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1日于陆丰
诸位下午好!今天应居士念佛堂的邀请,到这里与大家做一个传统文化方面的交流。
今天交流的主题是“禅定在传统文化中的运用”,这个题目很大,因为传统文化包含了诸多体系,禅定也有十分深邃和辽阔的内容。要在两个小时内与大家分享这两个范畴很大、内容庞多的主题,并把它们融汇贯通、说清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任中一者都可以说上很长时间。因此这两个小时呢,只能很粗浅地给大家做一下这方面的交流。
在交流之前,我先申明一下,现在一说到传统文化、国学,往往都把讲说者叫做“大师”,或者非常神奇的人,有些很特殊的功能。我呢,就是一个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既不是传说中的神人、大师,也没有什么特殊功能,我同大家的功能都差不多,吃饭、睡觉、做事……说到传统文化和禅定,相对来讲,我学习的时间可能长一些,看的书可能多一些,在传统文化上有一些积累,在禅定上也做过一些探索,所以非常乐意把这些经验拿出来同大家分享。
一、传统文化的定义
首先,什么叫传统文化?笼统地说,传统文化是指我们这个民族[1]几千年来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上的一些汇集。那什么叫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呢?比如过去留存下来的一些建筑(大家进来时看到念佛堂的门口就有很多古色古香的建筑),这些算物质文明的一种流传。而精神文明就太多了,比如儒释道和诸子百家等各种各样的学说,结集成书后供很多人学习,这些属于精神文明的汇集和流传。
那么佛教对传统文化中的“文化”二字是怎么定义的呢?非常简洁,叫“分别念的堆积”。为什么呢?因为佛教认为,山河大地、林林总总的人和事都是心的显现。心以什么样的方式来显示呢?以分别念的方式来显现。
什么叫分别念呢?举个例子:比如我一进门,眼睛一下就看到很多人头和身体;而你们一下就看到一个胖子走进来,这个胖子和周围的东西肯定不同。也就是说,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东西不一样,耳朵所听到声音也不一样……这些就叫分别念。如果听到的声音都一样,那我们就无法因声识义。什么叫因声识义呢?要有不同的声音,才会有音乐或语言;如果只有一个声音或频率,就会“呜~~”地这么一直下去了。
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分别念,比如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山河大地、人物、房屋,耳朵所听到的不同的声音,舌头尝到的各种味道,以及鼻子闻到的气味等。平常我们爱说这里的东西好吃、那里的东西好吃,很多搞国学的人还喜欢玩香道,说檀香是什么味道,沉香是什么味道,这些全都是分别念。
所以,佛教认为,“文化”就是分别念的堆积,而“传统文化”呢,就是我们这个民族在物质和精神上的一种分别念的堆积。当然,我们也可以说得现代一点,叫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堆积。
二、什么是禅定
什么是禅定呢?禅定在传统文化——我们分别念的堆积里又起到一些什么作用、如何运用的呢?“禅定”其实是一个现代词汇,虽然古代也有,但主要用于佛教。通俗地说,禅定就是让心平静下来。
平时我们会遇到一些比较激烈的事,比如和人吵架,吵完后觉得很烦躁,之后不烦躁了,我们就把它称之为心平静下来了。但这种平静和禅定的平静不是一回事,中间的差别很大。
禅定的那种平静,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呢?首先是意识,比如头脑中东家长、西家短等各种纷繁的念头要停下来。这个很难做到啊,大家可以去尝试。没事的时候,你去找个地方坐下来,先不管什么样的姿势,就单纯地坐在那里,既要让自己不睡着,又要让心很清晰,不起一个念头——你看看能不能做到!当然,经过训练的一些修行人可以做到,比如我们有一些同修,都是一些年轻女孩子或男孩子,他们可以一坐十几个小时,甚至都不用睡觉。
普通人通常有两个状态,要么念头很多,早上一醒来就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要么就睡着了。大家对照自己,是不是二十四小时都处于这两种状态?那么有没有一种状态,你既不睡着又没有想法呢?没有,那一定要经过训练。这是心静下来的第一个要求。
第二个就比较深了。当意识停歇下来的时候,我们没有睡着,心也很清晰,然后会感到身体的触受开始消失。什么意思呢?我们平时坐在这里,会感到身体这一堆很沉重,那么在意识平静后,慢慢地,你的触感就开始消失,你会觉得身体好像没有了。
这种状态在儒家叫“坐忘”。坐忘的概念很大,其中的一个作用就是忘身,即身体开始消失,好像被忘掉一样。然后耳朵开始听而不闻,眼睛开始视而不见……如果大家有时间和兴趣去训练,再经受一些较有经验的过来人指导,达到禅定中这些状态也不会很难。我们周围有许多训练禅定的同修,刚才说了,厉害的可以一坐十几个小时。
也就是说,打坐时,我们的六根会逐渐止息,首先是意识停下来,然后是眼耳鼻舌身五根平息下来,这就是禅定。
三、欲界定和四禅八定
按照佛教对禅定的描述,禅定的修行境界犹如阶梯层层递增,一般来说叫四禅八定,在四禅八定之前还有一个欲界定。
欲界定
佛教把轮回中众生所居住的世界分为三界:一个叫欲界,一个叫色界、一个叫无色界。那什么是欲界定呢?我们先讨论这个“欲”。
简单地说,有情以身心运动的方式朝外寻找安乐,就叫“欲”。比如饿了就要吃饭,困了就要睡觉;年轻时要谈恋爱,寻求男女之事,追求很多财富,建立社会关系,渴望成功;到了老年要身体健康,胃口很好,少生病……为什么有这些欲望呢?因为我们渴望安乐,渴望幸福快乐。欲界众生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每当这些欲望得到实现,我们就可以获得一些快乐。
色界的天人就不是这样,他们一直处于禅定中不动,以禅悦为食,所以色界天的天人没有鼻子的嗅觉和舌头的味觉。这些其实也可以在我们的禅定里体现,比如一个人去打坐修禅定,定到一定的时候,味觉会首先消失,然后是嗅觉开始不闻气味了。
那么,当我们修行禅定的快乐超越欲界最高级别的快乐时,就叫做欲界定。
什么意思呢?我们的心是直接感受快乐的。年轻人觉得最快乐的事可能是谈恋爱、男女之事,再猛烈一点可能是一个非常恶劣的东西——毒品。虽然大部分人都没有这种经验,但也有很多人深陷毒品带来的快感中无法自拔,逐渐变得很坏,甚至六亲不认。原因是什么?吸毒带来的快乐控制了他,他为了追求这种快乐,什么都不要了,所以这是一种破坏性的快乐。
谈恋爱呢,其实也有一定的破坏性,同时也有建设性。什么是建设性呢?相爱的两个人可以相互扶持、诞生家庭、带来社会的稳定。什么是破坏性呢?如果谈恋爱过度,男性会身体不好,女性衰老也很快。
但如果我们去禅定,念头开始止息,身体的触受开始消失,慢慢就会产生快乐,那是一种非常美妙的乐受,逐渐可以战胜欲界的快乐。刚开始可能很轻微,你根本没办法战胜,但修到一定的程度,乐受会极端强烈,简直是嗨到不得了。
普通人获得快乐的方式,必需一个对境。比如吃饭时一定要有一碗饭,谈恋爱时一定要有人和你谈,总不可能抱棵大树谈恋爱吧?当官的话,也一定要有一帮部下拍你马屁,否则你一个人怎么当官?我们平常开玩笑说有人在外面摆个地摊儿,既是董事长,又是总经理,还是员工,所有角色他一个人全当完了,其实这个不叫当官,当官的一定要有一圈部下围着你。所以说普通人一定要通过外境来获取快乐。
