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对于道家来讲,完全不是什么额外之事,而是他们修行的主要内容。道家对我们有两种印象,一种是捉鬼,一种是打坐。电影里面都是这样的。其实捉鬼是民间运用,真正的“道”不是这样的。
道是什么
那么,真正的“道”是什么呢?是道家对世界的一种看法,老子的《道德经》里面有很多关于“道”的说法,我们来看几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他说,有一种东西,先天地而生(也就是它生了天地),它寂兮谬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即可以是产生天下的最根本的东西。他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强取了一个名字叫“道”。
还有《道德经》第一章的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其实这里面牵涉到两个内容,一是对世界的看法,叫做“道”,二是我们怎么去寻找道。
如何证道
道家所有寻找道的方法,一定会牵扯到禅定。若没有禅定,他根本就做不到。《道德经》里面有很多关于禅定的字句,如果要找出来的话,起码能找几十句出来。但是,我们也不用一一去找,找一个就行了,比如:“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什么意思呢?“谷”是空洞、虚无的意思,“神”是觉知的意思。“谷神不死”,即虚无空洞的觉知是不死的。“玄”是玄妙、深远,“牝”本来指雌性动物,有生产的意味。也就是说,这种空洞虚无、没有本质的像虚空一样的精神,就是产生深远天地的根本母体。大家看过电影《黑客帝国》吗?它里面的母体(英语叫“matrix”),就是产生一切的根本。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即像虚空一样的不死的精神,就是天地的根。而且这个根“绵绵若存”,即连续不断,好像存在,但你又找不到它。又“用之不勤”,“不勤”要解释成不费力的意思,即你在用它,看它产生天地万物、认知我们的身体时,哪里费过力啊?眼睛睁开,你就看得到天,看得到地,看得到一切。但是,道家认为,并不是外面有一个客观的东西,它是我们精神的一种体现。
那要怎么去找它呢?你看他是怎么说的?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什么意思?我们刚才不是说“谷神不死”是像虚空一样的精神嘛。“致虚极”,即要虚到极点,放空,觉知要没有一丝一毫的执著。佛家里面也讲心像虚空一样。心像虚空一样,即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心像什么样,没有个实际的东西,叫“虚极”。这时候非常安静、平静,叫“守静笃”,“笃”即笃定。其实就是在很深的禅定里面,心完全没有执著,这就可以翻译成“致虚极,守静笃”。
然后,“万物并作”,即万物在生长。但是,我们不去看它的生长,而是“吾以观复”,即反过头去看万物生长的根本。在佛教里面,其实就是阿赖耶识里面产生了很多东西,我们不去看阿赖耶识产生了世界、人、身体等等,而是去看是什么产生了这些东西,叫做“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万物纷纷纭纭,但你看它怎么都是从这个根本里面出来的。回到根本里面,我们会发现是很安静、很宁静的,即“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命”要解释为性,即它的本质,就是这时候回到了本质里面。“复命曰常”,即我们会发现这个东西是不坏的,如《心经》里面所讲:“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知常曰明”,“知常”是什么?如果我们明白了常乐我净的本质是什么,那是用什么去明白的呢?心的光明,这就是“知常曰明”,这个“明”就是道家里面所谓的道。当然,如果仔细计较起来,道家说的“道”和佛家说的“本性”之间有很多差别。但是,这里在文字上,我们可以非常简单地知道“知常曰明”的“明”是什么,即所谓的“谷神不死”“玄牝之门”“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等等。不管用多少词汇来形容,无非就是在禅定中去感受万物生长的本质,其实就这么简单。
