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
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我们又来开始侃唯识,已经侃了五天了,还有最后两天。前面讲了前五识和第六意识,今天我们来聊第七识。只有唯识学里面才说第七识和第八识,中观好像不提的。虽然我们以后学到的大圆满、大手印也提到这些内容,但大圆满、大手印主要的理论和见解是如来藏的见解。而且它在讲述这些内容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是引导我们的心怎么趋入本性,有“行门”的意味在里面,而唯识有很大的篇幅是用于讲理。但不管怎么样,它是大乘的一个学说,所以我们在共同交流的时候要发起菩提心——为利众生愿成佛!你不要说你的菩提心是假的,其实我们的都是假的,但是他假呀假呀就变成真了。
我们现在来说第七识——末那识。末那识是我们最应该重视的一个识,因为它是导致我们轮回的根本原因。末那识的行相非常细微,我们很难觉察到它的作用。它的行相非常细微,并不代表它的作用很小。就像躲在背后的东西,我们不一定能了解,但是它起的作用很大。比如某些集团,他们的头都躲在后面,你不知道他,但他最起作用。末那识也一样,它的行相幽微,我们很难发现,所以我们在修行的时候很难把它解除掉。
其实所有的修行,从小乘这个层面来讲,就是为了彻底把末那识转化成为平等性智;从大乘的角度来说,是否也是这样的呢?有人会说:“我们大乘主要是消法执。”其实不是的,要消法执的话,也必须要把末那识解决掉。因为末那识本身就是一个法执,是一个很特殊的法执,是对“人我”的执著。其它的法执是对其它显现或不显现的法的执著,人我执是对显现或不显现的“人我”这个法的执著。
人我的执著对认识真正的本性(法的本质)是一个非常大的障蔽,它会导致我们在观察的时候都会有角度。我们平常的观察是通过前五根去观察,比如眼睛观察显现的色法,耳朵观察声音,等等。但是真正的观察是修证到很深层次时的观察,它完全是心对心的观察。这个时候,眼耳鼻舌身已经不太起作用了。就算你还看得见,但是你的作意也不在这上面,外境会很模糊。我们去探究自己心的本质的时候,完全是以心观心。如果末那识很深刻、很厉害,你完全没有消弱它的话,你在观察心的本质的时候,还是会带有“末那”这种强大的执著。你也许会在概念上认知了本性,或者轻轻地触碰到本性,但是因为末那太过强大,你根本没有办法安住在本性里面。
有人会说:“既然有末那就没办法安住在本性里面,那么初地菩萨就不能入法性定了,因为初地菩萨还有俱生我执。”其实不是的,我们现在要求的不是消灭俱生我执,而是消灭分别我执,起码你得先把比较厉害的、粗大的执著解除掉。
我们说的“分别我执”、“分别法执”,有些书上写作“遍计我执”、“遍计法执”, 大家会觉得它跟三自性的“遍计执性”是一样的意思,其实它们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三自性” 是说一个事物的三种性质:它的虚妄性叫做“遍知执性”;它的因缘性叫做“依他起性”;它的真实性叫做“圆成实性”。而“遍计执著”是指我刚才说的“分别执著”,它和俱生执著是一对的,源于同一个基础,其中一个比较深刻,另一个比较粗大。(要把这些术语分清楚,等一下我会详细讲。)
所以说认识末那、了解末那,对我们的证悟有极大的帮助,甚至可以说是我们的根本目的!我们要干掉它!把分别我执的种子消除到一定的程度,我们才能准确地认知到本性,才能有力量安住于本性。
为什么说初地菩萨的证悟才算是真正的证悟,其他的开悟只是相似性的?开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叫做“纸上画月”,解悟就是这样的,在概念上完全清楚,偶尔还可以触碰到。但它是否真正起作用呢?画饼是没有办法充饥的!书上写了很多山珍海味、满汉全席,你说:我看饱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解悟”不是真正的解脱。但是他那时候在概念上很清楚了,怀疑很少了。
第二阶段叫做“水月”,就是五根识还在现起,没办法完全地寂灭。五根识的现起和第六识意识的涌动,会障碍他很亲切、很真实地认知和安住于本性,但是他的体验已经很深了。相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这种人已经很厉害(但是跟那些大菩萨比就纯属“菜鸟”),他们对自己的修行很有把握。
按禅宗的说法,最后的“末后牢关”不太好过。这往往跟他们的宿世业障有关系,或者跟能不能遇到强大的助缘有关系。所以古代的修行人要去各地参访那些禅师,最后才会参悟。
禅宗有“三关”:破初参叫做“初关”;然后“重关”就是基本上突破了五根识的影响;然后最后一关要彻底透脱,叫做“牢关”。“不破初参不入关”,就是说如果你没有初初地明白本性,就不要进去闭关,你在外面跟着大家一起生活、参禅就好了。“不破重关不进山”,他的身体、感受已经不太障碍他的觉知了,也就是说他有能力堪忍山上的寂寞、恐怖、荒凉,这时候就可以进山了,这时候去让自己身心彻底透脱是最好的。
如果你各方面的执著还很大,上山就开始拉肚子,三更半夜听到狼叫就虚了……这个时候你说:“有三宝加持,我不会被狼吃!”不行哦,你会发现狼叫声的加持比三宝的加持还大。当然你会说:“有些人不一定会这样的。”人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要把自己看成普通人。
当他的心对身体的贪执减弱了,恐惧感减弱了以后,他在山上就可以很好地修行,他会觉得很清凉。我们经常会看到藏传佛教的修行人把山上的风景描述得非常之美:那里有森林、鲜花、水、蜜蜂……我们去到那些地方,前三个小时感觉确实如此,三天后就麻烦了,三个礼拜后那里就成了地狱,我们会发现很多身体的需要得不到满足。
那么书上写的是假的吗?不是,那些修行人的感受就是这样的,他写的是老实话。只是你觉得那样的环境很难受,就像狗看到的东西只能是黑白二色一样。人家那么殊妙的东西,在你的感受中却是非常恐怖。时间长了以后,你还是觉得“红尘”特别的可爱。
我以前去闭关,闭了两个月,一个人在深山里面。刚开始的时候,我可以很浪漫地在鲜花丛中拉屎(山上没有厕所),拉上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经常有蚊子叮屁股,还有乱七八糟的虫子……后来我想起马桶冲水的声音都会觉得很亲切!有时候我在解手,抬头一看,对面的山坡上有一头狼!我在这里拉屎,它在对面看着我……晚上真的会听到狼嗷嗷嗷的叫声,虽然表面上说:“有上师三宝加持,我们修行人肯定没事”,但是心里面还是会怕的。所以我们不能搞自我欺哄,不要说“我们是修行人,这个不怕。”
在佛教里面有这么一个争论:一个人修行到很好的时候,如果他在挡道的地方入了灭尽定或者灭受想定,大象过来会不会把他踩死?有些人说不会被踩死,因为有龙天护法;有些人说肯定会被踩死。后来他们去找佛陀,佛陀说:这个问题不用争了,你们还是要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去入定。因为我们的相续里面的因缘极其复杂!