禅定不是这样的,你唯一所需的外境就是自己的身体。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坐下来,用心去感受自己身心的安静——身体算是一个外境,然后心逐渐平静下来。在实际训练中,刚开始通常都很艰难,但训练成熟后就没有问题了,而且会越来越厉害,快乐慢慢就滋生起来了。
孔子说“食、色,性也。”饮食和男女是人的本性,也是普通人快乐的两个根本来源。当禅定达到很厉害的程度,那种快乐强度完全可以超越世间所有的快乐,包括刚才说的饮食、男女和毒品,其他的更不在话下。所以很多修行人禅定到一定的时候,会生起一种出世的心态,特别是道家和佛家。那么,当禅乐超越世间最快乐之事时,就叫做欲界定。
很多人可能会怀疑,真的有欲界定吗?真的有,而且它还不算很厉害,只是一种很普通的定,还没有超越欲界。从欲界定到初禅之间有个“未到地定”,它是一个过程,还不算一个真正的级别。
四禅
越过未到地定就到了初禅,从初禅到二禅、三禅、四禅,这些就是色界天的定。什么叫色界天的定?这种定产生的感受同色界天的天人差不多,简直快乐到无法形容。
初禅:初禅共有五个特点,分别是心一境性、寻、伺、喜、乐,在此粗略地介绍一下。心一境性,就是心在一种状态、境界里面;在这种状态里有一种寻,还有一种伺,伺是守在那里,寻是心去外面寻找,意味着心还有探求和等待,还不能完全平静;之后是喜和乐,乐是身体的乐受,喜是心喜,就是身心非常快乐。
二禅:寻和伺都没有了,只剩下喜乐。
三禅:只剩纯粹的乐。
四禅:到了四禅连乐都没有了,叫无念清净。
你可能会疑惑:“乐都没有了,那有意思吗?”如果你真的禅定到那种状态,会觉得很有意思,太有意思了!举例来说,当一个人达到二禅,没有心一境性、寻和伺,只剩下喜乐的时候,很容易去出家。为什么呢?因为他觉得,在人世间奋斗过去奋斗过来,所有的快乐连二禅的边儿都靠不上,那干嘛要在人世间做这些辛苦的事啊?争斗一生,到了老年身体开始不好,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所奋斗的事业到那个时候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事实就是如此,任何权力和金钱对于解决生老病死的痛苦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而一个人修定到二禅时,无论他多大年龄,所感受到的快乐都会难以形容。你看现在的老年人,大多都孤独地待在家里,渴望子女们回来。为什么?因为心无所依,不知道放在哪里,除了去想儿女,或者和老伙伴们跳跳广场舞、下下棋,根本没有其他办法。他们就这样一天天混日子,说得不好听,甚至叫等死,我的父母都是这样。
但假如一个人从年轻时就开始修定,达到二禅的时候,产生的快乐会让你觉得生命非常有意思。修定和我们正常的生活不会冲突,你可以一边修定,一边正常地生活,而且不用与人争斗,也不用花多少钱,找个地方一盘腿、安静下来即可。你可以在自己的床上修定,乃至坐在马桶上方便的时候也行。
四空定
四禅再往上走,就是所谓的无色天那种定,叫“四空定”。这个层面非常高,大部分人都是达不到的,包括前面说的四禅,居士中能达到的人都不多。为什么?因为居士的欲望很深,我们要挣钱养家、要恋爱、要结婚,还有很多乱七八糟的事。这些分别念太多,会影响你的禅定达到很高级别。不过达到欲界定是没有问题的,但想越过欲界定达到四禅可能就会有点问题。当然,如果一个人很用心,也不是不可能。
1、空无边定
达到四禅时是无念清净,所有念头都没有了。而空无边定连周围的一切,包括身体的显现都消失了,你会觉得世界就是空空荡荡的一片,叫做“空无边”。
普通人有个非常简单的观念,认为宇宙空间一直放在那里,可以无限延长。其实,科学已经证实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说空间可以折叠,并且和速度有关系。也就是说,空间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一直放在那里。
当禅定到四空定时,你会慢慢发现空间和你的心有关系。当你发现它不是一个所谓的客观的空间,而是自心的一种展现时,空无边定就变成了“识无边定”。
2、识无边定
应该怎么理解心展现出来的空间呢?我们有时候做梦,会梦见自己在天上飞,那你梦见的蓝天是真的吗?那个天从哪里来的?醒后你就会发现,梦中显现的天是意识的一种展现。也就是说,如果禅定修到那个时候,你会发现空间其实是自心识的一种显现,所以叫识无边定。
3、无所有定
如果继续定下去,你会觉得这个识无边都是一种多余的念头,因此会把它停下来。当那种空空荡荡的识无边都没有的时候,就进入了“无所有定”。
4、非想非非想定
最后你连无所有都要放弃。放弃以后,你会觉得这个世界好像是一点儿轻微的心的想象,但同时又不能说它是心的一种想象,所以佛教取了个名字叫“非想非非想定”,就是那个地方不是心想象的,而是心的一种直接认定;但是呢,又不是“非想象”。说起来好像拐了几道弯,大家只要理解是一种非常深的定就可以了。当我们心的安静程度达到非想非非想定的时候,从定力来讲,就已经是最高了。
四、禅定之观力
以上描述只是指九种不同的定力层面,还不代表禅定中的“观”。什么叫“观”呢?就是禅定中的观点——我们在安静时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
我们现在看这个世界,大部分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物质,我们从初中就被灌输这样的观念:“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精神是物质运动的结果。”但传统文化里不一定这么认为。
比如儒家,它的世界观是什么呢?儒家提出一个观念叫“天”。众所周知,儒家敬天,认为天是最高主宰,所以把皇帝称为天子,也有“天下黎民百姓”等说法。那“天”到底是什么?孔子时代的说法很模糊,到了王阳明[2]那里就说得很直接,他说天就是心,天理就是心理,这也是心学的来源。
禅定的观力是如何体现在儒家学说中的呢?以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为例,儒家在定中的观点认为,人和天可以互相感应。
道家在定中寻找的东西叫无极,或者叫“先天一炁”,即世界的根本,在老子的《道德经》里有很多这样的描述。佛家也一样,它要通过平静去发现世界的根本是什么,最后明白世界的本性是自心本性,或者叫本来面目、真如、法性、如来藏、佛等等。这是禅定的“观”在儒释道里的一些哲学化的运用。
在民间生活中,禅定的运用愈加广泛。比如琴棋书画全部涉及到禅定;还有天文历法,像中国的农历就是一种天人感应的产物,特别是唐代著名天文学家一行禅师[3]和藏传佛教的《时轮金刚》,都是修行人通过观察自己的身体,发现人体和天的一致性,所谓“天人合一”;然后通过对气脉的观察,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从而制定历法。
中医也是这样。中医的根本是什么呢?就是内观。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里讲:“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中医是最讲究内景返观的。所谓“内景返观”,就是在禅定坐照的状态下去观察自己身体内部的情况,发现奇经八脉、十二经脉等经络隧道,不然他们怎么知道各种脉络和穴位?
