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玄觉大师证道歌》
唐慎水沙门玄觉撰
君不见,
绝学无为闲道人, 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 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
五阴浮云空去来, 三毒水泡虚出没。
证实相,无人法, 刹那灭却阿鼻业。
若将妄语诳众生, 自招拔舌尘沙劫。
顿觉了,如来禅, 六度万行体中圆。
梦里明明有六趣, 觉后空空无大千。
无罪福,无损益, 寂灭性中莫问觅。
昔来尘镜未曾磨, 今日分明须剖析。
谁无念?谁无生? 若实无生无不生。
唤取机关木人问, 求佛施功早晚成。
我们接着昨天的交流,来继续学习《永嘉证道歌》。昨天我们把《永嘉证道歌》的作者永嘉玄觉大师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跟大家作了一个介绍。今天我们就开始正式学习《永嘉证道歌》了。
君不见,
君不见,大家会以为就是打招呼,就是“喂,你知不知道”或者“你有没有见到”的意思。关于《永嘉证道歌》有很多的解释,有一种解释就是打招呼,“君”就是一种尊称。“君不见”就是你知不知道、你有没有见到“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这是一种最平常的解释。
还有一种比较玄的解释,它说君不见把整个《永嘉证道歌》甚至整个佛法都说完了。它说这个“君”,就是我们要去找寻的自心本性,我们这个“君”就是作主的意思,作主就是禅宗里面经常把已经找寻到自心本性、认知了自心本性、明了了自心本性的这些人,叫做已经作主了的人。其实,在藏传佛教也有,法王如意宝在《大圆满直指心性》里面也说到:如果一个人证悟以后就像王子登位。一个人没有证悟之前,他的本性就像王子,但是他没有登位。如果是一个已经证悟了本性,明了了本性,安住于本性的时候,此时就像王子已经登上了王位(君),君即君王的意思。
藏传佛教也有一种说法,我们的意识是丞相,前五根(眼耳鼻舌身)是大臣,我们各种各样的念头、想法是民众,它这样来比喻,把一个人的相续形容成一个国家,而本质就是君王。我们禅宗也有这样的说法,君就是作主(君王)的意思。
禅宗有个沩仰宗两师徒的故事,沩山是师父,仰山是徒弟,沩山问弟子“你是不是有主沙弥?”仰山说:“我是有主沙弥”。师父又继续问弟子“那你拿什么作主呢?”弟子就从左边走到右边,右边又走到左边,很精彩哦。大家可能觉得这个谁不会,你也确实能作主,你也能从左边走到右边,但问题是谁让你左边走到右边的?你说是我(人我)啊,肯定不是我。那不是我是心,那心又是什么,一直追下去,真正找到那个作主的,那个就叫做“君”。谁让你喝茶的?谁让你吃饭的?谁制造了这一切幻化的现象的?那个叫做“君”。
君不见是什么意思?这个“君”你是找不到的,是空性的,就叫做君不见,这一下就把我们二转法轮(空性)就说完了——不见。但是它又有一个“君”,它又断掉我们断灭的这种认知。所以,一个君不见它也可以说是三转法轮的有一个“君”。君不见也可以解释为明空双运,有一种就是这样解释的。
你说我照哪种解释?其实你照哪种解释都可以。你要较真,你就说君不见就是明空双运;你要不较真,那就是打个招呼“你知不知道啊”,这种解释也可以。你说到底取哪种解释?其实两种解释都有,但是古代一些大的禅师他们还是照着后面比较正式和高大上的一种解释。君不见确实是一个非常深奥的词句,如果你把“君”说是本性,“不见”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说法。你看我们慈诚罗珠堪布,以前在大圆满里面经常说,我们要找本性要怎么找,他说你找那个本性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是找到了一个找不到的东西。那个找不到就叫做“不见”,那么真的认知了就叫做“君”,那个君王就登位了,就明了了。所以第一句君不见可以这样解释,也可以解释成“喂,你知不知道?”“你有没有见到?”
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我们今天学的这些,基本上就是走到最高层面的一些说法,我们今天这个《永嘉证道歌》是最高层面的说法,很多人听了以后可能觉得这个太高了,可能觉得对自己不一定有好处。其实不是的,首先我们要种下一些种子。第二个,我在讲这些道歌时,我会从次第来讲,而不是一上去就是说最后的那些,我们一时半会做不到的。但是,我要把它的道理说清楚,从道理上我们还是可以去理解的,但你要真的这么去操作,那就有点麻烦。
什么叫做绝学无为闲道人?绝学是什么意思?很多人认为绝学就是很高的学问,我们经常在武侠小说里面看到“你知不知道有一种绝学绝招?”一般用于形容很厉害的很勇力的绝招。其实这里的绝学是指去掉观待之学,这是从知识上来理解的。第二种理解,到了最后的时候,我们认知了本性,发现那个本性是不用学的。第三个是什么?如果你真的是在本性里面修行成佛,成佛时属于无学道,都没什么好学的,也不用学,可以遍知。也就是一个“绝”字可以从三个层面去理解。
第一个是观念性的,这个东西它不是靠学来的,它是去掉观待的东西。我们所谓的学习,就是我们心去领受或明白一个什么东西,但现在不是这样的,现在心明白自己的时候,它没有观待的,叫绝掉观待(绝掉二元对立)。
然后我们去认识本性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个东西它真的就是绝掉观待的,在里面我们发现这个东西它是无学无修的,这个东西不是你修出来的,它一直都在,你所谓的修行是去干什么?只是去去除掉一些你去认识它和安住它的一些障碍而已。
现在我们修行,不是说去修成一个本性,比如我们天天磕头、念咒、打坐,做很多很多的东西,实际上对我们本性来说是无损无害的,那本性一直都在的,那么我们做这些干什么呢?我们做这些其实有两个作用:第一就是清障,清除掉让我们去认识本性和安住本性的这些障碍,比如贪、嗔、痴、慢、疑这些左右我们身心的东西。
你看我们现在是不是完全被各种各样的念头、想法、情绪和一些外来的因缘所左右,很多时候你根本就不由自主,所以你不是作主的沙弥,你那个“君”就是不见,这个不见不是他找不到本质,是你根本就没办法去领会到无执的本质(不受左右的那种“君”),所以说你不是能够自己作主的人,你是一个被业力左右的人,叫轮回。
清障就是去清除掉这些东西,不被这些业力左右。比如我们被贪欲左右,我们就首先守戒,然后我们就要去修白骨观、不净观等,让自己的心慢慢脱离这些。如果我们被嗔恨、嫉妒这些左右,我们就要去修菩提心,去对治它,实际上就是不被这些左右,这个叫做清障。
第二种叫做积资,积资就是让我们的身心更加清明、稳定和强大。其实稳定和强大就是我们的心能够更加的聪明,我们明白很多缘起上的东西。也变得更加更加地不太受各种各样小小的挫折就把我们击垮,让我们的心力更强大、清明、稳定,这叫做积资。
清障和积资这两样做好了要干什么呢?做好了其实就是要去认识本性。其实我们所有的修行只是在干这些事,所以整个修学实际都是在积资清障,但是我们本性不管你怎样积资和清障,你真的去认识它的时候,你发现它本自具足,根本就不用你修。本身也没什么障碍,那你说:“那前面不是白做了?”说老实话,它就是白做。
但我们不做行不行?不行。因为我们要是不做,你就永远被这些障碍捆着走,永远没有办法有那种能力去认识到那个根本不用修、不用积资净障的本质。所以“绝学”第二层的意思指我们发现的东西就是这个样子,发现它根本就是不用学、不用修的一个东西。然后我们认识本性以后,那时我们要去安住它去修行。我们修行有两种,刚才前面说的那一种集资净障的修行,比如我们现在修五加行、发菩提心、修单空等,其实全都是集资净障。
你说:“我修单空那么牛,也算集资净障吗?”其实也算集资净障。因为单空的意思,就是你心里面有实有的执着,你要清掉这种实有的执着而已,这个叫做清障。那你说我修菩提心呢,那个就是集资,为什么呢?免得你的心老是守在自己那里,你的心一扩大了以后,资就在别人那里,所以说众生是菩萨的福田。我们经常说菩萨是众生的福田,其实对一个修行人来说,众生是菩萨的福田,没有众生他搞个什么?所以他的心力就散出去散出去,这个其实也是一种集资。
但是到了后来,你发现本性以后,发现不用这样辛苦,只要安住本性里面,它本自具足就可以了,所以这个就变成了大圆满和禅宗的修行(修行的第二种)。大圆满它其实就是保持自己的证悟,然后六根自解脱。什么是六根自解脱?也就是心的所有运动,它本来就是解脱的,因为我们心的运动就是透过我们六根开始运行的。透过我们的眼睛看到各种各样的样子,透过耳朵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透过鼻子闻到很多很多气息,透过舌头知道滋味,透过意识就去想“好啊、坏啊、这个是唯识啊还是中观啊……”它无非就是心在动。
