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堂课总结:开始了本经正宗分的学习。正宗分分五个部分来讲:一、明法藏因地成就净土之愿行;二、明成就极乐胜果现今安住之状况;三、释尊诲喻人天励力修善永离恶苦;四、佛光加被令刹土互现之情形;五、殷勤教诫生彼胜土之方便
第一个部分是“明法藏因地成就净土之愿行”,又分六个内容:一、往昔生世情形;二、礼赞世自在王佛申明本愿祈请开示;三、彼佛为说殊胜法要;四、持受彼法后结成四十八胜愿;五、其后专志庄严妙土以行满愿;六、愿满成佛现今安住西方。
正在学六个内容的第四“持受彼法后结成四十八胜愿。”说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如来的加持下,看到二百一十亿佛刹之后,激发大愿,准备在世自在王如来面前结成四十八胜愿。
此部分又分成七个内容:一、结成大愿于一刹中尽摄百亿佛刹胜妙庄严;二、彼佛随喜劝令宣说;三、具说四十八胜愿之相;四、彼愿不满誓不成佛之愿;五、誓欲如实成办其义之愿;六、说谛实语观察大愿是否成就;七、由此略说具足修满如是大愿。
已经学到第三:具说四十八胜愿之相。大愿的总纲为:我发誓要证到跟佛一样的无上正觉,我所住的佛刹要具足无量不可思议的功德庄严。这个总纲要贯彻到后面每一个大愿之中。
已经学完了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此愿为法藏比丘净土四十八大愿的核心关要,若无此愿,则净土其他胜愿形同虚设。此愿为阿弥陀佛悲心智慧的极致体现,其内涵深广,是圆顿至理与无量救度的完美结合。
此愿中“十念往生”,与《佛说阿弥陀经》中“一心不乱”而往生,似乎往生有两种标准,故我们开始引用一些大德们的开示,对此做一些探讨。
上堂课学完了释本幻法师的文章:也说净土宗之“一心不乱”。法师认为:主张一心不乱或伏惑才能往生极乐,这一说法不符合净土宗的教义。如果在往生的前提下,一定要加上一心不乱或伏惑,那是将净土宗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最简易方便之处,给抹杀掉了,有违阿弥陀佛度生的本怀!
印祖云:“念佛人要生信发愿,持佛名号,愿生西方。离信愿行三者,则无有是处。只要深信切愿,不必一心不乱,都可仗佛威力接引,往生西方。”
学完上述大德和法师们的文章,大家可以从中得到关于净土往生标准的不同看法。总结起来,应该对此有所理解。往生的标准,两本经书中所说皆为佛的金刚语,且根本不矛盾。一心不乱是绝对标准,而十念往生是普被三根的体现。但深信切愿,并付之于行动,是我们希求往生极乐的佛子必须践行的原则。
这堂课内容:学习四十八愿中的十九愿。
第十九、勤修我皆接引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这里,法藏菩萨发愿说:假使我成佛,十方世界的众生发菩提心,勤修六度等种种功德,以至诚心发愿求生我的国土,到他临命终时,如果我不和圣众围绕显现在他面前,我就不取正觉。
阿弥陀佛这是发愿要在众生临终这个面临上升还是下堕的最关键时刻作护持。如果临终能见到佛来接引,就必然会得到极大的安慰,心里就会喜悦、安定,以这样的心和佛相应,就能顺利往生到净土。相反,如果佛不现出形象来迎接,那么情况就很难预料。
人到快断气时,生前所造的善恶业会一幕幕地显现出来,不仅如此,还会出现很多颠倒的心念。比如因疼痛而生起嗔心;或因对儿女、财产等心生贪恋,而舍不得离开;或者因业力现行甚至破口骂佛等等。到最后四大分离、大苦来逼的时候,往往六神无主,很难保持正念。因此,阿弥陀佛以本愿加被净业行者在临命终时,佛和大众现身安慰,让行者的心安定下来,跟着佛往生极乐世界。
这一愿特别重要。净业行者能在临命终时由于亲眼见到了佛,得到很深的加持,当时心就能安住在等持中,不失坏正念,转眼间就可以生到西方净土。所以佛的护念将对行者临终的往生起到极大的作用。
《圆中钞》里说,娑婆众生虽然能念佛,但内心浩浩荡荡的见思烦恼实际并没有伏和断。能在临终心不颠倒,这不是以自力能够把持,而是全仗阿弥陀佛的佛力来拔济,使得他虽不是正念而能转为正念,所以能心不颠倒,立即往生。
下面引经证明:得到佛力加被,净土行者能在临终时内心不乱。
在《称赞净土佛摄受经》里讲:净业行者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和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一起前后围绕,站在他面前,慈悲加佑,使他的心不乱。[《称赞净土佛摄受经》曰:“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