还有武术,前段时间传统武术太极拳不是被打假吗,说老实话,传统武术真的没了,这不是说以前没有过,以前的确有,但现在没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没了内观,没了禅定,无人继承。
武术讲究的是什么?我们不要去说“武为止戈”这样的大理论,说白了,武术无非就是打架,很简单,功夫,两个字——一横一竖,站着的就说话,趴下的就没什么好说的。那怎么把对方打翻呢?无非是讲究力量和速度,现代武术也是如此。
传统武术的威力是要把力量研究透了以后才能得以发挥。他们认为的力量是什么呢?是来自禅定,就是通过禅定练出内气,在攻击时,鼓荡内气,以气催力,这种内气爆发出来的爆发力,会像子弹一样“啪”地打到对方身上,把人打飞出去。
现代人哪有这样的本事啊?很多习武之人根本不修定,练的是肌肉,你看现代武术都是以肌肉骨骼作为基础来训练。而传统武术要经过很深的站桩和内观训练,甚至哲学思想都要变化后才能发出那样的力。一旦把传统武术的精髓丢了,那还怎么练?我们这么练,练得过黑人吗?黑人是条形肌肉,非常有力,而我们黄种人是块状肌肉,先天肌肉骨骼就有差异,你练不过他,所以你看篮球场、拳击场多以黑人为主。
实际上,他们的智慧不如我们,我们本来有禅定和内观的精华传统,但我们把它丢了,自毁长城。现在经常提倡说继承传统文化,是的,我们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物质性的一部分,比如一些建筑艺术,还有一些书画、古玩、佛像、古董家具等,但我们把古代文化中的一些精髓丢了,导致在各个方面都不如别人。
我们现在是以什么样的文化在生存?看看我们身上的服装,有些人可能还在穿中山装,我都已经西洋化了。古代人因为要养气,讲究正襟危坐,所以家里的椅子都是四四方方的,不喜欢躺着、靠着坐。而我们现代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大部分人家里使用的都是非常舒适的沙发软椅,一坐就陷下去,很少有人家里沿用古代家具。
我们生活上的很多东西都变了,教育也一样,从小学到大学,基本上全盘西化,真正的传统文化实际上已经丢了。丢了以后,我们想用别人的东西去超越别人,那还是比较困难。我们经常说“伟大的中华民族”,到底伟大在哪里?其实我们的文化意境悠远、博大精深,只是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在逐渐走向衰微和消亡。如果我们能在一定程度上去恢复传统文化,那才不愧于中华民族啊!
五、概述如何修习禅定
禅定的梵语音译叫“禅那”,意译叫“三摩地”。禅那也可以叫思维修,就是坐在那里沉思冥想;三摩地呢,可以叫等持、等止,指心相续连续不动地定在那里。我们平常通俗的说法就是打坐。
儒家叫什么呢?有时叫静坐,有时叫养气,有时叫心斋,有时叫坐忘。道家的术语更多,缘督、导引、吐纳、听息、踵息、守静、存想、守一、辟谷、服食、行炁、胎息、内丹……每个名词都有其特殊意义,如果我们去探究,会发现很多内观的奥妙。现在我们先不管这些名词,简单地说,无论是儒释道,还是其他技艺、武术、医学,所谓禅定,就是把我们的意识凝定在一个点,或者一个有规律的事物上,让心平静下来。
比如道家练气功讲究“意守丹田”,什么叫“意守丹田”呢?道家认为人体有三个丹田:上丹田,位于两眉间的脑中;中丹田,位于膻中穴的心间处;下丹田,位于肚脐下面四指宽处。意守丹田主要指守下丹田,就是把我们的意识专注于那个部位,这样就可以修成定。
当然,修定不一定要意守丹田,佛家里面有其他方法。一种是观息——观呼吸。我们呼吸时,气流会从鼻孔里一进一出,那么观息时,我们就不想其他事情了,只把注意力放在一进一出的呼吸上。有时候还可以数息,比如呼吸一进一出算一,再进出算二,再进出算三……算到七或十,然后重复再来。这是把注意力放在一个有规律的事情上。
还有一种是念佛,比如有些人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把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反复有规律的佛号上,心也会平静下来。总之,把注意力或意识放在一个事物上,或者一个有规律的事物上,让心平静下来,这就是禅定。
心初步的平静是意识没有乱想了,比如你不断持念“南无阿弥陀佛”,想的东西就少了。当然,刚开始也不行,你会一边念一边胡思乱想,即使到了后来,也会一边想其他事,一边习惯性地念佛。但如果功力加深,它就只有一个声音——“南无阿弥陀佛”,到一定的时候,即便你嘴里没有念出声,也会觉得周围到处都在响着“南无阿弥陀佛”。
意守丹田也一样,把注意力守在丹田里,逐渐会形成“胎息”,丹田那个地方好像在一伸一缩地呼吸,然后会感到丹田发热,道家就利用这个来练内丹。当然,练内丹有很多理论,内丹练成后要去走任督二脉,即所谓的“小周天”,然后再通过身上的各种脉一运行就是“大周天”。但无论道家的气功练到什么阶段,最开始都要训练意守丹田。《道德经》曰:“意守丹田,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整部《道德经》实际是一本修行的著作,根据不同的人,讲解时有时会把它哲学化,有时会把它修行化。
现在有些搞传统文化推广的人,其实根本不知道《道德经》里很深层的意思,一上电视就开始乱说。有很多这样的人,大家要小心啊!无论是《道德经》,还是儒家、佛家的一些经典,都有非常具体的实际意义,不是空口说白话的东西。它一定对我们的生命,对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有意义,我们才去学习它,否则学它干嘛?吃饱了撑的?
