自己会飞起来,心情非常的愉悦,对很多身体上的疾病不会有恐惧感,不再害怕刀刀枪枪这些东西,甚至直觉把地球炸了以后,我的身体会漂浮在太空中间。(错误想法哈,因为地球爆炸了,你也爆炸了,你的太空也没有了,但是你会有这种感觉。)
那是什么样的状态呢?要根据你的业力来,但你一旦有这种觉受就会不太害怕这些东西,会慢慢产生相应的一些反应出来。然后对佛法的相信程度会越来越深,这种信就不是我们现在的“小红粉”的那种信,它是一种真的经过实践产生了真实的觉受以后的一种信。
越来越深,越来越深……深到一定的时候,你随时坐在那里,哪怕是动念头,它也是虚幻的,什么都是虚幻的。身体的觉受是虚幻的,外境也是虚幻的,坐的垫子是虚幻的,椅子板凳是虚幻的,你所看到的一切,连虚空都是虚幻的。
为什么夺到后来你还要去夺虚空呢?因为我们心里面总认为虚空是一个空间放在那里,虽然理论上我们知道这个不是真实的,但要让心直接形成这种感受,你要去夺的。夺的方法以前我也讲过的,你去闭眼睛嘛,眼睛一闭,你看到的虚空(眼识的虚空)就没有了。然后你就要去感受这个眼前看到的虚空,其实一定要借助我的眼识,不借助我的眼识就看不到了。
你说用手去摸虚空(触识的虚空),那也要借助你的手,它就是种缘起之物,不是真的有个东西放在那里。如果真的有个可以永恒容纳的虚空的话,那为什么放了一块石头在那里就不能放第二块石头了呢?它的容纳性不是个永恒的东西,只是个缘起性的东西,所以没有一个永恒的虚空。
你说:“我想象的虚空(意识的虚空)呢?”那是你的执著,是你的心执著出来的一个虚空,因为你的经验永远有个虚空在那里。好像走到哪里都有个空间,只要没有其他的东西去占领这个空间,你心里面都会认为就是有个空间在那里,那是你的执著执著出来的。
对于所谓空间的执著你要慢慢去破,破多了以后,任何显现包括你自己的念头,你的心里面呈现出来的,你觉知到的所有东西它都是虚幻的,都不是真实的。你连想都不用想,感受都不用去感受,觉知都不用去觉知,你会觉得这是个本来的事实。
那么你就在这个本来的事实里面一直安住下去,这个就是所谓的“人境俱不夺”,而且会形成很深的定,这个定基本上是符合正见的,它就差一点,你不知道心的本性是什么,但它产生了这一切。不管它是虚幻感也好,真实感也好,执著也好,那个本质到底是什么?你除了不知道这个以外,其他都已经逼到了极处,你会一直在这个状态里面下去。
而且由于在你心里面呈现出来的所有东西都是虚幻的,所以无论它呈现出来什么,都是没有伤害的,心会自然产生喜乐和轻松感。哪怕身体坏了,但你的觉知力不会因为身体坏而坏,你会发现你不是那具身体,而是能够觉知身体的那个玩意儿。你会无所谓,一切都可以消失,但“那个”还在。所以生起什么东西,你都会觉得无利无害,无利就是没有什么真正的利益,无害就是不会有什么伤害。
你说“那个大圆满是不是这样的?”大圆满那是证悟了才是这样,而你还没有证悟,只是已经不用去“夺”了,你已经“人境俱不夺”了。为什么不夺了?它本来就是虚幻的。这种我们认为它不是虚幻的,是实有的这种直接性的无明执著被我用夺的方式破坏殆尽。那么,我只是需要在这个本来就是虚幻的状态里面一直安住下去,慢慢形成定。
定中的那些花哨就多了:产生各种各样的觉受啊,眼前都是光,身体消失了,觉得自己好像飘起来了。产生很愉悦的感受(乐);甚至产生神通感,我们有些师兄都修得快成仙了(明);有的甚至一个念头都没有(无念),在这个状态一坐很长时间。
当你的念头生起来以后,你认为是喜悦而且你不去管它的时候,反而慢慢就不会有念头了,那个定就形成了。而且那个定很放松,因为其心无执了。这会越来越厉害,这时就只差一个你是否知道本性,知道本性了那个就是真正的大圆满。
所以这个夺是一个很长期的过程,当然夺到一定的时候,但还没有走到人境俱不夺时,产生了一种觉受,也有可能在这种觉受里面也入定了。但这个没关系的,入定了以后你还会从定里面出来再夺,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增加它的广度和深度。
深到什么程度呢?深到甚至在梦中都在夺,夺到一定时候夺成了习惯了,梦中遇到危险的情况你马上就开夺。刚刚开始会把自己一下就夺醒了,但慢慢就不醒了。你知道这是梦(梦是很怪的,你一夺它就消失),你甚至在梦中可以穿墙入室、飞起来,什么花里胡哨都有。
你如果长期坚持修行,一定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但它还是有些其他的辅助条件。比如你要守戒啊,如果密宗弟子破坏了三昧耶戒就别提这些了,或者要有菩提心就能更快一些,因为心能安宁啊。如果没有出离心和菩提心,一个人连一个情人节都能纠结一晚上的,他怎么四夺啊?(什么都夺空了,就是夺不空我的情人!)那一整个晚上他只会梦情人,不会把情人夺空的,所以需要以一定的出离心、菩提心和一定量的福德来支撑自己去做这些事。
所以大家一定要长期坚持四夺,开始仅仅只是夺色法。夺到后来会不会证悟呢?我不能断定地去指着一个人说你可以证悟,我根本就没那本事,我自己都没证悟,我有什么资格去说别人证不证悟啊。
但从修行的方法来说,它肯定是对的,你如果坚持下去,再加上菩提心的修行,视师如佛的修行,或者对大圆满见解的娴熟,或者是你们很多参加了上师的密法班的,在班里都已经被上师直指心性了,然后结合自己修行的一些境界,那么有可能你真的得悟本性,我只能这样去说。
如果连这样的基础完全都没有,有时候被直指了以后还是不行。那你不能说上师指的不对哦,不是的,是你自己的基础不够。你说:“我五加行都修完了。”五加行修完了也不见得你的基础就够了,很多人五加行修完了,说老实话就是个数量而已,根本就没有质量,根本谈不上对你起了多大的作用。这个是我们说的中观四夺的色法。
我们大家都知道人有五蕴(色受想行识),刚才谈的中观四夺只是夺色蕴,后面的受想行识是属于心这一部分。人无非就是物质跟精神嘛,或者是佛教里面说的色法跟心法。色法就是物理的这些法,也就是前五根的对境;心法,就是精神这一类的法,受想行识都属于心法,也要去夺。因为影响我们的除了物质以外,精神对我们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心法有四大类:受蕴、想蕴、行蕴、识蕴都属于心法,那么我们要去把这四个夺空。它形成了蕴也就是说它有执,有执的话就要去破坏它,去破坏它就叫做夺,或者中观里面叫做遮遣、破除。
中观里面动辄就说“我破了你,你破了我”。“破”是什么意思呢?在理性上去分析,就是去找人家的毛病,找人家逻辑上矛盾的地方,然后从理论上去破。在修行中就是直接针对自己的无明和执著来,让自己的无明和执著减轻,乃至于消失。
我们的受蕴是什么呢?大家都知道受蕴其实就是我们的感受,人的感受千奇百怪有很多种,但从苦乐来界定的话就只有三种:乐、苦、不苦不乐(也叫无记)。
比如吃面可以诞生吃面的快乐,吃冰淇淋可以有吃冰淇淋的快乐,快乐的事情好像不太一样,但是引起的“乐”是一个东西。可能快乐的种类不同,甚至我们会有选择,在夏天吃面还是吃冰淇淋呢?吃冰淇淋!冬天的时候就吃面,我们会有所选择,而且每个人还不一样,但乐在每个人那里的总体感受都是一样的。
苦也是一样,可能我们会因为不同的对境可以制造出不同的苦,但苦受总结起来就是一类的法,这个就是人类的精神的感受。那你说肉体的痛苦算不算精神的感受呢?其实肉体的只能叫做痛或疼,苦一定是心灵的苦受。身心是会产生互相影响的,比如我们的身体被打伤了会产生疼,我们的心会因为这个疼紧接着产生忧虑或者是紧张,这些就叫做苦。
而且有时身体产生疼痛的时候,心不一定会苦的,我以前也经常举例,比如久别重逢的一对情侣,恰好在情人节两个人又勾搭上了,上去一抱,结果对方身上有伤口——好疼啊!虽然身体疼,但心里面还是好喜悦啊“哎呀,情人节我们又勾搭上了!”那是身体在疼,心里在乐,也就是苦和痛不是一个东西,有时会把它们分开。
