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昨天的话题,我们今天再来聊一聊中观。昨天已经说了,中观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它是一种最准确的可以让我们幸福、解脱的世界观。
但是,说了那么多“它意义重大”,它是不是真实的呢?万一它是一种忽悠呢?那就悲催了。我们可能付出了很多热情,付出了很多努力,做了很多事,拼命地供养、禅修、打坐等等,你看大家五一节什么都不干了,有的甚至从成都千里迢迢跑到这边来修行,结果它是假的,哇,这个事简直太可怕了!
如果我们能够在证悟上直接确定中观所说的是真实的,那就了不起了。如果这一点我们做不到,起码我们要在逻辑上确定它确实是真实的,是一种可信的世界观,是一种可信的哲学思想。所以它必须要有它自己的理论基础,这样才行。如果连最基本的理论基础都没有,我们就盲目去信的话,就学中观来讲,这是不妥当的。
五种素质
在学佛方面,可以通过五种素质去衡量一个人的根器:信心、念力、精进、禅定、般若,这五种素质都齐备就是最好的根器。
第一个信心,我不用解释,虽然它分了很多类,但总的来说就是对三宝、对佛法是不是有很真诚的、很真实的、很虔诚的信心。
第二个是念力,如果用念力去衡量根器,就是指理智指挥自己心的能力。我们平常人的念力是不行的,很多时候我们是被自己的情绪以及外在的因缘所引动,很难说理智决定怎么做,我们就照着去做,很难的!如果能做到的话,这种人是真正的人才呀!所以念力很重要。
第三个是精进,如果用精进来衡量根器,就是指这个人是不是能够一直坚持下去,这个也很难。当然,精进的本体是法喜,但现在我们是用它来衡量一个人的根器,那就是他能够坚持下去。学佛最重要的在于坚持,很多人学到一半,或者快要尝到甜头的时候,他就不行了。但是,如果他坚持下去、坚持下去,哪怕是再差的根器,差得一塌糊涂的根器,也一定会有所得。
如果具备前面三种素质,这个人的根器就算比较好了。
第四个是禅定。用禅定去衡量一个人的根器时,就不是说看谁的打坐功夫厉害,而是指修行的时候尽量不被外界的因素所干扰。很多人修行时都会被外界的因素干扰。如果所有的环境都很好,家里面也支持他,单位也支持他,老公或老婆也支持他,他就修得进去。但是,如果稍微有个人有点意见,他就不行了。他不能把心专注在修行上,很容易受影响。这也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一个素质。
最后一个是般若,用般若衡量一个人的根器时,主要指文字般若,也就是这个人头脑的分辨能力。它还有一个意思是,也许你的文字般若不行,语文水平很差,你没办法表达,也没办法记录下来,但你的心很灵动,别人说什么你都能够明白,你的心非常清楚地知道这个事,这也是一种素质。
对学佛的人来说,这五种素质之中信心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信心,后面的一切都不成立。所以,佛法里面说“信为道源功德母”,什么都要靠信心,非常强调信心。
学习中观需要多思维、多怀疑
但是,当学到中观的时候,那就不是这样了,它说你是需要有信心,但你还得有怀疑。你得首先去确定它,不能书上说是“现而无实”,你就信了,那是不行的。你得去怀疑为什么是“现而无实”?这个理论有什么用?它能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它是不是这个世界的真实现状?你得真的去想这些东西,你不能看到书以后,就茫然地相信了。
