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子比丘尊珠江措提问:彼刹功德如何?
八十一亿具德佛刹庄严其事功德合集为一,六道众生无余一切成圆满正等觉后,于多于劫量之时,唯一宣说彼刹功德亦述说不尽,我哪能言说?
西方极乐世界成而无坏。往昔无量诸佛降临,现今阿弥陀佛安住,何时无有迁变兴衰。国土之量不可思议,超出数量。彼中不闻八无暇处,绝无苦事,常时喜乐,最极圆满,法如是故名为极乐。
于莲花瑞台中刹那成身,彼非幼童是青春身,具无见顶、千辐轮等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凡生彼刹同为金色身,比丘仪相,心具五神通,丝毫无有五毒烦恼。彼中无老病苦,寿命达无量劫,彼中无有非时而死,无有某时命终转其他身而间断,故彼中不可能不成就正等觉。
现在发愿、业行之果:唯除宿愿为利有情回入生死外,不退堕生死,不可能受生。
处所无量宫及饮食等,仅心中起念便自然现前。彼国无须辛勤农作,食而满足心意,润泽其身,不出大小便秽。国中无凡夫女,然有无量供养天女常时承事自己。恒不离佛,以彼供养兴无量供养云,于自掌中随欲而生。彼土国主弥陀世尊常转法轮。
处所十亿哲莫罗洲中有十亿至尊莲师,藏土亦有二十一位具弥陀冠冕者,此十亿出世者乃是无量光幻化中一分,莲师实际是阿弥陀佛。处所布达拉的观世音,藏土松赞干布噶玛噶也是观音,贤劫千佛彼等一切皆是观音幻化,其化基实际是观音王,其为阿弥陀佛胁士,长时于佛右胁而住。处所杨柳宫的秘密主,彼复幻化具称幢名者等十亿幻化,其化基其实是大势至,彼长时于佛左胁而住。
从此瞻部洲处去彼方,有吉祥圣者龙树、塔波尊者、琼波南嘉尊者、索仁哲、空行虚空胜幢、至尊龙巴金刚持等。佛说总的有七十二亿菩萨,由此刹土生彼刹中,又说有十万比丘眷属。
凡生彼刹者具无碍神通,因此东方现喜、药师刹、南方具德刹、北方圆满事业刹,以及南部布达拉、哲莫罗洲、西部邬金圣境等一切刹土,以自神变力无碍游行。于彼彼刹中广兴供养,求灌顶教授,不耽搁很久就很快返回极乐刹中。法如是故,若生彼刹,与生一切刹无别。想来此处看戏也可以。在此刹中,弥勒、狮子吼等一千佛尊应世之时,自己前来献供、听闻圣法,不过夜而返回极乐刹。
心子尊珠!此生寿终就去彼刹,须生决定心。从现在起,心里要善加考虑:下三恶趣有不可思议的苦,上人天乐仅是一场春梦。
浊时圣教衰减期,纵然自己可以从人再转人,但由诸缘非时死等,多有障缘。幼时十岁以前童稚无知,很多时间以衣食散乱而度过,睡眠消尽一半寿命,现在寿量过四十岁时修法无暇,没见到吗?人普遍五毒烦恼强,利益他反作损害,于一切智者、成就者作诽谤,于十不善业放肆而行。今天真佛再来也难利益众生的话,做不到众生义利反成苦因。于诸亲友徒众等,自己死后不久就生为人,也遇不到他们。这些要铭记在心。
经中说:往生者最终在彼刹中圆满正等觉,法如是故,凡是往生者,唯是一生所系菩萨。
儿啊!心中记住此等利益,发愿唯修净土愿,唯修弥陀、观音圣尊,你应纳受。
如是义,于马年八月八、九二日上下午座间比丘恰美述说,尊珠江措记录,第四十二品竟,愿吉祥!
大师开示念佛:
蕅益大师示念佛法门:
念佛法门,是一个佛教术语,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
可惜今人,将念佛看做浅近勾当,谓愚夫愚妇工夫。所以信既不深,行亦不力,终日悠悠,净功莫克!设有巧没方便,欲深明此三昧者,动以参究谁字为向上;殊不知现前一念能念之心,本自离过绝非,不消作意离绝。即现前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自超情离计,何劳说妙谈玄?只贵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毕此一生,誓无变改。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一得往生,永无退转。种种法门,咸得现前。切忌今日张三,明日李四;遇教下人,又思寻章摘句;遇宗门人,又思参究问答;遇持律人,又思搭衣用钵。此则头头不了,帐帐不清。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瞋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试自简点:若身心世界犹未放下;贪瞋痴念犹自现起;是非人我犹自挂杯;间断夹杂犹未除尽;妄想驰逐犹未永灭;种种他歧犹能惑志,便不为真念佛也。要到一心不乱境界,亦无他术,最初下手,须用数珠,记得分明,刻定课程,决定无缺;久久纯熟,不念自念,然后记数亦得,不记亦得。若初心便要说好听话,要不着相,要学圆融自在,总是信不深,行不力。饶你讲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转语,皆是生死岸边事。临命终时,决用不着。珍重!(《蕅益大师示念佛法门》)
印光大师法语:
若论念佛法门,唯以信愿行三法为其宗要。三法具足,决定往生。若无真信切愿,纵有真行,亦不能生。况悠悠泛泛者哉。蕅益所谓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三世不易之常谈,三根普被之妙道也。宜通身靠倒,庶亲证实益耳。信愿行三,十要中皆悉详示。而第一要,弥陀要解五重玄义中,第三明宗,发挥三法,最为精详。其后节节段段,皆有指示,宜细参阅。此不备书。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印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居士以年将半百,身系樊笼,素未参寻知识。倘欲即生了脱,但当专主净土一门。金刚法华,且先置之度外。待净土大通,一心已得后,再行研究不晚也。若此刻便即从事,恐智力不给,得彼失此。一法未精,二利咸失耳。拣魔辨异录系禅宗。深通教理者尚不易知,况居士乎。凡禅宗典章,概勿研究。以禅宗意在言外,若按文解义,则错会佛法,以善因而招恶果。释氏稽古略,乃记事之书,而以禅宗为主。凡属此种言句,皆当置之勿究可也。吾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灭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灭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全无恭敬,虽种远因,其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凡见一切信心人,皆须以此意告之。此系从初心至究竟之决定实义。若当作腐僧迂谈,便为自暴自弃,岂特孤负(印光),实为孤负自己也已。(增广文钞卷一)
印光大师指归净土: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极平常,益极殊胜。良(诚然,的确)由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统摄律、教、禅、密之宗,贯通权、实、顿、渐之教。于一代时教中,独为特别法门,其修证因果,不得以通途教义相绳(衡量)。(《无量寿经颂》序)以果地觉,为因地心:令友所问,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者。以阿弥陀佛所证之菩提觉道,即阿弥陀佛一句万德洪名,包摄净尽。念佛众生,果能恳到执持忆念。则以弥陀果德,熏染自己业识妄心。熏之久久,业尽情空。心与佛合,心与道合。全众生心,成如来藏。(印光大师《答丁福保居士代友人问一则》)因该果海,果彻因源:该,即赅,包括,包含。彻,通。念佛众生的因地之心包含了阿弥陀佛的果觉之海,阿弥陀佛的果觉之海贯通了念佛众生的因地之心源。念佛法门,乃律、教、禅、密诸宗之归宿,人、天、凡、圣成佛之捷径。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小知见人,均谓是愚夫愚妇之法门。岂知华严会上,善财以十信后心,受文殊教,遍参知识,随闻随证。末后至普贤菩萨所,蒙其加被开示,所证与普贤等,与诸佛等。普贤为其称赞如来胜妙功德,令其发十大愿王,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并劝尽华藏世界海诸菩萨,一致进行,求生西方。夫华藏海众,无一凡夫、二乘及未破无明之权(权宜,变通)位菩萨。最下者,即为圆教初住。其人已能于无佛世界,现身作佛,及随类现种种身,以度脱众生。此后从二住,以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位位倍胜。是诸菩萨,皆以十大愿王,求生西方。彼何人斯,敢与彼抗?(致广慧和尚书)十信后心:十信位的最后阶段,如果再进一步破一分无明,即入圆教初住菩萨位而证法身,从此成为法身大士。俾带业往生者,直登不退。断惑往生者,速证无生。此全仗阿弥陀佛大悲愿力,与当人信愿念佛之力,感应道交,得此巨益。较比专仗自力者,其难易天地悬殊也。然每有愚人,卑劣自居,不敢承当。亦有学者,大乘自命,不屑修习。须知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地狱相现,善友教以念佛,未满十声,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以卑劣自居者,可以兴起矣。《华严》一经,王于三藏,末后归宗,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普劝善财及华藏海众,一致进行,求生西方,以期圆满佛果。此之法门,何敢视作小乘?况善财已证等觉,海会悉证法身,彼尚求生,我何人斯(耳),不屑修习?岂但高竖慢幢,直是毁谤《华严》。欲张大乘之虚名,亲造谤法之极祸。(《念佛恳辞》序) 兴起:因感动而奋起。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犹当逊(xùn不及)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历劫修证者,益(更加)宜(应该)挹其高风。普被上中下根,统摄律、教、禅、宗。如时雨之润物,如大海之纳川。偏、圆、顿、渐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大、小、权、实一切行,无不还归此法界。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一生,圆满菩提。九界众生离是门,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是以《华严》海众,尽遵十大愿王。《法华》一称(若人散乱心,入於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悉证诸法实相。最胜方便之行,马鸣示于《起信》(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谓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易行疾至之道,龙树阐于《婆沙》(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释迦后身之智者,说《十疑论》而专志西方。弥陀示现之永明,著《四料简》而终身念佛。汇三乘五性,总(全部,皆)证真常。导上圣下凡,同登彼岸。故得九界咸归,十方共赞,千经并阐,万论均宣。诚可谓一代时教之极谈,一乘无上之大教也。不植德本,历劫难逢。既获见闻,当勤修习。(印施《极乐图》序)
【此文稿为初打内容,未经仔细校对,强烈建议结合音频阅读】
今天是禅七的第三天,也是净土交流课的第二课,不管你们打坐打得怎么样,课还是要一课一课上下去的。
我们今天要把上堂课《选择净土文》的内容继续学完,接下来还要学几位净土祖师对念佛法门的开示。内容有点多,我也不敢说太多的闲话,如果牢骚发、感言出,稀里糊弄过去的话,时间就没了。
我们现在马上言归正传,闲话少说,回到上堂课的内容里面:
法子比丘尊珠江措提问:彼刹功德如何?
上堂课讲到,乔美仁波切向他的弟子介绍了各种各样的刹土,他的比丘弟子叫做尊珠江措,问乔美仁波切:“彼刹的功德如何?”就是问极乐净土的功德是怎么样的?
现在我们每周学习的《无量寿经》,也是介绍极乐净土的殊胜功德。从经论上学的是经过翻译了的释迦牟尼佛的开示,在几千年以后我们才读到的东西。现在看到的乔美仁波切是十七世纪的人,跟我们相差只有三四百年的时间(1609年距离现在大概是四百多年)。但是,相比佛经的时间要短很多,而且从跟我们很近的一个成就者嘴里面说出来,让我们去了解极乐净土的殊胜之处,也挺有意思的。接下来看他怎么说的:
八十一亿具德佛刹庄严其事功德合集为一,六道众生无余一切成圆满正等觉后,于多于劫量之时,唯一宣说彼刹功德亦述说不尽,我哪能言说?
