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我们现在就进入今天的主题。
三主要道
既然我们要进行闻思和修行,那要闻思哪些内容呢?佛教里面千经万论方法实在太多了,那要怎么去选择呢?幸好藏传佛教有位非常伟大的祖师,宗喀巴大师,是格鲁派的创始人。他概括了道谛里面次第性的内容,叫“三主要道”。就是不管有千经万论的修行方法,目的都是完成这三个主要的道谛,那么三主要道是什么呢?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
第一个是出离心。那出离心是什么呢?一个是有强烈的想脱离轮回的心态,另一个是要有获取解脱的心态。其实,简单的说就是:我要修行!我要解脱!把修行和解脱当做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其他的都排到后面去。这个就叫生起了出离心。
然而我们现代人认为:修行这件事情,等我老了、退休之后再说嘛;或者等我谈完恋爱、挣完钱、完成某某世俗的理想以后,再抽点空闲时间来修行嘛。这不叫出离心,只能叫做消费佛法。这样的人想成就,乌鸦都会变白,这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大部分人接受这些窍诀都没有用呢?因为基本的出离心都没有。
我们汉传的居士们出离心是最差的。出离心差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意识不到轮回的苦难,同时也意识不到解脱的美妙。一是闻思不够;二是经历不够,没有苦感。又或者有些苦过了头,比如一个人得了癌症,得了癌症够苦了,但他已经没有修行的可能性了。还有些人年纪已经很大了,看书看不了,闻思也闻思不了,打坐也打坐不了,精神都集中不起来,这种情况也很麻烦。当然,年轻人也有麻烦的,他们的血液循环那么快,心脏跳动又有力,浑身的肌肉洋溢着各种各样的荷尔蒙,总是充满着世俗欲望。所以他们没办法安心下来修行,很难产生出离心,而这个出离心是解脱的基础。
第二个是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呢?利他,利益所有生命,把他们利益到成佛为止。这里的利他是指利益所有的生命,不是单指个别。这说起来好简单,但我们大部分是做不到的,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总是对一部分人好,对另外一部分人不好。菩提心就不是这样的,它要求我们去利益所有的生命,乃至于老鼠苍蝇,并且要把他们利益到成佛。不仅仅是给点好吃的、好住的,还要教导他们、影响他们,甚至要跟他们一起经受各种各样的苦难,直到把他们带到成佛。我们要有这样强烈的心态,才能称为真正的菩提心。
这样强烈的心态对我们开悟有什么利益呢?这个利益是很大的。因为菩提心的产生,很容易让我们产生积资清障的功德。什么叫做积资呢?修行需要力量,需要燃料。什么叫做清障呢?去除修行过程中很多的麻烦,比如修气脉的人,为什么风会错误地进入心脉呢?为什么我们刚一打坐电话就响呢?为什么我们不想修行的时候没什么,一想修行就开始生病呢?这些都叫做障碍。
如果生起了菩提心是很容易去除这些障碍的,同时积累资粮也可以让修行很顺利。菩提心很强烈的人,打坐是很容易有法喜的,因为他的身心都很容易放松,同时又不散乱,所有的内脏和浑身的每个毛孔,都仿佛浸泡在一种带有喜悦味道的热水里面,那真是快乐的不得了!而且他对法性的领受和领悟会非常的清晰和准确。这就是菩提心所产生的一些功德。
以前我问慈诚罗珠堪布:“如果一个人产生了具足的菩提心,对开悟有什么影响呢?”堪布当时把手掌一翻,意思是说:“如果你真的生起了菩提心,开悟就易如反掌。”菩提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作用?一是可以积资清障,二是菩提心可以对付我执,菩提心的基础动机是总想着利他,因而会把我执压到很低。
什么叫做我执呢?比如一杯水放在这里,我们两个人都渴了,没有菩提心的话,会想着我先喝,这就是我执。有菩提心的人就不是这样,一杯水放在这里,我利益你,你先喝,甚至牺牲我自己也要利益你。那么,这种心态和行为对自我就是一种伤损。
而轮回的根本就是我执,我执不但会产生自私的行为,同时还会造业,还会障蔽我们对自心的观察。所以,我执是个很讨厌的事,让我们所有的观察全部有了出发点,一直站在自我的执著点上去看问题。例如,你坐到我旁边来,我们同时看一个目标,因为你跟我的出发点不一样,就会造成我们所看到的形象都不一样。
