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接着前两天晚上的交流,现在继续交流关于唯识的一些知识。大家可以放松心情来交流,因为我真的不是什么“大德”,只是个普通人。如果真的是一个大德坐在上面,你们会想:这个人万一说出一句很重要的话,我听漏了怎么办,我一定一句都不能漏!搞得很紧张。但我不是大德,听漏一两句没关系!还有人会想:他是不是真的大德呀,他是一个汉人哦……不停地冒分别念。如果你已经认定他不是大德,只是个老师兄坐在上面跟我们交流心得,你就可以很轻松很自在地听,用不着羡慕嫉妒恨!
还有,我们可以这样想:在这个末法时代,人欲横流,人心非常的迷惑,沉溺于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在这么一个时代,我们摆脱了很多很多的障碍,凑到一起来谈论大乘佛法,这是个非常殊胜的事!以这样的心态来听,就很放松、很舒适。
千万要记住,我们是在搞交流,我根本就没有传法,只是来跟大家聊一聊唯识这门学问。我把自己学到的东西、修行的经验拿出来跟大家交流,有用的就吸收,没用的先放一边。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所以不用那么紧张啊!不然的话,我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
昨天晚上我们破了一轮,破了这些怀疑唯识的各种疑问。《成唯识论》——玄奘法师对唯识的介绍的一本论集,里面提出了九个问题。外人说:如果承认“万法唯识”这个论点,会有九个不妥的地方。他提出了九个问题,然后持唯识宗见者就回答他。昨天我们讲了这些,那么今天要讲什么呢?
因为唯识跟中观应成派不一样,中观应成派不管你那么多的,不管什么事物出来(能显的、不能显的),它就开始破,它说这是假的、空性的。中观应成派破了以后绝对不建立,它一路破下去。“破”体现在修行上就是:任何东西在我心面前出现,我都不能去执著它,一执著就是二元对立。你说:“我现在不执著它了,我完全放下。”那还是执著,你执著的是那个“放下”。这就很麻烦。为了对治这个毛病,后来就出现了他空中观,甚至大圆满。所以在汉传的传统中,把应成中观称为“空宗”,它空而不立。但唯识不是这样的,它破了一些东西以后还要建立,而且它以建立为主。
唯识看待事物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叫做“遍计执”,就是我们看到一个东西,心里面认为它是实有的。没有了遍计执以后,认为这种显现只是识的分别,这种分别依靠很多因缘凑起来了,这叫做“依他起”。它实际上就是中观说的“缘起”。
虽然大乘的一些派别关于唯识三自性的说法有些不同,但是我现在说的是唯识,就用唯识的观点去看。在大乘的一些派别里面,它说只要是有东西显现出来,不管你头脑里面对它有没有执著,它都是遍计执。当(然后)这个显现(内在或外在的显现)消失了以后,就不会存在依他起了,依他起马上就转为圆成实。
这是另外一些派别的说法,但是纯唯识不是这样子的,包括玄奘法师的唯识或者是以陈那法师的因明推过来的随理唯识(因明推到极致就是唯识),它说一个东西显现在这里,你头脑里面对它有执著,执著它是实有的,执著它离开心可以独立地存在,这叫做“遍计执性”。
然后,(唯识宗)不认为这个东西是离开心独立存在的,它就是心识的自然显现而已,这就是“依他起”。也就是说,唯识说的“依他起”是可以看得到的,是有相的,它不否认相。只不过你不要认为这个相是实有的,这个相只是心的一种自然的显现而已。你不再执著这些显现是实有的、离开心独立存在的物质,证悟了它的空性以后,那就是“圆成实”。它说这个圆成实不是“无”,不是像中观宗说的什么“一切皆空”,它说那个就叫“有”。
还有,关于“空性”这个词的说法,中观和唯识是有差别的。中观说的“空性”,是指一个现象存在的时候没有本质。(这里大部分人应该是学过中观的,应该理解。)它存在在这里,但是你完全找不到它的本质是什么。你不能说它的本质是分子原子,因为我们可以用离一多因把分子原子分得干干净净。你找不到它的组成部分是什么,但是它又在这里。所以空性要建立于一个形象的“有”,现起和空性必须双运。这是外面显现上的现空双运。如果全部显现都寂灭了以后,即是心处于本来状态的时候,它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它是空性和光明双运(空性和心本来的觉知能力双运),这就称为“明空双运”。这是大乘中观说的空性。
但是唯识说的空性不是这样的。它说外面的显现是虚假的,可以去掉,显现消失才是正确的。有些说法说:一个东西放在这里是“有”,消失了就是“空”。但是唯识说的“空”也不是这种很低层次、很庸俗的“空”。它是说这个东西是可以显现的,但它不是一个离开心独立存在的东西,它纯粹是我们的心捏造的一个假象,而真实存在的只有依他起。我们依靠意识对它进行遍计执著以后,呈现出来的这些相完全是虚假的,在世俗谛层面真实存在的只是依他起。所以它说的空性跟中观说的空性是有差别的。
你可以理解为:外面的东西是假的,我可以不要它。但是这种理解比较粗浅。为什么这样说呢?这里牵涉到意识对一个事物的显现的作用这个问题。比如我们修禅定,思维完全没有了的时候,外境会消失的。外境消失了以后,我们的心会不会认为这个外境是虚假的呢?不一定的,因为你意识里面的遍计执著没有消去。当它重新出现的时候,你还是会认为它存在。只是因为你禅定的力量把显现压制了,所以外境就消失了。但这种消失并不会让你认为:外境本身就是虚假的,而是一种虚妄分别。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这样就有对外境虚假的认知,那么每个外道都能证悟,因为外道的禅定也会让这些东西消失的。那么这中间的差别是什么呢?就是意识里面的遍计执!我们要通过闻思、通过正确的见解把它去掉。
也就是说,意识对事物的现起和隐没不一定起作用,但也可以起作用。为什么呢?当我们的前五识生起来的时候,它是不明确的、很模糊的。所以我们禅定到一定的时候,意识不动了,外境就会像雾一样。但是我一注意,外境就特别的明显了。五俱意识附加上去以后,接下来就是独头意识(开始分析、想),或者以带质境的方式去开始思维。比如我的眼睛看到前面朦朦胧胧的时候,虽然有外境现起,但是它很不清楚。但如果是我渴了,我想喝水,我一下就作意在这上面,马上就清晰了,我伸手可以很准确地拿到杯子。所以说,若要让外境在我们的境界中清晰地生起,就要加上意识。这说明意识对现起是有作用的。
要是我完全没有意识了以后,那么这些东西会不会消灭呢?会消灭的,比如你睡着了,显现就消灭了。意识完全不动了,或者禅定到意识完全停下来的时候,比如到二禅以后,你的眼睛就看不到了。
但这是不是说明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消灭外境而来证悟外境是假的呢?不是。为什么不是呢?如果可以这样的话,也就是说外道通过禅定让所有境相、身体的感受消失以后就证悟了,那也就是外道和佛教没有什么差别。所以不能靠现象消失来获得证悟,而要靠意识里面对现象的本质的认识跟禅定结合,你禅定中现象的消失只是为了印证你头脑中正确的见解。这样才能够获得证悟,止和观要完全相应才行。纯粹的止也可以让外境消失,但不一定仅凭这个就能获得证悟。
那么意识对物质的显现有多大作用,对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有多大作用呢?几乎可以说是有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说,你不经过闻思就想获得证悟,根本不可能!但有些人说:“我没有通过闻思,我只修禅定,最后上师给我一个窍诀,我一下就证悟了。”那是因为有窍诀的原因,上师帮你闻思了很多。他从境界里面拿给你的窍诀就是所有闻思的结果,是所有修行经验凝聚起来的精华,他拿来一下就兑现在你的境界里面。比如有些人修证到所有显现全部都消失了,完全(进入)阿赖耶识的状态,上师突然给他一个耳光,嘭的一下子镜子打破,他一下就明白:哦,原来这个是本质!
但是如果上师没有给他窍诀、没有教他辨认方式,可能那个境界出现了以后马上就消失了,他根本就不知道那个是证悟。必须要上师跟他讲过什么是证悟,而且他要对上师有信心,而且他自己的业障要相对很轻、认识力很强,这样他才有可能认识:原来万法的本质就是这个。
按照佛教经论里面说的,我们每次死亡以后都会经历法性中阴的过程,然后一刹那就没有了,我们马上继续现起其它的状态。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认知能力,我们在法性中阴的时候可以马上成佛(不止是初地菩萨)。这是宁玛派的“六中阴”的一个修法。你在平常已经开悟了,确认了这个就是本性,虽然你可能神通也没有,也没有什么特别,但是你只要能在证悟上保持一段时间,那就足够了。只要你不犯戒,不去做一些非常可怕的事情(不要连中阴都不经过就直接下去),在出现法性中阴的时候,身心停下来,一认知就进去。进去以后不是初地菩萨,也不是二地、十地,一下就是佛!这是宁玛派说“即生成佛”的一个根据。这不是我说的,好多经论都是这样说的,以前慈诚罗珠堪布也讲过。所以宁玛派要求,你一定要获得大圆满的证悟(获得证悟以后可以稍稍偷点懒),然后保持这个证悟,在中阴的时候成佛。
我现在说这一大段的意思,就是说意识对我们的现起有作用。它的作用起到多大呢?非常的大!意识转化了,就叫做“妙观察智”:证悟初地菩萨到七地菩萨是下品妙观察,八地到十地是中品妙观察,完全的佛陀是上品妙观察。也就是说,在意识转化的过程中,意识对我们的现起是有很大作用的。
这些理论有点天方夜谭,但是听了就听了。我刚才说了,我们是交流,我不管你那么多,稀里哗啦讲了再说!