道家用了很多方法,就是为了实现它,即搞清楚“道”到底是什么,也因此发展出了很多派别,比如楼观派、正一派、符箓派等。到了后期,有个最厉害的派系——全真派。大家看过全真七子吗?那是真人真事,并不像金庸在武侠小说里面写的那样。什么王重阳、丘处机,甚至把丘处机的弟子尹真人(尹志平)写成了强奸犯,人家本来是一位道行高洁的大德。
全真七子里面有一位很厉害的人物,叫丘处机,他创立的派别叫龙门派,主要就是讲怎么去修定。道家修定叫做“养丹”,他们知道“道”以后就会成为仙人,而要想成为仙人,就要去知道“道”。
如何修道
知道“道”的方式有很多种,前期有些人修外丹,比如烧鼎炉,道家有很多关于烧鼎炉的事。到了后期全真龙门派时期,叫养内丹。内丹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意守丹田,即在丹田里面安一个鼎炉,然后采阴补阳。
什么叫“采阴补阳”呢?听到采阴补阳,大家马上就会想到男女之事这样的采阴补阳,这里不是这样的。采阴补阳是在我们的身体内部进行,也叫做“龙虎交媾,水火既济”,就是用肾水去滋养我们的心阳。然后通过运行气脉的方式,在丹田里面养一个他认为的“内丹”,或者叫“圣胎”,圣胎养成以后,甚至可以从头顶冲出去,这是一种方法。冲出去还不是究竟的,它还可以化身千百万。
当然,你说这是不是真的呢?道家的文化就是这么讲的。那是不是真的呢?我们没有经历过这些,我觉得不要轻而易举去判断它的真假。但是,道家这样的修炼方式确实有很多。首先是要炼精化气,什么叫做“炼精化气”呢?我们身上的一些内分泌,以及吃进去的食物滋生出的一些东西叫做“精”,然后通过修行,以意守丹田养气的方式,把这些精在丹田积聚成气,这叫做“炼精化气”。
丹田里的气再通过走小周天或大周天的方式炼气化神。气在身上进行很多运行后,我们的精神就会凝定,产生很厉害的定。而且气归于中脉以后,外境、身体都会消失。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身体、心的本质,“道”开始朦朦胧胧地出现了。然后在这个“道”上进行很深入的修行(观行),就叫做“炼神还虚”。虚到极点,要致虚极,守静笃,这样下去,最后就会发现“道”的根本是什么。
以上就是道家的三层功夫: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一步步这么下去,到了最后就三花聚顶、五气朝元、成仙得道、化身千百万。这些不是嘴巴说说而已,它有很多具体运行的方式。但是,不管用了多少复杂的方式,都一定要去打坐、禅定,胎息、炼丹全部都要靠禅定。
在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与定有绝对的关系。但我们现在继承了很多外界的东西,把定丢了。定一旦丢了,什么都搞不成,所以整个文化就没有根了。安静(定)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点。
吕洞宾与《百字碑》
道家里面还有一位很著名的人物,叫吕洞宾,道家八仙之一。大家可能觉得吕洞宾是神话中的人物,其实他是历史中的真实人物,他写了很多书。就像丘处机一样,也是真实的人物,他写了著名的《大丹直指》,里面详细地描述了怎么去修气、养气、运行经脉这些东西。而且这些书其实都是公开出售的,只是现在读得懂的人少了,有很多骗子出来了,拿着这些到处传授什么国学等等,骗人的成堆。
但实际上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如果你用心勘验,自己都可以知道、明白很多东西,你就不会上这些当。而现在大部分普通民众,就喜欢听神奇的故事,喜欢听一些让自己感动的东西。但实际上那叫鸡汤,根本就没有用。鸡汤就为了换你的钱,没什么其他用。真正传这些东西的人那里,听众会很少,能明白的人很少,基本上听着听着就开始走了。哪有什么流量小花、《跑男》好看啊?没那么好看,但它的作用却要比这些好很多、厉害很多。
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表面上看起来不好看,但实际上到后来,它的作用会越来越大,你的生命就会开始有意义,衰老、病痛等都能得到解决。但我们现在看的《跑男》、明星八卦等,对你的生命一点好处都没有。除了你看手机看到眼睛花以外,起不了其他作用。所以说,大家要认真去思考这些东西。
我们接着说吕洞宾,他有一部著作叫《百字铭》,也叫《百字碑》,全文二十句,共一百个字。基本上把禅定和求道的这些东西说尽了。它是怎么说的呢?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这二十句分析起来会非常精彩。第一句“养气忘言守”,什么意思呢?即打坐养气时,根本就不用故意去守丹田。我们刚刚开始意守丹田时,很费力,守也守不住,念头乱飞。但坐到后来,根本就不用用力去守,自然地坐在那里。这就是“养气忘言守”。什么叫做“降心为不为”呢?“降心”就是把心(念头、情绪)完全平息下来。心不动叫“不为”,而保持这种不动叫“为不为”,这就是“降心为不为”。