当你一旦明白了本性,知道了那个“君”以后,你就随便它,它再怎么动也是心在动,本质在动而已。再动都逃不过本质,这个叫孙猴子永远没办法离开如来佛的手心。什么叫如来佛?我们的本质就是如来佛,他就安住在里面,那个不用修不用建设的永远也不会坏的本性里面。其实他通过这样的修法去修,修修修到后来他很快就成佛了,这是一种最快的方法。
大圆满叫六根自解脱,禅宗叫保任,为什么叫保任呢?当我们证悟本性以后,要始终去保住这个本性,也就是提起我们认知的这个本性。任是什么呢?在保住本性的同时,它实际上就是无执的,无执的时候就任由六根随便运作,实际上它跟六根自解脱是一样的意思,所以它取了个词汇叫保任。
这样很快走到最后的时候我们发现,根本所有的这一切功德也显现起来了,本自具足全部真的是可以通过我们修行彻底的得以显现。我们成为了遍知,成为了真正的佛陀。这个时候真正进入了无学道,这个时候也叫绝学。但是他说“绝学无为闲道人”这句话,他是不是可以说已经成为佛陀了呢?在禅宗里面就认为,你只要认识了本性,你是属于因地上的佛陀,可以叫佛。
所以《坛经》里面讲:“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它这个说的是因地,其实那时我们就功能来讲,他其实还不是真正的佛,但是这个时候他有个特点是什么?他很闲。我们集资净障的时候就很不闲嘛,我们拼命去磕头,修五加行,整天累得不得了“我没有时间啊,一周七天我都在参加(学习)班,我学了前面的忘了后面的。”这种其实很不闲,这种不闲就叫做有为。但是我们真正地明白这个本质的时候,发现本质还有一个特点,它真的就是无为的。
无为是什么意思?唯识里面讲了六种无为,最根本的无为法它实际上应该是指本身的法性(本质的无为),其他都是有造作、有为的。刚才我们说的那个绝掉观待的那个本质(我们的本质是绝掉观待的,所以叫绝学),如果真的走到那个层面去的时候,我们发现它确实是无为的。无为的意思就是不生不灭的,生灭就是一种有为。
我们不能把有为仅仅理解为意识去动啊去想啊。比如我们生气,我们一定要去做个什么事,这个叫做有为。当然,更庸俗的世间说有为的话就是“你是个有为青年!”那就扯淡了,那个意思就是我们去挣钱、去买房子、买汽车子,买多了叫有为青年,买得少就不叫了。他说这个为跟那个为是不一样的,他的无为是指我们的心是否造作。当我们心明白了本质,这个时候即使是造作,它也是不造作的,就像刚才说的他安住在本性里面,任其六根自解脱。那么这些现象就算是有为,但是我在本性里面去看这些东西,它也算是无为。
无为,一个是它本质的一个特点,一个是我们真的进去安住在本性里面。刚才说的保任或六根解脱,它不像我们平常集资净障那么很努力。你看我们现在打坐时,你看你们坐在那里腰杆痛啊,屁股痛啊,咬牙切齿的,“轮回,我同你死过!(粤语:死磕到底)我一定要坚持啊!”明白了本性的人,他一看你:“切!”明白了本性的人,他的修行不是这样子的,他的修行可能变得很无为。
举个例子,禅宗有个大禅师,看见他的弟子在禅修参公案、参话头,很规矩的坐在那里,打坐的时候看到一个首座(首座就是大家一起参公案的时候坐在最上首的那个叫首座,一般就是修的最好的。)弟子坐在那里身体端直,恬静娴熟的在那边打坐。他一看:“去!那个守尸鬼。”然后看旁边一个叫铁牛的和尚,他在那里呼噜打瞌睡就说:“你看人家睡得多好!你这个叫修什么,人家那个才是真正的修行。”他为什么这么说呢?按道理我们应该表扬那个坐得很端正的“我是道人!”其实那个在睡觉才是真正明白本性,明白本性以后他就不会那么杀气腾腾的,一定要跟轮回死磕。因为他明白了轮回本身其实就是解脱,他一下就松下来了,就很自在。
所以大圆满和禅宗的修行显得非常的自在,此时由于他明白了本性是无为的,所以他平常的修行就会呈现那种很轻松很自在的方式。那你们说:“我们也要这样!”——你们还是要先学下那个首座。因为你要先有为到一定的时候,认识了无为以后才可能那个样子。所以无为它也有两层意思,第一个是说本质的无为,第二个是说明白了本质无为以后,他的修行一下就松下来,这种无为就显得很闲——闲道人。真的明白了无为以后的那些人,他们真的是很清闲,禅宗里面说他是闲闲的,就是不会杀气腾腾的,显示出饱学之士或者是很深沉坐在那里,他什么都不在意。
那你说他会不会在意众生的解脱啊?其实还是不在意的。你会说:“哇,那他不是没有菩提心了吗?”他是没有你那种的菩提心而已。(众笑)为什么?他那种不在意里面,当他恒持本质的时候,它是一种最厉害的菩提心。为什么?那个叫般若火,它本身就是一把般若火,遇到什么烧死什么,只要粘上就烧死你,就是把你的轮回、无明全部烧死,所以后面有句话“般若锋兮金刚焰”。这是一些执持胜义菩提心的人,平常我们这些人发菩提心:“哎呀,我要发菩提心,众生好苦啊!天边无际的众生好苦啊!”那个是愿菩提心。然后为了实现它,我们就去杀气腾腾地打坐、磕头等,这些确实也不错,但它属于行菩提心。
但他那个闲闲的,有事没事就睡个觉之类的,叫做胜义菩提心,当然我们现在不行啊。这个《永嘉证道歌》一下就弄到顶上去了,所以有点不好意思,但是我讲的时候还是要把它说清楚,因为我们现在虽然做不到,但是我们可以向往。我们为什么现在这么努力,这么杀气腾腾的,就是为了那种闲的嘛。但是我们起码要把这个闲是什么先讲出来让大家向往一把。让大家永远这么杀气腾腾的,那个是太辛苦了。
其实我们这些人福报是非常大的,处在末世,你看主流思想是些什么?你一看各种媒体就知道了,你看现在我们看这个电视连续剧、电影这些,什么都野兽、送终鸡这些扯淡的。在这么一种主流思想驱动之下我们还能学佛,而且你一学佛,还遇到大圆满、禅宗,前辈子不知道埋了多少个歪屁股坟和磕了多少个头,真的是福报很大的人。但是可惜福报那么大,但很多人遇到了又不珍惜,为什么不珍惜?因为你不知道这闲道人有多牛,所以我们先把它讲一下。
所以他无为的时候就显得很闲,但是真正的道人(道人是修道之人),道有两个解释,第一个是修道,第二个是到本质目标的达到,达到了佛,那就是真正的绝学。在我们没达到之前,我们明白了本质,这种修行也叫做道,这个就是拿着所谓的见地去修行,也叫做果地起修,所以他很闲,但是他是个真正的道人。
禅宗有个故事,南岳怀让跑到山上去,看到那里有好多修行人,他就问:“这里有修道的人吗?”一个出家人说:“你看,这里那么多出家人,哪个不是修道的人?”南岳怀让左右看看:“有吗?有吗?有吗?”没有,因为那些人都不是那么闲道的人,他们都是像我们一样真正很努力的很办道的那种人。结果一个也没找到,后来有人告诉怀让禅师说:“山上有一个和尚,他天天在那里打坐,可能他是你说的那种道人。”其实他也不是怀让说的那种道人,他说的就是马祖(马祖道一是禅宗史上非常出名的一个大禅师,调教出了很多成就者)。
怀让一找到马祖,看到他在那里打坐,马祖每天打坐,凝视虚空。怀让就做了个茅棚在那里,然后就拿了一个砖头在旁边磨啊磨,马祖在打坐,他在旁边磨,马祖开始还忍耐,后来忍不住了就问:“你这个人怎么搞的,我在修道,你在旁边磨。你知不知道‘宁搅三江水,莫扰道人心’,你这样要下地狱的。”这种心态是不是跟我们平常很像,我们好像跟马祖一样?马祖问怀让为什么磨砖,怀让说要把砖磨成镜子。马祖就笑了:“砖怎么能磨成镜子?”怀让反过去说:“你打坐能成佛吗?你打坐想成佛就像想把砖磨成镜子一样。”
我这样说,大家是不是很伤自尊心,我们每天在这打坐干什么呀?其实我说的是最后的阶段,你们前期还是要打坐的,你不打的话,你永远没办法走到他那个地步去。他问马祖打坐能成佛吗?马祖是个多聪明的人哪,一听就知道面前这人有来头,就问:“仁者,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怀让就告诉他说:“牛拉的车不走,你是用鞭子去打车还是打牛?”马祖说:“那肯定是打牛,打车没作用。”怀让:“你打坐的时候,打坐不是在身体当中,你是要修心,心才是那个牛,让车子动的不是车,是牛在拉。成佛的不是这个身体打坐,是心。”所以,我们打坐也是这样,我们很多人打坐的时候“哎呀,这个姿势对不对啊,一定要单盘还是要双盘啊。”当然前期这个也很重要,但是到了最后你发现,其实真的是什么东西在做啊?是心在做。马祖就知道自己遇到了大德。
很简单,你如果能像马祖那样去打坐的话,怀让也会来找你们的。当然他不一定是拿个砖在旁边磨,他说不定拿着一个iPhone手机在旁边磨。(众笑)然后怀让就告诉马祖不能这个样子,心是怎么怎么样的,心是什么什么成佛的。
