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次我要在这里和大家交流五加行的修法呢?是因为慈诚罗珠堪布在三、四月份过来,说这里是一个很好的道场。台湾的黄严森设置了一个道场,整个六层楼全部都是有修行的房间,我们如果来这里修行闭关是包吃包住的,所以堪布说这么一个很好的地方,大家如果来这里修行是很殊胜的,那么响应堪布老人家的号召,召集大家一起来共同做一些佛法上的交流。今天晚上谈一谈关于五加行的修行,明天有大半天的时间我们打三座,我们就来交流关于禅定和见解进行修行。
(音频开始)本来堪布老人家叫我们来这里修五加行,但是如果不交流而直接修五加行,我估计不会有很多人来,所以要先跟大家搞交流。大家记住,虽然我坐得这么高来跟大家谈论佛法,但这只是交流而已,因为我根本不是什么成就者。很多人说我是谦虚,但是我没有谦虚,我真的不是。既然我是一个普通人,那么我们师兄弟之间是可以交流的。所以这只是一个老师兄(我的头发看起来还没有白,但其实我的年纪已经很大了)给大家讲他过去修行佛法的一些感受、认识和经验,谈不上是教言或者开示。只是一个老师兄跟大家谈一谈他过去那么多年来追逐佛法、关心佛法、研习佛法些许的小经验。这些经验如果有用,大家就拿去用,我当然是非常欢喜;如果没用,那也没关系,暂时搁置一边也可以。所以大家应该完全身心放松地来做这么一次讨论。
我们今天要聊五加行的修行,因为慈诚罗珠堪布老人家号召我们到这里来修五加行。所以欢迎大家在星期六、星期天或者其它有空的时间到这里来,这里有一些师兄负责道场,可以跟他们联系。那么既然是要到这里来修五加行,那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怎么修五加行,修五加行的关键是什么。虽然这不是传法,也不是开示,但是由于要保证交流的时间,所以要等到最后的“上师瑜伽”交流完了以后再问问题。只要是有关佛法的,什么问题都可以问。
我们现在开始讲五加行的修行。藏传佛教的宁玛派、格鲁派、萨迦派等几大宗派没有不修加行的。只是有的叫“四加行”,有的叫“六加行”,虽然在设置上、名称上有些区别,但是其他教派所修加行的内容跟我们宁玛派的五加行是一样的。
一、四外前行
为什么要修五加行呢?因为五加行直接牵涉到我们的证悟!而这其中的缘由,我们就要从头慢慢道来。
五加行有五个内容:皈依、菩提心、金刚萨埵、供曼扎、上师瑜伽。这五个内容的前面还有四个经常被我们忽略,但却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四前行。四前行是五加行前面的修法,大部分师兄都应该知道它的内容:轮回过患、寿命无常、暇满难得、因果不虚。这四个内容如果修得不好,后面的五加行很难修上去。
那这四个内容要怎么修呢?现在我们修四前行的主要方式是:打起坐来,看着书上提供的内容,然后就开始思维。其实那些内容也没有多少,前后不过两三页纸,想完了以后,接下来该做什么呢?其实四前行的这些内容里面所包含的意义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用心去体会四前行的意义——这四个前行想说明什么,它要让我们的修行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这才重要!座上思维只是修行的一个方式,平常不在座上也可以这样去修行。
1、修四前行要达到的目的
我个人觉得,修四前行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做到:真的相信轮回,而且真的相信我们通过修行可以解脱轮回——要相信轮回和相信能够超越轮回。修四前行就要做到这两点。不管是思维轮回过患、寿命无常,或者人身难得、因果不虚,都是要达到这两个目的。
这两个目的,说起来也不复杂,谁都知道,但我们未必真的相信四前行所说的内容。如果一个人的心真的很相信因果不虚、轮回过患这些,他就会非常认真地去修行,而我们往往修不下去。很多人越过四前行直接去修五加行,根本修不了多久的。他只是听了一些神奇的传说,人家说修行有如何如何的好处,然后他就挂个唐卡就开始念,念一阵就没劲了……因为他内心里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所以修四前行主要培养的是要我们:知道学佛到底是要干什么,学佛有什么好处。四前行首先告诉我们轮回有很大的过患,但是我们相信轮回吗?如果连轮回都不相信,它有什么过患呢?很多时候我们会说:“我相信轮回呀,我是因为相信轮回才学佛的。”其实我们的相信往往只是停留在概念上,很多时候我们是不相信轮回的。
如果是一个相信轮回的人,他的修行会“如救头燃”——好像头发着了火,急着要去扑灭它,会不顾一切的。但是如果我们遇到修行跟世俗的事情发生冲突的时候,往往连想都不想一下就选择去做世俗的事了。举个例子:今天晚上我们一起讨论佛法重要,还是给你个机会去赚一千块钱重要?如果发生了这样的冲突,我敢担保在场的可能会一下就少了百分之八九十的人。你们会想:等我把那一千块钱拿了以后再说。
当然在智慧上,可以挣了钱再来学习佛法,但这实际上也反应了我们的一种心态——我们觉得这个轮回过患不怎么可怕,要么它不是真的,没有深切的体会,要么就是它离我们很远,轮回是过患,但是我现在还活得好好的。
如果让我们现量见到轮回,那么世界上会到处都是修行人,而且修行起来绝对很认真。就像《大宝积经》中记录的佛陀度化他的堂弟难陀的故事一样:佛陀的堂弟难陀当初不想出家,佛陀就用神力引导他出家了。难陀出了家后,天天都想他老婆,不想修行。然后佛陀运用神通把他带到天界去,难陀看到有一个天界没有主人,五百个天女告诉他:“我们在等佛陀的堂弟,他修行了以后会来做这里的主人。”难陀一听,他知道那就是自己嘛,开心得不得了,回来后就拼命地修行。
因为欲望的驱动,也会使人拼命地去修行。我们观察自己的内心,有时候我们修行的目的其实是为了一种欲望,为了满足什么东西。这种东西可能是我们平常在世间没有得到的,比如尊重、权力感……我们在一个小组里面讨论的时候,一定要“我说的最正确”;只能我发言,不准别人发言;或者产生冲突的时候,一定要把别人打倒……有种种这类的事情。
难陀起初就是为了某种欲望而去修行。但是后来佛陀又带他去地狱看了一遍,有那么大的一口“锅”在那里,狱卒在那里煮东西。他们告诉难陀说:“佛陀的一个堂弟现在正在修行,然后去做天人,做完了天人后就来这里。”他现量看到了地狱,所以回来成了“持戒第一”,修行非常精进,成了阿罗汉!
难陀现量见到了那种苦,而我们没有现量见到,我们皈依了佛教,也阅读过佛教的一些书籍,我们会说相信轮回,但实际上我们很难真的相信轮回的。比如遇到世俗的事情与修行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选择世俗,随顺自己的习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说明这个人的心对于佛法、对于修行、对于解脱的投入不多,投入不重。那么凭这样的心想去获得解脱、证悟空性,那就非常的困难,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为一个解脱的心,它是不会去粘着很多世俗东西的。什么是解脱?“解脱”不是一个可以抓得到的东西,而是我们的内心对贪嗔痴慢疑的放弃!当然,解脱了以后会明悟我们经常说的 “本性”,它是最根本的空性。但是在体会到这个最根本的空性之前,你必须要逐步逐步地解脱相续中的贪嗔痴慢疑,而不是去抓到一个东西。
如果我们对轮回不相信的话,那么后面的五加行的修行其实是等于零的。很多人都说“我相信轮回”,其实不是,真的不是。你不能靠概念来欺骗自己,而要看自己的行为。有些人当他的父母、妻子或老公阻碍他修行的时候,他就随顺他们,不修行了。这就说明他心里面对修行的渴求不是很重。现在我们都在工作,如果突然到医院拿到了一张死亡通知书,说你还有三个月的命,这时候再让你去挣钱、开会等等,你可能都不会干了,你会说:“我一定要去治病!”因为你很相信那张通知书,你非常紧张自己的生命。
但是实际上从某个角度来说,我们的修行比生命还要重要很多。可能很多人不会这么想,但事实就是这样的。因为生命不是仅此一生,死了不是仅仅只是这一生而已,如果不修行的话,会千万生在轮回中受苦。
如果你相信轮回,你就会相信:“如果现在不去修行,我会很多生很多生沉浸在苦难里面,沉浸在莫名其妙就收到一张死亡通知书,这样的痛苦里面。”这样的话,你的修行就会很上心、很在意、很有劲!很多人的修行到后来就修不下去了,其实就是因为对轮回的过患体会得不深。所以我觉得修四前行最重要的就是相信轮回,要相信轮回是真的非常过患。
而我们现在作为人,因为人道是善道,那个过患不是很大的。在座的有多少人是惨得不得了的?每天以泪洗面、痛不欲生的,不会有很多的。你的家庭环境还挺好,物质也比较丰富,业余的精神生活也比较丰富,佛法只是生活的一个点缀而已。如果佛法的修行破坏了你的生活,或者对你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马上就不修行了。如果你的心还是这样,那说明你的四前行根本就没有过关。也就是说,佛法一定要成为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这样你的四前行才算是过关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为了它我可以啥都不顾,这才真的是朝修行的方向走了。
但是我看身边的同修们,好像大多数都不是如此。上师求着他修行,把书送到他手上,所有条件都弄好了,他才愿意去修行。并且修行了以后,还有这样那样的要求,好像所有的大德都在求他修行一样。稍稍有一点不满,他马上就不干了。如果是这样,那说明这个人完全没有相信轮回,没有想要解脱轮回的痛苦。
2、如何培养对轮回的信心
这要怎么办呢?培养对轮回信心有两种办法,其中一种就是靠直观的感受去培养我们对轮回的恐惧。比如去医院,甚至去监狱里面看。我以前这样做过,到监狱里面去看那些快被枪毙的人,看到他们被捆在大麻石上的情景,还有到屠宰场里面去看那些待宰杀的生命,或者到医院里面去看各种病人。我以前在医院看到有个病人的脑袋凹进去了一半,人还活着……看到这些悲惨的现象,你要这样去想:“这些现象好像现在与我无关,但是如果我不修行,他们的现状就是我的将来。”要反复这么去想!把这种直观的别人生命痛苦的现象,拉到自己身上去感受。
但是实际上我们会怀疑有没有轮回。如果没有轮回,人死了就啥都没有了,这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唯物主义的生命观会导致我们根本没办法修行。培养对轮回信心的第二种办法就是:如果你要理性地相信轮回,那就要学习中观和唯识。特别是思维比较发达的知识分子,通过中观、唯识或因明的推理可以推出确实有轮回,推理的方式我在这里就不说了,说起来就一匹布那么长。这样推下去,他就会相信真的有轮回。
有轮回的话,那就真的有点可怕——如果轮回在理上真的成立,那它在事上也会真的成立,真的会出现地狱或者净土。这个时候,他就有修行的动力了。
总之一句话:要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的内心真的相信轮回,而不是概念性的相信。概念性的相信会导致我们的修行没有动力。如果没有动力,那后面的五加行就只是形式主义, 哗哗哗地混过去。
成都和广州都有师兄修完了五加行的,你问他们修行的感受,他说啥都没有。甚至有人修完了以后就不修了,对佛法没兴趣了。因为他刚刚学佛的时候,大家都跟他说这样殊胜那样奇妙,东边放光、西边放电。他听了很多的神奇传说,也想投入其中,添砖加瓦,搞一份神奇。但是当他修了一段时间以后,发现那些神奇全都不在,完全看不到,然后他就开始退了,最后完全不学了。他可能坚持一年、两年、三年,长一点的可以达到五六年、七八年,但最后还是修不下去。他觉得这样搞下去没劲,因为那些神奇的故事都没有出现。
所以实际上佛法不是来捏造的神奇故事的,而是首先要我们解除相续中的烦恼,转变我们的相续,然后认清楚我们的相续,“相续”就是身心的意思,认清楚我们身心的本质,然后安住于本质之中,去除所有的苦难。整个佛法就是这个样子,它不是一定要放光冒电的。
当然在转变相续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很神奇的故事。但是那个时候,即使真的发生了一些神奇的事情,你反而不在意了,觉得这没什么稀奇的。因为“神奇”是相对而言的,相对于猪来说,我能这样喝水也是很神奇的,猪肯定没有本事像我这样喝水(师兄示范喝水)。相对于天人来讲,我这个样子又不算啥了,天人喝的是甘露,我喝的只是加多宝。
神奇的现象只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真正的解脱,与解脱没有绝对的关系。你在身心转变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神奇的现象,但是如果你专注于它,把它当成修行的动力的话,第一,你会失望;第二,即使你不失望,真的修出了神通,它也不是解脱。
所以我觉得四前行最重要的,是我们平常要学习一下关于因果轮回的道理,如果要造成直观感受的话,可以去读佛陀讲的《贤愚经》《百业经》,让那上面的故事刺激一下我们的灵魂(那上面的故事比较恐怖)。那都是佛陀讲的,如果我们是个佛教徒,那么对佛陀所讲的这些话,这些故事不应该持怀疑的态度。
如果你还是怀疑,并且你是很聪明的人,你又有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真相的话,我觉得你应该去读中观、唯识或者因明。对中观、唯识、因明了解到一定程度以后,你会深信因果的。但这必须是年轻的、头脑比较灵活的同修,才能这样去做。
对此我是有切身经验的。我以前坚决不信轮回,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我本身是学理工科的大学生,你要我相信下面有一口锅(指地狱)、上面有天堂,凭什么呀?拿出你的数学公式,拿出你的推理!我刚刚学佛法的时候,很愿意佛法是假的。因为我以前做生意干了很多坏事,如果佛法是假的,我就不会受报应了。但是通过常年的对中观和唯识的学习,慢慢地我发现佛法不是假的,佛陀他没说错!
