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昨天跟大家一起交流了“五重唯识观”的前面两个观,前面是遣虚存实观和舍滥留纯观。我们给大家发了一张纸,这是我在网上随便搜的关于“五重唯识观”的解释。这上面用的词汇可能不一定很准确,但是大体说明了这个意思。我是这样想的,我在说这些内容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够明了我说的这些词汇的含义。如果大家连这些词汇是什么都不知道,可能听了会完全不了解。这个纸上写的是“遣虚存实识”,实际上应该是“遣虚存实观”;这个“舍滥留纯识”应该是“舍滥留纯观”,因为是五重唯识观嘛。但是它要说“识”也可以,这是用词的问题。
我们昨天讲了两个观,遣虚存实观和舍滥留纯观。今天下午我们要交流剩下的三个:摄末归本观、隐劣显胜观、遣相证性观。唯识是一个大乘的修法,凡是在学大乘佛法或者修行大乘佛法的时候,前面都要有发愿,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发起菩提心(不管是造作的还是真实的)。然后我们一起来共同交流这个大乘的唯识学的五重唯识观。
我在讲的过程中间,如果是基础不牢的,唯识、中观学得比较少的,那就有点麻烦。我们以前讲过一些中观的单空的修行,上一次国庆节讲了《八识规矩颂》,大家如果对这些没有一定的了解(不一定要了解很深,但是起码要有基础的了解),听我昨天和今天讲的东西都会脑袋大,但是这也没关系,你先听,听完以后,慢慢再回去做一些这方面的知识的补充。因为这个五重唯识观,实际上已经是很多理论的一个最后总结。比如我们学物理的,理论物理一大堆,最后的实验物理就只是这样一个东西。
所以说,如果没有前面的一些理论基础,现在来听这些是有点麻烦。但是我会尽量把它弄得通俗化、浅白化。如果不懂,也没有关系,先听一听。如果是有修行基础的人,在讲到后面三个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因为我是随口说的,我跟大家一样,没有备课。这中间可能会有一些修行性的语言,夹在说话的中间,哗哗哗就出来了。可能中间的某一句话会对你有启发,会激发你对唯识、对中观的一些认识,很有可能是这样的。所以说,特别是有修行、有基础的人,要很认真地听。因为这里面讲到的这些东西,如果死死地去看,那是没有的,所以希望大家要用点心思来听。
我们昨天讲了遣虚存实观、舍滥留纯观。遣虚存实就是说,我们要对所觉知到的这些显现的物质性的觉受去掉。我说的不仅是想法,想法是很容易去掉的,比如我们通过中观的离一多因、有无生因去分析,就知道物质是不存在的。这里说到了中观的离一多因和有无生因,如果是没有学过的,你就是纳闷:“什么是离一多因?什么是有无生因啊?”那我就没办法了,如果我要再跟你们讲离一多因的话,那就不是两天的事了。我们每一年都会打两个禅七,五一节和国庆节,我们过一段时间以后,比如说明年,那个时候我们可能会重新回过头来讲中观,从基础讲起。因为有很多新师兄加入,他们可能对中观、唯识这些基础知识完全不懂,那时候我们就要重新开始讲这些。但是今天我们讲五重唯识观,那就没办法,如果再回去补课的话,不要说两天,二十天也不一定讲得完。
我们通过一些基础理论的分析,不仅仅是在理论上,而且要在觉受上认为这个东西根本就不是物质的,也不是上帝造的。我说的“这个东西”代表一切显现,不仅仅是这个杯子。一切显现根本就不是物质的,这不能够只是作为一个概念在我们的相续里面存在,因为概念是没有用的。你可以直接跟人家说:“一切显现都不是物质的!”但是你心里面的直接觉受根本不这样认为。那要怎么办呢?就要去修行我们以前讲的“四夺”,夺人夺境,我们讲过很多这类的方法。
然后在这种觉受中产生禅定,这是带有观的禅定。禅定有两种:一种是纯粹修止;这个是修观,你就坐在那里反复思维,观想用激光去穿对面的桌子、地板,或者自己的身体。慢慢地,你就会直接地觉得这些东西很虚,并非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物质。其实这就是开始生起觉得外境很假、很虚的感受了,这叫做觉受性的认识,跟概念性的认识是不同的。我们就是要培养这种觉受性的认识。
首先我们通过理论抉择,它真的完全是个假的。那我们为什么会感觉它是真的呢?是因为我们有执著,强烈的执著造成这样。那么怎么办呢?我们要通过思维和观想,去破坏这种执著。执著是假的,观想也是假的,但它们两个是相对的,这在《圆觉经》里面叫做“幻火烧空木”。这些东西确实是假的,但是在我的感受中,它就是存在的。我在头脑中经过分析,知道它完全没有任何原子分子的组成,只是一个幻象,但是我感觉它极其不幻,而且我的快乐、我的痛苦都是依据这些显现而来。
显现有两种,一种是前五识(眼耳鼻舌身)的显现,即是色蕴。这种带给我们的是痛。还有一种显现是受想行识,它带给我们的是苦。心灵上的是苦,身体上的是痛。身体通过哪五种感官来表达呢?就是通过眼耳鼻舌身。色会引发一些感受,但有些感受不一定是通过色引发的。比如我们回忆起过去受伤的时候,其实那个时候你身体根本没有受伤,但是你一想起来,就会觉得很痛苦的。我们的很多思维都跟色境有关系(即是跟眼耳鼻舌身有关系),但有一些也不一定是这样的。
那我们要怎么办呢?我们要减轻对这些色方面的执著。减轻的方式就是要修单空,我们以前教的“四夺”的方法很管用的。关键是我们很多人修了两天就不修了,他不去做这些事。那要怎么做呢?就是要每天坚持,刚刚开始的时候,从五分钟、半个小时开始,一天一天地坚持。到哪天你会发现:“哎呀!我感觉我坐的下面是空的!”以前上师他们讲,空性的初初开始的觉受,就是你觉得屁股下面好像是虚的。我记得曾经有个师兄,她把离一多因想通了,她跟我讲她在云门寺跑香的时候,她觉得脚下是虚的。那就是刚刚开始的那种空性的感受,你会觉得周围这些物质性的东西好像都是虚的,像全息影像一样。产生这些觉受以后,你就可以开始去由观入止了。
什么叫做由观入止呢?就是我通过思维、观想,我觉得周围的这些色境不是真实的,只是一些假象,像梦一样的东西。产生这种感受以后,我就延续这种感受。延续它,并不是要天天去想:如梦如幻,如梦如幻……这样太累了。这个感受产生以后,你轻轻地保持这个感受就可以了,保持它,让它深入扩展。
它会扩展到什么样的程度呢?你去修了就会知道!扩展到很厉害的时候,你在岩石上一按就是一个手印,非常厉害的时候就会这样。但是我们做不做得到呢?我们感受了两天——它明明是很实在嘛!
觉得它很实在的原因是什么?就是我们前面的遣虚存实的思维没有做好。我们通过离一多因去分析,真的找不到组成它的最小的东西。其实你在概念上已经认同它是假的,它像梦一样,是通过我们的心的执著捏造出来的东西。“通过我们的心捏造出来”的意思是什么?它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本质,它一定要借助我的心去执著它才会有,是这个意思。
所以说你产生这些感受以后,就在这上面去延续和扩展这些感受。这个扩展的方式就是夺人、夺境、人境俱夺、人境俱不夺。这个叫做扩展,然后深入的话,就是你这个感受越来越深,虚和假的这种感觉越来越真。这样我们就会从物化的心灵中慢慢开始脱离,你会发现你附着在这上面的很多痛苦和欢乐会减轻。减轻了以后,你不是没有欢乐,你会更欢乐,这种欢乐叫做“自在”。
真的有作用哦,这不是开玩笑的!比如我昨天举的例子,我非常爱我的女儿,我一想起她的样子,我心里好温暖啊!但我也知道这毕竟是一种执著,我就会经常拿着她的照片观想她完全是我的心捏造出来的东西,像梦中一样的东西。慢慢地我附著在这上面的执著就会减轻,但是我对她的爱并没有因此而减轻。
宗萨仁波切是一位很伟大的成就者,我记得他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佛法不是一个道德观,也不是儒家所说的仁爱这些东西。虽然佛法的基础层面有这些因素,但真正的佛法是摧毁偏执的一种艺术!”所以我们现在做的这些事,实际上就是要摧毁我们内心里面的偏执。这些偏执并非只是概念那么简单,我们心里面的各种各样的偏执太多了!我们以苦为乐,沉醉于一些毫无意义的事物中间,导致了很多的痛苦。生活的意义变得非常的狭隘,有时候甚至是无聊。
我们去回忆前半生的很多为之而痛苦的事物,现在是不是毫无意义?你们回去好好想一想。当然,你可能会觉得有些事物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你很深细地按照佛法的经论去思维,你会发现我们过去为之而痛苦或欢乐的一些事物,实际上根本是毫无意义的。它就是一些迷惑、无明操纵着你,让你不由自主地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我们现在很多人的行为都是毫无目的性的,跟着感觉走。感觉让他痛苦,他就痛苦;感觉让他快乐,他就快乐。
我们很多人进入佛门的原因,是他觉得佛法可以照顾他的某种感觉,可以让他以前不能实现的感觉得到实现。比如说我们觉得:供养了以后,可能买六合彩比较容易中。有些人经常鼓动别人去学院发心:“你只要到学院去发心,发了心以后,你回来做什么生意都可以成功!”我心里想:做军火生意可不可以?当然,供养布施真的是有很大的功德,这个不假,佛陀也这样说。但你如果仅仅是为了这个东西的话,你学佛就偏了,你无非是培养了更多其他的偏执而已,从一种偏执换到另一种偏执。
所以说,真正的学佛,你一定要去明白,它对我们的身心相续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是不是真的可以兑现佛陀所开给我们的那张支票——超脱生死,离开八苦,进入涅槃寂静。是不是会这样?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为了做到这样我们应该要怎么样去做?是不是仅仅磕个头,到处跑一跑,嘴里面吼点菩提心之类的话,就可以了?闻思修行是不是真的成了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我们是不是在拿佛法来点缀我们的世俗生活,让它显得柔软一点?