如果是真正的明白了这个东西才是真正的道,他说的这个道人,我们从文字上要怎么去理解?他说真正的明白了的本性叫做闲道人,那我们现在是不是闲道人?我们现在真的不是闲道人,我们是办道的人,我们只是努力的在往道上会而已,我们还没明白真正的道是什么?通过这条道路的“道”和达到真正的目的“道”,两个道。他说这个道,一定是禅宗或大圆满的修法,那禅宗和大圆满修法它有个前提,就是你一定要明白这个绝学无为到底是什么?也就是我们通俗话说的要开悟,要明了自心本性。
当然你一旦明了自心本性以后,结果就是什么呢?在修行的时候,就是任其六根自然的生灭,生灭这个词其实就是不生不灭。一个东西在那生生灭灭,无非是相而已,它处在本性中间,本性本身是无生无灭的。那么这个时候的状态是什么?就是“不除妄想不求真”。我们平常的修行是对治性的,比如我们纠结、嫉妒啊,我们就要去发菩提心“我不能嫉妒啊,嫉妒太坏了!”我为什么说嫉妒,因为我们现代人嫉妒特别有一手,现在是个贪欲时代。你看文革期间是一个嗔恨时代,大家打来斗去的。后来自从邓丽君登陆了以后,改革开放以后大家去追求物质,就变成一个贪欲时代。
在贪欲时代,我们对物质贪欲以后,饱暖就思淫欲,男女方面的事情就越来越多。嫉妒不限于男女方面,其他比如权利或物质的占有也会引生嫉妒,但男女的嫉妒是最凶的。嫉妒是最扯淡的,嫉妒在这个世俗中间可以用来拍成很多很多的电影和宫斗,这个对大乘佛法的修行是个绝对的损人不利己的毒药。大乘菩提心恰好就是要把好的全部给别人,去利益他、利益众生。嫉妒就是别人得到了你没有得到的东西,你就讨厌他,恰好与大乘菩提心是冲突的,这是一个最可怕的事。
我们一般采取的对治嫉妒的方式是什么?我为什么单独把这个嫉妒拿出来说,其实其他烦恼也一样,但是因为嫉妒比较厉害。我们要去修对治性的菩提心“他是我老母,我不要嫉妒他,他是空性的,我嫉妒他也没有用的……”这些都是属于对治性的修法,要除掉嫉妒,叫除妄想。但是如果我们真正明白了本性以后,就根本不是这样去的,它有两大类,一类是当我发现自己在嫉妒时,我就要看着它就行了,我根本就不用去思考什么菩提心,或者思考什么单空这些东西。
或者把单空的感受调回来去对打,对打在修行中叫印之,比如我心里面生起嫉妒很不舒服,是一种感受,然后我马上调起修单空的那种感受,两种感受一打就叫做印之。一打的时候,如果我的单空的感受很强烈的话,那个嫉妒就没有了,只剩下单空的感受。这个表面看起来好像是空性的修法,其实它还是属于对治性的。但是真的明白了本性不是这样的,他去看着它同时,他就回到那种无执的任其生灭的状态里面,他根本不用去对治它,不会去期望它消失,也不会期望它继续扩展,他只是需要保持在自己的本质里面就行了。他不会拿这个单空的觉受去跟这个对打,这个对一些已经修得比较厉害的人说的,没有修行的人就当成神话或西游记听。
他只是看着它而已,这里的看不是用眼睛去看,他只是回到本性里面。保持本性的时候,他什么都知道,同时他也知道这个嫉妒是什么。所以在这个状态里面,你会发现嫉妒本身就是法性,你不用去消灭它,不除他,但是嫉妒的痛苦消失了,嫉妒本身也变成法性以后也消失了,这个就是修行过程中烦恼即菩提。
还有一种更厉害,我们玩不起,他就真的去嫉妒。为什么?越嫉妒越法性,这个就是法性很盛的时候,就是他的心认知本性非常强大了,那个时候他如果能够发现到还有嫉妒的话,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有些人他为了唤起内心里面这点残存的执着,他甚至去祈求护法。第五世观音上师就是这样,他去找护法:“你给我找点违缘,我现在没烦恼。”观音上师这些大德好难找到烦恼啊!他要去制造和寻找这些东西,故意撩起这些东西,看自己如何应对,他就像独孤求败一样。真的很不容易啊!
宗萨仁波切有一个故事,他找了一个女友,她说:“哎呀,你不是没有嫉妒吗?我给你讲一讲这以前男朋友的故事。”宗萨仁波切突然发现心里不舒服,“哎呀!好啦好啦,你是我的仁波切,你让我发现我还有嫉妒。”把女友的相片拿去拜。你们认为这好像是种游戏,不是的。因为像他们那样的人很难内心里面有这些执着,所以你一旦让他生起了执着,他其实心里面挺感激你的。
他们那种高僧大德要故意这样去弄,但我们千万不要这样子,我们只会越弄越盛的。我们连那个本性都发现不了,所以我们现在需要的修行还是要对治性的,通过集资清障让我们的心更加清明,这样才能发现我们心本身是什么?发现了以后你才可能真的这么去做,所以它叫“不除妄想不求真。”什么叫做不求真?我们现在修行有清醒的目标,“我现在要成为菩萨,我要开悟,我要成佛。”不说那么大,我们起码要没有烦恼。没有烦恼是什么意思?起码是一种喜悦的平静的状态,那个就叫做求真。
“真”有分层次的,喜悦平静是一种真,总比烦恼好,总比痛苦好。然后再上去的话,我要开悟也是种求真。再上去,我们要成佛也是种求真。当他发现了本性的时候,他安住在本性里的时候,管你真不真,什么都是真的,当下即是。那你说:“那个时候,他为什么不像佛陀一样什么都知道,知道外面的蚂蚁在打架,树叶有多少片?”他没这样的功能,但是他心的能上面,什么叫心的能上面?他心的那种自然、放松、无执,就跟佛是一样的。
但他心本身的那些各种各样的功能确实没有呈现出来,由于他在能上自然、放松、无执跟佛一样,所以说他就不会去求“我要做什么啊,我要怎么去努力啊,要去做什么事。”不是,他只是闲闲安住在那里就可以了,他没有想去求一个什么果位啊,比如说现在他还没有能力让这个杯子飞起来。佛陀肯定可以嘛,想让杯子飞起来就飞起来了。米拉日巴那个时候说:“你要打架啊?”给你弄个什么定,你就动不了啦,可以这个样子,有这些很大的功能。那么他一个认识了本性的人,他不会有这样的功能的,他也不会去追求这种功能。他会让那些功能自己出来,有没有也无所谓,所以说在那个时候,他是不求这些真的。所以“不除妄想不求真。”它说的一种是修行的状态。
整个“不除妄想不求真”这句话,第一个,本性本身它是没有妄想,也无所谓真。我们总说的本性有真就不用讲,你真的认识本性,什么真不真啊?没有真没有假,那玩意儿每个人都有,什么都是,实际就是什么都不是。所以从本体上来说,它是没有妄想,也没有所谓的真。我们明白了它去修行的时候,它也会变成这个样子,“不除妄想不求真”。但这个它也是有程度的,即使是“不除妄想不求真”这句话,他修行的时候也是有程度的。
什么意思呢?有些人可能刚刚开始已经触及到本性了,他刚刚认知了“哇,就是这个是啊。”那个时候他其实还是要除妄想、要求真的,因为他的认知还不是很清晰,所以根本就没办法踏实,没办法真正去安住在无执里面,总是要有一个东西去修。那么这个时候你说不除妄想不求真是没有用的,反而要起坏作用。要防着那种轻而易举去跟人指示本性,然后这个人似是而非地认知了以后,然后就认为自己不除妄想不求真了,他真的砰的一下就落到坑里面去了。偶尔会出现这样的事,这个是不行的,由于他不去除妄想不求真,那个明就不亮,不亮就不起作用,很快又被覆盖。而且有时候我们去认知本性的时候,心它那个二元认知的习气太重,它一下子就会把某种东西、某种认知当成一个目标去安住,一下子就变成二元对立,这是对某些似是而非的师兄们讲的,大部分师兄暂时像西游记一样,当成故事听了再说。
那么这个时候怎么办呢?那个时候要回过头去修菩提心和视师如佛这些极其强烈的积资清障的方法。因为修这些方法会让我们的认知能力更强大,更明利,这个时候你才会发现“哇,心的本质它就是这样,就是无执,确实是无执。”现在说无执无执,就两个字而已,有人瞄你一眼,你就知道什么叫做有执了,随便搞你两下,你就又妄想又求真了,这个是不行的,所以说一定要去修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
到了后来稍稍有一点体受的时候,那么菩提心和视师如佛,就是我们要修行的主要内容。为什么呢?因为菩提心是最反自私的,而自私是让我们没有办法让认知本性、障蔽本性的一个重大的障碍,要清这个障。视师如佛是最能对付我慢的。特别是学佛的人学了几年以后,或读了些书以后,他认为全天下就他一个人。特别是那些比较聪明的,容易犯这些毛病。那么视师如佛的时候,就会慢慢地把无法自察的“我执”压下来。
如果你在自己上师面前都不能低头的话,那你的我执可以大到什么样程度?你还说你要做菩萨,要做众生的仆人,是不是?所以说视师如佛非常对付我慢。而且视师如佛还不仅仅是对付我慢那么简单。视师如佛的话,比如我们可以借用上师的功德等。并且,因为跟上师心相续很相近,慢慢慢慢就会契合,这就是所谓的瑜伽。契合的意思是什么?就是你能够去领悟到他安住于本质那个味道。我说那个“安住于本质”都是多余的,因为他永远都在本质里面。
所以密宗里面会把菩提心和上师瑜伽视为两道铁门槛。就你想真正地认知大圆满,你越不过这两道铁门槛,你说你开悟了?一瓢水泼到你脸上去!这是不可能的,就说明你有很强的人我执和傲慢在里面。所以说刚刚开始有一点领受的人,这两个是一定要去拼命修的,要把自己心相续修到非常的清晰、明亮、宽柔、慈悲,以及卑贱。过头一点也没关系,其实心是无卑无贱的。但是你那个时候由于有强烈的自我,你不妨矫枉过正。我们经常说:我们做菩萨,做众生的仆人。实际上哪有什么仆人不仆人?通天下就一个“佛”字,没有其他什么东西。但为什么要把自己搞得骄枉过正?要对治自己强大的我执。初期的要这样。