我们通过中观和唯识对世界产生清晰的认识——既然世界不是物质的,而是由心现的。心可以呈现出现在的这个样子,它也可以呈现出地狱或者天堂。中观和唯识用了很多的理论,证明世界不是物质,而是心。慢慢地,通过理性的抉择,就会相信确实会有地狱存在,那时候我们就怕了,修行就很当真了。
所以,如果在理性上怀疑轮回,这也会导致我们修行很难上去。那怎么办呢?我觉得学中观、唯识可能会有帮助,现在菩提学会和般若班也在学中观、唯识方面的内容,如果大家报名了,就要认真去学习。学的时候要抓住要点,要学得清晰、准确。学习中观、唯识的作用,不仅仅是让我们相信轮回,它还能够造成我们的解悟,最后通过解悟达到证悟。这些是非常重要的佛教基础理论。
3、在生活中经常思维四前行
因此,四前行非常重要。我觉得四前行不一定只是在座上修,而是要经常在生活中思考这些道理。比如在电视上看到一些很惨的场面,就要思考轮回过患。我以前经常故意在电脑上翻很多被杀头的、被枪毙的历史照片,一看就想到轮回过患。如果我不修行,将来的我就是他,并且以前我的很多世也跟他们一样。看电影、看电视的时候要经常这么去想。
开始的时候,大家认为不好的现象才是轮回过患,被杀头、贫穷、好的变坏……比如萨达姆、卡扎菲,把他们生前和死后的照片拿来对比一下——轮回过患!要长期这样做去造成直观的感受。
还有一点要注意:不仅仅是看到不好的现象要觉得它是轮回过患,到后来就要深入一点,如果它不是佛法,即使是很好的现象,也要觉得它是轮回过患。比如在电视上看到那些走T台的模特,下面一阵拍手——轮回过患。看到一些富豪,他们是什么杰出青年、企业家等等,一般人都觉得他们的人生很圆满,但是如果你在轮回过患方面修得很好,你会觉得这不一定是好事。如果他不修行,他享用这些福报,造了很多业,最后会堕落的——轮回过患。而且说到真正的轮回过患的我觉得这些可能比不好的现象更可怕。
如果你相信有来世,相信有轮回,这种表面上的荣华富贵真的是很可怕的一件事。贫穷的人,他只是受罪,他造业的能力一般不会很大。如果一个人的能力很大、世俗福报很大,他造的罪业可能相应也很大。如果你内心里面真的觉得它是轮回过患的时候,你的心对富贵的追求可能就不会那么强烈了,对贫穷、灾难也不会那么抗拒了。
这些对我们的修行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很多人修行的时候老是想一下就找到大圆满的窍决,听到什么很神奇的禅宗故事等等,大多是在对这些东西感兴趣了。其实如果你的相续没有走到一定的时候,那些大圆满窍决对你根本不会有用。我觉得目前最有用的,就是我们内心里面真的相信轮回!
“相信轮回”会带来很多的作用,它不仅仅是一个概念。相信轮回,你就不会在意暂时的得失了。我现在穷,那没关系,我可以布施,将来会富贵;现在富,那也没有什么好骄傲的,如果不修行,造业了会下地狱。慢慢地,我们的心对很多世间八法的执着、在意会松开,然后就会感到放松、愉悦。
很多人说修行没有法喜,其实原因往往是我们的心纠结在世法里面,不能抽脱出来,这样当然就没有法喜了。比如打坐的时候,突然想起股票跌了,纠结就开始了……我们的相续不能坦然面对面前的现起。
什么叫做坦然面对面前的现起呢?那就牵涉到你的见解了。如果你相信轮回,任何坏的事情来了,你都会从因果的角度去思考。比如有人欺负你,如果你不相信轮回,你会马上开始生气、反击;如果是因果观念贯穿于心的人,你会想:可能是我曾经伤害过他,现在他来伤害我,这是一种报应,我应该坦然接受;如果有菩提心的见解,你会觉得她是我的老母。既然是老母,给她打几下也没有关系,当是孝敬她。如果真的这样想,结果就变了!但是当我们受到这些刺激的时候,根本不会这样想,第一念就是去反击。不要说打你了,只要别人的眼神稍微不对,我们就恼火了:这个人怎么这样的态度对我呢,他修行不好!我们不管自己修行好不好,老是去评价别人。
如果是有空性正见的人,这些现象起起落落,根本不会带动他的情绪。即使带动了他的情绪,他也会直接地觉知到情绪也是空性的。觉知到情绪也是空性的,情绪就不再影响他。不会像我们这样,被情绪挑动得非常痛苦和纠结。
所以,即使是“相信轮回”这样佛陀讲的简单的法,如果你真的信了,之后你的很多修行就会跟上去。而现在我们一些道友的情况是:在一个团体里面制造了很多的矛盾,造了很多的业,吵了很多的架……说白了,就是你不相信轮回。如果你相信轮回,你绝对不会干这种事,你一定会如救头燃地去摆脱轮回!
但是我们是这样的吗?稍稍有一点点的事,就可能会说“哎呀,要我来修行,我首先要考虑一下我老公的感受……”是,你考虑你老公的感受,可能维持好了家庭关系,但是到你死的那天,你老公不会考虑你的感受;轮回也不会考虑你的感受;地狱、饿鬼那些很可怕的境相也不会考虑你的感受。
其实我们观察一下自己,我们不是真的相信轮回的。如果不真相信轮回,你要全情投入修行,完全不行,这个不行就会造成什么都不行的,后面的菩提心也发不起来。因为如果不相信轮回,就会没有出离心;没有出离心的话,菩提心就会假;没有菩提心的话,空性就没办法证悟。所以,(不真相信轮回),所有的佛法修行都会被彻底摧毁。
当然也有些人刚开始对轮回是半信半疑的,因前世的习气、业力带动,他不停地去看、不停地去修,最后才慢慢地相信轮回。一个证悟者或者修行很好的人,不可能不是从骨子里、从 内心里面相信轮回和重视轮回的。重视轮回,就是要去消除它。这样的心理状态产生以后,后面的五加行才有可能修得好。如果这样的心态不产生,后面的修行很麻烦的。
所以我们平常在行住坐卧中,随时都要忆起轮回有很多的过患。比如我现在流汗,那就是轮回过患——人居然还会流汗。你们坐在这里,腿很疼——轮回过患!所以,如果我们不通过修行出离轮回,那就会有很多很多的过患。这些过患已经是非常温柔的了,来点暴烈的——比如五·一二(地震)之类的事,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五·一二”,随时随地都会遇到这些。
要经常思维这些道理,修行的动力才会逐渐在我们内心里面滋生。修行的动力其实是一种力量,是一种情绪。如果问这个对不对呢?当然从解脱的层面来说,这肯定是不对的,但是从追求解脱的层面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一种心态、一种情绪,它强烈地要求自己离开世俗的粘著,获取解脱。
如果具有了这种心态,我们就会开始想办法修行,获取解脱。那到底什么是获取解脱呢?其实前面的四前行这部分可以归纳于“三法印”里面的诸行无常,因为所有的轮回过患都是因为“无常”造成的。“常”不会带来痛苦的感受,“无常”就一定会带来痛苦的感受。
二、皈依
那么我们解除无常的方式是什么呢?就是要回到我们的自心本性里面。因为自心本性离开了“常”和“无常”,用禅宗的话来说就是:“言语道断,心行灭处”,在那个状态里面是没有轮回过患的。那个状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勉强可以叫做“涅槃寂静”。实际上就是,你要证悟所有这些苦难和欢乐现象背后的本质。你不在这些现象上,回到那个本质里面去,那就叫做解脱。
1、解脱最深刻的含义——究竟皈依
解脱最深刻的含义,用一个缘起层面的词语来说,就叫“究竟皈依”。“皈依”就是五加行的第一个修法,实际上整个佛法说来说去都在说“皈依”。只要我们的心回到心的本质里面去,那就叫做“究竟皈依”,也叫做“解脱”,也叫做“涅槃寂静”。心的本性也可以称它是“大圆满”、“大空性”或者“大手印”。
你叫它什么都没有关系,如果我们的身心相续完全沉浸在那种状态里,刚才说的那些轮回过患将会彻底地消失。我这种说法可能有点问题,因为我把它描述成了一个状态。实际上“解脱”不是一种状态,言语很难描述它。但是在说法上勉强可以这样说一说,因为必须要表达,没有办法。我们的心回去(自心本性)了以后,就叫做究竟皈依。
但是身心要回去(实现究竟皈依)是非常困难的,因为我们的身心随时随地都在动,不停地动。在哪里动呢?一定是在贪、嗔、痴、慢、疑上面动。比如我们睡觉——心在痴上;看见好吃的,流口水——心在贪上;有人看我一眼,我就不舒服——心在嗔上;觉得自己学得很好呀,在小组当个辅导员,自我感觉很好——心在慢上;老是觉得别人是坏人,只有自己是好人,老是怀疑别人,从来不怀疑自己——心在疑上。
我们的心绝对是在这些状态里面游荡来游荡去着,从来都没有平息过,渊深如海呀!“渊深如海”是形容阿赖耶识很深、很广阔,业风一吹就开始起波涛。意思是说我们的心从来没有办法停息,没办法回去。
2、层层递进,让心回到自心本性以实现究竟皈依
不能直接达到究竟皈依,那就要想办法让我们的心一层一层地回去。怎么办呢?佛菩萨们就想办法了:首先找一个我们自心本性的投射。自心本性投射出什么呢?显教说投射出“佛法僧”三宝——我们不能回到自心本性,就要找一个东西把我们的心引回去,所以就从自心本性投射出佛法僧三宝。
从密教来讲,皈依可以分几个层面。一个是上师、本尊、空行的层面,自心本性投射出上师、本尊、空行三个需要皈依的对境。再深一点的层面,就是投射出风、脉、明点。我们可以依据风变化成报身,脉变化成化身,明点变化成法身。上师、本尊、空行是内密和外密都有讲的;风、脉、明点主要是内密才讲的。最后的这个层面是最厉害的,完全回到了自心本性,以心的本体——本体空性,光明报身,大悲周遍作为皈依对境,最后这个层面,也就是我们说的究竟皈依。
究竟皈依,我们做不到。一层层地推上去:密教的以风、脉、明点作为皈依,我们做得到吗?皈依就是回去的过程。修密教的风、脉、明点,那就要去观修中脉、脉轮、明点、拙火……风脉全部进入中脉里面,外境消失,出现明、增、得、近得几个状态,然后去证悟。我们可以吗?这很难的!现在的汉人虽然有修的,但是靠修这个成就,至少我自己没有看到过。
那么修上师、本尊、空行,这行不行呢?以上师、本尊、空行为皈依对境,这是可以的,但最初还是要在显教的层面修行。显教层面的修行就是以佛、法、僧三宝作为皈依对境,到了密教的层面,比如宁玛派的皈依境,佛就就成了上师莲花生大士,法就是皈依境后面那些经论,僧有八位阿罗汉、八位菩萨和很多的护法。这既是上师、本尊、空行,也可以看成是佛、法、僧三宝。
也就是说,我们回不到自心本性里面去,所以就要找一个可以让我们回去的对境。这个对境是我们的自心本性(真正的上师就是自心本性)投射出来的,我们皈依它,通过它把我们带回去。这就是皈依的利益。也就是说,通过间接的、缘起的皈依方式,把我们带入究竟皈依。所以如果想证悟,就一定要修皈依。而且所有佛法(包括下面要讲的五加行其余修法),都是在想办法让我们实现究竟皈依。
3、修皈依的要点
既然是这样,我们在缘起上对佛法僧三宝的皈依必须要非常认真、非常用心,才可能起到相应的作用。那修皈依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觉得修皈依最重要的是“臣服”和“舍弃”这两点。
首先是臣服,就是绝对臣服于上师三宝——上师、本尊、空行三根本,或者佛法僧三宝。这在一个皈依境上(比如在宁玛派的皈依境),虽然风脉明点暂时无法体现,但是上师三宝这些可以体现。
那要怎样去修呢?修行的方法,大家可以去看书,我在这里主要讲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修。修皈依的心态就是要绝对的臣服!为什么要臣服呢?因为只有靠他们,我们才能回去。除非你是像修禅宗、大圆满那些已经修到相续很成熟的人,告诉你一句话“自心本性就在那里,不用找”,或者用大圆满的方法教你阿赖耶识和法性的区别,你就搞清楚了,当下就明白了自心本性,其实那个时候你就回去了。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那你所做的一切全部都是在修皈依。为了最终的皈依顺利,那你首先要把形式上的皈依做到十足才行。所以我们须要有一个绝对臣服的心。
你会说:“我有臣服的心啊!”其实不是的,臣服的心就是把自己的身口意全部交给上师三宝,要依靠他们回去(自心本性),要做到这样才行。所以每次我们念皈依偈的时候,首先要调整一下自己的心,反观一下自己的心,看自己是否对上师三宝充满感激、充满信任、充满臣服,然后再开始念偈子。而且念偈子也是为了培养这样的心,不是为了十万遍的数量,这个非常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把这种心态丢了,只是不停地念。念了一座以后,可能都念到没有气了,念头也比较少了,但是内心里面对上师三宝的绝对臣服、全情投入的心却没有,这就失去了皈依的意义。记住,念这个偈子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皈依的心;这个心发起了以后,也会促使你去念这个偈子,它们是互相帮助的。