当然,你会说:“是不是护法们不起作用呢?”绝对不是。在座诸位如果真的发起了大乘菩提心,满天都是护法!你只要发起大乘菩提心,不要求证悟到二地、三地那么厉害,他们自然就来护持你,因为这是他们的职业。虽然诸佛菩萨无时不在观照和护持我们,但是我们还是在受苦,这是因为有很多的因缘。你入了灭尽定,万一大象过来恰好把你踩扁,也有这种可能性。
当然,我们修行的道力可以改变很多不好的因缘,这是我们修行的一个主要目的。如果不能够通过修行改变我们内外的状态,我们修行干嘛呀?如果说什么都改变不了,这就是所谓“宿命”的观点。正是因为这些因缘可以改变,我们修行才有意义。
既然因缘可以改变,我们去算命有什么用啊?我们一方面相信因果,一方面又整天去算命,尽干一些矛盾的事情。既然算命没用,为什么上师们要打卦呢?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它还是有用的。就像刚才讲的例子一样,大象有可能把你踩扁,也有可能看到你是修行人,然后绕路走。
我们往往在修行或者闻思上会陷入一些误区,拿着一根鸡毛当令箭,然后执实它,搞得自己很辛苦。当然,把这些道理融会贯通不那么容易,但是不容易也得干,因为你要解脱啊!如果你不想解脱,你完全可以不干的。
刚才说了,破初关、破重关是在“水月”这个阶段,然后最后一个阶段就是“真月”——彻底透脱。以前我们也经常聊到“大地平沉、虚空粉碎、了无牵挂、孤明炯炯”这些说法,禅宗也说到“孤明炯炯”,所以禅宗也有他空中观的观点。还有“露地白牛”,很宽广的、没有遮盖的地方有一头大白牛,它用来象征证悟的状态(我们不要想象本性就像大白牛一样)。还有“赤裸裸”、“净洒洒”、“光照大千”……很多这样的形容词。
安住在这种状态的时候,如果他还活着,那么他还是有俱生我执和俱生法执。但是这个时候,他相续里面的遍计我执和遍计法执的微细种子都没有了(种子都没有了,更不可能起现行),所以他就可以完全安住在“真月”里面。然后他再依据“真月”去消除相续中那些很深层的俱生法执和俱生我执。
那么我们对末那识的了解要达到什么样的层面呢?在证悟初地菩萨之前,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在消灭第六意识和第七末那识的遍计执,我们消灭不了俱生执!但是这个说法有争论,有些派别说我们可以消除俱生执著。它举了个例子,比如现在我虽然没有开悟,没有证到初地菩萨,但是我通过做一些观修,我面前的这本书可能会变成光或者其它现象,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现量已经产生变化了,至少我看到的跟普通人看到的不一样,应该说这不仅仅是分别法执的改变,而是俱生法执的改变。这是其中一派的说法。
但另外一派说这只是所境上的变化,而真正的变化应该是能境上的变化。无论所境怎么变,变成光、变成电、变成佛菩萨都没有用,要在能境上变化(能境上不认为外境实有),这才叫做“遍计法执、遍计我执的彻底解决”。在遍计法执、遍计我执消灭了以后,然后再清除我们相续里面的各种执著,这才算是消除俱生种子(俱生法执和俱生我执)。这种说法境界很高,但是它很真实。这一派(即是我们宁玛派)说消灭俱生法执和俱生我执必须要从初地菩萨开始。
俱生法执、俱生我执跟分别法执、分别我执怎么区分呢?按照唯识的说法,分别我执和分别法执只能在第六识里面产生,俱生我执和俱生法执是在第七识或者第八识里面产生。那么第六识会不会有俱生法执和俱生我执呢?也会有,但是第七识和第八识绝对没有分别法执和分别我执。唯识是这么分的。
我们的第六识可以接收、学习很多观念,而第七识生下来就有了。俱生我执和俱生法执都是与生俱来、不假外缘,我们自然就有这种执著。一个人生下来,就算你什么都不教他,他也会执著外境实有,并且执著有一个“我”,这一类的执著就是俱生我执、俱生法执。这种执著会直接带来意识里面的法我执和人我执。我们不用别人教,意识就会认为外境是实有的,“我”是存在的,所以第六意识也带有俱生法执跟俱生我执。(这是唯识里面讲的,有些派别不是这么讲。
第七识和第八识是与生俱来的,也就是说分别法执和分别我执不可能在第七识、第八识里面。它只能以种子的方式存在于第八识;它也不可能在第七识,因为第七识本身就是一种执著,它不储存种子。也就是说,分别法执是靠我们前世的种子加上这一世的外缘才产生的。比如我本身有俱生我执和俱生法执,但是我并没有形成清晰的意识,然后某天有人告诉我:“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精神是物质运动的结果。”从此我就有了分别法执。我一定要有相应的种子,然后种子待缘而起(这一世学习各种宗派的见解),这样才有分别法执。那么分别我执是什么呢?你生下来以后,别人不停地告诉你:“你的世界你作主,你应该有自己的打算……”这些教育就让你开始意识性地认为有一个“我”,这就叫做分别我执。
要消除分别我执和分别法执,通过意识的学习就可以做到。比如我们把中观的离一多因研磨透彻了,我们就会在骨子里面认为外境是不存在的。这种“骨子里面”的观念其实还是在意识层面,因为外面的显现没有变,这些显现不是意识的范畴。我们经常说的“骨子里面”都还是意识的观念。你在意识里面认为这些显现不是物质,而是如梦幻泡影,完全是心的显现,那么这时候你已经把分别法执破了。
破除分别我执也是一样的。我们通过学习就知道,“我执”是末那识执阿赖耶识的见分造成的。然后通过中观的方法去分析:色蕴上没有我,受蕴上没有我……整个五蕴的组合也不是我,我们执著的那个“我”根本就没有。你长期这么去观修,然后你的意识里面会完全认同“我”是没有的。
你会说:“这是不是证悟呢?你刚才说分别法执和分别我执消除了就可以达到初地菩萨嘛。”你知道我们的分别执著有多深啊?极其之深!在佛教团体里面,我们谈论到中观的时候,好像每个人都是初地菩萨的境界,但是在平常的生活、工作中,还是分别法执和分别我执在驱使我们做出各种判断。因为我们的骨子里面(分别层面)还是有实有的见解,它很难消除。
也就是说,分别法执有自己的种子,托借外缘而在意识层面产生。俱生法执和俱生我执是与生俱来的,根本就不用去想。一个小孩生下来以后,让他在农村自然生长,完全不教他科学、哲学那些观念,但你不能说他没有我执和法执。但是对于我执和法执的清晰认识,往往是学过宗教的人或者知识分子才会有。
当然,我们现在学的文化根本上是错误的,这很可悲,还没有那些山村的孩子生活得那么自然。比如唯物主义的邪见就会导致你为所欲为。它说精神是物质运动的结果,那么物质一散,精神就没有了,也就是人死如灯灭。唯物主义对世界的看法是“世界是物质的”,这种世界观会产生相应的生命观——生命是物质运动的结果,然后这种生命观导致的价值观就是:人的生命只有这一世,怎么样获得最大的享乐就应该怎样去做。所以就有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打得赢是大哥。至于后世,那不管,这世享乐够了再说。如果长期在唯物主义的思想下熏习,整个社会一定要崩塌的。最后人人都变成狼,一代不如一代,非常可怕。
偶尔稍稍有点文化的熏习,这个社会可能变得柔软一点。比如说,可怕的文革过后,琼瑶搞了几把“月朦胧鸟朦胧”。这样的东西虽然不彻底,但是它还是让中国人“柔软”了一把。虽然这些“月朦胧鸟朦胧”最终会导致人们更深刻的痛苦,但是它总比拿着刀枪对戳好嘛。文革中的宣传画全部都是拿着枪的,非常可怕。活生生的人,硬要把你分成阶级来斗,这样斗下去会很痛苦。我们无产阶级把有产阶级干倒了,我们又变成了有产阶级,然后总有无产阶级再把我们干掉……何时了也!
