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为何是真的》
第一章 三观:真的那么重要吗?
第四节 东西方哲学在认知方式的差异
采用不同的认知方式,会得出不同的世界观。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一下东西方哲学在认知方式上的根本区别。
扩大五感以及意识分别力
西方哲学,包括现代科学的发展轨迹,呈现出双重追求:一是不断拓展人类五感(眼、耳、鼻、舌、身)的感知范畴,二是持续深化意识与逻辑的分析能力。
什么意思呢?比如要看得远,就发明了射电望远镜;要看得细,就有了显微镜;要了解物质最精密、最细致的结构,就有了X光机、核磁共振仪乃至粒子加速器等尖端设施。诸如此类,都是帮助我们拓展了五种感官(眼、耳、鼻、舌、身)的认知能力。
同时,意识的分别能力也不断加强,诸如数理逻辑的发展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以计算机技术为例,虽然它依托物理载体运作,但其本质是数学的具象化应用——所有程序最终都会转化为由0和1构成的二进制代码,这正是数理逻辑在现实世界中的精妙体现。数理逻辑的发展潜力似乎无穷无尽,从当下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AI)技术就可见一斑。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探讨逻辑时,我们需要区分两个重要分支:数理逻辑与事理逻辑。前者是纯粹的数学推理和演绎,而后者则源于实际生活中的经验法则。举例来说,当我们看到远处升起滚滚浓烟时,基于"有火必有烟"的事理逻辑,我们能够推断那里可能发生了火灾。
事理逻辑和数理逻辑有可以结合之处,但也无法完全的结合。为什么呢?比如勾股定理告诉我们,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a²+b²=c²)。当我们设定两个直角边均为1时,根据这一定理,斜边长度应为√2,即1.414213…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无限不循环小数。然而,这就引发了一个有趣的悖论: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永远无法精确地度量出这样一个无限小数所对应的实际长度。但实际上你可以看见一个三角形好好地放在那里。
这种数理与事理的矛盾在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的著名悖论"阿基里斯追乌龟"中表现得尤为鲜明。故事是这样的:善跑的英雄阿基里斯与一只乌龟比赛,给予乌龟一定领先距离。按照数理逻辑推演,阿基里斯似乎永远无法追上这只爬行缓慢的乌龟。
为什么呢?当阿基里斯跑到乌龟的起点时,乌龟已向前爬行了一段距离;当他再次追赶到乌龟之前的位置时,乌龟又向前移动了一小段。如此循环往复,两者之间始终存在着一段不断缩小但永不消失的距离。从纯粹的数学角度看,这个追赶过程可以无限细分,永远存在一个的距离差,使得最终的超越在理论上成为不可能。
然而,现实世界中会发生什么?阿基里斯轻而易举地就超越了乌龟。
所以,事理逻辑和数理逻辑在很多时候是没办法融合的,甚至会形成矛盾。
这一深刻的认知困境,在佛法的"因明"学说中有着系统而精妙的阐述,但此处我们点到为止,不作深究。
总而言之,西方观察世界的方式就是把人类的感官能力,和意识分别力无限的放大。在这种认知方式的推动下,各种学科与科技发展呈现出惊人的勃发之势,缔造了人类的现代文明。
停歇六根的认知
而东方哲人的认知方式,实在是大不一样!他们会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识全部停歇下来认知世界。观那东方智者,常年静坐冥想,既不着意于感官的拓展,不求助于仪器的精进,也不执着于数理逻辑的锤炼。
禅定之际,逻辑思维归于沉寂,五根不复外驰,而是收摄内敛。当内观臻于深邃,对己身的洞察便愈发通透。正是在这般觉知中,气脉运行、穴位分布、五脏六腑的阴阳配合等玄妙悉皆呈现,这也正是中医学说滥觞之源。