很多所谓传统文化的讲堂,往往就是给你讲一些孝道和感人的故事。其实这不是传统文化,只是它带来的一些作用而已,真正的传统文化没有那么肤浅。孝道当然是件非常好的事,但真正的传统文化,在于它对这个世界的一些看法和具体运用,具体的运用就牵涉到禅定。当然禅定只是具体运用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的运用。
为什么说传统文化难以继承和发扬呢?就是因为我们把关键的东西丢了,只把它的一些简单的作用拿出来推广流传,这样是不够的。我觉得,传统文化的承袭和发展,必须走到这些很深层次的东西上去,否则我们没法同西洋文化对抗。当然,我们也不用对抗西洋文化,如果真的掌握了传统文化,会直接将它融化在里面。
我们的中华文化其实有个很大的特征:庞大包容。任何外来文化,你可以很牛,但你来了以后,你就是我的一部分。因为它抓根本,表皮运用的东西随便你去搞,你搞了以后,拿到我这里来,我就把你“根本”了。如果我们真的能把传统文化一些最根本的东西发扬和阐释出来,根本就不用和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对抗,直接兼容并蓄。
六、禅定的具体运用
禅定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有哪些运用呢?我们接下来挨个儿说。
禅定于儒家之运用
先从儒家说起,儒家对我们文化影响的巨大性就不用我多说。虽然孔子以前被批得很恼火,但儒教本身你怎么去批它呀?它已深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你根本没法批。
随着时代的变迁,它的一些思想可能不太合理,比如“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这类三纲五常的观念。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没有了君臣,夫妻之间也平等了,夫想为妻纲都不行,很多男人在家里都是“耙耳朵”,反而是妻为夫纲。父为子纲也变了,以前父母就是纲要,子女一定要听父亲的,现在我们有“二十四孝父母”,儿子一说:“老爸,我要买个房子!”父亲就说:“好,听命,存款拿去。”倒过来变成了“子为父纲”。
当然,三纲五常这些礼教好像随着历史在变迁,但有些根本性的思想还是变不了,也没法变。
现在我们来看禅定在儒家的一些运用,首先看四书五经中的《大学》,开篇说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这段话很厉害,一上来就把儒家的纲目、宗旨,以及我们应该做什么都说完了,即《大学》的三纲八目。
“大学”不是什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它是指最大的学问。那么这条大学的道路在哪里呢?就是《大学》的三个纲要: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明”指明白,“明德”指光明之德。光明到底是什么呢?即心的至理。“明明德”就是明白心的至理。“亲民”指教化民众,而教化民众达到治国平天下,就叫“止于至善”。这三个纲要不同于前面说的“三纲五常”,前者是属于“亲民”中认定伦理关系、流于礼教的原则。
“八目”是指诚心、正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都是儒家里面的学问,即提倡立身治世的八个步骤。归纳起来,“三纲八目”,就是在三纲的统领之下,每个人应该去做八件事。
什么叫诚心正意?不是指一个人道德高尚,道德高尚只是一个作用,它有它的具体内容。那么大儒王阳明认为,只有知行合一才能诚心正意。什么叫知行合一呢?“知”是意识所想象的概念,“行”是心的一些冲动、行为,我们意识中的概念和心态达到一致的时候,就叫知行合一。
平常人很难做到知行合一,我们所学的东西和心的实际倾向是冲突的。比如我们受教育说不能欺负别人,但我们总是忍不住要去欺负别人;我们不能说假话,但还是忍不住要说假话;别人的老婆不能爱,但你偏偏还是要爱,要去当隔壁王老五……达不到知行合一,就没办法诚心正意。
什么叫格物致知呢?格物,就是详细地分类和了解世界上所有事物。格物分为两大派系:一派是朝外,宋明时代的程朱理学派[4]认为应往外格物,找外面的事物;一派是朝内,陆王心学派[5]认为应朝内格物,分辨我们的心是什么。那么儒家的内格一分辨,就会像佛家唯识说的“一切现象都是心的显现”,佛家把“心”分为八个识:阿赖耶识、末那识,以及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识。
格物要达到“致知”——一方面得知道所有的事情,一方面得把事物的深度知道到极点。知道所有的事,就叫广博;知道所有事的深度,就叫致知。格物致知的水平达到极限,就是佛教里的“遍知”。
所以儒家有句话说:“一事不知,儒者之耻。”作为一位大儒,如果这个世上有任何一个事情不明白,那是他的耻辱,所以他一定要诚心正意、格物致知。
从“致知”的层面来说,前面说的诚心正意也是很麻烦的事。大家不要认为“我心很正”就行了,我们认为的“心很正”,意思就是不做坏事,这个太浅了。真正的诚心正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知道我们的心到底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修身呢?其实,当我们去实践格物致知、诚心正意的时候,就叫修身。儒家把对自身的修炼和反省叫修身,道家叫修内丹,而在佛家就叫修行。
儒家不像道家和佛家那样追求出世,要么离开尘世去修仙,要么去成佛。儒家讲究“处世”,他们在修身后要去做事,建立功业。那么建功立业的话,首先得有个家,叫“齐家”。因为在儒家看来,家国是相同的构造,“国”只是“家”的放大。所以儒家非常重视家庭,为了一个家庭的规范和秩序,它尊卑有序,建立了“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等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
“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儒家把“齐家”视作“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把家搞好了,就要去治国平天下,这部分我就不用讲了。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不管是天子还是平民,你去诚心正意、格物致知也好,还是去齐家、治国、平天下,都一定要以修身为本,先把自己搞好。那怎么去修身呢?难道去韩国动手术?那个也叫修身,但修完后用来干什么呢?难道天天自拍,充当各种流量担当?
儒家的修身肯定不是这样,而是要去内观、内省、内照,也就是禅定。所以在儒家里面,历代大儒都非常重视静坐,比如孔子、董仲舒、二程、朱熹、王阳明、东林党的领袖高攀龙……他们没有一个不重视静坐禅定。
接下来再看《中庸》的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是儒家的世界观。“道”,就是万事万物的根本。“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我们不能离开这个根本,也没办法离开;如果能离开的,那就不是道。“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所以君子要对所见所闻恭敬警醒。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隐匿的事物是最容易被看到,也最不容易被看到的;微乎的东西其实是最容易显现出来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说,隐藏在我们内部的“道”,实际上无处不在显发。
“故君子慎其独也。”什么叫“慎独”呢?这在陆王心学里叫“持敬”,就是一个人的时候,要经常返观内照,不要让心放荡流逸。什么叫放荡流逸?说白了就是乱想。至于想什么呢,大家自己知道,无非是想电视上、电脑上、手机上哪个明星好看,哪个明星离婚了,谁又吸毒了,谁又被捧红了,谁又被拉黑了,这些关你什么事啊?