乐受也是一样的,身体有时候会产生很舒适的感受,比如按摩抚摸的时候,大部分人心里都会觉得很舒服。如果是一个正常的直男,你找一位靓女去摸他,他身体感到舒服,心里也很愉悦。但你找一个泰国的人妖过去,直接告诉他这是人妖,然后抚摸他“哎呦”。虽然身体一样的舒服,但心却很难受。所以快乐和身体的舒适不是一回事,我们要去把这些东西区分开,很多时候我们会把它们混在一起,搞不清楚了。
我们说的受蕴指的是精神这一方面,不是身体的触受。而身体的触受确实会带来心理上的一些感受,有些人你摸他的一些部位,他就感到愉悦,但是有些人马上就会难受。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内心里面的东西是不一样的,精神层面是不同的。比如你的爱人来摸你,你就会感到愉悦;如果仇人、人妖来摸你就受不了,是不是?所以一定要知道受蕴是精神层面的东西。
而且这个东西非常影响我们,因为我们所有的行为就是要追求快乐的感受,你看谁不追求快乐啊?精神上的愉悦,几乎任何生命都会去追求的。当然首先要去追求基础物质层面的满足,要吃饱要穿暖。因为身心是互相影响的,如果身体生病或者吃不饱穿不暖的话,精神也会不愉快,他会直接痛苦以及精神不愉快。
如果出现这么一种怪的现象:让你身体难受,但精神愉快,问你怎么选择呢?很多人问我该怎么选择?其实这个时候由不得你去选择的,它要根据心的情况来。有些人为了追求精神上的解脱的话,他就愿意吃身体的苦。
比如释尊跑去修行,一天吃一颗米,饿得身上的肋骨一排排的都能看到,那身体是很苦,但他精神是很愉悦的。有很多这种例子,所以要看每个人具体的情况,没办法有一个准则。有的人你让他身体吃一点苦,他都不干。所以这个是要看具体人、具体事的。
但是不管怎么样,乐受、苦受都是属于精神层面的。还有一个不苦不乐,因为我们经常在精神上面处于一种很平淡的状态,这就叫做不苦不乐(无记),总共有三种受。
这个非常影响我们,人首先是追求物质上的满足,接下来如果身体吃得饱、穿得暖了,马上精神需求都来了。特别是在和平年代,战争年代我们要保护我们不死,或者是出现了大的动荡的年代或饥饿的年代,首先要去满足吃的,那时候无暇顾及我们精神的痛苦。
但一旦你的物理层面上满足了,精神上的需求就大量地开始增加。如果诞生了精神上的需求,满足不了就会产生痛苦,所以在我们这个物质丰富的时代,反而忧郁症病人越来越多。你看那个灾荒年,不会有什么忧郁症病人的,他忧郁什么呀?还没来得及忧郁就饿死了。
真的会是这样的,人很贱的:吃饱了、穿暖了、住好了,各种物质上的东西满足了,精神上就要制造东西来让自己满足或不满足。比如情人节,你平常都是孤单的,平常为什么不去流泪、不去凄苦呢?你偏偏要等到情人节那天来凄苦?人类(物质需求)满足了,就去捏造这些东西。
比如我们现在大家都吃不饱,你看他还设不设置情人节?我们会设置饥饿节或者饱足节的。人类会捏造这些东西来让自己获得快乐,导致精神上的需求非常大,影响我们也很大。有些人甚至到了一定的程度,他们要追求比较高雅的,放弃了物质的满足,要有精神追求。我们平常把它叫做什么——理想。
为什么去追求理想的经常失败?说明你这个超越动物层面、超越物理层面的这个心还比较弱,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为想得太好了,其实你对物质的需要你自己不清楚,太强烈了,有时候就会影响到你的精神,有时候你就会放弃一些让你造成精神愉悦的因素去追求物质来让你满足。
所以有人就会说“我宁愿坐在宝马车里面哭(物质满足,但精神痛苦),我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物质贫乏,但精神快乐)!”其实这就是物质层面的需求和精神层面的需求造成的冲突,抉择性的有些选择。
有些时代的人就是不要物质要精神,我们就认为他很高尚;要物质不要精神的,我们就认为他太现实了,这个人太没有追求了。这些分析来分析去,不管怎样,说明了精神的愉悦非常左右我们,会形成执著。形成了执著以后,就会导致很多很多的痛苦。受蕴导致的痛苦太多了,本身苦受是不舒服的,苦受大家都不想要,有很多情况会造成我们的精神痛苦。
比如生病了,除了身体的痛苦以外,精神上也难受。有时候比如亲人去世了,你的身体上并没有痛苦,但精神很难受。或者是过去一个惨痛的遭遇,这个遭遇已经过去了,你的身体也没有什么太多的难受,但你精神还是很痛苦,这就是他们说的心理阴影面积很大。也有很多这些精神上的痛苦,大家都不喜欢,没有人会喜欢这个,但是它左右你,搞得人很不快乐,很痛苦。
那乐受是不是个舒服的事情呢?乐受就好了吗?当然,每个人都追求乐受,这无可厚非。人类所谓的幸福圆满,无非就是快乐嘛——物质上满足,精神上快乐。物质上的满足到后来,如果一个人精神绝对快乐,只要物质不会缺乏到让他产生肉体痛苦的时候,其实都可以了。
我们经常说“知足常乐”,知的那个足其实指物质方面的足。还有一个就是精神上不要过分地去追求一些刺激性的快乐,希望平淡优雅的快乐,知足常乐的乐指的是那个乐。
大家平常可能不会去分析这些东西,但是你也用不着去分析,如果佛法学透了的话,这些你一凝神马上就知道怎么回事,因为佛法就是对人、对心彻底了解得清清楚楚。通过了解、通过修行,一方面很清楚地了解它;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清楚的了解和修行来排开这些痛苦。
追求乐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追求的这个乐不是佛教所指出来的最根本的解脱之乐,而是一个依靠缘起而产生的精神上的快乐的话,它背后也还是痛苦。其实这个不用跟大家仔细分析了,一说大家就会明白,任何一个快乐诞生的原因,只有从心里面本来的、不依靠任何因缘的那种快乐,才是常恒的,所谓的解脱之乐。
而其他任何一个乐,一定要依靠其他的因素,比如你看着你儿子,很可爱,心里好欢喜“儿子好乖哦!”或者情人节你老公或者老婆送了你108朵玫瑰花,你会很快乐!这是精神上引起了很大的愉悦,现实中人人都是在追求这些东西,情人节电影院是满的,宾馆都租不到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大家都在追求这个愉悦,但这个愉悦依靠了很多的条件,哪天他不送你花,你就完了。或者哪天他遇到了什么事,又或者你自己的心情变了,你不再喜欢他了,他送给你也等于零。
这样的话,慢慢慢慢所有的快乐其实背后都埋藏了一个很厉害的痛苦——就是你会失去它。为什么情人节大家会痛苦?因为大家心里面都有求,所有你喜欢的人都来给你送玫瑰花,任你选择嘛;甚至不用选择,一网打尽嘛。他有这种渴求来的,万一满足不了,求不得苦就来了;即使满足了,乐受生起了,一旦被破坏,爱别离苦就出现了。所以缘起的快乐背后藏着很多很多的苦难,而且它一定会出现,因为缘起现象都是无常的。
电影《西游降魔》里面说:“缘起不灭。”那个编剧疯了,不懂佛教的人拿佛教的词汇来乱写,写个缘起不灭。实际上,缘起现象就是生灭的,一个现象出来它一定会灭。缘起的本质是空性,你不能说它是不灭的,你只能说它不生不灭。如果你只是简单说它不灭,把它当成一个实有的东西的话,那是不行的,那就变成了常见。所以乐受也是一样的,它埋藏了很多很多可怕的苦难在后面,如果让苦受、乐受来左右我们,那就是不对的,那就是执著,那是导致轮回的一些原因。
那你问无记受呢?如果无记里面没有通透的智慧,明白所有的现象都是虚假的,明白本质都是明空双运的,这种无记受说得不好听叫“傻子”。因为他的头脑里面和觉受里面都暂时没有选择,什么都不贪,什么都不要,其实这个不见得是对的。因为这种暂时的平静里面,背后掩盖了很多东西,你不可能一直这样下去的,因为个体感以及个体的需要,以及里面的无明,它一定会让你相续里面产生冲动、产生取舍。