也就是说,意识对物质的显现非常有作用,或者说意识对我们证悟的认知非常有作用。
那么意识的改变要通过什么呢?要通过闻思!(通过闻思改变)意识里面的这些遍计执著和俱生执著。(我现在说的“遍计执著”跟刚才说的三自性的“遍计执性”是两回事,这两个词汇是一样的,但含义是不一样的。这解释起来很麻烦,我现在不管了,你们记住就行了。)
我们成佛就是要去掉两个执著:人我执和法我执。“人我执”分为遍计我执和俱生我执,“法我执”也是分为遍计法执和俱生法执。这两个执著到佛地的时候会被全部解决干净,但是在初地的时候可以把遍计的人我执和法我执去干净。而遍计的人我执和法我执主要表现在意识里面。那么在初地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把这两个执著断尽呢?如果说断尽了的话,应该在初地的时候意识马上就变成上品的妙观察。但不是这样的,上品的妙观察要在佛地才有。这就说明意识虽然把遍计执著断尽了,但它的俱生执著还没有断尽。但是俱生执著又不发生在意识里面,唯识里面说俱生执著发生在第七识(末那识)和第八识(阿赖耶识)里面,那么意识是怎么回事呢?
原因是我们的意识基本上是被末那识影响的,末那识是它的根,末那识称为“意根”。我们可以简单地举例,实际上我们所有的思维的一个根本的出发点就是“我”这种执著。可以从两方面去看,一方面是很粗大的:我一定要思考和“我”的利益有关系的,和“我”的利益没关系的我就不去想,或者想得很少。还有细微的方面:你去想,一定是“你”去想;我在想,一定是“我”在想。我没办法想你所想,你也没办法想我所想。平常情人之间说的“想你所想”,那是扯淡的!你想的东西,我肯定没办法感受。因为“我执”造成了我们的阿赖耶识不同,也导致我们的思维内容根本没办法完全一致。“我”使阿赖耶识各自分开,阿赖耶识的成立是因为有“我执”。我执没有了,它就不能叫阿赖耶识了。八地菩萨以后就没有我执了,所以它就不能叫阿赖耶识了。那就说明意识是受末那识影响的。
这些理论在小乘里面是不承认的,它不承认末那识,也不承认阿赖耶识。所以说唯识宗除了去破外道或者小乘认为外境离开心识独自存在的有实见,它还要建立一个观点——就是要有末那识和阿赖耶识。这两个识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一些佛经里面也讲了这两个识,但是基本的中观宗是不说的,它说那是意识的微细部分。比如格鲁派,它是以中观自空派为主的,所以它基本上是不提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它说末那识和阿赖耶识的功能只是意识的微细部分。这也导致了一些攻击,说格鲁派连阿赖耶识都不承认。其实它不是不承认,因为中观自空派觉得这个多余。不管任何东西,自空派都把它“空”了,一通“空”到底就可以了,它不是靠建立这种方式。
但是唯识宗就不同了,它除了要通过修行去拿到最根本的东西,它还要把缘起的规律彻底跟你说清楚。要把缘起的规律说清楚的话,最能说清楚的方式就是唯识,所以唯识建立了一些系统、规律,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名相。建立名相的方式,我们可以在一些书籍上读到,最重要的一个是《唯识三十论》,还有《百法明门论》。
《百法明门论》是怎么样的建立方法呢?它说世间万法,不管是世间的还是出世间的,可以归纳为一百种法。它们分成五个大类,所以叫“五位百法”。哪五类呢?首先是心法,就是八个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我们要记住,八个识就是心的八种作用。
这八种作用要有心所去配合,所以唯识建立了五十一个心所。什么叫“心所”呢?就是八个识在作用的时候的基本的形象和状态。比如意识里面的愤怒,愤怒就是一个心所,贪也是一个心所。(等一下我会讲心所和心识是怎么相应的。)心识叫做心王,心王一动,肯定会有心所去配合的。因为心王的作用要体现在具体上,具体化就会变成心所。唯识建立的心所有五十一个,八个加五十一个就是五十九个了。
还有一类叫做“心不相应行法”,就是有一类法跟心是不相应的。比如命根、时间、方分……一共有二十四个法。它怎么跟心不相应呢,是不是离开心另外有独立的二十四种法?不是的,这牵涉到“相应”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我们说的“心所和心王相应”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心王在动的时候,一些心所会配合它。在配合的时候,它们必须要有一些特点,比如它们要“同依”。比如我的眼识动的时候,引起了一个贪心所,这个心所要依靠眼根,眼识也要依靠眼根,这叫“同依”。另外还要“同缘”,比如我觉得这辆宝马车可爱,那么“可爱”这个感觉和眼识要同样缘这辆宝马车,这叫“同缘”。不能够眼识看的是汽车,而贪的心所却缘到旁边的美女去了。(当然也可以搞这种联合的,比如车展里面的豪车旁边都站几个美女……)同依、同缘,还要同起、同灭,一定要这样。但是它们可以不同行相。什么叫“不同行相”呢?比如意识是总相,是一种总的作用,它具体的作用就变成了各种心所。眼识也是一种总的作用,因眼识而生起的这些心所是不一样的。
你们会想:“前五识不都是无分别识吗,怎么会有这些心所呢?意识才会有的嘛!”配合前五识的运动有三十四个心所,唯识里面是这么讲的。因为眼识一产生,紧接着五俱意识就跟上去了,紧接着马上会生起各种的心所。纯眼识是不会有“贪、嗔”这些心所的,纯眼识只是负责现起,但是根据它马上就会引起其它的心所。不是五十一个心所都能配合前五识,有些是跟不上去的,所以说只能有三十四个。(明天讲其它识的时候再来讲。)
大家听起来,因为有那么多名词,可能不太好懂。但我没办法,如果把这五十一个心所全部讲完的话,七天就过去了,这是不行的。我只能够很笼统地把一个框架告诉大家,然后枝叶这些内容要靠大家自己去看。可以看《百法明门论》、《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这几本都是世亲菩萨写的。至于《成唯识论》,暂时可以不看,因为比较复杂。那是玄奘法师写的,我也讲了它的历史。
好,现在讲了心法、心所法、心不相应行法,接下来是色法,色法有十一种。色法是不是独立离开心的呢?它肯定也不是离开心独有的。但是我们在分析它的时候,还是另外把它列出来。
色法有十一种,是哪十一种呢?就是五根和五根相应的五尘,比如眼根和眼根所看到的东西,耳根和耳根所听到的声音。(不包括五识,眼识、耳识这些都是心王。)这一共有十个。还有意识思考的内容,叫做“法处所摄色”,这也是一种色法。加起来一共有十一个。法处所摄色属于思维的内容,唯识里面也当成一种色法,它分为极迥色、极略色、无表色等。比如我们受的戒律就是无表色,虽然你看不到它,但是还是把它承认为一种色法。因为你看不到它,所以叫“无表色”(而“表色”就是我们的动作)。
色法的分类还可以这么分:有显现也跟心相对的,比如眼睛能看得到的事物,它也跟我的心相对,这叫“有显有对色”;还有些色是“无显有对色”,比如我耳朵可以听得到声音(可以跟我的心相对),但是我看不到它(它显不出来);还有一种叫做“无显无对色”,比如刚才说的无表色。
无表色应该属于法处所摄色,是意识层面的东西。比如我们经常说的“无方微尘”,靠眼根是永远看不到“无方微尘”的。如果给你看到了,那它一定是有方分、有体积的。完全没体积,你怎么看得到啊?眼识根本显不出来!所以它是靠意识去想出来的东西,它是法处所摄色中的“极略色”。还有把光、影等分析到极微时,叫做“极迥色”。还有“定所生自在色”,指由定中引出来的色。
归纳起来就是十一种。我们可以去看《百法明门论》。
已经说了四大类的法了,还有一类就是“无为法”,共有六个: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真如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
加起来一共是一百个法。唯识建立了一个系统,通过这一百个法可以把世间和出世间的法全部包括完。这里面有一部分属于遍计所执,一部分属于依他起(比如八识心王),一部分属于圆成实(只有一个——真如无为)。
这么多分类,对我们修行有什么用呢?这样的法那样的法,一大堆名称,对我们修行有什么用呢?实际上这些都是提供给你思维和考察的法,这个思维和考察的过程就称为“瑜伽”,所以唯识这一派也叫做“瑜伽行派”。什么叫做“瑜伽”呢?就是它把这些法的法相给你说出来,你要去体会它是不是这样子的。比如你去观察意识和末那识的关系,它们是不是能依和被依的关系?因为末那识称为“污染依”,意识称为“分别依”,阿赖耶识称为“根本依”。“依” 就是“依靠”的意思,要依靠它才能够有后面的心识产生。
你要去观察这些东西,这个观察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观心。它提供了很多依据让你去观心。这样的话,你慢慢就明白:哦,原来一切现象都不是真实的,它只是心的显现,唯分别而已。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你就会理解“三自性”:头脑里面或者直觉中觉得一个东西是实在的(离开心独立存在)的时候,这就是“遍计执”;然后,当我的心完全没有这种执著了,就像自续派修到的外境如梦如幻的状态,认为所有显现都是心识分别出来的结果,就像水中月、镜中花(思考的时候就会产生这种感受),这个时候就是所谓的“依他起”;然后,思维到越来越深刻的时候,这些如梦如幻的境界都消失了,那就是“圆成实”。
但是这个“圆成实”不像中观说的“大空性”,唯识宗把它叫做“胜义有”,而中观的那个叫做“毕竟空”。这两个东西,一个空,一个有,如果按照我们世俗观念去分析,那就会打架。实际它们根本上就是一个东西!如果把它提到很高的层面去说,那就叫做“光明”。这个“光明”,在中观那里看来,它就是空性。如果这两个能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就叫做“明空双运”,那就是大圆满的内容。
所以,这些提供给你的说法,就是有这么一个好处,而且非常有好处。但是它也容易产生一个误区:你开始去计较名相。各种名相读了很多,分析来分析去,但完全结合不到自己的修行上。以前我去找一个修行很好的老师兄(现在已经圆寂了),学唯识学得很好的,他说唯识要这么学:拿一本书(或者很多书)放在面前,首先把书读一通,读得很精熟了,然后就开始打坐,用心一个一个地去体会它。这真叫“广行派”啊,搞起来非常悲催!五十一个心所,要一个一个地去体会……
唯识跟中观不一样,我们学中观的,可以直接去感受外境是空性,水中月、镜中花,水中月、镜中花,水中月、镜中花……慢慢慢慢,那个觉受就出来了。它很简单,一下就观到根本层面,所以叫“深观派”。但是唯识就不同了,它是去感受心。唯识的修行一开始就认为外境都是假的,注意力全部回收。如果时间来得及的话,最后一天我可能会讲“五重唯识观”,五重唯识观就是专门讲唯识怎么修行的。因为我讲的这些东西肯定会结合修行,我已经习惯了。至于对或错,不知道,你们自己去检测。
读这些理论就是有这个作用,所以去读绝对是有好处的。即使你修的是中观,你的心在感受空性的时候,会越来越清明、稳定,你会发现心识的变化过程跟唯识说的是一模一样的。如果你没有看过这些理论,你把你那些状态说出来,那就是唯识。所以唯识和中观完全是一个东西,只是说的方法不一样。
中观的修行,当你不能直接去感受如梦如幻的时候,还是要搞一些理论来“整”你的。什么叫做“搞很多理论来整你”呢?《中论》写了二十七品,然后《中观庄严论》又来了,还有《中观四百论》、龙树六论(如《细研磨论》、《七十空性论》)……一大堆轰上来。你会发现所有的内容都是说一个东西——缘起性空。它为什么这么干呀?如果以学知识的方式去学,那你根本就不用学了,告诉你“现而无实、缘起性空”就OK了。作为知识,你已经了解了。但是它不管用的,我知道了“缘起性空”,但当我非常饿的时候,一碗阳春面出现在面前,我马上口水不停地流的!我说得比较温柔,如果说得比较“狠毒”一点:像我这种没修好的人,虽然我知道了“缘起性空”,但是美女出现在我面前,我马上就不行了,立即变成“下流”。概念不管用!