有人问:“这个就是我执吗?”其实我执是很深的,观察点的固定就叫做我执。在唯识里面,术语说无明的心误认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叫做末那识,也叫我执。这太术语化了,我们暂时不说。其实很简单,我们的心根本不加思考地从一个点去看问题,这就叫做我执,在禅宗里面叫做“机不离位”,永远都是以自己的角度来看问题和思考,所以末那识是意识的根。
我们思维也好感受也好,永远只照顾着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根本不太去考虑别人。如果我的想法不被承认,我就要生气;我的一个提议居然被你误认了,我也要生气。“你居然不考虑我的感受,你真是太自私了!”你在说别人自私的时候,其实你正在做自私的事了。原因是我们的心永远站在个体这个角度来看问题。
在这种角度之下,你要去观察无自我的本质是很困难的,而菩提心可以把从你强烈的执著拉开。其实,世法越聪明越成功的人,我执往往越大。例如一些比较有钱、有权的人,或者长得漂亮一点,比较有才华的人,都会觉得自己不错,这些都会导致自我感觉很好,因为自我实现了。马斯洛的五个需求中,最高一个需求叫做“自我实现”,其实那会使我执变得很深,而菩提心是要抑制这些东西的。你要自我实现是没问题的,但学佛主要还是要去利益他人。特别是大乘佛法,在利益他人的时候,我执就会受到贬抑,然后再去观察无我的本质的时候,就会清楚很多。这是菩提心对观察本质的作用。
第三个是空性正见——空性正见以及对空性正见的实践体受。空性正见是什么呢?认识自我以及万法的本质其实都是空性的,二转法轮的中观就是说这个的。我们去实践的时候,也可以用上三转法轮说的光明和大圆满说的明空双运。不过在说三主要道的时候,还是以空性作为主要宣说的宗旨。
三主要道也有它相应的闻思和实践的方法。对于我们现在居士,如果想快速的在这一生证悟,而且不想去读那么多的千经万论,什么丹珠尔、甘珠儿、三藏十二部、各个门派的理论及其相应的方法……那怎么办呢?我们就对准三主要道进行闻思跟修行。
首先让自己产生出离心跟菩提心,然后对空性有认知,最后去实践它。如此我们一生就可能走到开悟。
而实现三主要道,可以用显宗的方式,也可以用密宗的方式。出离心和菩提心基本上都是显宗的方式,空性正见可以用中观闻思的显教方式实现,也可以去修大手印、大圆满,或者是密宗的一些金刚的修法,也就是气脉明点的修法。如前所说,气脉明点的修法可能不太适合我们汉地的居士,那么大手印和大圆满的修法是可以的。但是我们现在去修大手印和大圆满的根器不够,那怎么办呢?我们一定要去闻思中观空性般若这一部分的经典。
哪里有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这三主要道的相关理论书籍呢?其实在汉传佛教或者在藏传里面,都可以找到很多相关内容的书籍。但我们今天的交流比较偏重于藏传的,格鲁派的宗喀巴大师在中年的时候写了一本专门说三主要道的书,叫做《菩提道次第广论》。到老年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写得太学术化了,后来简化成了《菩提道次第略论》。但不管是广论还是略论,说的都是这三主要道。这是格鲁派的经典。
虽然每个派别都不一样,但现在大部分的派别都要去学《菩提道次第广论》。当然也有人不去学这本专著,直接看比较简化的,比如慈诚罗珠堪布的《慧灯之光》,里面也介绍了三主要道。还有五明佛学院的索达吉堪布和益西彭措堪布,也有很多介绍三主要道的书籍和经纶,以及汉传、藏传的很多大德们,也写了很多关于三主要道的书籍,噶举派、萨迦派的都有。
但不管他们说什么,一般都是围绕着三主要道来的:怎么样让人产生出离心?怎么样产生菩提心?怎么样了解空性正见,并去实践它?我们要去阅读一些相应的书籍,比如《菩提道次第广论》、《慧灯之光》;还有索达吉堪布的《入行论》,是专门说菩提心的;还有五明佛学院的其他的经论等。
汉传佛教也有关于三主要道的经论。比如净土的一位祖师省庵大师,专门写了一本书《劝发菩提心文》。还有六祖的《坛经》里面要求大家放下对世俗的心行以及贪着,劝导大家去修行。但这些经论里面都不会单独的详细去说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进行比较专门归纳的就是宗喀巴大师的《三主要道》。