还有很简单,我们能够这样一直无记下去吗?你有本事无记给我看看!绝对的无记是连饭都不能吃、念头都不能起,但你根本做不到的。你说:“我不是说念头,我是说感受。”那种不快乐不痛苦的感受,你也维持不了多久的。
由于人的个体执著,各种相续里面隐藏了各种各样的欲求,其实是有一种淡淡的压抑在里面的。时间长了,这个人好像处于一种毫无生气的状态里面,不快乐也不痛苦,其实是一种很深的痛苦。而且死亡了以后,由于没有消业,里面被你埋藏的恶业爆发出来,就不知道是去饿鬼还是去地狱了。所以这也不是一个好事,因为它并没有充满智慧的清明,以及无限量的慈悲,所以这种无记受也是不对的。
不管是乐受、苦受,还是无记受,都是我们要去掉的一些执著。你问“去掉苦受、无记受我同意,乐受我为什么要去掉呢?”其实也要去掉,你可以享受它,但你一定要去掉认为它是真实的这样一种执著。
你说:“乐受我从来都不会认为它是真实的。”乐受、苦受,我们骨子里面会认为它们是真实的吗?其实心里面产生的东西在我们唯物主义几十年的强烈的熏习之下,我们根本就不会认为精神现象是真实的,我们只是不由自主被它左右而已,你不会去想它是不是真实的。
比如你心里产生一种很不舒服的感受,这种感受从观念上去想“哎呀,它不是真实的,它不是真实的。”这不用你想也知道它不是真实的,但你就是不舒服,它是不是在左右你啦?还有一个人的快乐生起来,特别是有些喜悦,比如看到别人的老婆很漂亮,快乐也生起来了。那快乐生起来了,心里就会想:“不对哦,不该想别人的老婆!”但还是不行,这种快乐还是在,
你还是不受左右的。
那无记受,一个人觉得了无生趣“没啥意思哦,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心里面想这个东西不是真实的、不是真实的,但我就是快乐不起来,所以我抑郁了。当然你说抑郁是苦受,但抑郁的人一般前面都会有一些无记受的。极端的苦难,他是不会抑郁的,快乐也不会抑郁的。抑郁就是无记受久了,而且他认为永远没有苦难,一直这样下去才出了抑郁的。
如果处于极端的苦受,比如一个人在被暴打的时候,你让他有什么情绪去抑郁啊?抑郁依据的条件就是没有剧烈的伤害,当然剧烈的伤害以后可能造成抑郁,他恐惧这个东西再出现,但在这个剧烈的痛苦之下是不会抑郁的。只有极端的痛苦,(痛和苦加起来,痛是物理性的,苦是心理性的苦受。)也就是这三种受我们不会认为它是真实的,但它会左右我们。左右我们怎么办呢?肯定要把它夺掉,不夺掉的话,你就没有办法真正的去证悟。
最后我们会说受想行识夺完了以后,怎么去认识我执和法执。我们一定要把五蕴都夺得差不多的时候,认识我执和法执才会比较清晰,不然的话就是一个观念。观念的话书上到处都有——“什么是我执?心执著阿赖耶识的见分叫做我执,也叫做末那。”这是谁都会说的一句话,但你心那个直接的认识是不行的。
“哎呀,我的心认为有一种客观的存在就是法执。”也是一句话。但是对你的心直接认知,是语言描述不出来的,但你就是知道这个跟法句上说的意义是一致的,但是一定要执著被磨到一定的时候,才会看得比较清楚。
你说我们能不能一下就认知呢?也有这样的人。比如前世修过的,生下来就根器顶了天的那种,(不知道你生下来是什么人啊?)说不定他前世夺了一辈子没夺通,结果乘愿再来,想再跟它一夺,还没有夺就通晓了。所以是说不清楚的,但这种人很少很少。
我们可以去衡量自己的根器,衡量很容易的:你自己有多少烦恼,有多少痛苦,心有多少时间能够浸泡在佛法里面,对世法是不是离开了贪著,对其他的生命是不是充满了关爱,是不是有绍隆佛法,承担起救度众生的这种雄心壮志。你看大量时间是不是在想这些?偶尔概念你会想的,偶尔概念想起来,一些表演型人格的人他会泪流满面的(那不是假的,是真的流哦。)
检验的方式很简单,你撩他啊!有两种撩的方法:一个给他喜欢的,看他流不流口水;一个给他恐惧的,看他流不流眼泪。贪死他或者吓死他,那个时候他就发现那些雄心壮志全部没了,一点点压力下去他就垮了。所以这个可以很容易检验自己不是这种根器,稍微吓你一下,什么祖宗八代都忘掉了,然后你还说自己是什么根器!(众笑!)
我们很多人会误认为自己是高根器,这是挺搞笑的!好歹我坐在上面跟大家交流嘛,我对着镜子从头到脚观察自己,没一根毛是高根器,怎么下面听我交流的人是高根器呢?(也许有啊,但是你不要站出来。开玩笑!)
所以大家千万不要随随便便认为自己是高根器,你去修行嘛,如果真的是高根器,你真的是体会到很深,用不着一定要别人承认你是高根器,你要别人承认你是高根器,那你就是个低根器。你根本就不在乎别人承认你什么东西,说明你的根器真的是有点高了,起码你脱离了一个东西——你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你评价你。
你老是在乎人评价,比如你是一个演员,别人评价你是有关票房,还可以理解。像我们这样的人,别人评价你有什么用啊?评价再好也是没有用的,对不对?你说:“不是啊,有人评价我,就有人来供养我啊,有人来恭敬我啊。”——这是高根器说的话吗?你这样想就说明你根本是个低根器。
所以稍微观察一下自己就知道,而我观察了自己很长时间,我发现自己是个低根器。所以高根器你不要出现在我面前,否则我这种低根器的嫉妒心会受不了的,我恨死你,我放光射你,直接把你夺空!(开玩笑!)
我们不能随随便便认为自己高根器,大部分人是不行的,大部分人一定要通过训练,心是可以训练的。你再低的根器没关系,你通过持续训练,根器慢慢就高了。高了以后,很多东西就不在乎了,心才能获得自在。
我们所说的“不在乎”和平常所说的“不在乎”是两回事,平常有人说:“你要守点因果,念点咒嘛,人要死的哦,要下地狱哦!”——“切,我不在乎!”这样的不在乎是蠢货的行为。他那个不在乎是什么呢?真的是明了了很多东西,他放弃了很多执著。这种不在乎和前面的那种愚妄者的不在乎是两回事,所以需要长期的坚持磨砺和修行。
刚才说了三种受(乐、苦、无记)都会导致我们痛苦,都是执著的结果,同时有可能是执著的原因。为什么说受蕴是执著的原因呢?我们很多时候要追求快乐,以它作为追求的目标去造作,它就成了因。
有些人爱一个人好奇怪啊,譬如现在男女谈恋爱,爱一个人只是因为在他的幻想中间,他俩会在一个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我指的不一定是床上的事)。比如和对方一起去看流星雨,去看流星雨没有什么太大作用,但他想象中,她和这个男的或者女的去看流星雨,会好high——乐受。他就为了这个就不顾一切了,然后他就开始去追她,去送玫瑰花、去点蜡烛,然后去搞心啊,又被扑灭了又点啊……
问他为什么要追她呢?他基本上是不会想的,说到底是他幻想的一种快乐,明不明白?你们谈过恋爱的,好好问问自己。当然这个梦很快就破灭了。不去看流星雨,那个幻想的快乐还一直放在那里;一旦哪天真的去看了流星雨,发现原来是这样的,幻想一下破灭,算了,还是回去学佛!
很多时候他所观想某种乐受就会成为因,促使他去造作。有时候它又是一种果,譬如观想去看流星雨,一定会很high,就拼命去追她,费了很大的劲,牵着你的手一起去走遍地球。(你走不走得出花都都难说啊!)还有,最愉快的事儿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但事实上吵架都吵死你!
他没有这个具体的体会,却在想着最浪漫的事,就产生了这么一种乐受。所以那些搞文艺创作的,很大程度上就是魔鬼来的,他不说真相,也不说愁苦这些东西,就说那些片段的东西,成为造作的对象。
然后好不容易百年难得一遇的流星雨真的出现了,两人就一起去看流星雨,好快乐啊!而且要牵着你的手,靠着你的脖子去看流星雨,也不容易啊!但是几年恋爱过去后,谁会带你去看流星雨?一般都会带其他人去看流星雨。我们就假设他们真的去看流星雨,一看“哦,原来是这样的!”——苦受就出来了。这个苦受的原因就是因为前面假设的乐受,所以它就成了果(有时候是一种果),明不明白?