当然,你说如果只是把佛法拿来点缀自己的世俗生活,有没有好处呢?肯定还是有一定好处的,总比去夜总会好嘛,总比整天去打麻将赌博好嘛。但是,佛法本来应该起到让你彻底解脱的作用,而你把这么一个大西瓜变成了一个芝麻;你本来可以带走一座金山,结果你只拿了两个糖果,这是对人生的一种浪费!你说:“浪费就浪费了,我无所谓,我有布施心。”这个布施心不行哦,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你会无穷无尽地轮回!这非常吓人的!既然你相信佛陀是真的,那么轮回就是真的,很可怕。
所以说,我们得珍惜我们的生命啊!我们现在很多师兄们都已经年龄很大了,三四十岁、四五十岁了都有的,没有多少年了。上师老人家慈诚罗珠堪布讲过《生活的目的和生活的方式》,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解脱,为了解脱你可以有些生活的方式,你可以去赚钱、你可以去工作。但是记住,我们去工作也好,我们去赚钱也好,我们做这些事的目的是为了解脱。我们并不排斥生活中的汽车、别墅,或者一些文艺作品,不排斥这些东西。但是如果这些东西跟我们的解脱形成冲突(过分贪着就会形成冲突),那么我们一定要懂得取舍,一定要把付诸于这些世法上的心思拉回来,用于解脱。否则的话,到了年老的时候,你后悔都来不及。到了年老的时候,人的头脑会非常难以接受新鲜事物。你去思考这些道理,根本就想不通;你要去禅定的话,更不可能。年老跟年轻的区别,我现在有很深的体会。我看起来好像头发还没有白,实际上快五十岁了,很多年老的症状已经在我身上开始体现,所以我知道年轻跟年老有很大的区别。
我自己也修行了那么多年了,都有那么大的区别。如果大家还不抓紧的话,真的到了年老或者是死亡的时候,喊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有时候去医院看那些病人,好像死了以后很安详,我们说:“他安详地去了。”他安详吗?那是他的样子很安详,而他心识上的痛苦你根本不知道,佛陀说这就像“生龟脱壳”!就是用老虎钳把乌龟上下钳住,然后用火去烧它的屁股,烧得它疼得不得了,它就往前冲,一个肉团子就冲出来了,会痛到这样的程度!人死的时候,心识和肉体分解的痛苦就是这样的。这是佛陀的原话——生龟脱壳。这个时候,你的房子、你的汽车、你的情爱,有用吗?死亡了以后,如果是堕入地狱的话,比生龟脱壳还要痛苦很多倍!大家可能认为这是威胁大家。没有威胁的,真的没有威胁!如果是禅定很好的人,他直接就可以用神通看到。
不用地狱那么深刻,去看那些饿鬼就吓死你了。我们有很多老年人,作为人道的生命力已经开始减弱,另一道的生命力开始浮现的时候,他会看到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的,很丑很丑。如果仅仅是眼识的丑,他也会觉得没什么,但实际上他能够看到的东西是因为他内在的业力开始浮现了。内在的业力会造成他生起相应的感受,那个感受会难受得不得了!如果你是一个身体很正常的人,你看到这些很丑的东西,你可以不看嘛,或者习惯了也没什么嘛。比如我们都嫌大粪臭,但是农民看多了大粪,他就不觉得它臭。但不是这样的,他内在有感受,那个感受会极其折磨人。我们这个贪婪的时代的人,饿鬼的性质是非常严重的,什么都要往里面拿,汽车、别墅,最厉害的是情爱。情爱过度了,那实际上就是饿鬼的因。情爱弄深了,就会产生求不得苦、爱别离苦。当一个人孤单的时候,就承受孤单的煎熬。这些都是属于饿鬼类的痛苦,由贪欲造成的。
所以说如果不去修行,不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在人道的时候似乎还是能够抵抗,但是如果到了饿鬼道、地狱,或者死亡了以后,算总账的时候,几千亿的存款都等于零。为了明年要吃什么,我们都可以费很大的劲,可以不顾一切,但是明明我们一定会死这个事,我们却不关心。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所以说有些菩萨常啼啊,看到满大街到处都是饿鬼,到处都是要下地狱的。佛陀说,在他那个时代,能够上去的如爪上土,一定要下去的如大地土,那个比例非常的吓人。
如果是一个天人,他能够看得很远的话,他会知道我们是一群幸运儿。因为我们在这个思想非常混乱的时代遇到佛法,而且能够信受它,而且能够在元旦节跑来听这些——很了不起!随喜!所以说我们要珍惜。
话题又扯远了,这好像跟舍滥留纯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因为这方面的感触太深了。我自己学了那么多年,跟各地的师兄打交道,看到这些东西太多了,很多人都没有真正把心思用去修行。所以发了那么大通的感叹,或者叫做牢骚,
通过遣虚存实的观修,达到一定程度以后,这个时候我们会觉得周围如梦如幻。这个时候我们的心会轻松很多,好像是坐在影子上一样,人也很轻快。特别是前期的五加行修得好的,有足够的资粮,业障也已经清除了,这个时候再修遣虚存实这种单空的修行,你会感到修行非常有意思。你就不会觉得它苦,你会发现其实佛法不是那么呆板的,它很灵活很美妙。这个时候就真的是像电影里面的老和尚经常说的:妙哉,妙哉!你不但会精神愉悦,而且连身体都会产生愉悦,有时候甚至可能产生菩萨的那种内触妙乐。整天都很舒服,吃东西、喝水都会很舒服,你会觉得世界原来这么美好,所有的痛苦烟消云散。
遣虚存实这一步就可以做到这样。虽然它离证悟还很远,但是它都可以有这样的效果。但是我们现在有多少人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呢?对着镜子问问自己,摸摸自己的心。其实这些教法,上师们都已经教了很多了,慈诚罗珠堪布的《慧灯之光》讲这些都已经讲了很多,我们有多少人看了以后照着去做的?几乎没有!大家在佛教圈子里面凑在一起,整天说你不对、他不妥,谁最虔诚、谁不虔诚……哎!扯淡的很多,就是没有把心思用于真正的修行,而是互相谈对方不妥。对方不妥关你什么事啊?对方不妥,是他下地狱,你应该同情他,你不妥才麻烦的嘛。所以我们的心思一定要用于修行!