很多人学了中观以后,很多道理很快就能说、能背,甚至可以去讲,但他总是停留在概念层面。也就是说,他在“闻思修”的“闻”上面是过了关的。他知道很多理论,知道离开四边,知道自续派、应成派,知道五大因,知道在能上和所上的区别等等。甚至可以讲得很细:单空的修行要安住在所上还是安住在能上,所上应该怎么处理,能上应该怎么处理,怎么样透过五蕴等等。但是,这只是在“闻”上过了关。如果你闻了以后,完全不思索,那么你在思维上是没有过关的。所以你听了以后,一定要在自己心里面仔细去思考它、思维它,这是第一步。
也就是说,第一步是我们要“推开门去看”,不能够人家说“门里面没有东西”,你就信了,然后你就说你证悟了。这个不行,一定要推开门去看,也就是把它的结论观察一番,这种观察是思维性的。然后通过思维可以产生感受,感受的时候,再加上禅定,这个可以算是“修”。修到后来,你证实它就是这个样子,这就叫“证悟”。
我的意思就是,学中观也要有信心,如果没有信心,你碰都不会去碰它。但仅仅有信心是不够的,我们一定要去掌握它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我们要反反复复地思索,甚至故意去想,比如龙树菩萨是这样说的。
我们学了中观的共同五大因和应成派不共的四大因,你也认可它的逻辑推理了,然后你就认为自己会了中观,很多人都会这样。但是,这不叫会了中观,这叫会了中观的第一步“抉择空性”。后面还有现空双运、离戏、等性,你可能完全不懂。
到第二步抉择“现空双运”时,它已经是很深的思维了。甚至在“抉择空性”这一步,你就不一定能完全懂了,你只是懂了抉择空性的这些概念和定律。其实中观最重要的是这些定律的运用,等一下我们讲中观的五个定律,它叫中观五大因,“因”就是定律、方法的意思。你要懂得这些东西,并且要把它不停地拿来用。
其实中观的修行好简单,有时侯我们会把它想得很深:“哇,修行是不是这里放光、那里冒烟。”特别是他们说瑜伽行会有十种相出现,打坐的时候,你观察前面的东西,在那种状态里面,你会突然发现它们开始放光了,或者是成了青烟,或者是像镜子上的雾气一样在消失。你们听到这些神奇的现象,就会觉得“哎呀哎呀,不得了呀”。其实有时候练气功都会出现这些现象,这是外境的变化,是心面前的所境在变化。它只是一种现象,不是真正的见解的确立,我们不能因为看到青烟就说它是空性的。
见解的确立,首先必须要闻思,看了这些道理以后,在心里面反反复复地认定:这个世界就是空性的!我们不能抱着“因为你是佛菩萨,你说了算”这样的态度,这只是有信心,但是没有对你所信的这些东西进行思维和证实。经过思维和证实的东西,才是真正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不然的话,你可能说的时候会说,但你没办法拿来运用,没办法拿来对付烦恼和摆脱轮回。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很多人学中观都是停留在理论概念这一步。
学中观和参禅是一样的,刚刚开始学的时候,逻辑都很难通,觉得它完全是强词夺理。我们有一个师兄读中观,读了以后,他就打电话来说:“哇,这书上面怎么全都是强词夺理,好像编出来一定要把我圈进去。”他真的是这么认为的。后来他经常来找我,我反反复复地跟他说,他就懂了。懂了以后他说:“哎呀!中观真的是太殊胜了,我全懂了,我终于明白佛菩萨是怎么回事了!”他认为自己懂了,觉得中观不用再学了。
