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回过头来说禅定。关于禅定,我们应该也有一个概念了,即把意识放在一点,或者一个有规律的事物上,让心平静下来,这就叫禅定。那么它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面有哪些应用呢?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禅定在儒家的运用
首先我们从儒家说起,儒家对我们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个就用不着我来说了。虽然以前孔子被批得很恼火,但其实儒教你怎么去批它呀?没办法批的,它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了。
它的一些思想可能随着时代的变迁不太合理了,比如“三纲五常”里面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些东西有点麻烦了。因为现在没有君臣了,夫妻之间也平等了,夫想为妻纲的话不行了,现在很多男人在家里面都是“耙耳朵”,成了“妻为夫纲”,因为时代在变化。
“父为子纲”也不是这样了,现在我们叫孝顺父母,有“二十四孝”。“纲”是什么?就是纲要。以前父母就是纲要,父亲说的话儿子一定要听。现在是这样吗?现在儿子说:“老爸,我要买个房子!”父亲就说:“好,听命,存款拿去。”倒过来变成了“子为父纲”。
虽然“三纲五常”这些礼教性的东西好像在随着历史变迁,但是有些根本的思想是变不了的,也没办法变。
那么,我们现在开始说禅定在儒家的运用,这个说起来就太深了,但我们还是要说。首先我们来看四书五经,大家都知道四书五经嘛,它里面有一书叫《大学》,开篇的第一章是怎么说的呢?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大家帮我解释一下什么意思?其实这个很厉害,它一上来就把儒家的纲目、宗旨,以及我们应该去做什么全部说了,这是《大学》的开篇,我们来解释。这个“大学”不是指我们现在的什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而是最大的学问之意。我们学很大的学问的这条道路在哪里呢?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在“明明德”,“明”指明白,“明德”指光明之德。那么光明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指心的治理。儒家讲治理,明白心的治理叫“明明德”。然后“在亲民”,“亲民”是什么意思呢?指教化民众。“止于至善”,教化民众达到治国平天下,就叫“至善”。这是儒家的三纲。它不同于刚才说的“三纲五常”,那是流于教化的亲民里面的内容礼教。而儒家真正的三纲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然后这里说了“八目”,哪八目呢?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的“八目”,即八件要去做的事。也就是说,在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统领之下,要去做这八个内容。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在儒家来说是学问。什么叫做“正心”?并不是说一个人道德高尚就叫正心,它只是一种作用。什么叫做正心?什么叫做诚意?它们都是有具体内容的。比如明代的大儒王阳明,他认为知行合一才能够正心诚意。那么什么叫做“知行合一”呢?“知”就是意识所想象的一些概念,“行”就是心的一些冲动、行为。“知行合一”,即你的意识所学的东西和你的心态一定要达到一致。
我们平常人很难做到知行合一,我们学到的知识和心里面想的东西是冲突的。比如,我们受到的教育说不能去欺负别人,但我们总是忍不住要去欺负别人;我们不能说假话,但还是忍不住要说假话;别人的老婆不能爱,但你还是爱她,你就变成了隔壁老王。你的知和行根本没办法合一,“行”是心里面的行为,“知”是你的知识,你达不到知行合一,就没办法正心诚意。
什么叫做“格物致知”啊?“格物”,就是把世界上的所有事物进行详细分类、了解。格物分成两派,一派是朝外格,比如宋明时代的程朱理学,“程”是二程(程颢、程颐),“朱”是朱熹,他们就认为要往外格,要去找外面的事物;一派是朝内格,比如陆王心学,陆九渊、王阳明这两位心学的创始人,他们认为要朝内格,要去分辨我们的心是什么。那么,儒家的内格一分辨,就会像我们佛家所说的唯识,它说一切现相是心的显现,心有八个识——阿赖耶识、末那识、眼、耳、鼻、舌、身、意。这是儒家的内格。