第二个“舍滥留纯”,就是你产生虚幻感的时候,它还是有现象出现的,你的注意力不应该放在这些虚假的相上。我们昨天说了“四分”嘛:它的样子是相分;能够产生它的能力是见分;总的能力是自证分;自证分的这种清明的作用就叫做证自证分。这“四分”可以用于眼识,也可以用于耳识,也可以用于意识……我们都可以这样去用。
什么叫做舍滥留纯呢?就是在观修的时候,注意力不去管那些现起,把它当成梦中一样的东西。经过前期的训练,显现已经是如梦如幻了。但如梦跟如幻是有差别的,如幻是有现起的;如梦的话,你醒来以后,那些东西会消失的。你要觉得这些东西是像梦一样的现起,一旦我醒来,它就没有了。虽然我现在没醒,但是我心里的倾向还是认定它应该消失,消失才是对的。我的注意力放在我的觉知上,我知道有显现,但是我不去喂养它。心喂养外境的话,外境会越来越强大的。
什么叫做“心喂养外境”呢?我们对它的贪爱和嗔恨是最大的喂养。你如果把心里面的嗔恨(见分的力量)消灭了以后,就永远没有你嗔恨的外境出现。但是如果你只是把外境去掉了一个,而内在的见分不去掉的话,它会有不同的东西出来。你不嗔恨这个,还会嗔恨那个。
通过舍滥留纯,把相分忽略掉以后,我们要开始找见分的麻烦,也就是找我们对外界的认知力的麻烦,不能让我们的认知力里面含有其他的东西,明不明白啊?什么叫做“不能让认知力含有其他的东西”呢?如果我的心完全没有嗔恨,很清明地知道周围的情况的时候,那是一种明知定。我知道周围的情况,但是我的注意力放在我的明知上。我知道外面的现象完全是虚假的,我的心不为所动,它现起就现起,消失就消失,我不管。这时候我的明知里面没有含其他的东西,它很清楚明白,最多有个总的无明。这个总的无明是因为我不知道本性是什么,但是我没有贪、嗔之类的烦恼。但是我们出了定以后,我们的心就麻烦了。我们看到外境,贪就上去了,嗔也上去了,各种各样纠结就出来了。
也就是说我们去了知外界这些东西的时候,带有很多其他的心所。这个问题要在第四个观(隐劣显胜观)这里面来解决,但我们现在先不说这个,先说“摄末归本”。摄末归本就是我不注意相分了,我觉得它完全像梦一样。虽然它有现起,但是我禅定很深的时侯,它会消失;或者我醒过来以后,它也会消失。这些东西还像梦一样,表明我们还没有醒。我们打坐的目的就是为了醒,醒了以后它会消失。
当外境消失了以后,是不是“摄末归本”了呢?如果从心识的角度来讲,就可以说是摄末归本了。我们要怎么去做到摄末归本?第一,我们的注意力不要放在相分上;第二,我们要去延续这种力量。我们的注意力不但不在相分这上面,还要关注我们禅定的目标。关注我们禅定的目标,相分一定会消失的。只要相分消失了,注意这个具体目标的见分也会消失。然后剩下能够产生相分和见分的总的力量,它会不会消失呢?不会消失,那它是什么呢?
好了,这是比较根本的问题了。你说“摄末归本”嘛,“末”是见分和相分,那么“本”是什么呢?也就是能够产生这一切幻相的那个东西是什么呢?我们昨天说过,假必依实,相分、见分都是假的,那么“实”到底是什么?外在的现象和产生现象的具体力量消失了,它的“本”是什么?用一个词汇可以说是“自证分”,但自证分到底是什么呢?
好了,各个宗派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的说法。如果认为这个自证分就是心识的刹那……为什么要说心识的刹那呢?因为心的作用一定要有时间性,比如我们去想一个事情、去观察一个东西,我们不承认它是物质的运动,只承认是心识的显现,那么它肯定要有时间性,有连续性。不可能我一看到它,然后它马上消失。我想一个事情,要想清楚的话,也要想一段时间的,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的。那么心识作用的组成部分是什么呢?它肯定是由一刹那、一刹那组成的。小乘和随理唯识认为这个刹那就是“体”,他们认为它是不会坏的。因为假如这个本体坏了、没有了,那怎么还能现起其他的东西呢?所以它在胜义中都是不坏的。这就是小乘说的无分刹那,我们随理唯识也是认为这个无分刹那是不坏的。
随理唯识跟小乘的区别,是对境是否存在的问题。小乘认为对境是由无方微尘组成的;随理唯识认为外境根本就是没有的,无方微尘是绝对没有的,只存在无分刹那。这个刹那要小到什么样的程度呢?要小到完全无分的程度。因为只要有分的话,它就不会是最基本的单位。那个最基本的单位一定要无分才行。
然后再往前走,如果你用中观的理论去破,认为这个自证分(产生一切的根本能力)不是刹那,而是空性的,这就变成了中观。所以《入行论》第九品一开始就是破自证分,它要搞清楚产生这些现象的本体到底是什么样的?如果说它是空性的,这就变成了中观。
然后再往上走一步,空性怎么能显现这些东西呢?空性中间应该有一种力量。因为虽然这些现象是假的,但它毕竟有,你能看到嘛。那么这个基础力量就是光明!绝对不是这个灯泡的光明。因为在黑暗中我们能够看到黑暗,它也是一种力量,那个力量就是光明。所以黑暗是由光明产生的。如果达到这个见解,就成了他空中观。如果把这个光明也彻底搞清楚了,而且认为它跟空性是一个东西,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大圆满的见解。
见解上是这样的,要具体去体会它的话,那就有很多方法了,每一个层次的见解都有相应的修行方法。很多师兄可能有这方面的见解,但是能够运用于身心相续的,估计很少,基本上都是背书。当然背书也非常好,但是如果不拿来用的话,非常浪费!
那么摄末归本要怎么去做呢?首先要有见解,在这里我们学的是唯识的五重唯识观,它的见解就是我们有一种产生一切的力量。你不用管它是刹那还是光明,或者是明空双运,不能去想这些。如果你去想,就变成思维。你只需要把不停往外攀缘、显发的力量平静下来(这就是所谓的禅定)。你只有通过禅定把这些不停地动的力量平静下来以后,你才能看到这个“本”是什么。
如果心老是在动,你怎么看啊?一会儿显现出美女,一会儿又显现汽车,还有八千万人民币等着我去拿……这样你就不能舍“末”。这些作用就是“末”,各种各样的相都是“末”。相有五根前的自相,也有我们意识中的遣余的相,比如我们的思维和感受。如果心在各种的感受和痛苦中不停地运转,这样也没有办法从作用归到本体里面去。归到本体上,你才能做到真正的观心,不然就只是观心的作用。
我们经常说“观心、观心”,你怎么观心啊?只是“观心”两个字而已。当你不停地在想的时候,你观不了心的,你观的只是心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先去修禅定,把心锻炼得像镜子一样明亮。那些念头只是镜子上面起来,而你的心的明亮的能力不丢失,这时候你才有可能去观心。否则你一坐下,念头不停地飚;如果不飚的时候,就睡着了。这是两个极端,这样不行的。
所以说“摄末归本”的意思就是要把作用停下来,这要怎么去完成呢?通过禅定去完成!有了禅定以后,你要带着见解去观察你的心,这是见地跟禅定的结合。如果你不带着见解去观心的话,你往往会陷入无记,即是观很少,只有止。这是谁都可以修的,外道也有禅定。它只是不思维而已,没有其他作用。
禅定很厉害,摄末归本的时候,这些东西都会消失。二禅以上,眼睛就不再看了,身体的沉重的觉受也没有了,那种轻安的感受真是舒服,爽得不得了。但是你的心对产生这些东西的本质没有观点。有了观点以后的话,你就会放弃一些东西。比如说我们在禅定中间会产生三种作用:乐、明、无念。“乐”就是非常的快乐,爽啊,很喜欢打坐!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特别是在一些加持力比较大的地方,而且五加行修得好的,很快就会有快乐的感受,而且这个乐受会越来越深。但你会知道这是不对的,要消灭它。这一步的修行表现在第四观(隐劣显胜),因为这五个观其实不一定是次第性的,有些作用是并列的。你在做前面的观的时候,后面的观也融汇在里面,实际上是这样的。
如果你不带着见解,禅定就变成一种“乐”或者“明”。明的时候,你会突然发现自己有神通了,隔壁的耗子在打架你都知道了。虚云老和尚开悟的前夕,他在高旻寺打坐,隔壁的香灯师小解他都看到了,外面的人物他都看得到。很多修行人都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可以听到很远的东西,几百米、几千米以外的蚂蚁打架都听得到。那个明的力量非常利害!
他也知道这个其实也是不对的,这只是一种作用(相分),我们要从这里归到“本”上去。本不是这个,这是本的一种作用。自证分产生相分,就象蜗牛头上产生两只角一样,唯识里面经常这样说的。自证分就是我们心里面能够显现出外景的能力,那个是世界的本质。我们要在禅修中消灭这些现象,回到本质上去——摄末归本!“摄末”不是“不要末”,而是收摄的意思。怎么去完成呢?——禅定!
还有一个误区是无念,我们最容易上当的。完全没有念头了,这个时候是不是根本呢?不一定,如果没有见地,这就陷死在阿赖耶识里面。我们经常说要区别阿赖耶识跟法性的作用,这个区别就是在这里体现。这个一讲,马上就变成大圆满的窍诀,我也不会。他这时候完全没有念头,心又清晰,很像证悟了,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是证悟。但实际上是不一定的。这个内容很深,大家以后可以去请堪布给你讲讲窍诀。这样一下就真的可以知道“本”是什么,到“摄末归本”这里就可以证悟(只要你把这个“本”抓准确了)。
但是在唯识的观点里面,他说这个“本”就是无分刹那,这就导致没有办法证悟。起码要走到空性的层面,才能够证悟。你如果把空性“拿”牢固了,它本身就是光明,它们是一样的。当你很深刻地体会到,并且能安住于明空双运的时候,你就证悟了大圆满。就是这么简单,在“摄末归本”这里就可以证悟。但唯识里面的见地认为这个“本体”还是一个无分刹那。(当然,我们汉传的唯识不这样讲,他说你这是污蔑我!)
