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识颂
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
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
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我们开始来聊最后一天的内容。这次的禅七,我们在禅修方面已经圆满了;在佛法交流方面,今天也是最后一个晚上。在这个时代,抽出假日的时间来沉浸在佛法里面,非常不容易。不管学得怎么样、修得怎么样,至少我们相续里面种下了一些非常殊胜的种子。
我们现在开始讲最后一课——第八识。因为昨天讲第七识的时候扯远了,扯到“五四运动”去了,所以有一部分内容没有讲到,只好今天把漏掉的内容讲完。主要是末那识和它的心所的配合问题。
为什么要专门讲末那识和它的心所的配合问题呢?因为前五识的心所的启动,只是带动意识而已;而第六识,全部五十一个心所都配合它,太多了;第八识只有五个遍行心所;而末那识有十八个心所,数量上不多也不少,并且它最起作用,因为导致我们轮回的根本就是它。讲了其中一个以后,我们就会明白心王和心所的配合是怎么回事。
我们经常说“心王和心所配合”,它们到底是怎么配合的呢?我这样一讲,大家就应该大致清楚。为什么有些心所会同时起来,为什么有些心所只能在某种识上启动,跟其它识不配合?我讲几个例子,大家马上就明白了。
我们现在开始继续讲昨天的内容。在五十一个心所中,不是全部都跟末那识相应,只是部分相应。颂词中告诉我们,只有十八个心所是相应的,其余三十三个心所都是不相应的。为什么呢?
因为末那识的本性是无记的。记住,这里讲的“本性”,不是我们平常说的“自心本性”的“本性”,而是说这个心识具备的性质。比如水的本性是能流动、能洗涤,火的本性是能产生光、产生温暖,它是指这种世俗自相的本性,跟我们经常说的“自心本性”不一样,那是胜义的本性。不管是水还是火,它们的根本本性都是自心本性,但是在世俗上,火的本性就是能够发光、温暖,水的本性就是能够洗涤。我们要把它们的区别搞清楚。
我们说到一个事物的本性,可能马上就想到胜义本性去了。但是在因明层面上,或者在世俗层面上,甚至在唯识层面上,一个事物的本性(世俗谛)就是它的自相或者它的某种作用。当事物的作用反映在我们的头脑上,就是“反体”。比如这个杯子是圆的、白色的,它会在我们头脑里面形成概念,但是“白色”和“圆”是不是在这个杯子上存在呢?不应该这么去想,这样想就会出问题,数学危机就是这么出来的。如果“白色”在这个杯子上,我们依据“白色”都可以找到它,但事实上不可能,我们依据“白色”可能找到墙上去了(墙也是白色的)。我们依据“圆”也不一定找到它,可能找到这个轮子去了。
它就是这么一个东西,它具备“圆”和“白色”的概念,这些只是它的反体而已。所以要搞清楚遣余和事相的区别,这是非常重要的。因明的关键就是这个,如果真的把它掌握了,因明就大体差不多了。我现在简简单单地介绍一下,好像很容易,但是实际上学起来就比较困难。
这里说的第七识的本性,不是指它的自心本性(自心本性唯一只有一个),而是这个识在世俗层面上是无记的,也就是不分善恶,所以属于不善的两个中随烦恼(不惭、不愧)就不能和它相应。
你们会问:“我执怎么会无惭无愧呢?这两个恶心所应该跟它在一起嘛。”这是因为我们把“我执”理解错了。我执只是执著阿赖耶识的见分为“我”,这种执著就叫末那识。末那识把阿赖耶识的见分执著为我的时候,根本不会考虑什么惭愧不惭愧,也不会考虑阿赖耶识的见分的善恶,它只是起执著的作用。
那么无惭、无愧是怎么来的呢?它把阿赖耶识的见分执著为我,这是基础识,然后在这上面生起了意识。它执著有一个“我”以后,顺带就产生我爱执。产生“我”以后,心就会怕受到伤害。然后意识为了满足自我,才开始去造业,才会有无惭无愧。这些不善心所,在意识层面才会具备。
有些人还会问:为什么末那识只有贪,没有嗔呢?末那识很坚定地执著阿赖耶识的见分,这叫做“贪”。而且因为执著它,还会有“慢”,但它绝对不可能对阿赖耶识的见分产生恨。如果产生恨,就不执著它了,那就好了!但这是做不到的。
那后面的恨是怎么来的呢?因为末那识执著阿赖耶识的见分,这就建立了人我,然后会去保护人我,上升到意识层面的造作。如果有人伤害了人我,那么我们就会恨他,这是意识层面的事。
所以我们的心执著阿赖耶识,这是不分善恶的。不论“我”是个什么东西,它都要执著那个“我”,不会有选择。
我们经常说“我恨我自己”,这种恨是在意识层面的。他也不知道“我自己”是个什么玩意,如果你问他“你自己”是个啥,他就傻了。他实际上恨的是自己的某种行为,比如他去取六合彩的时候,一不小心把彩票搞飞了,然后他很后悔地说:“我恨我自己!”他实际上是恨自己把彩票搞飞了。他自己是什么,他根本就不知道。
末那识是不会恨自己的,如果末那识恨自己的话,那就没有“自己”了。因为如果末那识产生了恨,它就不会去执著,就没有我执了。没有人我了,怎么恨自己呢?恨不起来了!