其次是绝对“舍弃”。在他们(上师三宝)面前,不能有任何保留,要舍弃我们的任何执着。这就牵涉到供养和布施,因为我们是在修皈依,所以不能说布施,那么就是供养。我们对三宝或者三宝的事业,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供养。
不能供养的原因,就是有保留。比如说金钱,我们自己有用,供养上师三宝就做不到了。当然,我的意思不是叫大家把钱全部供光,我只是说我们的内心里面得有这样的心态。也就是说,我的安全感不在金钱那里,而是在三宝那里。要培养这样的心。
我们保留金钱、保留家庭、保留职位、保留权势,其实只是希望自己的后半生过得更快乐一点,想要得到一个安全感。但是现在我们要把这种心态换过来,告诉自己:我们所有的幸福全部在三宝那里。所以说要有舍弃的心,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之下,我们才可能会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供养。
凡夫布施、供养,如钝刀割肉,这是比较现实的。但是如果连这种舍弃的心态都没有,皈依肯定是修不好的。虽然皈依修起来(座上修)很简单的,放一个唐卡在前面,然后念偈子就可以了。但如果没有这种心态的话,你的皈依根本就修不好。
还有一点,很重要——我们念皈依偈的时候,要加入一点观想。修皈依不仅仅要念四句偈子,观想也很重要。要怎么观想呢?一幅唐卡上面有很多很多的图像,我觉得初学者只观一个局部就够了。比如只观莲师的脸或者结期克印的手,或者观他的廘耳帽等等。这种观法有什么好处呢?集中一点的观想方法,容易让我们的散乱少一些。当然你观得很累的时候,可以把心稍稍放松,视野放大或者停下来。但是集中观想的时候,就尽量观一点比较好。
因为佛陀曾经在经中说:观想怎样才能修成就呢,就像满地的枯叶,要把每一处都点燃是很难的,但只要扫成一堆,点燃一片叶子,其它的都会接着燃起来。也就是说,你只要把局部观想得非常清楚,(再观想其它部分,那就容易了)。比如观想莲师永远十八岁的样子,还有两片胡子,甚至可以观想他的胡子一根一根的,清清楚楚,还透出香气。这样投入地观想,我们的心就会很定,而且皈依心在定力的滋润之下,会变得非常坚固。
4、皈依的功德
其实内心里面有非常强烈的皈依,会让我们免除很多苦难。只要皈依戒不破,皈依修得好的人,一般不会死于非命。守戒了会有戒神,皈依后会有皈依神(也就是佛菩萨的加持),假如没有绝对无法解除的定业,会尽量让我们保留一个暇满人身用于修行。皈依的功德太大了!究竟的皈依就是解脱,那就不用说了。人一旦解脱成佛,世间的一切根本不值一谈,其功德极其殊胜、极其伟大。
即使是究竟皈依达不到,但是用这种心态去修暂时的、缘起的皈依,功德也是非常大的。如果没有破坏皈依戒,皈依修得很好、很成量的人,第一,不会堕入恶道;第二,会很快获得解脱。这不是我说的,在佛经里找得到。就算是没有中观、唯识、空性这些境界,但是只要对佛陀的皈依心十足,绝对可以保证你不堕恶道。当然,前提是你不能皈依后又犯了大戒。即使是你以前造了很多恶业,很多无明、愚痴,但如果皈依修得非常非常到位,那么也不会堕恶道,而且在修行的路上也会很顺,会很快获得解脱。如果皈依修得好,它一定会带来相应的积资净障的功德。
什么叫做“积资”?就是在我们相续里种下很多很多为我们修行提供动力来源的种子;什么叫做“净障”?就是消去我们相续里面阻碍我们修行的各种业障。
皈依是后面的四个加行的基础,实际上整个五加行就是说一个事情:从缘起皈依到究竟皈依,划一个圈。由于我们不能够直接做到究竟的皈依,所以我们的心首先要附着于自心本性(根本上师)投射出来的佛法僧三宝或者上师本尊空行三根本,让他们把我们引向究竟皈依,引向证悟。所以我们必须以臣服的、完全无保留的心去修行它。然后在中间要加上观想,因为观想会引生禅定,使我们对上师三宝的恭敬心更加稳固。这样的话,我们的皈依就可以修到量。
这是我对皈依的理解,至于具体的修行方法,你们自己看书就可以了。如果大家有具体的修行上的问题,等一下也可以提出来交流。
三、发殊胜菩提心
有了缘起皈依以后,究竟皈依就能做得到吗?不一定。既然我们要向上师三宝靠近,那么我们的心要跟他们一样才行。上师三宝的心的特点有哪些?智慧和慈悲!如果我们的智慧跟佛菩萨一致了,那就是回去了,实现究竟皈依了。
如果在智慧上做不到跟佛菩萨一样,起码我们的慈悲要跟他们一样,才能叫做皈依。皈依或者瑜伽,就是要跟他们一样。要做到慈悲心(菩提心)跟他们一样,这就引出了五加行的第二个修法——菩提心。
1、菩提心的含义和要点
在座的都是学大乘甚至是学金刚乘的,金刚乘是百分百的大乘,菩提心的重要性就不用说了。我们要皈依上师三宝,跟他们一致,首先的基础就是要有大乘菩提心。大乘菩提心,我想每个人都清楚,它的含义就是“为利众生愿成佛”。我们的心要缘所有的众生,意思就是对待所有的众生都是一致的,如果只用菩提心对待某一部分众生,其他的不管,那就不是菩提心了。缘所有众生和缘佛果,这是菩提心的两个要点!
为什么要缘所有的众生呢?因为本性是无缺无漏的,它漫及一切——大悲周遍。一个人证悟以后,他不可能只知道某一部分众生的本性是空性的,是空性光明的显现,而其他的就不是,这绝对不可能。在证悟的状态里面,所有的显现、所有的有情生命都是佛陀(本性)。所以说,如果你想证悟,那就不能让你的心只缘一部分,不缘另外一部分,所以一定要缘所有众生。
为什么要缘佛果呢?因为无论你的心触及到任何地方(这个说法是有毛病的,“触及到一个地方”已经是二元对立了,但我只能这样表达),无论在任何时候,你的心的显现必须是明空双运的。不可能说某个显现是明空双运的,其它的就不是。比如说只有这些花是明空双运,厕所不是,这是不行的。因为在证悟的状态中,所有的现象都是明空双运的,都是法性的游舞。由于我们产生了好坏、是非的分别,所以我们会处在苦难中间。去掉这些分别,我们就回去了。
“分别心”也是比较深刻的一个词,它不仅仅指意识,显现也是一种分别。比如这个,不用我的意识去想,它就显现出是一瓶加多宝(翻过来,看到其实是王老吉)。这瓶王老吉显现出来就是跟花不一样,王老吉可以喝,花不能喝。所以说这也是一种分别。所以我的心想要喝的时候就取“王老吉”,想要看的时候会取花。所以非意识也是有分别的。
“分别心”有两个层面:意识层面和非意识层面。不过,因明里面把意识称为“分别识”,把前五根识(眼耳鼻舌身)称为“无分别识”。但其实心的特点就是会产生识,识就是分别。
所以菩提心一定要缘佛果,一定要遍及一切。刚才我在说菩提心与证悟的关系,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修菩提心的原因。既然是这样,现在我们暂时在智慧(缘佛果)这方面不能彻底与上师三宝一致,但是我们可以慢慢趋向于这个目的。为了趋向于这个目的,我们在慈悲心这方面就要尽量跟上师三宝一致。所以说我们要发菩提心!
2、修四无量心以及之母念恩的原理和思维
刚才说了菩提心的概念——为利众生愿成佛,它有两个特点:缘所有众生、缘佛果。那么我们怎么去修行菩提心呢?修菩提心的前面有最重要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我个人认为修菩提心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修悲心。这只是我的个人看法,只是经验交流,不是开示,也不是教言。
当然,不同的教法里面有不同的说法,比如慈诚罗珠上师老人家说先要修舍心。舍心就是平等心,要对每个生命都一样,仇人、亲人全部一致。我这种人可能比较坏一点,心肠比较狠,以前打架经常把人家打得头破血流的,我觉得修悲心比较重要。悲心是什么呢?悲为拔苦,悲心的意思就是不忍看见任何一个生命有痛苦。一旦看见他们有痛苦,就希望把他们从痛苦里面拖出来。这种心态非常重要!
但是我们不是如此,我们基本上都是只想把自己从痛苦中拔出来,别人痛苦就无所谓了。甚至有时候为了把自己从痛苦中拔出来,让别人痛苦一下也可以。如果有这样的心,你说你想证悟,那绝对不可能。如果有这种心都能证悟,也就是说佛菩萨可能是坏人——这肯定是不可能的。
所以一定要建立一个基本的心态:看见任何生命有痛苦,都希望把他们从中拔出来。
那么要怎么救拔众生呢?要带有智慧去救拔,要让他们获得佛果,而不仅仅是世间的利益。比如我看见你肚皮饿,给你一点吃的,这也是一种“拔”——把你从饥饿中拔出来。但这是有限度的,因为你很快会又饿了。比较彻底一点的,可以给你找份工作,把你肚子的问题解决了。但是这还不够,只有工作问题解决了,还有其它很多问题解决不了。只有一个彻底的解决——让你成佛,那就啥都解决了。所以拔苦的最高层面就是缘佛果。
那么要怎么去训练呢?训练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修“知母念恩”等等。我觉得修“知母念恩”最麻烦的是:我们不相信所有的众生真的做过我们的父母。很多时候我们会怀疑:是不是哟?有没有可能啊?虽然我们号称是佛教徒,但是我们对佛陀说过的很多话都不信的。“所有的众生都做过我们的父母,而且不仅一世做过”,这是佛说的,但是我们有时候根本不相信这样的说法。
如果不相信,怎么办呢?那就要学中观、唯识。虽然说中观、唯识是很高的理论,但同时也是基础理论。因为首先要这些理论成立,才能推出因果的成立,才能推出“世界的本质是心”成立。如果世界的本质是心,那么绝对任何众生都一定很多世做过我的父母——这个逻辑过程,有时间我们再慢慢去推。
其实学唯识有一个逻辑过程的,我稍稍说一下:唯识首先要承认一切的现象都是心,因为众生的心的根本就是一个,在阿赖耶识的层面分了很多很多个,但在本性层面就是一个。我们始终是处在本性层面上的,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本性,也就是说我们始终是在一个心里面的。在因明里面,这叫做“成住同质”,即是一个“巨大东西”的不同层面。所以我们一定是有关系的,无论如何都有关系,不可能没关系。如果没有关系,我们就成了别别他体,成了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如果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你的心和我的心就不是一个了。这是理上的推论,明不明白呀?学过唯识和因明的人,可能会听得懂。
也就是说,我们根本的心就是法性,只有一个,我们在法性里面是相通的。我们从法性里面起了各种各样的分别,但这些分别一定是有联系性的,所以每一个众生一定跟我们发生过关系。比如你现在看我一眼,就因为这一眼,我们将来可能会成为朋友、亲人等等。然后我们就开始纠缠,我这一世可能成了你的妈,下一世就可能成了你的儿子……会纠缠很多世。而且在跟你纠缠的过程中,同时也在跟其他人纠缠,反反复复地纠缠。
由于这个时间太长了,佛经里面说“无始”——长到没有开始。这牵涉到一个根本问题:世界的第一因到底是什么,世界的开始是怎么回事?如果你明白了“无始”,你就知道轮回中的时间太长了!所以我看一眼你们,我们就建立了关系,如果不解脱,我们将生生世世这么纠缠。我要是骗了你们,你们就会生生世世骗我。
大家还记不记得苏东坡的妹妹的故事, 苏东坡的妹妹有一天可能穿得很妖娆,在五百个修行人面前走了一圈,当时就有人“威胁”她:“五百个出家人都在看你,结果是你将来会给每个人做五百世老婆。”她问:“怎么办呢,怎样才能解脱这个业呢?”那个人说:“你去自杀,然后尸体会腐烂,让他们看你尸体腐烂的样子,这样他们下世就不会娶你做老婆了。”也就是破坏他们建立的好感。这是在说如果我对你产生一眼的好感,有可能下一世就会发生这种(夫妻)关系,因果的规律就是这样的。如果这样一直纠缠下去,那怎么得了呀!如果不解脱的话,此起彼伏,“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语出《阿房宫赋》),搞不清楚,非常可怕!