然后我再问他具体修行中的东西,他就傻了:“啊,还会这样啊?”因为你去修行时,就会有很多很细、很具体的问题出来,那就不仅仅是一些概念或者干巴巴的条理了。被问到这些问题时,没有经过深入的思维和修证的人,立即土崩瓦解,他就知道不行了。
那么这个过程实际上是怎么样的呢?禅宗里面称为“生处转熟,熟处转生”。前面的过程叫做“生处转熟”,就是一个道理很生疏,我们反反复复去思维它,然后就转熟了。熟了以后,你不要以为自己真的熟了,你得重新把它熟处转生,“哦,不对,这句话的意思不仅仅是这样子,这句话可能还牵扯到很多具体的东西”,它又变得好像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东西。然后你又投入进去重新闻思、了解、体会,这叫做“熟处转生”。然后生处再转熟,熟处再转生,要反复好多次。
在中观的修行上,这个过程是怎么做的呢?我刚才说了,首先就是思维,中观一定要靠思维,它不像其他方法。
我们说证悟的方法有三大类。一种是大圆满和禅宗的直指心性,这是最厉害的,“过来过来,告诉你,什么是本性、什么是本性、什么是本性?啪,这个就是”,“嘣”地一下就开悟了。我们古代有这样的例子,比如马祖把他的弟子一脚踹翻,他爬起来就开悟了;临济禅师去问黄檗禅师什么是“佛祖西来意”,黄檗禅师一棒打过去,这就是佛祖西来意!以这类的方式去引导一些很高的根器,有可能一下子就把他弄开悟了。但对我们来说,别说一棒,把你打死了你都不开悟。
所以说,这样不行,那怎么办呢?就降一步,有些内密的方法,我们可以去修气脉等等,比如修拙火,引气入中脉。什么叫做引气入中脉呢?实际上这些外境是由心的种子经过我们的气脉、身体显现出来的,当气脉往回收的时候,这些外境就会开始消失,身体的感受等都开始消失。当达到一种完全没办法用语言形容的状态时,上师再去跟你指示,“啪”,开悟了!
这种方式我们好像也不行。虽然我们可以去修气脉,但是,如果没有很厉害的老师在旁边指导,我们可能修得神经兮兮的,什么乱七八糟的现象都会出现。而且你根本就修不进去,特别是我们汉人,我们汉人的利器不在于这个。
我们汉人的利器(最善于运用的工具)是什么呢?我们的脑袋特别发达,我们特别“狡猾”,我们善于分别,善于怀疑,善于不相信,我们要利用这个!我们的禅宗就是这样说的:“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所以中观对我们来说是最合适的,中观前期的修行就是坐在那里想(静虑)。
那天我也说了打坐的三个种类:第一个是静虑,第二个是禅定,然后把静虑的结果和禅定结合起来,就是第三个——止观双运。静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可以打起坐来把这些道理详详细细地怀疑一遍,不要轻易相信它。“它说一个东西能够分尽,凭什么?它可能是在忽悠我”,你要这么去想,不要顺着它的思维去,然后就相信了。实际上你内心根本没有相信,这是一种蒙蔽自己的表现。
你要是真的能一直蒙蔽下去,那也行。关键是等到事情来了,蒙蔽就不起作用了。比如,你拿一张冥币给我,说:“这是一个亿,你可以买很多东西。”哇,我开心得要死!它当时是起作用的,我们一般读熟了中观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其实那是冥币或者假支票!你去买东西的时候就傻了,根本没有用!