然后到了一定的时候,修到中期的时候,他就反而真正地开始闲了。到了后期的时候,他又不闲了。他是闲够了,那时他用闲功夫变成去度人,哇,稀奇古怪的手法就来了。像玛尔巴啊,帝洛巴啊,那些怪象就出来了。所以越到后面的人,那个怪象越多,他就不太守规矩了,因为规矩都是为我们定的。他就会慢慢开始去对一些人动手脚,去教育他们。甚至“安坐水月道场,大做梦幻佛事。”那个时候他就会让更多的众生明白这个“不除妄想不求真”是什么意思。这两句我们就解释到这里,我估计大家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头很大?这没关系,你先听了再说,我知道你们头很大。
我决定了讲这些东西的时候,其实我心里面也在暗暗地后悔,我很想跟大家讲点唯识、因果这些,吓倒一大帮人。而我讲的证道歌完全是“反”唯识、“反”因果的,我说的这个“反”字,大家要正确理解啊,是说因果不是真实的。而唯识那些就一定会跟你说因果怎么回事,轮回是怎么回事。你看“绝学无为闲道人”已经把本体都说了,然后它修行的时候是“不除妄想不求真”,它为什么会这样呢?它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因为: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什么叫做“无明实性即佛性”呢?大家知道什么叫无明吗?无明其实从本质来说就是我们的心不知道自己的样子,就叫做总无明。我们的心不知道自己的本身是什么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就叫做阿赖耶识;心明白了自己是什么就叫做本性。就一个东西,明白了是本性,不明白叫阿赖耶识。
为什么它会不明白呢?因为心有一种明觉的能力,你看我们的心和我手上拿的鼠标是不一样的,鼠标是不能去看东西的,也没有感情的。你看到一个鼠标跟另一个鼠标谈恋爱吗?这个不行嘛。心能够有感情,能够看,能够听这些能力就叫做明。能够去感觉,能够去纠结,能够去仇恨,能够去爱,这些总的能力就叫做明。
但是如果我们不明白我们的心最本质的那个明的时候,这个明就会变成能明和所明,就是我们的明总要去看。其实都是明,但是我们会来一个能够明白它的和一个所明白的东西,(能和所)这两个实际上是明的一种分裂,这一分裂就叫做二元对立。你明白了以后,你会发现能明和所明一样,那就是法性;不明白的时候,有能明和所明,这个时候叫做二元对立,这个时候就叫做总无明。然后依据这个总无明就可以分裂出来好多细无明。这也不明,那也不明,好多的无明。
无明在我们每一个生命里面,会表现出两大类:现象的不明和意识的不明。什么叫做现象的不明?比如现在我们前五根所显现出来的这些东西,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还有我们各种各样的习气,我们不知道它是法性嘛。还有一个就是我们意识上不知道它是什么,道理上也不明白这是什么,我们认为它是物质,这个就叫做理上的不明,就是意识上的不明。
那么佛陀就来教育我们去除这些无明。从教理上教导你“这一切是空性的,无非是八个识的显现。”然后你要通过修行去拿掉显现上的无明,所以应成中观一定要破显现就是这个原因。当我们完全安住在本质里面的时候,这些东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样的无明,通过我们的学习,意识上的无明通过闻思可以完全清除。但是一些习气,比如这些东西显现出来,它就是这个样子,它就是习气,不是你想让它消失就消失的,你做不到的。
还有,比如说我们的愤怒、仇恨这些东西,你说你不仇恨就不仇恨了?你说你不嫉妒就不嫉妒了?大家都知道嫉妒不好,但是一有情况出现的时候,她嫉妒得尚好。明明知道这个东西不能爱,她就是要爱,比如这是个坏蛋不能爱,“哎哟,他有钱,我就是要爱他。”这是控制不住的。还有对明星的喜欢也是一样的,一打开就要去看明星,心它不听你的话。这些习气,也就是你知道也没办法。
这个无明就会造成这样的效果:第一个就是你真的是个傻的,意识上不知道怎么回事;第二个是你知道了也没办法。通过闻思就可以解决意识上的无明,通过修就可以解决习气上的东西。前面那个是教理要去做到的,后面要通过修行去做到。前面那个在中观里面叫做理所破,后面那个叫道所破。
那么这个无明,总体来说有我们头脑里面对现象是怎么回事、我们心是怎么回事,道理上的不明白可以叫无明;第二个各种各样前五根的现象,以及我们心里面一些很强的习气的现象也叫做无明。这些无明好像显现起来好花哨,纷繁复杂,大千世界,六道轮回,各种各样的,太复杂了。无明这种显现不仅仅是像我们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人道那么简单,还有地狱、饿鬼。心可以显现出我们人道这么奇奇怪怪、纷繁复杂的东西,它为什么不能显现出地狱出来?为什么不能显现出天堂出来?都可以的。
我们不要去说真正的那种什么天堂,你看我们如果哪天一不小心中了六合彩,你马上就觉得周围都是天堂,可以买好多好东西,那个还不是心显现出来的。结果你去中了六合彩后买了很多这些东西,突然一把大火把房子烧了,钱也烧了,哎!马上就是地狱,那也是心显现出来的。所以心可以显现出一切出来。
那么要是我们这个身体消失了,它显现出个什么东西出来?那个永远不坏的东西,如果你不清楚它的时候,它一定要乱显现的。那显现出来的,如果你种的都是些仇恨、嫉妒这些东西,它能显现什么?你说:“我通过嫉妒显现出一个天堂出来。”有可能吗?所以我们平常种下去的这些不好的东西,它到时候害的全都是自己。我们去利他、去爱他的时候,你说那个东西它不显天堂显什么啊?所以法王讲的“若欲长久利己者,暂时利他乃窍诀。”
你利他,甚至你不用真正做出来,你在内心里面天天去观想都行。宗萨仁波切说:“怎么训练菩提心?半个小时想一次利益他人,让他人快乐。”我们身边经常有些人有抑郁症和自闭症,昨天索达吉上师还在讲这些东西。其实还有个很好的方法,你就天天半个小时想一次利他。比如抑郁很厉害的人,你确实很抑郁的时候,你就想“哎呀,愿意我这么抑郁下去,但以这种抑郁代替所有天下人所有的痛苦和抑郁。”每三分钟想一次,连续想三个月,我看你怎么抑郁。三个月后,抑郁症不治而愈,你只要真做得到。关键现在哪做得到啊?想没几下他都不想了。为什么?因为他心力不够,资粮不够,业障又太大,所以积资清障就是要把那个业障减轻,然后如果我们真的平常磕够了头、念够了咒语这种人的话,他很容易就想下去了。
所以,这个无明其实就是庞大的各种各样的现象。但是它的本性是什么?它的实实在在的性是什么?它的本性其实还是佛性。因为刚才说了,这些东西其实是因为心不明白自己,而乱动造成的这个样子。我们心是不是乱动的?谁敢说自己的心是有序地在行动?如果你说你是有序地行动或者自主地行动,那对不起,你给我显点什么黄金啦、欧元啦这些,拿来,我要的。显出来的根本就不由你的,我要喝茶,我就是我喝茶,你敢显我不喝吗?这个不行的。
所以它是因为不明白,完全随种子因缘这么出来,这个叫做因缘聚现。但它不管怎么现,它全部都是明来的,没有其他东西,没有物质。我们唯物主义就认为这些显现根本是和我们无关的,为什么无关呢?因为它是物质。而物质是什么呢?反正就是物质。为什么是物质?它就是物质。你要敢质疑物质,你就是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抓起来枪毙。这样讲理那就麻烦了。
实际上它弄来弄去,全都是我们心在舞,因为不明白它是怎么回事,它就乱来。但是它不管怎么乱来,它还是明,它还是心。就它的本质来讲的话,找来找去,它还是我们心的本质。那个心的本质就是佛性,这就是我们说的自心本性,所以说“无明实性即佛性”。如果你真的明白了“无明实性即佛性”的时候,那你就很宽容这些现象了,宽容自己这些各种各样的执着和烦恼,这个时候就变成“不除妄想不求真”,而且他也有能力“不除妄想不求真”。
为什么?安住于这种本质的时候,心就不会去抗拒这些可怕的显现而变成嗔恨,或者去贪恋这些太可爱的显现而变成贪爱。但是我们真的明白“无明实性即佛性”吗?刚才说了,我们可以从概念上明白的,现在已经说,你明白了,但是为什么你做不到呢?因为你的心不明白什么是佛性,你现在明白的佛性就是头脑里面的两个字“佛-性”,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佛性。