如果居士们一直围绕着三主要道追逐下去,那么在短短的一生之内就容易开悟。我们产生了出离心,产生了菩提心,然后对空性正见进行反反复复的闻思和实践,那么这一生我们都有可能获取开悟。
第一,通过中观的闻思直接就可以开悟了;第二,中观可以成为接受大圆满直指心性的前行和基础。比如我还没开悟,但是我通过中观的修行,产生了单空的觉受,如果单空的觉受很深,同时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菩提心,然后通过上师指示心性,可能一句话就会让你开悟了,或者是一段话,又或者是磨砺一段时间。再慢一点的,打磨几年,你都一定可以开悟。
开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哦!意味着你可能在中阴的时候就可以成佛,永远超越轮回,特别是学藏传佛教的。我们现在觉得一个亿万富翁、一个总统就很了不起了。我们现在属于五浊末世,人寿只有百岁。但人寿五万岁、十万岁的时候,那真的是叫万岁啊!那时期的人类是很好的,经常会出现一些转轮王,动辄整个娑婆世界都是他的,东胜神州、南瞻部洲、西牛贺州,全部都是他的。这些转轮王动辄就有一千个王妃,统治基本上都是万万年,很长时间。
这样的转轮王都已经很不容易诞生的,但如果是一个开悟后成为初地菩萨的人,他如果想去做转轮王,会一直做到他不想做为止。开悟的福报就有这么大。当然世俗的福报跟出世间的福报,是没办法比的,我们只能勉强做这样的比较。
所以,开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是一个生命最有意义的追求!当然,我这话是针对佛教徒讲的,一些非佛教徒听起来,可能觉得这是神话迷信。但是不是神话迷信呢?我们要进行大量的闻思和实践以后,再慢慢得出自己的结论。如果简单的凭这几句话,就认为它是迷信的话,说明你本身就是个迷信的人,甚至你连什么是迷、什么是信,都弄不清楚。所以,我们不能简简单单就作出结论。
总之,我们可以通过中观的修行,来让自己成为能够接受直指心性的根器。那么我们该怎样去闻思中观呢?在这里我先把闻思中观的方法说了,然后再说闻思修行的误区。
出离心、菩提心的闻思和修行
首先,我们要闻思有关出离心、菩提心的经典,比如宁玛派有关于出离心的经典,叫《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或者是慈诚罗珠堪布的《慧灯之光》,大家都可以去看一看。上面说了大量的我们一定要出离轮回的理由,甚至还有修行的方法,比如观修轮回过患、人身难得、人生无常、因果不虚这些很基本的道理。
当我们闻思这些基本的道理时,可能会觉得很无聊,老说这些有什么意思?但实际上,我们往往只是在概念上了解这些道理,心根本不照着做。我们交流佛教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的目的,其实就是让我们心的行为和学到的概念变得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会产生所谓的概念跟行为分裂。
我们昨天说到大儒家王阳明,他有一个很著名的观点,叫做“知行合一”。什么叫“知行合一”呢?“知”是指知识,概念性的东西;“行”不单是指单纯的外在行为,还包括内在的思维、情绪。如果学到的概念跟行为一致的时候,行为能够体现概念,概念能够指导行为,这个就叫做“知行合一”。
而我们很多人虽然嘴上说“轮回真的太不好了,我好想离开轮回啊!”但实际上,对轮回喜欢的不得了,一看到美女眼睛都直了,一看到人民币命都不要了……所以,我们的知、行是不合一的。对于菩提心也是一样,我们每天都在说“为利众生愿成佛!”事实上,我们对身边的道友都不客气。每天都在利益“天边”的一切众生,就是不利益“身边”的众生,这就是知行不合一。
对于空性就更精彩了,可能很多人可以背诵“明空双运”,还可以说出很多关于空性的道理。“空性”这个词汇本身叫“名相”,空性的道理叫“法相”,对空性的体受叫“事相”,这是因明的三个词汇,对于空性的事相一点儿都不知道,这个也叫知行不合一。
所以,我们一定要去闻思这些书籍,让自己产生真正的出离心和菩提心。培养出离心和菩提心不仅需要座上修行,下了座以后还要在生活中进行串习。什么叫座上修行?我们看了一些出离心和菩提心的经典以后,然后要打起坐来进行思考,看书上说的到底对不对?