要了解识的运作规律,就要这样去观察,否则你没办法证悟。当然你会问:“是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这样观察清楚才能证悟呢?”也不是的,方法有很多种。而这种观察方式,需要心非常清明,才能观察得到心的运作规律,然后智慧才能出来。
有的方法是单刀直入,比如禅宗的参禅,它才不管什么末那识、阿赖耶识,它朝一个方向死死地参下去:念佛的是谁,拖死尸的是谁……这样一直参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他会慢慢放弃由末那识引起的意识方面的烦恼。因为整天都在参念佛是谁,他不可能会去念金钱是谁、念美女是谁。而且他还有传承的加持、皈依的功德,他守死那个话头,意识层面的贪嗔痴慢疑会慢慢消失,甚至连善法也不要。
最明显的就是虚云老和尚开悟的例子。当时虚云老和尚坐船去高旻寺打坐,掉到水里面去了,顺水漂了大概一天一夜。捞起来以后,身体完全不行了。我们一般认为,如果身体不好,打坐就坐不好。但是因为他的禅定力太厉害了,在这种身体状态下,往往能坐得功夫落堂。完全一片大禅定,真正定在很深的状态里面,但还是没有脱落。(虚云老和尚的方法是一种苦修的方法,我们现在的人基本上是不行的。)当时他在这种禅定状态里面,口鼻来血,甚至男根都来血,但他还是坚持。
当时打禅七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他是虚云和尚,就叫他应该出来做护七的事(拿香板、端茶倒水),但他不干。在禅堂里面,你不干,非打你不可!打香板,他还是不干,他那个时候连善法都不要。然后趴在地上让别人打屁股,真的是狠狠地打呀!打了之后,他还是不去做事,因为他心里清楚这时候善法恶法都不能要,就要“那个”!宁愿挨香板也要去打坐。后来当家师一看:“啊!德清师呀!”因为那时候没有照片,而现在几千里外的大禅师过来,我们都认识,可以用手机把他的照片发过来。当家师吓了一跳,然后专门安排一个地方给虚云和尚打坐。
打坐时,有个倒水的侍者不小心把开水溅到他手上,他拿着的杯子掉下去,啪的一下,大地平沉、虚空粉碎,一下子脱落了!他当时写了两首偈子,把证悟的状态跟大家讲了,“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还有一首,“烫着手,打碎杯,家破人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
也就是说,进入真正证悟的时候,是善恶都去掉的,因为本质无善无恶。那你会说:“末那识的性是无记的,阿赖耶识的性也是无善无恶,那它是不是本性呢?”不是。很多东西都无善无恶,但它不是真正的本性,本性那种无善无恶是不同的。比如这杯水肯定是无善无恶,但不能说它是本性。
我们不处在强烈的思维状态时,或者安住的时候,可能都是无善无恶的无记状态。但这个无记状态本身带有无明,不明白万法的本质是什么,它的善恶是不定的,随因缘而起,这是不管用的。比如种子进入阿赖耶识的状态时,它是无善无恶的,但一出来就开始有善恶了。所以处于阿赖耶识的状态不能说是证悟。而那个状态又很像证悟,所以区分阿赖耶识和法性的区别是证悟的关键,也是证悟以后要做的事。
所以不善的两个中随烦恼都不能和末那识相应。因为末那识的本性不是恶的,所以两个恶心所无法跟它配合。也就是说,纯粹处于末那识层面的时候,就不能跟很强烈的恶心所配合,这些心所只能跟意识配合。
然后,末那的行相较为细微,不像十个小随烦恼那样来得粗动,所以没有小随的十惑相应。什么叫“小随”呢?有六个根本烦恼,二十个跟随根本烦恼一起行动的随烦恼,随烦恼之中有十个是小随烦恼。所有的烦恼心所生起的时候,大随烦恼都会去作铺垫,它们可以同时起来。说它“大”,并不是很凶猛的意思,而是它涉及的范围很广。而小随烦恼反而很凶猛,“小”是指它们不能并起。“大、小”的意思不是说它凶猛不凶猛,而是说它涉及的范围广不广。只要是不善心所,大随烦恼和中随烦恼都会铺上去。而小随烦恼是独立的,因为它太凶猛,会排斥其它的。
所以说中随烦恼和大随烦恼都会跟着末那识,因为末那的形象很细微,太粗猛的心所配合不上。太粗猛的心所,它一下就上升到意识层面了。所以小随烦恼是不会跟随末那识。
什么是十个小随烦恼呢?大家去翻书,我把名称念出来就行了。要解释的话,今天晚上就讲不了阿赖耶识。我只是把框架告诉大家,以后大家要去看、去补充。把心识的性、体、配合、运作讲了,唯识的框架就有了。框架知道了,补充起来非常容易。小随烦恼是:愤、恨、恼、覆、诳、谄、骄、害、嫉、悭,就是这十个。
这些小随烦恼非常凶猛,而末那的行相非常细微,我们很难观察得到。如果有人说他已经观察到相续中的我执是怎么样的,已经很清楚我执的样子,那他就算没有初果须陀洹的证悟,也起码有初果须陀洹的见解。就像明白了实有,就会明白空性一样。
很多人说明白实有了,其实是不明白的。因为四边都是实有。我们往往把“实有”看成是一个东西,不是的,实有是一种执著。执著只有四种方式: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如果把四种实有弄明白了,就肯定明白空性。这是没得说的,因为它们是对立的东西。所以如果你真的明白了我执,那你肯定会放弃它,就会明白无我是怎么回事,起码有须陀洹的见解。有了须陀洹的见解,然后依照这个见解去禅定,很快就会成为真正的须陀洹。再上去就是斯陀含、阿那含,会走到四果阿罗汉上去。仅从人我执这方面来讲,原理就是这样的,法我执也是一样。
这些知识,如果我们觉得它只是纯知识的话,用处是不大的。但是对真正的修行者,这些知识非常有用,有时候甚至会一日千里!比如你刚刚读了一些知识,在头脑里面堆了一大堆东西,啥都没用。但你在修行的过程中,“哎呀!原来它上面说的就是我这个状态!”这就叫“瑜伽”,文字般若跟心相续瑜伽(相应),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理论跟实践相结合”。