他谦虚了一下,怎么说的?他说净土集中了八十一亿具德佛刹庄严其事的功德,然后把它合起来。我们读的《无量寿经》说的是什么?说的是二百一十亿。那是不是要跟他去讨论一下,到底是八十一亿准确还是二百一十亿准确?其实这些都是虚数,就是很大数字的意思。
不能说是佛经不准确,也不能说是乔美仁波切说的不准确,只是他们从不同的经论里面看到的数字不一样。关于数字,比如“亿”这个数字,在印度的时候,不一定是像我们说的万万,有时候说十万、百万、千万也叫亿的。所以,数字到底怎么样,我们不能太过计较,经过了几千年、几百年的传承,或者不同的文化,对数字不像我们现在这样弄得丝丝如扣,但也不能说他们不准确,这是文化传承的原因。
“六道众生无余一切成圆满正等觉后,于多于劫量之时,唯一宣说彼刹功德亦述说不尽”,六道众生全部成了正等觉,过了很长的时间,无量无边的功德怎么都说不完。后面说的是时间,也就是很长很长,直到六道众生全部成佛,时间实际也是无量无边的,意思就是他的功德永远说不完。
这么一个佛刹多的功德,你去问他彼刹功德如何?他怎么说啊?这是用另外一种方式——时空广大的方式来说。先以他不能言说的方式来说极乐净土的功德非常殊胜,后面还会具体再说的,因为怎么也得要说一下嘛。
西方极乐世界成而无坏。往昔无量诸佛降临,现今阿弥陀佛安住,何时无有迁变兴衰。国土之量不可思议,超出数量。彼中不闻八无暇处,绝无苦事,常时喜乐,最极圆满,法如是故名为极乐。
文字很容易看懂,其实里面包含了其他的含义。说“西方极乐世界成而无坏。往昔无量诸佛降临,现今阿弥陀佛安住”,这里面已经跟我们传说的法藏比丘有其他不同的含义了。
有一个关于佛教教理的差别,每一个有情有五蕴——色受想行识,我们想蕴清净之后就是阿弥陀佛。难道说法藏比丘以前的有情,想蕴清净了以后就不是阿弥陀佛吗?怎么理解?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其实是这样的,阿弥陀佛是针对我们这一期众生说的一个缘起,而且针对我们这些众生来说,法藏比丘呈现出来的阿弥陀佛是化身。我们每一个有情的想蕴清净之后是报身,那是无始以来都有的,他可以不叫阿弥陀佛,叫西方莲花佛也是可以的。
但是,与我们这一期众生的缘起,以他的报身再化现出,以法藏比丘这样的缘起方式来呈现的,那就是现在在极乐世界安住的阿弥陀佛。在那以前的无量诸佛其实也是阿弥陀佛,是我们想蕴清净的报身。所以,前面的五蕴是以报身的方式来说的,它是往昔无量诸佛。而且,“西方极乐世界成而不坏”,指的也是这个。极乐世界一开始就有的,到后来也不坏的,但是对每一期的众生,每次要以各种不同的阿弥陀佛的化身出来。
“何时无有迁变兴衰”,从报身的角度就是没有迁变兴衰,但从化身的角度,阿弥陀佛是要圆寂的。阿弥陀佛圆寂了以后,接着是谁来主持西方极乐世界呢?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再圆寂后就是大势至菩萨。
当观世音菩萨成为西方极乐世界主尊的时候,那时候还叫西方极乐世界吗?那时候观世音菩萨会不会变成阿弥陀佛?那时候对他们的众生说西方极乐世界,又会换一种化身的说法,明白吗?那要很长时间,等到阿弥陀佛圆寂,我的天呐(广东话“有排熬”)!
他说的不坏,是说外面的相不坏,外相会逐渐越变越好,但不是说不变化、不会衰。为什么呢?因为是以诸佛菩萨的愿力成就的东西。极乐世界不一定要叫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可以叫观世音菩萨的极乐世界。《普贤行愿品》里面有一个愿力说的是“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这个就是说以愿力成就的。
愿力会大到什么样的程度?——众生无尽,我愿无尽。以他这样的愿力成就了,净土也是不会坏的,但不坏并不代表不变化,还是在刹那变化的。对于我们带业往生的众生去,肯定是刹那变化的,刹那不变化的话,怎么会三不退一直到成佛呢?
但极乐净土里面连刹那变化都没有,只有一个土——常寂光土。其他的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以及圣凡同居土,都是刹那在变化的。但是,这变化对每一个去了的众生都是一直变好,直到成佛到不变,也不会退。这就是极乐净土的无上殊胜,所以我们要去了解这些话。
“国土之量不可思议,超出数量。”极乐净土的大小或者时间的延续性是一样的,时空、宇宙是没办法用我们的头脑去计数的,所以叫超出数量。大家不用担心我们去了以后,还有没有住房等问题,没有这些事。在那种境界里面(都不说刹土了),是不闻八无暇处的。
有哪八无暇?我们天天在说暇满人身,反过来就是八种无暇——三恶道的地狱、饿鬼、畜生,佛不出世,边地(听不到佛法,佛出了世也听不到佛法),长寿天(修定以后没有证悟,以为有定就是证悟,结果去了长寿天,虽然成了人,但无佛出世),持邪见者,诸根不具(或者叫做喑哑,耳聋、眼瞎等等)。
诸根不具太笼统了,其实应该是暗哑,眼睛瞎、耳朵聋是最恼火的。有些人的鼻子不行,他也可以学佛。总之,有人就说是诸根不具,我们也不要太计较了。
八无暇里还有一个是邪见,这个时代有很多邪见之人,根本不信佛,比如唯物主义者。甚至是信其他宗教的,都叫持邪见者,也就是三观不正。
以上是讲八无暇。极乐世界里面肯定不会有这些情况——“不闻八无暇处”。
“绝无苦事”,如果我们的心呈现出极乐世界那样的状况,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苦事,肯定没有苦,所以叫极乐。“常时喜乐”,而且喜乐的方式非常圆满——“最极圆满”。“法如是故名为极乐”,这就是极乐世界。
于莲花瑞台中刹那成身,彼非幼童是青春身,具无见顶、千辐轮等三十二相、八十随好。凡生彼刹同为金色身,比丘仪相,心具五神通,丝毫无有五毒烦恼。彼中无老病苦,寿命达无量劫,彼中无有非时而死,无有某时命终转其他身而间断,故彼中不可能不成就正等觉。
出生在那个状态里面,实际就是我们的心(现在这个身体)毁灭了,心就会呈现出极乐世界的状况。那时候会发现在莲花的瑞台瑞相里面,一下就成了身体,不用十月怀胎,也不用考虑剖腹产、顺产,一下化身就成了。
然后“彼非幼童是青春身”,不是像儿童,是一生下来就正值青春壮年,处于最好的时候。而且“具无见顶”,就是佛陀的顶,脚有千福轮等等之类的三十二相,还有八十随好。
“凡生彼刹同为金色身”,也就是我们说的紫磨金身。“比丘仪相”,呈出家的样子。“心具五神通”,有五种神通。“丝毫无有五毒烦恼”,内在的被压制,外在的不会引起五毒烦恼。
“彼中无老病苦”,也就是八苦都没有。他写了无老病苦,那有生苦吗?生苦也没有,莲花化身有什么苦啊?但也有说万一生在边地刹土,五百年见不到阿弥陀佛,那也算是一种苦,在八苦中间勉强说有一点点生苦。这只是一种讨论,但那个都算苦的话,我也想去一下,哈哈!
“寿命达无量劫”,直到成佛为止。“彼中无有非时而死”,因为无苦,就没有什么大的违缘,也不会生病、不会被车撞、不会染新冠,所以无有非时而死。
“无有某时命终转其他身而间断,故彼中不可能不成就正等觉”。也不会到寿命尽了,转到其他的身体,然后这种修行就断了,没有这种事。在那里只能够一直到成佛,除非你自己发愿再去其他地方救度众生,不然就会一直下去到成佛。
现在发愿、业行之果:唯除宿愿为利有情回入生死外,不退堕生死,不可能受生。
乔美仁波切对弟子说,你现在应该去发愿,自己修行的业行结果应该怎么样呢?除了宿愿,为了利益有情而回入生死(回到轮回里面去)利益众生以外,绝不像普通人一样退堕生死——不是乘愿来的,是随着业力来的。发了这样的愿,就不可能再像普通人那样因为业力流转而受生,除非因为宿愿为利有情而回入生死,像菩萨一样乘愿再来,那是另外一回事。
处所无量宫及饮食等,仅心中起念便自然现前。彼国无须辛勤农作,食而满足心意,润泽其身,不出大小便秽。国中无凡夫女,然有无量供养天女常时承事自己。恒不离佛,以彼供养兴无量供养云,于自掌中随欲而生。彼土国主弥陀世尊常转法轮。
到了极乐世界后,“处所无量宫及饮食等”,你想吃什么、住哪里,“仅心中起念便自然现前”,按照四川话来说,叫安逸、巴适。
这种安逸、巴适里面带有人类贪欲的呈现,在极乐净土那里不会有这些的,只要一想,比如好奇什么一下就出来了。包括我们现在看到:“哇,这个无量殿漂亮”,一想马上就有了。住的地方是这样,饮食也是一样,“哇,我想吃什么什么”,一下就出现了,而且绝对会有食欲。那是不是贪欲呢?不是。因为人类的贪欲会引发求不得苦、爱别离苦,那里不会,但也是一种欲,只能叫做妙欲,很难理解!
“彼国无须辛勤农作,食而满足心意,润泽其身,不出大小便秽。”
那里不用种田的,也不用朝九晚五、九九六。“食而满足心意”,吃东西就能够满足你,而且身体能够受到很好的滋养。比如八功德水,并不是你所想象的由人类业力出的食物。人类业力出的食物是滋养你,但又和毒混在一起的。我们进食是把养分、滋养的东西吸收了,同时又把剩下没有养分的东西排出去,所以会有大小便秽(粪便)。
便秽排出来后,对于我们来讲是废物,但对于田和植物来讲是营养品。植物吸收我们排出去的废物,慢慢得到滋养,又成长起来结成果实。植物吸收了我们排出的废料,又长成了我们所需要的营养品,然后我们又把植物吃了,就这么一直循环下去。
但极乐净土就不是了,到那里的有情都是愿力而成,不会有污秽的东西,不会有毒,不会有我们不需要的,也没什么东西需要排的,所以“不出大小便秽”。(经常有人问极乐世界拉不拉屎的问题,这里就回答了。)
“国中无凡夫女,然有无量供养天女常时承事自己。”
很多师兄听到就觉得很爽,你是比丘身,去了以后就别想这个,她只是来供养你从而积累功德的。而且,这些来供养的天女不是你所想象的人间样子,好多都是菩萨或者阿弥陀佛的化现,所以你不用想这个。
很多师兄会说:“算了,我们不去这里了,我要去哪里哪里……”这种人想往生去那里的目的不是为了利益众生(为利众生愿成佛),骨子里面想的是要借一个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有很多师兄都是这样的,所以听到这些就会开心。
“恒不离佛,以彼供养兴无量供养云,于自掌中随欲而生。”
“恒不离佛”,在那里天天都有普贤菩萨、文殊菩萨等大德,随时可以见到阿弥陀佛、观音大士、大势至菩萨,所以肯定是恒不离佛。
“以彼供养兴无量供养云,于自掌中随欲而生”,你想供养佛、大菩萨的时候怎么办呢?你一想就出来了,可以“兴无量供养云”。云是指很多,而且运载起来非常容易,可以像云一样运走,像我们说的孙悟空筋斗云——“蹦”的一下就出去了。
其实极乐净土不但要供养净土的佛,也会去其他的刹土供养其他的佛,也是一想就出来了。
“彼土国主弥陀世尊常转法轮。”
阿弥陀佛经常在那里召开法会,有时候还会单独来给你讲法。如果祈请的话,他会单独出现在你面前,你很容易看到,还会单独给你讲法,那真是爽到不得了!我们很难想象那种快乐,人类没有这种能力,因为我们的快乐基于我们的感受、我们的经历。如果没有经历过那种快乐,你想不出来的,所以不可思议。我们再看下面的内容:
处所十亿哲莫罗洲中有十亿至尊莲师,藏土亦有二十一位具弥陀冠冕者,此十亿出世者乃是无量光幻化中一分,莲师实际是阿弥陀佛。处所布达拉的观世音,藏土松赞干布噶玛噶也是观音,贤劫千佛彼等一切皆是观音幻化,其化基实际是观音王,其为阿弥陀佛胁士,长时于佛右胁而住。处所杨柳宫的秘密主,彼复幻化具称幢名者等十亿幻化,其化基其实是大势至,彼长时于佛左胁而住。
什么叫做十亿哲莫罗洲?每一个日月小洲里面都会有南瞻部洲,南瞻部洲旁边还有两个小洲,其中一个小洲叫做哲莫罗洲,每一个洲都有一个莲师安住在那里,所以有“十亿至尊莲师”。
藏土,即现在的藏地,都有二十一位具弥陀冠冕者。当时都有修到弥陀的这种程度,或者自己能够呈现为阿弥陀佛报身这样的成就者(也就是修成佛了),而且呈现出阿弥陀佛本尊相的成就者,所以叫做“亦有二十一位具弥陀冠冕者”。
“此十亿出世者”,也就是至尊莲师。“乃是无量光幻化中一分”,也就是阿弥陀佛(也称为无量光佛)幻化出来的一小部分,一分就有十亿个莲师。而莲师实际上是阿弥陀佛,所以说莲师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处所布达拉的观世音,藏土松赞干布噶玛噶也是观音”,藏土的松赞干布国王也是观音菩萨的化身。“贤劫千佛彼等一切皆是观音幻化”,我们再去看那种幻化的话,贤劫千佛都是化身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其实全都是报身的观音佛幻化的。
一提到“观音”,我们马上就想到观音菩萨,那是另外一个对我们幻化的十地菩萨。真正的观音是佛,很早以前就成佛了,称为正法明如来。而且佛从法身,你说这个佛那个佛都是不对的,佛就是一个,不管哪里的佛,三世诸佛就是一个本质。
然后他们会有报身,报身里面就有五方佛,同时也有观音佛——呈现出观音这样的佛。报身佛又可以幻化出很多很多的化身佛,比如释迦牟尼佛等等各种各样的佛,还可以幻化出观音菩萨。
如果从缘起和心地的角度去说是怎么回事呢?从理义上说观音菩萨,他是我们内心或者心性里面慈悲那一部分的清净幻化。所以,不要提到观音就认为是一个人的形象,手拿杨柳枝提着篮子,那是民间传说。但那样也是可以的,他不但手拿杨柳枝、提篮子,还有很多很多的幻化形象,比如松赞干布也是的。
“其化基实际是观音王”,观音王即观音王佛。观音王是什么呢?“其为阿弥陀佛胁士”。西方三圣,中间阿弥陀佛是主尊,观音在右边(右胁士)——“长时于佛右胁而住”,称为观音王。
“处所杨柳宫的秘密主,彼复幻化具称幢名者等十亿幻化,其化基其实是大势至,彼长时于佛左胁而住。”
住在杨柳宫的一个秘密主,我们经常说的大势至称为秘密主,在密宗里面称为金刚手菩萨。这里说他住在杨柳宫,有时候说观音菩萨也住在杨柳宫,其实他们住在哪里都没关系。