格物要达到“致知”,即一方面要知道所有的事情,另一方面知道事物的深度要达到极点。知道所有的事情就叫“广博”,知道事情的程度达到最深叫“致知”。达到这种水平,那是很吓人的,这在佛教里面叫什么?遍知。所以,儒家里面有一句话叫“一事不知,儒者之耻”,即作为一个大儒,如果世界上有任何一件事情你不明白,那是你的耻辱。所以你一定要去做正心诚意、格物致知。
“正心”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你不要认为“我心很正”就行了。我们说的“心很正”是说我们不做坏事,这个太浅了。这里说的心很正,是要让我们知道心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叫做“正心”。
然后是“修身”,修身是什么?我们做到格物致知和正心诚意时,就叫做“修身”,即对我们自身的修炼和反省。这在道家叫做“修内丹”,佛家叫做“修行”。
修身以后呢?儒家讲究要入世,它不是像道家和佛家,要离开尘世间去修行,要么去修仙,要么去成佛。而儒家要去入世,去做事,要建立功业。那么,建立功业首先得有个家,叫“齐家”,即你得先把家搞好。儒家非常重视家庭,为了让家庭有秩序,所以要尊卑有序,“夫为妻纲,父为子纲”就是这么出来的,这叫“齐家”。然后,把家搞好了,就要去治国平天下。我就不用再讲了,这就是儒家要做的几件事。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他说,不管是前面的正心、诚意、格物、致知,还是后面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你都一定要去修身,先把你自己搞好,皆以修身为本。那怎么去修身呢?难道到韩国去动手术啊?那也叫修身,但修了以后干什么呢?就天天拍照,比“耶”的手势,充当各种流量担当等等。
儒家说的修身肯定不是这样的,那是什么呢?就是要产生内观、内省、内照,禅定就来了。所以说,在儒家里面,历代大德都一样,非常重视静坐,包括孔子、董仲舒、二程(程朱理学的两兄弟——程颢和程颐)、朱熹,还有后来的王阳明、东林党的领袖高攀龙等等。这些名字你们可能听得晕晕乎乎,没办法,讲到儒家,就一定要讲这些人,他们没有一个不重视静坐(禅定)的。
我们再说“四书”里面的另外一本书——《中庸》,把中庸的第一章打出来好不好?我先跟大家解释一下,《中庸》里面是怎么说的呢?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是儒家的世界观。如果一个字一个字地解释是很麻烦的。“道也者”,什么叫做“道”啊?“不可须臾离也”,我们根本就不能离开道,同时我们也离不开道。“道”指万事万物的根本,你是没办法离开的,所以不可须臾离也。如果能够离开,那就不是道,即“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所以君子要对我们的所见所闻产生恭敬、警醒。
然后呢?“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实际上隐匿的东西最容易被看到,也最不容易看到。微乎的东西其实是最容易显现出来的。它是什么意思呢?即隐藏在我们内部的道,实际上无处不在显发。
“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是儒家的概念。什么叫做“慎独”呢?在陆王心学里面叫“持敬”,即当一个人的时候,心不要乱来,不要乱想,要经常反观内照自己,不要让自己的心放荡流逸。什么是放荡流逸呢?没有其他人的时候,我们的心就开始乱想了,至于想什么,大家自己知道。无非就是想电视上、电脑上、手机上告诉你们的那些信息,比如谁长得好看啊,哪个明星离婚了啊,谁又吸毒了,谁又被捧红了,谁又被拉黑了……关你什么事啊?这就是心的放逸。
而“慎独”就是不要让心放逸,不要流于各种各样的欲望和对我们生命没有意义的东西。其实慎独是很难的,慎独达到很深的程度,即让心不再乱跑时,就变成了禅定。儒家的“慎独”其实有禅定的意味在里面。所以,很多附庸风雅的文人,他的书房里面一定要挂上“慎独”“动静等观”等书法作品。其实他也不懂是什么意思,反正挂上去表明自己很有品味。