我说的这些东西大家不要笑啊,你们观察一下你们自己是不是这样的?你们不要把这个事情只当成是看流星雨,要像刚才夺境一样,要把它广泛化。比如看流星雨啊、看电影啊、看床单啊……都是一类的乐受。
我们来说乐受,比如滚床单这种事(我们是谈修行呐,大家不要想歪了),很多男师兄的体会特别深,没有滚之前想的不得了,不顾一切,网上约啊,说很多讨好的话等等之类的。各种吃饭啊、谄媚啊、哄啊、玫瑰花啊、刷卡啊等等之类的搞了很多。然后两个人真的滚完了床单以后,不滚则已,床单一滚完,哦豁,恨不得一脚把她踢出去,为什么?苦受就出来了。但是苦受完了以后,慢慢慢慢过了一阵,这个乐受的要求又来了,他又开始造作,造完了又去,去了那种苦受又来了,这就叫做轮回。
其实吃饭也是这样的,吃饭过程中一定要段食。为什么叫段食啊?欲界众生段食就是因为有“欲”(欲求),欲求就要你产生这些东西,欲求一满足了就停下来,停下来以后过段时间,欲求还要让你再欲,其实就是这样的。
如果这样的受老是左右我们,你就控制不住的要去造作。一方面控制不住要去造作,另一方面控制不住,产生苦受,你排遣不了。所以这种人造作起来是最厉害的,无情起来也是最快的。比如那种失望的苦受左右他,他受不了,就会迁怒到对境上去,所以很多哥们拔鸟无情就是这样的。但你不能怪他的,那是执著、那是无明,就是这样的。他根本就不具那种很深刻的悲悯心,他就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个东西,一满足了,苦受就马上出现。
为什么很多人说老年了以后会去学佛呢?特别是一些权利人士(权力和利益都得到的那种)和所谓的成功人士,他什么都满足了。满足以后,他会发现获得很高的权力以及得到很多的东西,并没有意想的那么让他快乐,所以他会转为学佛。
其实是因为意想的状态达到了以后并没有产生他所想象的乐受,反而有苦受出来。只有学佛不让人失望,当学佛学到一定的时候,当执著去除到一定的时候,那种快乐会如泉涌,而且它永不止息。你拔除的越多,丢掉的越多,快乐就越多,所以他不会失望。只是刚刚开始很难有法喜的诞生,刚刚一出来的时候,因为执著太多了,又会把它覆盖了,反反复复、反反复复,覆盖多了以后,他就麻木了,就会变成油子。
但是一直这样勇猛精进下去的话,执著去掉得越来越多,身心就越来越自由,这个时候自由自在的快乐,那是不会让人失望的。真正学佛学得好的那些高僧,他内心里面都是快乐的,非常的快乐。
当他到达初地的时候,叫做极喜地。为什么极喜啊?因为所有的执著已经不能再左右自己,生命不会再进入那种无知的轮回里边,分段的生死已经被破坏了,当然极喜了。它不是概念性的,是心直接的体会到这个东西而自主了。自主不是自我来做主,而是心的本性开始做主——“王已登位,野老讴歌”,说的是这个。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那些左右我们身心的乐受、苦受、无记受这些无明的执著夺掉,这就是夺受蕴的意义。我为什么要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讲给大家听,而且分析那么多呢?以前也曾经零零散散的讲过这些东西,而且我有一个习惯,我上课基本上没有详细做备课,随口就说,就变成了东一点西一点,东鳞西爪没有归类,所以有点麻烦,这是我的问题。
当然我会找原因的,但我绝对不会怪我自己的。(我这样一说,现场的师兄都会明白我这话的意思,但对于听打的师兄听到照样打出来就麻烦了,因为他们没看到我的表情,不懂其中的意思。像我这种艺术型人才,经常会正话反说的:“像我能傲慢成这样,也挺牛的!”你看,听打的又麻烦了!)
那么,我为什么花那么长时间说夺受蕴呢?因为我们对快乐的追求以及对痛苦的不由自主,导致了很大的麻烦,使我们身心不得自在。我们在菩提心上要怎么训练呢?比如我们得到乐受的时候“哎呀,我好快乐,供养给上师!”我们吃饭之前可以把上师观想在喉间,美味先让上师享用。遇到任何悦意的对境就观想供养上师三宝,这是对乐受的态度,用思维菩提心的方式去修就是这样的。
对苦受的训练方式是什么?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痛苦转为道用。比如心情很不愉快、很抑郁的时候“我愿意承受这种痛苦和郁闷,但愿天下的所有众生不再像我这样郁闷,我愿意承担他们所有的郁闷和痛苦!”——这是用思维菩提心的方式去面对苦受。如果坚持修到一定程度也会有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在没有空性的认知之前,如此修持是非常好的,它不但会去除业障,也会积累下很大的功德。
特别是痛苦转为道用,快乐供养给三宝,或者愿意把这些快乐供养给其他众生。这个时候你不要用“布施”的借口,不要把自己放得那么高,因为众生都是你老母,你为什么不供养呢?你敢说布施点钱给自己的父母吗?你不会吧,你一定只会说:“来,我供养您老人家!”当你真的把众生想成老母的时候,你这些快乐就可以拿去供养给众生或者供养给上师三宝,头脑里面要经常这么思维。
你在思维的时候,这些快乐不会减少的,甚至会越来越甚,一定会这样。因为心越来越放松,那种快乐不会因你越放松就消失,所以这种菩提心修法有很大的作用。比如把这些快乐供养给天边无际的所有众生,快乐不但不会降低,反而会越来越大,源源不绝。大家记住,修行真的是很具体的,你不要一说修行就以为只有四夺,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菩提心也要混在四夺里面进行修行的。
痛苦也是一样的,我们每个人一定会遇到很多很多的痛苦和纠结。以前一遇到痛苦纠结,我们就习惯性的忘失我们所学的这些佛法,然后习惯性的用以前的方式来解决痛苦。比如我寂寞了就去找朋友,生了病就去找医生,从来没有想到这些痛苦纠结可以真的变为修行的助缘——我愿意承受这些痛苦,愿以此痛苦能够代替天下所有受到同样痛苦的众生。
关键是要“真心实意”,什么叫真心实意?这个词汇怎么去界定?就是你不在意自己的痛苦。你现在不是愿意让这种痛苦去替代众生的痛苦吗?既然是这样,就让痛苦来得更猛烈一点,你干嘛心还要去抵制它呢?心如果去抵制它,除了身体的痛以外,还会有心的苦,或者在心上的旧苦之上,就会苦上加苦。
比如拼命想去摆脱抑郁,然后采取一些错误的方式去抗拒它,结果抑郁不但没好转,反而越来越厉害。但是你如果不抗拒“你来吧,我愿意接受一切,我要用这些痛苦去代替天下所有的生命感受的同样的痛苦!”那么抑郁来了,你坦然面对,结果怪了,抑郁反而慢慢减轻乃至消失,特别是心灵上的痛苦。
身体上的痛苦就算它不消失,但由于你心不去帮忙(心不附上去,否则心帮忙是很麻烦的。人在一般情况下,身体痛苦了以后,心会去帮忙的,五俱意识一上去会越来越痛的。)如果你坦然面对,你来就来嘛,反而苦受会减轻。
我这样表达其实有点麻烦,说了以后大家每次面对痛苦就试一试“我开始这么想了,你快减轻哦,你快减轻哦……”你知道自己上了什么当吗?你又在开始骗自己,那个就叫做心不真。心真就是很坦然的愿意接受一切痛苦,你来、你真的来,我不怕!如果这样做能够让天下其他的众生减轻和去除痛苦的话,我就愿意这样做,自己就很坦然的坐在那里任它痛苦。你这样做,这些郁闷痛苦反而真的会减轻。
当然这个东西有个训练的过程,比如我们今晚听了以后马上就去做,结果你发现一点儿也不管用。为什么呢?因为你根本都没训练过心,怎么可能管用呢?根本不管用,刚刚一想完了以后,痛苦依旧,就不想再想了。
还有你要看痛苦的程度,有时候一点小痛苦经过这么一想就消失了。但是很大的痛苦来了,你就不行了,因为你的功力不够,实际上是两种力量的对比。所以我们要去训练菩提心,当菩提心的力量越来越强大的时候,痛苦就开始消失,其他的痛苦就不管用了。这是菩提心对付乐受和苦受的修法,我们把无记受也列为苦受,就不再专谈无记受的修法了。