通过这些理的推论,就会知道所有生命,哪怕是蚊子、老鼠,真的都做过我们的父母。当然,他们也做过我们的仇人,但是我们训练的是菩提心,就不要观想他们是我的仇人,而要瞄准他曾经做过我的母亲,对我的恩德这部分进行观想,反反复复想他们是我母亲!
有些人说:“这一世我跟母亲关系非常不好,那怎么办呢?”但是你总有关系好的吧?生活中难道没有人对你微笑过、给你一点点的温暖?如果有儿女的话,那最好办了,你可以不观想她是你的母亲,你可以观想她曾经像你爱你的儿女一样爱过你!我们都爱过儿女的,我们爱儿女的心比爱父母强多了。我们都号称是学佛的,但我们只喜欢爱儿女,不喜欢感恩,我们的心态很糟糕。所以我们要培养菩提心的心态,要反复去想。
这样想就会有作用吗?长期地想,真的会有作用。但刚刚开始的时候是不行的,刚开始的时候,修菩提心修得泪水直流,很多人都喜欢这样的状态,感觉很好,修的时候就开始飚泪,觉得自己已经有了菩提心。但是如果突然有人骂他一句,他马上就翻脸了。但是没关系,刚刚开始就是这样的。
菩提心前面的阶段,首先是心很柔软,没有恨意,没有对周围防备、恐惧的心理状态,这个人会变得很可爱。菩提心修到很盛时的候,别人靠近他身边都会觉得很温暖、很舒服。特别是通过呼吸法修菩提心的,吸进来都是坏的,呼出去都是好的,把坏的都给我,好的全部给出去,这样修成量以后,别人往他旁边一坐都会感觉很舒服的。
禅定成量了以后,真的是非常厉害的。我以前经常举的梅兰芳唱京剧的例子,他唱一个“啊”字都会训练很多次,每个动作(比如转头)都要训练很多次。训练久了以后,他到美国去演京剧,美国人根本听不懂他唱什么,但也受到了他的感染,这就是“加持”。如果一个人阴风惨惨地进来,你看到他就不舒服,你也被加持了。
如果你在菩提心方面长期熏习、长期观修,真的是很有加持。你会发现你跟周围的关系在慢慢变好,大家都觉得你很可爱,人人都觉得你没有害意,甚至到后来连动物看到你都觉得很亲近。就像很多大修行人、成就者,动物见到他们很亲近的,而见到吃肉的人马上就跑了。
3、修菩提心的功德
长期这么观修菩提心,首先你的心会柔软,然后很多很多菩提心的功德就出来了。菩提心的功德,最厉害的就是积资净障。它的积资净障的作用,我想不用我讲大家都明白。佛陀在佛经里面讲:我们把每一个尘土变成一座七宝塔去供养佛陀的功德,也比不上一个有菩提心的人拿一杯水供养一条狗。
供养的时候一定会具备三个因素:供养的对境(所境)、供养的东西(事项)、供养的发心(能境)。这三个因素越大越好,所境最好是佛陀,三宝;事项是供养你认为最好的东西。如果你是狗,你供养大便也没关系(因为狗认为大便好),骨头也可以。六道的众生是不同的,每个众生都拿自己最需要的东西去供养,其实供养的东西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觉得最好就是最好的。
还有一点就是你供养的基础发心——你为了什么而供养(能境),这非常重要。如果是为了菩提心,为了天下的众生成佛而供养,这就会把供养的功德变得无穷大。供养的结果等于三个因素乘起来的积数,不是“加”,而是“乘”。如果供养的发心是菩提心,这个心是无穷大,那么它的结果就是无穷大。
当然,其中的所境和事项不能为零,为零就麻烦了。供养一定会有对境,没有对境是不成立的,所以它不会是零;而且我们也不会做虚假的供养,什么东西都不供,所以事项为零也不可能。所以在这三个因素中,能境是起主导作用的,而且是我们能够控制的。你发心的大小决定了你供养的成就,也就是说菩提心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以上说的是积资,在清净业障方面,“菩提心如末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这是《入行论》里面讲的。为什么它能摧毁罪业呢?因为我们所有的罪业全都是依据“我”而产生的,因为爱“我”、贪“我”而造下各种各样的罪业。而菩提心恰好是把“我”对付了,它是“利他”的,跟“利我”是冲突的。所以当“利他”这种心极其强烈的时候,因为“利我”而造的罪就会被对治掉。这两种东西就像阳光和黑暗一样,互不相容、不共戴天。
你会说:“为什么我们现在又有自私又有菩提心呢?”实际上我们的自私是非常坚固的,而菩提心很微弱。当菩提心很胜的时候,你的罪业就肯定清净光了。说白了,实际上整个五加行就是为了彰显和稳固菩提心。如果你的菩提心绝对具足,你可以不修五加行。(这不是我说的,这是慈诚罗珠堪布老人家讲的。)一般来说,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具备真正的菩提心,所以我们得去修五加行,以此来产生真正的菩提心。所以菩提心可以积资净障。
为什么要积资净障呢?因为积资净障对我们跟上师的心去合拍——去皈依他,有绝对的作用。因为我们相续中有非常大、非常多的障碍,所以我们没有办法跟上师的心合在一起,也就是没有办法皈依,也没有办法瑜伽。我们的心跟上师不一致也不行,所以如果有了菩提心,那么至少我们与上师、本尊、空行三根本至少在菩提心(悲)这方面接近了、相似了,甚至是合一了。
现在再回来说“四无量心”。四无量心中的悲心非常重要,如果长期熏习悲心,比如长期思维“所有的生命都曾经利益过我,而且很多世都像我爱我儿女那样爱我,并且这样的关系产生过很多次”,那么我们就应该对他们现在的状态产生责任感,要把他们从苦难中救拔出来。很多人会说:“我不行的,我只能顾我自己,其他人顾不上。”这样是不行的,这样的心态就决定了你的修行没办法成就,起码是不可能以大乘的方式成就。所以要尽量培养自己利他的心态。你可以暂时没有利他的行为,但是利他的心态一定要有。
你可以尝试着从轻微的利他开始做起,比如我们给乞丐一两块钱的时候,不要考虑他是不是在骗人。经常有人说:哎呀,他是在骗人,这样是助长他骗人。你不要管这样做是不是助长他骗人,你要考虑的是——现在是要培养自己利他。他是不是骗人,和你没有关系。以前宝髻菩萨修行布施的时候,他把自己最珍贵的宝髻砍断了供养给敌人,他怎么没考虑这样不是更滋长了他到处去欺负别人,会更坏?所以我们要尽量学会去利益他人。
还有就是,在生活中,在我们的佛教圈子里,在家庭、单位、社交圈子里,要尽量去善意待人。每次发生冲突的时候,想想他过去世曾经很多次地爱过我,他是我以前的恋人。当然,首先要相信轮回,不相信轮回其他都是扯淡的。
你要当真这么去想,刚开始这样做的时候肯定是有点搞笑,但是长期做下去,你会发现你开始变得温柔,变得身心柔软,你的修行也进步了。积资净障产生了,我们的心就开始慢慢接近上师三宝了。上师三宝的心是非常快乐的,如果一个人开始尝到上师三宝的心的一点点滋味,那也会快乐得不得了,他会非非常快乐,并且一定是坦然的、喜悦的、宽容的……好处很多,你要自己去体会。
长期这么修行,人的性格都会改变。大家经常强调“气质”,而修菩提心会把一个人的气质绝对变好。我们有时候会讨厌一个人,说他很狭隘、很纠结,一脸的苦相,或者一看他就有有很多这样那样的不妥,原因是什么呢?当然,原因首先是我们自己的分别心;第二个原因就是对方不具备佛菩萨的心的特质。而你一具备菩提心,你的纠结和痛苦就变少了。
菩提心修到极胜的时候,痛苦是很羞耻的事情,因为痛苦都是为“自己”的。如果你整天说“为利众生愿成佛,愿意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三宝和众生”,但是转过头来又为自己的股票纠结,这不是骗人吗?
一个人长期熏习这种利他的心,当利他心极胜的时候,他的痛苦就会真的消失了,他不会再为自己痛苦了。穷,没关系;苦,也没关系。他的贫乏感也会没有了。现代人有很多贫乏感,这个贫乏感太可怕了,我们会觉得钱很少,修行的时候没有快乐、很孤独……各种各样的贫乏感。但是菩提心发起来的人,不会这样,他的心境非常好,修行也非常顺利。菩提心的好处太多了,说不完。
在《金刚经》里面佛陀说:“须菩提,东方虚空可思量不……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我没有说那些很高的词句,我说的是很具体的。如果我们真的去修菩提心,这些绝对不是空穴来风、不是吹牛皮,它在我们自己身上会慢慢体现。我们脸上会充满自信、坦然的笑容,任何灾难来了,转身就走,留给它一个坚强的背影。真的会如此,所以我们要长期训练菩提心,这非常重要。
开始修菩提心就是要拔苦。首先是:看到任何苦难的生命,我们至少尽一份同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助他;还有,对我们周围的亲人、朋友,特别是我们的同修,给一点关怀、爱意,给一点笑容,不要动辄就威胁人家:“你犯了因果……”。我们经常用因果吓人,喜欢拿因果对付别人,而不是用来对付自己自己。
尽量对周围的人充满爱意,慢慢地你会发现你的生活会变,你的心态会变。心态变了以后,才谈得上真正的修行,否则如果基本的心态没有改变,大圆满窍诀绝对是没有用的。
4、座上座下修菩提心
现在已经把菩提心的功用讲了,那么具体怎么修呢?很简单,也是唐卡挂起来,然后盘腿打坐,毗卢七法,全身很柔软、很舒服地坐着。开始要先思维一段时间,思维所有的众生(都做过我的母亲),最好要思维到眼泪直流。刚刚开始会有点难,眼泪流不出来,特别是一些坚强的男性。但实际上不管你多坚强,长期这么训练的话,你会忍不住的。然后就开始以这种一定要把所有的生命从苦难中救出来,而且一定要让他们成佛的强烈的心态来念偈子。
在《普贤上师言教》里面,发心的偈子有两种,哪一种都可以。记住,我们念这个偈子是为了培养心态,跟刚才讲的修皈依的道理是一样的,这种心态促使我们去念偈子,并且以正确的心态去念偈子才有用,不然你把十万遍念完了,念完就念完了,之后是什么?不知道!身心相续一点改变都没有,那这个修行就失败了。
修皈依可能还有一点强迫的性质,但是修到菩提心的时候,如果一个人真的把五加行修得比较到位,他就应该很快乐了。他的快乐甚至会以悲壮的形式表现出来:我这一生就献出来了!他有这种心态:我啥都不要了,只要解脱、只要修行、只要为利众生愿成佛!