“彼复幻化具称幢名者等十亿幻化”,称幢名就是具有无量殿那样的成就者,也有十亿个。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有十亿个日月小洲的世界,也有十亿个这样的幻化,他的化基就是大势至菩萨,在佛的左胁而坐,是西方三圣之一。
那西方三圣到底是报身还是化身呢?有报身也有化身。我们去圣凡同居土就只能看到化身(能够圆寂的化身),但实报庄严土和常寂光土怎么能说他是化身呢?那里肯定是报身或者是法身。所以,西方极乐净土不是我们认为的一个人,要么是化身,要么是报身,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世界观。
去了圣凡同居土,你还是个凡夫,看到的当然是化身了。如果你看到报身,那就不是圣凡同居土,可能已经是实报庄严土。在实报庄严土看到的肯定都是报身,如果进到常寂光土了,那随时都处在法身中间,看到的都是法身。
我们要建立这样的世界观,不要老是觉得我们看到的就是一个真实、客观的东西。并非如此,这其实是你的心的清净程度的一种影子(投影),包括我们身体的报化。我们的身体是一个正报,其实也是假的。前世做点好事又做点坏事,结果投影出一个人的身体,虽然你感觉到沉重、感觉到麻痒,其实都是假的,就是个影子。如果不老实、瞎搞,投出来的影子就变成了尼奥(尼奥是我家的狗)。
所以不要认为这些东西是客观的,你看到别人的身体,很多时候也是根据你的业力映照出来的样子。以前上课经常讲,藏地修得很好的老修行人,一头牛走过来,他看到的是移动着的坛城,并合掌退到一边去。但我们看到的就是牛,还理直气壮地认为“肯定是牛嘛,看它昂昂在叫嘛”。所以,看到什么其实是我们内心的清净程度、业力程度的一种体现。
从此瞻部洲处去彼方,有吉祥圣者龙树、塔波尊者、琼波南嘉尊者、索仁哲、空行虚空胜幢、至尊龙巴金刚持等。佛说总的有七十二亿菩萨,由此刹土生彼刹中,又说有十万比丘眷属。
“从此瞻部洲处去彼方”,从我们南瞻部洲去那个地方。有哪些人呢?有吉祥圣者龙树(龙树菩萨是汉传佛教的八宗之共主。汉传大乘佛教有八教,共称龙树菩萨为共主,他也去了那里)、塔波尊者(是藏地的一位尊者)、琼波南嘉尊者、索仁哲、空行虚空胜幢、至尊龙巴金刚持等,都去的那里。
“佛说总的有七十二亿菩萨,由此刹土生彼刹中,又说有十万比丘眷属。”
有七十二亿个菩萨。有人会疑惑:“哇,怎么会是七十二亿?我们人才七十亿呢?”娑婆世界是很长的,从我们这个地方已经去了有七十二亿个菩萨了。有人会问:“人口多了咋办呢?粮食怎么办?”净土没有这个问题。也就是从这里去了那里,然后又说有十万的比丘眷属,这些说的都是虚数。
凡生彼刹者具无碍神通,因此东方现喜、药师刹、南方具德刹、北方圆满事业刹,以及南部布达拉、哲莫罗洲、西部邬金圣境等一切刹土,以自神变力无碍游行。于彼彼刹中广兴供养,求灌顶教授,不耽搁很久就很快返回极乐刹中。法如是故,若生彼刹,与生一切刹无别。想来此处看戏也可以。在此刹中,弥勒、狮子吼等一千佛尊应世之时,自己前来献供、听闻圣法,不过夜而返回极乐刹。
去了极乐世界以后,并不是说其他刹土就去不了,立即用神通到处都可以去。我以前听净空法师讲,他说往生到西方极乐净土的菩萨,去其他的刹土都是贵为上宾。这是一种说法,好像分了上下和高低,菩萨心里面可能不会有什么贵不贵之分,但是他确实有神通,随时可以去这些地方,而且没有车票、机票的问题。“公家给我机票,我就去,不然我就不去”,他不会有这些问题的,他用神通一下就去了。
“于彼彼刹中广兴供养,求灌顶教授,不耽搁很久就很快返回极乐刹中。”
你可以去其他刹土里面求灌顶,去供养,做完这些以后就可以立即回到极乐世界里面。
“法如是故”,那里的情况就是这样的。“若生彼刹,与生一切刹无别”,你具有了极乐世界的护照,等于拥有了所有地方的护照,哪里都可以去。
“想来此处看戏也可以”,你要到娑婆世界,到我们这里来看戏也可以的。
“在此刹中,弥勒、狮子吼等一千佛尊应世之时,自己前来献供、听闻圣法,不过夜而返回极乐刹。”
在我们现在这个世界里面,将来弥勒佛要出来,第六佛是狮子吼佛,即现在的噶玛巴大宝法王。接下来还有九百多个佛,他们在娑婆世界应世出现的时候,你也可以来献供,来听闻佛法。
在那里都不用过夜,听完后就回去了。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在这里讲法的时候,其实有很多极乐世界的菩萨来听法,他们的数量多过我们,只是我们看不到而已。
心子尊珠!此生寿终就去彼刹,须生决定心。从现在起,心里要善加考虑:下三恶趣有不可思议的苦,上人天乐仅是一场春梦。
乔美仁波切对他的弟子说:“说了这么多,这一生结束了,死亡的时候,你就去那里,现在就要生决定心。”
“从现在起,心里要善加考虑:下三恶趣有不可思议的苦,上人天乐仅是一场春梦。”
下三道我们肯定不能去,那里有不可思议的苦,太苦了!但很多人都不信,等你去的时候就没有信不信的问题,苦得连信不信的机会都不会有。
“上人天乐”,人和天道,以及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就是一场梦,最终一定会堕落,所以要去极乐净土。
浊时圣教衰减期,纵然自己可以从人再转人,但由诸缘非时死等,多有障缘。幼时十岁以前童稚无知,很多时间以衣食散乱而度过,睡眠消尽一半寿命,现在寿量过四十岁时修法无暇,没见到吗?人普遍五毒烦恼强,利益他反作损害,于一切智者、成就者作诽谤,于十不善业放肆而行。今天真佛再来也难利益众生的话,做不到众生义利反成苦因。于诸亲友徒众等,自己死后不久就生为人,也遇不到他们。这些要铭记在心。
现在这个五浊恶世的时代,圣教在衰减,虽然自己可以再做人,有人说这世修得不好,发愿下世做人再修过,但是“诸缘非时死等”。诸缘非时死,你本来应该活七十岁,但三十六岁时候就被干死了。怎么干死的?可能汽车,也可能被驴踢了脑袋,或者被门板夹了,这叫非时死。“多有障缘”,有各种各样的违缘影响你。
“幼时十岁以前童稚无知”,很多再来人小时候都是傻的。我听到真正被公认的大德都讲他小时候打鸟(名字我就不说了,不是我,我不是什么大德),因为胎障会把他障了。
“很多时间以衣食散乱而度过”,我们要去揾食(广东话:依家揾食艰难),要去找吃的、穿的,要工作,这些都是散乱。
“睡眠消尽一半寿命”,虽然耗不到一半,三分之一肯定要耗,一般人都要睡八个小时。
“现在寿量过四十岁时修法无暇”,现在寿量过了四十岁的人,很多时候修行都找不到时间。
“没见到吗”,他在问没看到这样的吗?他们那时候都这样说,我们现在不要说四十岁,任何时候都修法无暇。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衣食散乱、睡眠消尽三分之一,手机耗尽了四分之一、五分之一都难讲,整天都拿着手机在玩。
“人普遍五毒烦恼强”,现在的二十一世纪更是如此,贪嗔痴慢疑五毒非常炽盛。
“利益他反作损害”,你去利益他、帮他,他却反过头来整你、诽谤你,这种事情多得很。
“于一切智者、成就者作诽谤”,这样事情现在也有很多。
“于十不善业放肆而行”,现在是不是?我们以前觉得十恶不赦的事情,现在都会觉得没问题,因为大家都在做。
“今天真佛再来也难利益众生的话,做不到众生义利反成苦因。”
这不是我说的,是乔美仁波切说的,他说“今天真佛再来也难利益众生”。“做不到众生义利反成苦因”,法教给他不但利益不了他,反而拿着这个殊胜的对境进行诽谤、造业,反而成了他的苦因。
“于诸亲友徒众等,自己死后不久就生为人,也遇不到他们。这些要铭记在心。”
你的亲人、徒众、心心念念的人,死了以后就算很快就成为人,你也难遇到他们,不知道他们会去哪里,所以要把这些铭记在心。
他在告诉他的弟子要记住这些。你们不要认为这些话是对他的徒弟说的,现在记录下来是对我们说的。
经中说:往生者最终在彼刹中圆满正等觉,法如是故,凡是往生者,唯是一生所系菩萨。
“经中”指《阿弥陀经》也好,《无量寿经》也好,所有关于极乐净土的经里都说,在极乐世界里面最终一定会圆满成佛。就是这样的,法尔如是,“法如是故”。凡是往生那个地方,只做一生的菩萨,最后成佛。不可能再去转个生又做菩萨的,就只做一生的菩萨。
儿啊!心中记住此等利益,发愿唯修净土愿,唯修弥陀、观音圣尊,你应纳受。
这是他对他的徒弟尊珠江措说的。心中要记住这些话,要发愿修净土、发愿往生,修弥陀和观音。
如是义,于马年八月八、九二日上下午座间比丘恰美述说,尊珠江措记录,第四十二品竟,愿吉祥!
“如是义”,这是尊珠江措的记录。“于马年八月八、九二日上下午座间比丘恰美诉说,尊珠江措记录。第四十二品竟,愿吉祥!”这一段是属于《山法》那本书四十二品里面节录的一段。
我们已经把《选择净土文》学完了。现在要赶紧讲其他祖师的开示,不然讲不完。
前面是藏传佛教的一位大德说的选择刹土的一篇文章,现在把汉传的净土宗的两位祖师——蕅益大师和印光大师,他们关于念佛法门的我认为比较精彩的开示,节录下来跟大家分享。
我们牢骚不能发闲话不能扯了,立即回到正文上。
蕅益大师示念佛法门:
念佛法门,是一个佛教术语,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
蕅益大师说念佛法门是佛教一个法门的术语,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不是谈玄说怪的。要怎么办呢?“深信力行”,信愿行要当真,这是它的关要——“只深信力行为要耳”。
佛说:“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你只要念阿弥陀佛,相当于修禅,而且是最深最妙的一种禅。我们对“禅”字怎么理解的?禅定或者是禅宗的参禅。但最好的禅就是念佛,这是佛陀说的。
天台宗说:“四种三昧,同名念佛”,有四种很精髓的修行方法。同名念佛,其实就是有四种念佛的方法。“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的王(三昧是精髓和定的意思)。
天台宗里面说定有四个大类型的定,不管什么样的定,其实根子上都是念佛。而念佛这种精髓、这种定、这种三摩地,是所有定中的王、所有精髓中的王,三昧有定,三摩地是精髓的意思)。
“云栖”是指莲池大师。大家还记得莲池大师吗?明末的四位大德——蕅益、莲池、紫柏尊者、憨山大师。
“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五宗。”只要你念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就是包含的意思,包含了大乘的八个教。
大乘的八个教就是八个宗派。有哪八个宗派呢?天台宗、三论宗、律宗、净土宗、法相宗、禅宗、华严宗、密宗。只要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把这八宗(八个门派)的精华全部集中在一起了。
“圆摄五宗”,中国是禅宗最厉害,禅宗有五个宗,一花开五叶。有哪五宗呢?临济宗、曹洞宗、沩仰宗、云门宗、法眼宗。
只要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把八个宗派的精华集中了,也把禅宗里面五个宗派的所有内涵全部包含了。“一句阿弥陀,该罗八教,圆摄五宗”,是不是这样的?真是这样的。不管是八教也好,五宗也好,都是追求心性,追求开悟。
阿弥陀佛是证悟了的人,从我们心性的角度上讲,他是我们想蕴清净的底层,实际上就是我们的心性。从三转法轮显现跟实相一致,如果以阿弥陀佛这种方式去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句佛号跟自己的心性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念阿弥陀佛实际上是在念心性。从这个角度(理义)去讲的话,一句阿弥陀佛就是该罗八教、圆摄五宗。
可惜今人,将念佛看做浅近勾当,谓愚夫愚妇工夫。所以信既不深,行亦不力,终日悠悠,净功莫克!设有巧没方便,欲深明此三昧者,动以参究谁字为向上;殊不知现前一念能念之心,本自离过绝非,不消作意离绝。即现前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自超情离计,何劳说妙谈玄?只贵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毕此一生,誓无变改。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一得往生,永无退转。种种法门,咸得现前。切忌今日张三,明日李四;遇教下人,又思寻章摘句;遇宗门人,又思参究问答;遇持律人,又思搭衣用钵。此则头头不了,帐帐不清。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瞋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蕅益大师是净土宗的第九祖,印光大师是净土宗的第十三祖。以前还跟大家讲过,净土的祖师不是像禅宗或者密宗的祖师,一代代地以人这么传下来,而净土祖师是大家公推的。对净土弘法有功德,自己本身的修行好,德行也非常的高尚,在那个时代有巨大的影响力,这样的人才能称为祖师。
蕅益大师是第九祖,他说今天的人把念佛看做是“浅近勾当”。有些修大圆满的就很得意,让他们念佛就说“我不去念佛”,甚至对念佛的人说“你就只能念佛”。他们不知道念佛有多牛,认为是愚夫愚妇的工夫。其实并非如此,念佛是普被三根,笨的人可以念,聪明的人念了也不亏,再聪明的如文殊菩萨都念,那你是哪个新鲜萝卜白菜?