所以闻思非常有用,但如果只闻思不修行,那就变成纯概念。只修行,没有闻思作指导的话,就会很慢,而且会经常走错路,很容易自我为是。禅定很好的人,如果没有闻思、没有修菩提心,那么禅定就是他傲慢的资本。“我一坐就是八小时,你是菜鸟,三分钟都坐不住,对你来说时间还长得很呢……”满肚皮的傲慢。
末那缘境,唯缘现在,没有什么其他希望,所以没有欲心所。它没有五个别境心所中的欲心所。为什么只缘现在呢?因为它只执著“我”,“我”就在现在。小青年谈恋爱,没见到的时候,总是想:他(她)什么时候出现呀……没见到才会有欲,而“我”就在面前,根本不会有欲。末那执著我,死死地粘住不放,不会有欲心所。
然后,末那一味地坚执见分为我,不需要什么印持决定,所以没有胜解心所。“胜解心所”就是印持对境,比如有人犯了罪,我们通过玻璃上的指纹证明就是他做的,这叫做“胜解”。但是末那不需要有胜解,它本身就执著“我”。
唯缘现在境,不会有念心所(念心所就是想)。它围绕阿赖耶识的见分,一股执著的力量一下就上去了,它不需要去念。你有想过“我”吗?不用想的,执著是不需要想的。人家给你一巴掌,你马上说“你敢打我!”其实只是打你的脸,没有打“你”,但你会说“你打我!”我们以后修行可以这样,给自己一个耳光,然后说:“我没打你,我只打你的脸,因为没有‘你’”。末那执“我”是不用念的,它只是一种死死的执著。
末那心识是散乱的,它不能安定在一个处所,所以不会有定心所。阿赖耶识的见分会表现出很多东西,它不是一个定死的东西。
五个别境心所中,只有慧心所跟它相应。“慧”就是缘虑分别的作用。一说到“慧”,我们不要以为它就是指佛菩萨的智慧。慧有很多种,有的是邪慧,一些很愚痴的分别也叫慧。比如猪懂得去吃潲,它也叫慧。只是佛菩萨的智慧很厉害而已。我们学佛,也有分根本慧和次第慧。“慧”就是心缘虑思量的能力,五个别境心所中,只有慧心所跟它相应。
然后,末那全是污染的,它跟善心所敌体相反、互绝相违、有你无我、不共戴天,十一个善心所都跟它没关系。所以它本身是不起善心所的。那你会问:“如果它不起善心所,那我们怎么做善事呢?”善心所不是在末那上面生起的,而是在第六意识上面生起。“我要做善事”,在说“我”的时候,末那已经发挥作用了,“做善事”其实是在第六意识层面才发生。因为“我”要做善事,所以第六意识层面的善事被赋予了“我”的基础,所以这个善事就被污染了。
那怎样才算真正的善事呢?为了抵抗末那的污染,就要“我发菩提心”去做善事,那就不同了。“菩提心”不喜欢“我”,跟我爱执对着干,可以对它有一定程度的压制,所以这个善事就成了解脱的业。如果菩提心越来越厉害,“我执”就被压制得很可怜。所以一个菩提心发得很盛的人不会有太多的忧虑、烦恼,他忧虑和烦恼的对境转到众生上了。不然的话,他就会被末那死死控制住。
末那这个心所虽然细微,但它的力量特别大。“细微”的意思不是说它力量不大,而是它躲在背后。它就像一个团体的头,你根本不知他是什么样子,但所有指令都是从他那里出来,他才是罪魁祸首,他的力量很大。所以说它形象细微,但它具备很大的力量。
然后,末那任运缘境,不能造作诸业,没有追悔的恶作心所。它只是负责执我,根本不会追悔、恶作(讨厌自己所做的事)。它执著我,它不会讨厌“我”。如果讨厌,它就不执著“我”了,爽哉!实际上它就是心的一股无明的力量,它不受意识指挥,一下就执著上去了。
执著有时候是不讲理的。男女谈恋爱的时候,“你真坏、你真坏”,你明知道他坏,你还爱他。“我知道这个人爱不得,但是我就不行”——执著!它不讲理,概念分析是不管用的,我们很多行为都是如此。从概念上分析,我们都知道忧愁是没有什么用的,忧愁是违反菩提心的,但还是继续忧愁。你控制不住,心力不够量就没办法。所以末那不会后悔。
然后,人的重昧(昏昏沉沉),它一定是由于缘境。心过分攀缘、散乱以后,它就会重昧、睡眠。我们到处奔波劳累,或者想事情想多了,就会想睡觉,因为很困。有些人会失眠,其实有个方法治疗失眠是最好的:又跑又喊,命令自己不停地想。你睡不着的时候,命令自己:不准睡着,开始想!拼命想呀想呀,一会就倒下睡着了。所以过分散乱以后一定会昏昧的,这就是心识层面的阴阳原理:阳极必阴,阴极必阳;亢龙有悔,剥极而复。
而末那缘“我”不需要这么散乱,它死死地缘住“我”。它虽然也有轻微的跳动,但它不像意识那样剧烈。因为它没有过分的散乱,所以它永远不睡觉。睡觉只是意识和前五识息灭而已,而末那是不睡的,睡觉的时候还是有“我”。它恒审思量,非常可怕,导致我们梦中的行为都是在造业。
摧毁我执有两个方法:一个是菩提心;一个是通过很真切的明知能力知道我执是怎么运转的,然后放弃它。放弃到一定程度,你的身心会开始感到松脱、愉悦、无忧无虑。这个过程不是那么容易做,但也不是做不到,要很努力去投入。
人的心盘盘伏伏,重重叠叠,太复杂了!我学佛这么多年,看到了很多乱七八糟的现象,有时候心里很酸。明明白白一条路,千千万万不肯走!没办法啊!愿意努力的,却受到很多条件限制,内外很多障碍;没有障碍的,他不愿意努力。浑浑噩噩就这么一生,有情日夜镇昏迷!等到这个人身一结束,就开始受罪了。有的根本不用等到这个人身结束,到老年以后,痛苦就开始了。
如果我们现在有条件,不用工作,可以在家修行,那真的是天下最幸福的人,超级幸福!但他们不知道,他们认为这不是幸福,“香车美女,今天在巴黎、明天在银座”才算是幸福,真的是颠倒!顶多给你五十年,五十年以后就会到地狱里面“坐香车抱美女”,香车会变成油锅,美女会变成铜柱。不相信?由不得你不信,唯识学习一定时间以后,可以推出有六道轮回。如果禅定很好,说不定也能看到。
所以说学佛是唯一的一条路,一定要倾尽全力,求取这一生的解脱。而且要珍惜这一次得到人身的机会,人生遇到佛法是很好很好的机会。你可能为了这样一个机会,已经努力了很多劫。在地狱下面爬呀爬呀,十八层地狱一层一层爬上来。然后做饿鬼,饿鬼也有很多种,又慢慢爬上来。然后到了畜生道,有很多种畜生,你要做完,而且每一种都要做很多次。爬了很多劫,被整得很惨啊,做鱼被杀的经历都有很多次。畜生做完了,然后又做最差的人,缺胳膊少眼睛,卑贱痛苦……在人道,一不小心又堕下去了,又要重新来过。经历了好多好多劫,换来了这么一生,这么一二十年的机会!你们以为我在渲染,绝对不是!