所以说,唯物主义其实是一门很悲哀的哲学。如果过完这一生就什么都没有了,那我们就很容易产生一些心理上的毛病。因为我们认为只有这一生,所以我们的目光非常短浅,我们急于渴望在这一生获得更大的收益和更舒适的生活。为了满足自己更多的要求,我们会不顾因果。我们以为这样去奋斗就会过得很好,其实不是的,心的猛烈收紧和这些短见的要求导致我们这个社会出现了大量的精神病、跳楼等悲剧。以前我们那个时代不会有小孩子自杀的,而现在几岁的孩子都会自杀,精神病患者很多!
原因是什么呢?现代的文化慢慢堆积,堆积到一定时候就会对人类起作用。比如中国人跟相同肤色的外国人站在一起,大家穿同样的衣服,外表上没什么区别,然后大家出去走一圈,别人一看就知道哪个是日本人,哪个是中国人,哪个是香港人。因为我们受不同的文化熏染。
香港的黑社会电影演得很厉害,小马哥咬着牙签、拿着手枪,不得了!因此我们会觉得香港的黑社会很厉害。其实香港的文化培养不出来很厉害的黑社会,因为它的文化太温柔了。我们的文化多厉害啊:灰尘不扫就不会自己跑,敌人不打就不会倒,对待敌人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严酷无情……当然,这是轮回中很可怕的事,但是它说明什么样的文化就会熏染出什么样的人群。
五四运动以前,我们的文化也有一些落后的地方。儒家、道家的文化混合在一起,造成了文化的僵化,对人性有很多的桎梏,也诞生了很多恶劣的习俗。比如说妇女缠小脚,清朝那种审美观把我看得目瞪口呆。男的梳着长辩子,眼镜吊到鼻梁下面,尖嘴猴腮的,玩女人的小脚……我们现代人绝对会恶心得要死,但是这成了他们的审美。男女介绍对象,首先是问女方的脚是有几寸。西门庆去勾引潘金莲,首先是捏她的脚。我们现在谁会捏别人的臭脚呀,但那时候“捏脚”带有某种含意。所以说我们以前的文化也有很多很恶劣的地方。
还有,我们的文化由于过份的形式化、呆板僵硬,所以对色法的了解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好不容易出了一部《天工开物》,但是很多东西都说不清楚的。我们在色法方面缺乏了解,然后被西方文化打过来,我们被打得大败,所有的知识分子对我们的文化彻底失去信心。然后就爆发了五四运动,提出要反帝反封建,打倒孔家店。甚至古文都不能要,提倡白话文,整个文化大解放。当时的一些知识分子欢喜雀跃,立即飞快地松绑,松得很过份。丁玲,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很出名的女作家,因为传统是一个男人可以娶几个女人,她要反过来,同时跟两个男人生活,就是为了反封建。
结果我们把封建反走了吗?反帝还算可以,外国人被我们赶出去了,但是封建不一定反走了。我们把好的东西反走了,坏的东西保留下来了。当然,小脚解放了,妇女们跳得更高了。“妇女解放”好像对妇女很有好处,其实不是的哦,现代的妇女们好惨的。你们又要在外面做很多的社会工作(因为你们能顶半边天),回到家里你们还要顶全边天,你们好惨啊!所以说现在的女性是非常痛苦的。以前的日本女性要好很多,虽然日本的女性要对男人忠诚、恭敬,但这是人家愿意的嘛,人家这叫“甜蜜”。我们搞了“妇女解放”,女性在外面累得一塌糊涂,回到家里又要操持乱七八糟的事情。这么劳累,你很快就变成“黄脸婆”,然后第三个“二奶”、第四个“二奶”就出现了,这是很自然的事。我们表面上是解放了妇女,实际上把妇女害得很惨,现在离婚率比结婚率还高,很可悲。
很多东西表面上看起来对我们有利,实际上不一定是这样的。我看了那么多的哲学书,看了那么多文化,我发现真正能够利益我们身心的只有佛法。而不太究竟、暂时能够利益我们身心的,是我们反去的那些“封建”。比如道家、儒家的思想,它至少会让我们对因果有敬畏。以前那些老太婆看到有人做坏事,就会说:“你积点阴德嘛!”她们会有这些思想,很坏的事不会去做。但是我们现在的老太婆是怎么样的呢?她摔在地上,你不敢去扶她,否则你会倒霉。
所以说文化的熏染非常厉害,搞得现在人和人之间互相的信任、互相的关爱没有了,整个社会充满乖戾之气,很难受、很不舒服。我们一上公共汽车,坐在那里就开始警惕地看着周围,面容像僵尸一样。如果你去藏地看看,虽然藏地的佛法已经被破坏了,但是他们都还是整天嘻嘻哈哈的。心里面的快乐和愉悦会通过外表表达出来。所以说这种物质文化带给我们的其实不是真正的快乐。
当然,这种文化可以带来一些感观的刺激,也会有一些科技上的方便,比如医疗。关于中医和西医的争执也非常大,我这条腿也在中医跟西医的争执上折腾了好长时间。有的说中医好,有的说西医好,我看着他们的眼睛说:“反正你们都好!”
有人问:“学佛法到底是学什么?”有很多回答:学方法、学境界、学修行的觉受……其实都不是,真正的佛法就是让我们准确地掌握一门世界观,并且去实现它!我们要明白: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是怎么回事,我们怎么能够获得彻底的快乐,摆脱所有的痛苦。因为佛法承诺了可以做到这样。如果它的承诺是真的,而且我们还可以实现它,那么我们就应该不惜一切去掌握它。否则的话,这个生命就没有意义。无论你多辉煌,最多一百年!而且老苦是非常可怕的,我现在还不到五十岁就瘸了一条腿,我深感老苦啊!又感病苦,“八苦”在我身上轮流兑现。所以说一定要好好修行,通过修行来获得解脱。(这么一扯又扯远了,时间又不够了。)
好,现在我们回过头来说第七识,分别我执和分别法执差不多说完了。然后,第七识生起要几个缘呢?每个识的生起都需要缘:眼识要九个缘,耳识八个缘,意识五个缘。末那识要多少个缘呢?三个缘。它需要的缘是最少的,甚至比阿赖耶识的缘还要少一个。因为“我执”需要的缘少,所以它随时都在。它的第一个缘是根本依(阿赖耶识),第二是它的种子,第三个是作意。但这个作意是很轻微的,我们感受不到。虽然它轻微,我们的意识感受不到,但是它的力量非常之大,死死地黏住不放。它是怎么去作意的呢?实际上就是作意阿赖耶识的见分,以它为“我”。
我们的境界中可以生起很多显现,它是刹那生灭的。显现灭了以后,它会成为种子存于阿赖耶识,然后再依靠外缘发出来。“种子”的六个含义,我们那天也讲过了:刹那灭、果俱有、恒随转、性决定、待众缘、引自果。这些种子生起来又存下去,生起来又存下去……它为什么要这样呢?它无聊没事干吗?是什么东西让这些种子生起来、存下去?这就是我们要去找的第一因!