所以它要求你反复去思考“缘起性空”是怎么回事,在思维上通达缘起性空。通达缘起性空以后,你心里会产生觉受。心一产生觉受,所有的现起就会有虚幻感出来。虚幻感出来以后,看见美女你就不会“下流”了。美女是个梦幻泡影而已,她是个影子,她对你的影响就开始减轻。反复这么串习、串习、串习,如果哪天证悟了,在证悟的状态中去感受,它就是法性的显现。
空性还有“排斥”的意味,排斥它、不要它,因为你还有执著嘛。其实修空性不是要空掉外境,而是要空掉你对它的执著。当然,想要空掉对外境的执著,首先要把它虚幻化,甚至消失化。不能用禅定的方式,我第一天就讲了,禅定的方式是不对的。禅定的方式就是躲开,“我眼不见心不烦”。关键是你回过头去又见到了,心又开始烦。比如美女、宝马来了,我进入禅定,我不理你。关键是我要永远不出定,一出定就麻烦了!但是修单空不是这个样子哦,它就是要有美女出现在面前,然后把她观空。在这个过程中,我对美女的这种感受就开始降低。贪欲不可怕,贪欲控制你才是最可怕,搞得你晚上睡不着觉,整天单相思。悲催,何必呢?我们人就是这样不自主。
以前禅宗里面说:其实所谓的“证悟”就是做主。今天我还在跟两个师兄讲一个禅宗的公案:有人来向祖师求法,祖师问:“是有主沙弥,还是无主沙弥?”有一次进来的是一个证悟的人,他从东边走到西边,又从西边走到东边。祖师说:“嗯,有主沙弥!你懂了,回去休息。”
他说的“主”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我们的心始终处在平等、宽坦、任运自在、很清晰明了地知道本质的这种状态(这也叫做“王登宝座”),所有的现象根本没有办法再牵动我们。现起不再牵动我们的时候,所有的现起都会变得非常的可爱,那个时候所有的现象都变成“野老讴歌、天下太平”。所以说要做主。
但是我们一下子根本就做不了主。记住,这个“做主”是没有我执的情况;而我们平常说“做主”就会想到“我的地盘我做主”,那是轮回啊!它那个“做主”就是永远不做主,而处处不被牵引!“永远不做主”的意思就是随缘任运,“处处不被牵引”是绝对没有烦恼,是这个意思,不是说“我要做主,我的地盘我做主”。这很搞笑的,你什么时候做得了主呀?肚皮饿就开始肚皮做主,穷了就人民币做主,我们自己从来都没做过主!
这一百个法,我没有详细去讲,只是把它大概的五个分类讲了。因为如果要讲的话,时间来不及,已经三天了,我都还没开始讲《八识规矩颂》!后面还有四天,要讲八个识,这比较辛苦……所以我今天无论如何都要把前奏讲完。前奏一股劲搞了三天,所以不能讲得太多了。
唯识建立了一百个法,囊括了一切。但是我们着重要去考虑的是心王和心所法;而心不相应行法、色法,这些就不用考虑太多;至于无为法,你想考虑也考虑不来,可以把它放到一边。在《百法名门论》里面,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心王和心所法上。因为注意力放到了心王和心所法,所以才有了《八识规矩颂》。《八识规矩颂》主要就是讲心王和心所。
所以说,如果我们以后去读这些东西的话,要反反复复地读。现在读中观读到一定程度的人,特别是修行修到一定程度的人,你回过头来看唯识,那会非常有滋味的。你会觉得:哦,原来真是这样子的!
其实中观的修行,感觉到身体、外境全部都是空性的时候,既然它没有本质,它为什么还会在这里呢?——唯识所现!其实你无非就是证明了唯识而已!这个东西,我们通过离一多因去分析,可以证实它根本就没有本质。说它是分子原子捏合成的,那叫做唯物主义,那是明显错误的;说上帝造的,那也不可能,我们可以通过中观去把它破了。它不是上帝造的,也不是分子原子捏合成的,它没有本质,但是它又出现了,怎么回事呢?哦,它是唯识所现!
“唯识所现”只是一句话,如果想要心感受到唯识所现,那要修很长时间单空的。天天都要去感受,“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辛苦!而且如果没有资粮,你会观不下去,观到后来就没劲了,观得很疲塌。如果资粮很充分,你就可以观得下去。或者业障很轻,你也观得下去;业障很重的话,你就不行了。
慢慢慢慢,我也能够感受到空性,你不行——菜鸟!他把什么都空了,就是那个“我”空不掉,这就麻烦了。所有的境界,因为“我执”就会有不共无明(等一下我会讲到这些道理)。有不共无明的话,它会影响你证悟真正的空性。
所以说,我们去读这些非常有意义。但是这又导致另外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现在读中观都读得头上一个一个的青包,连着一排一排的……有时候我看那些读中观的,说老实话,他们全都在文字概念上打转,而且中观的书都读不完,还要去读唯识,怎么办呀?其实如果你觉得太复杂了,你也可以不读它。你就去修中观,修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再去看这些唯识也可以。它不是要求你一定要(马上)读的。
我们现在很多人学的都是藏密,藏密不是讲很多唯识的。当然它也有讲,比如在《大圆满心性休息》里面,无垢光尊者也讲到阿赖耶识,我当时看到那些说法,很欢喜!因为我以前读汉传唯识,读到头都爆了,很多青包,揉不散的。看了无垢光尊者的的说法,青包一个一个地散,真的是这样的。他完全从修行的角度去讲,你马上就可以知道什么叫“阿赖耶识”。以前读的就是:阿赖耶识能执、能藏、所藏、无覆无记……全都是这些概念,这些概念和我有什么关系呀?四个中文字嘛,或者一堆中文字,跟我的修行没关系。但是一看到无垢光尊者的那些说法,就全部都串起来了。
我们也讲过,无垢光尊者持的唯识的观点是虚相唯识(或者叫做一分唯识),以安慧论师的观点为主。所以他的唯识里面,跟我们现在学的东西有点不同,他破斥“一切境相由心现”!我们平常天天都在说“一切境相由心现”,但是《大圆满心性休息》里面说“一切境相不是由心现”!都是大祖师,麦彭仁波切是这么说的,而无垢光尊者是那样说的,他们好像在“打架”。实际上不是的,他们一个说的是一分唯识,一个说的是三分唯识,意思完全是一样的。为什么无垢光尊者要说一分唯识呢?因为他是要带你进入大圆满!一分唯识最容易证悟空性,然后空性扩展到极端,当空性不再以思维的方式,而以体验的方式体会到的时候,那就是大圆满!以这种方式很容易证悟,所以无垢光尊者就讲一分唯识。
但是三分唯识解释这些现象,能够解释得非常清楚。当然我们现在讲的是四分唯识,四分唯识是玄奘法师这一系传下来的。什么叫做四分唯识呢?(我还是要解释一下,不然说了那么多概念,大家像听天书呀。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天书,可能中间有些听得懂。)“四分”就是见分、相分、自证分、证自证分。一个识发生的时候,有四种作用,同一个识分成四种作用,就叫做“四分”。不是有四个东西,我们在思考的时候,一定不能想象有四个东西捏在一起。我们实有的观念太强了,总是一个名相对应一个东西,其实它是指四种作用而已。
心识显现这个东西的相,叫做相分。然后我有个明力去认知它(如果不认知它,就不会出现这个东西),这叫做见分。然后,我眼睛转开了,这个相分消失了,相应于它的见分也就没有了,对于这个事物来说就是“能所双亡”,但是我的自证分还在。如是我的自证分不在的话,我就看不到其它东西了。自证分就是总的认识能力,三分唯识里面把自证分称为“体”——识的本体。识的本体是什么?就是这么一种作用!而且它发生具体作用的时候,就变成了见分和相分。我拿它用在某个地方,那个地方的相分和见分就出来了。但是你不能说:没有这个具体的相分和见分以后,那个自证分就没有了。如果没有的话,我就再也看不见其它东西了。然后,我一看到它的时候,我就很清明地知道我这个认识的能力是正确的,这种清明的对自己的识的肯定能力就叫做证自证分。四分就是这样的。不这样讲的话,我们老是搞不清楚“一二三四”是什么。
那么,为什么会分成四分唯识呢?其实安慧论师说见分和相分全都是假的,只有一个自证分。这些现象完全像“二月”一样,在识的面前显现而已。只有一分是真实的,那就是自证分。这就成了一分唯识,它只承认这个,其它的都是假的。它不提证自证分,它说自证分的清明、自肯这种作用就是证自证分,可以用一个自证分就表达了。
为什么可以“自肯”呢?我看到一个东西,我马上可以肯定它是真的嘛。如果不肯定它是真的,我怎么敢肯定我看到了这个东西?比如我问你:“喂,你见没见到张三?”你说:“我见到啦!他就在那里!”你肯定自己见到的就是张三,它有一种“肯定”的力量在那里的。敢确定自己见到的就是那个东西的这个力量,就叫做证自证分,它是识的自认的能力。因为它不可能再靠其它来认证了,只能靠自己来认证自己。这种能力也会造成现量,不然的话就会成为比量、推断。