下面一句是最厉害的,是这一大段的观点,“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喜、怒、哀、乐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四种情绪,“之未发”,即还没有出来。我们的情绪还没有发出来,那时候的心叫什么呢?谓之中,即所谓的“中”。儒家里面的“中”指根本。也就是说,世间的一切,即喜怒哀乐还没有发之前,心的根本谓之中。发出来了,很通达、很合理,就叫做“和”,即“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那么,喜怒哀乐没有发之前,它到底是什么呢?这时候你一定要靠禅定才能明白,不然你没办法不发。我们大部分人完全被喜怒哀乐所左右,谁不被情绪控制啊?有些人跟老婆吵架,吵到第五天把家都烧了;有些人被领导欺负了以后,直接晚上睡不着觉,然后提着菜刀砍领导、砍领导的家属。还不要说那么严重的,有时候和周围的同事吵个架,几天吃不下饭。你完全被这些东西所左右,哪里有可能去明白喜怒哀乐还没有发之前的心是怎么样的?根本就不可能。所以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要靠禅定去了解。
了解了以后,“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即天下的根本就是“中”。“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即大本发出来,天地各居其位,万物生长。其实这就是我们批判的唯心主义,它认为这个世界的本质是心,是喜怒哀乐之未发。
我们先不去说它的对错,我们只是介绍传统文化,因为我们现在大多数人都是唯物主义。那么,唯物主义就唯物主义,那是你的学问,我们现在是介绍儒家的文化。
也就是说,它会牵扯到禅定,即要去找到喜怒哀乐之未发,就一定要修禅定。历代儒家的大德们修禅定的就多了,下面我介绍几个。首先肯定要说孔子,孔子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他其实没有留下多少关于禅定的东西。反而是庄子——与孔子同时代,且专门与他捣蛋的人,却写了很多这方面的文章,比如《大宗师》《人世间》等等。这些著作专门说孔子和其弟子颜回的故事,看起来好像是在嘲笑孔子,但实际上反映到孔学里面,它还是有一些关于禅定东西。
当然,有人会说,庄子的这些文章不能作为信史来讲。但是,我们现在是在说文化,没有说历史。如果说历史,那就要一个一个考证,这就没什么意思了。那是历史学家的事,他们寻章摘句,每件事都要讲究具体的事实。我们现在不是说事实,而是在说一种文化。说到文化,就会东拉西扯,它是通过一些事来说道理。
我们现在看《庄子》里面说孔子的一篇文章——《大宗师》。它里面谈到了颜回,颜回是孔子的弟子。孔子有三千个弟子,其中有七十二个大贤,“大贤”就是弟子里面学得很好的人,而颜回是里面最厉害的。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有一天,颜回回来告诉孔子:“回益矣。”即我得到好处了,“回”是颜回自称。孔子说:“何谓也?”即得到什么利益了?颜回说:“回忘仁义矣。”即我忘掉仁义了。大家听了会说:“没有搞错啊?孔门(儒家)提倡的不就是仁义道德吗?他怎么能把仁义忘掉呢?”忘掉的意思是什么?就是深入到心里面去了,根本不在头脑里面串习了,不去想它了。他说的是这种“忘”,这种“忘”就很厉害了。
而很多坏的东西我们都会忘掉的,但用起来却非常顺手。举个例子:嫉妒、仇恨、贪恋,这些东西我们平常想得起来吗?都想不起来的,都忘掉了,但用起来却很顺手,这就叫做“忘”。并不是记了一次,就把它忘掉的那种忘。比如,有人让我们不舒服,他居然跟我在同一个单位上班,而且工资比我还高,老板喜欢他,恨。平常没有看见他之前,你是不会恨他的,也不会记住的。但你一旦看见他,甚至想起他,你就马上记起来了。这种嫉妒的情绪你是忘掉的,但它深入你的骨髓,这叫做“忘掉”。
这时候颜回把仁义忘掉了。为什么忘掉了呢?因为已经深入骨髓了。孔子说:“可矣,犹未也。”即这个很不错,但还差得远呢。
他日复见,曰:“回益矣。”第二天颜回回来又说:“我又得到东西了。”孔子问他:“何谓也?”即什么东西呢?颜回回答说:“回忘礼乐矣!”孔子提倡克己复礼等礼乐制度,他说连这个也忘掉了。孔子说:“可矣,犹未也。”即这真的不错,但还差得远。孔子又把颜回贬了一顿。
然后呢?他日又复见,颜回又说:“回益矣。”即我又得到利益了。孔子又问:“何谓也?”即这次又是什么呢?颜回说:“回坐忘矣。”“坐忘”,即我坐在那里什么都忘掉了,这就是禅定,儒家有时候叫“坐忘”。
我们以前说的仁义、礼乐等就是你心的一些作用,慢慢地我们不去提它,但随时都可以用。我们的身体也是心的一种作用,现在颜回把这种作用也忘记了,身体、天地万物全都忘记了,即“回坐忘矣”。
孔子不知道这个“坐忘”是什么意思,于是就问:“何为坐忘?”即你厉害了,什么叫坐忘呢?颜回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颜回对坐忘做了解释,这其实就是儒家对禅定的具体解释。