但我们去分析的时候,可以这样去分析的,这样可以破除我们内心的很多执著。我们认为就是有这样一种力量,分析到最后,它只能是刹那。因为事物总是有因有果的,总会有个东西在动嘛。为了找这个东西,从古到今所有的科学家费了多大的力呀!牛顿说事物是按照力学规律这样来运转,那么推动第一下运转的是什么呢?找到半天都找不到,最后他说是上帝,所以牛顿信了宗教,爱因斯坦也信了宗教。
最根本第一因是什么?佛教说:通过修行的方式,你可以知道第一因。这个“本”就是第一因,一切都是从那里出来,也在那里消失。我们给它安立了很多名词,比如“法界”。某位大德圆寂了,我们经常说:他消失在法界中。这个词汇的意思是说,他已经明白法界了,他可以消失在法界中。
其实我们死了以后,我们的肉体也是消失在法界中间,但是我们的心识不安心在法界里面(因为不知道这个是法界),赶快出来又继续轮回,换个身体再来过。这一世是人的身体,下一世就不知道什么身体了。就这样搞,出去、进来,进来、出去……其实我们每天都有一次进出的,在睡梦中有可能回到法性,因为睡梦中阴有一刹那是纯粹的法性。但是由于我们不认知,所以没有办法安住,马上又出来了,又开始轮回。我们的心流连在这些现象中间,这就是所谓的轮回。我们回去了以后,是不是没有现象了呢?不是,有现象,但是我们不再流连了,那时候叫“随缘自在、任运自成”,根本不加造作。“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这是我们汉人最熟悉的《坛经》里讲的。
六祖有两次证悟,第一次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跑到五祖那里写了一个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个时候纯粹就是空性的见解,而且从修证的角度来说,估计还是单空——什么都没有。也有可能是证悟了真正的空性,但是在说法上绝对没有说出光明来(没有说作用)。后来五祖弘忍用袈裟把他围住,重新给他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他一下就明白了,马上就说“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他自己说“本来无一物”,现在又说“能生万法”,矛盾的嘛,是吧?然后又说“本自具足”。本来无一物,还具足什么呢?两个说法在语句上好像是冲突的,实际上根本不是冲突的,他前面说的是空性,后面说的是光明。二转、三转被他一把抓完,所以他肯定是证悟者。而且后面的证悟才算是比较踏实、彻底。后来五祖弘忍摇着船送他走,说“我来渡你。”六祖说:“不用了,师父领进门,我自渡”……他证悟到这样的境界,他还要去四会那个地方保任了十四年。然后他到了光孝寺,有个“风动,幡动,仁者心动”的故事,然后才开始弘法。“风动,幡动,仁者心动”,实际上就是我们讲的唯识的意思。
“摄末归本”就是要把现象去掉,去找到“本”。这个只是五重唯识观的第三重,第三重都已经可以通到根本上去了。但由于它的见地不一定是根本,因为它认为这个“本”是无分刹那,就是说这种力量就是刹那。这个刹那还是一种执著,是一种“有”,连空性都没有做到。所以说随理唯识的见解是不能够解脱的。
但我们汉传里面不承认自己是随理唯识,它也确实不是随理唯识。但是由于我们后期的一些讲法没有那么详尽,搞得很多人读唯识的时候很模糊,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大量的词汇在头脑里滚来滚去(我家里面的那些唯识书籍堆积如山)。由于不修行,这就变成了概念解释概念,书本解释书本。然后你就从云里到雾里,再从雾里到云里。它太高深了,为什么呢?因为你看不懂。这样不行,这样就失去佛法的意义了。所有的经论一定要指导我们去认识真相和达到真相,这样它才发挥了它的作用。如果仅仅成为一种学问、一种文化,那就像是拿了一盘很好的美食给你,你闻了一下味道,然后把它端走。这样不对,要把它吃下去。
“摄末归本”就是这样的,我们修的时候是通过带有见地的禅定去修,这样才行。如果不这样,要出麻烦的。带着见地去修禅定,这就是我们要长期去做事情。要带着什么样的见地?受、想、行(暂时不说“识”,我们做不到),这几个东西实际上都是“末”。快乐、痛苦、无记,这是属于受蕴;想蕴就是各种各样的思维;行蕴就是各种各样的心态,纠结、痛苦、贪爱……这些都是属于“末”。但是我们不要歧视它,要让它归本。归本是什么意思?就是让它停下来。
这有几种方式,一种是靠禅定死死地把它盖住。这也叫摄末归本,这是靠定的方式。还有一种就是去破坏它的相分,把它对治掉,这样也能归本。这是负面的力量,来一个正面的力量把它消灭了,正负消失,幻火烧空木,回到本源。这个大家应该能够理解,起码在概念上能理解。在修行中怎么去体会呢?比如生起一个贪念,我看到美女就流口水,但是我马上调起正确的念头,感受她的空性。包括美女引发的我这种贪的感受,它也是一个相分,也是空性的,然后它开始消失。但心的那种能够贪的能力还是没有消失,只是我不贪了。这叫摄末归本。这在禅定中可以做,在行为上也可以做。这实际上就是后面的“隐劣显胜”。
什么叫做“隐劣显胜”呢?八个心王都有相应的心所,上次说《八识规矩颂》的时候说过。心王就是心的八种能力:眼、耳、鼻、舌、身——五种能力;意识——第六种能力;末那识(执我)——第七种能力;能够收进去、放出来的最根本的阿赖耶识——第八种能力。八种能力就是八个心王。每一个心王都有相应的一些心所,前五识有三十四个心所,意识有五十一个心所。(全部心所一共有五十一个。心所就是各种各样的情绪,心的运动,比如贪、嗔、愤怒、忌妒,随烦恼、根本烦恼,善、恶、无记的都有,一共有五十一个。)然后,末那识有十八个心所,阿赖耶识只有五个心所。
那么“隐劣显胜”的意思是什么?它说那些心所是很差劲的,你不能让那些心所出来,只能保留心王——隐劣显胜。实际上它还是要我们去归本而已,是这个意思。那么这个和前面的“摄末归本”有什么区别呢?这两个观不是重复了吗?这有两个原因。
前面的“摄末归本”是体用相对,我们要舍用取体。“末”就是用(相分和见分),把它消失掉,回到本体里面去,这叫摄末归本。后面的“隐劣显胜”为什么要把心所灭掉,而留下心王呢?因为这里主要针对的是我们的行蕴。
我们的行蕴太吓人了!我们很多人在座上是很慈悲的,在座上很容易变成菩萨的。修到一定的时候,心相续很柔软,看到什么都是好的,心里面舒服得不得了。但是出了坐以后,一个电话,马上就变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经过长期的菩提心的薰习,我们做不到舍掉一些恶劣的心所,让自己的心恢复宁静。心王没有心所的时候就是很宁静的,所以说我们得让肆虐我们心灵的各种各样的心所消去,甚至善的也要消去。我们平常要保持善的心所,但到了后来连善的执著都要消去,让我们的心恢复宁静,这样才能够完成真正的“隐劣显胜”。
这些心所,我们都要去掉,也就是要去掉心的各种作用,但这些作用主要集中在行蕴上。因为虽然前五识也有带动其他的心所,比如我看到一个东西,马上会贪爱上去。我们在修行中,很容易把这个去掉。我们在打坐中,面前的东西可能会消失。它消失了,我对它的贪爱自然也就消失了。但是我们不打坐修行的时候,情绪根本不受控制,非常难受,经常会弄得自己很痛苦。而且我们还要意识到:我们痛苦的时候,这些心所要消去;我们不痛苦时侯,这样的心所也是要消去的。暂时的欢乐和安宁,我们会很喜欢,非常贪着一些让我们暂时获得快乐的东西。而且这些快乐的东西,往往在道德层面上、人伦层面上是极其如理如法的,大家都会称赞你,你自己也很满足。如果它不无常,它一直下去的话,那也可以,你尽量去满足。但关键是如果它明天变了,怎么办呢?谁都不去想这些问题。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心所的一种作用,所以一定要把它去掉。“隐劣显胜”主要针对我们的行蕴和受蕴。
那你说我怎么去修行呢?你说得那么容易,但我就是修行不了。修行分两种,一种就是菩提心,长期地思维菩提心。这突显了菩提心的作用,菩提心在对治行蕴方面是非常有力量的。而我们很多人忽视这个,我们认为所谓的实修就是一定要去打坐,要修禅定。很多人可以禅定修得很好,但是行蕴一塌糊涂,连个好人都不是。他认为自己很有禅定,很有水平,人家稍微一得罪他,马上鬼火直冒。在处理人和人之间的事的时候,充满了自私、狭隘,甚至卑鄙。这就是行蕴上的菩提心不够,起码你不是个好人。你连好人都不是,你要做菩萨,这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说这要大量靠菩提心去做,一定要去解决这个问题。