那么“二分”是什么呢?说二分(见分和相分)的时候,它说其实这个见分就是自证分。这就在虚相唯识和实相唯识之间打圈了。它说自证分就体现在见分和相分上,你想再找一个自证分出来,找不到的。这个见分和相分消失以后,马上就是另外的见分和相分。所以说就只有见分和相分,自证分就体现在见分和相分上,这就变成了二分唯识。三分唯识,我就不用说了,我们的传承就是讲三分唯识的。刚才已经说了,那个总的能力再分出来,就叫做自证分。在自证分上面再分出一个肯定的作用,就成了四分唯识。
当时在那烂陀寺的时候,“安、难、陈、护”分别持一分、二分、三分、四分唯识的观点。安慧持一分唯识,就是无垢光尊者说的这种唯识。“难”是难陀,持二分唯识。“陈”就是陈那,因明的创始者。因明的创始者一定会说到自证分,我们现在学的因明里面一定会谈到这些的。然后“护”就是护法,护法建立了四分唯识。当时我们的唐僧玄奘大和尚去了那烂陀寺以后,学的就是护法的四分唯识,他回来写的《成唯识论》也是四分唯识。
我想尽量把这些复杂的概念给大家通俗化一把,以后大家可能看起来要容易一些。你若想要我这几天把唯识这些理论全部说清楚……我自己都不是很清楚。所以没办法,我只是把这个框架和我的理解全部告诉大家。
四分唯识就是这样子的。三自性,大家也大概清楚了,三自性就是一个事物的三个方面。(这样说好像也不对,反正大概是这个意思。)去了解这些东西,然后我们反复这么去观察。然后我们会对心的活动了解得非常清楚,心越来越清晰。这样清晰的话,你的心才会真正地认知、真正地证实“一切境相由心现”。当心真正处在“一切境相由心现”(一切境相就是八识在游舞)的时候,人会轻快很多的,那种执实的习气会减轻。减轻的结果就是你会非常愉快,一些我们平时控制不住的脾气、忧郁、纠结全部会缓解。不相信啊?这要靠你自己去做,真的会这样子的。你可以说它是佛法的加持,你也可以说是修行的功用。
但是要记住,读的时候一定不能把它变成纯思维,纯思维会造成我们的脑袋很爆的、很涨的。所以说既要思维,也要修行。有时候要打起坐来思维,开始先念发愿偈颂,把出离心、菩提心的心态调起来。不管它是真的假的,都要这样做一遍。(当然,真的就最好了,假的作用不是很大。)然后就开始拿着书……他们以前看这些书前要焚香、洗手的,把场地弄得很干净,然后心很安静地去体会这些东西。当然这是显教,或者我们密宗的事部、行部都会这样子,搞得干干净净的。但大圆满就不会这样了,它不会跟你讲相分、见分这些的,它弄些泥巴涂在身上,硬说它是法性……到了后面的无上瑜伽部就比较厉害了。但是在我们这个层面就需要这么去做,慢慢地心才会宁静下来体会这些东西。
《百法明门论》,我就很粗略地这么讲了,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仔细把它讲下去。其实应该把里面的五十一个心所详细地解释。但后两天可以讲这些,什么叫做遍行心所,什么叫做别境心所、善心所、烦恼心所,它在我们的心是怎么发挥作用的,我们为什么会有贪嗔痴,贪嗔痴的形相是怎么样的……应该很详细地讲。讲的时候,大家要很详细地听,结合自己生活中、遭遇中、修行中的事,这样才会对唯识领会得深刻,才会有用。但是这需要时间,My time!
好,百法就粗略地说了。我们刚才说的,它建立唯识的话,前六识是大家都同意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很粗大的,我们都能观察得到,一般不会有人反对的。你敢说你看到的不是眼识吗?当然一些唯物主义者说这是眼根的作用,小乘也这么讲,但是我们昨天已经把“极微”破了。极微一破的话,真正起作用的就是识。不是眼根在看,眼根只是增上缘,真正能看的就是眼识——心的作用。
当然,对眼根还有很多的解释,眼根还分为净色根、浮尘根。比如我们眼睛的晶体、视网膜这些叫做浮尘根,然后神经系统叫做净色根。这是我们汉传的解释,但这个解释是不对的。因为神经这些东西是看得到,而真正的净色根是看不到的,应该是属于无表色,比如天人的眼根就不表现为我们的神经。但是这有很多争论,有些人说净色根就是那个神经,只是天人的净色根和我们的净色根不一样。那么净色根到底是什么呢?我想我们不用去争论了,各种各样的争论会弄得很深。大家知道有这个概念就行了。
那么真正看的是不是这些根呢?不是,真正看的是识——心的作用。因为根都是物质组成的,物质不具备觉知的能力。但是唯物主义说,每一个物质本身都不具备觉知的能力,它们凑到了一起,然后就有觉知的能力了。这种说法是很不讲理的,意思就是大家都是瞎子,凑在一起,然后就眼睛亮了。为了论证这个说法,他们就拼命地想用物质组合成有机物,搞了好多年,结果到现在什么都没组成。以前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我们的科技发明了用无机物组成胰岛素,但最后被论证是吹牛皮的。但是它就是要说“精神是物质运动的结果”,它的依据是什么呢?就是这样的,你敢不承认?不承认就抓你去坐牢!然后大家都承认了,这是不行的,不能这个样子,一定要讲理。
那么,是识在起作用,它通过根起作用。为什么眼睛看到的要叫“眼识”呢?因为它是依据这个根取名的。耳识为什么叫“耳识”呢?是依据耳根取名的。这前六个识,大家都承认。
但是唯识的特殊点是建立了末那识(七识)和阿赖耶识(八识),它一定要通过道理来让大家认同这个说法。如果它不通过道理来让大家认同的话,那我们就找它麻烦了。它是怎么建立的呢?我们开始翻书……首先我们来看它是用什么方法来成立末那识的。昨天是在破,把妨害我们唯识的难题都破光了,然后我们现在开始建立。
刚刚说了,有一套系统——《百法名门论》。《百法名门论》里面,其它的我们都可以不去反对,但是对七识和八识就要详细地去分析。七识和八识成立了,其实唯识就成立了。他们说学唯识有几个最重要的东西,“五法三自性,唯识过半”。五法三自性,我们学《中观庄严论》的时候都学过的,名、相、分别、正智、如如、三个自性,整个大乘佛法都可以含括在其中。但是学唯识的落脚点就落到阿赖耶识和七识上。所以你只要把这两个识在理论上成立,然后在认识中间去把它确立,这是非常有用的。特别是以后去修证大圆满的时候,对阿赖耶识的了知太有用了!法王如意宝的前世列绕朗巴曾经在一个山洞里面跟一个大修人说:“你们这一代的修行人经常停留在门口,只差一步。”那实际上就是停留在阿赖耶识那里,他不能够区分阿赖耶识跟法性,搞不清楚它们两个的区别,因为这两个太像了。虽然很像,但是它们又有本质的区别。所以你如果能够在觉受中把阿赖耶识弄得很清楚,那么你就有可能知道跟它不同的法性。就像我们要了解空性的话,你只要把实有了解清楚了,你就会了解空性。你不要简单地概念性地理解“实有”,而要在心相续上去体会什么叫做“实有”。然后,除开实有还有什么,实有的本质是什么?慢慢你就会理解空性,道理是一样的。
阿赖耶识在唯识里面被称为“总无明”。当然,这有两派的观点,古唯识称它为“总无明”,新唯识这一派不是这么说。因为阿赖耶识有个根本点不明白,它不明白阿赖耶识的本体是什么(就是不明白空性)。如果你把它体会清楚了,这个时候去突破阿赖耶识,那是非常有利的。突破它就证悟了!
但是如果你连阿赖耶识都进不去,只是知道个概念,甚至连概念都不清楚的话,那就对证悟没多大帮助。你就学到了个名词,种下了个善根,八万劫以后再发生作用。哇,这玩不起啊!八万劫,如果在天堂里面还可以,万一弄到下面那口大锅里面呢,怎么办!
而且基本上的可能性都是在下面的锅里面,因为我们轮回的时候只有很少的时间在三善道,绝大部分时间都在下面。其实我们可以观察我们的心,现在在座的都可以马上观察自己的心,什么时候开心愉悦过?很开心愉悦、很善良,那是天道;半苦半乐的时候,那就是人道;处在那种不舒服、怀疑、嗔恨的时候,那是阿修罗或者是饿鬼道;处于嗔恨里面就是地狱道。那我们的心平常是怎么样的,可以观察自己的。
当然,我们对上师三宝的虔诚心可以让我们积累很多的资粮、走向解脱。但是我们的心有多少时间处在对上师三宝的虔诚状态中呢?在修行的时候可能是这样的,下座后要是别人横他一眼,马上上师三宝就不见了,地狱道现前。这种心态长期堆积以后,中阴身的时候显发出来的就是三恶道。嗔恨显发出来的就是烈火;贪的心态积累多了,一显现自然就是饿鬼。不是有外在的惩罚,它就是你自心的显发。比如我们现在的环境,就是我们人道半苦半乐积累的显发。我们人道基本上都是不好的心所在我们的相续中运转,大量的这种心所堆积下来,那就没办法,肯定大部分时间都在三恶道。有人说:“我在佛菩萨面前的时候会很虔诚,其它时候就随便做什么都可以,中阴的时候我还是可以往生的。”哇,这有点自欺欺人!当然,我不是忽略我们对上师三宝虔诚的那种力量。但关键是,我们根本就不是真正的虔诚,也没有办法很长时间地做下去。
在中阴的时候,牵引我们投生的叫做“大势至”。哪种习气的力量大,它就把你引到哪一道去,这称为“引业”。而你造的其它业,叫做“别业”或者“满业”。我们有个共同的引业,它把我们引到人道了。而我们的满业就造成了我们性别不同,我们的相貌、身高也不同,家庭环境都不一样。但最重要的是引业,它把你引到哪一道,你就大体具备了那个道的特点。引业基本上就是贪、嗔、痴、慢、疑,六道可以和贪、嗔、痴、慢、疑相对应。如果我们全是这类的心态,你说你想去善道,这有点自欺欺人。还是不要太相信自己!