其实上师以前也跟我们讲过痛苦转为道用的方法,大家要去读,读了以后要实际地去做,做了以后才会有这些感受,有这些感受才会觉得佛法有用,而不是老在那里瞎扯淡。不然的话,就会变成一种言谈性的东西,这是很浪费的,很对不起三宝的。等于给你药,你不吃!给你饭,你也不吃!要么病死自己,要么饿死自己,都是不对的。以上是菩提心的修行方法。
我们今天谈的是四夺,那怎么用空性的方法去对付乐受呢?这个非常简单,说起来一点也不稀奇、一点也不特殊。以前我们在各种各样的课程里面也讲过好多,不管是中观、唯识,乃至于《入行论》都讲过很多这类的修法。但这次我们稍微集中地讲,能集中到什么程度呢?我也不清楚,以前讲过的东西可能这次没再讲,但这次讲的东西可能以前也没讲过,但总归来说专门讲会比零散讲内容要多一些。
其实多不见得管用的,很多时候你拿到一种具体去做就够了,但是从观念上和逻辑上听多了没什么坏处,具体在做的时候去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就够了。
然后,怎么去夺受蕴呢?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普通人面对巨大的苦乐感受是做不到的,只能从微小的痛苦和快乐做起。而且首先要从痛苦里面去做,如果痛苦实在不行的话,从快乐里面去做也可以。
但不管快乐还是痛苦,我们普通人都很难把心拉回来。什么叫很难把心拉回来?就是我们不会想起所学的这些东西,一旦快乐或痛苦一出来,我们就很专心去快乐或痛苦了。特别是快乐,我们就很专心地享受快乐去了;痛苦的时候,我们也很专心痛苦,一边痛苦一边要从外在去找办法来解决痛苦。这个时候往往很难把心拉回来,太重的受肯定不行,比较轻的受就容易把它拉回来。
还有一种方法是什么呢?我们前面夺色法的时候,我们会培养出来一种能力,就是我们心里面基本上不是概念性的知道受蕴以及万法的虚假(不是概念性的单空的观念),而是已经通过夺色法培养出了一些单空的觉受。这种觉受哪怕只有几秒钟几分钟,其实这几秒钟几分钟就是一种定。
比如你通过色法训练了五分钟的单空觉受,那么你就有五分钟单空的定。还有这个定也有深有浅,有时候会很深,有时候觉得如幻,有时候觉得如梦,有时候甚至会觉得消失,中间深层次的过程会有很多现象出现。
我们刚才说了有乐、明、无念,还有你在夺色法的时候会有各种各样奇怪的现象出现。但不管产生多复杂的现象,总的归纳起来就是:你内心里面已经建立了单空的感受。当单空这种感受很强大的时候,那对付受蕴的苦、乐、无记就会非常具有力量。如果没有,你也可以一边通过夺色法的训练去逐渐加强它,也可以通过夺受蕴的修行去加强它。通过夺色、受、想、行这前四蕴(识蕴暂时不去说了,夺识蕴还是比较麻烦),都可以建立起单空的直接认知和感受。
那么,我们再来具体说受蕴,如果通过色蕴的夺还没有建立单空的觉受,怎么办呢?如前所说,我们要有拉回来的能力,比如我们产生轻微的痛苦和欢乐的时候,而且我们有闲暇,这时候八无暇就开始有用了。如果你产生快乐和痛苦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时间来修行,本来就已经够痛苦了,想安静下来舔舔伤口,但老板说“赶紧给我滚回来,还有任务没有完成。”就等于在我的伤口上撒盐,伤上加伤。乐受也是一样,比如产生一点快乐,接着又有其他事情了,连修行机会都没有,八无暇的功德就体现不出来了。
如果这时候闲下来了,我有一点快乐或者是痛苦,又或者是我前面夺色法已经有单空的觉受了。哪怕你没有单空的觉受也没关系,那要怎么办呢?我的心起码有能力拉回来,考虑不通过改变外境的方式来改变我的感受,我要自己通过单空修行的方式解决它,这样的机会就来了。
所以有时候产生痛苦的感受不见得是坏事来的,如果我们能利用空性一次次把它对付掉,心性就在一点一点地变得纯净,修行的证量就会越来越高。当然一开始如果痛苦来得巨大一点,那是不行的,你会死的,因为你根本羽翼未丰,不能这样。
但是,如果有一点点苦受的时候,就要开始学会习惯性的拉回来,不要马上就去外面想办法。例如孤独就打电话,或者心里面难受就要找人倾诉,或者出去喝酒漫步,对月亮流泪,写很多诗歌,或者去卡拉OK唱歌“啊,我一无所有!”——你有个什么啊?如果你真的一无所有就牛了,那是瑜伽士。(众笑!)你本来一无所有,结果你想拥有很多,所以你现在才会这样的苦逼。
所以那时候就不要想通过外在的方式解决,要拉回来,也不需要什么发愿坐姿。如果那时候你还有心思拉回来铺好蒲团、点根香、盘腿打坐、磕头念咒,如果能这样的话,那苦受也好乐受也好就没了,因为这时候肯定很轻微嘛。
如果很剧烈的情绪,你哪有时间去点香摆蒲团啊?只能摊在床上生无可恋了,我们一般都是这样的。所以那个时候没办法去对付剧烈的乐受和苦受,那怎么办呢?一产生后,头脑立即就把以前修行的东西拉回来。这跟夺色法是一样的,要么用思维去,你去思维这种痛苦或者快乐根本不是真实的,它就是一种现象。
其实思维也是可以的,特别是平常闻思比较厉害的,马上头脑里面的句子就开始出来了。比如《楞严经》里面说:“色为坚固妄想,受为虚明妄想。”虚明的意思就是不真实,同时它是心明力的一种体现。这时候你要故意去分析,你看受诞生以前它没有,它将来也会没有,它一定会消失。当你这么想的时候,它肯定不是真实的。说老实话,当你这么去想的时候,那点轻微的快乐和痛苦就会消失了。
当然,很深层次的还不行,比如老婆跟隔壁老王跑了就不行了,当然这是要看人的,像我这种人,跑了就跑了,别人帮我解决麻烦了,只是觉得隔壁老王好苦啊!(众笑!)你们不要说我是没心没肺的,所以这是要看人的。
如果你一定要把她独占据为已有,哪怕是脸都不能给别人看,她要是看别人一眼就挖她的眼睛,如果她要是跟隔壁的老王跑了,那你只能挖自己眼睛了,所以所有的苦难全是执著出来的。你想想:前一世没有她,下一世也没有她,这一世不见了就不见了,所以是空性的。真实的道理是这样的,只是你们做不到而已,因为你们执著,所以我们要去夺,出来以后自己马上要仔细去思维。
如果长期这样思维,苦受会消失。乐受不一定要消失,但你会变得不受它控制。什么叫做乐受控制你呢?就是它不能离开,它一离开,你就不爽。还有就是乐受会成瘾,让你不停地去追它,这就叫做控制你。就是我们可以不离开乐受,但是不受乐受控制,如果你达到很厉害的程度就叫做“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但是如果你没有它就不行了,就说明你被控制了,它就成为你再造作的因了。
苦受就不用说了,如果你思维力比较强大,它当下就会消失。但是,如果你不靠思维,而是通过夺色蕴的串习,已经有空性的那种直观的感受。“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里的“观”很多时候指的是直观,当然也可以先用思维去。直观有觉知去,有觉照去,最后是真正的证悟,它是有层面的。所以中观要分成中观四步(空性、双运、离戏、等性),以前我们曾经讲过的,其实这是讲它的深度和广度。
如果我们的心通过色法已经训练出直观,产生了细微的感受的时候,我们要习惯性的立即把这种感受拉回来。比如我们心里面有很痛苦的感受在那里,假如老婆跟老王走了,这样沉重的感受有人大有人小。假如她跑了,心里好郁闷呐,我对她这么好,居然跟人跑了,她应该跟我跑的!那个郁闷!哪怕是你逻辑上通得过去,心里面还是很大一坨梗在心口里面,痛得捶胸顿足的。
一般来说,人特别执著的事情如果出现了问题的话,他都是心口疼;特别执著的东西吃多了的话,肚皮疼;特别怀疑的东西想多了的话,脑袋疼;某些事情如果太贪,干多了的话哪里疼?大家去想。(众笑!)
所以所有贪执的结果一定会疼,除非证悟它的空性。讲贪这些东西挺麻烦的,有时候真的会“夺”到人的内心里面去,有时候想忍住不讲,但是又忍不住,执著啊!(众笑!)网上有师兄问:“胃疼是怎么回事?”因为你胃不好。我就不会胃疼,我胃好,只是肠子不好,我最多拉肚子。(开玩笑!)