菩提心有很多种修法,主要是通过思维,也有呼吸的修法,以前我们也讲过很多。把好的东西呼出去利益别人;坏的东西吸进来,马上就空了,然后再呼出去利益别人。养成这种利益别人的串习。通过禅定这样修菩提心,修久了以后,人家坐在你旁边就会觉得舒服。因为一切境相由心现,真的会这样的。长期的心念会带来很多变化的,一个长期充满嗔恨和忌妒的人,他的面相是不一样的。当然这不绝对,太绝对了也麻烦,但大部分是这样的。我们经常说“相由心生”,经常在慈爱状态里面,那个人真的是会慈眉善目的。一年不行、两年不行,但是五年、六年、十年以后,就会全变完。以前一些很凶神恶煞的将军进入了佛门,长期这样熏习,出来一看,完全失去了战斗力!一看就知道是很清净的修行人。长期修行出来的跟嘴上说出来的是两回事,我这种是属于嘴上说出来的,人家是修出来的,有差别。这是菩提心的修法。
隐劣显胜还有一个修行方法。我们有八个心王,它这里所说的王所相对,只说了心所与心王的差别。实际上在我看来,修隐劣显胜观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回到最根本的心王——阿赖耶识。(它这上面没有解释,是我附加上去的。)特别是我们要修大圆满的,最好是让自己的前六识都停息下来。那么我们的末那识会不会停息下来呢?末那识太幽微了,它停不下来的。如果能把它停下来,那你就牛了。实际上你根本就观察不到它。阿赖耶识之所以成立,就是因为有末那识,不然它就不能叫阿赖耶识,它们两个是夫妻档。所以说,我们回到阿赖耶识里面的时候,我们还是有末那识。回到阿赖耶识的时候,心非常的平静。但是这个时候我们是可以有观力的,我们可以调起一部分意识去观,这叫做侧面意识或者侦察意识。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有见地,然后调动自己的心,以心明心,我们就有可能会发现本质。
所以说在“隐劣显胜”这里,我觉得前面的六个识都是“劣”。在阿赖耶识的层面,从修证的角度来说,它是比较殊胜的(“胜”就是好的意思)。所以他们说修到四禅的时候,是最好证悟的,就是这个原因。前六识完全都停下来了,眼睛不再看了,耳朵不再听了,身体的感受没有了,但他并不是没有光明、没有觉受。不是的,他有觉受,即是阿赖耶识的觉受。在这个觉受里面,也可以产生观的力量的。意识轻轻一动,让心去看它自己是什么。这个时候就不是去想它是什么。如果去想的话,你把地球想爆了,你也想不出来它是什么。因为想是“用”,靠想是回不到“本”上去的。前六识的那些力量都是从阿赖耶识里面出来的,阿赖耶识比它们更加根本。
所以说,其实在修行上,“隐劣显胜”和“摄末归本”有并列性,不见得是次第性。但是它们也有次第性,因为如果我们把“摄末归本”做得很好,在禅定上修得很好的话,我们就可以回到阿赖耶识的状态里面去,就可以知道阿赖耶识是什么。以前慈诚罗珠堪布教我们怎么去认识阿赖耶识,他说:“你去跑,跑到你完全没有气了,停下来,那就是阿赖耶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的意识是需要气去帮忙的,没有气的话,没有办法想的。其实我们的心不想了,那就是阿赖耶识。这时候的前五识是什么呢?前五识如果没有意识的帮忙,它也只是现起而已,它就是阿赖耶识的工具。当前五识消失了的时候,阿赖耶识会不会有显现呢?它也会显现的,比如一片大空、识无边,就是四空定之类的。那么你一定会问:“阿赖耶识到底是个啥呢?”它就是法性!因为你问的是“到底”嘛,你会发现阿赖耶识啥都不是。阿赖耶识啥都不是的话,从阿赖耶识显发出来的眼识、耳识、意识这些到底是啥呢?它其实也啥都不是!那它到底是什么呢?只能说它是法性,是光明。所以那些证悟了的人,你问他什么是证悟,他说:“这(任何现象)就是证悟。除了它还有什么是证悟?!”他这样跟你讲,他是在境界中说这个话。对于我们这些没有证悟的人“哇,有没有搞错啊,这么简单?”我们就会这么说。
那我们要怎么去做呢?我们要带着见地去进行禅定,要把前六识收摄进去,摄末归本,或者隐劣显胜。这是一种方法,还有一种就是依靠上师的一些窍诀。也许不通过“摄末归本”的方式,而通过上师的窍诀,在散乱中也可以证悟。但这种人很少很少。靠很大的福报和加持,一下子就明白:哦,原来是这个!他还没有修证到非常适合证悟的那种状态(阿赖耶的状态),就可以证悟了。但那个证悟很浅,为了让证悟更深,他还一样得要去做这些事——摄末归本、隐劣显胜。
一个根本的作用出来了纷繁复杂的各种现象,把这些现象消失了,再回到根本里面去。这个根本里面,如果在定中,它就是没有显现的,这个叫做什么?——法性定!我们经常说“在法性定里面,一切庸俗显现都消失了”,就是这个原因。这叫做“摄末归本”,也可以叫做“隐劣显胜”。达到极点就是这样的。
但在五重唯识观里面,它并不是这样的,它只是修行过程中的一种方法。摄末归本,有可能是归到无分刹那里面。隐劣显胜(王所相对)就是作用的外在消失了,回到作用的根本上去。它既有遣除,也有保留。
五重唯识观实际上就是描述我们修行的一个过程,是我们修行的指导书。由于它用的语言太过简略,所以我们根本看不懂,也不知道到底要做什么。其实前面的这四个观,我们以前讲中观的时候都讲过,只是没有像它这样一层一层地分析:首先要把相分去掉,心的注意力不能放在相分上,要觉得它根本就没有的;然后在这个过程中间就会出现“摄末归本”。你觉得它没有的时候,但这些东西都还在,那么产生这些东西的是什么呢?你就会安静地去追溯,这种追溯就有点像禅宗里面参“念佛的是谁”。念佛的是谁,产生杯子的是谁,产生我们身体的是谁,产生一切的是谁……这样参下去。去追逐这个东西,就是摄末归本。因为这个“谁”一定不是外在的相分,它一定是产生相分的那个力量。那么这个力量是什么呢,它是谁,我不知道,我去参它,就叫做“参话头”。
但是我现在不参它,我要去摄末归本,我先假定有一个“本”在那里。我不知道它是什么,也许它是无分刹那,也许它是空性,也许它是光明,也许它是明空双运。在概念上我虽然知道了,但是在觉受中不知道。我先假定有一个“本”,然后我消失掉这些相分,回到根本上去,这就叫做“摄末归本”。
为了这个的顺利完成,我一定要在平常的时候把我这些恶劣的心所全部去掉,这就叫做“隐劣显胜”。这两个,一个是座中的摄末归本,一个是行蕴中的菩提心的修行。让所有的恶劣的、好的显现全部逐渐地回去,这时候我们就有可能回到最根本的本质上去。
这个最根本的本质是什么呢?最根本的本质就是最后一个观,叫做“遣相证性”。遣相证性,如果我们用二转法论的说法,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之后是什么呢?二转法轮不讲了,三转法轮就说:所有相去掉了以后,剩下的是法性,或者叫光明,在唯识里面叫做圆成实。
遍计所执(认为显现是物质的观点)在第一观就被破掉了,然后中间的三个观就是破依他起的。依他起无非是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四个东西,我们现在已经把前面两个(相分和见分)去掉了,而自证分和证自证分实际上是一个东西的两种作用而已。依他起的三个东西,我们已经搞定了两个(见分和相分),剩下的只有一个。也就是依他起的自体是什么?我们很多时候认为阿赖耶识就是依他起的自体。
什么叫做“依他起的自体”呢?我要解释这个词,因为这些因明词汇会把大家搞懵的!一个事物的自体,我一定要在心面前直接抉择它是什么东西。比如这个是它的自体(拿着一个杯子),它的名字是“杯子”,它的法相是能装水、黑色的。它的法相是在我们头脑里面发生的,是我们的意识对它的一种规定。它的自体就是它的自相。那么你经常说“依他起”,依他起有自相吗?在唯识里面,只要你不认为它是物质组成的或者上帝造的,这个现起就是它的自相。
这个自相分几个层面。第一个,在前六识还没有消失的时候,只要你不认为它是物质的,这个显现就是它的自相。通过禅修,前六识消失了,你会回到一个根本的自相上去。依他起的根本是什么呢?——阿赖耶识。那么阿赖耶识有没有自相呢?随理唯识认为它有自相,就是无分刹那,或者是一片大空,等等之类的。这是通过修证得出来的,不是通过分析得来的。