如果说相信了就起作用,那也不妨相信,关键是它面对烦恼、面对生死的时候,就不起作用了,那你学了有什么用啊?我们不是说,学佛是要把世界观改了,要超脱生死、超脱烦恼吗?如果我们学的东西,仅仅是拿来思维,或者去跟人家说,那真的就没有用。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它变成真实的、有用的东西。若要把中观变成有用的东西,第一步就是去怀疑它。坐在那里去思考这些原理,反反复复地去想它是不是真的。
中观的作用
如果它是真的,那这个事情就严重了。按照我们昨天说的那一大套哲学性的推理,如果佛法所说的世界观是真的,那么就牵涉到佛法所说的一切都是真的,比如因果不虚、轮回过患、寿命无常、人身难得,死了以后不是什么都没有,可能有地狱(很大一口锅),这就严重了,这个事情非常可怕!我们现在所有的生存法则都可能是错的,我们得改变自己,要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当真,它不仅仅是一句话,或者是一句诅咒别人的话。
平常不相信因果的人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其实是在诅咒别人。跟人家争一个东西,结果被人家争赢了,心里很不服气,就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实际上是诅咒别人。但是,等到你的世界观转变过来了,真的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时,你的整个生活态度都会变,价值取向全部变完,不会再在意一些现在为之忧虑、愁苦的东西,你的心会放得很宽、很广,看得很远。
我们现在为之愁苦的一些东西,等十来年再回头去看当时的痛苦,是不是觉得很搞笑?我们小时候掉了一个玩具,可能就会愁苦半天、痛苦半天,长大了以后回想起来,就会觉得自己那时候真傻。
但是,关键是我们现在没办法具有这么宽广的胸怀,而中观这种世界观,它会给予你这样宽广的胸怀、高远的目光,你会自然而然地放弃很多东西,所谓的出离心就出来了。然后,因为你明白了空性的道理,你的心会松脱、开放。特别是对自我的约束放松了以后,慈悲自然就出来了。你看到别人还执著很多东西,你心里面就纠结了。
但这种纠结,跟过去那种为自我的纠结,是完全不一样的。你希望他跟你一样能够领悟空性,而且希望每一个生命都跟你一样。这就符合菩提心的两个原则:第一,缘所有众生,即希望每一个众生和你一样;第二,缘佛果,即希望他们和你一样都领悟空性。这就是真实的菩提心,这时候菩提心就开始从造作的转为胜义的了。当然,它有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所以中观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我们昨天说了,所有的痛苦和欢乐,实际上都是分别出来的。那么你开始通过修行锻炼分别的时候,你就能掌握分别。包括所谓的运气,都是靠心分别出来的。大家记住,心的分别有两类,我们不能把心的分别只理解为想。实际上,想只是最粗大的、最明显的一种分别。还有一种分别,就是直接呈现在我们心面前的不同,比如桌子和杯子不一样,话筒和录音笔不一样,以及各种声音的不一样,这些都是分别。我们的快乐和痛苦是分别出来的,那么我们去掌握这些分别的时候,就可以只要好的分别,不要不好的分别。
那么掌握分别的方法是怎么样的呢?佛陀说了很多,比如积累资粮、清净业障等等。“清净业障”实际上就是不要不好的分别嘛,“积累资粮”就是要好的分别出来嘛,说白了就是这样的。说得比较神圣一点,就是“积累资粮、清净罪障”。“不要不好的分别,只要好的分别”,这种说法显得好自私呀!其实它的实质就是这样的,不管词汇是什么样子的,关键是你要懂它的意思。意思掌握了,你才能够修行,才能够继续下去。
中观的修行原则
我说了这么一大段,总之,中观的修行原则就是,你要先去看,看了之后要深深地思维,要怀疑它,然后确定它确实无误,是一种真实的世界观,最后去实现它。整个佛法的修行,通过中观这条路来获取证悟的,就是这个方法。
记得有一次我去见慈诚罗珠堪布,堪布说,中观的学习方法就是要去怀疑,龙树菩萨说的不一定是真的,佛陀说的还是不一定,你要去想想它,想想它是不是真的。如果经过各种各样的思维,确定它就是真的,那你为什么不信呢?如果思考了一大通,发现它有漏洞,那你也很了不起啊。被那么多伟大人物所崇敬的中观哲学被你弄翻了,你马上写书出来,立即成为世界名人。我马上从佛陀那里转拜到你门下,认你为祖师。真的可以呀,如果你真的有这个本事的话。这个是要讲理的,佛法最厉害的就是它讲理。