也就是说,慎独是不要让心放逸,不要流于各种各样的欲望,和林林总总对我们生命没有意义的东西。慎独是很难的,当慎独达到很深的程度,心不再乱跑的时候,就变成了禅定——儒家的“慎独”其实有禅定意味儿在里面。很多人的书房里都喜欢挂一副“慎独”、“动静等观”等书法作品,很少有人明白其中要义,可能更多是附庸风雅。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一句非常厉害,是这一大段话的观点。“喜、怒、哀、乐”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情绪;“之未发”,指我们的情绪还未出来的时候;“中”在儒家是根本的意思。就是说,在世间一切喜怒哀乐还未发出来之前,即是心的根本——“谓之中”。发出来了,很通达,很合理,就叫“和”——“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喜怒哀乐之未发”是怎样的状态呢?这个一定要靠禅定才能明白,不然你没办法不发。我们大部分人完全被喜怒哀乐所左右,谁不被情绪控制啊?有人和老婆吵架,吵得地覆天翻,把家都烧了;有人被领导欺负,气得几个晚上睡不着觉,提着菜刀砍领导全家;有时还没那么严重,仅仅和周围同事吵个架,就烦得几天吃不下饭……我们被这些东西左右,哪里可能明白喜怒哀乐未发前的心是怎样的?根本不可能明白。
如果通过禅定了解以后,你会明白“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天下的根本是“中”。“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的意思,就是从根本去看世界,世界是和谐平衡的;反之,追求和谐平衡也可以回到本来的正确路径,即“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个大本发出来,天地就各居其位,万物生长。
(其实这就是被唯物主义批判的唯心主义,因为它说世界的本质是心,是“喜怒哀乐之未发”。但我们这里只介绍传统文化,不说对错。)
也就是说,要找到“喜怒哀乐之未发”,一定要去修禅定。历代大儒修定的很多,要介绍的话,首先就要说到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孔子本人其实没有留下太多关于禅定的著述,而与他同时代、又专门和他捣蛋的庄子,却写了很多这方面的东西。他写了《大宗师》、《人世间》等文章,看起来好像是专门嘲笑孔子及其弟子,实际上反映了孔学里面有关禅定的内容。
当然,你可能会说,庄子的文章不能作为信史来讲。但我们现在是说文化而不是历史,如果说历史就一定要去考证,历史学家会寻章摘句,每个事情都要讲具体的事实。而文化的目的不在于此,主要是一种杂谈,要通过一些事情来讲道理。
我们现在来看《大宗师》里谈到颜回的一段话。孔子有三千个弟子、七十二个大贤,大贤就是弟子里面学得最好的,而颜回位列大贤之首,最为厉害。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颜回有一天回来告诉孔子说:“我有长进了。”孔子问道:“你指的长进是什么?”颜回说:“我已经忘掉仁义了。”
大家一听肯定会想:“有没有搞错啊?孔门提倡的就是仁义道德,他怎么能把仁义忘掉呢?”这里的“忘”是什么意思?不是平时说的忘记,而是指已深入到心里,不须再在头脑里串习,不用想它了。这样的“忘”相当厉害啊,其实我们也会。
比如嫉妒、仇恨、贪恋这些烦恼,我们平时想得起来吗?都想不起来,会忘掉,但用起来却很顺手。举个具体的例子,比如一个人和你在同一个公司上班,他的工资比你高,老板也喜欢他,所以你看到他就不舒服。那么在没看到他的时候,那种嫉妒的情绪不会起来,好像忘掉了,但实际上它已深入你的骨髓,只要一看到他或想起他,情绪马上就起来了,这就是颜回说的“忘”。也就是说,为什么颜回把仁义忘掉了呢?因为已经深入他的骨髓了。
然后孔子说:“可矣,犹未也。”意思是这个很不错,但还差得远啊!过了几天,颜回再次拜见孔子,说:“我又有长进了。”孔子问:“什么长进呢?”颜回说:“我忘掉礼乐了。”他把孔子提倡克己复礼等礼乐制度也忘掉了。孔子说:“真的很不错,但还差得远!”又把颜回贬了一顿。
过了几天,颜回又再次拜见孔子,再次说:“我又长进了。”孔子问:“这次又是什么呢?”颜回说:“我坐在那里,什么都忘掉了。”这就是禅定,儒家叫“坐忘”。什么是坐忘呢?颜回前面两次说的仁义和礼乐都是心的一些作用,当它们慢慢深入内心后,就不需要再刻意去提,随时都可以用。那么我们的身体也是心的一种作用,这一次呢,颜回把身体这种作用也忘记了,乃至天地万物全都忘记了。
孔子就不知道这个“坐忘”是什么意思,惊讶地问颜回:“哎呀,你现在牛啦,什么叫坐忘?”颜回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其实就是儒家对禅定的具体解释。
这个很厉害哦!你看我们平时打坐的时候,身体要坐直,肌肉要全部放松,好像搭在骨头上,全身心都要放下,这个叫“堕肢体”;“聪明”就是不停地思维和辨别,连这个也要放下,叫“黜聪明”;心要离开包括自己的身体、以及山河大地等所有有形状的现起,不要去关注这样、那样的事物,这叫“离形去知6”;“大通”指天地万物共同的东西,就是儒家所说的“天”,天能容纳万物,而同于万物,这个叫“同于大通”;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叫“坐忘”。如果硬拉到佛教去解释,这时已经证道开悟,明白自心本性了。
所以儒释道很多时候有相通的地方,为什么呢?因为后人经常把三家的理论硬生生地拉到一起。在我们的文化上,儒释道三家合一是一个很强大的势力,从梁武帝开始,到明末四大高僧,以至清末黄宗羲那帮人,他们搞儒释道合一,认为三家说的是一样的。那到底是不是一样呢?我们暂时不管,这些探究起来非常复杂。
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然后孔子说:如果一切同于大通,就没有好坏的区别;而完全无别的时候就合一了,不会再有变化无常(就像我们佛家所说的“常乐我净”),这样的结果真是太好了!我也愿意跟着你去学习。
其实庄子是在撰文嘲笑孔子,很不地道啊!不过,通过这篇文章,说明儒家要依靠禅定的方式求“同于大通”,就是去探求“天”是什么。儒家历代大德真是太多了,孔子也还有其他很多故事,今天就不一一讲了。
俗话说“孔孟之道”,我们再看亚圣孟子的一些观点,以下是孟子和公孙丑的一段对话: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普通人的气就是呼吸,气带动情绪,情绪又反过来影响气,然后很乱的气又去带动情绪。而什么叫“直养”呢?就是在没有情绪的时候,直接感受气,比如意守丹田,直接感受气在体内的运行。
这是说内在的气,还有外在的气。外在的气就“塞于天地之间”,所谓正气凛然;而这样浩然之气“配义与道”,是和正义与道德配合辅助的;“无是,馁也”,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一个人就会颓败衰竭,显得很差劲。
我们可以观察自己,你看我们平常起情绪的时候,比如心情不好很生气,那个气就是乱的。还有,为什么经常说男女之事伤身呢?因为气是带有觉知的,当男女因贪爱而产生各种各样的身体接触时,一接触,气就乱了。抚摸到脸,气就去了脸上,抚摸至身体,气就去了身上,特别是男女之间的性行为,尤其泄气。
你看拳王泰森,多厉害啊,一拳出去能把一个人打飞。他在正值巅峰的时候去日本比赛,结果被一个很差的选手打翻了。为什么呢?因为他比赛的前一天,和四个日本女孩共度春宵,严重泄气。所以,直养浩然之气的意思,就是不要通过这些外在的行为和情绪把它泄掉,而是直接去感受和积聚,从而养成至大至刚的气。这是孟子的修行,也是必然牵涉到禅定。
还有汉代的董仲舒,从他那个时代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诸子百家被搞定了,唯独尊崇儒术。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天人感应”,认为人的身体(包括世界万物)包含在“天”这个广大的概念和范畴里,和“天”有一致性。那人和天要怎么才能感应呢?必须去打坐。
儒家走到后来,有王阳明、朱熹、二程,他们有诸多关于静坐的理论。但儒家的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是相冲突的,程朱理学是朝外格物,所以讲了很多理教类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程朱理学发展到后来会约束到人们的身心,因为太讲理教了。而陆王心学呢,又太讲心了,知行不合一的时候,心就会狂放,养成如“遨游于山林”、“不耻于人世”一类的行为。不过,无论是朝外格还是内格,要实现他们那套理论,首先要去修身——禅定,所以他们都很讲究打坐。