我们现在开始看它怎么证明末那识。证明末那识首先得有教证(由佛陀说的关于有第七识的说法),我们可以在《瑜伽师地论》、《入楞伽经》这些经论里面找到证据。《入楞伽经》是佛陀亲口说的。《瑜伽师地论》,无著菩萨说是弥勒菩萨说给他听的,那我们可以当它是弥勒菩萨说的。教证具体怎么说的,我念出来也没什么意思,我就不念了。反正那上面有,我们去找就行了。
《成唯识论》总结了六条理论来证明末那识一定是存在的。哪六条理论呢?首先,它说到我们的无明有一种叫做“不共无明”。什么叫做“不共无明”呢?有些无明,我们意识里面可以很清楚的。比如我们会清楚自己强烈的贪嗔痴慢疑这些不好的心所,它们和意识相应,我们的意识可以很快地知道这些东西。这些无明也算不共无明的一种,但中间有区分,我们不详细去讨论这个东西,讨论要说很久。只说这种无明很粗大,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我们在意识里很清楚地知道它不好,在思维的时候可以把它放弃了,但是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往往不能放弃,还是会生气、会烦恼呢?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心不听话”。比如我们经常说邪淫不好,邪淫了以后会如何如何,但是遇到邪淫场景的时候还是控制不住。嗔恨更可怕,要下地狱,我们意识里面知道的,但是对境现前的时候,你还是忍不住起嗔心。
我们意识里面其实已经很清楚贪嗔痴的不好,已经“明”了,但是我们还是控制不了,这一定是有另外一个识在搞鬼!你不能说是意识的问题,因为意识已经知道了。而前五识只是提供材料给意识,意识开始分别,它没办法承担这个作用的。在意识的大分别里面,我们已经知道这些心所不好,按道理我们就应该马上把它丢弃。但是我们的心丢不去,为什么呢?因为意识它只是“分别”而已,只是“识”而已,后面还有个“意”,“意”是它的根!如果这个根不丢弃,意识再清楚明白也不起作用。
我们经常说“在意、在意”,它不是说意识在意,而是心很在意。“你爱我要用心爱我”,说的就是那个东西。但是那个心永远不可能爱你,那个心永远只爱自己,因为末那的行相永远执著有一个“我”。它也不知道“我”是什么,但它就这么一直执著“我”。这叫做缘虑、思量。
如果只有意识,没有末那识的话,那么是什么东西来承担这个不共的、很深刻的无明?所以它必须要建立末那识。当然,你可以说:“那是最深层的意识。”那就拿你没办法了!弗洛伊德还有“潜意识”的说法,等等之类的,名词随便你安。但是请记住:所有的识无非是一种作用!为什么要把它单独列出来呢?因为这种作用有单独的性相、单独的承担,所以叫它末那识,或者第七识。它跟我们普通人所觉察到的、分辨力很强大的这种意识是有区别的。比如意识总是朝外分别,而末那总是朝内执著。我们看到一个东西,好漂亮啊;听到一个声音,好好听哦——这是意识朝外分别。但是末那就不同了,末那老是执著“我”,它朝内执著。因为这个执著,就引发了很多很多的烦恼。它引发的都是不善的心所,善心所基本上和它没关系的。
所以说要承担这种不共无明就一定要有一个单独的识,《成唯识论》是用这个推理来证明的。书上的术语不是这样讲的,我把它理解性地讲出来就是这个样子。
然后第二条理论,生起前五识必须要有意识。因为如果没有这个分别意的话,那会很模糊。或者如果意识停止了以后,前五识有可能就消失了。但是意识的生起一定要有意根,而且它一定会被意根所控制。如果不被意根所控制,意根没有“我”的执著的话,那么我的意识可以想你所想。就像佛陀一样,我们想什么,他全知道。八地菩萨没有我执以后,他可以知道很多很多的情况。因为这个“我”的作用会把心的能力捆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我执”一点好处都没有。能够感受的、运转的都是我们的心,心本来是清净光明的圆成实,而“我执”把它变成了很窄的阿赖耶识,它的能知所知都会很窄。我一定是想“我”想的,你一定是想“你”想的,因为你也是以“我执”的方式去想。所以我们的意识一定是要依靠意根的,应该有个识来承担这个作用,这个作用就是末那识。
这个理论好像还有一点讨论的余地,下面这个是绝对没办法否定的,一定要承认的。它举了个例子来成立末那识,它说如果没有第七识的话,我们没有办法区分灭受想定和灭尽定。外道的灭受想定也可以做到意识全息灭了,任何感受都没有了,想和受都没有了,身体等这些觉受全部都息灭了。阿罗汉的灭尽定也是这样的。如果它们之间没有一点点差别的话,也就是说外道和阿罗汉是一样的。阿罗汉的灭尽定,思想、感受全部都没有了,外道的灭受想定也是这个样子的,那它们的差别是什么呢?这个时候前六个识都停止了,如果没有末那识的话,它们的区别在哪里?所以一定还有一个识来承担这种差别!这种差别是什么呢?就是末那识!其实外道的灭受想定没有把末那识灭掉,“我执”还在。而阿罗汉的灭尽定里面,末那识是完全熄灭的。所以说必定要成立一个末那识。这个道理应该想得通吧?
(提问:它是根据实际需要才建立这个末那识的吗?)
这是实际中发生的情况,现在我们是在讲理,起码我们佛教徒要承认一个事实:有灭尽定和灭受想定。
在我们这个修行程度,我们也可以不承认的,因为我们没经历过。哪里有什么灭受想定呀,我随时都有想。其实你进入过灭受想定的——你睡着了的时候,这叫做“非抉择灭”,不是“抉择灭”。人家的灭受想定是故意的,叫抉择灭,而你是不小心睡着了。你睡着了以后,六识都停止了,你应该什么都没有了,你的相续就断了。那是什么在延续你,让你醒了以后还知道“我”?要很深刻地去想这个问题。
其实是因为你还有阿赖耶识!不然的话,我的六识停止以后,我的意识根本不知道我的胃在运作、血液在循环,那么我的血液循环是谁在管,植物神经怎么运作?你不能够说这是物质在运作,如果你说它是物质,你就变成唯物主义者了。那它是靠什么东西在动?而且它只管“我”的动,我管不到你的。所以一定要有末那,否则你没办法解释这些现象。
这不是根据需要来的。你说“需要”的意思,就是说它因为有这个需要,所以就这么说(暗设前提)。其实不是这样的,它是在解释这些现象。
然后,还有一个理由。有情众生之心,不管它是善、恶、无记,我们的每一个想法,我们都会认为是“我”的想法。我的意识里面想的东西是“我”想的东西,我不会说我想的东西是你想的东西(只是我们想的内容有可能相似而已)。既然是“我”想的东西,那就一定要有个东西来承担“我”去干这个事。这些是我们生活中确实发生的,我们观察自己嘛,看是不是这样的。
我们不能说“想”是我,但是事实就是有一个“我”。有这么一种执著,那就一定是心识发生的作用。虽然它执著的“我”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确实有这种执著嘛。明不明白啊?
我执著“我”在想什么,虽然在胜义的状态中没有“我”,但是我现在就是认为是“我”在想。而且造成我跟你想的内容的区别,就是因为我认为“我”在想什么。
哇,很难说清楚啊,应该听得懂吧?我已经非常的“不术语”了!我也不知道我有没有把那些术语的内涵完全表达出来。因为书上说的东西听起来太复杂了,这里又没有黑板写出来,所以我只能把它的意思说出来……
所以说一定要成立末那识。它建立了六个理由,刚才我讲出来了,中间我省略了两个,因为它们的意思差不多。这些理论,可能《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里面不会说得那么详细,大家要去找汉传的那些大家们的解释。
汉传有哪些大家呢?古代有憨山大师,民国时代有欧阳竟无、王恩洋、吕澄、韩镜清、韩挺杰等等。我们要记住,他们的唯识知识,我们是可以学习的;但是对他们的一些见解,我们是不能认同的。比如他们有些人说《楞严经》是假的,《圆觉经》是假的,禅宗也是假的,这些不能认同。但是关于唯识的一些知识,他们是很诚实的,他们也并不是沽名钓誉。但是他们有些人有邪见,非常可怜,要下地狱的。竟然诽谤《楞严经》!没办法,人的邪见一生起来,他也是不受控的。
刚才说的,末那建立的方式就是这样的,我们现在开始讲下一个——第八识。只要八识建立了,唯识成立的主要依据就有了。八识有很多名称,书上有的说十八个,有的说十九个。每一个名称实际上就是八识阿赖耶识的不同作用(或者阶段)而已,而不是说真的有十八个东西。就像真如有时候叫法性,有时候叫自心本性,有时候叫自然本质,有时候叫光明,反正就是那“玩意”。一个东西,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就造成了不同的反体(因明的术语)。一个杯子,它是圆的,同时也是亮的。圆的、亮的,实际上就是一个东西。一个东西的各部分不同,就造成了瞎子摸象,各执一词(“瞎子摸象”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
为了成立八识,它建立了十个理论。(一一来说的话,明天我就没办法讲《八识规矩颂》了,所以我们要简单化。)它说我们做了很多东西,这些种子全部要存在我们相续里面,然后再发作出来。而我们的前六识(眼耳鼻舌身意),包括末那识,都没办法担任储藏种子的这种任务。为什么呢?因为它会断!断了以后,如果没有其它识在后面生起,它没有了依处,它就彻底完蛋了。它停息了以后,你又不能说它完全没有了,那它放在哪里呢?它一定要有一个最基本的东西,不然的话因果报应会不成立的。
意识里面有“五无心位”,就是说在五种状态下是没有意识的:无想天、闷绝、睡眠、灭尽定、灭受想定。第七识在灭尽定里面是没有的,但是阿罗汉入了灭尽定却可以醒过来。如果阿罗汉入了灭尽定后不会醒来,那就是无余涅槃了,也就是说一证悟阿罗汉后就圆寂了,这是不对的。佛陀时代有很多活着的阿罗汉,他们经常入灭尽定,然后会醒来。比如他们入灭尽定之前告诉自己:“我三个小时以后醒来”,那个种子到那个时候就起作用,三个小时以后就醒来了。如果没有阿赖耶识承担这个作用(告诉他三个小时以后醒来),那就断了。阿罗汉在入定的过程中,前七识全部都断了,如果没有其他识来承接这几个识的话,那为什么会三小时以后醒来?所以一定要成立第八识!