然而我们根本就不珍惜,整天去泡“银座”,泡“埃菲尔铁塔”(往往只是看相片,幻想自己去了),把心思拿去搞这些,非常可悲!这个“监狱”那么可怕,我们已经走到门口了,大门是敞开的,但我们还不愿走出去,又回去继续过日子,这很惨的!(题外话,但这是真实的感受,所以跟大家聊一聊。)
你可以努力去修行,不用担心这样那样。如果你真正发了菩提心去修行,诸佛菩萨绝不会放弃你,你再错都会有三成!但你老是耽着自我,一会这样一会那样,恨不得天下好事你占完。钱要有,房子要好多栋,汽车又要很多辆,美女(美男)要很多个,然后还要解脱,这不太现实的嘛!对着镜子照一下自己,是不是应该有很多香车美女?不是嘛。你去照的时候,会发现里面是空的。
我现在说的这一段,可能比闻思那些理论还重要。唯识那些理论,你可以不要。如果有了真的想挣脱轮回的心(不是想法,而是强烈的心态),你一定会成功。因为你本身就是佛,佛有做不到的吗?但如果你不去想,那就没办法,佛来了也没办法。
末那不会有睡眠。然后,寻、伺二识心所必须要有推断才会生起,而末那直接认定第八识的见分是“我”,根本不须要寻伺,所以寻伺也不会生起。所以它跟很多心所都不相应,一共有三十三个心所不相应。
那么跟它相应的有哪些呢?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一共有十八个。“五遍行”不用说了,肯定有。八个识都有五遍行,连阿赖耶识也必须要有五遍行。别境心所里面,除了慧心所,其它四个不相应。“八大”就是八个大随烦恼:散乱、不正知、失念、掉举、昏沉、放逸、懈怠、不信。
这八个大随烦恼跟我们的禅定有很大关系。不信,你没办法禅定;懈怠,你怎么禅定啊?放逸,你也没办法禅定;昏沉,更不用说了,它是禅定的一个大病;掉举也是禅定的大病;失念(失去自己的目标)也是;不正知,如果没有侧面意识,你根本禅定不下去;散乱,也是没办法禅定。八个大随烦恼全部跟末那相应,所以末那对我们禅定的影响很大。阿那含能够完全进入灭尽定,就是因为他没有末那了。没有末那,这八个大随烦恼就跟不上去,所以禅定会一直延续下去。那无想定呢?无想定只是靠禅定的力量把意识强行压制住,细微的末那引发的意识虽然还在,但它当时不起作用。
“贪痴我见慢相随”,六个根本烦恼中,跟末那相应的只有四个:贪、痴、我见、慢。“我”为什么会贪呢?就是它死死逮住阿赖耶识的见分不放。为什么说“痴”呢?因为它执著的根本就不是真实的“我”,只是阿赖耶识的见分。本来那是阿赖耶识的见分,但末那把它当作自己的相分来执,认为它是“我”,这肯定是痴(无明)。(末那因无明而不能如实地认知阿赖耶识的见分,误认为阿赖耶识的见分就是“我”。这个以阿赖耶识的见分为基础而诞生的所谓的“我”,就是末那自己的相分,相对于相分的专注执著就是末那的见分。)因为这个执著,就导致意识硬认为有个我,这就是“我见”。
然后,因为执著“我”,相续就开始比较。一定要有了“我”,才有“我比你厉害”。所以到了八地以后,没有我执了,他不会觉得谁比谁厉害。即使看到一个很龌龊的众生,他也不会有傲慢的心态,那时候的慈悲是真实的慈悲。而我们平常的慈悲,“哎呀,你好可怜呀!”,这句话的味道就是“我比你厉害多了”,骨子里面有这个意思。真正的大菩萨的慈悲不是这样的,它不是“我比你厉害”那种慈悲。我们培养菩提心的时候,把众生当作父母,就是为了遏制对别人发慈悲心时的傲慢心态。
到了更高的智慧,那些大菩萨不一定是像我们这样的慈悲。看到那些可怜的众生,说不定他会上去把他暴打一顿。按照我们的观点,一定要去安抚他,但这只是其中一种慈悲,还有一种就是去暴打他。因为暴打他一顿后,可能往后好多劫他就不再那么可怜了。当然,那是比较厉害的慈悲,我们做不到,我们还是要去安抚。
表面上看是我们在帮助别人,其实根本并非如此,你救的不是别人,救的是你自己。你根本就救不了他,你给点饭、钱、棉被,最多能让他过得好一点,但说不定他身体好了就去拿刀杀人。你真的救不了他的。但是你这种善行把你自己救了,你可以积累很多功德。有时候我们去做了布施、供养,就觉得人家应该感谢你,经常埋怨:“我对他这么好,他还这么对我……”这是不对的,你应该感激他:他居然又让你布施了一次!做菩萨就是这样的——学吃亏。
一般我们学佛是为了占便宜,什么便宜都要占,特别是要占上师的便宜。我们学佛的心态都不对,这样你还说想解脱,这是不可能的。我们老是修行修不上去,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不能怪别人,就怪你自己。
所以要反复观察自己,原则很简单: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这些概念成熟了以后,就反复观察自己,然后去禅定。就这么简单,哪里有复杂啊?最后发现全部都是假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似如春风了无痕——解脱了!