人心有个特点,概念一定程度上可以欺骗心,压服心的一些认知,但是心不会真的相信概念的。比如你反复跟一个人说:“你妈是坏蛋,你妈是坏蛋,你妈真的是坏蛋……”说一万遍,他可能暂时就相信了,但是心不会真的相信概念的,等到有一天他长大了,突然见到了他妈了,那个看似坚固的概念会一下被击毁。我们经常会感觉到受骗等等之类的事情,原因就是因为概念跟心没有对上。
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去欺骗自己的心,要做到这一点,就真的要去把相应的道理想通。要去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出离?轮回真的很可怕吗?真的像释迦牟尼佛说的那样有地狱吗?有六道轮回吗?……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心相信这些?就要去读中观和唯识。
对于汉地的居士来说,想要产生真正的出离心和菩提心,如果只学习基本的《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是不够的。因为汉地的居士由于受了几十年的科学教育,往往要明白道理才肯相信的。那么要通过明白道理而真的相信有轮回的话,你只有去读中观跟唯识,而且要读的很深,思考得很深,才有可能真的相信有轮回。
当我们真的相信有轮回,我们才会有出离轮回的愿望,才会产生真正的出离心。如果我们脱离轮回的心很强烈了,然后经论又告诉我们必须要有菩提心,我们才会有产生菩提心的这种强烈的要求,有了菩提心就是所谓的菩萨了。有了强烈的菩提心,才有可能调服心产生的激烈活动,把自私和各种负面的情绪控制住,让相续变得调柔。当相续调柔了,我们才有可能去认知相续本身是什么。相续是指阿赖耶识的连续性,或者叫身心的连续性。佛教不认为身体是实有的,而认为是心识在不停地变化,所以叫“相续”。这个词汇用得很精彩。
所以,我们要产生出离心、菩提心,不一定局限于一些基本的闻思,有些聪明的知识分子,一上来就去看佛教的基础理论,去研究中观和唯识到底正确与否。如果这些基础的、系统的理论是正确的,就证明佛法不是迷信,不是一个以释迦牟尼佛为首的一大群人联合布下的骗局,让千千万万的后人堕到这个局里面去。
我们可以理性地去分析,中观和唯识到底对不对?如果是对的,就说明轮回是真的成立的,而且我们还可以超越轮回,达到解脱。这些都需要通过闻思产生对理论的了解。但是如果我们只去学习这些理论,而不去修行,那么我们是学不下去的。
闻思修的三大误区
这里就牵涉到学习过程中的一些误区。
误区一:有些人只是大量地闻思,只懂理论而没有实践,他们不喜欢同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实践。听了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的这些概念以后,仅仅只停留在口头上和思维上。
这样的人很多啊!我见过很多学了十几二十年的博士生、研究生,他们学到后来真的学不下去了,概念读了一大堆,身心却一点感受都没有。这样下去慢慢地要么变成学者,要么变成一些知解宗徒,最后会因为没有实践,概念又不能够指挥心,就开始产生怀疑或者懈怠,成为法油子。这是其中的一个误区——只懂理论,而没有实践。
那要怎么实践呢?看了这些书以后要进行详细地思维,同时要打起坐来进行很深的思考,下座了以后在生活中还要进行串习。
怎样从生活中串习呢?我们要随时随地提醒自己要利他,不要伤害其他生命。比如我们伤到身边的一个人,要马上告诉自己伤害别人是不对的,这个违背了菩提心利他的原则。如此反反复复地串习,我们才可能产生真正的菩提心,不然菩提心永远只能成为概念。
如果你的心不调柔,就体会不到调柔以后的心的味道是怎么样的,就没办法真正安住在那个状态里面成为菩萨,就达不到资粮道(修行有五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进入了资粮道就是真正的菩萨了,真正的菩萨是指我们的心经常安住在菩提心的状态里面,感觉到它的滋味。如果不这样去训练是不行的。
我们很多人就只读书,读了以后从来不去实践,座上不修,座下也不串习,搞了十几二十年,到最后连佛法都不相信了。这里面有很多聪明人哦,都是一些研究生、博士生,所谓人类中的精英都这个样子,这是很悲哀的!