产生一切的那个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呢?有的说是太极、无极,或者是大梵天。其实,连外道也不认为大梵天是有样子的,它说人格化以后才叫“大梵天”。基督教也不认为上帝是有样子的,它认为最根本的东西叫圣灵;报身是圣父,就是上帝;化身是圣子,就是基督耶稣。外道也是这样说的。当然它是不是通过修证得来的,我不知道。但是佛教,以及东方的宗教,一定是通过修证得出来的。就是说产生一切的根本,它不是有形有相的东西,这叫做“形而上”。哲学说形而下为器,形而上为道;道可道,非常道。这些道理是可以串起来的。
它无形无相,那它到底是什么?阿赖耶识有自相吗?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去认知阿赖耶识,最终会发现它是一种力量。它能储藏一切,也能生起一切,但它根本啥都不是。如果再继续追究下去,把阿赖耶识完全认透,你就开悟了。阿赖耶识的本质就是如来藏,那个时候你就会发现那个就是佛,原来是它在造一切!佛造一切不是像基督教说的那样:上帝的灵在水上运行…….上帝的灵在水上运行的时候,这个水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有点麻烦哦!这只是我们佛教徒对世界观的讨论,不是搞宗教斗争啊。
那么产生一切的这个东西有没有自相呢?在他空中观里面,它认为这是有自相的,我的心可以知道它。但是既然你的心可以知道它,那就是二元对立,根本就不对的。所以不管你看到什么样子,它都是错的——这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根本含义。也就是说不能有相,不能有认知,要把相全部消灭。那这个时候是什么呢?——离开四边,思维和言语都不能触及!唯证乃知,没办法用语言说出来。一说出来,它就是相。所以不彻底的时候,它就会有相,你就会说它是什么。
所以如果是真实的证悟者,他知道的那个东西真的是没法说,说出来啥都不是。禅宗说的“不立文字”是这个意思,它不是说“不要文字”。而我们把“不立文字”理解成了“不要文字”,然后不读经论,啥都不要,每天坐在那里发呆。这样永远没办法探知到真相。所以要去闻思,去探寻。
这做不做得到呢?做得到!很多人认为它好难好难,其实哪有好难啊?不难,难的原因是我们舍不得。我们输在哪里?我们不是输在我们笨、根器差,而是输在我们贪欲太盛。我们对世间的很多东西太舍不得了,行蕴老是不安宁。我们很多人还在为生活中的这事那事,情啊、爱啊、房子、金钱而纠结,你证个什么啊?!这是不可能的。一看你那个样子,就不像是证悟的。人家说要“摄末归本、遣相证性”,但是你满肚皮的相,满肚皮的末,你怎么归本啊?如果不归本,你啥都不是,无论你多厉害,无论你多富豪。等所有的相消失了,另外的相显出来的时候,那就够你喝一壶。基本上是一口很大的锅(地狱里的锅),烧死你,煮死你。
大家可能觉得这是虚妄,其实不是的,如果你把唯识和中观学得很透的话,就会发现它真的不是虚妄,而是生命真实的意义。它值得我们去追寻,比追寻什么都值得,所有的一切都要为它服务。不然的话,浪费一生。即使你一生很辉煌,以前那些很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们现在在哪里?尸体早就不见了,他们的心识呢?如果我们不是唯物主义者,我们知道心识是不会消灭的,它一定会轮转的。
我曾经听到这么一个笑话,一个师兄对一个刚刚学佛的人说:“有轮回的,你如果造业的话,下一世会很惨的。”那个人问:“下一世我还记不记得这一世呢?”然后那个师兄回答他:“当然记不得了,你现在也记不得上一世。”他说:“既然这样,我就不怕了,反正到时我都记不得这一世。”他以为记得才会痛苦,他以这样的方式来不怕轮回,这是非常幼稚天真的。比如我现在砍你一刀,你的手没有了;然后再给你一棒,让你记忆没有了。你醒过来后,记不起谁打了你,也记不起你是谁,但是你会不会“享受”没有手的那种痛苦呢?一样“享受”嘛!你用不着记得起你是谁,你一样会不舒服嘛。那个“不舒服”需要你记得起你是谁吗?而且有些很恶的道,比如饿鬼道和地狱道,堕下去的最初的那一刹那,你可以记起你是为什么下来的,但是你也没办法。
他认为有后悔才会痛苦,只要不后悔就没有痛苦,这是很幼稚的。我们现在也记不起前一世,但是我们在痛苦的时候,不妨怨恨一下前一世:前一世怎么修的,搞成现在这样子!我们现在所有的痛苦其实就是这么来的。如果我们要阻止心相续后面的痛苦,现在就要努力。就像我们为了明年不饿肚子,今年就要去挣钱一样!这个道理很简单,但很多人都不是这样想的。他只看眼前,他的心永远停留在眼前的一些事相上,他不去追究那个“形而上”,不去追究让我们痛苦或快乐的根本是什么。掌握了那个根本以后,那就是真正的如意宝,快乐无穷无尽——称之为“极乐”!
真正的佛法就是这个。佛法不是毫无意义的,佛法是极其有意义的事。它不是逃避纷争、逃避现实,逃到古庙去,找个木鱼咚咚咚地敲。这有什么意思啊?不是这个,这只是手段而已。佛法不是要避开这些世间的生活,而是要去找到它的真相。当然这好像是一个很巨大的工程,但它也不是那么的难。即使年纪已经到了一定的时候,你也可以通过念佛或者其他的方法去趋入解脱,完全可以做得到的。所以说需要的是我们要很理智地去抉择、很真实地去投入,要把它当真。如果你把佛法当作一个点缀,它也就只能起到点缀的作用;如果你把它当真,它就能起到真的作用。
真实的作用,那就非常的吓人,那就是圣人!圣跟凡有什么差别啊?一个明白了真实,一个不明白,就是这个差别。这是根本上的差别。当然,这个根本上的差别会带来作用上的差别,圣人在天上飞,你只能在地上爬!我们说的人生八苦,他根本就没有,而你整天在这里面打滚。他看着你觉得可怜,但他也“恼火”,他无可奈何,只好拼命地跟你说。说说说,说尽三江水,不解一丝渴。你不信,那也没办法。所以一定要去信,自己要去做。它不会很难,如果一个人很用心,诸佛菩萨不是假的,他是全知,一定会有因缘让你遇到真实的东西。
但关键是我们很多师兄虽然遇到了真实的东西,但是他要忙于解决眼前的生活问题。我这样说的意思不是要大家立即遁世,马上不要工作和家庭了,绝对不是。这样的话,我会被弄去活埋的!我们可以在解决家庭和生活问题的同时,把主要的精力拿去探寻世界和生命的真相,由此获得最根本的永不坏失的快乐,这多爽啊!这是非常理智、合理的生活,而且会避开很多麻烦。一个专心学佛的人,他不会再有政治欲望,不会再有过多的很荒唐的不能把控的事情。他避开了这些事情,然后会身心安乐。修证到一定的时候,心性本具的快乐就会焕发出来,然后你就知道原来生命根本不是悲观的,它是非常美妙的事。这通过修行是可以实现的,它不是很难。难的原因是我们老是舍不得芝麻,不愿意去抱西瓜。总结起来,一个字——蠢!不好意思,但这是老实话!
下一个是遣相证性识,它的修行方法(从中观角度来说)是要把所有的相都破掉。物质的相早就被我们破了,我们现在要破的是心的相。我们刚才反复说“心有没有自相”,在唯识里面,心是有自相的,它总认为心是个什么。你只要认为心是个什么,你就完蛋了。心是没有相的,“遣相证性”是要去除心的相。心的相要怎么去除?这需要见地和禅定两者结合,真正做到止观双运才行。要认识心,绝对不能靠意识(心的作用)去认识,心的作用只能帮助你认识。意识是心的作用,不能靠心的作用去认识心的自体,它只能在概念上起到引导的作用(以手指月的作用)。我们看的这些书本,包括《坛经》、《楞严经》、《华严经》或者藏传佛教的经典等等,这些都只是意识作用的结果。这个大家要承认嘛。当然我们会说,很多大德写书时是从证悟的智慧中流出来的。在他的角度,那是自然流出来的;可是你一看,那就成了意识。比如他说“如意宝”,它完全是指内心的一种境界;但是你一听,就会想它是圆的还是方的,是黄光还是蓝光……马上就变成意识的东西。所以说意识只能起指导的作用。
通过意识的指导,我们要去反复探究我们的心,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是真正的观修。堪布说了很多这方面的指引,比如我们去观:过去的心在不在,未来的心在不在……关键我们要知道心是什么,心其实就是这些作用,最根本的心是产生这些作用的那个东西。那个东西,我们首先确认它是无形无相的;如果有形有相,那就完蛋了。那么这种作用是怎么回事呢?你要去观察。过去的作用已经消失了;未来的作用还没有开始;那么现在的作用是哪些呢?作用的相分是不对的,是要消失的。相分没有了,然后它的见分和自证分又是什么呢?那种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它就是一种明觉!
