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堂课总结:开始了本经正宗分的学习。正宗分分五个部分来讲:一、明法藏因地成就净土之愿行;二、明成就极乐胜果现今安住之状况;三、释尊诲喻人天励力修善永离恶苦;四、佛光加被令刹土互现之情形;五、殷勤教诫生彼胜土之方便
第一个部分是“明法藏因地成就净土之愿行”,又分六个内容:一、往昔生世情形;二、礼赞世自在王佛申明本愿祈请开示;三、彼佛为说殊胜法要;四、持受彼法后结成四十八胜愿;五、其后专志庄严妙土以行满愿;六、愿满成佛现今安住西方。
正在学六个内容的第四“持受彼法后结成四十八胜愿。”说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如来的加持下,看到二百一十亿佛刹之后,激发大愿,准备在世自在王如来面前结成四十八胜愿。
此部分又分成七个内容:一、结成大愿于一刹中尽摄百亿佛刹胜妙庄严;二、彼佛随喜劝令宣说;三、具说四十八胜愿之相;四、彼愿不满誓不成佛之愿;五、誓欲如实成办其义之愿;六、说谛实语观察大愿是否成就;七、由此略说具足修满如是大愿。
已经学到第三:具说四十八胜愿之相。大愿的总纲为:我发誓要证到跟佛一样的无上正觉,我所住的佛刹要具足无量不可思议的功德庄严。这个总纲要贯彻到后面每一个大愿之中。
已经学完了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此愿为法藏比丘净土四十八大愿的核心关要,若无此愿,则净土其他胜愿形同虚设。此愿为阿弥陀佛悲心智慧的极致体现,其内涵深广,是圆顿至理与无量救度的完美结合。
此愿中“十念往生”,与《佛说阿弥陀经》中“一心不乱”而往生,似乎往生有两种标准,故我们开始引用一些大德们的开示,对此做一些探讨。
已经学完了元音老人的文章《谈谈往生西方的关键问题 》。老人在文章中说了三个问题:1、‘但具信愿,散心念佛,亦能往生’的探讨;2、‘要不要一心不乱’的探讨;3、‘单靠弥陀愿力带业往生’的探讨。
老人认为:1、散心念佛不一定能够往生,要往生则必须加上深信切愿;2、需要提倡一心不乱,起码是事一心不乱,并认为一心不乱并非高深难证;3、认为带业往生不是偷懒取巧的籍口,需努力践行信愿行才能往生,而所谓“行”者,即需自身努力,不能单靠弥陀愿力。
这堂课内容:学习张秉全居士的文章。
张秉全:一心不乱往生乎?信愿持名往生乎?
张秉全居士简介:张秉全老居士,字显灏,浙江鄞县人,1931年出生。慕印光大师之硕德高风,故取号为慕印居士。老居士早年师从四明观宗寺根慧老和尚学习天台教观,现为宁波居士林导师。
时下修行念佛法门的人很多。可是受到二种不同说法的影响,感到无所适从,以致真信无法建立,念佛不能深入。一种说法是,只有念佛达到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另一种说法是,不必达到一心不乱,只要有信愿,信愿持名,即可带业往生。二种说法,都言之有据,各有经文依据。
主张第一种说法,即一心不乱才能往生者,依据的是《佛说阿弥陀经》。经云:“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主张另一种说法,即不必一心不乱,只要信愿持名,即可往生者。依据的是《无量寿经》四十八愿经文。彼经云:“若有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指命终)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弥陀果佛已成,因愿必满,金口诚言,岂会有错。又:《佛说阿弥陀经》三次提到信愿往生之事,“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并在后面经文中保证说:已发愿者已生,今发愿者今生,当发愿者当生。”两经明文若此,信愿持名,决可往生。
二种说法,各有经文依据,到底应如何正确理解经文含义,从而决定相信何种说法?笔者以为应当信从藕益大师《阿弥陀经要解》所说,以求得二种不同说法之统一。因为藕益老人证到六即佛中的名字位,大开圆解故。《弥陀要解》曾被印光大师赞誉为“纵古佛再世,重解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矣”。
藕益大师在《要解》中对一心不乱的经文是如此解释的,他说:“念佛有事持、理持。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决志愿求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理持者,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所具造洪名为系心之境,令不暂忘也。”这是对事持一心与理持一心的含义界定,十分明确。大师又说:“不论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烦恼,乃至见思先尽,皆事一心。不论事持、理持,持至心开,见本性佛,皆理一心。”这是从伏惑、断惑(指破无明惑而言)有异,来判定究竟属事一心,还是理一心,也十分清楚。依大师所判:“事一心者,伏除烦恼,则往生凡圣同居极乐净土。见思先尽,则往生方便有馀极乐净土。理一心者,豁破一品无明,生实报极乐净土,分证寂光极乐净土。若四十二品无明断尽,则是究竟实报,究竟寂光净土。”(因寂光土是理性,依实报土而显故)