到这个时候,他的心就会坦然、放开、快乐,很多功德开始呈现出来。如果不是这样,只是在那里拼命念,总是想着快点念完,这完全是一个形式,用处不大。所以我们内心里面一定要生起对其他生命负责,而且负责到他成佛的强烈心态,这样才行。
念偈子的时候是不是要加上观想呢?也可以加上观想,放一个皈依境在前面,可以从观一个局部开始。只观一个局部,有时候会很紧张。记住,无论修皈依或者修菩提心,有一个要点:一定不能紧张,一定要很舒适、很放松,同时又很专注地坐在那里。舒适、放松不等于散乱,不要放松到躺下去。坐在那里,要身心很柔软、很舒适,同时在观修和念诵上很专注。
前期的思维也要专注,比如念发愿文的时候,就要开始思维了。为什么有些人发愿文念得像唱歌一样,实际上是因为他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开始思维了。身心要放松、要专注,绝对不能紧张。如果紧张的话,法喜很难产生出来。而且坐久了,腰一直这么绷直的话,很容易上火,这是虚云老和尚说的。还有如果崩得太紧,那些愉悦和快乐很难产生出来,所以要放松,一定要想象自己在干一件让自己的身心非常快乐和愉悦的事情。
以前阿琼喇嘛很小的时候,人家让他唱歌,他扯开嗓子就唱:“啊!在那白色的山崖前,是我快乐的宁玛宗……”看到这里,我马上就想起:白色的山崖,他在山洞里闭关,外面流水淙淙,他的禅定又是如何如何……所以修行实际上是很愉悦、很快乐的事情。
但是由于我们不去体会它,把它当作完成任务,所以搞得修行很痛苦。老是想着:什么时候完成啊,十万遍好多啊……如果是这样,即使你完成了,那也只是把数字凑完了。当然,凑完数字后有个好处——可以听大圆满。但是你听不懂,你又何必去听呢?如果想要听懂它,那你得好好修,让自己的相续产生改变。
若要听受领悟大圆满,你的相续、智慧和福德都要到某种层面,否则那就只是一段话或者很长一段话,听了没有用的。有很多师兄真的听过大圆满,但是你问他,他还是傻的,这种情况很多。所以身心相续不改变是不行的。我们修五加行实际上是要让身心相续改变,慢慢趋近于三宝,去皈依它
我觉得修菩提心的要点是:座上要去思维,而且平时要长期这样思维,要让自己的内心开始变得柔软,变得真的对其他生命的快乐和痛苦有责任感,不能麻木。作为佛教徒,要去害人、去整人可能不太多,但是麻木的会很多;还有,在别人触及到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什么心都忘得干干净净,只会有嗔恨心。所以如果有人触及到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就要思考菩提心,思考“众生都是我的父母”这些内容,把自己心里面的不满冲洗掉。怎样才算是别人触犯了我们的利益呢?当你对任何一个人感到不高兴,你的内心感到不快乐的时候,那就已经是了!
我们的修行还可能会出现青黄不接的阶段——旧的快乐因为修行被拿掉了,而新的修行的快乐还没有产生。这个过程是很难受的,禅宗说这像“冷水泡石头”,什么劲儿都提不起来。你让他再像过去一样吃喝玩乐,他很纠结;而让他修行,他又修不下去。这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菩提心和出离心不够,特别是菩提心不够。
因为关怀别人,去利他这种想法,刚刚开始会有点难受,好像是牺牲自己。但是如果长期熏习,到一定的时候,你会发现关怀别人是一种快乐。平常人都是要拿才会快乐,比如钱要拿回来,好的东西都要拿回来,而坏的东西就拿出去。饿鬼都是这样的心态,饿鬼甚至连坏的都要拿回来。而修布施就是与这种习气对着干,要拿出去。如果能从“拿出去”中体会到快乐,饿鬼心态就会一步一步被摧毁。
修菩提心也是一样的,一般来说,我们心相续的力量会集中在自己身上,非常关注自己。我们眼睛一睁开,所有的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就像你饿了,你马上知道;你冷了,你也马上知道。身体上有任何一个反应,你都会马上知道,因为你所有的注意力都在自己这里。如果你自己身上产生了病痛的时候,别人怎么样,你根本不会管他。我们心的力量用得最多的就是我们自己这个身体。除了身体以外还有诸如情绪等其他方面。当被别人侮辱、误解或者诽谤的时候,我们心里会很愤怒,当心专注在愤怒上,其他事情根本就不管。
而菩提心刚好与之相反,他会非常关注别人的快乐,而且愿意为别人的快乐而付出。如果在这方面开始产生快乐——当你看到别人的快乐而由衷地高兴,就像看到你的子女快乐而高兴那样。比如我们有时候看到自己的子女考了好成绩,心里会很开心。如果你发现自己对周围人的修行很好,你也感到很快乐的时候,那你的菩提心就有点影子了,否则的话,它就还是一个概念。如果只有菩提心的想法,而没有真正的菩提心的觉受,那就不起作用。
当看到别人好的时候,你也能够由衷地为他感到开心;当别人痛苦的时候,你也会揪心,那说明你的菩提心真的开始了。这是因为这个时候慈悲喜舍已经修得差不多了。慈悲喜舍就是这样的:“悲”为拔苦,看到别人痛苦的时候就想为他拔除痛苦;“慈”看到别人获得好的东西对他很慈爱;“喜”就是看到别人趋向修行,趋向快乐的时候,由衷地欢喜。如果这些都修得非常好,你的菩提心就开始了。
那怎么才能做到这样呢?其实我觉得平常的思维跟座上的修行几乎是同等重要的,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平常座下的为人处世可能比座上的修行还重要。因为我们很多人经常会在座上修得眼泪直流,好像很有菩提心的样子,但是下座后一遇到具体的事,特别是遇到伤及自己利益的事,马上就不行了,立即变得比魔鬼还可怕。所以我们在座上修的那些东西一定要拿到平常的生活中用,用多了以后,就好办了。
用多了,利他成为了一种习惯。如果“给予”的欢乐在相续中成为了一种固态,这个人证悟是很容易的,可以说是“易如反掌”。这是慈诚罗珠堪布讲的,他说,如果一个人的菩提心很坚固的时候,证悟易如反掌。我以前不理解堪布这句话,但现在能理解了。因为证悟的一个最大的障碍,就是我们的心关注自我。到后面,只要我们的心认为有一个明觉,并且认为它是主体,那就是“我执”的最真实的体现。观察末那识就是要这么去观察的。
如果我们的心不再关注自我,散开出去,关怀每一个生命,其实那时候的心的状态是很容易证悟的。而且心不关注自我的时候,那些因为自我而产生的痛苦、纠结就消失了。由于它关注所有生命的快乐,心量会变得极其广阔,那时候的证悟是最真实、最踏实的。
如果那时候去领受大圆满的窍诀,也许这个人根本不懂中观、也不懂唯识;不要去区分什么四边,搞自续派、应成派搞得“天翻地覆”的,就是具备这种(菩提心的)心态,上师给他直指心性,他可能一下就明白了,而且明白得非常踏实。明白了心的空性就是“胜义菩提心”,依据它来修行就很容易了,后面的修行就不会像我们现在这样找不到方向,修得很苦。
关于菩提心我说了很多,我们修行的时候,一方面要在座上修,一方面要在座下修。我们要经常思维:所有的生命,哪怕是敌人,哪怕是经常伤害我们的人,对于我们修行人来说,他也不是违缘。从某种程度上说,让我们不愉快的对境是我们修行最好的对境。
这句话很容易说,但是做起来就很难了。遇到所有的违缘的时候,如果我们都抱以欢喜之心,那么还会有那么多纠结和冲突吗?根本就没有了!大家会相处得非常愉快,娑婆世界马上就变成净土!为什么现在的娑婆世界会这么糟糕?就是因为人人都自私。
如果连最基本的自私心态都不减弱,你说你想证悟,这是错误的。我们对证悟有一个很大的误会,我们认为证悟是以我们这样很糟糕的相续去获取一种功能。这是错的,证悟实际上不是获取一种功能,而是把我们这个糟糕的相续转好,然后认清楚这个相续的本质——其上根本就无善无恶、不破不立、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证悟实际上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所以要去改变我们的相续,而不是要获取一种神奇的功能:东边冒光、西边放电,或者手掌一拍,死麻雀变成活鸟……不是这样的,就算有这样的功能,它也不是真正的解脱。所以改变我们的相续,真实地去发菩提心,是我们获取证悟绝对需要的一个过程。
以前我们经常讲禅宗、大圆满的一些“诱惑性”,实际上我觉得真正实在的修行就是这些东西,这些人人都修得来,但是很多人不愿意去修,修到这些就会觉得苦。那怎么办呢?这就需要一个环境,大家互相来浸泡,每个人就用这种心思、这种想法、这种观点来互相磨砺、浸泡,慢慢地每个人就改变了。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个修行团体里面,如果大家都非常重视这个事,慢慢地每个人就都可以了。
因为不可能一下就修成就的。我以前经常讲一个故事:我有一次在家里修菩提心,修得泪水直流,觉得自己真的是菩萨了。然后就开着车出去,车屁股被别人撞了一下。我下车来看,对方喝了酒,他还骂我,我那个时候哪里还是什么菩萨不菩萨,我一把把他拖出来暴打!打完了以后才想起:哎呀,他也是我老母啊!这是个真实的事,我想到这个事就觉得自己很无耻。
菩提心就是这样的,很难培养,但是要屡败屡战!不要修了一段时间就说:“我不行了,我发不起菩提心。”这句话等于说“我不想解脱”。不想解脱就是因为不相信轮回,这又回到第一个问题了。
所以“不相信轮回”几乎是我们不愿意修行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我们的相信往往只是流于概念,而不是骨子里面深信。如果骨子里面深信,那么菩提心再难发我们都会去发。就像赚钱,再难赚我们也要赚。为了赚点钱都这么不顾一切,何况解脱生死呢?但是我们现在认为赚钱比解脱生死重要多了,这导致我们在修行上的努力绝对没办法厉害过挣钱。
好了,菩提心的修行就是这样的。
四、念修金刚萨埵
1、修金刚萨埵的原理
如果发起了不造作的菩提心,我们就跟佛菩萨“智悲双运”的“悲”这方面合拍了。但是智慧方面还是不行,还是合不上去。为什么不行呢?因为我们有障碍,虽然现在这一世菩提心发得不错,但是过去世种下了很多障碍。这是很麻烦的,它会造成修行上的外在和内在的阻碍。
什么是修行上外在和内在的阻碍呢?比如一个人平常是没有人来找他的,他很孤独,但他一想要修行的时候,就突然什么事都来找他了,他马上就不孤独了。真的有这种事的,我的一个很好的朋友,他以前追女朋友老是追不到,后来他下了决心:“老子不干这种事了,轮回太过患了,女朋友都追不到,我要开始修行!”他决心修行,结果所有的女朋友全部回来找他。其实这才是轮回过患,前面那个(追不到女朋友的时候)不是。修行的阻碍就是这样,只要你修行,就会有很多外缘影响你。
而作为居士,最影响我们的就是家庭。如果不是一个佛教家庭(老公信佛,老婆不信;或者老婆信佛,老公不信),那就会很纠结、很麻烦。很多人来问我处理家庭关系的问题,他一问,我就傻了,因为我不能让他们离婚嘛,这会成为“反人类罪”的——让人家离婚叫做“棒打鸳鸯”,让人家不生孩子叫做“断子绝孙”,这真的是“反人类罪”(师兄开玩笑)。所以不能这么说,但是又知道如果这样纠缠下去,根本就没办法解脱。如果没有解脱,就算他们“你耕田来我浇水”,幸福一辈子,也就那么回事。因为人是要死的,我们要相信轮回嘛。