你们听得懂吗?这个很厉害啊,“堕肢体”,即身心全部放下、肢体要放下。你看我们平常说,打坐时身体要正直,肌肉好像搭在骨头上面一样,全部要放下,这叫做“堕肢体”。“黜聪明”,“聪明”就是不停地想、不停地思维、不停地辨别,连这个都要放下。
然后“离形去知”,山河大地、自己的身体等所有的现起叫做“形”,有形的东西,心都要离开,即“离形”。“去知”,即不要去关注这样、关注那样。心的明了、心的了知,即心识的作用,叫做“知”。
“同于大通”,什么叫“大通”呢?即天地万物有一个最共同的东西,他们叫做“天”,天能容纳万物,而同于万物,这就是“同于大通”。这时候就叫“坐忘”。如果我们硬要把它拉到佛教去解释,这就是证道了、开悟了,即明白了自心本性。
所以说,儒、释、道很多时候有相通的地方。原因是什么呢?后来有人经常把三家的理论硬生生拉到一起。在我们的文化上,儒、释、道三家合一是一股很强大的势力。从梁武帝开始,到明末四大高僧,以至清末黄宗羲那帮人,他们搞儒释道合一,认为三家说的是一样的。那到底是不是一样呢?这个研究起来很复杂,我们先不管它。
那么,什么叫做“坐忘”呢?我们刚才说了,“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然后,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孔子怎么说的呢?他说,如果全部都一样(同于大通),那就没有好坏的区别了。完全相同时就化了,化了就合一了。合一时,所谓的变化就不再是变化了,即我们佛家说的常乐我净。“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这样的结果就太好了啊,孔丘我也愿意跟着你学习。庄子是在嘲笑孔子,很不地道啊。
这说明儒家要去求同于大通、求天是什么,就一定要靠禅定。历代的儒家大德就太多了,孔子也还有他其的故事,我们就不一一讲了,太多了。
俗话说“孔孟之道”,我们再看“亚圣”孟子的一些观点。以下是孟子和公孙丑的一段对话: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曰:“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孟子经常会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然后他还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什么叫做“直养”呢?即直接去感受气。我们平常不是直接去感受气,也就是不会像修禅定那样去感受气。我们的气就是呼吸,气带动我们的情绪,情绪反过头来又影响气。然后很乱的气又带动情绪。
我们可以观察自己,比如我们经常说好生气呀,你心情不好就开始生气,而起情绪时,气是乱的。再比如两个人谈恋爱,为什么男女之事会伤身体啊?比如抚摸、各种身体接触等。这是贪爱,气也是非常凌乱的。
也就是说,什么叫做直养呢?就是没有情绪时,直接去感受气,比如我们意守丹田,感受气在身体里面运行。这个马上就牵扯到禅定。
这是内在的气,还有外在的气。外在的气,“则塞于天地之间”,比如我们经常说的正气凛然。这样的气就“配义与道”,即正义和道德配在一起。“无是,馁也”,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你就会颓败,就会显得很差劲。如果一个人从事贪爱过多,男女之间一接触,气就乱了。气是带有觉知的,摸到脸,气就到脸上,摸到身上,气就到身上。特别是男女之间的性行为,是最泄气的。
比如,美国的拳王泰森,他以前多厉害啊,可以一拳把人打飞出去,结果他在正值巅峰时期,在日本被一个很差的选手直接打翻了。原因是什么呢?他在比赛前一天和四个日本女孩子从事了不该从事的行为,所以就泄气了。
所以,直养浩然之气的意思,就是不要通过一些外在的行为、情绪把气泄掉,而是直接去感受和集聚它,从而养成至大至刚的气。这一定会牵扯到禅定。这些是孟子说的。
还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汉代的董仲舒,他提出了天人感应。从他那个时代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其他的诸子百家都被搞定了,只尊儒术。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天人感应。他认为人的身体(包括世界万物)和天有一致性,人包含在“天”这个广大的概念和范畴里面。人天要感应,怎么去感应呢?必须要打坐,这是董仲舒。
然后再说儒家后来的王阳明、朱熹、二程,他们关于静坐的说法、理论成堆,太多了。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是冲突的。程朱理学主要是朝外格物,所以他们讲礼教等等。这就是为什么程朱理学发展到后来会约束到人们的身心,因为太讲礼教了。而“陆王心学”是朝内格,它又太讲心了,就会养成一些狂放的行为,比如遨游于山林、不齿于人事等等。一个是朝外格,一个朝内格。但是,不管是外格,还是内格,他们都讲究打坐。