这个时候又是明知定,这个明知定的层次从第二观拉到第五观,甚至达到最后。只是明知的内容不同了。所以光明大手印就是一层一层走上来的,走到最后就只有光明,把所有的相都遣光了。所以它一定要结合禅定,如果没有禅定,你遣光不了相的。当然你会说:“我一定要靠禅定去让外在的相全部消失吗?”其实不一定的,可以通过见地去把它搞定的。曾经帝洛巴对玛尔巴说:“外相并不约束你的心,执著才约束你的心。”意思就是说,当现象显现出来的时候,如果我的心不去执著它,它就与我无关。包括我们的身体和意识,全都是相,我们不能只想到眼前的东西。刚刚开始思维的时候可以这样,但是在觉受的时候一定要把全体显现都认知为相。我的心不执著它的时候,我的心是怎么样的呢?我们要去体会心不执著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记住啊,是体会!我只能说到这里了,我已经说得有点飙了。再说下去的话,那就不行了。我们千万不要去说“证性”,一说“证性”就飙了,但我们说“遣相”是可以的嘛。
“遣相”有两种方式:所有的这些相,我们都不管它;或者认为它就是心的自然游舞。“自然游舞”的意思是说心无形无相,但是通过各种分别,就成了现在我们觉知到的这些东西。这些都是像梦一样,毫无实质,所以不值得我们去追寻它。但是不追寻它,不见得要去排斥它。真正的排斥不是要命令它“你滚你滚”,这种排斥太差劲了。(就像夫妻吵架一样,两个人互相吼了一顿“你滚你滚”,这种夫妻一般都不会分手的,他们吵的原因是因为爱。最麻烦的是他们不吵了,不管对方了,视你无物,那就真的放下了。)现象出现在前面,但我们觉得它是假的,不管它。然后我们的心的明觉力一定要去体味诞生这一切现象的那个本质。去体味它,它无形无相、不来不去、不垢不净,这是它的特质。它了知一切,同时绝对找不到本体。这是属于“证性”部分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不能解释,大家照着这些词汇去理解就行,以后一定会学到这些的。
所以“遣相”的意思就是心不能住于任何一个事物。“住”就是粘着的意思,只要你的心粘到任何一个事物上,感受到任何一个事物,那都是相。心完全不粘到任何事物,才就是真相——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的是什么心呢?那就只好自己去认了。
“遣相”是最深的部分,可以把它说成大圆满的修法,也可以说成空性的修法。但是它有赖于前面几个观的深入,否则它只是一些概念而已,根本没有用。这已经很深了,比书上说的还要深,再深下去就不得了啦!反正说到关键的时候,我就不懂了,说也说不出来,我只能说到这一步了。但是前面的几个观,我们可以花很多精力和时间去做。归纳起来,这五个观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菩提心和单空!跟我们以前讲的中观是一样的,只是用的词汇不一样,趋入的角度不一样。
那么证悟了这个有什么用呢?如果你证悟了,你就知道它有用啦!说句不好听的,那时候你放个屁都是香的!当然,缘起上它还是臭的,《坛经》里面说:“一念迷即凡夫,一念悟即世尊、即佛,即天人师。”当然从证悟的果位上说,也可能只是加行道上的证悟。但是在加行道的基础上,如果五加行修得比较好,对上师三宝的虔诚心很深,对众生的悲心很大的话,证悟初地也不是做不到。到了初地以后,“狠心”一点的话,成佛只需要七天。像当年释迦牟尼佛一样,找几根茅草往屁股下一塞:不证正觉,誓不起座!七天之内,从一地一下就到佛地。所以说初地菩萨完全可以是佛。只是到了初地菩萨以后,他的心就不像我们这样苛求什么东西了;对他来说,天堂和地狱失去了选择。这个时候,他主要的力量是去救度其他的众生(被蒙蔽的佛)。
这个过程,你说难不难呢?如果你不用心,你舍不得很多东西,它就难。如果用心去做,能不能做得到呢?只要一个人极度虔诚、极度用心,那就没有做不到的。佛法里面有一个词叫“功不唐捐”,佛法这种“投资”是不会亏损的。因为你依据的根本是三宝,也就是说你有皈依。虽然你可能因犯戒而堕落地狱,但是因为你有皈依,有对三宝的虔诚,无论如何它都会发生作用的,这叫做“金刚不坏”!如果金刚坏了,那就是断灭,这是不可能的。物质可能会消失,而法界永无断灭!
我们这些人是末世的最后一星灯光,如果再不用心的话,那就无语了。我们作为佛教徒,如果你真的想解脱,那就一定要把所有心思都用上去。不一定我说的都是正确的,但佛说的一定是正确的,你可以去研究、去投入、去看。我只是一个师兄,我说出来的这些修行上的感受和认知,它正不正确没所谓。但是大家一定要在心里坚定一个观点:佛说的一定是正确的。然后你去看它为什么是正确的。
说到这些理论,我为什么老是鼓励大家要去修呢?因为我们很多师兄的问题根本不在于没有教法或书本,而在于没有出离心。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都只是嘴上的东西,不往心里去,所以他没办法因此而获得快乐,解脱更谈不上。大家如果用心的话,我觉得是可以证悟的。
五重唯识观基本上就介绍到这里。前面四个叫做相唯识,后面一个叫做性唯识。“遣相证性”的意思就是证实万法的本性,它有很多的修行方式,刚才我也讲了一些。大家要很好地去理解、去实操,最关键的是实操。实操是要花很长时间的,要长期连续性地去打坐、闻思。罗马不是一天修成的,要花很多时间的。很多师兄往往总是想一两天、几个月就成就;或者东跑西跑,希望某位仁波切给点加持啊,给点甘露丸啊……吃了不拉痢疾已经非常好了!我绝对不是否认它有作用,它有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如果你不修行,那个作用就极其有限。这些东西(五重唯识观)才是真正的佛法!所有的相都只是有缘起上的作用,但是它起不到最根本的作用。若要找到最根本的作用,那么你的内心要把所有的相全部去掉,回到最根本的本质上。那是世界的第一因,是轮回的根源,是解脱的依处,是净土的来由……那真的叫一了百了!不然的话,你做了这个丢那个,就像猴子掰包谷,遇到一个就把原来的丢了。抓到好的包谷,那就是天堂;抓到不好的,就是地狱。变成这样。
我对五重唯识观的理解就是这样的。现在还有二十分钟左右,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来。随便提问,五种唯识观的问题或者其他方面的问题,都可以提出来,我们不是正式的传法,只是师兄弟之间进行交流。
问:刚才师兄您说“摄末归本”是通过禅定去完成的,并且在禅定时要带有观,这个观是什么呢?
答:就是你的见解。纯禅定可以不用观的。摄末归本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纯禅定,就是注意一个目标。把心的力量全部集中到一点上,其他的末自然就消失了。刚开始的时候,目标是不会丢失的;把目标也丢失后,禅定就越来越深了。但这个时候由于没有观点,你还是不明白根源是什么。它会有不同的状态出现,只是这些状态没有纷繁复杂的现象而已。它会有空无边、识无边、无所有,乐、明、无念等等这些状态。这是纯禅定,摄末归本的一种方法。还有一种是带有观点的,也就是你在概念上已经学了很多知识,然后你把这些知识用到禅定中,觉知一切都是心的显现,它像梦一样,根本没有实质。这时候实际上已经带有观点了,你的心的明力就不会往外面去了,只是你还不知道应该往哪里去。但是你会往里收摄。“往里收摄”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们很多时候会把“里”想成是身体里面,其实这个“里”不是指身体里面,所谓的“里面”还是外面,里外是一致的。实际上只要不显现就行了,至于要安住在哪里,不去管它。定一个目标——不显现,那就可以了。
问:这个时候是不是就是保持心的明清分呢?