当然,到了最后一步证悟的时候,它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但那不是赖皮,因为它告诉你,那个东西就是没办法用思维和语言触及。而前面部分都是讲理的,有无数过去的禅师和大圆满成就者都明白了那个东西,大圆满里面说,那个东西是用语言和思维没办法触及的,禅宗里面说那个东西“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什么叫做“言语道断”呢?就是以说话(语言)的方式去说那个东西,是没用的。“心行处灭”,“心”就是思维、感受,这些也要灭掉,这样才能够碰到它。或者也可以叫做“歇即菩提”, 禅宗有很多这类的语言,意思就是,那个东西是语言、思维没办法触及的,但它不是没有。
我们一般认为语言和思维不能触及的地方,就叫做“没有”,其实这是一种很粗大、很野蛮的感受。其实你没办法说的东西有很多,比如现在谁能告诉我什么叫量子?你们学科学的都知道量子力学嘛,谁能告诉我什么叫量子?你也没办法说清楚量子是什么,你只能想象量子是个很小的东西,或者观想它是一个发亮的点等等。它真正是什么样子,你完全没办法想象。我们的语言和思维连物理学的量子都无法触及,那我们的本性更是无法触及,恰好这才能说明它是真理。
为什么我要反复讲这些东西呢?其实这里有很多老修行人,我跟大家一起交流中观都有几年了,讲得我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了。但没办法,因为不停地有新师兄加进来。我个人觉得,学习中观对我们非常重要,因为只要中观的理被证实了,就证明佛法是真的。
而我们平常是怎么判断佛法的真假呢?“哇,好多人去拜他啊,是真的!”或者是“哇,那个人很灵哦,他能告诉你……”如果依靠这个去判定的话,那么妖魔鬼怪也可能是真的,因为很多妖魔鬼怪也很灵。或者是拿一个说明书出来,上面写着:“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他是十大弟子之中的某某;莲花生大士在世的时候,他是二十五个大弟子中的某某……”大家一看这个说明书,口水直流,然后这个“大德”就变成真的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造一份说明书出来,然后我们全都变成“大德”了。也就是说,我们的判断依据是非思维的、非理性的,是靠听说、靠人多。如果说人多就是真理,当年十亿人民都相信某种主义,那某种主义是真的吗?这是不行的,太玄了,我们得来点实在的。中观就告诉你要去怀疑它,你看它是不是世界的真理。
我现在告诉你们的是学习中观的方法。为什么我总是讲这些东西呢?我昨天讲了一大堆中观的重要性,今天又讲了学习中观的方法。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才是中观的精髓,而其他内容,比如五大因、四大因,你可以自己去翻书,一会儿就学会了。
虽然学了那些理论,你也不见得会运用,但是运用的方法,你也可以看着书去学。最重要的是,当你的心里面有了这些思维基础和学习方法,并且你能够拿去真实地运用时,中观才能在你的相续里面发挥作用。如果不发挥作用,仅仅是学问,那是不行的,不要说解脱、证悟空性,连一点点烦恼你都搞不定。
中观的基本理论
现在我们开始讲中观的道理,为什么中观是正确的?其实中观很简单,它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实有的东西,即所有的现象全部都是假相,这就是中观。这里就牵涉到一个概念,什么叫做真相,什么叫做假相?中观说的真假和我们平常说的真假是不一样的。
我们平常所说的真假
我们所说的真假,有时候完全是一种规定,比如,人民币一定要国家印的才是真的,冒牌的就不是真的了。又或者我们所说的真假是根据感觉的需要而来的,比如我们说的“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眼睛看到的是真的,声音是假的,这也是一种规定。有时候甚至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摸到的才是真的,比如我们看的全息电影,看起来好像是真的,但是伸手一摸——假的,还有很多幻觉也是这样的。
中观所说的真假
而中观说的真假是不一样的。中观这种世界观,它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也可以叫哲学,也可以叫操作手册。它是通过身心的实验,证悟到事物本相的一份操作手册。随便怎么说它都行,反正它有这么一个作用,它可以让你所有的烦恼都消失,所有的快乐都来,比中六合彩还好,大家记住这个就行了!