基督教说这个世界的一切现象(春夏秋冬,树木的繁荣与枯黄,人和动物的出生与死亡……)都是有目的的,一定是有一个灵在驱动这些现象,这个灵就是上帝。这是基督教论证上帝存在的一个理由。
种子存进去、显出来,存进去、显出来,是什么让它这么运作的?你可以说是上帝,也可以说是大梵天,甚至可以说它是物质。把它认清楚,就是所有哲学、宗教的根本目的。认清楚了,你就知道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所以哲学也叫“世界观”,我们要把它弄清楚。
按照我们唯识的说法,种子的生灭现象就是阿赖耶识的自体(自证分),即是阿赖耶识本具的一种力量。如果我们把它认清楚了,它就叫做如来藏、光明、空性。如果它在阿赖耶识的层面,就不能这么说,因为它是有污染的。当种子现起来的时候,跟这些现起的现象有一个相对的力量,这个力量就叫做“阿赖耶识的见分”。
我们不要把见分、相分、自证分理解成三个不同的东西。那要怎么去感受呢?你看,我们的心好像有种力量让这些现象生起、消失,生起、消失,我不用去想它,它自然就这么生起、消失,这个力量就叫做阿赖耶识的见分。而且这个力量延续不断,根本就不会息灭。比如我睡着了以后,我的身体还在刹那刹那地变化,有一个力量让它刹那刹那变化,它也会以种子的方式储存下去。它的运作是自然性的,没有经过意识的污染(因为没有明觉生起),是以种子的方式在刹那刹那变化。但是在醒着的时候,它显发出来,经过我们意识的污染,然后又储存下去。不管怎么样,它有这么一个力量,这个力量是连续不断的。
如果我们把这个力量认为是上帝,它就是上帝;认为他是物质,那就是物质。但是我们通过很多的分析,可以证明它是空性的,所以它不会是上帝,也不会是物质,它只是心的光明的力量。但是心的光明的力量表现为有形有相的时候,它就不是如来藏那种“常”,它成了阿赖耶识的见分。如果你把各种相全部消灭了,那个见分就变成了如来藏,它就是第一因!
在如来藏层面是没有时间的,因为它没有变化,只能叫做“无始”,没有开始。它为什么没有“开始”呢?因为它没有时间,怎么会有开始!一定要有因缘组合才会有开始,而它不待缘,所以它不会有开始。如果完全处于这样的境界中,能有任何一个东西他不知道的吗?不可能!所以佛陀一定会遍知!原理就是这样的。
但是有污染的时候,心就执著这个见分为“我”,这就是俱生我执。分别我执比较简单,告诉你一些中观、唯识的观点,一下就把它破了。但是俱生我执一直都是这样,一个人生下来,完全不教他,他也会这样去执著。因为心不明白,它一下就附上去了,去执著那个力量。
虽然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很难体会。无论如何,大家一定要去体会它。到后来,你会发现“我执”就是心莫名其妙对现起的根本的执著而已。如果很清晰地知道,那就是解悟了。然后长期安住它,慢慢就变成阿罗汉了,真的就这么简单!但是要观察到它很困难,因为它的行相太过细微。而且它很复杂,因为末那识带有四个根本烦恼、八个大随烦恼,覆盖住了,让你什么都看不清楚。
我们要怎么去认清它呢?要先把附在它上面的意识层面的粗大的执著拔掉。所以我们要守戒,不再造恶业;念金刚萨埵,把过去的业障清除掉;积累资粮,这样才能够坚持修下去。慢慢地,心越来越清明,最后一下就很清晰地认知到:原来执著“我”根本就是一场笑话!完全不存在的东西,偏偏要去执著。
我们的心执著阿赖耶识的见分,认为它就是“我”。但它是不是真的就是“我”呢?它不具备“我”的力量,我们执著的“我”不是第八识的见分。要是真正把第八识的见分看清楚了,你就知道它实际上只是显现事物的一种能力而已。而且因为这种能力(阿赖耶识的见分)跟相分是相对的,相分刹那生灭,它也会刹那生灭,它担任不了“我”这种作用。虽然它导致相续的流动,但是从来没有一个“我”在主宰。
比如我现在在讲法,是“我”要在这里讲法吗?根本就不是。我的相续在流动的过程中,因缘聚合我就成了一个人,然后因缘又推动我到了广东……一连串的因缘流动。然后有很多个相续叫这一个相续坐到这里来谈论“相续”,从来都没有一个真正的“我”要跑这里来讲“没有我”!深细地观察,整个相续没有一个主宰者,也没有一个承受者,只是心的一些现象在流动。心生起了各种现象,然后它就认为能够产生这些现象的能力是“我”。所有的轮回就是从这里开始的,痛苦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没有“我”了,会不会有痛呢?如果你有法执,还是会痛的。比如阿罗汉没有“我”了,而他以前造了业还会生起法执,所以挨打的时候还是会疼。当然,没有我执以后,相应的法执也会有很大的改变。但他从此以后不会再有心灵方面的痛苦了。一个人没有心灵方面的痛苦,何其之爽!