宋明时期还有很多人,我就不一一列举,否则今天的时间会不够。道家、佛家还有一大堆,我只能简略地说。包括一些名人,比如苏东坡、白居易,都是打坐高手。程朱理学、王阳明这些可能大家还有点生疏,但是说到苏东坡、白居易这些诗人,大家应该都很了解。我们经常都会唱的一首歌——《但愿人长久》(月有阴晴圆缺……),就是苏东坡写的。大家是从这里面去了解的苏东坡,还有很多关于他的内容。白居易也一样,写了“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些我们中学都学过的。他们都会大量地修禅定。儒家要去实现他们的那一套,首先就要进行修身、禅定。
王阳明四句教
接下来我们再稍稍说一下王阳明。为什么呢?因为他是集儒学和心学的大成者。他在日本都很受尊重,以前有一位日本的海军元帅,名叫东乡平八郎,他只恭敬王阳明,他的腰上挂着个腰牌,上面写着“一生伏首拜阳明”。蒋介石到台湾以后,他把自己住所背后的山取名为“阳明山”。
古代的儒家讲究三个东西,即立言、立功、立德。“立言”就是要写书,有教言出来;“立功”就是要对国家、对人民要有功劳;“立德”就是自己内心的修养要很厉害。王阳明基本上达到了这三点,所以王阳明集儒家之大成。王阳明有著名的四句教,也是心学的四个纲要,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无善无恶心之体”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心的本体其实是无善无恶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在儒、释、道里面有很多论述和解释。王阳明认为我们心的本体就是无善无恶的,一旦有善有恶,心就开始动了,心一动就有善有恶了。心动的时候,知善知恶是心本来的一种功用(良知)。比如,我们行善作恶时,自己知道嘛,这就是良知。然后,把恶去掉,把善保存下来,就是所谓的格物——朝内格。
那么,要实现这四个纲要,就必须要借助禅定。首先,你要知道无善无恶的心之体是怎么样的。然后,有善有恶意之动时,你才能明白善恶,这其实是一种反省内观。知善知恶也是一种反省内观,不然你怎么知道是善、是恶啊?你跟着情绪就去了,哪里还管什么善恶啊?内观其实就叫禅定。最后,为善去恶,即不好的东西要对治掉,好的东西要留下来,其实这也是一种内观。而内观的前提,是要明白“无善无恶心之体”,它一定会牵扯到禅定。阳明心学我们就解释到这里。
高子静坐说
儒家有很多打坐的方法。最简单的是什么?是以前东林党的领袖高攀龙总结出的一套打坐方法。东林党是什么?明代有个著名的太监叫魏忠贤,大家还记得吗?电视(电影)上经常有演。他和一帮儒家东林党人士对着干。大家对东林党褒贬不一,政治上有这样的说法,明朝亡国就是因为东林党他们搞党争,还不如太监,太监才是真正的爱国。当然,也有人认为太监祸国,东林党才是真正的儒家忠直大臣。
这些好坏我们暂且不论,但是,东林党的精神领袖高攀龙,他对打坐简直痴爱到一塌糊涂,他非常喜欢静坐,他写了一本书叫做《静坐说》,还写了很多关于静坐的诗歌。他对静坐的描述非常简单,他怎么说的呢?我念一段出来:
学者静坐,是入门要诀。读书静坐,不可偏废。伊川先生曰“节嗜欲,定心气”,静坐却是定心气之法。(《高子遗书》卷五)
朱子谓学者“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如此三年,无不进者。尝验之一两月便不同。学者不作此工夫,虚过一生,殊可惜!(《高子遗书》卷一)
他说,如果学者不去做这样的功夫,即不静坐的话,虚过一生殊为可惜。他说了很多关于静坐的内容,我摘录了很多,念下来太麻烦了,我就不念了。他还写过很多关于静坐的诗,比如“我爱山中坐,恍若羲皇时。青松影寂寂,白云出迟迟。兽窟有浚谷,鸟栖无卑枝。万物得所止,人岂不如之。岩居饮谷水,常得中心怡。”
也就是说,静坐(禅定)基本上是历代大儒必做的功课。如果不做,你就根本不是什么大儒。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儒家就是读书,读了很多书,说话文里文气,其实根本就不是,修身才是儒家的根本,而修身一定牵扯到禅定。我只想告诉大家这么一个观点就行了,至于具体的内容,你们去翻书,那就太多了,简直堆积如山。
包括近代的一些大儒,比如熊十力、废名,都非常重视静坐。好了,儒家就到此为止,不然时间不够。接下来我们说道家。
- 2.如何禅定?
- 4.禅定在道家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