有些人不清楚净土里面的甚深含义,“所以信既不深,行亦不力”,念起来也不得力。不得力是什么意思?第一个自己念不下去;第二个即使坚持念下去,最后越念越烦,根本不想念。
“终日悠悠”,就是整天懈怠。修净土就是修净业,“净功莫克”,就是没办法让净功增上,让净功去克服掉我们的业障。
“设有巧没方便,欲深明此三昧者,动以参究谁字为向上。”
这跟禅宗套在一起了,如果我们想明白念佛到底是谁、有多厉害,要怎么办呢?巧设方便。你要深明这种三昧(三昧可能是指三摩地那种定,也可能是指精髓),想明白这个精髓,要怎么办呢?“动以参究谁字为上”。很多人想明白究竟三昧,就要去参究谁字为上,念佛的是谁,都认为是这个。
“殊不知现前一念能念之心,本自离过绝非,不消作意离绝。”
你们整天都想去参念佛是谁,参究谁字为上。禅宗就是这样子,设有权巧方便,这是一种方便。你要去参念佛是谁,风动幡动,是谁让他们在动,拖死尸的是谁……去参究这个东西,大家以为这个是为上。
但是你不知道“现前一念能念之心”,指我们去念佛本身的那种心力,本来就“离过绝非,不消作意离绝”。念佛这个心本身就是觉性,离开所有的过失,离开所有的不妥——绝非。“不消作意离绝”,不要故意让他空掉等等之类的。
“即现前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自超情离计,何劳说妙谈玄?”
我们的能念之心,本来就是离过绝非的,不用作意离绝。念出来的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跟那个能念之心是一样的,都“本自超情离计”。能念的心跟你念这句阿弥陀佛也是一样的,超越各种各样的凡情,离开我们的遍计,跟我们的心是一致的,不用你去说玄谈妙。
不用像禅宗一样,搞这样那样的公案、唱诵、诗词,弄都弄不完。你要参究那个东西,不用去参谁字为上,只要念就行了。他的意思是能念所念的其实都是那个,不用去说玄谈妙。那要怎么办呢?
“只贵信得及,守得稳”,你要真的相信有这么回事,也要相信这样的理义,而且要坚持念下去才叫守得稳。一般守不稳的是什么?人家一说“你念佛怎么怎么样了”,你就守不稳了,或者是念着没什么感觉,然后就念不下去了。
大部分都会这样子,资粮不够或者习气太重、业障太深就念不下去。一直念念念,念得不过瘾,他就不念了,也就是说他心里面需要过瘾。过瘾是怎么个过法,每个人也不一样。有些人念的时候很愉悦,有些人念的时候会放光,有些人会念得有香气。如果各种各样的情形都不出现,他也不愉悦,就坚持不下去了,这也叫守不稳。守得稳是非常难的,一定要积资净障。很多人积了资但没净障,有的是净了障但没积资,都没办法守得稳。
守得稳,才能够直下念去(一直这么念下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毕此一生,誓无变改”,这就是对念佛人的要求。一昼夜也就是一天,念十万,或者五万,或者三万,他没有定数字,但是以决定不缺为准。什么叫做决定不缺?哪天不念时会觉得好像少了什么东西,念得不够时就要争取念够。要毕此一生,一直念到死为止都不变——誓无变改。
“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
如果你真的这么念却不往生,那三世诸佛都在说假话。
“一得往生,永无退转。种种法门,咸得现前。”
如果你真的去了那里就不会退转,不管什么法门,大圆满、中观都可以马上现前,也不用学,立即就懂了。然后要怎么办?
“切忌今日张三,明日李四;遇教下人,又思寻章摘句;遇宗门人,又思参究问答;遇持律人,又思搭衣用钵。此则头头不了,帐帐不清。”
你不要颠三倒四,今天这样明天那样,今天张三明天李四。遇到教下人,遇到学教的,你就寻章摘句——哪部经怎么说的?含义又是什么?……遇到宗门人,遇到禅宗人,又参究问答——搞公案、斗机锋等等……遇到持律人,遇到学律宗的人,又思搭衣用钵——衣服、钵、戒律(男比丘二百多条,比丘尼三百多条)……
这样的话,“此则头头不了,帐帐不清”,这样会弄得纠缠不清,每个事情都解决不了,你自己相续里面都没办法清净。
“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
只要把阿弥陀佛念熟了,这些学教的,“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就是最深信的教理,都在一句阿弥陀佛里面。
“千七百公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
禅宗留下来的公案,大概有一千七百个,这些公案里面表达的甚深含义叫向上机关。比如心性,自心的本来面目也叫向上机关,这些东西也在一句阿弥陀佛里面——亦在里许。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里许。”
学律的,要遵照戒律来办事,表现出来会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各种各样的行为、细行以及净戒,全部都在一句阿弥陀佛里面。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
如果真的念佛,念到放下了身心世界,会很不容易。我们为什么会烦呢?因为放不下,念佛不是你最重要的事,你还有其他事。一个人因为贪欲、习气而放不下,贪欲是很明显的,你在想什么,整天都在围着他想,念佛是另外不重要的事。还有一些习气,习惯做这样做那样,想这样想那样,干这样干那样,就是放不下,各种牵挂太多了。
“真能念佛,不复起贪瞋痴,即大持戒;”
长期的念佛,贪嗔痴都不记得去搞它,或者没有兴趣了,就是大持戒。
“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
这个我们平常都可以修的。遇到什么不满,或者别人不满你,或者你不满别人,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把它忘掉,把它压下去。能够压下去就叫事一心不乱。如果真的念到那种程度,就叫大忍辱。这是在说念佛与六度的关系。
“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
念佛就念佛,不要又去搞其他的,这就叫大精进。
“真能念佛,不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
全神贯注在念佛上,再也不会想东想西、妄想纷飞,那就是禅定,而且是大禅定。
“真能念佛,不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真能念佛,不会走上邪路,或者是弯弯绕绕的其他路,那就是大智慧。
试自简点:
若身心世界犹未放下;贪瞋痴念犹自现起;是非人我犹自挂怀;间断夹杂犹未除尽;妄想驰逐犹未永灭;种种他歧犹能惑志,便不为真念佛也。要到一心不乱境界,亦无他术,最初下手,须用数珠,记得分明,刻定课程,决定无缺;久久纯熟,不念自念,然后记数亦得,不记亦得。若初心便要说好听话,要不着相,要学圆融自在,总是信不深,行不力。饶你讲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转语,皆是生死岸边事。临命终时,决用不着。珍重!(《蕅益大师示念佛法门》)
我们反观一下自心。观察一下自己念佛的功力,能够达到事一心不乱都可以走到这种程度。“事一心不乱”前面有个“功夫成片”,偶尔都能够达到这样的程度,但有可能会翻,要翻了以后再来。
事一心不乱就是任何时候都能够达到这样的程度。有哪些呢?身心世界要全部放下,叫布施;念嗔痴慢疑不现起,叫持戒;是非人我再不挂怀,叫忍辱;间断夹杂要除尽,叫精进;妄想驰逐要消停,叫禅定;种种他歧再也不能扰乱你,叫智慧。做到这样就是真念佛,做不到就不是真念佛。
“要到一心不乱境界,亦无他术,最初下手,须用数珠,记得分明,刻定课程,决定无缺;”
如果要念到一心不乱,我们讲过的有“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就是能够压伏烦恼,理一心不乱就是开悟。要达到这样的程度,没有其他的办法——“亦无他术”。“最初下手,须用数珠”,最初念的时候,要用108颗的念珠天天念(一串念珠是108颗,不是只念108声)。
“须用数珠,记得分明,刻定课程”,规定每天要念多少,天天开始就要这样子。“决定无缺”,不能够今天念二十圈,明天念三十圈,定了个数字的定课就是这样子,只能多不能少。
“久久纯熟,不念自念,然后记数亦得,不记亦得。”
当你念到非常熟练的时候,不念都在念。“不念自念”是什么?达到功夫成片的时候,身心会形成一些状态,念和不念的身心都在这个状态里面,那就叫做不念自念。不是说不由自主地这样念,而是念熟了以后,身心就是一种很特殊的状态。
那个真的说不出来,每个人可以自己去感觉,就是很快乐、欢喜,别人可能会看到光,闻到香——香光庄严。你自己也可以感受到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一会儿看到这样、看到那样、听到那样,会有这样一些境界或者觉受出现,随时都在那里面,而且念得很愉快。不念的时候好像也在那种状态里面,叫做不念自念。到那个时候,记数也可以,不记数也可以。
“若初心便要说好听话,要不着相,要学圆融自在,总是信不深,行不力。”
如果刚刚开始就说好听话,要不念而念,要能念所念同亡,很多不老实的修行人就是这样子,说大话,上来就要说好听的话,要不着相,你怎么能够不着相呢?开始就是要着相,念就是着相。开始就是要着这个相,不要去学什么不着相。
动辄就说你不着相,什么叫不着相?绝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的。然后要学别人说“圆融自在”,一切都圆融在生活里,一切都在这样——不要这样子,就是要念。如果不去这样做,那就是“信不深,行不力”。
“饶你讲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转语,皆是生死岸边事。”
就算你把三藏十二部都讲得完、讲得好,禅宗的一千七百个公案都能下转语(用自己的语言把公案的意思说得清清楚楚),也就是你对心性都有些明了清晰了,但没有透,即使这样都还是“生死岸边事”,还在轮回中间。很多人看得懂公案,但不一定能解决得了生死。
“临命终时,决用不着。珍重!(《蕅益大师示念佛法门》)”
就算你三藏十二部都讲完了,所有的公案都懂了,可能还是生死岸边事。到临死的时候,腊月三十那天算总账,看三藏十二部讲的那些教理和你下的那些转语有什么用?真没用的,那时候什么都想不起来。在临终或者中阴的时候,念佛念熟的,一句“阿弥陀佛”马上就解决问题。
当然,如果是真的开悟了,其实是一样的。一个是用语言来掀起那种境界,另一个开悟的时候本来就是那种境界。但这都不是“讲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转语”可以去表达的,那就是些很表皮的事。
这是蕅益大师对念佛法门的一个开示。总结起来,就是要我们好好地去念,下死心去念。他一说就是要念十万、三万、五万,要念到每天不缺,要守得稳。不管是学教的、学禅的、学律的,一句佛号,该罗八教,圆摄五宗,表达的是这样的含义。
下面我们来看印光大师的法语,印光大师是净土宗的第十三祖。我老了,记忆力真的不行了,所以赶紧念佛——“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师兄用粤语说的)。
印光大师是民国时代一位非常有名的大师,都说他是阿弥陀佛的化身。他有两个开示,我们来读一下。
印光大师法语:
若论念佛法门,唯以信愿行三法为其宗要。三法具足,决定往生。若无真信切愿,纵有真行,亦不能生。况悠悠泛泛者哉。蕅益所谓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三世不易之常谈,三根普被之妙道也。宜通身靠倒,庶亲证实益耳。信愿行三,十要中皆悉详示。而第一要,弥陀要解五重玄义中,第三明宗,发挥三法,最为精详。其后节节段段,皆有指示,宜细参阅。此不备书。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印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居士以年将半百,身系樊笼,素未参寻知识。倘欲即生了脱,但当专主净土一门。金刚法华,且先置之度外。待净土大通,一心已得后,再行研究不晚也。若此刻便即从事,恐智力不给,得彼失此。一法未精,二利咸失耳。拣魔辨异录系禅宗。深通教理者尚不易知,况居士乎。凡禅宗典章,概勿研究。以禅宗意在言外,若按文解义,则错会佛法,以善因而招恶果。释氏稽古略,乃记事之书,而以禅宗为主。凡属此种言句,皆当置之勿究可也。吾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灭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灭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全无恭敬,虽种远因,其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凡见一切信心人,皆须以此意告之。此系从初心至究竟之决定实义。若当作腐僧迂谈,便为自暴自弃,岂特孤负(印光),实为孤负自己也已。(增广文钞卷一)
“若论念佛法门,唯以信愿行三法为其宗要。三法具足,决定往生。”
他一上来就开篇立义,说净土法门就是“信愿行”三个宗要。你得相信,得有强大的愿力,为了信和愿,一定要去念。为了信愿真实和强大,就叫信愿行。如果这三法都具足了,肯定往生。
你说净土法门就是这个了?别无其他了?相信吗?——信!去不去?——去!咋办呢?——念!要三法具足。如果说“我信、我愿,但我不念”,那就说明你信得不真,愿也不切。
“若无真信切愿,纵有真行,亦不能生。况悠悠泛泛者哉。”
如果你不是很信、愿力也不强,虽然每天在念,但也不一定能往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有的,有些人念佛念成了一种习惯,还有些人念佛念得入定了,他没有经常提起相信极乐世界、要去极乐世界,念佛是为了去极乐世界的信心,他没有随时这样在告诫自己,没有随时这样去回观、这样去自省,这样也不行的。
“况悠悠泛泛者哉”,就算你去念了,如果没有真信切愿,也不能往生。有一句话说:“如果没有真信切愿,念破喉咙也妄然”,即使去念了,没有真信切愿都不能往生,那悠悠泛泛者就更不行了。
悠悠泛泛者指念得稀稀松松的,根本就不积极,今天念一点,明天念一点,有事就不念了,好像欠了债的打工人一样。学佛人初期的那些行为、心性真的很搞笑,就像为上师打工,交投名状一样——“我今天念咯!”这样怎么行啊?