我们马上就会问:“解脱了会怎么样?”这话的意思就是“我能抓到什么?”解脱了就没什么了,解脱了就是这样的。摔下马来一样疼,但是他明白了。(我不是说我解脱了,我只是举例说明。)他就是明白了,心里面彻底清楚轮回与我无关,而“轮回与我有关”则是因为众生还在轮回。
然后,末那不会跟嗔惑相应。刚才我已经讲过了,末那不会跟仇恨相应,因为它只执著“我”,不可能有仇恨。
所以它跟很多心所都不相应,其它的不讲了,再讲下去今晚就讲不了阿赖耶识。现在已经八点过十分,我们得赶紧讲阿赖耶识。本来还要讲五重唯识观,跟大家聊一聊唯识的修行,现在看来只能下一次再讲,没办法了。而且五重唯识观要讲得很细,结合中观来讲,要讲好几天。如果很笼统地讲出来,这是不行的。现在我把颂词讲完以后,再讲第八识的认知方法和修行。
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
末那的性质是有覆无记,阿赖耶识的性质是无覆无记。什么叫“无覆无记”呢?它不遮盖,不论你做什么,种子都会存下去。“这个种子我要存下来,另外的种子我不存”,这是不可能的。你看到的、听到的、说出来的,全部存下去,比复印机还要厉害,非常的准确。所以因果是不虚的,绝对不会冤枉你。它肯定不会有选择,它无覆。“无覆”还有一个意思:种子发出来的时候是待缘而生,它不可能只要黄金出来,狗屎不出来。
跟阿赖耶识配合的只有五个心所(五遍行):触、作意、受、想、思,这是心识启动的最基础的五个心所。但是阿赖耶识非常的细微,我们基本上观察不了,我们能够观察的层面只是意识。而且如果不学会内观,你连意识都不观,完全被意识控制住。比如被人欺负了,你第一反应就是:我跟你拼命!这其实就是被意识控制了,你根本不会去想:我现在在愤怒。所以说我们很多时候连意识都不去观察。
“观心”有三个层面:第一是观察粗大的意识层面;然后观察心态,很多心态都是由末那引起的,它还是意识层面,被隐细的我执操纵,所以比较深邃一点;到阿赖耶识的层面,就是观察心的本体了。
“阿赖耶识的层面”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全部意识停下来。我们平时的观心是用意识去观,而真正的观是心很平静地知道心是什么,自己看自己!它是心直接的觉知,非意识的。
如果用意识去观心也可以成就的话,那我们在座的人马上都可以成就了。大圆满最基础的窍诀就是去看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这是上师讲过的,所以我们可以说)。过去的东西是完全没有的,未来的还没开始,我们的心只有当下这一刹那。这一刹那越分越细,最后那一刹那到底是多少?是万分之一秒,还是亿万分之一秒?最后发现没有最小的一刹那,也就是没有真实的一刹那,这一切只是心识的延续性而已。而且它是假的,没有一刹那是真的,因为我们把刹那分空了。意思就是:过去的心是假的,未来的心是假的,现在的心也是假的,“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窍诀已经说了,按道理我们都开悟了,有没有?……开悟不了吧,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只是用意识层面去分析。这是最关键的地方!你应该用心去看,不是用意识去看。
那怎么用心去看呢?到时候再说。如果真的修到那个层面,你可以去找真正的大成就者要窍诀。(,)但要真的修到那个层面,如果是稀里糊涂的,上师们一般都会跟你说:“你应该回去修五加行。”如果五加行都没修完,基础的菩提心都没有,你去要窍诀,这有点搞笑,告诉你都没用。如果窍诀说出来就能够开悟的话,那么所有佛菩萨只做一件事——配置高音喇叭:“窍诀啊,听啊……”全部开悟了,多好啊,几十分钟就把轮回搞定。不可能的!
界地随他业力生,“界”是三界,“地”是九地:五趣杂居地、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舍念清净地、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阿赖耶识是真正的业力的体现,所以阿赖耶识称为“真异熟”。比如我们到了人道,它会有很固定的一段时间,这只是体现在阿赖耶识里面,所以阿赖耶识称为“真异熟”。而阿赖耶识里面起来的前七识,叫做“异熟生”。导致引业形成的是阿赖耶识,而满业(异熟生)是通过前七转识来表现。
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二乘是指小乘和外道,他们对阿赖耶识有很多的争论。概括起来有两种,其中一种是根本不承认阿赖耶识的。第一天我们讲了十个成立阿赖耶识的论据,我估计大家现在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这没关系,起码你知道了:原来有十个论据可以证明阿赖耶识存在(其实不止十个,有好多)。你知道了就好办,你可以回去慢慢看,然后就会明白这些道理。
还有一种是执著阿赖耶识实有。这就很麻烦,这叫做“阿赖耶识外道”,台湾的萧平实就是这一类。说他是“阿赖耶识外道”,我觉得已经把他高看了,那纯粹是逻辑不通的混扯。我不是因为自己是学密宗的才去贬斥他,我是非常客观的一个人。不管你是什么宗,只有释迦牟尼佛的宗是最正宗。大家平心静气地来看教理,就会发现萧平实像一个小学生写作文,句子都没造通,他就开始说阿赖耶识如何如何了。但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佛法被摧毁得很厉害,很多人一看到他的书上有那么多佛法的名词、句子,就认为它一定是真的!为什么是真的?——因为我看不懂!
真正厉害的教法不是让你看不懂,而是让你彻底懂!让你看不懂,那很容易,拿佛经来抄,用古奥的句子写出来,一下子就把你蒙住了,我立即成为高手。这是不行的,最有本事的是把这些复杂、晦涩、深奥的道理很清楚地告诉你。不然,我们大家都看不懂。你写得再高也没用,要让别人高才行,这样才能让众生摆脱轮回。
因为阿赖耶识不太好了解,所以引发了很多争论。佛陀在《楞伽经》也说: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
“三藏”是能藏、执藏、所藏,“藏”是念cáng,不是zàng。阿赖耶识有“能藏”的功能,不管是什么现象,它都藏起来,根本就无心外之物!物外无心,心外无物。然后,它里面有无量无边的东西,这叫做“所藏”。太多了!我们做过天人,做过饿鬼,做过地狱众生,做过阿修罗,做过国王,做过乞丐,做过好人,也做过坏人……无量无边的种子在里面。然后,“执藏”是因为有阿陀那(我执)在作用,它会把这些执著全部保持住,绝对不会毁坏。唯一毁坏的方式是显发。
你会说:“那是不是要受报才算是显发呢?”不是,你修金刚萨埵(或者三十五佛)也是一种显发。因为你观想金刚萨埵在你面前,然后甘露清洗你的罪业。这样可以消灭阿赖耶识的种子,否则它永远不会毁坏。如果等恶业的种子成长到五根的层面,不加修行、忏悔的话,那很可怕!一个小小的恶业,在我们的道德、法律层面可能根本不算什么,但等它成熟,你就会因此受很大的痛苦。比如一个佛像放在那里,你不敬地说一句:“怎么这个样子”,后果就很严重。如果不消除这个种子,你生生世世非常难看,而且被别人辱骂;就算变成畜生,都会是不好看的畜生。
你会说:“有这么严重吗?”真的有这么严重,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佛像,它是你自心本性的一个映照。你骂的不是它,而是你在自心本性上增加了一个很严重的污点。然后,因为所有的显现都是从自心本性上发出来的,所以显现就不好看了。是这个原理,不是这个铜像有很大力量。人家说“泥佛不渡水,金佛不渡火”,金铸的佛,一把火就把它烧了;泥做的佛,一泡水就完蛋。从物质层面看,一个佛像不算什么。关键它是你自心本性的投射,而且一切都是你自心本性的显发。
你说:“如果一切都是从自心本性显发出来,那应该郁郁黄花皆是般若啊?”那要证悟了才行嘛!没证悟的话,自心本性就是阿赖耶识。一心两面,一面是阿赖耶识(轮回),一面是自心本性。或者说阿赖耶识的真正的体就是自心本性。
如果你还没证悟,你对佛像说一句不恭敬的话,那就种了一个很可怕的种子。因为这个种子依据的是自心本性,所以它的力量特别大。它成熟的时候,很大的恶业就出来了,导致你什么都不行。所以在一些殊胜的对境面前,做一些我们毫不在意的事,都可能会有很大的后果。
那怎么办呢?走到佛像面前,是不是要汗毛竖立、浑身发抖才行呢?没必要。其实很简单,你观察自己的心,看是不是真诚、虔诚、纯洁,这就行了。你搞得那么紧张,还是不行的。
从某种程度来说,决定者是我们自己。所以佛陀说:“你不要依靠我,要依靠你自己。”这是从比较究竟的层面来说的。当然,我们刚刚开始还是要大量依靠显现的上师三宝,最后才皈依自心本性。
渊深七浪境为风。“渊深”就是指阿赖耶识的种子很多、很广,“七浪”就是前七转识。阿赖耶识里面出来各样各样的种子,显出各样各样的现象,外境好像风一样,带动七识在转(其实外境也是我们心的种子的显发)。如果深入地观察,我们会发现我们的前七识动得不得了!眼识、耳识、意识的判断、纠结……渊深七浪境为风!