所以你心不清楚的时候,心的印之不像概念这样给它个词汇就行了,心的那种印之它是直接的。所以心直接地明白那个东西的时候,那个叫真正的明白。真的明白了以后,你才有可能在这个真的明白里面去安住。不然后你怎么去安住佛性?f-o没了,x-ing灭了,说的时候有,说完就没了。我看我们读书人明白的全都是这些,比如说般若,b-o,r-e,你就明白了般若?你那个是般若吗?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但是其他的比如说魔鬼m-o,g-u-i,它也是般若来的。所以它是一个直接性的认知,如果我们现在只是概念性的认知,这是不行的。
我们要通过概念明白了这些东西,拼命去积资清障,去修行,然后我们有一天会明白无明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其实魔鬼和佛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真正的差别。那些受苦的地狱的众生跟佛都是一模一样,连一丝一毫的差别都没有。那你问“为什么他们差别这么大呢?”因为缘起上,一个明白了本质并完全处在本质里面,一个不明白,就这差别,中间就多了一个明白跟不明白。
那明白是什么呢?明白真的不是个什么,谁能把明白拿出来给我看看?让我跟明白亲近一下。你比如这个钟,我没看到它之前,我对这个钟就是不明白的,现在我看到了,我明白它的样子,这个明白是什么?什么都不是。是意识?没有啊,我可以眼识看到它,我不用意识的。最后发现这个明白也就是心的一种作用而已,心的一种清晰,所以它没有什么东西。那么心明白了自己心的时候,那个明白它也不是个什么来的,它就是“哦,原来心是这个样子。”
你以为那个心的本性可以像一个黄色的宝匣抓出来啊?这没有的,这就是一个明白:哦,庆快平生,大汗淋漓,“哎呀,好爽啊,证悟啦。”他们说证悟了以后要天摇地动,这是胡说八道。证悟是一个多么殊胜的事,你说它会天摇地动造成地震,有意思吗?这不会的。当然有时候,比如密宗里面,它会说造成了六种震动,那是种很吉祥的震动,那是他周围的那些人,跟他同缘的人气脉产生了变化,他们会轻微的感受到震动,那个震动是很舒适的,绝对不会造成什么轻微地震,七点八级八点九级地震更不可能。(众笑)
然后“幻化空身即法身”什么意思呢?这些所有的现象,我们说佛有三身:一个是法身,法身是指我们心的本质空性的那一部分;然后佛的法身它不是完全断灭,它有光明那一部分叫做报身;然后它弥满一切,什么都是它,这个称之为大悲周遍(化身)。这是说佛,只说本性,它是三身。然后我们再换一个角度说它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三身是什么?第一个是我们的自心本性,称之为它的法身;第二个能够让菩萨看到的很漂亮的样子,比如阿弥陀佛、宝生佛、文殊菩萨、观世音菩萨这些样子叫做报身,这个要地上菩萨才能看得到的;还有一个是像释迦牟尼佛这样,在我们凡夫面前能够看得到的,这个叫做化身。
还有一种更厉害的,说所有的现象其实都是属于幻化的,属于空性的游舞的身。这都是不同的说法而已。但是为什么要提出“幻化空身即法身”呢?其实是说现象和本质是一体。什么叫幻化空身?当心(法身)开始动的时候,就显出各种各样的样子出来,你看我们这些样子都是我们的心显现出来的,但是我们心本身是法身,显现出这些现象出来,这是心的一种游舞。这种游舞看起来有样子,但实际上它像幻化一样,这些相全不是真实的。哪个相是真实的?这个杯子拿起来肯定不是真实的,为什么?拿出去用火一烧它就没了。我们唯物主义就多了一个执着,认为它里面有一个东西是烧不坏的,管它是个什么。但是这个东西经过中观一分析,发现根本就没有一个真实的东西。所以这些现象本身跟法身是一样的,这些幻化空身实际上就是我们心的本质(法身)。
那你说这个有什么用呢?这个在修行上是有意义的。我给大家说点学术知识,在中观里面他们经常会说:“哇,进入法性定以后那个是法身,菩萨出了那个定看到那些幻化的现象如梦如幻。”它这个观点是把它分成两段的,就进去了以后所有现象都消失了叫做法身,出来以后这些不叫法身,叫做如梦如幻的显现。
但是大圆满的见地是佛陀的那种见地,以佛陀那种状态的东西作为修行的依据来修行,叫果地起修。大圆满认为这个入定和出定后的现象是一样的,出来的这个幻化空身其实就是法身。正因为这样的思想,它才可以“不除妄想不求真”,才可能闲闲的,才可能六根自解脱。自解脱的意思是它本来就是解脱的,不用我去努力让它解脱。
所以它说这个“幻化空身即法身”是有禅宗的修行的意义的。也就是我们面对现象的时候,用不着“我要把它干掉,我要把它干掉。”但是这个前提一样的,要明白本质。没有明白本质,还是要把它干掉的。比如说我们现在生起了嫉妒,“哎呀,幻化空身即法身,我就努力嫉妒吧。”那是不行的,一定要真正地明白了本性以后才行。那明白本性该怎么做呢?等你明白了本性,你就知道。现在如果没明白本性之前,管你怎么做都是属于对治法,不属于“不除妄想不求真”,所以又除妄想又求真。但我们现在初级阶段就是要又除妄想又求真。然后下面是:
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它这个是在说法身是怎么回事。什么叫做“法身觉了无一物”?当我们去认知我们的自心本性的时候,这个时候就不能朝内认。但是不能朝外认,我往里认吗?我们拼命朝内认的时候,其实也是朝外。哪里有什么内外啊?那要怎么认呢?那个就要大圆满窍诀或是禅宗的直指心性。这个时候它要说的话,说起来就一匹布那么长,而且这个我也不懂,就不能说了。
但是你要真的明白了它,法身其实就是个觉,你去检查你自己那个觉就叫认它。你觉得那个觉是什么吗?你看你们拼命在用这个觉嘛,你们坐着,屁股上肯定有那垫子的觉嘛;然后你们看见我这个胖子也是觉嘛;而且胖子还拿着杯子的,也是觉嘛。没有觉,有这些东西吗?这些东西虽然是假的,但是那个觉不能丢嘛。
为什么这些东西是假的呢?你说看到这个胖子,你把眼睛一闭就没看到胖子了,但是这个时候你还有觉,你觉看到黑暗了。各种各样的觉,你肯定是不会丢。那睡着了,觉在不在呢?觉也在的,觉睡觉了。觉不睡觉的话,你凭什么醒啊。所以那个觉一直在,但是那个觉是个什么呢?把觉拿出来给俺亲亲它?你们要认真听,听得懂的听,听不懂的拉倒。觉了无一物,什么都不是,只要它一是,你就完蛋了,就错了。
所以有时候“哎呀,这个状态这个是的,是的,努力!不要影响我!”你拉屎它都在的,不然你凭什么拉屎啊?没见石头拉屎的,是不是这样的?你们不要认为你们懂了,你们懂不了的,说是这么说的,先把五加行修完了再说,菩提心、视师如佛修完了再说。不然你觉觉觉,觉什么,还是不管用。它真的就是无一物,什么都不是,但是什么都离不开它。
你们以前学的唯识和因明里面都有讲到明知因,所有的事物一定要有一个明,离不开那个明。假如说那个断定的事物是假的,那么就只剩下一个明了。比如我们认为一个事物离不开我们的明,包括黑暗也离不开我的明,假如我断定了这些东西都不是真实的,那个明一定要在,但那个明敢是任何东西吗?如果是哪个东西,按道理应该证悟了,这是不可能的。
还有这个东西它用得着修吗?其实你还没生出来的时候,它就有的,那是你的上一世。它永远都在,自性不灭,它永远都有这种觉的能力,所以它是“本源自性天真佛”。为什么是天真佛呢?永远不用努力去找它,不用去喂饲它,说它是什么什么,不是的,这叫做“本源自性天真佛。”
你说要去找,这是一种方法,当然有很多种方法,刚才我说的那也是一种。但是如果你要真的不去把五加行好好的修,菩提心好好的修,视师如佛好好的修,你永远不知道它是什么。你说“是啊,是这样啊。”概念里面嘛,但是心不是直接的明白。心不是直接的明白,它不管用的。心不能够明白得很清晰的时候,你怎么可能“不除妄想不求真”呢。妄想来,一样折磨死你;然后你总是要求一个更好的地方嘛。真正明白的人,他当下就是了,因为那个觉永远都在的,我为什么去求它啊?求它干什么?即使是执着,执着它也是觉,“幻化空身即法身”嘛。
那为什么我痛苦呢?因为你就是没有幻化它,所以你真的要明白,单空要使劲修。经常说:“我要明白,我要明白。”我以前告诉过大家的,将单空进行到底。别人将爱情进行到底,你将单空进行到底。他将爱情进行到底,一定走到饿鬼道去;你将单空进行到底的话,就一定会证悟“幻化空身即法身”。只是它要坚持地做下去就行了。
所以“法身觉了无一物”,你要真的去觉它,当然怎么去觉它,这个真的就有些方法了,这个就是大圆满具体说的一些窍诀,要怎么怎么去觉它,一下清晰地通达和明了那是什么。你会发现它根本就不用修的,“本源自性天真佛”,那就是真正的佛,那就是真正的法身,我们每个人都具备。由于它运动起来产生了身体,产生了世界,然后产生了很多苦痛和快乐,我们又没有把握,所以我们就被这些异化的东西带着转,极端的痛苦。但你一旦明白了,就好办了。然后再把它具体化,怎么具体化呢?