我们的心根本没有搞清楚阿赖耶识的见分,就直接以它为目标,然后在这上面生起一个假的影像——末那识的见分。它称为真带质境(虽然它是彻底的非量,但是它又称为“真带质境”)。
什么叫做“真带质境”呢?就是以心缘心,比如阿赖耶识的见分是心,它不是一个物质,心去缘了它以后,又以它的相生起一个假的相分——“我”,这个“我”叫做“真带质境”。什么叫做“假带质境”呢?比如我看了这个杯子一眼,然后去想它。这个杯子是一个物质,我想的是与这个物质相似的一个东西,以它作为所缘对镜。这就叫做“假带质境”。为什么后面这个是假,前面那个是真呢?我们一般会认为物质才是真的,心识是假的;但是唯识宗认为物质是假的,识才是真的,所以末那识缘的境叫“真带质”。
所以说,心缘阿赖耶识的见分产生末那识,实际上它缘的是一个带质境,而且是绝对的非量——错的!它没有真的看清阿赖耶识的见分。如果看清阿赖耶识的见分,那就证悟啦。怎么会见到一个见分就证悟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见分、相分、自证分都是一分,因为它们作用不同,我们才把它们分开。
末那识就是这么起来的。依据这种执著,就会生起我爱、我见、我慢、我贪。八个大随烦恼跟上去以后,然后再引发意识层面的心所。因为有“我爱”,意识层面就要保护它,各种各样的造业就开始了。如果把这个我执去掉,一切都好办,意识层面的根本就不算问题。所以说意识的清净与不清净是以末那识为准的,末那识称为“染净依”,有它就有污染。当然,到了清净位以后,“清净依”也是它。因为末那识在八地以前都是污染的,所以它是“污染依”;但是八地以后就恒思无我,变成了“清净依”。(我已经说到后面的内容去了。)
到了八地以后,末那的俱生我执都没有了,我们一般会说“末那识消失了”。但是唯识宗认为这时候末那识还是没有消失,它变成了阿陀那识,或者叫清净识。这时候还有一个清净的持续力,不然就分别不出不同的相续了,八地菩萨跟九地菩萨或者几个八地菩萨之间就没办法区分了。只有佛陀才是没有区别的,你可以说所有的佛陀都是一个,但不能说所有的八地菩萨都是一个。我们有时候说所有的上师都是一个,实际上是把上师当成佛。如果你真的认识了本质,你就知道上师只是一个显现而已。因为我们残缺的根识,他会显现出残缺的形象来。如果是初地菩萨,他看到的佛陀是一百丈高的身体;到了二地,佛陀的身体变成了一千丈……越来越殊妙。
末那识产生的情形,我基本上给大家介绍了。很多内容我都没有根据书上说,我讲的是体会性的东西。既然是体会性的东西,那么大家就只能当体会性的东西来听。它既不是教言,也不是书上的说法。我也是个凡夫,体会性的东西会出问题的,听过就算了。
下面我们开始说这上面的颂词:
带质有覆通情本
这是第一句,“带质”就是带质境,我刚才讲了,末那识缘的是带质境,是以心缘心。我现在说“以心缘心”,“心”其实就是一种力量,能够觉知的力量就叫做“心”。我们经常说“观心”,我们观的心是什么啊?我们不能说“心就是念头”,念头只是力量的显发而已,而不是力量本身。心就是能觉知的力量,如果证悟了,它就叫做自然本智;如果没证悟,它就是心的波动。心可以波动成眼识,波动成耳识……然后你就有了苦乐、想法、情绪,各种心所就出来了。当它的波动停息了,就可能在阿赖耶识层面。这个层面还是有很细微的波动,因为种子在动。明白了阿赖耶识的本质以后,波动也是解脱,不波动还是解脱——动静俱遣!
什么叫做“有覆”呢?刚才我也讲了,末那识跟阿赖耶识一样,都是无记识。它不分善恶,只有舍受。阿赖耶识不分善恶,这很好理解,但为什么说末那识也是不分善恶呢?末那识执“我”的时候,它真的是不分善恶的。因为末那识就是起“执我”这个作用,它不管阿赖耶识的见分是善还是恶,反正那个就是“我”。
当然,随着“执我”这个作用,就会引发其他的作用,它要去爱“我”,排斥害“我”的东西。我们平常说的“善恶”一定是针对某个个体而言,比如我利益你,对你来说我就是善;我不利于你,对你来说我就是恶。但是当心去执阿赖耶识的见分的时候,它是不分善恶的,所以它是无记性。
阿赖耶识一定是无记性的,要是阿赖耶识不是无记性的话,那它就可以只要善的种子,恶的种子就不要了。或者显发的时候,如果阿赖耶识不是无记性(有选择性),对我来说就太好了,我全部显发黄金、美食,不合意的就不显现。特别是这条伤腿,我一定不显现它;我要显现阿童木的腿,可以到处飞……这是不可能的,所以阿赖耶识是无记性。
阿赖耶识“无覆”,它不遮盖什么。种子存进来、发出去,存进来、发出去,阿赖耶识完全没有覆盖的作用。但是末那识就不同了,因为它执著一个东西,自然就形成“有覆”。
“通情本”,意思是通有情的根本。我们轮回的根本就是末那识,很讨厌的,它是心的一种莫名其妙的执著。如果没有佛菩萨这些解说,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它是什么,很难观察。真正的修行就是要仔细观察自己的心相续,看清楚我执是怎么运作的。一旦烦恼(心灵上的烦恼)生起,肯定是我执!(肉体上的烦恼是法执。)心灵上产生的纠结、痛苦、失恋,甚至恋爱也是痛苦。两个人正在谈恋爱,你侬我侬的时候,其实是很痛苦的,只是他们不知道而已。观察自己:我在开始“你侬我侬”了,然后因为“你侬我侬”没有了,我又开始怀念“你侬我侬”……你就发现产生这些情绪是因为贪,或者因为嗔。长期去观察,然后你会觉得这些烦恼完全是虚假的。我们很难生起这种感受,要靠长期观察才行。
如果生不起这种感受,你修行就修不下去。修了半天,你会觉得无聊。天天都在说“无我”,哪里有可能啊?当别人一骂我,我的“我”马上就出来了。这是很奇怪的,别人骂我,实际上没有伤害到我的身体。人家说我是王八蛋,我就是王八蛋吗?我还是个人嘛,王八蛋还在那边。但是我们马上就生起强烈的反应,痛苦就来了。这是因为我们始终执著这个“我”。
在破除我执的过程中,逐渐地松脱的时候,人会越来越快乐、越来越聪明。我执减轻以后,他会替别人着想。而且在我执松脱的过程,他会产生智慧。他知道别人为什么会有烦恼,因为他以前也是这样的。所以他去教别人的时候,随口就能说出别人有什么毛病,知道应该怎么样接引他修行。他的招数变来变去都是那几套,反正就是要把你的执著打翻。当然,他会根据你的承受力而采取不同的方法,但他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把你的我执干掉。修行不是要追求“放光冒电”,修到“放光冒电”还是要下地狱的。当没有“我”的时候,即使不放光、不冒电,一样很爽!说白了,我们修行就是要围绕“消除我执”去做。
我们一般会觉得破法执好难,破我执很容易,因为阿罗汉把我执破了,但是他的法执还没破。其实这是因为阿罗汉发心不够大,见解不对。实际上,在我们这个层面,我执比法执难对付多了。
我们修单空的,修熟练以后,面前的东西一观就空了,一下就变成光,甚至连光都没有了,身体也没有了。夺人、夺境,很快就人境俱不夺了。特别是一些女性,气脉非常易于入定,很容易产生这些反应。但是她出定以后,烦恼比别人还盛,因为“我执”那一部分没办法夺。
夺外面的东西,可以观想用激光去射或者金刚杵去穿,穿空了以后,就安住那种空的感受。或者可以通过离一多因去把它分解。但是对付我执就很难操作。虽然你可以在意识上去分析:我执是一种心识,最小的刹那是没有的,所以心识是假的……但是我执会带来直接的感受,它直接操纵你。
而外在的东西只是间接操纵你。比如我现在觉得这个麦克风很重要,因为我要依靠它来讲话。但是等我出去以后,它就不关我事了,我可以不理它。但是这个身体和我的“我执”一直跟着我,它是唯一的、常随的。
对付我执,你没办法用激光去射它,概念上的分析也不管用。所以修了半天,我们的心还是很紧、很痛苦,大量的忧郁、痛苦都来了,修行不起效果。因为我们观察不到“我执”是什么,没办法对治它。
那怎么办呢?发菩提心!你不是太爱“我”吗?先爱别人!在爱别人时,心的执著就开始从自相续转向于他相续,开始放松。如果是善根很好的人,念到菩提心的句子,他会感觉到很放松、很愉快,然后我执开始松脱。这才叫真正的修行!
