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昨晚所说,今天我们专门讨论一下禅定,即怎么打坐。今天已经是禅七的第三天了,一些老师兄们可能会觉得没什么意思,比如我们禅修中心的师兄们,他们一天最少要打四个小时,最多的要打十一个小时,所以像禅七这样的打坐,对他们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因此,这次禅七不让他们参加,让他们去洗碗、做饭。
你们新参加的师兄,就会知道原来打坐是这样的。我们经常会说,我的世界我做主,我能够怎么怎么样。那么,现在你能不能让你自己坐在这里一个小时不动呢?你连这个都做不到,所以原来你是不能在你的世界里面做主的,你控制不住念头,也控制不住身体,不是腰痛,就是屁股痛、腿痛,哎呀,坐到后来全身内脏都在痛,所以很苦。而且最麻烦的是什么呢?有些人会说:“我坐在这里干什么呢?干点有意义的事行不行啊?”TA不知道打坐是干什么。
一、为什么要打坐?
就打坐而言,可以给你教很多教言、打坐的方法,比如九住心、六种对治等等,你听了以后,在意识里面可以知道这些内容,并且经常去思考,这些都没问题。但是,如果你不去打坐,只是想听了这些东西以后马上就会打坐了,那真的很傻,那是不可能的。
就像我们拿到一本关于降龙十八掌的武林秘籍,看完以后,马上就会了一样,那是不可能的。你平常都不练习,深蹲和俯卧撑都没有做几个,你就说你看了一本书,马上学会了降龙十八掌,那你过来跟我比一下,我“啪”地一巴掌,你就趴下了。特别是有些女性,称一下全体重量加上毛发还不到八十斤,你还说什么降龙十八掌,我一把捏死你。
所以,只是听这些东西是不行的,打坐你就是要去坐,要去练习,它是堆积出来的,要串习成量。在打坐的过程中,这些教言才会有用,你要去体会它,“这时候我是因为……”比如,打坐要求去掉五盖。“五盖”,即影响我们打坐的五种不好的东西。
第一盖是欲望。你坐在这里心像猴子一样乱窜,整天都在想隔壁王老二、右边女孩子多漂亮啊等等,这样当然坐不进去了。所以要把“欲盖”去掉,不然你的心静不下来。那时候你才会体会到原来要先去掉“欲盖”。然后坐着坐着就开始打瞌睡了,这是“昏沉盖”。接着你逐渐地去体会它、去除它,最后慢慢地才会有愉悦感出来。
当打坐有了愉悦感,那就好办了,地球人再也没办法阻止你继续打坐了,那时候真的是这样的。比如,我们禅修中心的有些师兄,他们刚来的时候真的很苦。一般来讲,刚进入禅修中心的人,都会在我的QQ、微信上发一些诉苦的信息:“哎呀,师兄,我能不能……”他们就会开出一些条件,然后我的回答就是“不行”。
但一般来讲,刚刚开始打坐都会有这么一个过程,憋啊、憋啊,被整得很惨。当憋到三个月、四个月或者五个月以后,就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他们都不想下座了。然后新的问题又来了:“我坐了一个小时刚有感觉了,他们就下座了,能不能不要下座?”这时候与刚开始的情况恰好反过来了,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这几个月把TA憋成那样了,TA开始从禅定里面产生喜悦了,“哇,坐在这里真的好爽啊”。
从不愿意到愿意是一个磨砺的过程。在这个磨砺的过程中,我们所学的对治方法、各种各样的教言才管用,否则那些都是空话。学佛是最实际的事,有时候我们得有一些商人心理,我这么做了,效果是什么?作用是什么?我并不是说商人很好,其实经商最妨碍解脱,因为TA整天在算账。我是说商人求实的这种精神要在我们的修行中体现出来,很现实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这么做的目的何在?有什么好处?