所以说这会很纠结,障道是很麻烦的,很多亲人障道是最凶的。在佛教里面,恶人是不障道的,障道的往往都是亲人。那我们是不是要把亲人批倒批臭,然后踏上一只脚呢?当然不是,大家要搞清楚,我们可以继续爱我们的亲人,但是我们要认清楚活着的目的是什么。因为有轮回,我们一定要解脱。
如果能够取得一个平衡,既把亲人哄好,又能解脱,那就最好了。但是如果不行的时候(一般都会发生这样的取舍冲突),该怎么办?这时候就要看你自己的心,相不相信轮回,每个人都要自己去做决定。我在这里说的话只能代表我个人的态度,如果是我,那我啥都不管,天王老子我都不认,因为解脱太重要了,不然,我会到下面的那口锅(地狱)里面去。
其实我很不愿意相信有那口锅(地狱)。我八几年就开始读佛教书籍,那时候一边读一边说它是假的。因为它说的太吓人了,动辄就说要受报很多劫,而且它说的那些罪过还不算很大,我做的比书上说的可怕多了,这怎么得了啊?所以我心里面老是愿意它是假的。但是研究了那么多年没办法,它是真的。我是因为害怕轮回才学佛的。
如果大家真的对轮回产生真实的厌离或恐惧,你不可能不去修行的。但是我们往往不是这样,一说到世俗上的事就津津有味、眉飞色舞,说到修行就没有声音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学那些般若、离开四边、空性有什么用啊?根本没有办法真正有用的。
菩提心之后,接下来我们就要清除障碍,要修金刚萨埵。刚才说的是外在的障碍,那么内在的障碍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老是修不上去,人很笨,要离开四边,你总是执,一边都离不开,甚至连“四边”到底是什么都搞不清楚。这个内在障碍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各种各样的纠结,非常的多。
我发现这真的是一个怪圈:来修行的往往是内心有很多纠结的人,而不纠结的人就搞工、商去了,他们不修行的。悲剧!一些人不修行的时候生活得很好,很自在,但是一修行就心里有这样那样的不舒服,看谁都不顺眼,各种各样的情绪都出来了。
当然,我们修行人的内在的痛苦有时候可能比外面的人大一些。因为外面的人的痛苦有转移的地方,他可以通过看电影、谈恋爱,甚至打架、喝酒这些办法来把痛苦缓解、转移。但是修行人不同,修行人就要观察自己的痛苦。由于孤独地观察痛苦,没有外境的转移,所以一个小小的痛苦可能会被放得很大。但是这也没关系,放大了以后,你把它解决了,最后就什么痛苦都不怕了。普通人的转移痛苦的方式是不行的,把一个痛苦转移了,下一个痛苦马上接着又来了。痛苦靠转移是不行的,需要根除,而要做到根除,只有佛教的修行才行。
所以我觉得我们内在的障碍是最麻烦的。从外在的各方面的条件来讲,其实现在很多人都具备暇满人身,这个是非常殊胜、千劫难逢、万劫难逢的事情。但是我们一般都不重视,当看到别人中了六合彩,就说这是千劫难逢。实际上我们的暇满人身比中一万个六合彩还要珍贵,但是我们内心里面根本不信这么回事。在座的大家好像没有李嘉诚、比尔盖茨那么多的福报,但是在那些知道因果、知道未来的天神看来,你们的暇满人身才是真正的如意宝,但是很多人把暇满人身都扯淡扯过去了。
因为相续里面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清除不了,所以我们的智慧不能显现出来,甚至连菩提心都发不起来,没办法做到皈依上师。真正的皈依就是上师瑜伽,跟上师一样,但是你没办法跟他一样。我们经常说“我跟上师的心无二无别”,你跟上师真的无二无别吗?在本质上你确实是跟上师无二无别的,但是覆盖在你自心本性上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太多了,所以你要把这些错的、不好的东西——妨碍和上师瑜伽的障碍彻底清除掉。所以就要修金刚萨埵。
金刚萨埵能不能清除业障,这里我不用解释了。金刚萨埵实际上就是我们的色蕴清净了以后的清净相,他的本体就是空性。真正的金刚萨埵就是大空性,在大空性里面,什么罪都能被忏得干干净净,因为在空性中根本不承认有罪业。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做到最根本的金刚萨埵(证悟空性),那么也可以通过观修的方式,在缘起上把罪业的种子减弱或者压制。
五明佛学院每年都会举办金刚萨埵法会,这个作用是非常大的。我参加了差不多十次了,每一次都感觉到非常殊胜,有很大的作用。当时你可能根本感觉不到它的殊胜作用,因为在山上缺氧,走路就喘气,吃住都很差,一身脏又不能洗澡,念咒念得嘴皮发干,天天想着快点下山。表面上看来似乎没什么,但是实际上这个事情已经在你相续里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如果长期修金刚萨埵,它真的可以把我们修行上的内在、外在的违缘减到最低。虽然不能做到把障碍完全消除(障碍完全消除就是已经证悟了,那时候根本不承认有什么障碍),但是你可以把它减到最低。
那它的道理是什么呢?从缘起上说,修金刚萨埵跟净土法门的原理一样。阿弥陀佛曾经发愿:“有人临终的时候念我的名号十声,他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果不是这样,我就不成佛。”现在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净土宗因此而成立。
金刚萨埵也是一样的,他没成佛之前也发了愿:“如果有人念我的名号,观想我的形象,那么他所有的罪业都能够忏除。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就不成佛。”现在金刚萨埵也已经成佛了,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念他的名号或者观想他的形象,就可以忏除罪业。
什么叫忏除罪业呢?一种是在种子的层面忏除——果报还没有显现就忏除了;还有一个是果报显现为本来应该下地狱或生很重的病,但是通过修金刚萨埵,一个很小的违缘就解决了。
2、依止力
那么修金刚萨埵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大家也肯定非常清楚,就是“四对治力”。(四对治力指依止力、破恶力、恢复力、对冶力),那四对治力怎么体现呢?首先讲“依止力”。
依止力其实就是皈依心。依止力要怎么来体现呢?就是观想金刚萨埵的像和念他的心咒或者百字明。如果按《大圆满前行引导文》的仪轨修,就要观双身像,念百字明;如果修《金刚萨埵如意宝珠》,那就念心咒“嗡班匝萨埵吽”。
按照慈诚罗珠堪布老人家的讲法,修金刚萨埵起码要花三分之二的时间在观想上。观想非常重要,观想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意志。观想就是要拿一个金刚萨埵像放在面前(单身像或者双身像),像观皈依境的方式一样看着它。先看局部,如果看累了,可以眼睛放开,笼统地、全面地这么看。
笼统地观也是一种观法,这种观法就是观的过程中逐渐逐渐地,会让所观的相,就像有东西从水里面冒出来一样,开始在水里的时候是模糊的,后来逐渐出来,逐渐清晰。
但这种观法很难,很多人会观不下去,而集中地观相对比较容易。因为集中观在一点上,心容易集中,容易形成禅定,如果观散了,就容易散乱。而我们现在是散乱的过患居多,昏沉好像不容易发生。当然,也有人一打坐就开始睡觉的,但我们基本上都是观的时候脑子里会想“隔壁的王老三怎么样、李老二又如何……”精神没办法集中。所以说如果集中观一点,可以遏止这些乱七八糟的散乱的念头。
观金刚萨埵的像就是依止力。还有观想甘露从金刚萨埵流到我们的头顶。观熟了以后,还要把金刚萨埵的像转过来放在头顶上。很多人会觉得很难,说:“这怎么行呢?把(对着我的)金刚萨埵移到头顶上,这还可以,但是要把它转过来,这就不行了。”其实很容易的,你拿一个金刚萨埵的像放在头顶上,然后找一个镜子对着看(以前我就是这么干的)。镜子里面的金刚萨埵就是你要观想的——金刚萨埵的脸和你的脸朝同一个方向。
要观想得非常细致,甚至金刚萨埵的白毫右旋都要观出来,观到后来就成了一种“玩味”。刚刚开始的时候是很艰难的,老是期望地想:怎么还观不出来呢?其实他并不知道“观出来”到底是什么,他就说他观不出来。
其实如果真的观出来——出现了,那就不得了。生起次第就是这样的,你可以摸得到的。比如有人金刚萨埵观习惯了以后,他过门的时候会蹲下来走,怕把金刚萨埵碰着。真的会这样。观习惯了,随时都会觉得金刚萨埵在头顶上,有时还会伸手去摸。一摸,怎么没有呢?但是生起次第观想得非常熟的时候,你真的可以摸得到的——这叫做“本尊现前”。
本尊现前以后,修行就很好办了,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问本尊。以前在印度的那烂陀寺有月称菩萨持应成派的中观见解,月官菩萨持他空中观的见解,两个人经常辩论。有段时间月称菩萨老是辩输,他觉得很奇怪,就偷偷跟踪月官菩萨,发现原来月官菩萨正在请教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正在教月官菩萨怎么跟月称菩萨辩论,月官菩萨的本尊已经现前了。
有三种人可以造论:已经证悟初地菩萨;精通五部大论;本尊现前。因为这些人不会错,比如本尊现前以后,遇到问题就可以问本尊。
把本尊观出来,要花很长时间的功夫,而且要五加行修完了才行。我们修五加时暂时不要求做到像生起次第一样把本尊观出来,修五加行时说的观出来,实际上只要做到让(皈依境或者金刚萨埵)在你的头脑里面很清晰就可以了。怎么才能观想得清晰呢?要很深刻地、长期地去玩味它。比如金刚萨埵的眼睛是这么画的……
看这些佛像的时候,还有一个要点:一定要把它当成真的,特别是在修皈依的时候。拿我们世俗中传统的说法来说,就是“敬神如神在”。修皈依的时候,你不能把面前的唐卡当作一幅画像。如果它只是一幅画像,我们有什么必要对着它磕头?只是画像的话,一把火就能把它烧了,它不值得依附,它反而要依附我,我想把它放在哪里都可以。
但是画像所代表的是佛菩萨,所以它成了我们皈依的对境,我们要把它当作是真实的佛菩萨的投射,要非常恭敬。所以我们对佛的画像、经书要非常恭敬,好像佛菩萨就在面前一样(画像是佛陀的报身,经书是佛陀的法身)。
观修金刚萨埵的时候,要仔细地去看,要有耐心,要坚持。到后来,成了一种习惯,你会感到快乐的。因为你会发现,你在观想、玩味它的时候,所有的痛苦、烦恼都不成立了。你在很烦,很恼火的状态的时候,把金刚萨埵的唐卡拿出来观想,烦恼马上消除。真的会这样的。这也要依赖于长期的观修。如果只是听我在这里说一说,然后你回去观三天就问:“我怎么还不行呢?”那肯定是不行的,才三天而已嘛。要长期地“玩味”,要把心力贯注在上面,这样才行。