历史上很多名人也是打坐的高手。如果说程朱理学、陆王心学这些大家还有些生疏,那苏东坡和白居易我们应该耳熟能详。邓丽君有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名曲《但愿人长久》,就出自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现在流于迤逦情歌,但实际上包含了苏东坡极为宏大的宇宙观和人生观,解释起来会非常精彩。还有白居易,大家以前学过他的诗吧?比如“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这些大文学家也都通晓禅定。
接下来再稍微说一下王阳明。王阳明是集儒学和心学的大成者,在日本备受尊崇。日本以前的海军元帅、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他是王阳明的骨灰级粉丝,腰上常年挂着个腰牌,上面写着“一生伏首拜阳明”,意思是他一生只拜王阳明。古往今来很多名流都对王阳明非常崇敬,包括蒋介石,他到台湾以后,对王阳明的研究十分痴迷,甚至把自己官邸背后的山取名叫“阳明山”。
古代儒家讲究“三不朽”:立言、立功、立德。立言,即著书立说,提出真知灼见;立功,即要为国为民建立功绩;立德,即树立自己身心的修养。王阳明基本达到了这三点,所以说他是集儒家之大成者。王阳明有著名的四句教,也是心学的四个纲要,分别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认为,心的本体是无善无恶的,一有善恶,心就开始动了。那么在动的时候,心有一种本来的功用(良知)——知善知恶,比如我们为善为恶的时候自己是知道的。把恶去掉,把善保存下来,这就是朝内格物。当然,关于心的本体到底是怎么回事,在儒释道里有很多不同的论述和解释,这里只介绍王阳明的观点。
那么,要实现这四个纲要,一定需要借助禅定。为什么呢?首先,你得知道无善无恶的心之体是怎样的。而在“有善有恶意之动”之时,你能明察善恶,实际是一种反省内观。知善知恶也是一种反省内观,否则你跟着情绪就去了,哪里还管什么善恶啊?最后“为善去恶”,对治恶心,留存善心,其实也是一种内观。而所有内观的前提,一定是得搞明白“无善无恶心之体”,那么就必然牵涉到禅定,这就是阳明心学,我就解释到这里了。
近代的一些大儒,如中国科学院的熊十力、废名等人,也十分重视静坐。
至于儒家是怎么打坐的呢?方法有很多,以前东林党的领袖高攀龙总结出的一套静坐方法最为简单,他说:“静坐之法,不用一毫安排,只平平常,默默静坐。”他对打坐痴爱到一塌糊涂,著有《静坐说》一书。而在《高子遗书》上,有很多他对静坐的描述:
学者静坐,是入门要诀。读书静坐,不可偏废。伊川先生曰“节嗜欲,定心 气”,静坐却是定心气之法。(《高子遗书》卷五)
朱子谓学者“半日静坐、半日读书”,如此三年,无不进者。尝验之一两月便不同。学者不作此工夫,虚过一生,殊可惜!(《高子遗书》卷一)
他还写过很多关于静坐的诗歌,在此不做详述,大家下来后有兴趣可自行查阅了解。
总之,静坐是历代大儒的必做功课,一定要做,否则你根本就不是什么大儒。我们很多时候认为,学儒家的人要读很多书,说话文里文气的,事实上并不仅仅如此,儒家是以修身为根本,而修身必定牵涉到禅定。
禅定于道家之运用
接下来说道家。禅定对于道家来讲,完全不是什么额外之事,而是同他们的修行息息相关、一脉相连。通常“道士”会给我们两个印象,一个是像电影里演的那样会捉鬼,一个是会打坐。其实捉鬼占卜只是一些民间运用,真正的“道”不是这样的。
真正的“道”是什么呢?是道家对世界的一种看法。如《道德经》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
老子说,有一种东西先天地而生(也就是它生了天地),它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是产生天下的根本。然而他不知道它叫什么,强取了个名字叫“道”。
还有《道德经》第一章一上来就开宗明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其实这里面都牵涉到两个方面,一个是对世界的看法,他们叫做“道”;还有一个是如何寻找“道”。那么道家寻找道的方法一定会牵涉到禅定,没有禅定根本做不到。
《道德经》里面有很多关于禅定的字句,比如: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谷”是空洞虚无的意思;“神”是指觉知;“玄”是玄妙深远;“牝”本来是雌性动物,在这里有生产的意思。“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的意思是说,这种像虚空般空洞虚无、没有本质而不死的精神,是产生深远天地的母体,它是天地之根——“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大家看过电影《黑客帝国》吗?里面的母体(matrix)就是产生一切的根本。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个根绵绵若存、连续不断,好像存在,但你又找不到它。“用之不勤”,“不勤”是不费力的意思,这是在说它的“用”,你看我们认知天地万物的时候,哪里费过力啊?眼睛一睁开就可以看到天、看到地、看到一切。道家认为这个“根”并不是外面的某个客观事物,而是我们精神的一种体现。
那应该怎么去找它呢?《道德经》十六章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致虚极守静笃”:心要像虚空一样虚到极点,彻底放空,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执著,这个就叫“虚极”。(佛家也讲“心如虚空”,就是心根本没有样子,因为没有一个有实质的东西。)那么这时候的心非常安静笃定——“守静笃”,其实就是心完全没有执著,安住在很深的禅定里。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世间万物现起,我去观察它们,但并不是看林林总总的现象,而是“吾以复观”——反过来看那个产生万物的根本。(其实在佛家里面,就是阿赖耶识产生了世界上的一切。那么我们不去看山河大地、人、身体等这些出来的现象,而是去看产生它们的根本是什么。)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万物虽然纷纭繁杂,但一切都源于这个根本,也归于这个根本。
“归根曰静”:回到这个根本,我们会发现那里是很安静、很宁静的。
“是谓复命”:“命”要解释为“性”,即本质的意思。这个时候就回到本质里面了。
“复命曰常”:最后我们会发现这个东西是不坏的。就像佛家《心经》里面讲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常不断。”
“知常曰明”:我们用什么去明白这个常乐我净的本质呢?用心的光明,这就叫“知常曰明”。当然,道家的“明”就是“道”的意思。如果仔细计较起来,道家说的“道”和佛家说的“本性”中间有很多差别,但就文字概念上,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道家的“明”是什么,它是“道”,也是前面说的“谷神不死”、“玄牝之门”等等。不管他们用了多少词汇来形容,无非是在禅定中去感受万事万物的本质是什么,就这么简单。
为了搞清楚“道”到底是什么,道家使用了很多方法,也因此发展出很多派别,如楼观派、正乙派、符箓派等,到后期有个最厉害的派系是全真派。
大家可能都看过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知道全真七子吧?其实他们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并不像金庸写的那样。金庸是在杜撰虚构,甚至把丘处机的弟子尹志平写成了强奸犯,人家本来是一个道行高节的大德。
七子中的丘处机是一个很牛的扛鼎人物,他始创的龙门派是全真道传承的主要教派。丘处机的名著叫《大丹直指》,里面详细地描述了怎么修气、养气、运行气脉等功法。总的来说,他们的功法特点完全是以修定为主,道家的修定叫“养丹”。