放光放电、转绕、念咒,这些算不算修行呢?也算修行。但是转绕、念咒这些修行也是帮助你去把自己的执著认清楚,不是念了很多咒就一定可以解脱。因为你会执著“我”在念咒,如果“我”没有解脱,念咒的功德就变成轮回的资粮而已。
有一个很著名的故事,我们以前经常讲的:印度佛教的末期,当时伊斯兰教打过来,把佛教徒杀了很多。因为佛教徒当时实行的政策是不抵抗,伊斯兰教不管那么多,看到异教徒就干掉,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拿刀……当时印度的一个寺庙有个大德,因为伊斯兰兵马上要来屠劫这个寺庙,他就开始跑,大家也作鸟兽散地这么跑。跑着跑着,他突然看到旁边的印度总护法神玛哈嘎拉也在跑,他就生气了:“我是凡夫,我跑是很正常的;你是观世音菩萨的化现,你怎么能跑呢?你跑了,我们怎么办呢?”玛哈嘎拉说:“来杀你们的这帮人的头领,前世念我的心咒念了十亿声,我奈何不了他。他的功德是依据三宝来的,所以他这一世那么厉害。但是你不用担心,等一下他进去这个寺庙,看到你们跑光了,就会很生气,他会挥刀砍佛像,一下就把他的功德的基础抽掉了。那个时候他就没功德了,我再收拾他。”那个头领真的进去寺庙,一下很生气,挥刀就把佛像砍倒,然后马上倒地死了。
这个意思就是说,无论如何,我们千万不能把三宝这个根本抽掉,否则我们忏悔业障、积累资粮的依据就没有了。怎么才能保护好我们这个根本呢?不要去诽谤佛教的宗派,千万不要去乱说这些大德。你怎么知道他不是真的呢?但我肯定不是大德,这不需要怀疑;其他的难讲。
念咒有很大的功德,但是如果没有真实的见解,它不一定会让你解脱。当然,最后这个功德还是会让你解脱。比如那个伊斯兰军队的头领,他被玛哈噶拉干掉是个很幸福的事,一定会把他引到相应的地方去。因为他前世念了十亿声咒,这一世才用了一点点,剩下的玛哈嘎拉帮他支用。所以长久念咒还是会有功德。
所以说,我们一定要用很大的精力去对付我执,要发菩提心,去除让我们看清自己的障碍。没有发菩提心的人,他们的心智是昏蒙的。他们会显得在某些方面非常精明,比如做生意、观察别人、阅读书籍的时候,非常的聪明。但是他们观察自己的时候,绝对不行。他们在受到伤害的时候,会极其敏感,痛苦会非常剧烈。地狱就是这么来的。
我们都说发菩提心是伤害自己,其实不是的,你伤害的是一个假的“我”。把那个“我”的执著消除以后,心会非常的快乐。当然,前期确实有点苦。比如一碗汤放在这里,你和我两个人都想喝,我肯定想这个“我”喝,你要对我发菩提心。一般人都是这样要求的。我们不妨试一试:把这碗汤给他喝。这碗汤可以是佛教的功德,可以是金钱,可以是一切!
这样做才会证悟!不是坐在那里“发光发电”,我感觉太好了,很舒服……这些感觉我们经历了很多,无数世之中,我们什么禅定都修过。我们现在再修这些禅定,经论上称之为“再得”。你以前得过了,但你现在还是要轮回;再修的话,还是会继续轮回。没必要嘛!所以我们一定要扭死这个轮回的根本,直接把它干掉。干掉我执的很好的方式,就是发大乘菩提心。
有种说法:小乘也需要发大乘菩提心,其实也可以这样说的。他们通过大乘菩提心的熏习,可以把我执干掉很大一部份。他们修的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它不能够成为真正的大乘菩提心,就是因为没有做到菩提心的两个标准:在力度上,他没有缘一切众生,因为阿罗汉要涅槃;在见解上,他没有办法缘佛果,因为他无法证悟无分刹那和无方微尘的空性。但他们还是有慈悲喜舍四无量心。
你说你有菩提心,那么你的菩提心要够份量才行。《现观庄严论》讲了进入大乘资粮道的标准,看得我倒抽了一口冷气!它说我们的菩提心要发得像大地一样坚固,才算进入大乘资粮道。否则连资粮道都不是,只能算编外人士,这很惨的。
如果菩提心不坚固,所有的资粮都不是以它为基础。就像我们现在的我执很坚固,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是以我执为基础。所以说,如果没有大乘菩提心,就不能把你积累的资粮“污染”(打了引号)成大乘的资粮。因为你的大乘菩提心是很虚假的,还是以我执作主,我执会污染你的资粮。让大乘菩提心去“污染”它的话,它就变成了大乘的资粮。这样你才能进入资粮道,才可以依此而逐渐积累资粮,然后由资粮道到加行道,最后见道。
所以修行上最初就是要通过菩提心去把我执带来的意识层面的覆盖全部消除掉,让我执赤裸裸地现出来,心清楚地观察到自己怎么制造人我,然后很愉快地放弃它。为什么会很愉快呢?因为心没有我执,它就是愉快的。你感到痛苦的时候,那就是我执在作用,说明你根本就没有放弃它。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很痛苦、很纠结的人,从一个层面来说,他值得我们悲悯、同情;如果他是个修行者的话,这种为自己而痛苦、忧虑的人,是很无耻的。因为他肯定是为自己而痛苦,他忘记了他的大乘菩提心的誓言。所以当自己痛苦的时候,给自己一个耳光——忘失了菩提心!