如果在心里面把这些都想清楚了,你去做的时候,第一,明白了目的以后,你才会有动力;第二,如果遇到困难,可以用这种目的性,或者这些方法进行对治,否则你这么盲目地去打坐,坐到后来什么都不是,你也会坐不下去,大部分人都会这样。基本上学佛的师兄都畏惧打坐。由于畏惧打坐,他们就找了很多理由来抵抗打坐:“上师说要先闻思,不能打坐,你们现在还没有闻思,马上就去打坐,你们误入歧途了。”然后就开始攻击那些打坐的人,吃饱了撑着,有很多这样的人。
其实你可以一边闻思,一边打坐。有些人甚至可以先打坐,再闻思。为什么呢?因为有些人特别纷乱,而且TA的感觉又非常灵敏,你让TA读经论,TA是读不进去的,因为TA的思维能力不强,但TA一打坐,马上就安静下来了,哇,感觉非常爽。这时候TA的心就对佛法有兴趣了,有很多这样的人,特别是搞音乐的。
我有一些朋友是搞音乐的,他们是怎么学佛的呢?就是因为打坐,然后就开始学佛了。他们整天搞音乐,“乒乒乓乓,耶耶,呀呀”之类的声音让TA很累。如果这时候你对TA说“累了就不要搞了,坐下来,意守丹田”,TA会觉得好舒服啊。搞音乐的这些人又特别小资,见到风就流泪了,见到雨又想起了柴可夫斯基的曲子,他们经常搞这些事情。当他们从那种忙乱、浮躁中安静下来以后,就会感到愉悦,然后就会觉得很有意思。所以他们特别容易信佛,但往往信小乘,因为小乘不讲什么道理,直接就是打坐、感觉、内观,用这样的修行方法,他们一下就进去了。
当然,我们不去说大乘和小乘的比较,但起码TA去打坐,引发了TA对佛教的兴趣。所以我们不能说刚开始必须要闻思,或者刚开始必须要打坐。其实佛法真的就像药,你得了哪种病,它就给你开哪种药,没有一种定式。所以佛陀说了一个术语——“法无定法”,但经常被人拿来乱用。
然后“法无定法”就成了一些邪门歪道拿来糊弄人的理由。他们教给别人一种很烂的法门,如果别人问TA:“你怎么能这样呢?”TA会说:“你怎么知道呢?法无定法。”那怎么去区别呢?确实是法无定法,各种各样具体的方法都可以用,但宗旨是一定的。如果你的法离开了宗旨,那就是邪法。如果不离开最根本的解脱这个宗旨,那所有的法都是好法。所以,“法无定法”并不是说我们可以乱来,它也不能乱用。
二、什么是打坐?
回到刚才的话题,我们继续说打坐。我们刚才说了这么一大堆,那么我们打坐到底在干什么呢?首先,打坐到底是什么?其实很简单,打坐就是坐在那里。很多人说:“打坐是不是要双盘啊?甚至把脚放到肩膀上呢?”确实有这样的,印度的瑜伽就会把脚放到肩膀上,从背后过来,他们那种也叫打坐。
其实打坐就是一种瑜伽,心、意、气、身体相合进行瑜伽,最后和我们的观点相合。那么最终的观点是什么呢?就是本性。为什么叫上师瑜伽呢?因为我们密宗里面把心性看成是上师,把上师看成是心性。我们要跟上师瑜伽,就是最终跟我们的心性瑜伽。那么什么叫做跟心性瑜伽呢?就是我们散乱的自我感,以及所见、所闻等所有的一切,回到它的本源,即回到我们的自心本性上面去。“瑜伽”就是两个东西合为一,那么“一”到底是什么呢?这就是观点的问题了。佛法里面说,“一”也不成立,是空性,也就是要回到我们的自心本性上去,这个叫“瑜伽”。
当然,我们平常人不可能像印度瑜伽那样脚从背后过来,其实那种姿势没什么意思,那只是身体的瑜伽。比如,有些人要瘦身,想要让自己的身材很好,有些地方鼓出来,有些地方凹下去,这是没问题的,你可以搞这种身体性的瑜伽。如果你将心和气结合,很容易就会瘦身成功,真的会有这样的人,这是身体瑜伽。
但我们现在打坐,目的肯定不是为了让身体的这里鼓出来、那里凹下去,没有这么傻吧?当然,如果你要这样,那也可以,没关系。但我们主要是为了解脱,解脱是什么呢?解脱就是让我们的一切,包括身体、想法以及很多感觉回到自心本性上去。
因此,首先你得静下来。如果静不下来,根本就谈不上这些。所以打坐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要静下来,称之为“禅定”。也就是说,你坐在那里的目的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不但我们佛教这么做,外道也是一样的,比如道教,甚至儒家都是这样的,儒家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古代的那些官员看一个人的水平怎么样,就要看这个人在很多场合说话是不是中气十足、气定神闲。如果你很慌乱,TA就会说:“你做什么官啊?养气的功夫不够,回去养气。”那养气要怎样办呢?儒家不像我们那样盘腿打坐,当然,有时候也会盘腿。
那么儒家是怎么样的呢?正襟危坐。“正襟”,即整理好衣服,有点像我们的生起次第,但这不太究竟,它讲究外在的形式。“危坐”是什么?屁股坐凳子的半边,所以所有的太师椅绝对不会像沙发一样,你可以瘫着。瘫在沙发上可能是修大圆满的人,但大圆满修行初期也不能这么修。“正襟危坐”就要屁股坐在凳子的半边,手放在膝上,然后开始养气。所以说,儒家也有这些东西。
不管怎么样,禅定的目的就是要让心静下去。因为我们人的心挺怪的,基本上普通人的心只处于两种状态,要么胡思乱想,根本控制不住,一会儿东,一会儿西,这叫做“散乱”;要么什么都不想,睡着了,这叫做“昏沉”,其实我们的心就是这样的。而打坐其实就是要从这两种状态里面挣脱出来,既不能散乱,同时也不能昏沉。不能散乱,即心不能乱跳;不能昏沉,即心要保持清明。如果能够做到这些,就是打坐,即禅定。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建议结合录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