这一套运用在我们现在的催眠,那也是很精彩的。先把一个人催眠,然后在催眠状态中告诉他:“我弹指的时候,你就跳三下。”你不会觉得他听到了你说的话,其实是印在他的阿赖耶识里面了。等他醒来以后,你一弹指,他就起来跳三下;再一弹指,又跳三下。他也搞不清楚是为什么!真的是这个样子的。其实催眠就是在阿赖耶识里面给他种种子。甚至在阿赖耶识层面告诉他:“你是一块铁板,踩都踩不弯。”然后就把他横放到两个椅子上,坐他的肚皮——好硬啊!平常的时候,轻轻一按,他马上肚子疼得不得了,但那个时候他就成了一块铁板,直接起作用了!
这个时候前六识都没有了,对于普通人,你还可以说他可能在末那识的层面,但是阿罗汉连末那识都没有了,那是什么原因呢?所以一定要成立这个第八识!
还有一个推理:阿罗汉还有法执没有清净,他还是要受报的,比如神通第一的目犍连被打死,很多阿罗汉都会受一些果报。要受报的话,那些种子储藏在哪里?前六识包括末那识都没办法有这种功用,一定另外有一个识有这种功用,是不是?不然的话,这种现象解释不了。(这也是根据“需要”来的!)
然后,下一个理由。我们死亡的时候,前六根都烂了,相应的识就不起作用了,那我们是靠什么去往生呢?难道是靠我们的意识或眼识去往生吗?不可能的。往生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识承载所有的东西去往生。我们前一世的身体跟这一世的身体,我们的性格,甚至种类都不同了,假如说我下世变成一头猪,这头猪跟现在的我怎么联系啊,靠意识来联系吗?猪都没有我现在这么聪明的,我也没有猪吃潲那种功能。这个意识肯定是不行的。
但是它一定要靠一个识来连接的。当然,你可以说是“我执”。但是“我执”还要靠另一个东西来储存,因为“我执”是不能够存种的。刚才说了,它储存不了种子,因为它会断。它断了以后,种子放哪里去了?而且我们一世一世地轮转,有很多种子,太多了!所以一定要有一个阿赖耶识,它有能藏、执藏这些功能,一定要有一个心识担任这些功能。
所以唯识要建立七识和八识,它不是随口乱说的。而我们知道了有七识、八识,然后就不管它的原理了,只知道是书上说的。这个样子不算是真正的学习,要学习的话,一定要把原理搞清楚。
然后,我们意识不能深达的现象,比如我们的血液循环、冷热的感受、心脏的跳动等等(如果不经过很深入的训练,我们没办法控制心脏跳动的),这是由谁来管的?意识不行吧?你修拙火,可以让身体热,但是你有本事让身体冷吗?睡着的时候,血液在循环,心脏在跳动,胃在蠕动的,由什么来承担这些运作?(有人回答:末那识。)末那识不行,末那识只是执“我”,而且它不能存种。
什么叫“存种”呢?接受我们以前所做的东西,把它储藏下来,然后到时候再发出来。这就是因果报应、因果不虚的原理。你做了什么,全部都储存下来(虽然你没有觉知)。惨啊,很惨啊!因果报应要是假的就好了!但这全是真的,你没办法否定的,这就是阿赖耶识的一种功能。所以必须要成立阿赖耶识。
它还有什么推理呢?众生有四食: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段食就是我们吃饭,一段一段地吃。“触食”就是我们的五根和外面接触,好像要进食一样。段食就是指绝对吃食物、喝水,触食就是我们的五根往外面接触。思食就是我们的思维,我们为什么需要思维呢?“食”就是需要的意思,人是一定会需要吃饭的,人也是需要跟外面接触的。不跟外面接触,你会疯的。不信就去试,人最怕的就是闭关了。我们现在很崇拜那些闭关的人,想象自己去了会如何如何。但是如果不经过前期的训练(要达到很深的程度),把你带去闭三年关,你出来以后一般都“证悟”疯人院了。真的会这个样子的。因为我们习惯了六根一定要和外缘接触,不接触的话,我们会感到孤独,很受不了。以前那些军营里面的人,你打他二十军棍没问题,但如果关他十五天禁闭,他就苦苦求饶了。
思食就是一定要思维东西,特别是一定要有希望。不然的话,人没有希望也是很难活的,很难受的。还有一个叫识食,我们也是需要的。因为我们的心会很自然地分别,这个习气力量很大。如果我们一直不分别,会很难受的。这怎么体现呢?比如我们打坐,不分别、不分别,专注在一点,一分钟还可以,半个小时很舒服……但如果是三个小时,好难受啊!三天以后,好烦啊,我受不了了!绝对是这样的。
因为把心集中一点以后,我们心的分别念就被遏制了,心的习气就会造成你很难受。这就是打坐的时候心难受的一个原因。所以我们有时候要舒缓一点,专注一阵,然后放松,什么都不想了;然后再专注……串习成量。
承担这个任务(识食)的话,前七识也是没办法承担的,一定要有阿赖耶识。所以没有阿赖耶识是说不过去的,一定要有一个识来承担刚才说的一大串的任务(书上分了十个任务)。
同样,灭尽定的时候,七识也没有了。刚才说的,灭受想定和灭尽定的区别是要靠末那识来承担,但是阿罗汉的生命的延续性一定要靠阿赖耶识承担。否则,阿罗汉的七识断了,他的相续就断灭了,或者就说他已经证悟完全的法身——那是不可能的。
由此我们也可以证明中观的一个理论:阿罗汉没有证悟无方微尘和无分刹那的空性。因为没有证悟无分刹那的空性,所以他没办法证悟阿赖耶识为空,他进入灭尽定的时候还是有阿赖耶识的。所以活着的阿罗汉入定的时候不能够称作“无余涅槃”,死亡了以后才能够称为“无余涅槃”,那个时候我执的种子全部都没有了,他的识也不叫能叫作“阿赖耶识”了。所以阿罗汉涅槃的时候会升到空中说一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不受后有”的原因,就是他在那个时候彻底把末那干掉了,阿赖耶识也断掉了。因为末那没有了,阿赖耶识就不能叫“阿赖耶识”了。但是他活着的时候,虽然没有末那,但是阿赖耶识还在。不然的话,他一入灭尽定,他就再也出不来了。所以说一定要成立一个阿赖耶识!还有,我们的烦恼等等、末那的依凭,都要靠阿赖耶识承担。
通过这些论证就证明,我们的心识一定要有末那和阿赖耶识。建立唯识就是这么建立的,没多复杂。首先,第一天我们分析过了:外境都是假的,其实都是心的分别。包括这些物质也是心的分别——因为被破掉了。然后,识有八种,前六种我们都会承认,后面两种就通过以上的方法建立。好了,唯识全部都建立了!
当然,那些细节要慢慢去填充。有个说法叫做:四分三性,唯识过半。“四分”就是刚才说的四种唯识,“三性”就是遍计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把“四分三性”了解清楚了,就唯识过半,意思是唯识的内容大概清楚了。这个框架了知了以后,你就开始去填充细节。首先通过学习去了知、体会这些名相,然后进入一种观法——五重唯识观(专门的唯识的观法),然后慢慢地你会体会到什么叫作“圆成实”。等你把圆成实性体会了,你会明白:它无非就是中观的空性嘛!一场游戏一场梦!
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这样子的。我只是把学习唯识和中观的方法告诉大家,至于具体的学习,想通过这七天……唯识比中观复杂得多,因为它名相太多了,它叫广行派。大家学中观都学得头上一个一个的青包,你还想用七天的时间把唯识弄清楚?!
但有一个方法可以把它弄得很清楚。我们这里好多师兄都是学中观的,通过中观的闻思和修行去体会单空,就算是你没有证悟,但是你回过头去看唯识那些书,你会发现它说的这些东西其实全部是你在修行过程中所经历的,你会把唯识和中观很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各种宗派见解学说的圆融只会发生在修行中!靠思维这么去的话,也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但是一定会有很多东西搞不清楚。所以说还是要去修行,要去禅定、去打坐,同时也一定要有闻思。
好了,我今天晚上就“建立”到这里了,有什么问题,尽量问。我们是交流,随便问,你也可以错,我也可以错。
问:(听不清)
答:作用息灭了,本体不一定息灭嘛。就像你不去“上下九”(步行街)买东西,不能证明你没有了嘛。你一定是还在,这样你才能重新出去嘛。道理就是这样的,明不明白啊?
前五识的就是阿赖耶识提供种子的作用。前五识息灭了,原因是阿赖耶识不提供种子了,但是并不代表阿赖耶识没有了。如果阿赖耶识没有了,前五识就不能重新生起来了。所以一定要有一个识承担让它重新生起的任务。
问:那他的阿赖耶还在吗?
答:在呀,我刚才说了嘛,只是他觉察不到。
问:阿赖耶不是跟阿赖耶识不一样的吗?
答:噢,她又把无垢光尊者说的拿出来,我刚才讲的是汉传的,无垢光尊者区分阿赖耶跟阿赖耶识是从修行的角度讲的。他说阿赖耶就是体,阿赖耶识是体上生的明分。当心识完全不跟外界发生关系(比如睡着了、闷绝),实际上是处在阿赖耶这个“体”的状态,它没有起作用。在阿赖耶上起了明分的时候,可以现起这些外境,但是意识完全没有,这叫作阿赖耶识。它们实际上是同一个东西。
问:师兄,我问一下:刚才说的,阿罗汉息灭了末那识,但是他入了定以后还可以出来,这是证明有阿赖耶识存在的关键原因。除了这个以外,就没办法说明了?