受熏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阿赖耶识能够储藏种子,就是因为它能受熏。它要具有把种子储存进去的可能性,否则就不能受熏。关于“受熏”这个问题,有很多争论。阿赖耶识能受熏,对此大家都承认;但有一个“真如是不是能受熏”的问题,有很多争论,并且因此形成了阿赖耶识缘起派和真如缘起派。
阿赖耶识缘起派,就是我们现在学的随理唯识这一派。他们认为:真如是不能受熏的,但是你说“郁郁黄花皆是般若”,所以你这是错的。说一切众生都是佛,那也就是说真如就要受熏。但真如是不能受熏的,因为真如是金刚,它完全不变。所以说产生了两个宗派。但对阿赖耶识能够受熏,我们都承认,没有教派提出异议。
受熏要有四个条件,第一个是坚住性。就是它要一直延续下去,不能停止。而七转识都是会停的:前五识在睡觉时就停了;意识在五个无心位(无想天、闷绝、睡眠、灭尽定、无想定)都会停下来;末那识可以在灭尽定里面停掉。这样的话,七转识就不能持种,所以不能受熏。(其实受熏就是持种的意思。)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种子要存下去。如果心识停止了,种子没办法受熏。所以要有坚住性。
然后,它要有无记性,不能有善恶。如果有善恶的话,种子存下去的时候,阿赖耶识就会只要善的,恶的就排斥。所以它必需是无记,不管是善的恶的,来了就存下来。
然后是可熏性,它不能像真如本性那样完全不变。那么阿赖耶识怎么变呢?记住,阿赖耶识不是一个东西,它是心的一种力量,它的力量形成各种各样的种子。这种力量不能像真如本性那样一直不动。如果是一直不动的话,善恶的种子来了,阿赖耶识一下就把它化掉了。
大圆满或禅宗这一派,他们保持自心本性的时候,不管什么现起,自动解脱!所谓的六根自解脱,就是保持真如本体的时候,任何现起出来,它都是真如。风动幡动,皆是心动。这个心指的不是阿赖耶识,而是法性。但是在阿赖耶识的层面不能像真如那样一体性、完全无执,它一定要有变动性,这样才能受熏。
还有一个条件:跟所熏法相结合,才能够熏成种子。跟所熏的法不能结合的话,又相反。什么叫跟所熏法相结合才能熏成种子呢?种子出去、进来,它应该是合理的。什么叫做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呢?一个现象显发出来,一定有它的因缘。从因缘这个角度来说,它就是合理的。合不合理是作为个体对它的感受。有一派哲学理论说“存在就是合理”,在阿赖耶识层面,就是这样的。合理的才能出现,不合理的就出现不了。
我们为了让一个事情不出现,就要让它不合理。比如有个人居然敢攻击我,让我很没面子,他的出现很不合理,我把他干掉。我把他干掉,那也是很合理的;然后我下地狱,那也很合理。因果轮回,自作自受!
不但有所熏(阿赖耶识),还有能熏,能熏的是前七转识,它把种子改变了再放进去。改变种子,能熏也要有四个特点:第一,要有生灭。不生灭就不能熏习种子。因为种子就是改变的可能性,所以能熏一定要有生灭作用。否则种子就成了真如,就不叫种子了。第二,要有增减。没有增减的话,我们积累功德或者制造恶业就没有意义了。第三,要有胜用(作用)。不管是善的作用、恶的作用、无记的作用,都叫作用。第四,要跟所熏结合,这个就不用说了。这就是能熏、所熏的含义。
了解这些有什么用呢?说老实话,没有什么太大作用。但是如果你去研究唯识,或者长期去观察心的运作,这些理论就有作用了。有些师兄说:“你说得太快了,我记不了。”其实我根本不想你们记,记了有什么用啊!我想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大家知道:佛法是讲理的,唯识大概是这样的,我们应该因此而对佛法有一点点信心。只想达到这个目的。
真正通过唯识去修行,很多人做不到,因为它太深细、太幽微,你要花很多时间。这样听一听有没有好处呢?非常有好处。你会明白很多概念的大体意思,然后你再去看书的话,你会发现你明白很多。慢慢地,你会发现佛法不是那么简单,它有“能熏”和“所熏”,而不是简单的烧香拜佛求发财。你会发现所有佛法全是讲理的,没有一样不讲理。这个时候你会明白“天上天下无如佛”。
我基本上把东方哲学和西方哲学的书籍都看过一遍,最后发现只有佛陀说的才是真的。我完全没有偏见,因为做这个决定之前我不是佛教徒,我花了十年的时间来看佛法是不是真的。那时候我一拿起佛教书,就怀疑它说的是假的,全是以这种心态去读。读了十年佛教书籍,最后发现我是假的,它才是真的!所以我相信佛法不是因为我已经成了佛教徒,或者年老了找个心理寄托。我是商人,不见兔子不撒鹰,假的我绝对不干!我一生的生活是非常腐败的,现在要我过苦行僧的生活,很委屈我的。但是我愿意,因为佛法是真的。有时候我也很希望它是假的,这样我就理直气壮地走入夜总会。但现在不敢……
“持种”就不用详说了,意思是能够把种子保存下来。它的种子是哪些呢?——根身器。“根”就是六根,“身”是身体,“器”是大千世界,一切的种子都在阿赖耶识那里保持,一切都来源于它那里。
“去后来先做主公”,就是死了之后阿赖耶识最后离开,其它的先走。这句话在我们汉传唯识里面也引起了很多争论。第八识去后来先做主公,它不是成了灵魂吗?好像有个东西飞出去,到另外地方投胎,这种说法在佛教里面是很荒唐的,佛教不会承认阿赖耶识从身体飞出去。如果阿赖耶识飞出去了,剩下的身体是什么呢?它不是心识?