五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
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一个生命特别是人类的生命分类的话就分成五个蕴。色就是我们的身体,包括骨、肉、头发、血液、眼根、耳根等东西。受就是痛苦、快乐、无记这三种。苦当然有很多种苦,比如抽你一耳光是一种苦,骂你两句也是一种苦,但总体来说,苦就是一种不愉悦;乐也是有很多种欢乐,但总集起来就叫乐。
想有两种:一种叫做五俱意识,什么叫五俱意识呢?就是去帮助我们前五根清晰起来的这种能力叫做五俱意识。比如我们看到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可能会模模糊糊的,一注意的话就清晰起来了;或者我们打电话时去看电视可能看得模模糊糊的,反之我们注意看电视的时候,电话也听不清楚了,这是因为五俱意识没有上去。还有一种就是思维的能力也叫做意识,比如我们想东想西,还有产生情绪这些东西,在一定程度上都叫做意识。
在意识里面还分出了各种各样比较固态的一些东西,叫心所,这个就变成行蕴。比如我们各种各样的情绪、痛苦、欢乐这些比较固定的一些东西。然后心产生游舞那种能力的时候,分别的能力就叫做识。按照唯识的说法,我们的心有八种大的能力。眼睛能够看是一种能力,耳朵能够听是一种能力,身体能够感受沉重、麻痒也是一种能力,鼻子能闻、舌头能尝也是一种能力,意识能够去清晰事物,能够去思考产生感受,产生各种各样的心所也是一种能力。
然后心还有一种根本不经思考但是始终一直能够坚持下去的能力,叫做末那识,这个末那识就是所谓的我执。这种能力它始终认为有一个个体,这个个体能够判断、能够承受、能够想、能够自作自受(什么事情是我自己做的,只能我自己感受,我能够指挥我往左往右)。如果不是一个明白本性的人,我们问他:“是谁让你走过来的?”“我自己走过来的啊,没人叫我啊。”你一定会说一个个体这种东西,这种东西连思维都不用,一直强行强执的这么一个东西,这种能力就叫做末那识。就我们心的所有行为,就是因为多了这个末那识,就开始污染它。
然后心还有一种总的能力,能够提供给前面这七种识运动的最根本的可能性,而且它还会把这些前七识运动的东西全部记录下来,最后把它们串起来交给前五识去发挥,这种能力叫做阿赖耶识。阿赖耶识的这种能力,就是心能够把这些东西显现出来,同时又回去,其实就是心本具的一种能力。我们有时会把这种能力误认为是个体完成的,这种误认就是末那识,然后依据这种强执再进行思考就叫意识,然后通过五根来运动的这些方式就是前五识。
但是它不管怎么用,这个五蕴怎么动,它都是没有本质的,都叫做“五蕴浮云空去来”。你要仔细去探询、去思考、去找寻我们的身体是什么,意识是什么,感情是什么,各种各样的是什么,你会发现它什么都不是。最后发现它就是心的这种运动,而心本身又没有实质,就是一个光明力在动而已,所以就是“五蕴浮云空去来”。
没有本质的五蕴如果在运动的时候,它会呈现出三毒:贪、嗔、痴。当我们不明白心的本性,那是最根本的痴,总无明就叫做痴。然后建立一个个体,因为这种痴,心不明白自己的时候就建立了能和所,这个能就是刚才说的阿赖耶识能够藏能够显的这种能力,这种能力本来就是一种很普通的能力,但是心就误认为这是一个个体完成的,它误认为这种能力是我,其实没有一个我。它定义的那个“我”,心强执的那个“我”,你是找不到的。
心建立了这么一个自我,它就要开始去保护自我。建立这个自我,不知道心根本就没有自我,这个就叫做痴。然后建立了自我要保护它,好的东西就要拿过来,“你是朋友,我们手挽手;你是爱人,有了你,我一生不寂寞。”全都是为了自己,没有说:“我娶了个爱人,让她不寂寞。”不会吧?这个叫做贪。然后“哇,那些敌人会伤害我”,这个叫做嗔。心发现对自我不利的就会排开它,这叫做嗔。
你看我们所有的事,是不是被三个全包含完了?你做哪样事不是为是这个?你说:“我不是啊,我做这是因为我无聊。”那个无聊其实也是一种轻微的嗔,你在无聊的嘛。你说:“我没有无聊,我睡着了。”那属于痴的一种,是总无明衍生的各种各样的其他的痴,痴就是傻、蠢、无明的意思。当然这些词汇有些许的差别,但总的来说都归于无明,这个叫做三毒。
三毒运行起来就会有五蕴,五蕴是具体的操作者,把它概念性的总结就叫做三毒。但不管它怎么三毒,它实际上还是心在动作,它还是没有自己的本质。什么叫做它没有自己的本质呢?你比如痴实际上就是不明白,“不明白”有本质吗?谁能把“不明白”拿给我哪?刚才说“明白”拿不出来,现在你把“不明白”拿给我看。“不明白”你也找不到是什么,“不明白”就是“不明白”,就是心的一种不清晰就叫做“不明白”。痴也没有本质,不清晰然后开始去爱自己——贪,它也还是没有本质,贪嗔都没有本质,所以叫“三毒水泡虚出没”。
那你说这些有什么用呢?如果真的明白了本质以后,你就会明白我们的五蕴真的是像浮云一样。贪嗔痴根本就没有实质,那个时候,我们的心对五蕴也好,三毒也好,就真的会放松。而且在放松的时候,是不是任由它继续肆虐我们的身心吗?不是的,当你明白了本性,明白了五蕴像浮云,三毒像虚泡的时候,它就越减越弱,你不会去帮助它的。它的主要力量就变成无执的清明,这种无执的清明就会慢慢慢慢把这些三毒也好、五蕴也好,逐渐全部把它转化为跟本质一样的无执和清明,这个就是唯识里面的转识成智。到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相续里面所呈现出来的全都是真正的本性。这个时候你就会说:“郁郁黄花,皆是般若;青青翠竹,皆是法身。”你说我们现在为什么做不到呢?因为你不明白那个本质是什么。那明白了本质有什么作用呢?它叫:
证实相,无人法,刹那灭却阿鼻业。
证实相,就是我们心明白了自己的本质,直接地明白了自己是什么样子。我们明白了我们的心是空性,明白了它有本质的光明这种觉,叫做明空双运,证了实相。然后我们发现没有人我这种执,人我这种执着就会消失,没有人我,自我是不成立的,别人的自我也是不成立的,叫做无人。那么外境所有显现的这些事物也不是真实的存在,是一种像梦幻一样的假象,叫做无法。外面是法,法就是我们心能够体会到的各种各样的存在。
当我们真的心完全安住自己本质的时候,所有的“人我”、“法我”这些全都消失了,中观里面要破显现就是这个意思。这个时候,你真的是无佛无众生的,也不存在任何山河大地,虚空等等之类一样不能成立。那么那个时候,你如果真的能够在那个状态里面,你会发现阿鼻业(无间地狱)刹那没有了。我们三毒运行的时候,会制造出生命的六大种形态,有三善道和三恶道。天、人、阿修罗叫三善道,地狱、饿鬼、畜生叫三恶道。
最差的是地狱,地狱又分好多层,他们将之简单分为十八层,最差那层叫做阿鼻地狱,也叫无间地狱。无间地狱就是趣果无间、受罪无间、身形无间、时无间、命无间,这个非常可怕。我们以前看过的电影《无间道》,它是乱用这个词,无间这个词是不能乱用的。无间地狱是最痛苦的一个地狱,比如我们杀父、杀母、出佛身血等一些很邪恶的罪恶要下那地狱。
但你要真的证了那个实相的时候,发现即使是制造无间地狱那种业(也不是实有的)。我们不要认为地狱真的是从哪里来的,它不是的。比如我们杀父母,这个就造了一个无间地狱的业,杀父母的时候你还没死的时候,你身体这个善业还在,杀父母的恶业还没有成熟,也看不出来什么。但是你一死,那个业一下呈现出来就是阿鼻地狱。你就会发现你的身体变了,那个痛苦剧烈到不得了。
那为什么会造成烈火或寒冰等等之类的极其痛苦的环境和现象?其实制造出这种东西的,不是其他的真的有个什么人投资去造个阿鼻地狱来整你,建监狱好麻烦的。不是的,其实就是你杀父母这种业造成的。这种罪业以种子的方式藏在你的内心,然后当你的身体这个善业一结束,就开始出现无间地狱。那么这种业,如果你要真的明白了心的实相的话,刹那就没有了,叫“刹那灭却阿鼻业”。
这个是不是真实的?真的就是这样的。因为在本性里面是任何现象都没有的,也包括没有无间地狱这东西。关键第一个你能不能认清它,第二个你能不能安住它。你不能够安住它,你仅是想象中间“刹那灭却阿鼻业”,那只是你想来的,根本没有用。你要去直接认证它,而且要随时安住于它,在任何状况下都能够安住它的时候,那些业就不起作用的,刹那就没有了。所以说真正地明白了实相,那个就是真正的金刚萨埵。我们不是经常修金刚萨埵忏悔吗?所以你看上师他们会讲:“真正的金刚萨埵就是空性。”空性其实就是本质,就是我们的自心本性。当我们明白了我们的自心本性,安住于自心本性的时候,这些阿鼻业顷刻之间就没有了,叫“刹那灭却阿鼻业”。
如果我们真的通过修行能够明白这种本性的话,那真的是个了不起的事。有人认为这个好难,说老实话是有点难。不难的话,你们也不会五一节跑来这里听我叽里呱啦。但是如果一个人真的是下了狠心,我这一辈子就是要求到它,特别是有一定善根的人,那基本上是可以的。很多时候不在于这个法难求,而在于我们根本就没有那么强烈的出离心。
首先就是不具备出离心,不具备出离心体现为什么呢?“哎呀,我现在不要修行,等我退了休没事的时候,我才开始修行。”你这样能修行什么啊,说不定你还没退休,你就死了怎么办呢?还有退了休以后的话,眼睛也花了,书也看不了了,读个《永嘉证道歌》都读不完了,你怎么行呢?还有你在修行的时候,稍稍一点点事比如闺蜜或老伙伴说:“哎呀,走走走,我们去海南岛旅游。”就跟她飚了。很多稍稍一点的世俗事就会把你拉走,你说你要去开悟,这个是有点难。
难的不在于那个东西很难,难的在于你根本就摆不开这些诱惑。还有一个去修行的时候,太自私,所有的修行全部拿来武装自私。他是很努力,很用心,但是太蠢了。这种一般来讲,就是没有遇到好老师,没有老师整你。佛教的老师不是来哄你的,是要整你的。有可能先哄你,哄得你开心的进来了,然后就开始整你。没人整你的时候,人就会越学越得意的。所以说它好难也不会真的好难,它真的是可以实现的,所以玄觉禅师在后面说:
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
他说:“我说的‘刹那灭却阿鼻业’这些是真话,如果我要是说假话欺骗你,会自己招感堕入拔舌地狱尘沙劫。”如果上面说的话是假的,那么就会堕拔舌地狱。有种地狱叫做拔舌地狱,就是我们说谎话或骂佛陀、骂上师、骂善知识的基本上要下这个地狱的,就会呈现出狱卒拿铁勾把你的舌头拉出来拔掉,又长出来又拔掉。多长时间呢?尘沙劫。你看大地有多少尘沙,每一个尘沙一劫,一劫是多长呢?1的后面60个0那么多年,要拔舌拔那么长时间,直到把你的罪业拔完为止。