答:七识全部都停止了,如果没有其他识的话,就应该什么都没有了。前七识停止了,你不能说它还在。它暂时不起作用,如果它没有一个“家”可以回去,那它怎么再重新去“上下九”啊?它一定要有个“家”的,不然的话它就彻底没了。
问:证明阿赖耶识的存在关键就是这个道理?
答:还有很多,刚才说了十个,这个是其中一个。
问:但是其他那些证明,我可以说末那识也有……
答:不行,末那识很多时候会断,有断就不行。末那识断了以后,我们受报应的那些种子从哪里来呢? 刚才已经说过了,末那识在阿罗汉的境界中可以断,断了以后,它还会出来,这说明它还有种子重新生起来。它断了以后,如果没有其它识,那些种子没地方放的。
问:那如果我不用阿罗汉的那个例子,用凡夫的例子呢?
答:还有一个理由:末那识是只执“我”的,是有遮盖的。如果只是末那识做主的话,那我显现外境的时候,我就不会随意地显现了,我会选择我所需要的。而阿赖耶识不是这样的,阿赖耶识是无记无覆的。不管好的坏的,你不喜欢狗屎,它也要显出来。如果是末那识显现外境,我不喜欢就不显这个,我专门显好的。是不是啊?
问:刚才师兄有说到,末那识一完的话,阿赖耶识也完了。但是又说阿罗汉只是没有末那识,而阿赖耶识还存在。
答:好,我知道你的意思。这个区别是怎么回事呢?当阿罗汉还没有死的时候,他可以入灭尽定。处于灭尽定的时候,末那识是停止了,但是他还会醒过来。醒过来的时候,就一定要有阿赖耶识来承担这个力量。但是如果我们在平常的修行中把末那识的种子彻底断光了的时候,阿赖耶识就不能够叫作“阿赖耶识”了,阿赖耶识跟末那识实际上是一对的。
我们来把这个问题讲清楚哈,不然大家会觉得这是一个矛盾,其实完全不矛盾的。阿罗汉进入灭尽定的时候,末那识是断了,但是阿赖耶识还存在。但是这时候末那识实际上只是停息了,它没有真正断掉,只是没起作用。如果这个时候没有阿赖耶识的话,末那识不起作用就应该是彻底地断(了),它就不会再起来了。
但是我说“末那识没有了就没有阿赖耶识”的时候,那是怎么回事呢?末那识彻底连种子都消尽了以后,阿赖耶识就不能够叫“阿赖耶识”了,这一定要在阿罗汉死亡的时候才发生,或者在菩萨八地的时候才会有。
问:灵魂出窍是什么情况呢?
答:佛教不承认灵魂的,道家他们的修行有“阴神”、“阳神”的说法。它是通过养胎,心神形成一个凝结(实际上是一种禅定),然后通过中脉冲出去(道家的说法不叫“中脉”,叫“冲脉”)。冲出去以后,能够看见的叫阳神,看不见的就叫阴神。这个时候他还是有个“我”的执著,只是不执著这个身体为“我”了。
问:冲出去的是什么识?
答:不能说它属于什么识,这里面包含了末那、阿赖耶,全部都有的,意识也有的。因为他出去了以后还会有思维,这说明有意识;他有我执,说明有末那识;然后,这些种子一定是阿赖耶识提供的;他能看得到,说明有眼识……所以不是说有一个单独的识从这里冲出去。
问:人死了之后,尤其在中阴的时候,末那识是不是已经没有了?
答:不是,末那识不会没有的。
问:人死了以后,阿赖耶识是不是没有了?
答:不会,不会,阿赖耶识是永远不会没有的,除非你没有末那的执著了。
问:阿赖耶识是一直存在的吗?
答:一直存在的。但是它的存在不是常有的存在,它是刹那刹那变化性的存在。如果它不是刹那刹那变化的,而是一直不变的话,那就成了常见。
问:那它是怎么样的?
答:就是连续性的、刹那性的这么存在,它存在的原因就是因为有我执。但这个“我”可以是一段一段的,这一段的我是人,下一段就可能是猪,再下一段就可能成了饿鬼、地狱的众生。但是这都是阿赖耶识的连续。为什么它会这么连续呢?就是因为有一个“我执”!所以说我执和阿赖耶识称为“夫妻档”。
阿罗汉入定的时候,末那识只是暂时没有了,但是它的种子还在的。当他死亡的时候,他把所有的种子全部消干净了,这时候阿赖耶识就不能叫“阿赖耶识”了,它叫作“阿陀那识”(执持的意思)。
问:我还有一个问题:人跟人之间的末那识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
答:它只是一种作用,从执“我”的作用来说是相同的,但你不能把它当成一个东西。两个东西才有比较,才能说“相同”、“不相同”,比如这个杯子跟我肯定不相同。末那识只是一种作用,心的一种对内的作用。每个人都执著一个“我”,这种作用就造成了我们每个人都有我执。
问:师兄,刚才您说到阿罗汉入灭尽定,死亡的时候是无余涅槃吗?
答:死亡是完全的无余涅槃。
问:等于说他不会再出定了?
答:会的。佛陀弹指或者放光唤醒他,他就出定了。
问:如果佛陀不放光,他就一直这样定下去啦?
答:不可能,佛陀一定会唤醒他的。因为佛陀不在外面,而是在他里面。阿罗汉就是佛陀,就像你是佛陀一样,所以一定会醒的,非醒不可。你说他不醒的话,等于说我们一定不会轮回。但我们肯定会轮回的,因为心的作用就是这个样子。
问:阿罗汉涅槃了之后,他是一种什么形式的存在?
答:这个时候,我们说他实际上没有完全证悟阿赖耶识的空性。如果完全证悟阿赖耶识的空性(彻底证悟了无分刹那、无方微尘的空性),那他就跟我们大乘一样了。那时候到处都是涅槃,不一定要进入一个定才是涅槃。
问:那跟佛有什么区别呢?
答:有区别的。佛就是刚才我说的“到处都是涅槃”,没有一个真正的涅槃,轮回即是涅槃。体会到完全的空性,那就是涅槃。但阿罗汉不是这样,阿罗汉在定中间才是涅槃。在定中间,他没有我执(末那识)了,但是他是否证悟了阿赖耶识的空性呢?我们就不承认。有一派承认,但宁玛派是不承认的。有一派说阿罗汉跟我们所证的一样,只不过没有菩提心,入了涅槃定。但实际上麦彭仁波切说的才是正确的,阿罗汉没有证悟阿赖耶识的绝对的空性。但是他那个识也不能叫作阿赖耶识了,因为他没有我执了,可以叫“阿陀那”,它还是个连续性。
问:通常有一种说法,就是阿罗汉去了我执,但有法执。
答:是的,阿赖耶识的空性没有证悟就叫作法执。阿赖耶识可以体现前五识,它就称为“色尘”,就是刚才说的无方微尘。阿罗汉没有证悟无方微尘的空性,就是“五八果上圆”没有圆完,但是“六七因中转”转好了。他把末那那种执著消去了,但是阿赖耶识的完全的空性没有证悟(汉传叫作“偏空”)。
问:阿罗汉在弹指的时候……
答:不一定是弹指,放光也可以的,有很多种说法,这是让我们理解的方式。
问:阿陀那识在放光的那一刻就变成无分别智了吗?
答:你说的无分别智是什么,是人我执清净了的无分别智,还是法我执清净了的无分别智?无分别智一般指的就是空性。而阿罗汉那个层面没有证悟真正的空性,所以说一弹指出来,他还要重新去净土修行的。
问:那重新进入修行的这个阶段还叫阿赖耶吗?
答:不叫阿赖耶了,叫阿陀那。也可以叫其它名字,随便编嘛。他可以保持那个相续,否则就分不清楚了,但他没有“我”的执著了。这个“阿陀那”是梵文,就是执持、保持的意思。
问:极乐世界的显现跟阿赖耶没有关系吧,它是光明的显现?
答:极乐世界是圣凡同居土。八地菩萨以下都还有阿赖耶识的,八地菩萨以上才不叫阿赖耶识。极乐世界里面有很多一地到七地的菩萨,甚至有凡夫,对他们来说,那当然是阿赖耶识的显现啦。对阿弥陀佛来说,极乐世界肯定是光明的显现,他什么识都没有,全部是智。
问:阿罗汉被唤醒重新修行的时候,他的末那识还存不存在?
答:没有了,他已经把末那识完全消灭了。
问:那就是他总共只有七个识——前六识和第八识?
答:是的。
问:他的法我执也是一种我执,那是通过什么识来承担的?
答:法我执的“我”不是指人我那个“我”,法我执的“我”是指实有的意思,人我的“我”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我”。法我的“我”是指某种现起,你认为它实有;或者某种“非现起”,认为它实有。
问:那就是说末那识主要承载的是人我的执著?
答:它就执我,末那识就是人我执。我们过两天会大量讲末那识是怎么回事。
问:人死亡进入中阴身的时候,他的第六意识应该是没有了吧?
答:他有个闷绝的过程,这个时候没有,但他醒来的时候还是有的。
问:那他能记起他以前的修行吗?
答:有时候记得起,有时候记不起,这说不清楚的。如果是很大的业力产生了,哪可能会记得起呀,看到到处都是妖魔鬼怪来了,一生气就堕下去了。或者很害怕,跑到前面的一个洞,一钻进去就入胎了,成了畜生。而修行很好的人,他会知道自己已经死了,然后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一下就往生了。
经过中阴还很不容易,一般是临终的时候就往生了(念佛念得很好的)。修得非常好的是不经过中阴,像我们这种业障深重的也不经过中阴——直接下去!
问:刚才我听你说,阿罗汉从灭尽定出来以后就是阿陀那识,阿赖耶识没有了。但是之前你又说阿罗汉在灭尽定的时候还有阿赖耶识……这里我糊涂了。
答:这就是他刚才问的问题,那个时候,他的末那识跟阿赖耶识实际上是一体的,只是末那识暂时停止住了,因为他进入了灭尽定。他知道没有人我执的那个状态,但是末那识的种子还在的,识跟种子实际上是同一个东西。
但是到了死亡的时候,叫作无余涅槃,整个末那识彻底消失。因为没有末那识的存在,他的相续就不能叫“阿赖耶识”,而叫作“阿陀那识”。不管它叫什么识,反正它是指这个相续的连续性,阿罗汉没有证悟它的空性。
虽然没有证悟它的空性,因为阿罗汉没有我执了,他很容易就定下去了。当他再醒来的时候,这个识就不能叫阿赖耶识了。叫什么识都可以,反正是很清净的,因为没有人我执了。但是因为没有证悟这个识的空性,他到净土去以后还要修单空。当然,也不一定是单空,反正有其他的方法。
问:阿罗汉在没有进入无余涅槃的时候,他在有余涅槃的时候,都还有末那识?