所以有人依据这点就说:《八识规矩颂》不是玄奘法师造的,是后人伪造的。这在佛教界争论很凶。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只是那些学者乱搞。“去后来先做主公”并不是说有个东西从身体里面出来,而是说“第八识以身体为指挥机关”这种作用是最后离开的。
这种作用离开以后,第八识就不以这个身体作为指挥机关了,可能形成了一个中阴身,原来的身体只作为他眼识的一个对境。比如有人死了之后,他会在旁边看到自己的尸体,它(身体)成了眼识的对境。然后他会去摸——怎么摸不到身体呢?这说明那个时候他的触觉没有了,他有神通了,中阴身可以一下就飞过千山万里。它再也不以原来的身体作为指挥机关了,不以这个净色根或者浮尘根去对外界发生作用。它又会形成另外一个身体,中阴身看着自己的尸体。
所以“去后来先”是说,第八识最后不以身体为指挥机关,其它识都离开了。眼识看不到了,耳识也听不到了,各种各样的感觉都没有了,然后闷绝一段时间。这时候可能身体还有热力,其实那是阿赖耶识最后一点点以根身的热量来体现(根身的热应该是触识)。然后热力消失,阿赖耶识完全不以身体为基地了,另外去找其它根身了。不是有阿赖耶识这样的一个东西,而是阿赖耶识的作用最后离开。
人死了之后,我们去摸他,摸到暖气最后从头顶离开或者头顶冲了个洞的,一般是往生了或者去了天界。暖气最后从眼睛离开的,肯定是去了天界等一些比较好的地方。从胸膛离开的,一般是投生人道;从小腹或尿道离开的,一般成了饿鬼;从两个膝盖离开的就成了旁生;暖气最后从脚板离开的话,一般都下到地狱去了。所以人死的时候,应该去扯一扯他的头发,把他的注意力往上引。或者在他头顶上放个转经轮(特别是加持过的转经轮),因为虽然我们平常看到的转经轮是铁,但那时候是极强的光,他的注意力上去就有可能把他引向净土或善道。
甚至可以从一个人的喜好判定他的去向。如果一个人喜欢眼睛的话,那这个人往往有天人的素质。纯想即飞,纯情即堕。很多艺术家说眼睛是灵魂的窗户,特别喜欢眼睛,他们有点天人的素质。有的纯粹喜欢一个人的思想,“他长得丑不丑无所谓,我爱他的心”,很有天人的特点。比较下一点的(这说起来不是那么严肃,不过这是讲佛法),有些人喜欢胸部,欲望很强——人道的特点。有些连胸部都不喜欢,只喜欢下面的生殖器——畜生、饿鬼。龌龊到变态的,比如清朝的遗老玩小脚——地狱道。心跟身体是有关系的。
这是不是牵强附会?绝对不是,你去体会嘛。我们现在的整形手术为什么那么发达呢?因为我们处于人道。地狱道就不会去隆胸了,他们可能会去修脚(开玩笑)。
所有的气脉都跟我们的心有一定关系,身心是互相联系的,不然密宗就不成立了。我们可以利用气脉强制性地让心达到某种状态。举个最容易明白的例子:拿一根棒对着你的头部猛烈敲一下,气脉立即不流动,然后你的心立即处于闷绝。所有身心是可以互相影响的。
“去后来先做主公”就是这个意思,它是说阿赖耶识在轮回状态中的情形。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
“不动地”就是第八地。“舍藏”的意思是,虽然它还含藏种子,但它一定不会以“我执”的方式来持种,因为它没有我执存在了。有我执的时候,种子才与“我”相关;我执消失后,虽然还会有种子显发,但不会说是“我”的。没有“我执”这种心识在起作用了。
所以你做的功德就是他的功德,你的痛苦他也能够知道,这时候同体大悲就出来了。现在我们强烈执著自己是这一堆,他人是那一堆,怎么可能同体啊?我们说的“同体”只是两个字而已。而那个时候就彻底安住于同体,连出入定都不需要。
金刚道后异熟空。“异熟”是指异地、异时、以异种方式成熟法执的种子。“金刚道后”是指进入金刚喻定后,整个异熟都没有了,所有的种子全部消灭完。是指十地菩萨的最末阶段,马上成为佛陀。金刚道后异熟空!
一切的能所分别、造成变化、形成种子的因素全部没有了,心完全一如本性,一真法界,极其的美妙!我说的“美妙”这个词有点亵渎它,但没办法,人类只有这些词语。
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大圆”是大圆镜智,完全没有障垢,普照一切。“同时发”是因为没有时间了。有变化才会有时间,才会有异熟;没有变化了,郁郁黄花皆是般若!不是真的有郁郁黄花,我只是这样来形容。处于我们这种状态才会有“郁郁黄花”,那时候的“黄花”不是“黄花”,而是法性!
说“郁郁黄花皆是般若”,黄花和般若还是两个东西,只是我们站在能境上认为它是般若。这是一种修行,是无修而修,或者叫修而无修。如果到了“大圆无垢同时发”,完全时间停止,那时候是真正的无修。
“时间停止”这个词是错误的,因为先建立了时间,再说它停止。其实根本就没有时间!这有点不好理解,但以后慢慢会理解的。理解了这个,“生灭同时”都能理解的。
什么叫“生灭同时”呢?你看,我把一个东西往上举,往上举的过程中,它的状态不停地在变(不停地往上升)。它不停地往上升的同时,它原来的状态在不停地灭——“生灭同时”就是这么简单。如果这个东西是你的心,它一样是生灭同时。心显出不同的状态出来,从来没有停止过,连一刹那都没停止过。前后两个状态绝对不一样,又有连续性。(我说“连续性”是错误的,因为没有时间。)我们永远只有“当下”这一刹那,这一刹那是多少啊?这一刹那是没有,但它不是消失那种“没有”,消失那种“没有”又成为一个对境。
“普照十方尘刹中”,大圆镜智,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白。我们的自心本性扩大到无量无边,就成了佛陀。你本身就是佛陀,但因为你老是愿意做你自己,所以你就轮回。哪天你不要自己了,你就开始走向“大圆无垢同时发”的初步。
好了,第八识的理论讲解就这样了。那我们怎么去体会、认知第八识呢?其实第八识的相分很简单,所有显现出来的东西都是它的相分,甚至你意识想的东西都是它的相分。意识、阿赖耶识、末那识这三个识叫做能变识,前五识是只负责显现的。从根本上来说,所有显现都是阿赖耶识的相分,都是从它那里出来,它是最根本的。所以我们有时候把阿赖耶识称为“心”。对于相分,我们不用去体会它,我们关键要体会到阿赖耶识的见分。是什么让这些现象显发出来的?它是什么样子的?这才重要!