在《悲华经》里也有一段讲述阿弥陀佛发愿的经文,里面讲到:“行者临命终时,我会和大众围绕在他身边,显现在他心前。他一见到我,就生起欢喜心;以见我的缘故,脱离障碍,随即舍掉身体来生我的佛国。”又发愿说:“任何众生闻到我的名号,发愿求生我的国土,到他临命终时,都见到我和圣众前后围绕,显现在他心前。当时我入无翳三昧,以三昧的力量,在他面前为他说法。他以闻到我说法的缘故,很快断除一切苦恼,生起大欢喜心,因此得到宝寘三昧。以三昧的力量,使他的心获得正念和无生法忍。命终后,必定往生我的国土。”[《悲华经》曰:“临终之时,我当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其人见我,即于我前,得心欢喜。以见我故,离诸障阂。即便舍身,来生我界。”又说愿曰:“所有众生,若闻我声(声者名也),发愿欲生我世界者,是诸众生,临命终时,悉令见我,与诸大众,前后围绕。我于尔时,入无翳三昧。以三昧力故,在于其前,而为说法,以闻法故,寻得断除一切苦恼,心大欢喜。其心喜故得宝窴三昧。以三昧力故,令心得念及无生忍。命终之后,必生我界。”]从上面的几段经文的字里行间,我们能深深地体会弥陀悲愿的力量和恩德。体会到了这一点,就能事先决定自己应当以什么方式来度过死亡。
通过了解法藏菩萨的大愿,我们已经知道对于一切发菩提心、勤修功德求生净土的人,阿弥陀佛都必定会在临命终时携同圣众前来引度,那么我们就应当在这一生所剩下的短暂而又无常的时光里,每天尽量好好发菩提心、修持各种功德,发愿求生阿弥陀佛的国土,如此就能真正和弥陀的愿力相应,临终可以顺利得佛接引,升到极乐净土。
像这样闻到了弥陀名号,一心求生弥陀净土,由于自己的信愿和佛的愿力相应,就自然会在临命终时见到佛显现在面前。当时一见到佛,以信心缘佛的缘故,正念等五根顿时极有力量,因此有快速现证圣道的能力。《观经》里的上品往生是针对凡夫说的。我们能够在这一生当中努力修到上品,到了临终,得佛力加持,就有飞速证入圣道的力量,所以会快速登地。《悲华经》里也是这样讲的:以佛的加持,往生者当时就可以入宝寘三昧,以三昧的力量,得到正念和无生法忍。这都是顿证的事,不可思议。
比如,通常一粒种子要经过很多天才能成熟,但是一旦得到咒力的加持,就能很快成熟。一般要精勤用功才能修成四禅,而上生到色界天,但也有以猛利善根力而顿时生到色界天的特例。比如以前在恒河和雅门奴河的汇合处,一对母女不幸溺水。当时那位母亲心里想,我死了不要紧,千万要保住我女儿;她的女儿也想,我死了不要紧,一定要让我母亲活着。当时母女俩以强烈善心的力量都生到了色界天。与此类似,临终的情况非常特殊,如果当时的心念很强,一念间就能生到净土。
所以要分清通常途径和特殊途径的差别。不能怀疑:只凭念念佛怎么能生到功德那么殊胜的净土呢?这里一定要相信,得到阿弥陀佛愿力这一巨大力量的摄持,就能使力量非常弱小的凡夫顿时生到佛的国土。
“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是指为了最有效地救度法界一切众生,发誓成就具有无上利他能力的佛果;为了成就佛果,决定走往生净土的易行道,发誓今生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以阿弥陀佛愿海的加被,而能够迅速成佛。这就是结合西方净土法门而发起的愿菩提心。也就是要坚决地立下今生首先往生净土、然后在净土迅速成佛的志愿。这个志愿一旦立下来了,就要为完成这个志愿日日夜夜不断地修集功德,而且把功德都回向在往生上,如是去做就是行菩提心。能够按这样修行,临终就一定能得到佛悲愿摄受而顺利往生。
第二十、系念必得往生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法藏菩萨发愿:假使我成佛,十方世界的众生有缘闻到我的名号,系念我的国土。(就是因闻到弥陀的名号而与净土结上了缘,知道原来有这么殊胜的国土,又能以这么简单的方法去,因此就决志求生净土。以后就像游子思归那样,一心系在净土上。)为了实现往生的愿望,会努力种植很多善根,种植了善根,就有了往生的本钱,并把所修的善根都以至诚心回向在往生上。如果这样做,还不能圆满他往生的愿,我就不成佛。
从这一愿,我们可以看到得生净土的几个关键要点:一,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二,要真正生起决定去极乐世界的心,一心系念极乐世界;三,要平时尽量做好事,修功德,而且要把所修的功德都回向在往生极乐世界上。其实这也就是修积往生净土的三种资粮——信、愿、行。如果能够做到这三点,临终往生必然不成问题。
说白一点,就是你要特别相信净土,要有特别坚决的求生西方净土的志愿,要把所有的功德都回向在这一点上,使自己的心和所修的功德都归在往生西方这个目标上,如此就能使净业坚固、成熟,一旦修到了量,就决定趣向西方。
- 《佛说无量寿经》第84课——往生标准24
- 《佛说无量寿经》第86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