从《要解》的诠释中,我们可知事一心又有二种分别:一种是断见思惑的事一心不乱,则生方便有馀净土。一种是伏惑的事一心不乱,则生凡圣同居净土。夫断见思惑,生方便有馀土,则是通途教网所收,还属竖出三界。伏惑事一心不乱,是指行人在临命终时,心不颠倒,一句佛号,正念分明,短时间内,烦恼妄想不起,一念乃至十念,即便命终,如此情况,则生凡圣同居土,但此行人,平时须有真切信愿,才能蒙弥陀洪誓摄受,伏惑往生(或曰带业往生)。《观经》十恶之人,遇善友教,以怖苦故,拼命念佛,少时间心佛融为一体,乃至十声,即便命尽,亦预九莲末品,即属此种情况。由此可知,主张第一种说法,一心不乱,才能往生,是指一心不乱达到断见思惑,方可往生极乐净土,是指通途教网所摄,仗自力断惑,迳生方便有馀土的行人。主张不必一心不乱,只要信愿持名即可往生,是指主要仗弥陀洪誓摄受之力,临终短时伏惑,心不颠倒,即便命终而得往生的行人。由此可知,前面一种是仗自力通途教理说法,后面一种是主要仗佛力兼仗自力的特别法门。二种说法,皆言之有据,并不矛盾。但有一点,《要解》说得十分清楚:“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何以故?此等行人,持名念佛纵然得到一心,但未能断见思二惑,或断而未净尽,(思惑有八十一品故)既不能仗自力断惑往生方便有馀净土,又无有信愿,仗弥陀洪誓摄受,往生凡圣同居净土,进退失据,故不得往生。或者有人疑曰:诚如所言,则弥陀经一心不乱,即得往生之文,又如何解释?答:关于经中“若一日,若二日,……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之经文,乃指仅能一天或七天念佛一心不乱而未断见思二惑的行人,《要解》释云:“利根一日即(达到)不乱,钝根七日方(达到)不乱,中根二三四五日不定。”又:“利根能七天(保持)不乱,钝根仅(保持)一日,中根六、五、四、三、二日不定。”是指未断见思惑的行人十分明显,这部分行人也须具足信愿才能往生,故经文接着说:“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要解》又设问曰:“七日一心不乱,平时耶?临终耶?答:平时也。”又问:“七日不乱之后,复起惑造业,亦得往生耶?答:果得一心不乱,更无起惑造业之事。”此何故也?因平时若能达到上述二种七日一心不乱境地,其善根已非小可,故我佛金口诚言,旭祖道眼答问,印可其临终必定往生也。
我们再来看《要解》五重玄义,在明宗条下,藕益大师说:“宗是修法,乃修行要径。此经以信愿持名为宗。非信不足以启愿,非愿不足以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以满所愿而证所信。”又说:“信愿持名为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信愿行三,如鼎三足,缺一则蹶。念佛之人,若信愿具足,临终少时伏惑,达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融为一体,仗弥陀洪誓摄受,亦可往生。何以故?佛力不可思议故,众生心性不可思议故。盖吾人现前一念心性,竖穷横遍,本具十法界,极乐净土,弥陀果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行人正念佛时,心具之佛界,全体显现,馀九界全体化为法界矣。(因界界互融故)此名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作佛,是心造。是佛,显心具。佛心,生心,各各竖穷横遍,当体无外。约佛边说,九界众生,是佛心内众生,约九界众生边说,佛是众生心内之佛。所以行人正持名时,能念心外,别无所念之佛。所念佛外,别无能念之心,能念于佛。果佛、因心,互遍交摄。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似水投水,似空合空。以念念即佛故,念一句,是一句一心不乱,念十句,是十句一心不乱,念百千万句,是百千万句一心不乱,以心外无法,更无可乱故。所以持一句佛号,纵未断惑业,亦能迳生西方,顿脱三界樊笼。《要解》说:“所持之名号,真实不可思议,能持之心性,亦真实不可思议。持一声,则一声不可思议,持十百千万无量无数声,声声皆不可思议也。”以不可思议心性,持不可思议佛号,念念即是多福德、多善根。由于平时信愿真切,念佛工夫常不间断,临终之时,自然心不颠倒,一句佛号在怀,无有失落,或一念,或十念,此方报谢,八识田中净境自现,弥陀圣众现在其前,接引往生,此临终所以能伏惑(或称带业)往生之真因也。或者疑曰:若行人临终少时持名,能伏惑往生,平时何劳终日孜孜孜矻矻持名耶?答:须知临终能伏惑往生,乃平时不间歇持名所致,若无平时念兹在兹工夫,岂有临终一念十念之洒脱。《要解》说:“纵下下品逆恶之人并是夙因成熟,故感临终遇善友,闻便信愿,此事万中无一,岂可侥幸。”所以欲决定今生往生西方者,必须在平时,往生愿望,时时挂怀,一声洪名,常不间断。临终自然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弥陀圣众,不来而来。行人心识,不往而往,往生极乐世界,享此伏惑一心不乱之殊胜利益。
综上所述,可见一心不乱,有断惑一心不乱,有伏惑一心不乱之分,不能混为一谈。若约断惑一心,则生方便有馀土,还同竖出三界。若约伏惑一心,有信愿,则生凡圣同居土。所以说,一心不乱往生,还是信愿持名往生,各有其理致,两者并不矛盾。
- 《佛说无量寿经》第81课——往生标准21
- 《佛说无量寿经》第83课——往生标准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