答:应该说是没有末那识的作用。那是暂时的灭尽定,他有末那识的种子在,末那识有很多种子的。比如我现在不思维了,那我现在有没有意识?(众答:没有了。)虽然现在没有意识了,但我还可以再想嘛!总要有力量让我再去思维嘛,所以意识的种子还在。也就是说灭尽定不代表我执的种子全部消灭,明不明白啊?而没有了阿赖耶识以后,人我执的种子全部没有了,很细微的种子都没有了,再也没有东西可以提供给末那识起作用了。无余涅槃的时候,末那识的种子就没有了。有余涅槃跟无余涅槃一定会有一个区别,不然的话,入灭尽定也叫无余涅槃了。明不明白啊?(答:好像明白了)我的意识停止了,不代表我意识的种子没有了,不然我就没办法再去想。
问:六识、七识、八识的这些理论,怎么跟念佛往生的原理相结合?
答:念佛,其实不用去管末那和阿赖耶识,但我还是讲讲它的修行原理吧。念佛实际上是把意识集中,念一句佛,就是一个种子种下去了。或者观想,都摄六根,全部集中在这一个事情上。一集中的话,种子的力量就特别大,然后这些种子会全部储存在阿赖耶识里面。当然,他也有我执在里面,所有的善行因为末那全部有污染。虽然有污染,它相对来讲还是善业。善业也是依据“我”而成为善业,如果没有“我”了,就不善不恶了。
长期这么串习,力量就非常大,临终的时候就成为引业,就往生了。因为人在中阴的时候,他完全是习气做主的。平常念阿弥陀佛就是一种习气:开始发愿往生,然后很专注地念,最后回向。这个习气很大的话,到中阴的时候就自然想起念佛。根据《阿弥陀经》的说法,你只要念十声就可以往生。实际上很多祖师说:你只要念一声,甚至一挂念,一下就会显现净土,原来自己坐在莲花里面。
刚才那个问题,其实是有争论的,还有一种说法:阿罗汉已经可以进入灭尽定了,甚至没有我执的种子了,这个时候的阿赖耶识不叫“阿赖耶识”,但是它跟阿赖耶识的功能是一样的。它可以叫作“阿陀那”,是清净识。阿陀那的功能实际上跟阿赖耶识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有污染,一个没有污染。这是一派的说法,有好多种说法呀,把我脑袋都看大了!
我只能这么来介绍,大家自己好好去看,有很多种说法。特别是现代的一些论师们的争论,好多啊!比如王恩洋、熊十力、吕澂、废名、韩廷杰,他们全都是唯识大家。韩清净写的解释《瑜伽师地论》的《科句批寻记》这么厚,往我面前一放,我傻了!
了解这些有没有好处呢?有好处。但是,重点还是要放在五十一个心所上。去认知阿赖耶识,主要是体会性的。什么叫体会性呢,过两天再讲。要去体会阿赖耶识,体会是最重要的,概念上的认知是第一步。
问:您刚才讲到念佛的原理,只要有强烈求往生的种子种到阿赖耶识里面,临终时就可以显发出来。但是我们在讲到菩提心的重要性的时候,就说:不管你怎么样念佛,怎么样想求往生,如果不发菩提心的话,实际上是往生不了的。那么,是这种强烈向往往生的力量包含了菩提心的力量,还是说只要强烈求往生的力量够大就可以了?
答:好,我明白你的意思。这个问题牵涉到很大的争论。以前索达吉堪布讲往生的时候,说我们一定要发菩提心,不发菩提心就往生不了。而麦彭仁波切、慈诚罗珠堪布,包括我们这边净宗祖师,都没有提这个事。当然,也有提过,比如省庵大师写了《劝发菩提心文》。但是他没有主要讲菩提心,他说还是要一心念佛,这样就可以往生。
那这两种说法是不是冲突呢?不冲突。它的原理是怎么回事呢?不管有没有菩提心,如果真的有那种强烈求往生的执著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往生。因为在求往生的愿力里面暗含了菩提心(这是我们净宗的说法)。但是我们为什么要提倡发菩提心呢?因为菩提心可以消除我们往生的业障。
菩提心只是压制我执,压制我执不好的地方,而真正消除我执的必须是人无我的智慧。发菩提心是忽略“我”的利益,满足你的利益。这是极强的善业,心很广大,可以把我们很多业障迅速消除掉。消除掉以后,我们在临终的时候,才不会受那些乱七八糟的显现影响,可以从容地往生。所以发菩提心对往生有非常大的作用!
问:也就是说发菩提心是一个很大的助缘,只要你有强烈的“我想往生”的念头,即使你不发菩提心,这种力量也是足够让你往生的。如果发了菩提心,它只是遣除你很多往生的业障,给了你一个很大的助缘而已?
答:是的,但你也不能完全这么说。有些派别的理论是这么讲的:你在念佛的时候,求生净土的愿力里面暗含了菩提心。这是我们净宗的说法。它说菩提心有明说的,即是告诉你菩提心的内容:缘众生,缘佛果,为利众生愿成佛……这是讲得很明显的,要故意这么去修。但是它也说,其实你在念佛的时候就暗含了菩提心。还有一种说法是,当你见到阿弥陀佛以后,阿弥陀佛的手在你头上一按,你就有了菩提心。因为净土是大乘法门,如果没有菩提心,你去不了的。当然,这个理论也受到了挑战。
问:是为了成立“净土是大乘法门”才这样说的吗?
答:不是,这个说法也受到挑战的。因为《无量寿经》里面说到净土里面有阿罗汉,各个派别又开始吵架!他们经常说:阿罗汉没有菩提心,为什么他能去净土……所以有些方面是有争论的。但是往生的原理要以净土的《阿弥陀经》为准,净土法门的来源一定是从《阿弥陀经》开始,《阿弥陀经》没有提到绝对要有菩提心。
但是所有的解释都说,净土的修法实际上是暗含了菩提心的。如果强调发菩提心的话,对往生有绝大的好处。如果我们以强烈的我执去念佛,是否可以呢?也许可以,但是很危险。
净土宗有这样的案例:以前那个张打铁,每打一下铁,就念一句“阿弥陀佛”。他从来都不知道什么是菩提心,但他也往生了。还有一个李屠夫(我可能把名字搞混了),他杀了一辈子的牛,他临终的时候,有个高僧跟他讲要念阿弥陀佛,结果他也往生了。这是净宗举的例子。他一辈子都杀牛的,肯定没发菩提心。
除了这些案例,拉喇曲智仁波切写的《极乐愿文大疏》说:一个人如果有足够的信心,即使是把全世界的阿罗汉杀完,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这是原话!当然,它说“要有足够的信心”,一个杀阿罗汉的人会有足够的信心吗?
它的理是成立的,但是在事上就不行。因为干这种事的人,不可能有这么大信心。不要说杀阿罗汉,多杀两条鱼都不行啊。心相续业障太深,很难往生的。有时候理和事不能绝对合一,绝对合一的只有佛陀。对普通人来说,我们的理和事都是不能合一的。我们在概念上都明白,但是心根本做不到。在净宗里面有很多这些争论。
为什么说净土里面有阿罗汉呢?有的解释是很“精彩”的:他们的人我执已经没有了,他们就是去发菩提心的。它就是这样回答的,还有很多各类的回答。它说:阿罗汉从定中出来,只要起了“我要发菩提心”的念头,就去净土了。它就是这么解释的,从唯识的道理也说得通。只要想一下发菩提心的念头,它的作用就永远不灭,那就是菩提心,何况是阿罗汉没有我执地这么想一把!
问:说到这个问题,《入行论》讲菩提心的重要性的时候说,不管是增上生还是决定胜,其实都是需要菩提心的。既然是这样的话,那阿罗汉也是有菩提心的。因为增上生都有菩提心了,难道阿罗汉没有菩提心吗?
答:你说即使是为了下一世得到好一点的果报,都需要菩提心。这是从作用去讲的,并没有从发菩提心的量上去讲。从作用去讲的话,即使是小乘修行人发菩提心,对他证悟阿罗汉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菩提心有集资净障的作用,特别是有对付我执的作用。
问:也就是说,不可以说阿罗汉没有菩提心?
答:菩提心可以分为造作的菩提心、不造作的菩提心,它有个量的问题。进入大乘菩萨的资粮道,一定要菩提心像大地一样坚固,而阿罗汉没做到这一点。
问:那是否有胜义和世俗的分别?
答:不能够这样说,胜义和世俗是从见解上说的,这里可以从大乘、小乘的区别来说。要进入大乘的资粮道,一定要有不动的菩提心,它要建立在很强大的菩提心的基础之上。我们也发了菩提心,但是我们不能说自己已经是菩萨,因为量不够。我们的菩提心今天有,明天就可能没有了!
问:事实上就是力量大小的问题而已?
答:是的。我们很多人可能发了一下菩提心,但是根本就修不上去,下一世还是个凡夫。甚至是虽然发了菩提心,但照样下地狱,都有可能的。你只能说“他发过菩提心”,从“发过”这个角度去说,也算有菩提心。但是你不能说他已经有了不动的、像大地一样坚固的菩提心。有了坚固的菩提心,那时候他就是菩萨,永远不可能成为阿罗汉。
我这个说法有错误,不能说“永远”。因为坚固的不动的菩提心也有可能退失,完全不退的是要达到忍位。有可能我这一生修菩提心修得很好,但是我相续中有个很大的业障:还没有达到忍位之前,我觉得菩萨没什么好当的,做阿罗汉比较舒服……这样菩提心就退了。所以教理上会告诉你:你这样做会下地狱。
时间到了,不好意思,我们今天就到这里,明天再来。
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嗡嘛呢呗咪哄……谢谢大家!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八识规矩颂》第2课
- 《八识规矩颂》第4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