误区二——只打坐不闻思,认为打坐就是实修。这个误区和前面一个是倒过来的。
佛教圈里面有个词汇叫“实修”,这个词是很蒙人的!“实修”的意思就是不用懂那么多的名相、词汇,只要实实在在去打坐,就叫实修。什么叫实修?有用的修行叫实修。通过有用的修行去观察心、调伏心,这才叫实修,否则就是傻修,盲修瞎练,但很多人就是这样盲修瞎练的。
包括我们自己建立的禅修中心都有很多师兄是这样,从前一天晚上八点钟到第二天早上八点钟,一坐十几个小时,眼睛都不眨一下。他们是专业修行人,除了不剃头之外,跟出家人是一样的,啥都不干,整天修行,吃住穿全包。由于他们经常打坐,到了一定的时候,他们很快乐,就容易一直陷在这种快乐里面。因而产生一些非常快乐的状态,叫做“乐”;有时候可能会产生一些小神通,身心很清明,叫做“明”;甚至很长的时间里面一个念头都没有,叫做“无念”。乐、明、无念是三个比较高级的误区。
他们修五加行也是为了赶数量,由于不闻思没有见解,不知道修五加行的目的,也不知道要点和窍诀是什么。比如修皈依,主要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要怎么去修?修金刚萨埵,目的是什么?修的要点在哪里?……他们不明白这些,反正赶数量照着做。修五加行本来是为了让人产生真正的菩提心,但是他们这样一遍两遍甚至三遍五加行修下来了,不但一点菩提心都没有产生,相续也没有被调服,也没有办法观察到自己的心的一些状态。
而且麻烦的是,这些人由于打坐很厉害,很容易产生傲慢。
第一种误区的人,只闻思不实修容易产生傲慢。一说到名相和法义,或者在学习小组里参加讨论的时候,可以噼里啪啦说很多,让人觉得他好像什么都懂,实际上都是些口头的、概念上的东西。
第二种误区的人反而更吓人,打坐的人,总觉得自己在“实修”,由于他们不读书,虽然打坐打的很好,五加行也修了好多,有的人甚至有些单空的感受(其实都是一些简单觉受),他们做了这些修行以后,就产生了傲慢,觉得自己真的是一个很厉害的修行人,可以依此即身成佛。其实这什么都不是,只是外道的修法。可能修五加行会让他有点功德,因为说他完全没有功德,是不可能的!就算你去闻思或者念一句“阿弥陀佛”,都会有相应的功德。
但是我们现在很多人是想追求即生开悟或者证悟,那这样做是没有用的,打坐经常处于乐、明、无念的状态,表明可能会进入天界,但也有可能进入长寿天。经常处于无念的状态,容易投生到长寿天,长寿天是佛教修行的八难之一,那是非常糟糕的!这是误区二,指不闻思、理论跟实践脱节的。
误区三——既闻思也修行,但两者互不相关。闻思的时候就背很多概念,修行的时候就瞎整,闻思的东西不帮助修行,修行也没办法反过来去丰富自己的闻思。他们读了很多的书,但跟自己的修行完全不相关。
我们这个团体里有很多这样的人,因为我们既倡导修行,又倡导闻思,我们认为闻思可以帮助修行,修行反过来也可以让闻思更加细腻和丰满。这样一倡导,大家也闻思也修行,但是它们互不相关,闻思的东西没办法拿来指导修行,修行反过来也不能让我们的闻思更加有目标,更加细腻。造成这样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是没有真正的过来人具体的指导,所以导致见解归见解,修行归修行,这也是很麻烦的。
那么正确的方式是什么呢?我们所学的理论跟修行一定要互动。
对于出离心和菩提心的相应经典,我们一定要去闻思和实践,实践了之后,再来检查闻思的内容有没有改变自己的内心,长期坚持这样去做。
而且出离心和菩提心的修行,不是以完成任务的数量作为检验标准的,而是要看一个人是否真的产生了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心态,这才是目标。其实,对于我们现在的居士来说,往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修出离心和菩提心,要修到我们开悟。