道家求“道”是为成仙,那么就会有很多入道的方式。前期有很多人炼外丹,比如烧鼎炉炼制金丹,所以道家有很多关于烧鼎炉这方面的事。到了后期,丘处机的龙门派是炼内丹。内丹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意守丹田,在自身丹田里安一个鼎炉,然后采阴补阳。大家一听到“采阴补阳”,可能马上就想到男女之事,不是这样的,真正的采阴补阳进行于我们的身体内部,也叫龙虎既济、水火既济,就是心肾相交,心火下行以温养肾水,肾水上行以滋心火。
然后他们通过运行气脉的方式,在丹田里养一个他们认为的内丹(也叫元神、圣婴、圣胎),养成后可以从头顶冲出去。当然,冲出去还不是究竟,要不断地修炼,到后来它可以化身千百万。你说这个是不是真的?道家里面就是这么讲的,我们没有亲身经历,不能轻而易举地判断它是真或是假。
道家修炼的方法确实有很多,而修炼的方式首先要炼精化气。什么是“精”呢?包括内分泌里的“精”和通过饮食摄入的营养精华。道家修行人通过意守丹田的方式,把这些精化成气,让气积聚在丹田里,这就叫做炼精化气。
丹田里的气再通过走小周天或大周天的方式炼气化神。气在身上进行很多运行后,我们的精神就会凝定,产生很厉害的定。而且气归于中脉以后,外境和身体都会消失,这个时候我们会发现身心的本质——“道”开始朦朦胧胧地出现了。在这个“道”上再进行很深入观行,就叫炼神还虚。虚到极点——致虚极,守静笃,这样下去,最后就会发现最究竟的“道”是什么。
以上就是道家的三层功夫: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一步步功夫下去,到了最后就三花聚顶、五气朝元、成仙得道、化身千百万。这不是嘴巴说说而已,他们有很多具体的运行方式。但不管他们用了多少复杂的方式,都一定要去打坐,胎息、炼丹全部需要借助禅定。
在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的学问都和定有绝对的关系,我们现在继承的更多是外在的文化,把定丢了。静定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点,一旦丢失,整个文化就没有了根,什么都搞不成。
道家还有个很著名的人物,就是民间传说“八仙过海”里的吕洞宾。其实他同丘处机一样,也是一个真实的人物,留有很多传世之作。其中有一篇《百字铭》,用一百个字、二十句话,就把以定求道的过程说尽了,牛得不得了。
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
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
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
阴阳生返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
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养气忘言守”:刚开始意守丹田养气是很费力的,守又守不住,念头也乱飞。但坐到后来,心不用再故意用力地去守,整个人就自然就坐在那里,这就叫“养气忘言守”。
“降心为不为”:心不动叫“不为”,保持这种不动叫“为不为”。“降心为不为”的意思,就是把心的念头和情绪完全停息下来。
“动静知宗祖”:心降下来后,就知道心的动和静是为什么,又是谁在动。六祖慧能大师去到广州法性寺,见两名僧人因风吹幡动而起争论,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六祖说:“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在动,是仁者的心在动。”那么心动的时候是谁在动?心到底是什么?知道心到底是什么,就叫“知宗祖”。
“无事更寻谁”:当我们真的发现心的本质时,那个心你是找不到的,但它又不是没有,这是很妙的一件事!虽然你找不到它,但它永远不会离开你——假如心离开了你,你拿什么去吃饭和睡觉?你的一切感觉都来源于心,所以不会离开你。真的明白后就不再找了,没什么事儿了,这就叫“无事更寻谁”,就是说你再去找什么?不用,坐在那里就行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非常放松,禅定之中又有观点,非常美妙!
“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宗祖——心的本质就是“真常”,它应照万物、了知万物。那么在应物的时候,它不要迷,因为迷即凡夫、即轮回;不迷即是解脱、即是仙人。我们现在应物一定会迷,比如看到一个东西或出现一种情绪,一般来说会有三种状态:要、不要、不理。我们不会马上知道它的本质是虚假的,会随着情绪跑,随着情形跑,苦乐完全不由自主,这个叫做“迷”。
“不迷性自住”:当我们的心不被这些东西所牵引时,它的本性自然就安住了。
“性住气自回”:心一旦平静下来,气就不再朝外散乱了。前面说过,普通人平常的气是非常散乱的。
“气回丹自结”:气回去后就自然聚集而形成内丹。
“壶中配坎离,阴阳生反复”:“壶”指丹田;“坎离”是《易经》中的卦名,“坎”是水,“离”是火;“壶中配坎离”就是水火既济。“阴阳生反复”是指人身中的阴阳二气在丹田中聚集熬炼,待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会在身体的脉道里往复运行。
“普化一声雷”: 待运行到一定的程度,会出现气住脉停的现象,而后气脉一下自然震开,会听到炸雷般的声音。你看有些人打坐时会听到“啪啪啪”的声音,有时候会“轰隆”一声,身体和周围的一切全都消失,真的像打雷一样。但这些声音只有自己能听到,别人听不到。我想问:那个声音是从哪里来的?大家下来可以想一想这个问题。
“白云朝顶上”:“白云朝顶上”就是“三花聚顶”,这时候,精气神三花上升聚集至头顶,其实也通达到了全身。
“甘露洒须弥”:这时候头顶会有一股清凉的东西,道家有时候叫“气”,有时候叫“甘露”。这股真气会顺着脉道慢慢下行,当我们打坐舌顶上腭时,会感受到口腔内有非常清甜的唾液,他们把这个也叫甘露。那么道家认为,人的身体就像一座须弥山,当这股清凉的真气从头顶下来,游遍全身,就叫“甘露洒须弥”。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养气到这个时候,道家认为会成为仙人,时时吞咽的津液就像长生酒一样,谁都不知道原来打坐成仙是如此逍遥!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我们平常的行为,一定需要外物配合,比如弹奏曲子,一定要有弦。而道家修到这个时候,人坐在那里无弦却有音乐出来。什么意思呢?“无弦”,是指我们心的本性找不到一个实在的东西,但它又有作用,所以叫“坐听无弦曲”。
我们经常说“造化弄人”,那么在真的明白本质以后,就会知道这些造化(运用)是怎么回事,“造化”到底是什么,这个叫“明通造化机”。
“都来二十句,端得上天梯”:《百字铭》只有二十句话,却把得道成仙的方法和窍决全部说完了。
道家吕祖的修炼心得,和禅定完全是套在一起的,这是禅定在道家里面的运用。
这些著作都可以公开买到,只是读得懂的人少了。现在有很多骗子拿着这些来传授国学,到处哄人,简直成堆!如果你真的对国学感兴趣,那就要用心去探研,之后自己都可以明白很多东西,不会上这些当。
大部分普通民众就喜欢听神奇的故事,听一些让自己感动的东西,这些就是“鸡汤”,鸡汤的作用除了换你的钱,根本没有什么实际用处。而真正传这些文化精髓的人,听众会很少,能明白的人也很少,很多人听着听着就离场了。它哪有什么流量小花、跑男好看啊?表面上没那么吸引人。
但它的作用却硕大无朋,而且越到后来作用越大,生命开始有了积极的意义,衰老、病痛、乃至死亡都能得到解决。而我们现在看的什么跑男、哪个明星又离婚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对你的生命一点好处都没有,除了看手机看到眼睛发花以外起不到其他作用。大家要去思考这些东西。
禅定于佛家之运用
佛教讲究闻、思、修,戒、定、慧,所以不用说,禅定在佛家是一个必然的训练。佛教离不开两个东西:一个叫止,一个叫观,“止观”二字可以概括完整个佛教的修行。“止”即禅定,“观”即观点——对世界的看法、见解。
在汉传佛教里面,大乘有八大宗派,小乘有两派,那么各派之间,观点可以不同,但止是必修的。为什么呢?因为观点虽然各种各样,但总的宗旨是要找到世界的本质——心的本性是什么,从而成就佛果。而要达到这个基本宗旨,禅定是不可或缺的,否则根本无法达到目的。