当苦受一产生就拉回来,直接感受一上去,你心可以同时有两种感受的。心这个容器,只能装一种占主要的感受,如果两种感受占主要(两种感受相持不下)的时候,这个就叫做修行。相持不下的时候,就人天交战,修的时候就是用正确的感受去驱赶或者消化不好的感受。
比如老婆跟老王跑了,然后空性说:“老王和老婆都是假的,我也是假的。”但是现在这种感受不假,怎么办呢?好了,它的不假体现为让你不舒服,梗一坨在胸口嘛。然后你就调回你夺色法上的空性感受出来,这个时候可以不是思维的,是直接的一种觉受。这种觉受一出现的时候,痛苦的感受就化掉了。
那么是不是真的化掉了呢?其实“化掉”这个词汇从学术上去说是很复杂的,俱生的种子我们是化不掉的。但是缘起上的东西,我们真的可以把它化掉,就是出来一种现象慢慢会消失。如果你这个空性的力量很强大,它就慢慢慢慢化掉了,或者是空性感受一出来,那种不爽就开始减轻,减轻以后,胸口梗着的那坨东西就慢慢开始消失。
然后你在痛苦的时候,你观察心这个容器是根本一点快乐都没有的,有时太凶的话真的恨不得去死。特别是意志力比较弱的人,一夜流泪到天明,你马上就想得通林黛玉为什么要去葬花了。你度众生那种悲心就会出来,原来这么苦啊!如果这种觉受一拉回来,你就体会到它慢慢慢慢消失,心境开始开朗,快乐开始出现。
本来普通人像这种痛苦的话,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所以人们说的时间可以治愈伤口,或者是去重新谈个恋爱。为什么失恋的人,你再马上找她谈恋爱很容易呢?她其实不是为了爱你的,她拿你来当药用的,明不明白?你就变成了药,用过了,你就是渣,俗称“药渣”。(众笑!)
当然有些师兄也要清楚,虽然你是药渣,但那个时候也可以反过来站在你的角度,你可以乘虚而入,对的嘛?她老公跟人跑了,你就乘虚而入,那个叫“单刀直入,圣凡情尽,惟余床单。”(这是玩笑,大家不能把这个东西当真,我只是想说明这种原理。)你去单刀直入,会让人家伤上加伤,直违菩提心,跟菩提心是冲突的,不能这样。
你说:“我就是发了菩提心去度她。”哎呀!那你就要观察你自己了,你到底是菩提心还是安的其他什么心?我告诉你,我几乎不相信这个时候单刀直入的是菩提心,至于是什么心,这个我们对着三宝好好想想,你瞒不了三宝的。
那么这个时候,你一调回来它就开始消化,开始慢慢慢慢消失,快乐就会出来。当然你在做这个的时候,快乐会出来的;你一不做了,痛苦又回来了,特别是比较深的痛苦。简单的痛苦或一点小问题,比如隔壁邻居或者你的同桌同修碰了你一下,没理解你的意思,或者造了你一下谣,这种小痛苦,一调回来它马上就消失了。消失了可能不复再现,见到这些同修还是很开心,可以原谅他,甚至连原谅提都不提,没发生过——事过春梦了无痕,这个是很容易做到的。(众笑!)
但是老婆跟着隔壁老王跑了,这种事有点严重的,因为执著越深,痛苦越大。我们经常都在唱的歌“爱越深,痛越真”,爱得越深就越痛,痛到不行。你修一两次是不行的,做一次,当时还不一定行,如果前面色法夺得不够深透,你根本就不行的,根本不堪一击,你没办法提起念头或者单空的觉受,你发现这个时候单空的觉受被那个东西压得喘不过气来,根本提不起来。
这个时候要怎么办呢?要去找善知识,找那些修行很好的人,找上师或修得很好的同修,听他们给你撒“反狗粮”。然后给你说:“其实都是假的,你一定要追求解脱的,人身很难得的……”那些你听了很多次已经听烦了的话,平常你都经常给别人说的那句话,让他再给你说一次。诶!真的会有用的,那个时候,你会发现那些话好亲切啊,所以善知识就会起到那样的作用。
实在不行的话,那就让时间来治愈你的伤口,这是最好的办法了,但是千万不能去瞎乱搞啊。什么叫瞎乱搞?比如去伤害自己、伤害别人,这些没有必要。作为修行人不能这样的,不能去伤害自己、伤害别人。
但一般来讲,如果不是修得很深透,也会这次做了,一下座或者换一个时间又开始疼。那要怎么办呢?那很好啊,得有人来陪你练拳啊,你来了,很简单,我又夺,来了又夺,反复来,直到打趴你为止。你会发现,你每做一次,它再来的时候,它的程度都要轻一些了,再来一次程度又轻一些了,反反复复打到最后,它根本就不堪一击。
然后在这过程中再去闻思修持菩提心,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心就越来越开。“开心”这个“开”是怎么开的呢?心不集中在一个对境上为此而产生感受,就叫做开,听得懂吗?如果老是心集中在一个对境上,比如集中在跟老王跑了的对境上或者老王上,那集中在跟老王跑了的对境上而生起贪,并由于爱别离而产生了苦,这是因贪而生起的;集中在老王身上,叫嗔或嫉,因为他带走了自己贪的对境。
心都是集中在一个对境上,而产生贪嗔,导致剧烈的痛苦。然后慢慢慢慢不集中在这上面了,心开始自由跟快乐,甚至是带着怜悯、同情、慈爱的态度去看着老王和跟老王跑的那个人,那个叫做“开”,所以“开心”的“开”不是那么简单的。如果是心不集中在所有的对境上面了,就应无所住了,这个也叫做“开”——“开悟”!
也就是说,我们长期这么去夺夺夺,比如一个苦受上来,我们一印照它,带回那种感觉去印照它,一印它,消失;再来一个感受,又消失;再来一个感受,又消失……我们有很多这样的感受:女人的情欲,男人的权利欲,还有各种各样的危险恐惧都会出来,经常会左右你。那种感受一上来就开始去夺,那么在受蕴上,慢慢慢慢我们就开始放松了。
产生不好的苦难,刚才说了它既可以是因,也有可能是果。比如你贪一个对境贪不到,产生了一个很难受的求不得苦的感受,这个是果。然后以这个难受的东西再去造业,它又变成了因,比如再去伤害对方、伤害自己,这个叫做因。那么你现在去解决它的方式,就是用空性去印照、觉照,一照它,空!这个就是真正的修行,从因和果上都解决了它的问题,慢慢慢慢就会完全在这个事情上放开。
当然这个时候你也可以去夺造成这种苦受或者乐受的对境,认为这个对境也是空性,比如老王以及跟老王跑的人,你去夺他们也是可以的。这个是夺对境,就会变成夺色法,你会发现你贪的一个东西,其实就是一个色法。
你说:“不是的,我不爱她的身体,我爱她的人!”这个说法其实有自欺的成分在里面,有可能真的是你不在乎她的外在,你只在乎她的内在,但她的内在是什么?你怎么去观察出她的内在出来,你是个透视眼?什么是她的内在?她一定要通过色相表达出来,她起码要说话,要做两个动作,起码那个眼睛要亮闪闪像天上星嘛,否则你怎么看她的内在。你说眼睛是心灵的灵魂嘛?她要是一个瞎子,怎么灵魂啊?