不是没有效哦!长期下去,你会变得心胸非常宽广,心的力量会变得非常大。这样修行才会有滋味,才觉得佛法真的有用。不然就完全是扯淡,“第七识、第八识”说了半天,什么用都没有。所以宗喀巴大师提出三主要道: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慈诚罗珠堪布也是反复讲这些内容,这是非常智慧、极其慈悲的教法!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去把这些深刻的内容揭示出来的话,我们无论如何都感激不尽!至于做不做得到,那是你自己的事。
才说完第一句!还有二十分钟,我们再往下看。
随缘执我量为非
其实这个内容已经说过了,它随时随地都在执“我”,它是非量。
八大遍行别境慧
“遍行”就是五遍行心所:触、作意、受、想、思。每一个识生起时都有它,所以它叫“遍行”。别境心所有五个(欲、胜解、念、定、慧),其中四个末那识是没有的,只有慧心所。心识跟心所是怎么配合的,等一下我要详细讲。昨天讲第六识的时候,五十一个心所太多了,没法说。而第八识的心所又太少了,只有五个。第七识的心所刚刚好,而且它很重要。
时间不是很够。但是明天“阿赖耶识”的内容会很少,可能会介绍一些修行的方法,所以如果实在讲不完,我们可以把它拖到明天讲。
遍行五个,别境一个,“八大”就是八个大随烦恼:散乱、不正知、失念、掉举、昏沉、放逸、懈怠、不信。如果大家有《百法明门论》这本书,拿来一翻就知道了。《百法明门论》对每一个心所都会介绍,你们去看,看了以后再用心去体会,学唯识是这么学的。如果我们以后有时间讲《百法明门论》的话,就会把五十一个心所一个一个地跟大家讲:它是怎么怎么发挥的,怎么去观察它……万一我不死的话,我们就讲。但我们要经常观无常。
贪痴我见慢相随
末那识有四个根本烦恼:我贪、我痴、我见、我慢,它们跟随末那识一起起来。这四个根本烦恼和八个大随烦恼引发了后面更多的烦恼,因为后面有意识生起来了。
一般来说,八个识是同时起作用的,它们各司其职,配合得非常完美。这八个识实际上就是心的八种作用,我们不要认为它们是八个独立的东西。如果你说它们是八个独立的东西,你找给我看看,你找不出来的。我问你第七识是什么,你只能体会它的作用。最后你会发现体跟用是一样的,体即是用,用即是体。如果说阿赖耶识是一种东西,那你拿给我看看。无论你怎么找,通过推理、观照,你都发现不了。但是你的心可以体会到它。体会到的时候,你会发现它只是一种作用。
恒审思量我相随
我们的八个心识可以分为四类:前五个一类,意识一类,末那识一类,阿赖耶识一类。它们在性相上有这样的区别:
前五识是既不恒常,也不思量。为什么“不恒常”呢?比如我睡着了,前五识就没有了。它也不思量,它根本不会想,它是通过意识才带动相应的心所。它只负责现起,阿赖耶识的种子具缘就出来了,它才不管你那么多。为什么前五识通三性呢?这也是因为有意识的作用,实际上它本身跟阿赖耶识一样是无记的。
意识也是不恒(会断),但是它会审虑,经常思量,不停地想。
末那是“恒审”,它一直缘虑,完全不断的。“审”就是执著那个“我”,不停地在起缘虑的作用。即是不停地有这么一种执著,哪怕睡梦中都会这样。你说“我体会不到”,但是你体会不到不代表没有。你睡着了以后,血液还是一样循环的;你醒了以后,你会发现“我”还是“我”,睡了一觉“我”的精神更好。实际上是这一堆(身体)精神好,但你硬说是“我”精神好。
阿赖耶识是常恒、不审。
有情日夜镇昏迷
“有情”就是有情众生。不管是哪一道的有情,哪怕是色界、无色界的众生,都是因为这个末那识的作用,让你日夜执著“自我”。如果把这个执著一松开,你起码是阿罗汉。如果再把法执松开,你就成了佛陀!这就是佛法的根本真理,虽然好像没有“放光放电”那么奇妙,但是它是真正的真理。如果你把它掌握了,“放光放电”根本不算什么,你想怎么“放光”都可以。真的是这样的。
佛陀怎么去度化那些天人呢?因为天人(特别是色界的天人)的身体都很高大、很漂亮,而且会放光。他们的生活很快乐,他们很难生起出离心。所以佛陀跟他们比谁的身体漂亮,比谁放的光又亮又远,这样来度化他们。
佛陀教育我们很好办的,因为我们很苦,佛陀可以跟我们讲出离心。我们也经常会说:“我要出离这些痛苦!”(其实内在有一个含义:我出离痛苦,不出离不痛苦。)但是天人不是这样的,他们太快乐了,很难生起出离心。
而且我们会把一些很鄙劣的行为表现在身口意上,但是天人不会的,他们会很正直,傲慢藏在骨子里面,傲慢全部用谦虚来表达。我们这个世界的一些人也是这样:狠毒用慈悲来表达,比如有些老板赚员工的钱赚得特狠,然后他拿去搞慈善,还唱点慈善歌……或者骨子里面非常傲慢,在众人面前却装得谦虚有礼。
如果真的没有傲慢,你就是阿罗汉了。因为七种慢的最后一个叫做“我慢”,“我慢”是阿罗汉的八十八个结使中的最后一个。前面的六种慢都是有比较的,比如“过慢”是我与别人差不多,但我认为自己比别人好;“慢过慢”是别人比我高,但我还是认为自己厉害……反正是有对境比较的,认为我相续优胜于他相续。但是“我慢”根本就不需要比较,对“我”的强烈的感受就是“我慢”。
“我慢”是很难去除的,而且它绝对起作用!比如我们经常会感到孤独,怎么来的?——我慢!这是很伤人的。特别是失恋的,以前有个对境经常接收她的倾诉,突然这个对境没有了,她一个人对着镜子,“凄凄惨惨戚戚,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的诗词就是这么搞出来的。那些文人会把孤独表现得很优美,但是学佛者看到会觉得好笑。所以说末那识非常厉害,有情日夜镇昏迷!
四惑八大相应起
这个内容,其实我已经讲过了。
六转呼为染净依
“六转”是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它们的污染和清净的根本就是末那。刚才已经说过了,如果末那在的时候,你无论做什么,它都跟你说是“我”做。哪怕你去放生,也是“我”去放生。刚才举了玛哈嘎拉的例子,那个人前世一定是执著“我”在念咒,所以他后世变成了摧毁佛法者。全部用“我”来做支撑,那就离不开轮回,因为它通情本,它是轮回的根本!要把“我”除掉才行。所以不管你做什么,只要有末那在,你都会轮回。
你会说:“那我们怎么办呢?没办法的嘛,始终有我执?”不怕,因为第六意识的拖动能力很大,它可以接受一些“无我”的知识,通过一些训练“无我”的方法,去除掉一些我执的污染,积累让我们看清楚末那识的虚假性的力量。一旦明白了末那识的虚假性,所有的这些造作就变成于我无害了(在阿罗汉的层面,还不能叫做“法性”)。因为“我”不存在了,它就无害了。没有“我”的时候,心很容易进入灭尽定。
因为还不清楚无分刹那和无方微尘的本质,所以阿罗汉有四不知:太远不知、太广不知、太深不知、太细不知。但是他已经知道没有“我”了,当心识去掉主宰的时候(主宰就是我执),他可以任运入定。所以他不会因为“我”而出定。
当然阿罗汉是不是永远不出定呢?不是,到了一定的时候(好像是十千个大劫),佛陀会用办法把他唤出定,出定后就去净土修大乘。但由于他经常“一不小心”就入灭尽定,一定就很长时间,所以他的修行特别慢。
这也是净土有阿罗汉的一个原因。有人说:净土是大乘法门,为什么会有阿罗汉呢?因为阿罗汉被佛陀唤出定的时候,他同意要去净土,这就算是已经发了大乘菩提心。就像我们一样,我们现在有真的大乘菩提心吗?也是没有的,但是我们会说:我们发了菩提心。我们念佛的时候,其实也没有很真实的菩提心,但是我们也可以往生。
我们对菩提心的界定有一些争论,有的说菩提心一定要在概念上缘佛果、缘众生,在此基础上去熏习才叫菩提心;有的说不是这样,我向往去净土,这种心乐就是菩提心。我们现在不要去管这些争论,这些理论争得太深邃。但是至少我们现在可以明白:菩提心可以通过概念训练成心乐。其实心乐就是心极度向往,它比概念上的菩提心还要起作用。阿罗汉对尘世是完全没有贪著的,不然他就不能入灭尽定。他不可能一边想他的女儿,一边入灭尽定。一旦有这种贪著,他会立即从灭尽定出来,马上去找女儿。假如女儿恰好结婚,他一下就入胎,变成女儿的孩子……但是阿罗汉不是这样的,他对尘世完全没有眷恋。然后他又答应了佛陀去净土修行,那是什么心?一定是大乘菩提心!