我记得以前慈诚罗珠堪布这样教我:“你去跑,跑到喘不过气来的时候,然后坐下来,那个就是阿赖耶识。”这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它是千锤百炼的东西。因为意识是须要外气引动内气来支撑的,当你的气只够支撑你跑的时候,念头绝对起不来,你看到旁边的人、树像影子一样飘过去,头脑完全没有思想。这个时候,完全没有念头,但你还是有个明知的力量知道外面的东西,而且知道这些飘飘浮浮的东西是从那里起来的,那个明知的力量就是阿赖耶识。
也就是说,当你用一个办法把意识停下来,你会觉知到所有的显现实际上是由那个明知的力量映现出来的。这个时候,你就处在阿赖耶识的状态,那个明力就叫阿赖耶识的见分。你会发现那个见分跟相分是一体的。如果你认为那个见分跟相分不是一体的,那就不对了。所以说这很难体会,但也有办法体会。体会到的话,那就比较好办。
我讲这些内容,我也不知道有没有犯规。但这是理论上的东西,大概没犯规。
我们怎样才能做得到呢?禅定可以。你说:“我们可不可以通过跑的方式去体会呢?”这是不行的,没有用的,因为你不可能天天去跑。你不可能天天跑到气喘吁吁的时候,再来体会它跟本性的区别。必须要在禅定的时候,让所有的意识停下来,那样才有用。但是你不要故意把意识停下来,因为故意就变成意识层面了,你要修定。这是修定的一个很大的作用。
你会说:“是不是每个人都要这样通过禅定去证悟?”不是,其实古代有很多禅师不是这样的。比如前两天我们讲的夹山禅师的故事,大祖师呀。他没开悟前,在道场讲法的时候,下面很多人听课,很牛啊!他讲到“法身无相,法眼无瑕”的时候,下面有个证悟者——道悟,听了噗噗笑出来了。(所以看那些背书的人真的很好笑,又可爱又可气。可气的是他老在读书,可爱的是他没去夜总会了。)我们一般人听到别人笑自己,肯定会说:“你居然敢笑我,在这种场合,你怕不怕造业啊!”但夹山是真正的修行人,他马上下去:“大德,你刚才笑我,一定是有什么意思的。”道悟禅师说:“你背书上的东西是没用的,你得去找个人教你。那边有个船子和尚,他一个人在渡口免费撑船,你找他才行。”夹山马上就要带着徒众、备齐车马去拜见船子和尚。道悟说:“你这样去,他睬都不睬你。你最好一个人去,不要穿太好的衣服,弄双破草鞋,这才有可能。”我们会说:“把道场舍了,那怎么行呢?我要普度众生!”自己都没度,就想去度众生。夹山不是的,他马上把道场解散,然后背起草鞋出发。
见到了船子和尚,斗机锋就开始了。“会么?”“会即不是,是即不会。”船子和尚哪会跟他搞这些啊,一竹篙就把他打到水里去。夹山往上冒,冒起来就开始说话,但船子和尚又把他按下去,再冒起来再按下去,直到把夹山的气耗光。最后夹山哗一下就明白了,他真的开悟了!然后他们有一段很著名的对话。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要把他按进去,其实原理就是要把他的气耗光。
不是只有一个这样的公案,石头禅师(原文:马祖)也用过这种方法。庞居士前往南岳,参谒石头希迁禅师。庞居士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石头禅师连忙用手掩住庞居士的嘴。……他一下就明白了,真的是这么开悟的。我们一般会认为这很欺负人,但我们是没资格挨这种欺负的。因为在那种状态下,思维全部停止了。但我们现在的人靠这种方法不行,我们不是那种根器,受那种打击是不行的。但我们可以通过禅定慢慢进入那种状态,然后通过合理的指示,可以呵破虚空。
心没有意识的状态,就是阿赖耶识的状态。体会它的见分,就是要明白一切显现都是从那个力量出来。“那个”是什么呢?它就是一种力量,不是一个什么东西。但是它有明,你一定知道,昏昧就肯定不行。它是非意识层面的,你如果去想它是个什么,那又到了意识层面。这是靠长期磨砺出来的。这些本来不该讲,但我觉得我没有犯规,它还是属于显教层面的东西,要反反复复去做才行。
还有一个方法——通过阿赖耶的层面去领会本性。阿赖耶的层面其实很简单,睡着了,啥都不知道,或者把你打昏了,那就是阿赖耶。你的心不起明分,不跟外界接触。当然它还有个东西在,没有个东西在的话,你就如石头一样了,那就是“去后来先做主公”了。你对外界没有觉知,那就是处于本体的状态。那时候你很昏昧,但不是真实的昏昧。
禅宗也有个故事,洛浦很得意,认为自己证悟了,结果被夹山收拾了一把。夹山问他:“你白天能不能做主(白天能不能不丢本性)?”“没问题!”“夜晚能不能做主?”“也没问题!”“那你睡着了,无梦无想的时候,主人公在哪里?”洛浦就傻了…….其实主人公就在睡觉那里,他不明白这个。
如果明白得很深,可以修昏沉定,心很清晰地知道自己的身体在睡觉。是用什么去知道的呢?如果是在本性的层面知道,那就很了不起;也许跟本性没有关系,只是禅定的一种明力。那到底是什么呢?自己修行去。
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法去领会本性,但一定要有很好的禅定力。要达到很好的禅定力、很好的见解,你就得积资净障,没其它办法。这是一整套把你骗出轮回的方式!因为这种伟大的“骗”,我们要对佛菩萨极其地感激,否则我们的生命会变得毫无意义。
我们在国庆节来聊佛法、打坐,这很有意义,非常随喜大家这七天的闻思修行。今天因为有些师兄要去搭火车,我们不能说得太晚。这次的禅修就结束了,我们作回向: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
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
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它,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嗡啊吽 班扎格热巴玛色德吽!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