其实你还是爱的色相,只不过她外在色相不一定合乎现在一些流行的标准,但是她通过语言或者其他一些方式,或者是什么音乐的才华等等表现出来。比如她音乐的才华,她怎么表现啊?她怎么也得通过个乐器或哼两句表现出来,实在不行写个谱子那也是色法嘛,其实你爱的还是她的色相。
我为什么要跟大家说这么细呢?因为你在观修中间会遇到这些思考的问题,你要观修清楚,以后什么都清楚了。所以你去夺这个对境,也会把这个感受减轻,你可以轮换来,但是那个就变成夺色法。如果你不想夺色法,直接夺感受就更牛,当然也不一定变得更牛,但我们现在讲的是夺色法嘛。所以这种感受就逐渐减轻乃至消失,反复反复再反复再反复……那么你就发现这些感受它不太影响你了。
那你说:“这样的感受不影响我了,那我不是很没趣?既不苦也不乐那不就是无记?”乱说,因为连无记都要被我们夺空,如果你感到都没什么感觉,那时候也要把它夺空。那你说:“完全夺空的心,那是不是一点快乐没有呢?”不是的,这时候你会慢慢慢慢感受到单空本身的快乐。
单空本身的快乐是什么?就是你不再依靠隔壁老王带走的那个人,也不依靠各种各样的因缘,而就凭一个单空,安住在那里面你就会快乐,而且这个快乐会很甚、很松脱。它不是没有意思,它好有意思啊!而且你会发现在这种状态中间,你会失去很多的畏惧、恐惧,不怕。而且你会发现你慢慢慢慢变得慈爱、变得智慧,对很多问题会看得很清楚。
我们有很多人,如果你跟他讨论佛法,他会很笨的,他什么都搞不清楚,瞎纠缠,原因是他太不清楚自己,也不清楚别人,他的心不清晰。有时候连名相跟名相的意义都搞不清楚,而且也不能左右自己的心,原因是你没有产生这样的修行、没有达成这样的觉受。但是你真的去夺夺夺,让那些感受去变成很具体的东西的时候,你内心里面的一些执著其实就已经破碎了、消失了。
我们的心其实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我们的心跟佛陀是一模一样的。我们为什么这么蠢呢?就是遮蔽它的东西太多了,去夺就是把遮蔽它的东西部分摧毁了(不是全部摧毁,只是部分摧毁了)。当部分摧毁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心的清亮慈悲,它的本性的一些快乐就会透出来。当全部的遮蔽(执著)消除的时候,你就是佛。
所以,夺夺夺本身的快乐不是没意思,而是非常的有意思,到时你就会觉得其实生命中最有意义的就是这个,做其他的反而没意思。刚才说夺的时候,苦受会消失,记住,这个是精神性的。
你说:“我能不能夺夺夺,夺到脚、手不痛啊?比如我现在阑尾炎发作了,我能不能把它夺了?”不要这么傻啊,我刚才已经把色法和心法分开了。你这个阑尾炎发作了应该去医院让医生做手术把它夺了。所以这个肉体上的东西,你还没有那么大的能力,但如果是修行到很厉害的人是可以的。
以前有位很出名的高僧叫佛图澄,大家记得佛图澄的故事吗?五胡十六国的时候,一个外族的帝王石勒跟随他,佛图澄教导他不要经常杀人。他经常把肠子拿出来洗,洗了又塞回去,当然那个时候的河肯定没有地沟油这些东西,现在他敢不敢呢?我不知道。现在也可能他一出现的话,那条河清净了。在我们看来是地沟油,在他看来是甘露,所以他也敢拿出来洗。但我们看到的是肠子,他拿出来的是不是肠子呢?我不知道,得问他!也就是说很厉害的时候,可能会产生这样一些神通,但是大部分的人不行的。
精神性的东西,你通过这样的修行,真的会慢慢慢慢减轻。减轻了以后,刚才说的,无记受被夺空了以后,人就会很轻安很快乐,愿意去修行,慈悲会增加,你再做其他什么事情的话就很容易。还有很多很多的诱惑都诱惑不了你,我们现在很多时候的不安,是因为我们心里面藏着一些诱惑,我们没办法安住在一个地方去修行。
还有,我们要一直对佛法穷追不舍地追下去,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去做的时候没有快乐,心不能越来越清明,原因是我们内心里面藏着很多很多的欲望。我们可能通过发誓赌咒,通过思维轮回过患等等,暂时把它压住。但那个心里面的东西不是你压就一直压得住的,慢慢慢慢它又冒头出来了,出来你就受不了,它一样还是会以这种苦难的感受出来。
那来了怎么办?你就要去修修修,夺多了以后的话,这些东西就慢慢慢慢要么被压制,要么被消化,然后身心就感觉到愉悦跟自在,这些东西就不再牵引你了。人一被这些东西牵引的话,就肯定会痛苦跟猥琐。人到无求品自高的嘛,大家记得这个话吗?就没有什么好求的,所以他就不会猥琐,也不会害怕什么,坦然无惧,就会变成这样。
所以这个四夺,特别是夺受蕴非常的紧要,真的需要去做这样的事。大家也不要害怕夺空了以后是不是什么感受都没有了,成了木头,不可能的。你要把你的心夺成了木头,那你超越佛陀了,那不可能的,夺是夺不成木头的。
倒是只打坐而不夺,修没有观点的那种死禅定,一直这么修下去,修修修、压压压,压到后来的话到了四空定这些层面,他的心就是像木头一样,禅宗形容这种定叫“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就是像木头一样靠着那个冰冷的石头,根本一点温暖都没有,那种死禅定有可能会这样,那种修死禅定的人都很冷漠的,他不太管别人,他沉浸在自己的感受里面。
但是四夺不会的,真正的佛陀的心不是冷冰冰的,他有巨大的悲心在里面,所以他不会这样。大家不用担心自己夺夺夺会变得麻木冷漠,这是你想象的,你真正去夺它不会这样的。我们要去破坏这种受的执著,不管是乐受、苦受还是无记受,都不会变成这样。这个是具体夺的一些方法,也就是说来了马上去弄、马上去弄。
刚才说的是突然来的一种东西,我们不上座也不做前面的念皈发心之类的偈子,也不要去放好垫子什么点个香这些之类的,直接立马就来夺了。这样做完了之后你还是要回向,当这个痛苦消失,你觉得这个夺结束的时候,你就要马上回向一下。
还有一种就是你上座专门去修,夺掉受蕴这些执著,那怎么办呢?一样的,你点好香,然后放好垫子,选择一个好的地方坐起来,身心愉悦的坐在垫子上。前面念皈依、发心,发心要当真去发心,念这些偈颂的时候千万不能把它当成一个形式叽哩呱啦就过去了,什么意思都不懂。念这些偈颂是为了调起你相应的心态,所以这个相应的心态一定要上来。
然后相应的心态上来了以后要怎么办呢?上来以后坐在那里,怎么去夺各种各样的受呢?去撩去想,想自己以前经过的乐受或者苦受,或者去观想它发生了这样的乐受或者是发生了这样的苦受,然后通过这样的观想让身心产生这样的乐和苦,并且把它夺空。这个夺苦受大家还愿意的,夺乐受很残忍的。
夺苦受是什么呢?比如很害怕隔壁老王把她带走,你就专门这么去想,就观想她真的被带走了。有时候如果观想自己深爱的人被带走了之后,心口马上就会积着一坨。那是我们最喜欢的东西,比如你爱你的钱,你就想哪天全部被人拿走了;爱权,哪天你所有的权力都丢失了;你爱某个人,就观想某个人不爱你了或者离开了。
你专门想,把它想得很具体,你想的同时,苦受就会上来。苦受一上来,马上像刚才一样你就把这个单空的觉受调回来。或者是先去思维产生这样的觉受也可以,或者是通过色蕴已经训练成的单空的觉受调回来,然后让这种苦受消失,消失了以后再想再来,再想再来。
夺苦受的时候,过去发生的苦受,比如你会去想过去有人得罪过你或者是伤害过你,想想那时候的苦难,想起来有时候心里还是很不舒服,你把它夺空了,你觉得很好。但是还没有发生的苦受,你去观想它再把它夺空,对很多人来说是很残忍的,想都不愿意去想“不想不想不想,这些太坏了、太残忍了、太没必要了!”