观唐卡和念咒,这叫做“依止力”。四对治力指依止力、破恶力、恢复力、对冶力,分别代表修金刚萨埵的四种心态。在观想的时候,能观想多细就尽量观多细。如果你说这太花时间,但是没有办法,谁叫你要成佛呢?如果你说你不想成佛,则可以不去观想,把数字凑齐就行了,但是这样就不会起到清净相续的作用。而如果金刚萨埵修得好,你会觉得看书很容易,身心相续很清凉,打坐特别容易进去,这是修金刚萨埵直接对修行的作用,它还有诸如发财等等的功能,这是另外一回事,我们现在不提发财,只讲修行。
依止力就体现在观想和念咒。那么念咒的时候要怎么念呢?益西彭措堪布老人家说要出声念,一个字一个字要念得清晰。但是汉传佛教里面说,出声念容易伤气;如果只是头脑想,嘴巴不出声,就会伤血;最好的是金刚念。金刚念的时候,别人听不到,但你自己每个字都听得很清楚。这样念既不费力,也很容易专注,我觉得这种念法是比较好的。如果你说:我就喜欢大声念,那也可以,但你可能念不了多长时间就没气了。四十万的金刚萨埵心咒数量还是挺“恐怖”的,我以前念的时候,拨念珠把指甲拨出一个很深的槽。所以如果你长期吼着念的话,四十万遍,恐怕有点危险,用金刚念这种方式比较好。
以上说的是依止力。
3、破恶力
然后是厌患力(破恶力),就是要回忆自己的过失。要怎样去回忆呢?这一生的罪业,能想清楚的都想清楚:什么时候偷鸡摸狗,什么时候干了坏事……都要拿出来忏悔,还有一种是以总相的方式来忏悔,过去世、这一世、甚至未来世(可以忏悔未来的罪业的),三世所有的罪业全部都拿来以总相(概念)的方式忏悔。
还可以把罪业具相化,就是把罪业想象成三种东西:脓血、黑气、各种含生——青蛙、蝌蚪等等,这就是罪障的具体体现。然后观想甘露(甘露代表依止力)冲下来,把代表罪业那些东西冲掉。你们会问:“这样观想就能清除罪业吗”?能,因为金刚萨埵自己这么说过的。
那么,用唯识的教理说不说得通呢?也说得通。因为我们的罪业没有发出来的时候,在阿赖耶识中以种子的状态存在。种子本身有善有恶,但是由阿赖耶识含摄它的时候(因为阿赖耶识是无计的),是无善无恶的。然后当种子显现在意识或五根识层面就有善恶了,就是有好有坏,有舒服不舒服这些了,恶种子表现出来一定是恶的东西,善种子表现出来一定是善的东西。
我们依据金刚萨埵的修法,把罪业观想成脓血、蝌蚪、黑气这些不好的东西。观想得越真,罪业具相化就越真,它就不再是无记性了。然后你又观想用甘露把它冲掉,那么就真的在你的相续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罪业的种子显发出来,然后被清净掉。
还有一种消除罪业的方式,比如当真生病、当真挨打。比如我出去被人暴打了一顿,那就是消罪业。前世我肯定打过他,这世他打我,我也不生嗔恨心,我就把这个罪业消了。如果生嗔恨心的话,新的种子又种下去,下世我又打回他,这样打来打去是打不完的。但如果这一世体现在五根的层面我只是挨打,而不生起嗔恨心,那么我以被他打来受报的罪业就消除了。但是这种方式我们受不了啊,你能经得起几次打?或者经得起几场病?即使你说你经得起挨打,但是要修行,时间上你挨不起的。
所以依据金刚萨埵来清净罪障的方式,完全是依据金刚萨埵的誓言而成立。如果能观想甘露把身体里面代表罪业的那些东西冲下去,真的是可以解除很多的罪障。你长期观想甘露冲下来,习惯了以后,晚上会梦到沐浴、穿白色衣服,等等。如果把金刚萨埵的修法修得很好,身心会觉得很清爽、轻灵,会灵台清明,看书也容易懂了。平时看中观的破除四边,弄得头昏脑胀的,现在突然一下就懂了:“原来其实只有一边可以破的。”会变得聪明很多,而且禅定也容易进去,散乱的念头特别少,也不容易昏沉。这是修金刚萨埵修得好的作用。
4、恢复力
还有一个是返还力,或者叫恢复力,就是发誓永远不再做。我们通过念咒、观想,通过甘露把罪业冲毁了以后,这些罪业只要是自己能够认知的,都要发誓从此以后绝对不再重复。一旦重复再犯,前面的忏悔就不起作用了,所以“永不再做”是忏悔的最重要的环节。如果没有这样的心态,那么忏悔就不起作用,而且还往往把忏悔变成作恶的工具。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有时候会想:不怕的,做了以后忏悔就行了。以前成都有位师兄说:“我们修密宗的,怕什么?卖枪卖毒也没关系,我们可以修金刚萨埵忏悔!”这绝对不行!修金刚萨埵忏悔不能成为我们作恶的借口,因为“四对治力”有一条是“绝不再做”。只有具备这一点,才能使得忏悔有力量。如果你忏悔的目的是为了将来再做,那么你的忏悔根本就不成立。所以“恢复力”也非常重要。
5、对治力
最后一个是对治力,就是你得以大乘菩提心来做,而且要很专注地做这件事。以伟大的行为来对治以前所做的恶业(刚才已经说了,菩提心是最伟大的),还要做相应的观修,观修本来就是对治力。
所以这“四力”是修金刚萨埵的要点。“四力”的具体体现为:依止力,大家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皈依心,体现为观想金刚萨埵的像和念他的心咒或者百字明。);破恶力,就是要把罪业具相化,把罪业观想成脓血、蝌蚪等等(用甘露把这些具相的罪业冲掉);恢复力(返还力),就是“永不再做”的决心,你在修的时候,观想甘露冲洗掉这些罪业,然后有一个“决不再犯”的念头就行了,之后隔一段时间再想一下,轮换来想。因为你观想的内容是要变换的,一会儿观想佛像,一会儿观想甘露冲下来,一会儿观想脓血、黑气这些东西……然后想一想“我永不再做”,这样就可以了。
专注地去做,这实际上就是对治力。在修行的时候,最好要有菩提心的心态打底,意思就是我们做任何修行的基础心态都是菩提心。菩提心本身就具备很强大的对治力,这会让我们的金刚萨埵的修行起到比较真实的作用。不然的话,只是有口无心地在念,罪业根本就没有被清洗,身心相续也没有转变。如果身心相续没得到转变、罪业依然的话,这样的修行真的是没用的,其实只是在哄自己而已,连鬼都哄不了!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来修行,结果却是骗自己,干嘛呀?这是很悲剧的事情。所以不能这样,一定要很专注地去修金刚萨埵。
五、修曼扎
1、为什么要修曼扎
皈依修了,菩提心也发了,但是我们还不一定能与上师三宝瑜伽(能够皈依他),原因可能就是我们的动力不够。我们经常会枯竭,修行的法喜产生得很慢,甚至产生不出来或者稍纵即逝。这个原因就是我们的资粮太少了,所以要积累资粮——修曼扎。
积累资粮真的很重要,我们很多人修不下去的原因就是没有资粮。修不下去,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我们修行不快乐、很苦闷、很枯燥。搞久了很烦的,概念强烈地要求自己必须修行,但心又极度的烦,就是不想修行,非常纠结,这个原因很可能就是资粮不足;通过修金刚萨埵把业障清净了,但为什么快乐还是不出来呢?就是没有资粮的原因!所以要去修曼扎。
2、修曼扎的要点
关于修曼扎,我要简略说,因为时间不够了。修曼扎最重要的心态,就是你得相信你供养的东西是真的。当然,“相信”到最后,就是相信所有的一切都是佛陀的坛城。但是在供养的时候,我们有时候只是把它当成一种形式,比如供七堆曼扎的时候“涂香鲜花遍大地,须弥四洲日月饰……”哗哗哗很快,一天就能供一千座,但是没有起到相应的效果。
想要让供曼扎的修行起效,有两个要点:一,你的观想一定要当真,就是观想你供养这些东西要当真;还有一点,你得相信你观想的就和这些真实的东西是一样的。如果你相信我们的基础理论是“一切境相由心现”,那你就要相信你的观想是真的。在这种见解的摄持之下,你的供养才会真的有效。记得以前有一个笑话,有人供曼扎的时候,不停地念:“两亿美金,两亿美金……”他相信他供的两亿美金是真的,这也行呀。当然,我们不能这样,我们还是要按照书上讲的修法去做。
我们最好要观想所供养的东西有一个具体的形象,而且一定要认为我们的意识想象出来的东西是真实的,可以起到真实供养的作用。我们凡夫一般会认为:如果供养一瓶加多宝,它一定是红色的铁罐子,并且里面装有水,而意幻供养的加多宝是不管用的。我们凡夫才会这样想,而佛菩萨不是的,你做意幻供养,佛菩萨会当真领受的。
原理是什么?因为真正受供养的就是我们的自心本性,真正的上师三宝就是我们的自心本性,我们在观想的时候,他就受了,观想得越真,就受得越真。。
所以,如果你很当真去做意幻供养,那这就不是一种虚浮的供养,用这样的方式作供养会让我们的资粮充足。资粮充足的一个很明显的作用,就是会让我们的修行非常有劲儿,延续性很好,很容易产生快乐。
修曼扎的重点就是这个。但是很多人完全把修曼扎搞成了体操运动,只追求数量,十万遍很快就完成了。虽然十万遍完成了,但是相续中根本不具备供养的种子,那就不能用于修行。
我们的修行都是一种造作,比如去打坐,故意在座上去观修各种修法,这是需要能量的。这些能量从哪里来呀?就从我们供养曼扎、布施、放生等等来的。以菩提心去做会把这种力量变得很大,但还是需要有具体的一些修法。
我们现在的造作的修行不是安住法性的那种修行,安住法性是不造作的,是本自具足的,但是现在我们一点都没有本自具足。既然是造作的修行,那就要具备造作的能量、动力,所以要很好地去观修曼扎,这样才能修好后面的上师瑜伽。
记住,修曼扎的重点是你要把观想的供养当真,而且修行的时候不能求快。很多人说:“哎呀,修曼扎的时间太长了,要修好多年!”但是你要修成佛哟,那么简单呀?这比发财难多了!连花这点时间都不愿意,那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要有耐心去供曼扎。
上师一般是要求供三身曼扎,但我们现在为了求快,就供七堆曼扎。七堆曼扎是最快的,一天可以供一千座。而且有些人修到后面根本就没有观想,只是做一个动作,嘴巴念“涂香鲜花遍大地,须弥四洲日月饰……”这实际上没有起到供养的作用,因为你的心——自心本性(真正的上师)没有接受到供养。
如果你真的观想得很认真,那么你的观想就会真的起到相应的作用。所以我希望大家修五加行,修曼扎的时候,要当真,修慢一点也没关系。当然,如果有人为了寻求早点听大圆满,那你先把数字凑完,这样也行。但是以后你还得补课。当你发现自己修行根本修行不下去,修得很恼火、很枯竭的时候,你就要重新修五加行。
很多人修行修得心很贫乏、很干,前进不了,退不下来。原因很可能一个是因为金刚萨埵没修好;另一个就是曼扎没修好,供养和布施的心不够。我们要做到愿意供养一切,就像修上师瑜伽时对着莲花生大师念的颂词:自身受用识心胸,毫无迟疑供养您。
并且我们要相信我们的意幻供养全部都是真实的,这样供养才会成熟。供养成熟以后,我们在修行上很容易产生快乐。因为供养有个最大的功能,就是去除我们的贪执和执着,特别是对各种美好东西的贪执。去除了造作的执着以后,我们才能发现我们的内心的本自具足。
六祖证悟的时候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具足就是什么都有,那为什么我们现在不能发现自己什么都有呢?因为我们逮住了很多东西不放。那些坏的东西我们肯定都不要的,都想拿给别人,但是好的东西我们就逮住不放。但是,现在要把好的东西,观想的东西全部供养给上师三宝,剩下我们的本性,你会发现它本自具足,什么都有。你会发现供养了一圈,原来是供养了自己。但供养的不是人我那个“自己”,而是法性的“自己”——自心本性!