你给老板打工是为了钱,但你念佛是去给上师或者阿弥陀佛打工?他给你什么?他要你往生,是你自己的事!所以,念佛初期的时候真的要逼一下自己,不逼是念不出法喜的。
“蕅益所谓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蕅益就是蕅益大师。“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你是否能够去极乐世界得生,取决于你有没有信愿,有信愿就能去,没有信愿念也不行,不念更不行。
净土有九品往生,品位高下就要看你持名的程度,念佛三昧达到的程度深浅来决定你去的品位高下。
“乃三世不易之常谈,三根普被之妙道也。”
蕅益大师说这个说法在任何时候都是对的,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根器,都是适用的,叫三根普被之妙道。你是上根也一样的,没有信愿去不了,去不去由信愿决定,品位高下与否,由持名的深浅而决定,中根、下根都一样。
“宜通身靠倒,庶亲证实益耳。”
什么叫做“通身靠倒”?全体皈依。用广东话说“咩都唔剩”,意思是什么都不保留,叫通身靠倒。全部的心力、想法,只为了那个东西,叫通身靠倒。我们靠得倒吗?靠不倒的!“哎呀,抽空时间再念一下啦!”“我都念了那么多了,不让我往生吗?不会吧?”我们会像讲条件一样,谁跟你计较这些啊?你跟你的心在计较这些东西。
你把你的心当成了一个谈判对象在谈判,心的代表好像是上师,你去跟他谈这些,要上师安慰你?你自己要全心全意、不顾一切,这才叫做通身靠倒,而且要亲证实益。
要念出滋味、念出境界,这叫做亲证实益。而不是说念了以后,别人跟你说一声“你可以往生了”,不是这样子。或者你认为自己已经念到事一心不乱,但人家说你不行,你马上就烦了,就说明那不是事一心不乱。
要亲证实益,念佛真可以做到这样子,而且不是很难的,但是要用心。用心的一个关键就是通身靠倒,我们难就难在这里。
“信愿行三,十要中皆悉详示。”
信愿行是三种方法,十要就是《净土十要》。《净土十要》是净土的书籍,有非常详细的开示。如果有时间,我们可以去看,但以后会不会学习《净土十要》,那就不一定了。
“而第一要,弥陀要解五重玄义中。”
《净土十要》的第一要就是弥陀要解。蕅益大师对《阿弥陀经》的解释,就叫《弥陀要解》,我们讲过的《阿弥陀经》就是按照《弥陀要解》来开讲的。《净土十要》的十大类书籍,十本书的第一要,就是净土要解。
《弥陀要解》的五重玄义是哪些?第一个叫释名,解释它的名字;第二个叫辨体;第三个叫明宗;第四个叫论要;第五个叫判教。这些我不再重复,否则今晚这堂课讲不完了。第三个明宗,是说我们该怎么去做,就是《弥陀要解》里面阐述的这个法门要怎么去做。
“第三明宗,发挥三法,最为精祥。”
发挥哪三法?发挥“信愿行”的三法,信愿行怎么去做,怎么去思维,怎么去操练,怎么去念诵,把这些说得最详尽。
“其后节节段段,皆有指示,宜细参阅。”
学净土的师兄们可以把《弥陀要解》拿来反复地读。里面的节节段段,就是里面的每一段文字都有这方面的指示,应该详细的参阅。
“此不备书。至于念佛,心难归一。”
备书不是去准备书,是对这本书不熟悉的意思。我们去念佛的时候,不知道该怎么用心——“心难归一”,很难达到一心不乱。
“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
念佛的时候,如果心不能归一,要怎么办呢?“摄心切念”,把心放在一起,很认真地练习就能够归一。
什么叫做“摄心切念”?《大势至念佛圆通章》里面有一句话叫“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是摄心切念。六根要在一个目标上集中,念佛的时候,眼睛要看到什么地方,耳朵要听自己念佛号,声音要念佛,思维要集中到哪里。有一开始就集中的,也有逐渐一样一样慢慢集中的,这些我们后面会讲的。这样的摄心,就是把你散乱的想法、眼识、耳识全部集中在一起,叫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是一声一声的佛号,不间断地念下来,这样就“自能归一”。
然后再详细讲解,“摄心之法”,要怎么去摄心?他开始放开来讲,“莫先于至诚恳切”,首先要相信他,要至诚恳切地说要去念佛了,要有这样的愿力,叫至诚恳切。
如果心不至诚的话,“欲摄莫由”,如果心都不相信,或者信得似是而非,就没办法摄心,没办法集中心力,做不到,也找不到理由。很多时候说信了信了,转头就去做其他事。实际是不信的,内心里面没有真相信,没有强烈的那种“我一定要去”的愿力,叫欲摄莫由——没有理由相信自己,自己没有说服自己。
“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就算你真的相信了,如果功夫不够,习气还有,没有达到纯一,即不能够摄心,集中产生那种真正的净业功——净业克功,就是达到很深的念佛三昧的程度。
应该怎么办?“当摄耳谛听”,如果我们至诚在念的时候,耳朵要去听自己念佛号。念佛号念出声,耳朵可以听,金刚念也可以听,默念也能听,所以要去摄耳谛听。
“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谛听的方式就是心在念,然后声从口出。声从口出有大声念,有金刚念,有默念,但都好像有个声音从嘴里面出来,或者从心里面出来。“音从耳入”,出声的可以音从耳入,金刚念也可以听得到,默念的话,耳朵虽然听不到,但也好像听得到有声音。
“(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
他说默念也是一样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念要念得清楚,听要听得清楚,把意跟耳摄住了。至于摄住眼,我们下下堂课(净土最后一堂课)会讲显教观修阿弥陀佛的方法,会讲看着唐卡、佛像来摄住自己的眼识。这里讲用耳朵去听念佛号,心很专注地念佛号,就会摄住声音、摄住耳,从而可以摄住心。如果这样摄心,真的念下去的话,妄念就息了。
但请大家记住,如果初期很用力这样去做,搞几分钟就搞不下去了。这时候要放松一下,念的时候“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很清楚地念,很清楚地听,搞一段时间就不行了,这时候念累了要停下来,坐在那里啥都不想,发呆也好,等恢复过来再念。不要强绷,绷到后来干脆就不念了。我们要学会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要学会放松自己。念的时候,虽然很专注,但身体不要紧张,也要先放松,放松跟专注合在一起,才是念佛的好方法。
“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
他在教十念记数的方法。如果这样做还是扛不住念头乱飞,情绪不停波动的时候该怎么办?就用十念记数法,这个方法我们后面会讲。用这种法来念佛号的时候,由于你的力量都去搞记数,妄想就起不来了。很简单,一边打妄想,一边又让他算数学题,肯定是不行的。
“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
这个十念记数的方法,是摄心念佛的一个究竟的妙法,在往昔宏净土的时候,都没有谈过这个方法。
“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
以前为什么不讲十念记数法呢?因为那时候的人根性很好,根本不需要搞十念记数,一念自然就归一,心很容易收摄。但我们现在不行,那怎么办呢?就要搞十念记数。至于什么是十念记数法,我们后面会讲。
“(印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
印光是指他自己。他说他的心以前都难以制伏,当然,这是他在谦虚、示现。很多大德都会说自己这样那样,但不要当真的,他是在模仿你。然后你会想:“他都是这样的,我也可以。”其实为了起到这样的作用,不要认为他就真的难制伏。
“方识此法之妙”,心难制伏,但用了十念记数法就制伏了,所以它很妙。
“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
他试了很多次,每次都成功,“屡试屡验”,不是随便张口就胡说的。“率尔臆说”,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张嘴就来,这是现代人的特征,胡说八道。
“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
他说自己是钝根,愿与天下的钝根共之,把十念记数法交流出来,跟你们一起修——共之,然后令这些钝根万修万人去。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
什么意思呢?念十句时不能掐念珠,掐珠子的话心就不会去记数了。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声,念“南无阿弥陀佛”两声……一直念到十声,一边在念,一边又在头脑里面数数,这就是十念记数法。念到十声的时候,不能十一、十二这么念下去,要从一开始重复,这就叫做十念记数法。去数的时候,念头真的没办法打妄想的。
我们可以试一遍,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一边在念,一边又在记数的时候,再也没办法分心去想其他的。
请记住,这个念法有个毛病,什么毛病呢?跟刚才说的一样,你会扛不下去的。心神集中的时候你会扛不下去,当扛不下去的时候要停一下,放下啥都不想,可以去观呼吸,放松都可以,等回过神来、回过气来,再继续念。但是,中间随时随地提醒自己身心要放松,又要去专注念,又要去放松,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这次我会讲很多念佛的方法,大家可以去试,看哪样方法适合自己?
“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他说至十句就可以了。“随念随记,不可掐珠”,随念就要随记,不能拿珠子来帮你记数,“唯凭心记”。
“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如果连续记十句对你有点难的话,那就从一到五、从六到十,然后又从一到五、从六到十,分成两气。或者从一到五,再从一到五,如此反复。但那就不叫十念记数了,而叫五念记数。所以,还是要从一到五再从六到十,然后又从一到五再从六到十。
“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
如果这样还是觉得费力的话,该怎么办呢?一到三,四到六,七到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分成三气来念,最后一气要念四声。
“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
大家天天说不知道该怎么修大圆满,不知道该怎么修单空,那你就念佛,照着这么去念。操行方法就这么简单,但也不要堕入另外一个误区——不闻思,也不去积资净障,就只去念佛,这样还能搞下去的话,我就跟着你姓!
念一段时间你会搞不下去的,一定要在一种闻思的氛围,积资净障、相续改变的情况之下,做这个才有味道,有味道才玩得下去。
这些方法早就有了,印光大师是民国时代的,这么早就讲出来了,但那么多人念不下去的原因是什么?前期的积资净障、闻思不够。信都不信,或者信不切,愿力也没有,这是玩不下去的。现在你听到了,当然玩得下去,如果三个月、五个月、几年以后还没反应,你试试看?所以人是很糟糕的!
这样念下去,就可以“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
“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
他有另外一讲,叫“晨朝十念”,跟十念记数法摄妄是一样的,但用功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叫“用功大异”。
“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
什么叫做“晨朝十念”?呼吸一口气不停地念。比如一口气可以念五声就五声,念六声就六声,然后连念十口气,这叫晨朝十念。意思就是一口气可以念八声就八声,一口气可以念三声就三声,但是只念十口气,这叫“晨朝十念”。
“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
十数念记法是念一句佛为一念,而晨朝十念是一口气无论佛数,所以是不一样的。虽然都是摄妄,但用功是不同的。
“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
晨朝十念的时候,不能念得太长,念长了就伤气。因为老是憋着一口气这么念,会伤气的,所以念十口气就够了。如果一口气念五声,但是念上二、三十口气,就容易伤气成病。
“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
这跟晨朝十念的一口气念多少声佛号不太一样,那会很容易憋气,但这个不是的。心知一句,念一句心就知一句,念十句心就知十句。从一至十,再从一至十,堆积起来,哪怕每天念一万声,也就是这么记。
有人问从一到十、从一到十这么念,什么时候念到一万声呢?虽然不掐念珠,但会念十声掐一颗念珠,这里没有讲,我以前学习净宗的时候会学到很多这些东西。十念法是念十声就掐一颗念珠,一圈一百颗(先不算一百零八颗),一百颗念完以后就是一千,念十圈就是一万。也就是这么念的,念十声就掐一颗。念完十声以后,还有个注意力去拨一颗珠子。
“不但去妄,最能养神。”
印光大师说,这样念的话,还不会像晨朝十念法那样一口气念而伤气,不但能够摄妄,还能够养神。
“随快随慢,了无滞碍。”
念得快、念得慢都没关系,反正要记住念十声就行了。
“从朝至暮,无不相宜。”
晨朝十念是早上起来只念十口气,而十念记数法是早上、晚上都可以。
“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
像我们平常念佛的话,是念一声拔一颗珠子,也有拔一颗珠子念两声的。以前五明佛学院里面念金刚萨埵心咒,因为念四十万遍太多了,他们就拔一颗珠子念两声。这里说的是念十声拨一颗珠子,有的甚至就纯粹不拔珠,可能念了九次(已经九十遍了)却记成了十次或者八次。总的来说,还是念十声掐一颗珠子。不管怎么样,这种念法“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就是有很多差别。
“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
前面那种掐珠子,手指不停地拨动,心神也动,会很累。“此则身逸”,身体很安逸,不用掐珠而心安。当然也可以完全不记数,那是最心安的,但你愿意吗?