这时候“动静知宗祖”,即心的动和静都知道是为什么,是谁在动。在传统文化里面,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六祖惠能大师到广州法性寺,见两名僧人因风吹幡动而起争论,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六祖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仁者的心在动。”那么,心动的时候是谁在动?心到底是什么?知道心到底是什么,就叫做“知宗祖”。
“无事更寻谁”,当我们真的发现心的本质时,你是找不到心的,但它不是没有。找不到,又不是没有,这是一件很妙的事情。但是,明白了以后,你会发现其实没什么事的。虽然你找不到它,但它永远都不会离开你。若心离开了你,你拿什么去吃饭、睡觉?你的一切感觉都来源于心,所以心不会离开你。真的明白了以后,你就不会再找了,这时候“无事更寻谁”,还要再去找什么吗?不用,你坐在这里就行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非常放松,禅定中又有见解、观点,哇,非常美妙。
“真常须应物 ,应物要不迷”,什么叫做“真常”呢?宗祖——心的本质,就叫做“真常”,它应照万物、了知万物。但是,在应物的时候要“不迷”。“迷”即凡夫、轮回;“不迷”即解脱、仙人。我们应物会迷,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东西,心一般都是三种状态——要、不要、不理,而不是马上知道它的本质是虚假的。又或者一观察自己内在的情绪,就知道它是虚假的,不会这样。我们会迷,会随着情绪跑,随着情形跑,很痛苦,不由自主。这是“迷”。
“不迷性自住”,如果我们的心不被这些东西所牵引,它的本性自然就安住了。“性住气自回”,即心一旦平静下来,气就不再朝外散乱了。我们普通人的气是很散乱的。
气自回,回了以后怎么办呢?自然聚集,在内在形成内丹,即“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什么意思呢?“壶”指丹田,好像一把壶一样,“坎”是水,“离”是火,“坎离”是《易经》中的卦名。“壶中配坎离”就是壶中水火既济。
“阴阳生反复”,即水火既济,气就会在身上运行。“普化一声雷”,待气运行到一定程度,就会气住脉停,即气安住了,脉不动了,然后又一下开了。有些人打坐时会听到“啪啪啪”的声音,有时候“轰”地一声,哇,身体和外境全都消失了,真的像打雷一样。但别人听不到,就只有自己听得到。我想问,那个声音是从哪里来的?这就是“普化一声雷”。
然后,这时候“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白云朝顶上”,即三花聚顶,这时候,精气神三花上升聚集至头顶,其实也就是通达了全身。“甘露洒须弥”,产生定以后,它会有一个反应,就是头顶会开始有清凉的东西,在道家里面,有时候叫“气”,有时候叫“甘露”。清凉的东西会顺着脉慢慢游走,从任脉这么下来。我们舌抵上腭,就会感觉到有非常清甜的口水出来,称之为“甘露”。头上清凉的东西也称为“甘露”。
道家认为人的身体就像个须弥山,这种清凉的东西游遍全身就叫做“甘露洒须弥”。达到这种程度,他们认为会成为仙人,因此而长生,叫“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即谁都不知道,原来打坐这么逍遥啊。
“坐听无弦曲”,什么意思?即坐在那里无弦却有音乐出来。我们平常的行为,一定要有外物配合,比如我们的音乐或古代的弦乐(弹琴),一定要有弦。而这里说没有弦却有音乐。“坐听无弦曲”,即我们心的本质,你找不到一个实在的东西,但它又有作用。“明通造化机”,当你真的明白了本质,就会知道这些运用(造化)是怎么回事。即我们经常说造化弄人,那个“造化”到底是什么?这叫“明通造化机”。
“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他说,你看只有二十句话,把所有的都说完了,这就是道家要成为仙人(神仙)上天梯的二十句要言、窍诀。
这是吕洞宾的《百字铭》,它完全和禅定是套在一起的,这是禅定在道家的运用。
- 3. 禅定在儒家的运用
- 5.禅定在佛家及其他领域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