六、上师瑜伽
1、什么是上师瑜伽
长期这样熏习,对证悟是有直接作用的。当我们把这四个加行做好以后,最后一个就是上师瑜伽。如前所说,我们首先想要究竟皈依,但是做不到,于是皈依从自心本性投射出来的上师三宝。由于我们的心与三宝有很大差距,所以就培养跟他一样的心——菩提心。然后要去除障碍、积累资粮,促使我们去皈依他。积资净障之后,就容易皈依得上去了。
又由于“上师三宝”是一个空泛的内容,所以在密宗里面把他们集中,上师是三宝的总集。我们去皈依上师——去跟上师瑜伽。在梵文里面,“瑜伽”的意思就是两个东西合为一体,就像水跟水融合、光跟光融合。本来是同一个东西,因为分别念而分开了,把它们合为一体就叫做“瑜伽”。
当我们把前面的修行训练好以后,就让我们的心尽量与上师瑜伽。这时候如果有空性的见解,那是最好的,菩提心的心态已经训练得很成熟,障碍也消除了,资粮也有了,修起来法喜充满,身上每根汗毛都充满了难以言说的欢乐,充盈、汇盈,难以言说那种快乐,若是有这种状态就很好了,此时如果有空性的见解,自然就瑜伽了。但是我们现在一般是读中观的,而去熏习中观、去修单空的人不是很多。不过修五加行也不讲这些,它讲的是一种心态上,修行上的瑜伽。
2、修上师瑜伽的要点
上师瑜伽的要点是什么呢?当然,虔诚、彻底跟上师合一、臣服、不允许任何自我存在,这些心态是要有的。但是这里讲的上师瑜伽的修行,就是指观想。观想要么你(化光)跳入上师心间,与上师融为一体;要么就是上师变成光进入你身体,与你成为一体。 不然,“成为一体”就是几个字。
如果是我跟你成为一体,然后你是这样,我是那样,我们还是一体。怎么一体?不知道,反正就是一体!这是没有用的。实际上“一体”是什么?我们要认知到我们的身和心都是心的幻现,而我们的心的本质跟上师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当我们认识心的本质的时候才能跟上师“成为一体”,如果没有认识心的本质就没办法与上师“成为一体”。
那要怎么办呢?我们起码要做到趋近于本质的状态。那个状态是什么样的呢?无念!所以在修上师瑜伽的时候会说,上师化光融入我们的身体(或者自己变成光跳到上师心间),之后我们的心就跟上师的心无二无别了,然后在这个状态中稍许入定,处于无念的状态。上师瑜伽的修法一定是这么说的。
无念的状态是不是证悟呢?不是证悟,因为处于无念状态的时候,这个人对心没有清晰的认知,他是处于无记状态。但是这种状态很容易造成我们的证悟。在这种无念的状态里面,还要包含前期的见解(比如认为一切显现都不是真实的,都是是幻象或者一切都是光明)。有些修上师瑜伽的修法会说:周围都是光,把自己的身体照破……上师瑜伽的修法有好多种,我们可以修法王如意宝的《上师瑜伽速赐加持》,或者修莲花生大师的瑜伽。
“瑜伽”的意思就是我们去跟我们的心彻底地汇在一起,实现究竟皈依。但是由于我们没有办法直接回去,所以我们首先把自心本性形相化为三宝,然后把上师作为三宝的总集。我们的心与上师成为一体,然后就回去了。跟上师瑜伽了,就是我们的心回去了。
跟上师的心一样,那会呈现出什么样子呢?就我们目前的情况来说,暂时可能呈现出无念或者单空(因为我们没有完全证悟)。如果证悟了,一下进入法性里面,心清晰地处于本然、自然的状态,那自心自然就与上师的心一样了。但是如果没有证悟,做不到这样,起码要观想自己变成光或者上师变成光,与上师汇为一体,并且观想周围的环境虚化、消失,然后处于无念状态,在无念中能待多久就待多久。真正的瑜伽就是最后的那一会!前面的所有的念诵、发心、观想,其实就是为了最后的那一下。
在那个状态里面,能待多久就待多久,如果起了念头,就又开始观修……在观修的时候,内心要有彻底的皈依心,这其实跟修皈依时候的心态是一样的:因为上师是三宝的总集,上师即是三宝,三宝即是上师,要完全跟上师一样,彻底地臣服于他,这是真正修上师瑜伽的心态——彻底臣服。究竟的臣服就是就是要跟上师一样,跟上师瑜伽。
具体的观修方式,大家自己去看书,各种观修方法都可以用。最重要的是我后面说的这一点:当我变成光融入上师心间,或者上师变成光从我的头顶进入中脉,或者直接把自己的身体变成上师,最后你在心念上一定会有一个无念的状态。安住在这个无念状态里面,然后等待上师跟你说这个“无念”到底是怎么回事。那就牵涉到大圆满的窍决,我就不懂了,要去找堪布他们。这个时候,他帮你突破无明,或者辨清楚这个无念状态和法性的区别。
以中观来讲,那是四边中的“无边”,破掉无边就是大空性。如果证悟了真正的大空性,就会发现我们跟上师本来就是一体的。因为我们的心有分别,才造成上师和我们的差别。而且真正的上师就是我们心的本性,缘起的上师是把我们导引回心的本性的最重要助缘!之所以说上师对我们有无比的恩德,就是因为他能把我们引回去。要明白上师瑜伽的含意,这样去修行才行的。
把五加行修了一圈,最后我们实现了皈依。如果证悟了,那就是大圆满、大手印、大中观。五加行修得非常好的人,他们修到上师瑜伽这个阶段就已经证悟了。
在五加行的基础上,加上一些空性的见解,其实证悟不是遥不可及的。如果它是遥不可及、完全不能实现的话,这么多上师把我们召集起来,叫我们修这样、修那样,整天磕大头等等,修得很累的,那不是玩人吗?他们会这么不慈悲、不智慧吗?不会的,所以证悟是真的可以做到!但确实也不是那么容易,要付出很多。首先你要相信有轮回,而且我们可以通过修行打破轮回,对修行有强烈的希求心,然后以我刚才说的心态去修五加行。
五加行的一些具体的修行方式,明天我们再来讨论。我们到这里来的目的不是听我讲法或者作开示。我没这个能力,我只是跟大家一起交流。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告诉大家这里是一个非常好的修行的地方,大家有空可以到这里来修五加行。他们免费供养吃住,大家也不要惭愧,发起菩提心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在这里面白吃白住而不修行,那结果是很惨的!如果发起菩提心,那根本就没问题,可以毫不惭愧地接受,修行人嘛,修行最大。
因为上师老人家要求我们把这个地方带热,所以我才来这里跟大家搞交流。明天早上起来要打坐,中午、下午也有,一共有四坐。我会尽量给大家介绍一些禅修的经验和禅修的方法,以及回答大家关于五加行的问题。
今天晚上还有十分钟的时间,大家如果有问题可以随意提问。
课后问答:
问:师兄,我想问一下,刚才您说金刚萨埵修法的时候要观想甘露冲洗脓血、黑气、含生,这跟风脉明点有关系吗?
答:有一点点关系,这样观想会带动气脉明点,但是它跟故意去修气脉明点是两回事。为什么说有关系呢?(因为现在时间太短了,我只能略讲,以前讲五加行的时候讲过很多的。)观想甘露冲下来的时候要观想中脉,首先是思维身体里面有一根中脉,然后直接去感受它。实际上你的眼睛看不到有一根中脉的,你要用心去感受这根中脉。然后还要观想脉轮——顶轮、喉轮、心轮、脐轮(幻化轮),而且它有瓣数、颜色。以前我们观修的时候,会找一根塑料杆来代表中脉,然后用橡皮泥捏成脉轮的样子,看熟了以后,就把它移到身体里面去。用身体去感受那个东西的存在,这是真正的观想。因为时间太短了,我没办法讲很多。这种观想一定程度上有牵涉到气脉,但它跟真正的气脉明点的修法(比如拙火、时轮金刚、大威德金刚)是两回事。
问:师兄您好!我们今年开法会的时候讲的金刚萨埵的修法,它是不用四对治力的,好像是直接修空性的方法。
答:四对治力根本的理解就是空性,因为彻底的金刚萨埵就是空性。在空性中,根本不承认任何罪恶,实际上就是视所有的罪恶为零——烦恼即菩提,五毒即五甘露。在那种状态里面,是没有罪恶的。你说的是《无言义忏》吗?很深的金刚萨埵的修法,它就不讲四对治力了,只要安住在空性里面修行就可以了。但是我们很多人根本就做不到。
问:那个仪轨的意思是,观想自己是金刚萨埵双身像,然后安住在空性当中。
答:这里带有生圆次第的修法,一定要在空性当中。所以我们得有空性的知见,起码要有单空的觉受,这样才行。有一点单空的觉受,还可以模仿去修。但是都不是(究竟)的,因为单空还是压制罪恶,一定要证悟法性才行。如果连相似的(单空)都没有,说那些等于零。所以我讲的是大部分人都实际能够去用的东西。
问:这样的话,我们平常修金刚萨埵应该用哪个仪轨呢?
答:应该修《金刚萨埵如意宝珠》或者《大圆满前行》的仪轨,《无言义忏》的修法你是做不到的。它说“空性当中”是什么当中?是不是空气当中?“空性”是什么?(答:不知道。)它的那些话、每个字都有很深的意义,真正的修行要先通达它的意思才行。《无言义忏》非常好,真正的金刚萨埵修法就是大圆满,完全安住在法性里面。
问:我们观修金刚萨埵用单身像好,还是双身像好?
答:如果修《如意宝珠》就用单身像;如果修《大圆满前行》就用双身像,并且念百字明。这些方式照着书上去做就可以了,刚才我说的那些心态才是最重要的,就是内心里面要怎么去想啊等等。具体的做法很简单的,可以照书上的去学,或者找朋友教一下就行了。但我们往往重视具体怎么去做,而不重视我们用什么心态去做,它的效果是怎么样的,这是错误的。这些具体的做法全部是为了我们的心要怎么样,以正确的心态去修才能修出结果来。这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我今天讲的五加行修行的主题。一切都是为了转变我们的心相续,而不是为了完成五个沉重的任务。如果把它当成一个任务来完成,那什么用都没有。如果不证悟,完成它干嘛呀?当然,种点儿福德还是有的。
问:如果我们平时要忏悔的话,可以把五加行的金刚萨埵修法仪轨,单独抽出来修?
答:可以。五加行是有次序的,刚才我也是按次序来讲,这个次序的设计是有道理的。先让你产生皈依的心,这是一切的基础;然后让你发起菩提心,让你修行的力量变大;然后清除你证悟的业障,积累证悟的资粮;然后去实现究竟皈依。
但是我们有些人一天中就把五个加行全部修一遍,这样可不可以呢?我问过上师们,得出了两种答案。很多年前,我问益西彭措堪布,他说一定要按次序一个一个地修。后来我问慈诚罗珠堪布,针对我的情况,他说五个一起修都可以。而以我自己修行的经验,如果你要踏踏实实地修行,那就应该一个一个地修。但是如果你真的特别喜欢金刚萨埵,可以单独抽出来修,那也没有什么罪过。
至于它是否有加持力,那就和你的心有关系。金刚萨埵修法,就是以金刚萨埵为上师的上师瑜伽;就像阿弥陀佛的修法,就是以阿弥陀佛为上师的上师瑜伽。所以如果你真的很恭敬地去修,修这一个法一样可以证悟的。所以它肯定有加持力的,关键是你怎么去感受它的加持力。阳光普照下来,但是如果你拿伞挡住了,那也没有办法的。这些修法都会有加持力,我们想要获得加持,就要去掉我们的分别心和业障。
问:我也问一个关于中脉的问题。金刚萨埵的修法里面说中脉上面有四个轮,但我看到印度教的瑜伽里有说七个轮、九个轮,这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答:“轮”实际上就是我们的能量的交会点。这四个轮是最重要的,最大的,如果修一些很深细的法(比如大威德金刚、胜乐金刚),还要把一些很特殊的轮(比如密秘轮、宝珠轮、虚空轮)观想出来。如果是大威德金刚的话,就要把头顶上的虚空轮观想出来。但是我们修金刚萨埵或拙火,观想四个轮就够了。那些轮都是存在的,但是我们观修的时候按我们的需要而取就行了。
问:还有一个问题,金刚萨埵修法说的这些脉轮的颜色跟有些书上说的不同,比如有些书上说喉轮是蓝色的,但金刚萨埵修法里面好像不是。
答:它的颜色也是根据需要而来的。包括有中脉也有左右脉,内密与大圆满要求观想的脉是不一样的,有的说左边是精脉,右边是血脉;有的说左边是血脉,右边是精脉。这也是根据各自的修法而定,你修的那个法的传承是怎么样的,你就要怎么样去修。但是问这些东西好像用处不大吧?
问:师兄您好!我们每天早上要念21遍百字明,前面什么仪轨都没有,只是念21遍百字明,那还要不要像刚才那样去观想?
答:无论如何都要有发心哦。我们做任何善法(念咒、磕头、供水,等等)都一定要有发心和回向,“三殊胜”是不能忘的。发心的时候,你也可以按照仪轨来念,也可以不按照仪轨,但是起码也要在头脑里面想一下:我做这件事是为利众生愿成佛,然后再开始念百字明。念完了以后,你还得回向一下:以此功德回向给所有众生。一定要这样子,“三殊胜”是不能忘记的。
问:谢谢!另外我想问一下:这是不是也要观想像您刚才说的那样头顶……
答:如果你做得到,那也可以。它们的具体观想方式有差别,但原理是一样的。双身像与单身像是不同的,佛母和佛父嘴里有旋转的轮,带动甘露水从莲花里面流下来,然后经过头顶这么流下来。你如果能够观想一样可以的。
问:那您的意思是说,念百字明和金刚萨埵心咒的时候,观想的是不一样的,是吧?
答:有一点点不一样,但大部分是一样的。
问:那也就是说,早上念百字明的时候,正常来讲要观双身像?
答:是,念百字明要观双身像。
问:刚睡醒的时候,身体还躺着,那要怎么观想呢?
答:躺着观修什么,观修法性呀?(问者答:观修金刚萨埵。)
你还是要尽量坐起来,而且背不能靠着。莲花生大师说:修行不成就的一个原因就是靠着背修行。这是莲花生大师的原话,《空行法教》里面说的。当然,也有躺着的修行方式,但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人不要这样,要坐起来修行。
问:索达吉堪布说躺着念也可以,坐着念也可以。
答:是的,可以。
问:躺着怎么观想呢,观想金刚萨埵也是躺着吗?
答:一样的,观想嘛,你的心指挥它往哪里走,它就往哪里走。(你可以观想你飞起来,但是你飞起来了吗?)但是一般来讲还是要坐起来修行,躺着是有时候实在没办法,比如生病了。或者修一些特殊的修法,比如梦修,要把心轮和喉轮的能量激发起来,这样才能在梦中知道自己在做梦,这是要躺着修行的,但我们平时修行还是应该坐起来。
没有问题了我们就回向。
回向:
索南德义檀嘉热巴涅(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泥波扎南潘协将(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愿度苦海诸有情)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2020年2月美国禅七-三殊胜之正行殊胜、回向殊胜
- 五加行第01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