“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
这样做的时候,“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不记就算了。刚才还说了念十声掐一颗,完全不掐就记不住了,该怎么办呢?恳切直念就完了,何必要去记那个数呢?
“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
做完就做完了,还要用心去记住这个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这样做的话,根本不是专注于一境中去念佛号,而把心思放在记数上去了。
“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楞严经》里面的第一章“大势至念佛圆通章”,文殊菩萨让二十五位菩萨出来讲述自己修行的法门,大势至菩萨说的是念佛。其实大势至菩萨就是金刚手菩萨,他说的是念佛,这样力量最容易集中。“大势至念佛圆通章”里面说念佛法门的要诀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样得到的三摩地、得到的定是最好的,“斯为第一”。
“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
利根者,一念就可以摄住心思、摄住念头,那不用说了。然后他致歉说“吾辈之钝根”,我们这些钝根,如果放弃了十念记数法,还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非常的难——“大难大难”。
“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
我们要知道这样的摄心念佛之法,看起来很浅,但是很深,叫即浅即深。看起来好像是小小的修法,但是作用很大,叫即小即大,不可思议。
是不是这样的?看起来就一个方法,一说大家都明白了,但要堆积起来念,很长时间以后,作用就真的很大,产生的作用就是不可思议。
“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
我们应该敬仰、相信佛陀的话,不要因为自己不认识、想不通就生疑惑。现代人的毛病,想不通就要生疑惑,但净土这个法门,很多时候要去把八功德水及其作用想通,那是想不通的。
中观的理——空、没有实质,从理上我们还想得通,但光明只能实证的。你把觉性想通的话,每个人都可以开悟了,中观一学完就开悟了,所以不行的。空性完全没有实质,你可以想它没有实质,但没有实质是有光明的,因为没有实质就是一种光明,那是要实证的,所以自心本性一定要真正去悟,是没办法想通的。
净土法门的功用也是想不通的,要去实证,它是一种光明的显发,也是想不通的。所以不要想不通就不信,那样很笨的。当然,你也可以慢慢通过大量的闻思想通,但这里讲的是净土,不是讲教理。
“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遇到净土法门,本是多劫善根积累而来的,由于不相信,就轻易把之丢失了。“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不能因信心和念佛而获得真正实际的利益,那真的值得悲哀,“为可哀也”。
“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
我们掐着珠子念佛,在行住二时都可以,指我们走路的时候可以掐着珠子念佛。“住”是指平常在做事的时候,这个“住”不是指打坐,意思是一边走路或者一边在家里做事的时候,可以掐着珠子念佛。
“静坐养神”,坐在那里念的时候,如果掐珠子,手就会动。“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我们现在肯定想不通,如果长期这样念真的会这样子。
我们以前念金刚萨埵的时候,很多师兄把指甲那一块都念缺了,珠子经常拨,念多了以后,念珠的线会掐断,身体也很累。我们现在念一个小时、二十分钟,几百声、几千声当然不会累(不是为了这个事累,而是为了其他事)。如果一向专念,花很多时间在上面,这就会成为问题。
我再举个例子,我们看电脑的时候要用到鼠标,导致很多人都有鼠标手,鼠标比掐念珠虽然说滑动大一些,但是没那么频繁,但都会出现问题,鼠标手是很痛的。如果长期这么念,一样会受病的,神则不能安是这个原因。
“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
这种十念记数就什么时候都可以念。躺在床上念的时候要默念,不能出声念。
“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
躺着出声念佛有点不恭敬,还会容易伤气。所以,躺在床上要默念,让大家记住。
“居士以年将半百,身系樊笼,素未参寻知识。”
这是给一个人写的信。不知道是哪个居土,这是印光大师的《增广印光法师文钞》里面节录的写给一位居土的信,这里说的居土就是指那个人。“居土以年将半百”,快五十岁了,“身系樊笼”,还在世间里面折腾,“素未参寻善知识”,从来没有找过善知识。
“倘欲即生了脱,但当专主净土一门。”
你都没找过善知识,又想解脱,怎么办呢?专修净土。这不但是对那个居土说,也是对我们说的。我们很多时候就是找不到善知识,就算找到了,也不当他是善知识,那怎么办呢?念佛!
但我们也有个麻烦,是什么呢?我们是灌了顶的密宗弟子,一定要严守戒律。不守密乘戒律的话,相当于诽谤大乘,永远不可能往生,这是我们的一个麻烦。但是有密宗的灌顶,我们在积资净障上占很大的便宜。
“金刚法华,且先置之度外。”
你就先不要去搞《金刚经》、《法华经》,修净土就行了,要置之度外,先放到一边去。
“待净土大通,一心已得后,再行研究不晚也。”
当你修净土念到一心已得,一心已得可以是事一心不乱,也可以是理一心不乱,达到这个时候,再去研究金刚法华也不晚。
“若此刻便即从事,恐智力不给,得彼失此。”
你现在就去研究这些教理——金刚法华,可能智力不够,得到一点东西又失去了很多,叫“得彼失此”。
“一法未精,二利咸失耳。”
你修行要专精一法,一法都没有精,自他二利都会丢掉,既不能利己,也不能利他。
“拣魔辨异录系禅宗。深通教理者尚不易知,况居士乎。凡禅宗典章,概勿研究。”
《拣魔辨异录》就很精彩,是雍正皇帝编辑的一本关于禅宗的书,他在里面说哪些禅宗的理义是对的、哪些人是错的……《御制拣魔辨异录》,不是雍正写的,是他编辑的,里面有他的意见,说谁是对谁是错的。
为什么会说到这个?可能是那个居士用信去问他,他提到了《拣魔辨异录》。这本书是禅宗的书,深通教理者都不容易搞得懂,何况是你啊?好瞧不起人啊,哈哈!
“凡禅宗典章,概勿研究”,他说禅宗的公案、典章就不要去看了。
“以禅宗意在言外,若按文解义,则错会佛法,以善因而招恶果。”
“意在言外”,禅宗的文字很深邃。“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允为魔说。”看着文字解文字,表面上是那个意思,实际上根本就不是。
什么是佛?干屎粑粑。如果你真当是干屎粑粑,你会生生世世离不开干屎粑粑。所以不是这样子,有很深的含义在里面,很多人都搞不懂,然后错会佛意。本身以一个善因接触禅宗,结果反招恶果,常说的“菩提反成毒药”,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释氏稽古略,乃记事之书,而以禅宗为主。”
《释氏稽古略》也是禅宗的书,是明代的一个法师编辑的一本书。这本书把释迦牟尼佛和禅宗的一些故事进行了编辑,也是以禅宗为主的。
“凡属此种言句,皆当置之勿究可也。”
他说这样的书都要放在一边去,不要去读了。
“吾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灭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
他说《拣魔辨异录》、《释氏稽古略》这些禅宗的书籍就先放到一边去。“吾常谓欲得佛法实益”,他常说的想真实得到佛法的利益要怎么办呢?“须向恭敬中求”,这也是现代人很少有的,我们现在不会以恭敬中求,因为恭敬不起来。
人文主义告诉大家,我们都是平等的,恭敬就好像不平等。其实恭敬也可以平等的,恭敬是内心里面宽敞、感恩的这么一种心态,这种心态是最容易积累福报的,但我们很难这样子。
“有十分恭敬,则灭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全无恭敬,虽种远因,其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
如果我们对三宝、善知识不恭敬,那也会种下恶因。谤佛、骂佛也会种下恶因的,因为跟佛都有接触。“亵慢之罪”,但是亵渎和轻慢那种罪过,不堪设想,会轮回很多世。很多时候我们都当成笑话在听、当成故事在听,其实不然,因为三宝这个对境是非常严厉的。
“凡见一切信心人,皆须以此意告之。此系从初心至究竟之决定实义。”
我们见到一切有信心的人,都要把这个意思告诉他。从开始学习到最后已经成功了,道义都是这样的。
“若当作腐僧迂谈,便为自暴自弃,岂特孤负(印光),实为孤负自己也已。(增广文钞卷一)”
刚刚这种说法,如果当成是“腐僧迂谈”,印光法师说如果有这种想法,就相当于自暴自弃。我们经常都会听到这些东西,相当于说“哎呀,说了那么多遍了”,很迂腐的说法,跟这个文章节句没有意思,我们经常想来点奇特的,都当成这样子。如果有这种想法就是自暴自弃,不仅仅是辜负我印光,还辜负了你自己。
这是印光法师的一个开示,后面还有一个印光大师的“指归净土”。现在要说印光大师指归净土的另外一段开示。怎么说的?