当六根的分别作用归于止息,修行者会发现,有种觉知的力量其实并不会消失,反而更加清明,于中甚至可以开发出所谓的神通。所以,你会看到无论是佛家、道家的修行人的记录中,都有很多神秘体验。然而,这些看似神秘的现象,实则不过是禅定境界中自然呈现的景象,就如同科学实验中必然显现的种种现象一般,循其理而生,应其道而现。
如果去找觉知的本体的话,发现了不可得,如果内观的程度不是非常彻底的话,就会形成诸如“炁”这些观念。乃至会诞生一切景相来源于“心”这样的世界观,就如同梦境是心识的变现。
再次提醒,此处所言之"心",绝非常人理解的意识或感觉那般浅薄。若有人听闻"一切境相来源于心",或许会戏言:“那你立刻想一叠美元给我,我也不要多了,就1个亿美金。”殊不知,这般理解已落入意识分别之网。因为意识的分别,只是心的其中一种作用。真正的心是在意识停下来后,乃至前五根(眼耳鼻舌身)的分别都停下后,那个显发一切的能量根源和本质——那时你有可能会找到生命和世界的本质。
为什么叫“有可能”呢?因为基于对到底什么是“心”的本质的观照深浅不一,究不究竟,就产生了各种东方的世界观(哲学)。比如道家,他们观察到世界的本质被称为“无极”。他们在禅定中发现,身体也好、山河大地也好、感受也好、思维也好,都会消融于觉知——一种无形的、有觉知的能量——我们勉强称之为“炁”。而当观照更为深入时,他们发现这"炁"本身是超越了方向和体积的,是一种不可以形相求、不可以方位定的玄妙境界——语言根本说不出来,只好称之为“无极”。
“极”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以一根筷子为例:筷子的一端是一极,另一端是另一极,到达边界处便称之为"极"。而"无极"则意味着没有边界。只要我们认知中发现的有形有相的东西,它就有边界。但有边界的东西就不是最小的了,我们可以继续切分,最后发现世界的本质是没有边界的,所以叫“无极”。这个“炁”有觉知,同时没有边界,叫做“无极”,这个是道家的观察。
当六根识停下来的时候,心会极其清明,从中会产生对生命和世界的认知。佛法修行者们正是如此——他们的参禅打坐,不是单纯的生活方式,也不是追求什么美学艺术,他们真的是通过对认知本质的追寻,去发现真理。
佛家观察的结果是,连“无极”都不是世界的本质,连“无极”也要被“空”掉(佛家说的“空”,有事物没有实质之意)。
那么,当一切都被空掉之后,还剩下什么?在这个境界中,思维完全止息,也没有一个真正的对境,佛家没办法描述它,故有禅宗偈语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意思是说,那个时候是语言无法表达和描述的,也不是运动的分别心可以认知的。这不是心对现象的二元认知,而是心性的本然自明。
只要"能认知"与"所认知"有别,就落入二元对立。在佛家看来,一切二元对立的认知都不是究竟实相。唯有能所双泯,超越能所之分,方能契入佛家所说的"开悟"境界。"佛陀"一词的本义即是觉者,指的正是对究竟真理的觉悟者。
佛家的内观就会达到这样的程度,最终会达到《楞严经》所说"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的至深境界。这种超越能所的根本智慧,佛家以"空性"来指称。然而,"空性"的内涵远非简单的虚无,因此佛家又以"光明"来形容这种能知能明、本自具足、能生万法的特质。
如果你去看佛法的书,形容世界本质或者自心本性的词汇很多,诸如“如来藏”、“觉性”、“心性”、“法性”、“自心本性”、“本来面目”……这些看似不同的称谓,都在指向同一智慧:那个超越能所对立、泯灭二元分别的最根本实相。这便是东方哲学,特别是佛家智慧,对宇宙本质最深邃的洞见。
至此,我们已初步梳理了东西方哲学在认知方式上的根本差异,以及由此衍生的不同认知结果。这些差异直接影响了人们的三观构建:
对世界本质及其规律的理解,塑造了我们的世界观; 对生命形态与意义的体认,构成了我们的生命观; 对价值取向与意义的判断,形成了我们的价值观。
这三观的形成与选择,实则与每个人的生命历程息息相关,深刻影响着我们的苦乐体验。接下来,我们就这一议题展开更深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