所以在这个事情上是不能撒谎的。还有证悟空性方面,没有证悟说自己证悟了,然后去欺诳众生的话,“若将妄语诳众生,自招拔舌尘沙劫。”这个真的是不哄你的。有人说:“我没有去欺诳众生啊,我就认为我自己证悟了。”那个没有什么,那个叫傻瓜,把自己骗了,那个不用下拔舌地狱,会下愚痴地狱。但是如果你根本就知道自己没有证悟就乱开口,你看现在好多这样的人,办什么学习班收钱的,一个星期八千块,还有八万块的,让你怎么怎么样,千万别去信这些东西。
在佛法上骗人是很恐怖的,特别是在证悟、空性这些事上骗人,因为它是根本佛法,所以他真的会下拔舌地狱,非常恐怖,大家要当个真。当然,基本上我们在座的没这么傻的,这种属于失心疯。失心疯什么意思呢?就是芳村(广州精神病院)里面出来的。芳村知道什么意思吗?精神病院。真的是很蠢的,这种事绝不能干。然后下面是:
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
什么叫做顿觉了呢?如果我们真的是去反观自心,通过各种各样的上师指示心性等等之类,或者自己看书,或者遇到什么因缘,这个证悟的时候很说不清楚的,有好多种方式。但是大量的方式,最常见的方式是上师指引心性。但是禅宗里面那个时候,我们以前也跟大家讲过很多这类的故事,比如香严禅师拿一个石头啪地打到竹子上,听个声音就证悟了。还有以前我们经常讲的,一个禅师跑去向屠夫买肉,他说:“我要割精肉”,那屠夫就认为自己的肉都是精肉“你说我这哪一块不是精肉啊?”禅师一听,马上就证悟了。为什么呢?他说哪里不是法性啊,实际上就是“幻化空身即法身”。
还有的,甚至跑到妓院下面,听到妓女在上面唱歌“你既无心我便休”而开悟的,那妓女是唱给她的情郎听,说你要是无心,我就算了。那禅师一下就明白“哦,原来心一停下来的时候,就是歇下来,歇即菩提。”嘣一下开悟了,妓女成了“上师”。所以也有些这类的因缘开悟的。你们可能认为听到上师总觉得很神圣,其实没有什么不是上师。因为“郁郁黄花,皆是般若”,你要真地明白了,什么都是上师。那你说我们现在做不到,要找一个上师,因为你矬的嘛。
为什么一切都是上师呢?你修上师瑜伽的时候,你融入上师,或者上师融入你,你会觉得一切显现都是上师的显现嘛,是不是?所以哪有什么不是上师的?但你做不到,因为你不明白本性,心有分别。所以经常有人说:“哎呀,你不要分别嘛。”这个词要两头看的。什么叫两头看呢?我们没有明白本性之前要拼命分别,不分别要上当的。你看我们在学这些东西,包括我们现在在学这些不分别的法的时候,还是用分别的方式,我们还在说这些东西嘛。
但是你要真的去明白本性的时候,心它是直接自认的,认了以后发现那个心,它的本体确实就是不分别的。但是它可以有分别的,它分别的时候,它还是不分别的。分别就是色受想行识,但是色即是空,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空就是不分别。所以我们要两头看这个东西。
如果我们真的反反复复去认它,真的认识了它的时候,你会一下就明白了。什么叫做一下明白了?因为自心认自心,它就是那一下的。当然可能开始是认不清楚,模模糊糊的,但是它认的时候就是一下的,用不着我们现在要认识一个东西或认识一个人要麻烦的。比如我们谈恋爱的话,要去找一个媒人或者找个朋友介绍一下再去认识,很花心思,很花精力。而认识本性,你的本性天天跟着你,你用得着吗,刹那就明白了。你要真的积资清障够了的话,轻轻一回观,当下就明白,顿觉,一下就“了”了。
那个时候什么叫“了”了?“了”了就是一下真的叫桶底脱落,哗一下就清晰了。了,就是再也没有执着了,他们说的脱掉了千万层贴肉汗衫那么爽,这种清爽,但是那个都是形容词,不是很贴切的。什么贴肉汗衫哪,贴到哪里啊?但这是个大禅师说的啊。其实根本就不是,你会发现一切就唯一一个明白,什么都“了”了,什么问题都没有了。而且你会明白当下它就是佛,一下就安于现状了。人家要问你啥,我要求什么境界,你就这境界了。你说:“怎么没有无量宫啊?”这就是无量宫。“哇,怎么没有净土?”这就是净土。他会安于现状,没有希求,没有忧虑。那你说:“他好麻木啊!”那是你的麻木,其实也是一种傻的。他不是的,他清晰、明了,所以这个叫顿觉了。
如来禅是什么?在禅宗里面分了如来禅和祖师禅,但这个如来禅不是后世分类的如来禅。永嘉禅师写如来禅的时候,那时如来禅和祖师禅还没有分,如来禅和祖师禅是后面那些人(香严禅师那里)说出来的。他们是这样区分的:依次第这么修叫如来禅,当下明白、直指人心叫祖师禅。但永嘉禅师写如来禅的时候,不是照后世那个分法来的。永嘉禅师写的如来禅就是后世所说的祖师禅,一下就明白如来本体是什么的,叫如来禅。禅是本体的意思。顿觉了,一下就明白了如来的本质叫如来禅。
然后“六度万行体中圆”什么意思呢?我们平常次第修法的话要去修菩萨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万行是什么?我们要做好多好多的修行,磕头、转绕、念咒……太多了,大家玩这个玩得很精通的。这是六度万行,但是你要明白本体的时候,一下就圆满了,叫“六度万行体中圆”。甚至藏传佛教一些大德说:“你要是在本性里面修一刹那,相当于没在本性里面修十万大劫。”这个也就是为什么禅宗和大圆满这么快的原因,所以大家真的要努力去把这个禅宗搞明白。明白了真的是好爽啊,你看,“六度万行体中圆”哦——这叫勾,勾来就暴揍你。
然后我们这个五蕴盛行的时候,真的像一场梦一样,我们在修中观也好,修唯识也好,修到后来,它有种直接的觉受,就是身体这一切都像梦中呈现一样,但是这个梦太真实了,你看这个杯子多真实啊,这个胖子在这里叽里呱啦地说得好真实。我想问哪句话是真的?说了就没了,全都是假的。我总不可能把这个话“话——-”一直话下去嘛,它总要结束,所以它肯定是假的。包括这个胖子等下就出去了,你今天再也看不到了,明天才能看到。明天又出现了,又消失了,假的。但是他太真了,就是像真的一样。所以你看嘛,我们谈恋爱的时候:“I love you!”那个you肯定是真的,“I服了you!”明明是假的,你当他是真的,所以这个叫做:
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六趣是六道的意思,当我们没有认清楚真相的时候,有现象出来,我们把它当真,所以有六道,这是“梦里明明有六趣”。然后“觉后空空无大千”,大千是大千世界的意思(也叫三千大千世界)。佛陀说一个须弥山,加南赡部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东胜神洲等,叫做一个小世界。一千个这样的小世界叫做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叫做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叫做大千世界。一个大千世界因为它里面有小、中、大三种千世界,故称三千大千世界。你要是真的明白了本性,安住于本性(那个所谓的法性定里面),就会空空无大千,本质上是没有这些东西的。
但是如果我们不明白,心一游舞起来,就会“梦里明明有六趣”,但是没有一个现象是真实的。所以我们现在要修行的是要明白没有一个现象是真实的,这个才重要。当我们的心真的确实明白了没有一个现象是真实的时候,这个时候反观回去认本性是很容易认的。因为这些现象就是阻碍我们去认清本性的最大障碍,所以应成派里面拼命要破现象。
但你破现象,我们刚刚开始拿不开现象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允许它存在,但是把对它的执着破坏掉,就变成了“杯子以杯子不空,杯子上的实有空。”换成另一种说法就是“杯子它可以勉强放在这里,老子对你不执着了。”怎么不执着了?我夺了你。你们以前听过四夺吗?夺夺夺,夺到后来,这些东西都基本上被击破了以后,你反过头去再去看心就很容易了。这是“觉后空空无大千”。
无罪福,无损益,寂灭性中莫问觅。
如果你真的明白了本性以后,哪有什么罪什么福啊?我们这些修行的人现在都是,在我的QQ,微信上,经常问的就是:“哎呀师兄,我今天的八关斋戒又忘了守戒,我有多大的罪过啊?”我说:“你要下地狱的。”“啊!怎么办啊?”就这些。然后有些人:“哇,我最近参加了什么什么法会,我念了多少多少咒,我有多大的福报啊?我能不能发财啊?”就这些。梦里面就有六趣,六趣就是指罪跟福。有福的时候就上三善道,无福的时候就下三恶道。
但是你明白了本性的时候,是无罪无福的,也没有什么损益,那个本性没什么损,也没什么益。你没办法损害它的,因为它空而无相。要损害,只有相才能损害的。利益也利益不了它的,所以无损益,所以那个叫做解脱。
然后什么叫做“寂灭性中莫问觅”?就是发现它的时候,这个东西它真的是清寂的、不生不灭的。什么叫做清寂呢?这个寂不好解释,当我们去发现这个本性的时候,你不能说它是不吵的,它吵的也是寂的。寂,可以说它就是没有伴的,好“寂寞”啊,其实也不能叫寂寞,寂寞是建立了个体的东西。它是唯一的一个东西,整个世界就是它,叫做寂。你不要认为这些东西都是虚假的,真实的东西就是那个东西。那个东西还不是一个东西,就是那么个东西,所以叫做寂。
然后寂灭是什么?它这个东西,它本体是没有生灭的,它可以弄出很多现象来,但是它本体没有真正的生灭的。如果你把它当成了面前的有生灭的一个东西,那就是错误的见地,比如我们有些人认知如来藏的时候,我们把它当成心面前一个东西,认为它不生不灭,这叫常见;认为它什么都没有,那叫断见。但是你真的处在它本来的寂灭性中,你会发现它真的是不生不灭的。
而且什么叫做莫问觅?这个东西你靠语言去,叫做问;觅就是去寻找。寻找本性的时候,心你向外找永远找不到的,只能够自体,自己去看自己。你如果说:“我找到了一个东西”,那是不可能的。然后通过思维、言语去说也是说不出来的,所有的经论也好,包括窍诀也好,都是指示它。诱使你自己怎么体受和明白自己,不可能去找到一个什么东西,叫做“寂灭性中莫问觅。”因为到处是它,你怎么去找啊?找的意思就是到处中间有一个不同的它。现在用得着找吗?到处都是,怎么找啊?