这是我以前在网上跟别人争这个问题的时候,发明的一套说法。有一帮人说净土法门是假的,他们说:“佛陀自语相违,明明净土是大乘法门,为什么里面还有阿罗汉?”然后我就跟他们争论……那我是不是乱说的呢?绝对不是,你们放心。如果我乱说的话,下面会有很大一口锅等着我。
所以前面六种识的清净和污染的根本就是末那识。当末那识开始清净以后,前五识才会变清净。而且六转识中的意识跟末那识是一对,意识的根(意根)就是末那。在修行中,意识和末那识首先起作用,导致后面的前五识和第八识改变,所以叫做“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圆”。
极喜初心平等性
就是说达到极喜地(初地)的时候,末那识就转为平等性智了(下品平等性智)。
无功用行我恒摧
“无功用行”是到了八地,只有八地才会“无功用行”,因为这个时候出入定消失了。而一地到七地都是还有造作的,虽然进入法性定时,在所证的摄持之下不造作了,但出定后还要做积资净障的修行,甚至还要闻法等等。在这个娑婆世界度人,还要做积累功德这些事。但到八地以后,出入定没有了,任运自在!
为什么说大圆满和禅宗“见超八地”呢?因为大圆满和禅宗的修行,就像一个人被扔进河水里面,顺水而行。他的心摄持在他的见解和境界里面,任运随缘。这种修行在禅宗里面叫作“保任”——保住法性,任其缘起。在大圆满里面叫“六根自解脱”,就是当心已经彻底觉悟到本性的时候,你的想法、行为会自己解脱,不用去对治它。而我们不是的,本来一切显现都是法性游舞,但我们要拼命修单空,这就叫“二”。所以说这些修法是有差别的。
八地以后,俱生我执就被干掉了,末那就不能叫末那了,可以叫阿陀那。末那转为清净识以后,这一段就叫做“中品平等性”,到佛地就叫作“上品平等性”。“平等性”的意思是什么?当我们的心有人我的时候,就会分别人我的高低好坏等等。而在那个状态里面是没有人我的,起码在“人我”上是平等了。在法我上的大平等就是本性,所以“平等”是佛法的真髓!但这个“平等”是什么,那就不好理解了。它绝对不是指两个东西之间的平等,那是一味大平等、一大光明藏,随便怎么说,反正就是“那个”!
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如来有三身:自性身、受用身、变化身。“他受用身”就是提供给初地到十地菩萨参观的,用来教育他们的身体。怎么“参观”呢?我们要通过阅读、听闻来修行,而菩萨的修行不是像我们这样。好多菩萨到了初地以后,通过看佛陀的身体,再对比自己的身体,看自己的身体差了什么,然后修正;或者觉得自己的身体颜色不行,调一调,加点黄的……他们不一定要依靠我们现在的这些方式,地上菩萨会有很多种修行方式。(这里的“十地”不是专门指最后的“十地”,而是指初地到十地。)
针对每一地的菩萨,佛陀显现不同的形像。还有这样的讨论:是不是对所有的一地菩萨都显现同一个形像?其实也不一定,有些菩萨不一定是像我们这样的身体,他们的因缘不同。比如在香积国,那些人是靠吃饭来证悟的。《维摩经》里讲的香积国,就是在一棵香积树下,然后开始吃饭,吃完就开悟了!还有的佛经里面写到,某些因缘的众生经过了很多的积累,到了一个刹土以后,在一座很美丽的山上挂一幅巨大的画,然后每个人在那里看画,看着看着就开悟了!不会像我们 “七识、八识”这样辛苦。
因为我们这个世界是娑婆世界,众生很堪忍。“南瞻部洲”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就是一个椰子掉进水里面,“沾扑”一声,所以叫“南瞻部洲”。这里的众生非常堪忍,半苦半乐。“堪忍”的意思就是很不敏感,极其顽固,极其讨厌。所以我们也特别“可爱”,释迦牟尼佛因此就来了!
真的是太堪忍了,心重重叠叠、迷迷茫茫、自以为是。所以我们要极度感激释迦牟尼佛!好多佛都没有来,他来了!而且人寿百岁的娑婆世界是非常可怕的,我们现在喝的水都是被污染的,吃的蔬菜都没蔬菜味了……再等几十年,我真的不知道我们会怎么样。赶紧修行吧!
十地菩萨所被机,意思是当末那识转为上品平等性智的时候,它就是普被教育初地到十地菩萨的智慧了。
好了,我草草地把它讲完了,前面的闲话太多了。以后我们如果有时间,还会大量地讨论唯识。唯识非常深邃,里面有很多很精彩、很细妙的地方,我们以后会讨论出来。但是这得有时间,还要有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我们大家都不能死。当然,如果往生了,就不用这样来讨论了;要是“往生”到下面的话……最终还是可以有机会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努力!今天问题问少一点,因为时间已经到了。
问:师兄,“带质有覆通情本”的“带质”是什么意思?
答:带质境,我刚才不是已经讲了吗?我看了一个东西,然后在头脑里面想它,就叫带质境。第七识缘第八识,是以第八识的行相生起一个带质境。它不是真的第八识,而是以第八识的行相生起的东西。就像我们看了某个东西以后,然后第六识以想像的东西为对境来思考。第七识缘的不是真的第八识,而是以它为“质”,带起一个“行相”,认为它是我。所以说七、八识是两头生,七识、八识两个见分,中间连带而生,这叫做带质境。又由于七识是心,八识也是心,以心缘心叫真带质,而意识去缘外面的东西叫假带质。
问:对昨天的经历历历在目,对昨晚的梦却记不住了。但是通过第二天行住坐卧的某些因缘,又会一下子想起来。为什么会对梦的记忆……
答:梦的记忆非常的弱,因为它只有意识。如果有其它的识参与,就会在我们相续中形成很大的力量。比如你小时候读了一本小说,很快就忘了;但是你小时候五识参与去骑自行车,十年以后你都忘不了。全部识的参与,就会造成那个力量特别的大。比如男女之间的贪欲,全部识参与进去,所以贪欲特别深。但是吃饭只有舌识参与(或者偶尔也有眼识参与),所以它要相对弱一点。
问:有个师兄问,他有短暂失忆,这跟意识有什么关系呢?
答:这要去找医生,找我没用。失忆是因为种子的通路被截断了,调不起来。其实我们生生世世的经历全部在我们的阿赖耶识(硬盘)里面,但是由于我们这世的“内存”不够,调不出来。要怎么才“内存”够呢?拼命修行!当内存跟硬盘完全合一的时候,就是正遍知。
乐轮就是我们的“内存”,现在我们有很多种子调不出来。我们所有的经历都会回到阿赖耶识里面去,但是如果受了一个猛烈的冲击,就有可能让心封闭掉,拿不出那方面的种子。有可能是物理原因,也有可能是心理原因。比如有人某一天受了刺激,他就专门不想那个刺激他的事,以后就记不起来了。还有些人是逃避性失忆,他专门回忆起他想回忆的东西,借了人家钱这种事他永远记不起来。还有一种是集体性的失忆,都是有这些原因的。因为整个民族都不愿意回忆那件事,慢慢地大家都把它忘记了。(人类没有真理,真理在佛陀那里。)因缘不具备,它就不能显发出来;因缘具备了,它就会发出来。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回向: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八识规矩颂》第5课
- 《八识规矩颂》第7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