现在很多学佛人只是看书,搞一些干瘪瘪的理论和文字,说来说去名相成堆,完全不修定,学到后来就学不下去了。由于掌握不了止观的方法,很多人就采取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念佛,念佛可以产生定,也可以依据信愿的力量往生。这个简单的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学,所以叫“普被三根”。
但佛教不仅仅只有一个念佛法门,修定的法门还有很多,比如大圆满、大手印、禅宗等等,你看禅宗要求天天都要打坐参话头、参公案。那么在诸多法门中,把“止”说得最详细的要算大乘八宗中的“天台宗”。天台宗有一位智者大师,被称为“东土小释迦”,非常厉害。在他的著述里,指导初级禅修的叫《童蒙止观》,讲得比较高深一点的叫《摩诃止观》,讲禅修次第的就是《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里面非常详细地解释了怎么修定,这里我就不一一做解释了。
而将禅定和各种传统文化连接得较深的是禅宗。什么是禅呢?有时候指心,有时候指禅定,所以“禅宗”这个词本身就含有定的意味。但禅宗的定还不只是简单的修止,要正确地解释禅宗的定,就是六祖《坛经》里面说的:“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外离相为禅”:在修定的时候,我们的心不要纠结、关注包括身体在内的一切现象,要把一切都放开。这是很难做到的,你的身体一坐在那里就有感觉,你怎么放开它啊?长期打坐修定就能慢慢放开了,这个叫“外离相为禅”。
“内不乱为定”:心不住静也不落空——既不停留在安静上,也不陷在空里面,寻找自己的本质,叫“内不乱为定”。
在整个佛教里面,禅定是我们实现解脱成佛的根本,你不修定几乎不可能成就。很多人说:“我只是读书就可以了。”只读书不修定就会变成文字禅或者狂禅,嘴巴特别会说,但实际上一点解脱的作用都没有。所以禅定在佛教里面有着不可思议的重要性。
前面说了,修定的法门有很多很多,要讲的话,我起码可以讲二十种以上,但真正去修用不着搞那么多,一种就够了。你可以观呼吸,可以观丹田,也可以观虚空,也可以看唐卡、看佛相,或是内观,或是外观,有很多种观法。
我们可以通过观来修止,或通过止来修观。“以止求观”就是让心平静下去,再拿见解来对照,逐步让自己安静的心能与真理相应。反过来,“以观求止”就是不断闻思,产生感觉,然后把那个感觉延续下去,在延续这个感觉的时候就会形成定。这是佛家里面的两大类方法。
佛教的密宗还有修气脉的方法。我们人体有中脉和左右脉,他们通过打坐观想的方式,把气归入中脉,让身体消失,从而形成定,找到最根本的法性。大圆满和大手印就更厉害了,是越过气脉直接去看心的本质,当你发现心的本质时,会找到光明的本质是什么,心最根本的知觉性在哪里。找到了这个根本的知觉,你会发现心的知觉是不用费力的;由于不费力,同时它又不散乱,就会形成定。
我们修定为什么修不下去呢?因为很费力嘛!你的念头要乱飞,同时又要控制念头,身体一会儿又痛不舒服,所以你定不下去。但如果发现心的本质,这些毛病自然就没有了。心的本质是一种自然的光明,“自然”就有不费力的意思,找到那个不费力的光明,然后待在里面,定自然就形成了。
禅宗走到后来是这样,大圆满也是这样,外——自然离相,内——自然不乱,坦然地坐在那里,甚至行走、吃饭、睡觉都可以进入这样的定。这就是佛家里面的禅定,所以在儒释道三家里面,禅定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禅定于其他领域之运用
接下来简单总结一下禅定在琴、棋、书、画、中医、武术等领域的运用。
琴
弹古琴有个最重要的宗旨——心必须要安静。它绝对不会像搞嘻哈音乐那样哟哟切克闹。你看一些古琴名家,面前放一把古琴,还要点一支香,拨一声弦,“噔~~”余音悠长,然后再拨。为什么会这样呢?他要通过琴来入静,然后在静中去弹琴。
棋
下棋不是要动脑筋吗?不是的,古人下棋和我们现在不太一样,他们要通过心神的凝定去下棋。古代围棋有九品:守拙、若愚、斗力、小巧、用智、通幽、具体、坐照、入神。也有倒序排列的,但入神是最高品级。
入神是什么意思?棋下到后来,人会坐在那里,完全进入一种的禅定状态,棋谱在他那里就如水中棋谱一样。比如下盲棋的,或者一个人同很多人下的时候,几十副棋放在那里,纯靠记忆是不行的。他要凝神坐在那里,进入“具体”和“坐照”的状态,旁人给他报棋子所进的位置,整个棋盘、棋位如画卷般在他心里浮现出来,然后他再口述或示意往哪里走。而入神是棋品的最高境界,它也和定有关系。
书法
书法就不用说了,你看写书法的那些人,要悬腕、立姿,头和身必须完全正直,不能七歪八扭地写,它是最讲究炼气的。
画
书画其实一味,书法讲究神意,丹青(画)讲究气韵,全都和修身炼气入定有关。如果不修静定,琴棋书画都走不到极点。你看现在形形色色的画作,其实很多都没有气韵啊。这个气韵从哪里来?就要从修定而来。
中医
《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篇“上古天真论”说:“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掣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这实际上说的就是站桩、炼静守气,也和定有关系。
前面概述过,中医的根本是反观内照,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里说:“然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中医所讲的经脉、络脉、穴位等,一定要靠打坐去体会。打坐到一定的时候,我们的心就能体会到气脉运行的渠道,明点的位置就叫穴道。
武术
前面说过,现代武术是讲究肌肉骨骼的力量和速度,而古代武术是讲究精神,武者将精神凝结为爆发点,再通过肌肉筋骨催发出来,因此古代武术大师的肌肉不像现在一些拳手那样一坨坨的、杀气腾腾的。武道极致则文,你看孙禄堂、万籁声这些武术家,都是非常瘦小的个子,但你一上去就能打飞你。
现在已经没有了这些东西,习武的人大多忘记了武术的根本在于禅定,不再进行培养内气的训练;现在的人也没有一站几个小时的能力,一个手机就把人搞得神魂颠倒。所以武术走下去必定消亡,中医也必定消亡,因为我们失掉了最根本的东西——定。
结语:
如果我们真的想恢复传统文化,那必须从其根基入手,而不仅仅是去哪里挥洒几副书画、修几个建筑,这些东西都流于表皮。我们要勤于修定,掌握儒释道文化之精髓,这样才可能恢复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才能称之“中华民族”——华族。否则我们现在跟蛮夷差不多。我们现在的文化实际上就是被蛮夷所统治,你看现在的孩子们看什么?他们喜欢什么?他们喜欢的音乐是什么?服饰又是什么?谁还给你搞什么禅定不禅定啊?
包括我在这里讲禅定的时候,大部分人已经慢慢走出去了,因为他们听不进去,在每个地方我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所以见怪不怪。但是希望我们中间有些仁人志士,真的能用心把我们的传统文化慢慢恢复起来,不然我们愧对老祖宗,也愧对自己,因为这种文化的掌握对我们的身心有极大的帮助和裨益。
[1]中华民族现在的概念很大,此处主要指汉族。
[2]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3] 一行(683年~727年),佛僧法号名。本名张遂,唐高宗弘道元年生于武功县,玄宗开元十五年卒于古都长安华严寺。籍贯为邢州巨鹿(一说魏州昌乐)。中国唐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佛学家,主持修编新历、最主要的成就是编制《大衍历》。他在制造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和主持天文大地测量方面也颇多贡献。
[4] 即由北宋程颢、程颐和南宋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学派。
[5] 由儒家学者陆九渊、王阳明(王守仁)发展出来的心学的简称,或直接称“心学”;或有专门称为某哲学家的心学,如王阳明的“阳明心学”。
6 知:心识明了的作用叫做“知”。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寂止的修法》第01课
- 禅定的修法:如何打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