大家总是把“寂灭性”想成一个安静,不是的,没有一个安静是的。说白了,什么都是,什么都不是。为什么叫什么都不是呢?你如果用观待的方式去找它,它就什么都不是;当你安静下来自体的时候,它就什么都是。所以“寂灭性中莫问觅”这句话很深的,你如果真的要弄清楚的话,那就要大圆满窍诀。但是我们不可能每个人一上去,一下就明白本性,那怎么办呢?还是要一步步地来。那要怎么来呢?
昔来尘镜未曾磨,今日分明须剖析。
“昔来”就是从来,尘就是现象,镜就是我们心的本性。为什么叫尘?客尘,就是这些现象都可以消失的,但是那种光明(镜子)本性永远不会消失。它虽然不消失,但是被这些现象全部覆盖住了,我们从来没有磨过。我们什么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所有的修行都是去磨那个镜子。先用很厉害的方式,很努力的方式,比如修五加行、打坐这些,实际上就是用凿子来打,打那些覆盖的东西。到后来的话,就再用砂纸来磨,最后用绢来擦。这些过程都是在把心弄得越来越清楚,但是我们从来不清楚这个东西,没有干过这种去打磨自己本性这种事,要怎么办呢?
要“今日分明须剖析”,他说这个《永嘉证道歌》就是要把这颗心,这颗明珠到底是什么,把它说清楚。我们的本性,他们称之为明珠,“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那个意思就是要我们用很多很多修行的对治性的方法,先把这些贪嗔痴慢疑所形成的这些障碍全部清除掉,然后本性就露出来了。有个最好的刚才说的方法,比如菩提心、视师如佛、单空这些全都去打磨它,让我们的觉知越来越清晰明亮。我们现在要慢慢来说它,然后我们在说的过程中,我们要去追求本质的时候,我们要去明白本质要明白:
谁无念?谁无生?若实无生无不生。
我们的心要么有念头,要么无念头,但我们现在就只能明白有念头和没有念头。我们可以明白我们没念头,特别是打坐的人达到一定的时候,我们可以知道我们没念头,心完全静下来了。然后不打坐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念头都有。我们能够明白是哪个在没念头?哪个在产生念头吗?明白吗?明白了就没事了。谁在让你有念头?谁在让你无念头?比如你睡觉了,谁在睡觉?你不能说我在睡觉,因为经过分析,“我”是不存在的。你用身体在睡觉?身体经过分析,也是不存在的。到底什么在睡觉?什么在产生念头?
你看禅宗参公案,谁在念佛?你看禅宗它们参话头,念佛是谁?紧守话头,念佛是谁,实际上就是谁无念,谁无生。但是你要真的明白了的时候,你会发现那个东西根本就没有什么生和无生、念头不念头的问题。我本来可以举些公案,但是时间来不及。什么公案呢?有人问黄檗禅师:“证悟的时候是有现象还是没有现象?”其实就是证悟的时候有念还是没有念?黄檗说:“你问这个问题,你就黄了,你问这个问题就说明你是二杆子,如果明白了本性,大如虚空,谈得上什么有念无念啊?有念也是,无念也是,有念无念都是。”
它说“若实无生无不生”,所以你明白了谁无念、谁无生的那个谁以后,若实就是照实说的话,那个时候,生和灭都是它,无生无不生,没有这个问题。有这个问题,是因为在分别心中去问,去问觅,在分别中间折腾,才会有:“哎呀,那个东西生还是无生?”当然我们有时候会去说它不生不灭,那是说它空性那一面。但是你把那不生不灭想象成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那叫断灭。那个不生不灭体现在哪里?就体现在这些生灭里面,色即是空,对不对?那也就是说,色它还是空嘛。就是生和不生,其实都是它。
所以你看六祖明白了本性,开始时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无所住在那个完全空性的层面的时候,就那个东西什么都不是。但是第二次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他就发现了这个东西能生万法、本自具足,那就说明它可以生嘛。“若实无生无不生”,无生就是空性,什么都不是;无不生,它可以显现出所有的一切出来。
唤取机关木人问,求佛施功早晚成。
这一句又是有几种不同说法的。古代人说我们的身体就像个木头人一样的,像个傀儡,它抽牵全因里头人,就好像一个线在带。是谁在带这个线呢?它有个机关。其实“唤取机关木人问”可以有两种理解,我先说第一种。如果你不去问那个木人,你去问那个机关,就是问那个本质谁在驱动它?这个时候就是真正的去求到了佛,求佛施功就是你去追逐这个本性,天天去参念佛是谁,或者安住于本性去六根自解脱,那么早晚走成了,从早到晚很快就成就了。
就是我们要去找谁在念佛?谁在吃饭?谁在睡觉?念佛的是谁?是谁在生念头?谁在没生念头?那个根本是什么?那个是牵动者,是机关,不是在身体上去用功,身体是木人。要唤取机关而不是要唤取木人,真正的驱动者——那个本质,才是叫佛。去求它,去用功,早晚就成。这是一种说法。
还有一种说法是倒过来的,它让你去“唤取机关木人问”的时候,去找机关的时候,却在身体上去用功,就不在本性上去找那个根本的驱动者,然后求佛施功早晚不成。因为永嘉禅师是温州人,温州话的“早晚成”是不可能的意思,就是你这样去求佛施功的话是不可能的。你求外在的佛,比如我们现在求佛,天天去向外在的佛磕头,不是求自己的本性,不是求那个根本的机关,求外面这些佛的话,这样是不可能成的,温州话叫“早晚成”。有这么一种说法。
两种说法实际上在说一种,就是我们一定要去找到根本,找到那个绝学无为的闲道人,这样才对。要去开悟,要去认知本性。那你说这个容易吗?如果我们普通人这一生做不到,那就是佛菩萨在骗我们。事实上这个东西,如果我们真地很用心按照次第这么去修,总有一天我们会做到这一点。这个上来,他好像很快,“顿觉了,如来禅,六度万行体中圆。”马上就来了。但是实际上永嘉禅师前面读了好多经论,最后还要看《维摩诘经》,他又没有一生出来,他妈妈把他往地上一摔就“顿觉了,如来禅”,他其实也有很长期的过程的。
但是你要快,你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比如出离心、菩提心、五加行这些,把业障清掉。通过单空的修行、视师如佛、菩提心这些,不会很难的。这里面关键是什么?关键你需要坚持下去,克服很多障碍,要有极强的出离心。第二个,真的是需要一个好的老师,因为你真的需要有人整你,你太顺了是不行的。还有人给你指点一些最关窍的地方。还有一个,你得有个修行的环境,因为我们现在这些人的修行环境太麻烦了,整天都干扰你,这样那样的骚扰你,把你弄过去弄过来,一会儿这个事情,一会儿那个事情,没有时间,没有环境给你修行。
如果你三样具备的话,烂船都有三斤钉。就是修修修,这么努力的修,哪怕没有证悟,也能往生十方世界,随意往来。这不是我说的,以前禅宗那些人参禅没有参透,但是已经参到很厉害的时候,临终的时候往生极乐世界随便,十方世界任何一个净土,你想去哪里去哪里。大家不要认为只有念佛才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是哦。比如我们修单空、修菩提心、修上师瑜伽的这些功德回向给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再加上每天念一点点的佛号,那么这些功德全部可以让自己去到西方极乐世界。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在中阴的时候,或者是临终中阴的时候,只要是念到佛号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我们有信愿力在体现。那个信愿力是什么呢?信愿力实际上就是要让自己在临终的时候,恶业不显现,去净土的那种愿力显现。然后我们平常这样努力的修行会把这些恶业基本上都搞干净的,然后剩下相续中最强的力量是什么?就是这些修行的力量。修行的力量你可以任意拿来用的,修行的力量就是可以自主的,你为什么不可以把它拿来用到让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如果一个人努力去修行,就算你不证悟,往生是没有问题的。这里举个例子,以前有个李奥贝纳广告公司,他们有一句广告词:伸手摘星,即使徒劳无功,亦不致一手污泥。就是这么拼命去求证悟,其实也是求往生的,往哪里呢?往净土里面的常寂光净土。就算常寂光净土去不了,我去个圣凡同居土也是没问题的(净土分四土:圣凡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那换句话说就是:弯弓射箭,就算没射到鹰,也射到麻雀;如果你往下面射,就只会射到抱鸡母(四川方言:母鸡)。
所以这个完全不会害人整人的,胆大的骑龙骑虎,胆小的骑个抱鸡母(四川方言:母鸡)。大家不要认为这个“哇,太难了!”不是这样的,你努力去追求,再差,烂船都有三斤钉。这个我并没有排斥净土,但是希望学净土的也不要排斥这些,其实所有的佛法根本都是一样的,都是相通的,而且都是可以互用的。
好,我们今天就说到这里。
【本文为听打初稿,未最终校对定稿,仅供交流学习,强烈建议对照录音阅读。】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永嘉证道歌》第01课
- 《永嘉证道歌》第03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