印光大师指归净土: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极平常,益极殊胜。良(诚然,的确)由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统摄律、教、禅、密之宗,贯通权、实、顿、渐之教。于一代时教中,独为特别法门,其修证因果,不得以通途教义相绳(衡量)。(《无量寿经颂》序)以果地觉,为因地心:令友所问,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者。以阿弥陀佛所证之菩提觉道,即阿弥陀佛一句万德洪名,包摄净尽。念佛众生,果能恳到执持忆念。则以弥陀果德,熏染自己业识妄心。熏之久久,业尽情空。心与佛合,心与道合。全众生心,成如来藏。(印光大师《答丁福保居士代友人问一则》)因该果海,果彻因源:该,即赅,包括,包含。彻,通。念佛众生的因地之心包含了阿弥陀佛的果觉之海,阿弥陀佛的果觉之海贯通了念佛众生的因地之心源。念佛法门,乃律、教、禅、密诸宗之归宿,人、天、凡、圣成佛之捷径。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小知见人,均谓是愚夫愚妇之法门。岂知华严会上,善财以十信后心,受文殊教,遍参知识,随闻随证。末后至普贤菩萨所,蒙其加被开示,所证与普贤等,与诸佛等。普贤为其称赞如来胜妙功德,令其发十大愿王,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并劝尽华藏世界海诸菩萨,一致进行,求生西方。夫华藏海众,无一凡夫、二乘及未破无明之权(权宜,变通)位菩萨。最下者,即为圆教初住。其人已能于无佛世界,现身作佛,及随类现种种身,以度脱众生。此后从二住,以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位位倍胜。是诸菩萨,皆以十大愿王,求生西方。彼何人斯,敢与彼抗?(致广慧和尚书)十信后心:十信位的最后阶段,如果再进一步破一分无明,即入圆教初住菩萨位而证法身,从此成为法身大士。俾带业往生者,直登不退。断惑往生者,速证无生。此全仗阿弥陀佛大悲愿力,与当人信愿念佛之力,感应道交,得此巨益。较比专仗自力者,其难易天地悬殊也。然每有愚人,卑劣自居,不敢承当。亦有学者,大乘自命,不屑修习。须知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地狱相现,善友教以念佛,未满十声,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以卑劣自居者,可以兴起矣。《华严》一经,王于三藏,末后归宗,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普劝善财及华藏海众,一致进行,求生西方,以期圆满佛果。此之法门,何敢视作小乘?况善财已证等觉,海会悉证法身,彼尚求生,我何人斯(耳),不屑修习?岂但高竖慢幢,直是毁谤《华严》。欲张大乘之虚名,亲造谤法之极祸。(《念佛恳辞》序) 兴起:因感动而奋起。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犹当逊(xùn不及)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历劫修证者,益(更加)宜(应该)挹其高风。普被上中下根,统摄律、教、禅、宗。如时雨之润物,如大海之纳川。偏、圆、顿、渐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大、小、权、实一切行,无不还归此法界。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一生,圆满菩提。九界众生离是门,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是以《华严》海众,尽遵十大愿王。《法华》一称(若人散乱心,入於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悉证诸法实相。最胜方便之行,马鸣示于《起信》(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谓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易行疾至之道,龙树阐于《婆沙》(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释迦后身之智者,说《十疑论》而专志西方。弥陀示现之永明,著《四料简》而终身念佛。汇三乘五性,总(全部,皆)证真常。导上圣下凡,同登彼岸。故得九界咸归,十方共赞,千经并阐,万论均宣。诚可谓一代时教之极谈,一乘无上之大教也。不植德本,历劫难逢。既获见闻,当勤修习。(印施《极乐图》序)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极平常,益极殊胜。”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净土法门很大,是最究竟最圆满的,每个人修行的佛理也在净土里面。“全事即理”,所有的修行都包含着自身的道理,全是道理。“全修即性”,所有的信看起来好像是念佛,但也是自性的一种阐发。“行极平常,益极殊胜”,念佛这个行为看起来好平常,但利益非常的殊胜。
“良由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良就是诚然、的确的意思。应该是以果地的觉为因地的心,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果地起修。因为这是佛陀教出来的法门,念他的佛号——“阿弥陀佛”,他是从果地的觉来激发我们因地的心。
“故得因该果海”,我们念佛这个因,其实已经包含了果地里面所有的利益,叫做“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果已经在我们这个因缘里面完全的、透彻的体现了。这完全是三转法轮的说法。念佛就像开悟的人一样,以佛陀果地的心,叫做果地起修,也可以叫做佛位起修。他说念佛跟那个是一样的,而且禅宗的果地起修要开悟了以后才行,但这个不是,念佛就可以。
“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
不管什么法门,实际上都是从那里——心地里面流出来的,也是从一声佛号里面流出来的。一切的行门,除了座上的修法、平常的修行叫行门,不管你怎么操行,最终还是要回到心地里面去。他把心地的觉性跟阿弥陀佛的佛号彻底套为一起、拉成一体,说三转法轮的心的觉性,就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等觉菩萨,不能超出其外。逆恶罪人,亦可预入其中。”
不管什么样的根器都可以修行净土法门,不管是钝根还是利根,都可以修,所以说“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就算是等觉菩萨,修这个也不会亏你什么,逆恶罪人也可以修,并不是五逆十恶的罪人就不能修了,所以说“三根普被”。
“统摄律、教、禅、密之宗,贯通权、实、顿、渐之教。于一代时教中,独为特别法门,其修证因果,不得以通途教义相绳(衡量)。”
什么意思?净土法门统摄了各个宗派,律、教、禅、密,然后顿教、权教、实教、渐教,全部含括其中。
“于一代时教中,独为特别法门”,是释迦牟尼佛这一代的所有教法中最特别的法门。“其修证因果,不得以通途教义相绳”,不能由我们平常学教的这种方式衡量。比如三十七道品要从哪里开始,五根、五力……不要这么搞上去;或者加行道、资粮道,这样道那样道,别搞这些。它是最特殊的法门,不能以通途教义去衡量。
“(《无量寿经颂》序)以果地觉,为因地心:令友所问,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者。以阿弥陀佛所证之菩提觉道,即阿弥陀佛一句万德洪名,包摄净尽。”
你的朋友来问,什么叫做“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怎么解释呢?这个“果地觉”,就是阿弥陀佛所证的菩提觉道,表现为阿弥陀佛一句万德洪名,“即阿弥陀佛一句万德洪名”。
“包摄净尽”,阿弥陀佛所证的菩提觉道,用“南无阿弥陀佛”这一万德洪名全部包含了。这个菩提觉道包含了哪些东西?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净土的八功德水,这样那样舒服到不得了的东西。全部包含在哪里呢?一句“阿弥陀佛”!果地觉就是这些很殊胜的东西,包含在哪里?因地心,念佛的那个心,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包摄净尽。
“念佛众生,果能恳到执持忆念。则以弥陀果德,熏染自己业识妄心。熏之久久,业尽情空。心与佛合,心与道合。全众生心,成如来藏。(印光大师《答丁福保居士代友人问一则》)”
这就叫做因地心,用一句万德洪名把他的功德全部包含住,天天念它,就能“恳到执持忆念”。然后用阿弥陀佛的果德去熏习自己的业识妄心,天天这么念,“熏之久久,业尽情空”。
念佛本身可以起到巨大的忏悔业障、积累资粮的作用。念一句“阿弥陀佛”,可以消除八十万劫的生死大罪,这不是我说的,而是经论里面讲的。天天这么念,天天这么念,就业尽情空。情空就是这些执著开始消失,情是执著,业是各种各样不好的,内在的、外在的一些恶缘,全部都空掉。
“心与佛合,心与道合。全众生心,成如来藏”,达到这个时候,所有众生的心其实就是如来藏,这叫做以果地觉,为因地心。
念一句“阿弥陀佛”,里面就有很多阿弥陀佛的功德,这些功德可以把你的业力消尽,资粮全部积累起来,让你被业力遮盖的如来藏全部显发出来,成为胜义菩提心,叫“全众生心,成如来藏”。这是印光大师在《答丁福保居士代友人问一则》里讲的。
“因该果海,果彻因源:该,即赅,包括,包含。彻,通。”
该就是赅,即包含、包括的意思。彻就是通的意思。什么叫做“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念佛众生的因地之心包含了阿弥陀佛的果觉之海,阿弥陀佛的果觉之海贯通了念佛众生的因地之心源。”
“念佛众生的因地之心包含了阿弥陀佛的果觉之海”,我们虽然在念佛,但我们的心其实包含了所有阿弥陀佛证了无上正等正觉以后的所有功德。你会疑惑:“我念的时候怎么没有那些功德呢?”包含了不见得显发了,你要慢慢地念,念到一定的时候才会显发,是指这个意思。
“阿弥陀佛的果觉之海贯通了念佛众生的因地之心源”,反过来也可以说阿弥陀佛的果觉之海贯通了念佛众生的心。念的时候当然贯通你的心,但要贯通到一定的程度才行,不能说一念就出来了,那是不行的。
“念佛法门,乃律、教、禅、密诸宗之归宿,人、天、凡、圣成佛之捷径。”
这就不用说了,很多人都能理解,不管什么宗派,最终都要去净土。你说要到其他娑婆世间来度人,那你成为八地菩萨,最后也要成净土的,比如释迦牟尼佛最后还是搞成了时轮净土。他就是初地菩萨,在初地菩萨位做了很多劫,最后还是成了净土,那没办法的。
净土并不是谁强加给你的,是随其心净则国土净。度众生的心一定会一天天的清净,越用力去度众生,心就会越来越清净,最后一定会成净土,这是没办法的事。在理义上一定要这样成立,不管什么宗派,律、教、禅、密,诸宗之归宿都是净土。
“人、天、凡、圣成佛之捷径”,为什么?通过念佛代替了一切的修法,非常简单直接,所以是人、天、凡、圣成佛之捷径。
“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无不还归此法界。”
刚才已经解释了,他把“阿弥陀佛”这句佛号跟心源通在一起,不管什么法门都是搞这个的,不管什么行为都是为了回到我们的自心本性上去。
“小知见人,均谓是愚夫愚妇之法门。岂知华严会上,善财以十信后心,受文殊教,遍参知识,随闻随证。”
见识少的人,认为念佛是愚夫愚妇的法门,但他不知道,即使是华严会上,善财童子以十信后心(什么叫十信后心?菩萨的品位分为十信、十住、十行等等,十信后心是指十种信心的最后一个心),这时候受了文殊教,遍参知识(有善财六十三参),随闻随证,听到以后就修证了。
“末后至普贤菩萨所,蒙其加被开示,所证与普贤等,与诸佛等。普贤为其称赞如来胜妙功德,令其发十大愿王,以此功德,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期圆满佛果。”
即使是善财,《华严经》里面说的善财童子,六十三参遍参知识,参完以后,最后到普贤菩萨那里,普贤菩萨加被他、开示他,他的证悟达到了跟普贤一样,甚至与诸佛等同。普贤就称赞他:“如来胜妙功德,令其发十大愿王”,称赞佛的胜妙功德,要他发了十个大愿。
《普贤行愿品》讲的就是十个大愿。发了大愿以后要怎么样呢?以此功德回向给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就是说,善财够牛了,牛到顶了,但他的所证跟普贤菩萨一样,最后也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天天念的《普贤行愿品》就是这么来的。去了那里才能够圆满佛果,“以期圆满佛果”。
“并劝尽华藏世界海诸菩萨,一致进行,求生西方。”
我们以前也讲过华藏世界的概念,现在不讲了。所有的菩萨都要去西方,华藏世界的菩萨都是报身菩萨,他们都要去西方。
“夫华藏海众,无一凡夫、二乘及未破无明之权(权宜,变通)位菩萨。”
华藏世界里面没有凡夫,也没有阿罗汉,也没有未破无明之权位菩萨,即开了悟但还没达到初地的程度。刚刚开悟,没达到初地都不行,或者是悟得不透彻都不可以。要破了无明惑以后,才能称为华藏的海众,那样的菩萨都要去西方。
“最下者,即为圆教初住。”
华藏世界最差的菩萨都是圆教的初住,过了十信、十住的第一位叫做圆教初住。
“其人已能于无佛世界,现身作佛,及随类现种种身,以度脱众生。”
圆教的初住,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可以在没有佛的世界去显个佛的身体出来,然后随着其他众生的需求、因缘,而现出各种各样的身体来度脱众生。圆教的初住菩萨是很厉害的。
“此后从二住,以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位位倍胜。”
也就是说,华藏世界初住开始的菩萨都是这样的,二住、十住、十行,一直到等觉,各种级别的菩萨。
“是诸菩萨,皆以十大愿王,求生西方。”
所有各个位次的菩萨,都要求生西方。
“彼何人斯,敢与彼抗?(致广慧和尚书)”
你是什么新鲜萝卜白菜,你跟他们比美食?他只是在写信,也就是华藏世界的所有菩萨都会这样子。以上是致广慧和尚书。
“十信后心:十信位的最后阶段,如果再进一步破一分无明,即入圆教初住菩萨位而证法身,从此成为法身大士。”
圆教的分类,十信位以后的十住,其实就可以叫做法身大士,那些已经开悟得很透彻的,就可以这么称呼。比如学大圆满的,开悟得非常透彻,能够完全安住的,可以称为十住的初位,那就叫做法身大士,经常安住在法性里面。这就不像通教里面讲的一定要十地,要达到那样判教的算法。
这要讲起来也太复杂了,有藏、通、别、圆四教。通教里面,要十地以后才能称为真正的菩萨,我们前面讲的资粮道、加行道是通教的。但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到十地等觉,那是另外一套系统。圆教的十住就很厉害,可以叫做法身大士了。
“俾带业往生者,直登不退。”
如果我们带业往生,上去以后就不退了,“三不退”大家都知道的。
“断惑往生者,速证无生。”
如果完全去掉了迷惑,马上就证无生。断惑就是把见思惑全部去掉,然后去往生,马上就证无生,立即达到通教说的初地菩萨那样的证悟。
“此全仗阿弥陀佛大悲愿力,与当人信愿念佛之力,感应道交,得此巨益。”
为什么能够做到这样呢?因为阿弥陀佛大悲的愿力。“与当人信愿念佛之力,感应道交,得此巨益”,一个是阿弥陀佛的愿力,一个是这个人有强烈的信愿之力,两个愿力加起来叫感应道交,然后一去就速证无生。这与平常通教里面说的要达到初地菩萨,在资粮道要修多长多长时间,加行道要修多长多长时间,那是很不一样的。
“较比专仗自力者,其难易天地悬殊也。”
靠念佛去到净土,马上就得到无生了,证到初地菩萨,跟我们在娑婆世界“专仗自力”(主要是靠自己修),差别太大了。
净土里面把自力和他力分得很厉害,实际在密宗里,很难分什么真正的自力、他力。密宗里面说大量依靠的是上师,上师的力量占百分之九十九,自己的力量只占百分之一,这是自力法门还是他力法门?
上师是什么?他指的不是一个人,指的是法性佛。之所以要看上师为法身,就是这个原因。但在净土里面,我们把依靠阿弥陀佛,就叫做他力法门。禅宗,完全靠自己修禅去参,这是汉传佛教的特征。特殊情况就是这样的,完全靠自己参,如果念一声佛要刷三天的口,这种就叫做自力法门。“较比专仗自力者,其难易天地悬殊也”,难跟易的差别太大了。
“然每有愚人,卑劣自居,不敢承当。亦有学者,大乘自命,不屑修习。”
总是有一些很蠢的人,觉得自己很笨,不敢承认这样的道理,也不敢生起很强大的信愿念佛。有些头脑非常聪明的学者,大乘自命,自认为是大乘佛子,牛到不得了,对念佛这种简单的法门不屑修行。其实现在很多人都这样子,叫他念佛,他会说:“我是念佛的吗?那都是老头老太婆干的。”
“须知五逆十恶之人,临终地狱相现,善友教以念佛,未满十声,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以卑劣自居者,可以兴起矣。”
你要知道,即使是五逆十恶之人(非常非常恶劣之人),临终时地狱现前,如果有善友教他念佛,未满十声都可以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有没有这样的事呢?有。我们也讲过,一个人很坏,但他临终时有这个福报,旁边有善知识,他又特别信这个善知识,对他讲“你要念佛往生哦”,那时候他真的可能听了。
但大家不要轻易想:“既然这样的话,我就先干坏事,到时候找个善知识来。”有可能你根本遇不到这样的善知识,这是极其特殊的,但是有这样的事。
也就是说,大家不要认为自己很差就不能够往生了。五逆十恶之人,我们大部分都做不到,那是需要勇气的。杀父、杀母、破和合僧、杀阿罗汉、出佛身血,叫做五逆之人,你们谁做得到呢?十恶之人是贪嗔痴慢疑,杀人放火全部都干,我们大部分都不是。五逆十恶之人都可能往生,那我们念佛为什么不可能呢?