当我们开悟认知了空性以后,空性本身就包含了出离心和菩提心。认知了空性的人根本就不会贪恋世间,所以出离心是自然具足的;由于空掉了自我,所以帮助他人是件很自然的事情,仿佛左手帮右手。而且他在帮助他人的时候,是以空性的方式,肯定就是要帮到对方成佛,所以就符合菩提心的一些基本要求;达到空性的时候,本身就是空性正见的实现。
但是如果没有开悟之前,一定要产生和出离心、菩提心相应的心态,而不是看完成了多少数量的修行。所以,现在在网上听的师兄们,你们记住,这个绝对不是以打了多少座,得到了什么样的外在结果为标准,而是看我们有没有产生这样的心态,这个才重要。刚才说了一些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心态,首先都要先闻思相关的经典。
还有对中观、唯识的闻思,反过来也会帮助我们产生真正的出离心。为什么呢?因为在闻思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哇,原来世界的本质是这样的。”心真的相信了,出离心就出来了。而想要去实现它,就要有菩提心,你就会产生“利他”的强烈的要求。不像现在,“利己”才是强烈的要求,所有的想法都想要“利己”。
比如我们有时候做一些好事,搞慈善,做义工,我们觉得这个是利他吗?按照佛教的要求,这不见得是在利他的,为什么呢?“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赠人玫瑰那是手段,手有余香才是目的。“我要做义工,我要帮助你!”实际心里想着帮助别人可以让自己心安,其实骨子里面还是要利益自己。
而佛教不是的,佛教说的菩提心,纯粹是为了利益他人,这是唯一的目的。当然,在利他的过程中,会产生的很多令自己很愉悦等等的事情,那都是副作用来的,而根本动机就是为了利他。这个要求很严格,大家要去闻思,闻思了以后要照着去做,否则我们是没办法开悟的。你想想看,开悟会成为菩萨,菩萨是所有众生的依靠,哪有一个自私自利的菩萨去让众生依靠的?绝不可能,那叫扯淡。
为什么很多人修行不成就呢?根本连基础的出离心、菩提心都不具备。老是去追逐一些神奇的事,东边冒光,西边冒电,这个人有多厉害,那个人有多厉害……不能用“功能”来衡量佛教,用功能来衡量佛教挺搞笑的,很多佛教的神话会被戳穿的。一定要去对佛教的道理进行深刻的闻思,而不能只是表层上这么信一信。所以我们一定要去闻思,不但要座上修,座下还要修和实践它。
空性的闻思和修行
最关键的部分就是空性的闻思和修行,那么我们要去读中观、唯识,主要是中观。
很多人谈到唯识,会认为唯识说的只是讲世俗的运行规律,比如心有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声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它们有各自的作用。唯识学好了之后,会对自己的心了解得很清楚,但这其实只是唯识的一部分。唯识学到后面还要说到“如来藏”,叫“随教唯识”。对“如来藏”的描述,其实也是中观的内容,叫“他空中观”。而我们所学的中观叫做“应成中观”,应成中观主要是说空性的,就是《心经》里面说的“照见五蕴皆空……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部《心经》,基本上把中观的核心内容都说完了。
学习唯识也可以对中观的修行产生很大的帮助,当然我们还是主要去读中观。那闻思中观如何跟修行互相帮助呢?首先,我们要尽量仔细地闻思中观的经论,绵密地参详,而且闻思和参详的过程要直到开悟为止。
其实开悟以后还是需要继续闻思的,因为刚刚开悟的时候,境界并不稳定、并不透脱的。什么叫透脱呢?就是境界不敞亮、不广大、不稳当。所以一定要去闻思,甚至三地菩萨到八地菩萨都在闻思,也就是我们要一直这么闻思下去。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建议结合录音阅读。】
- 02.如何获取即生证悟?
- 04.中观四步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