答:是,它有明清分,但他的心还是有一个取向,比如他可能会参“念佛的是谁”。它没有说这个“谁”在哪里,假如这个“谁”在胸腔里面,那么一把火把身体烧了,那个“谁”就没有了,就成了断灭。它也没说在外面的虚空,总之它不告诉你那个“本”在哪里。他带的观点实际上就是对外界的抛弃。这是带有观的。
如果是纯禅定,它完全不带观点的,只是让心注意在一点上。而带观点的,比如中观是要去掉四边:有也不要;无也不要;亦有亦无,还是不要;非有非无,更加不要。它都是破的形式。而他空中观建立了一个东西,但它绝对不告诉你这个东西是什么,没办法告诉你。它最多用个名词告诉你叫“如来藏”,或者禅宗经常说“这个”、“那个”,它说不清楚,只好说“这个”、“那个”。然后你就会去追它,你在追它的同时实际上是在抛弃其他的。
你全情专注地追它的时候,就会丢失其他东西的。比如我看着面前的杯子开始禅定,我专注的时候,你说什么我都听不到的,甚至身体的感受都会消失。如果专注得太厉害,形成一定的力量,子弹打来都不疼的。人是有这个能力的,比如打仗的时候,啪啪啪啪啪,由于太专注,被对方打中一枪,根本没反应的。继续打,打完都还在嘻嘻哈哈的,人家说你肩上有伤,他一看——嘣,昏倒!心能够做到很专注的时候,这些外境也会消失的。
这是不带观的。当然你也可以说你带有观,你关注一个目标。但我说的这种“观”是一种见解,是对我们所追寻的目标的见解。这就是我们要拼命去学见解的原因。我们要在见解的摄持之下去调整自己的心(不能说调整思维,因为那个时候已经没有思维了):哦,这是虚假的,不应该贪著……见解成熟了以后,它就会起到这样的作用。
我这两天讲的东西,不会听的人只能听热闹,而有修行的人听起来,那会有真正的用处。
问:如果是这样的话,入坐的时候可以先从观察进去?
答:可以,这叫做“由观入止”,其实我们现在大部分人走的都是这条路。
问:也就是说先观察修,然后再保持这种观的状态?
答:保持由思维的观带来的那种觉受,让它不丢失。然后还要用见地去把这个觉受逐渐加深、扩大。这叫做观察修。观察修一段时间,太累了就停下来,那就叫安住修。然后安住够了,又再观察修。这是《定解宝灯论》里面的第四个问题,观察修和安住修轮番进行。
问:我们修单空的时候,如果安住在单空的境界里面,是不是可以不用修禅定?
答:是的,单空本身会形成禅定。但你的单空是什么,这是个问题!所以一定要有见解。单空不是一个状态,它有很多状态。我们的见解可以造成一个状态,然后又破坏这个状态,否定之否定,越来越深。
问:师兄,刚才您说要带着见地去禅修,但由于所有的见地其实都是心的显现,那我怎么知道……
答:见地成为你的思维的时候,它是心的显现。但这是佛菩萨告诉我们的,我们要通过学习得来的。
问:我怎么知道我通过禅修可以找到心的真正的本体?
答:你可以先通过逻辑去分析,比如学习中观、唯识,先在概念上确定可以做得到,然后再实际上去做到。你得用准确的语言把你的问题表述出来,否则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我的回答会很公式化。
问:我刚才那个问题是说由观入止的,那么如果直接从禅定进入,这时候怎么去观呢?
答:从禅定进入,到一定时候,外境会消失的。这时候心很静,你会得到很多快乐,会生起禅悦。这跟解脱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会很舒服,会帮助你不停地想去打坐。到后来,你的心识会发生止息,那时候你自然就会对外界的东西产生一种观:外界的东西是不是真实的?禅定到无色界的时候,你就不会相信它是真实的了。但你还是不明白本体。这时候如果听到教言,再用禅定所产生的清晰明白的那种心的力量去观察世界,就会发现本质。因为这时候没有什么干扰了。这时候还是需要见解、教导。
问:是不是平时闻思训练的见解在禅定中生起来了?
答:这也有可能,比如一些很聪明的人,他通过大量的阅读,形成了清晰的见解。但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上师的窍诀。
问:已经在禅定里面的时候,怎么样调起观察?
答:在禅定里面,比如在四禅里面,你要稍微从四禅的目标中出来。堪布好像讲过,他说如果在很静的阿赖耶识里面,如果不用意识,你是没办法证悟的。那个状态还在的,同时见解来了,一下子就可以了。有一点作意,一点点。
那个时候很容易证悟,有时候来得很快!比如禅定很深的时候,突然一巴掌打来,你一下从禅定里面出来,明光一闪——哇,原来是这个!证悟了。古代的一些禅师经常会莫名其妙地揍他的弟子,特别是你觉得自己禅定境界很高的时候,被一棒打过来,他一下就明白那个本质。有的是在睡觉的时候,枕头掉了,伸手去摸——哎呀,原来是这个去摸!摸枕头,就证悟了。如果是相续已经清净到那种程度,就会这样子。证悟的人是最快乐的人,他的痛苦也是快乐的!这时候可以真正实现“烦恼即菩提”!
问:师兄,我们平时修菩提心和单空,这个时间应该怎么安排?我发现修单空的时候有点觉受,但是在行蕴上……
答:这要看自己的情况,没有绝对的标准。菩提心很差的时候,就要多花时间来修菩提心。修到一定的时候,你觉得要在禅定中去感受心性,那就要多修单空。这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安排。如果修单空修到产生了颓废思想,甚至对上师三宝的恭敬心、对众生的悲心开始降低,那就不行了,要拉回来。因为单空不是真正的法性,它有遮盖作用,有时候它会把人搞得很无情的。
问:我现在修单空好像有一点快乐,但是修菩提心好像没有快乐。
答:焦芽败种!这是《楞严经》里面骂小乘的,哈哈!开玩笑哈。
问:我也很郁闷,不知道应该怎么修?
答:要多修菩提心,菩提心是修出来的。我们都是坏人,在佛菩萨看来,我们凡夫没有一个是好人。但是只要菩提心坚持修下去,你慢慢就会变成好人了,好到一定程度就变成菩萨了。要反复去看有关菩提心的经论,比如《入行论》,要每课必听。学《入行论》或者学中观,不能把它当作知识去学。知识的东西,听了就算了,不往心里面去。要把它当流行音乐那样去听,反反复复在你心相续中去磨。关于菩提心的论典,你要反复去看。你不能嘲笑人家流眼泪。流眼泪的人都是很高的,你没有那么高,你却嘲笑他。刚开始,菩提心一定会经常让人流马尿的。你不要认为流马尿没效果,大哭一场会很轻松的。你试试看嘛!
还有什么,兄弟们?一说到修行就没话语了,要不我们来说说关于发财的?
问:您刚刚说禅定的时候外面的现象会变得虚幻,那时候是睁开眼睛还是闭着眼睛?
答:打坐的时候尽量睁开眼睛。但是修空性的时候,偶尔为了追求一些感受,可以把眼睛闭一会儿,但最终一定要把眼睛打开。当你的五俱意识不附加到眼识上或耳识上的时候,你会发现声音开始变模糊,听不到了;看到的东西也不再那么清晰,像雾一样。禅定可以产生这样的感受,单空的观修也可以产生这些感受。
问:(听不清)
答:他在内心里面是没有见解的,它只是禅定造成的效果。如果心里面没有见解,只是禅定造成的效果,那是不管用的。这种作用就好像我把这个杯子拿开,它就不存在了。只有这样的效果。它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杯子放在面前的时候,我止息它,心里面认定它不在。这两种效果是不同的。前面的那种修行实际上是对外境的排斥,后面的这种是安住在见解上。
如果你去修行,你会提出这些问题的,但是现在跟你说,你根本没有办法体会。我这次虽然讲了这五个修法,但是讲得很粗大,特别是最后一个,基本上没讲。前面已经讲了的,你们要自己去修,修到一定的时候我们再来讨论。中间有很多细节性的东西,我现在没办法讲。连这么粗大的,大家都听得像天书一样。我要尽量讲得通俗化。但我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大家,我们是可以成为佛菩萨的,只要你努力。
问:昨天问的关于“意根”的问题,意根不是浮尘根,但其它五根是浮尘根吗?
答:其实五根的根本也不是浮尘根,浮尘根只是一个助缘。认为浮尘根是能见的根本,那是小乘有部的观点,连经部都不认为五根是物质性的东西(浮尘根是物质性的东西)。
因为它是最重要的助缘,比如依靠眼根看到的叫眼识,就取它这个最重要的助缘的名称。但能够看的这个能力根本不是浮尘根可以决定的,比如你做梦的时候也可以看见东西的,那时候你用了眼根吗?
问:请讲一下“道可道”的“道”和空性的区别。
答:“道可道”的“道”不彻底,它可能走到很深的阿赖耶识的层面,可以借此而修仙。“道可道,非常道”,它也知道这个东西是无形无相的,不是语言可以说出来的。它唯一跟我们佛教不同的,就是它没有走到般若的层面。如果我们用中观的四边去分析,它属于无边。它已经非常厉害了!道家有很多东西值得借鉴,比如修气的方法,但是我们没必要走那条路,太复杂了。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