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上堂课总结:
讲了净土的成就是因为阿弥陀佛的大愿和大行,其三十二愿: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中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其大愿大行,将本具性德,遍严四种净土。
然后,又讲了佛陀的大愿大行,是众生去往净土的因缘,因此愿行可以让众生生起往生之愿,故为因缘,而弥陀愿行,则为增上缘。大乘认为色法勿需次第缘和所缘缘。
接着讲了增上缘为何能够成就众生于净土的庄严,说弥陀愿行为“本质境”,众生缘本质境,而后变起种种庄严为“带质境”,即所缘缘。且本质性和带质境圆融无二,是为天台“事事无碍”之理的完美体现。
因缘(心愿):指一切有为法中能亲生自果者,如麦种生麦,稻种生稻。此因缘之体性有二:1.种子,指第八阿赖耶识中所含藏的善、染、无记等一切法;此种子于异时能引生自类之种子(称为种生种),于同时能生起自类之现行(称为种生现)。2.现行,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等七转识之现行能熏成本识(即第八识)中之自类种子(称为现熏种)。
等无间缘(连续性):谓心、心所之生起系由前念引生后念,念念相续,无有间隔,此说与小乘大致相同,惟唯识宗主张八识之体各自有别,故各自产生前后无间之相续关系;小乘则认为异识之间亦可互相形成等同无间之相续关系。
所缘缘(引发的结果):凡心、心所之对象成为原因,而令心、心所产生结果之时,心、心所之对象即称为所缘缘。唯识宗特分为亲所缘缘、疏所缘缘两种。如成唯识论卷七所说(大三一·四○下):‘若与能缘体不相离,是见分等内所虑托,应知彼是亲所缘缘;若与能缘体虽相离,为质能起内所虑托,应知彼是疏所缘缘。’此乃小乘未谈及之深义。
增上缘:亦如小乘所说,指上记三缘以外的一切法生起之原因条件。惟此缘范围甚为宽广,如小乘所说之六因,悉得摄入此中。
大乘认为色法与诸种子之生起,仅须依因缘与增上缘,此因色法与种子皆非缘虑之法,故无所缘缘;又以多类俱转而无前后齐等之故,而无等无间缘。心法、心所法则与小乘看法相同,须具备全部四缘而后生起。
唯识三境:
1、性境——性境之性字,乃真实不虚之谓。性境,就是实境。谓此境体,实有不虚,非是计所执之空花兔角等。所谓:「性境不随心」性境并非从心计度而起,亦非随心妄想所造,乃是能缘之心,得彼境之自相者,谓之性境。譬之眼识缘现前山河,即是性境。何以知之?设欲随我自心变此山为河,或变彼河为山,皆不可能,故曰:「不随心」者,不能随心转变,即是性境。此复有二:
a、无本质性境:即第八识所缘之根身,器界及诸种子,但是自变自缘,不假外质。
b、有本质性境:即前五识及与前五识同时俱起之同时意识所缘之五尘境,乃依托第八识之相分为本质,随即变为自识相分,而为所缘。犹如照相机依人身为本质,所拍摄之照片,世人所见,只是照片上之影像而已,可是却疑为本质。
性境者,约真谛言,固是如梦如幻,了无真实。但约俗谛言之,此既不同于空花镜像,龟毛兔角。同时也不是已成过去之陈迹,更不是尚未到来之幻影,故名性境。
2、带质境——即心王心所攀缘境界时,于本质境,起别异解,即依本质另行变起一种相分,作为自识之亲所缘境。此自识之亲所缘境,虽与本质有一分相似,但已略改其原状,这种似是而非之相分,叫带质境。
或问:性境亦带本质,何局此境,得带质名?
答曰:彼性境不依能缘分别(即「性境不随心」),心境共真,故得性名。此带质境,以依分别,非境自相,故对独影,以名带质。(按:独影境不仗本质,带质境必仗本质。)
总之:此境异性境者,性境不谬,此解谬故。此境异独影者,彼不仗质,此仗质故。
此复有二:
a、真带质:以心缘心,名真带质。即第六识通缘一切心心所;及第七识单缘第八识见分为我是也。能缘所缘皆是心法,较色法为真,故曰真带质。
b、似带质:以心缘色,名似带质。谓带彼相起,有似彼质。如第六识缘五尘落谢下来之影像。(此影像称为「法处所摄色」)。
3、独影境——谓此境体,但随心生,是识之相分,不仗本质,独影即境,名独影境。如第六识(又叫独头意识)缘过去未来不现前境,或是由于记忆,或是由于设想,或是由于推测比度,由思维而生之境,称为独影境。
或问:此境意解,邪正若何?
答曰:或正或谬,是非不定。此意云何?记忆不谬,思惟不差,则解为正。反之,记忆而谬,比量而非,解则为邪。无论正邪,由无本质,但由心起,故总名独影境。此复有二:
a、无质独影:能缘之心缘假法时,以其相分,唯是能缘见分之上,虑度而生,独有影像,都无本质,故名无质独影。如观龟毛、兔角,虽不托本质,而能起单独之影像。
b、有质独影:虽从质起,独由见生,故名有质独影。如无漏心缘有漏法,即其事也。
总之:三境义别,一由随心非随心生。二由能缘于彼,解邪或正。如性境者,不随心生,识缘彼时,正见不谬者也。带质境者,必仗本质,从心而生,识缘质时,谬解不正者也。独影境者,唯从心生,解无定者也。
三种分别:
自性分别者:自性即自相。(梵语性、相二词互训。) 谓于现在诸行,不用忆念及推度等,能缘的识亲冥没于所缘境之自体中,得其自相(不缘共相);是名自性分别(自性之分别,依主释)。如眼识缘青时,亲冥青色自体中,得青之自相,而不计度此是青或非青,便是自性分别;与此眼识同时之五同缘意识,(五同缘意识详后。)亦亲冥青色自体,亦是自性分别。意识在定中冥证影像时,亦是自性分别。又赖耶缘种子、根身、器界时,亦是自性分别。自性分别祇是一种冥证诸行境体之作用,非区分辨别之意,亦可说为无知之知,或无分别之分别也。但根本智证真如时,不名自性分别;以三种分别唯就诸行说故。自性分别,于量中属于现量。(量义详后。)
随念分别者:于过去所缘诸境,由忆念力,追忆而分别之,名随念分别。(念是心所之一,能令心、心所回忆过去所缘之境,详后。此种分别,随念心所而起,故名随念。)随念分别唯第六意识有;以第八、第七及前五识,唯缘现在境,不能忆念故。于量论中何量所摄,则有二说:一说通于现、比二量及非量,一说不通现量。
计度分别者:计者,计虑。度者,量度。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中之不现见诸法,计虑量度而分别之,名为计度分别。(此即思、慧两心所之作用。)计度分别,有时是比量;如于数目计算无误,或比度时不违理则是。有时是非量;如计算错误或与理则相违者是。前五识及赖耶唯任运缘境之自相,不能计虑量度,故无计度分别。第六意识思构力胜,能缘三世境;故有计度分别。第七末那虽不缘过未境,然于念念中缘赖耶之见分,审细思量,执为自我,故有计度分别。
自性分别,唯分别诸行之自相(自相即自性),随念分别通能分别诸行之自相、共相(一说唯缘诸行之共相);计度分别唯分别诸法之共相。
- 《佛说阿弥陀经》第27课
- 《佛说阿弥陀经》第29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