说明你的心还是死死地贪著这些东西,如果死死地贪著这些东西一发生,你真的会受不了,与其到时受不了,我备战备荒为人民!我先开始做这样的观想,反复这样的观想,观想熟了以后,真的来了,“哦,来了,预咗了(粤语:意料之中),意思是我早就已经做过这样的观想了。”
乐受也一样的,我们可以观想过去带来的一些快乐,一样的把它夺空。过去我们有很多快乐的经历,比如回忆起初恋,那个嘴角就往上翘了“哎呀,她的眼睛像星星……”口水不停地吞,这个时候乐受上来一样把它夺空。
那你说这个时候是不是就不快乐了?其实那个时候你还是可以快乐,但是你会发现你的心多了一种力量,你再也不受它的牵引了。但这种力量是什么呢?你要体会了才知道,我现在给你说半天,你都没办法有这种体会。很简单,你会坚信自己不再受它左右,绝对可以让自己在这种事情再出现的时候很自在,这个是夺乐受。
那么未来的乐受产生了以后去把它夺空,可不可以?这个其实做起来不会那么艰难的,因为未来的乐受对我们内心来说,我们觉得那东西不见得是真的,但想起来还是会快乐的,你说会有未来的乐受吗?有的,很多做白日梦的就这样的,他为什么会喜欢去想呢?因为他想起来爽嘛,有时候整夜整夜地想,想得睡不着觉,想过头了就疯了,也会有这样的,唸到都嗨(粤语:想一下都嗨)。这个是周星驰说的话,他会不停地去想这些东西,当你不停地想这些东西的时候,你又去感受,生起来就把它给夺空。
上座就这么去做,夺空夺空,夺完以后的话马上就回向。回向以后又去想,想起了又夺,反反复复地夺,然后你对你的心的那种自主力就开始增加,那个身心就变得很强大。而现在一产生相应的一些乐受也好、苦受也好,马上牵引你,你立即跟着跑,而且你没办法自主,难堪无比,行为失常,连思维都思维不起来,晚上也睡不着觉。有时候过分的话,白天也会魂不守舍,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苦痛,大家有这样的经历,用不着我说嘛。
那怎么办呢?如果你去训练你的心,慢慢地从轻微的开始,到一定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自在了很多。当产生了这样的感受的话,快乐可以呀!就是它消失我也不会痛苦;痛苦的来了也没关系,我不渴求它消失,任它自消失。你就开始自在,你的心就正儿八经可以称得上逐步的开始自主。那你说这个是不是证悟呢?这不是证悟,你那个自主也就是说不太受乐受、苦受和无记受的影响而已,不受影响不代表你就明白了心的本性。
你明白了心的本性的方式,对待乐受和苦受的方式其实跟单空的差别是什么呢?就是单空还要去夺它,还要去观照它。而他明白了空性这个东西,我们经常说的直视这个情绪或者直视这个感受的空性,直视这个烦恼的空性,发现它是跟本性一样的。
什么叫做直视啊?你拿个望远镜去直视啊?其实不是,就是它产生的同时立即回到空性的状态,你会发现它走或不走其实都是空性,你的心完全安住在空性里面,它产生了不好的感受自然就消失了,烦恼成为菩提。这是空性去把烦恼转为菩提的一个方式。
你说:“那个单空跟空性也差不多啊?”就差一个——你知不知道心的本性。你不知道,所以还会去对治它。你说我不想对治它,我去印照它,其实还是种对治的。而真的空性,他连对治都不会去对治,他只是要保持自己的无执就行了。那你说保持是不是种对治呢?如果你还在保持,真的还算是种对治,但是如果你到了后来连保持都不保持的时候,那个烦恼也生不起来了,那个就彻底的无修了。
所以二者的差别就只有这一点,这一点说起来是很轻微的一点点,但那一点就咫尺天涯。明白了后面的这一点的话,你就可以真正地获取解脱;明白了前面这一点还是不行,那还是一种无明、一种造作,但是这种就很接近证悟了。
你从一个千疮百孔充满了烦恼的心,你想一下去认知本性,那是很搞笑的,没有办法一下去体受到心本身的无执。光明是什么,空性是什么——我们从概念上都可以明白,有时候觉受上也能略略的明白一点,但根本都不起作用,你说你证悟了?岂不是把开悟这个东西弄得好没有作用啊,然而不是的。
为什么我们现在有些师兄被上师直指了心性,可能稍稍明白了一点点,然后接下来不管用,他就不敢肯定自己开没开悟,他一定要找个人来认证他开悟了。其实他心自己都没信自己,虽然有时候他会很坚信,但其实他还是会起疑。而开悟的一个特点就是对本性不会有一点点的疑了。
你看初地菩萨要去掉三个大的结(执著):疑见、戒禁取见、萨迦耶见。开悟的人,疑见是没有的;戒禁取见会变得很轻微,因为在很深细处要执持的哪些东西他还是不知道,但是初地菩萨就不会了,戒禁取见完全没有了。初地菩萨也不会有萨迦耶见,遍计的人我执没有了,俱生的人我执还会有。
那么开悟的人,他还会有遍计的人我执,一定要到初地菩萨才会彻底消失。但开悟的人是不会有疑见了,对本性的疑是不会有了。否则你那个开悟有什么意义呢?什么意义都没有。开悟后,对自己心的本质会看得非常非常清楚,这个看不是眼睛去看,是心的一种自体和自明,很确实地知道这个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然后我保持这个本来面目,穿越我的相续,让我整个相续都呈现出这个唯一的特质出来。记住,这个“惟一的特质”不是一个死状态,它可以有很多很多的功德,遍照十方,以及很多的神通,但它的质就是一个质。不会再有疑惑,去除所有的俱生执著,就变成了佛。那是后面的事情,但前面就是要把这个受蕴反反复复地夺,这是座上去夺受蕴的修法。当然夺完了下座之前,不要忘了回向。
就这两种夺受蕴方式,平常的和座上的夺法都有了。“见”持的是空性见,座上修叫做“修”,下来做叫做“行”,最后的果是什么呢?就是不再受受蕴这些执著的牵引,我们的心会变得自主一些。这个叫做见修行果,就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上。
但大家要知道我们现在说起来简单得不得了,但是真的要长期地堆积、长期去做才行,这不是一两天的事情。而且凡夫心会反扑,你不用去想它都会自然反扑的。因为我们以前对着各种各样的贪欲、嗔恨、权力欲、恐惧、分别、忧虑这些是串习成量的,你可能不知道它,但是它始终起作用,不停地反扑你,不停地让你不自在。好了,你来了我就夺,来了我就夺,我管你是什么!只要这种感受一出来,我就夺它,起码我要直接的知道它是没有实质的。
跟夺色法是一样的,夺受蕴也有深度和广度。一样的,开始可能是通过思维去,然后直接去觉照,或者通过夺色法训练出来的觉照直接去觉照它,觉照了以后慢慢慢慢消失了也会形成定。定了以后慢慢慢慢你会对受蕴的这种认知变得非常的清晰,心会变得很细腻,但是一放开了,心又会变得很广大。
我们普通人总有些毛病的,有些很粗犷的人就缺乏细腻,有时候就显得很粗大,很多细微的事情都搞不懂,这个以男性居多。而有些女性就非常细腻,她的注意力全部在小事上,往往缺乏大局观,看不到较大的范围。但修行空性的人不是这样的,他既可以非常的广大,又可以非常的细腻。所以要长期这样训练下去,慢慢就会产生这样的一些功德。
但是大家一样要记住,我说的这些修行都是基于出离心、菩提心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出离心、菩提心,这样去修的话会很困难的。反过头来说,如果我们没有十足的出离心和菩提心,通过这样的修行,反过来对我们的出离心和菩提心的产生有极大的帮助。
我们为什么贪这些东西?为了让这些东西来产生乐受嘛。我对乐受自在了以后,我不需要这些乐受了,就不会去贪执这些东西,出离就来了:从外在来说,出离了导致我各种乐受的东西;从内在来说,我直接把乐受出离了。
你说菩提心呢?也是一样的,当我始终执著某种乐受,或者执著在某种恨意苦受上,耽执不放的时候,我就谈不上去利益众生。当跟众生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会只顾自己的感受而不顾别人的感受。我们经常都会说这个人太自私了,只顾自己的感受,不顾别人的感受。原因是你被各种各样的受,被这种执著所牵引了,搞得完全没办法去考虑别人的感受。
但是我这方面松脱了以后,我就可以去考虑和满足别人的感受,自己受点苦还觉得乐在其中。这样的话,菩提心生起来也容易很多,它就会变成真正菩提心的一种实施,而不仅仅只是个概念拿来哄自己。
所以修四夺(夺受蕴)的时候,对帮助出离心和菩提心的生起有巨大的作用。你说对实现空性正见有没有作用呢?当然有作用了,空性的具体实现就是要把五蕴全部都夺空,像《心经》里面讲的“观自在菩萨”,为什么要叫观自在菩萨?观自在菩萨不仅仅是说观音菩萨的一个名字,而是说在空性观上观得很自在了的菩萨,可以泛指很多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照见就是直接的认知,五蕴皆空里面就包括受蕴。
受蕴一夺空了以后,对我们最后彻底把五蕴夺空有巨大的帮助。我们能不能一上来就直接就把心夺空呢?也可以,心直接夺空了也就是开悟了,那就是大圆满,但是你做不到啊!这受蕴是心的作用,色蕴也是心的作用,只有识本身是心的自体,一切境相由心现,那个心就是心识的意思。但是你现的方面都没有夺完,你回过头去夺识,你不太现实的,大部分人根本就做不到。所以夺受蕴对实现空性正见有巨大的帮助。
有人问:“四夺有次第吗?”我已经讲过了,它是有次第的,修法上说起来很简单,做就是这么一个方式。但是它做的时候还有很多很多的层次,而且每个人的层次不一样,感受也不一样。那你说我怎么办呢?这个时候你要去问比你修得好的一些同修,要进行讨论,还要去问一些善知识,不要被一些现象迷住了,或者误认为自己有很大的成就。
当然你问:“我可不可以通过夺受蕴直接开悟呢?”也有可能的,就像我们夺色蕴有可能直接开悟一样,夺受蕴也有可能。因为受也是由心产生的,我们由受去发现产生了受的这种心是什么,然后还证悟了心的本质是什么,那也就开悟了。通过一个蕴找到了本质也可以开悟,但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的,大部分人就得逐渐逐渐这样来。
那么,在这个修行的过程中间就会产生我们以前说的中观四步,这个跟理论上的中观四步是没有冲突的,我现在讲的只是一些具体的修法。我们今天夺受蕴就讲到这里,下一堂课就讲怎么去夺想蕴,现在我们来回向!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中观四夺的修法第3课
- 中观四夺的修法第5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