“以卑劣自居者,可以兴起矣”,什么意思呢?很自卑的那种人,听到这个可能会受感动而激起信心,“可以兴起矣”就是这个意思。
“《华严》一经,王于三藏,末后归宗,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普劝善财及华藏海众,一致进行,求生西方,以期圆满佛果。”
这个大家都知道了。什么叫做“《华严》一经,王于三藏”?三藏十二部的王就是《华严》,《华严经》称为经中之王,叫王于三藏。这样一部经中之王的经,“末后归宗”,达到最后宗旨的时候,是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就是我们念的《普贤行愿品》。然后要劝善财以及华藏的海众,全部往生西方去圆满佛果。
“此之法门,何敢视作小乘?”
这样的法门肯定不是小乘。当然,他说的小乘不是指阿罗汉的那种小乘,是指小法门的意思。净土虽然简单,但是个大法门,为什么呢?
“况善财已证等觉,海会悉证法身,彼尚求生,我何人斯(耳),不屑修习?”
就算这些人很厉害,总没有善财童子厉害,他都证了等觉菩萨。海会就是华严海会的时候,所有人都证了法身,他们都“彼尚求生”,都要求往生。“我何人斯”,你又算什么人啊?还“不屑修习”,不屑去修行净土。
“岂但高竖慢幢,直是毁谤《华严》。”
这不仅仅是傲慢那么简单,就是在毁谤《华严》。印光大师的书信里面,用词经常非常严厉,为什么呢?很多时候是他的弟子、信众写信来请教他,有时候他对他的弟子、信众的用词就非常严厉,并不是说印光大师脾气大。对弟子凶狠一点,语气严厉一点,有时候反而是一种慈悲。
“欲张大乘之虚名,亲造谤法之极祸。(《念佛恳辞》序)”
你这样做不要认为你很牛,你不学修行的话,好像是张扬大乘的名声,其实张的是个虚名。实际上做的是什么呢?“谤法之极祸”。他在哪里说的?《念佛恳辞》里面的序。
“兴起:因感动而奋起。”
前面说的以卑劣自居者可以兴起,兴起的意思是因感动而奋起。后面又开始另外一段。
“大矣哉,净土法门之为教也。”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感叹:“哇,伟大、殊胜——净土法门。”那是什么意思?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犹当逊其奇特。”
我们的心通过念佛去作佛,但心本来就是佛,叫是心是佛。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的禅宗,也不及净土法门那么奇特。“逊”就是不及的意思。即使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宗,也“犹当逊其奇特”——也没有他那么奇特。是不是这样的?是的,禅宗没办法普被三根。禅宗说好的是接上上根,不是上根,而是上上根。
“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历劫修证者,益(更加)宜(应该)挹其高风。”
当下念佛,这个念就是佛。“即念念佛,即念成佛”,即念,当下念佛,每一念其实就是佛。经历过很长时间的历劫修证者,更应该把这个方法拿出来告诉大家,叫“挹其高风”。“挹”是舀出来水的意思,就是把净土法门的这种高风宣扬开来,叫挹其高风。
“普被上中下根,统摄律、教、禅、宗。”
“普被上中下跟”,是普被三根的意思。把这个法门弄出来,“统摄律、教、禅、宗”,把所有的宗派全部包含在里面了。
“如时雨之润物,如大海之纳川。”
这一句佛号像大雨之润物,大海之纳川。这句话虽然是中国古文的对仗句,意思是念佛的时候什么都能够滋润,能够积累福德,叫“大海之纳川”。能够消融业障,叫“雨之润物”。这样去理解就好办了。
“偏、圆、顿、渐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大、小、权、实一切行,无不还归此法界。”
这个不讲了,不管什么法,不管什么修行,都是即心即佛,即念即佛,都是从这里出来又回到那里去,从心里面出来,又回到心里面去。他把阿弥陀佛当成是心本身,这是净土的宗旨,我以前跟大家讲过好多。
实相跟现相一致,一致到哪里呢?我们现在没办法做到郁郁黄花皆是般若,那就把一句阿弥陀佛当成是我们的心性。在密宗里面把上师当成是心性,这里连上师都拿掉,把阿弥陀佛当成上师,把阿弥陀佛的名号当成觉性上师。心、心性跟佛号完全一致,是以这样的见解、见地去推广这个法门的。
“不断惑业,得预补处。即此一生,圆满菩提。”
这是说去净土。带业往生去了净土,惑业都没有断,各种惑,见惑、思惑都可能有,但是可以得到预补处(就是等觉菩萨)。“即此一生,圆满菩提”,这一生你就可以成佛,去了净土叫圆满菩提。
“九界众生离是门,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舍此法,下不能普利群萌。”
九界众生包括那些大菩萨,除了佛以外的所有众生叫九界众生。离开了净土法门,就不能圆成佛道,这时候净土法门的阿弥陀佛指的是心性。
十方诸佛如果不教净土法门,就“不能普利群萌”,不能够普遍地利益所有的众生,普被三根。所以一定要有这个法门。
“是以《华严》海众,尽遵十大愿王。”
大家都清楚,十大愿王就是我们说的《华严》海众,即我们平时念的《普贤行愿品》。“尽遵十大愿王”,最后导归极乐。
“《法华》一称(若人散乱心,入於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悉证诸法实相。”
《华严》海众,尽遵十大愿王,大家都知道是《普贤行愿品》。那“《法华》一称,悉证诸法实相”是什么意思?《法华经》里面有这么一句偈文:“若人散乱心,入於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这是对念佛功德的最极诠释,即最高的称颂和最高的诠释。
哪怕你用散乱的心在塔庙里面念一声南无佛(即皈依佛),就成佛道了。怎么会这样子呢?我以前跟大家讲过,在佛那里是没有时间的,你念了佛以后,其实就已经跟佛搭上缘了。中间经历很多苦难,那是你在经历苦难,在佛那里,你一念佛其实就已经成佛了。
很多人说:“不是啊,他不念佛他也是佛啊?”那不是的,虽然他本性是佛,但他的显现还不是。等他一念佛,在佛看来他的显现很快就会消失,甚至当下就已经消失。
这是《法华经》里面讲的“若人散乱心,入於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黄色的内容都是我加进去的,为了解释“《法华》一称,悉证诸法实相”这句话,不然大家会不懂是什么意思。
“最胜方便之行,马鸣示于《起信》”
马鸣菩萨写了一本论叫《大乘起信论》(我以前跟大家讲过),后来被一帮学唯识的学人说成是伪经,其实不然。《大乘起信论》是禅宗、三转法轮里面最重要的比较短的一本小论,但里面的理义非常精髓。“最胜方便之行,马鸣示于《起信》”,这句话是在《起信》里面讲的。
“(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谓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
什么意思?众生初学佛法的时候,想求正信,但是心力很弱,违缘很多,在这个娑婆世界又遇不到佛去供养,信心非常难,很容易退,怎么办呢?“如来有胜方便”,如来有非常厉害的方便法来让我们“摄护信心”,怎么做呢?
“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
如果没有信心,那要怎么办?集中注意力专意念佛,也就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来念佛。然后随着念佛的力量、因缘、愿力生到他方佛土。“常见于佛”,经常可以看到佛,“永离恶道”。
“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
修多罗是经,经的梵文意义叫做修多罗,这个经指的是《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这些。如经中所说,如果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的善根就可以回向求生极乐世界。而且即得往生,你念,你有这个信愿就能往生。
“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
什么意思?念就可以往生,去了那里常见佛就不会退了。我们念佛不仅仅是持名念佛,还可以观佛真如法身。观佛真如法身叫做什么?实相念佛。(念佛有四种: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持名念佛。)
如果我们真的这样去实相念佛,长期修行可以得到什么?“得生住正定故”,去到那里以后,住在正定(无上正等正觉)里面,只要去到那里就可以了。
这是马鸣在《大乘起信论》里面对于念佛说的一句话,但他这里很简单,就说“最胜方便之行,马鸣示于《起信》”。下面一句是:
“易行疾至之道,龙树阐于《婆沙》。”
龙树的《大毘婆沙论》,简称为《娑沙》。“易行疾至之道”,非常容易做且很快的修行之道。在《大毘婆沙论》里面说了一句话,怎么说的?(黄色是我摘引出来的。)
“(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者。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佛法有无量的各种各样的法门,但像世间的道路一样,有难有易,走陆路就走得很苦(古代的时候走路就走得很苦),乘船则快而舒坦。菩萨道也是一样的,有的是勤行精进,有些以信造成这种方便。这种以信的方便就“易形疾至阿惟越致者”,容易做,又快,达到不退。阿惟越致就是三不退的意思。
“若人欲疾至不退地者”,想飞快又容易地达到阿惟越致,也就是达到不退转地,那要什么?“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就是念佛。
这是龙树菩萨说的,所以龙树菩萨不仅仅只讲了《中观根本慧论》,还讲了这些。
“释迦后身之智者,说《十疑论》而专志西方。”
“释迦后身之智者”就是智者大师,说他是释迦的化身,所以叫小释迦。《十疑论》的全名叫做《净土十疑论》,专门解释了十个我们对净土的疑问,叫十疑论。“而专志西方”,智者大师是天台宗的祖师,最终还是要去西方。汉传学教的基本上都是学天台宗,细密到不得了,最终还是要去西方——专志西方。大家可以去看《净土十疑论》,很精彩的,里面讲为什么要选择极乐净土等等。
“弥陀示现之永明,著《四料简》而终身念佛。”
这个大家都知道,永明禅师的《四料简》:“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做佛祖”。这是又有禅又有净土的,就像我们现在这样又有大圆满又有净土。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虽然没有修禅,但是修净土也行,去了净土自然开悟。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这是修禅没有净土,十个人有九个修不上去,等到死的时候,随着业力就走了。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这是最惨的,睡铁床捆铜柱。
我们属于什么?有禅吗?有净土吗?好好反观一下自己!
永明禅师很厉害,他每天念十万声佛,但他只念四个字,念得非常地快,而且终身念佛。
“汇三乘五性,总(全部,皆)证真常。”
什么是三乘五性呢?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五性就是唯识里面说的五种种性。所有佛法的根性全部汇集起来,在净土法门里面,不管是什么根器,什么种性的人都可以修,全部都能够证得真常,“总证真常”。
“导上圣下凡,同登彼岸。”
上圣,哪怕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也要去那里;下凡,像我们这些戳锅漏(戳锅漏是四川方言)也要去那里,“同登彼岸”。
“故得九界咸归,十方共赞,千经并阐,万论均宣。”
念佛这种法门,可以让九界众生(除了佛以外)全部去那里,十方都要来称赞西方极乐净土。“千经”,所有的经文都要来阐述净土的道理。“万论均宣”,万论也是一样,要去宣传净土的殊胜。
“诚可谓一代时教之极谈,一乘无上之大教也。”
真的是一代时教的极谈,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里面,谈到最高级别的就是这个。“一乘无上之大教”,一句阿弥陀佛是属于一乘佛法里面的根本大教。
“不植德本,历劫难逢。既获见闻,当勤修习。”
要是你前世没有埋歪屁股坟,没有积阴德,“不植德本”,你经历一万劫、一亿劫、无量劫,都遇不到净土法门。但你现在“既获见闻”,你又听见了,又知道了这样的道理。“当勤修习”,你应该修行这样殊胜的法门,不要自以为是,认为自己不学修习,然后你就谤法,说得有点严重。
“(印施《极乐图》序)”
这是《极乐图》的一个序,是印光大师写的。
“是以《华严》海众,尽遵十大愿王。《法华》一称悉证诸法实相。最胜方便之行,马鸣示于《起信》。易行疾至之道,龙树阐于《婆沙》。释迦后身之智者,说《十疑论》而专志西方。弥陀示现之永明,著《四料简》而终身念佛。”
这是非常有文采的,但里面每一个都牵涉到一些论的内容和文字,我把它节录出来,否则听不懂。什么叫做“易行疾至之道,龙树阐于《婆沙》”?这个《婆沙》实际上是《大毗婆沙论》,我把这些东西节录出来。
这是关于两位大德的开示,一下就讲了两个半小时。终于讲完了,不然后两堂课的压力会好大。
你们听到耳朵有没有起茧?烦不烦啊?不能烦,烦的话等于诽谤净土,哈哈,我是威胁!看我一点都没扯淡,不停地这么念,真是累啊!
下一堂课会好听一些,讲几种具体的修法,关于念佛是怎么念的。再下一堂课就讲藏传佛教的往生四因跟具体的修行方法,这就非常具体了。我先要打起大德们的旗子,扯点祖师们来装点门面,哈哈!
通过这样的讲解、学习,我们可以明白净土法门理义的深邃,所以反反复复地讲。我们讲净土都一两年了,但真的念得下去吗?念不下去,这与闻思有很大的关系。
后面两堂课有具体的修法,会讲得更详细一些。好的,我们已经拖堂四十分钟了,现在开始回向。
谢谢大家,随喜大家,我们后天继续学习。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23年十一云禅七净土课01——《选择刹土文》01
- 23年十一云禅七净土课03——四种念佛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