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空”这个词在印度是没有的,汉传佛教也没有直接出现这个词语,但是汉传这边的三论宗和天台宗有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论述。
汉传佛教有个宗派叫天台宗,很了不起!它提出了“一心三观”:假观、空观和中观。
从所境上来说:一切的现起全是虚假的,现而无实、如梦如幻,这个叫做假观。但也不认为这个是究竟的,这些东西还可以消失,这叫做空观。在能境上,你可以体会到一切东西如梦如幻而不执著,这是在能境上的假观;同时,你的能境还可以完全不去体会,进入完全的寂灭,这是能境上的空观。
但天台宗认为这个还不是证悟,很了不起吧?天台宗认为这是不彻底的,它说把这种观都抛开,任何事物都不离法性,才是中观。这也就是典型的藏传佛教说的应成中观。实际上,在印度已经有应成和自续的分类,当初分别以月称论师和清辨论师作为代表,形成了这两个派别,但是这方面的词汇是到了西藏才有。
一些人认为汉传没有这方面的说法,其实是有的,但是我们的后人太不争气了,把它丢了。很多学者写了很多关于天台宗的书,在我家里这些书垒起来比人高,但是这些书我看两眼就看不下去,把它扔了——基本上都是胡说八道。因为这些学者完全把天台宗当作一种学术思想,当作一种文化,他们在骨子里面认为佛教讲的这些都是假的。不要说像佛教徒那样带着主观性质的信心去研究它,他连客观也做不到。
实际上,一个凡夫是没有办法做到真正的客观的。建立了“人我”,就一定有主观,你的看法,那就是主观。我们只能够是在每一个主观共同认同的一个平台之下(在因明里面叫做“极成共许”),去逐步建立一个认知的渠道。这样才能做到相对的客观,否则你根本没有办法客观的。
中国科学院有些所谓的“国学大师”(名字我就不说了),他自己研究了一辈子的佛学,然后说:“因果这一套,我是不相信的。”我就想不通,你既然不相信它,研究它干什么呀?但是有很多这样的人,现在的学者,他们把它当成一种学问。他们要在这方面混饭吃,一定要写出很多这样的论著来,如果没有学术研究成果,是要饿肚子的,所以他一定要这么去干,很悲哀。
“单空”这个词是在西藏提出的,特别是宁玛派提出来的,非常有用。天台宗的“空观”和“假观”,实际上就是宁玛派说的“单空”。所以说佛法都是相通的,汉藏两地佛法实际上都是相通的,但是汉传没有藏地这么深入、贴切、仔细、系统和次第性。
还有,在汉地,我们离开了古时候的那种语境,对古文没有那种“滋味性”的认识。当古人看到一句古文的时候,因为生活在那个语境之下,相应这句话的很多内涵就附加上去了。但是我们不行,我们只停在文字上,没有附加的内涵。这个道理大家应该知道吧?就是语言的附加性。
比如有些幽默,外国人听了会哈哈大笑,因为他听到这个词的时候,关于这个词的很多东西就浮现在他脑子里面,以致于他头脑里面有很多想象,所以他就会笑。但我们听了,可能啥都不知道。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在这里突然说一声“芙蓉姐姐”,全部都笑起来了。因为你们知道芙蓉姐姐,她所有的相关信息,全部浮到你们大脑里面。但是我们到利比亚去找一个人来,对他说“芙蓉姐姐”——what?他绝对不会笑的。
因为这些古文词汇的附加性,我们不知道,所以看那些古文,它背后的一些内涵,我们看不出来。
佛法在教法上一定要靠典籍来传承,在证法上要靠人来传承,我们现在可能两样都有问题。现在藏传佛法过来,就刚好输血。
——摘录并整理自《2011年五一禅七第5天——四夺的修法(一)》
【注:本初稿内容暂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真正的“躺平”,竟然是大圆满窍诀?
- 接受大圆满的直指心性后却不明白,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