中观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假相,没有一个是真的。这个“真”是什么意思呢?中观说的“真”就是绝对不变,只要在世界上真的找到一个事物是不变、唯一、独立的,那中观就全部错了。这个错就不得了,这一错,佛法就完了。为什么呢?因为只要找到一个这样的事物,三法印里面的“诸法无我”就是一个错误结论,那佛法就真的变成了迷信。所以说,“诸法无我”是不是成立,决定了佛法是不是真实的,以及我们是不是应该按照佛陀所讲的这些教言来生活。
为什么呢?因为胜义谛决定世俗谛,如果世界真的是空性(胜义谛)的,那么落到我们的生活层面,我们就要遵循这个世界观、遵循一些生活规律(世俗谛)。如果你相信唯物主义,觉得世界就是物质的,认为最细小的物质是胜义谛,物质的组合是世俗谛,那我们现在社会普通人的生活就是正常的。很简单,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搞定你,只要我幸福就可以了。有(好)东西,对不起,我要你不要,是不是这样的?
佛教的世界观——中观
如果按照佛法的世界观,那就不是这样了,有(好)东西,你要我不要,因为我要消灭自我,我要利益他人。全部都要改观,要一下转变过来,原因就在于最根本的世界观到底是什么。
中观的世界观说起来好简单好简单,真的非常简单,就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独立、唯一、不变的东西。好了,中观就成立了,中观的根本理论就是这个。所以,如果你去问那些禅师:“什么是佛祖西来意?”禅师会说:“捞摸不到。”“捞摸不到”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没有一个实有的东西。如果有一个实有的东西,你才可以抓住它;如果没有,你当然捞摸不到。
说到本性,禅宗还会说“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就是这个东西根本找不到本质,完全是空性的——处处无踪迹,但它又可以显现出各种形象——声色外威仪。也就是外相的本质根本找不到,但又处处显出形象,这其实就是中观说的“现而无实”“缘起性空”的意思。禅师只不过换个角度来讲而已,证悟者就不会死背书了,他们会把这些理通过自己的语言讲出来。
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中观说没有一个真实的东西,你会问:“凭什么?”唯物主义认为有一个不变的东西,说那就是世界的本质,并且给它取了一个很笼统的名称叫“物质”。那什么是“物质”呢?一定有一个最小的物质,因为大的物质是由小的物质组成的。可能是捏合在一起,也可能中间有空间,像教科书上讲的那样,中间是一个原子核,外面有很多电子围绕,然后层层这么组合起来,搞成了银河系。但是,不管它的组成方式是怎么样的,它都是由最细小的微粒组成的。
这些微粒可以一分再分、一分再分,一定有一个最基本的微粒,物理学上叫“基本粒子”,这就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而我们中观就说肯定没有。其实所有问题的关键点就在这里!你们学了那么多中观的理论,这样因、那样因,其实所有问题的关键点就是这个,这个问题是我们信佛和不信佛的关键。如果有基本粒子,那我们根本不用信佛,凭什么信呀?很简单,“缘起性空”是错的,“诸法无我”是错的,其实是有“我”的。“诸法无我”的“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有一个独立、唯一、不变的“我”。
那么是不是真的有基本粒子呢?佛法说没有这么一个基本粒子,唯物主义的观点肯定不对。一般来讲,中观可以分为两个派别,一个是最彻底的应成派,一个是比较不彻底的自续派。它们在理论上、修证上、结果上都有很大的差别,但最终的结果还是一样的。自续派是渐次性的,而应成派是什么来了都破,破完就完了。但是,不管怎么样,它们共同的目标是证明这个世界上确实没有真的东西,全部都是假的。大家记住,中观里面说的真假和我们平常说的真假是不同的,所以中观说一切现象全部都是假的,没有一个真的。
中观的这两个派别用了五种方法来证明他们的观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现象确实都是假相,没有找到一个事物是真的。这个话你们听了不要觉得悲催,就是因为所有现象都是假相,我们才可以很美好。如果真的有一个是真相的话,那就完蛋了。当然,我们要去想为什么会这样呢?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建议结合录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