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堂课总结:开始了本经正宗分的学习。正宗分分五个部分来讲:一、明法藏因地成就净土之愿行;二、明成就极乐胜果现今安住之状况;三、释尊诲喻人天励力修善永离恶苦;四、佛光加被令刹土互现之情形;五、殷勤教诫生彼胜土之方便
第一个部分是“明法藏因地成就净土之愿行”,又分六个内容:一、往昔生世情形;二、礼赞世自在王佛申明本愿祈请开示;三、彼佛为说殊胜法要;四、持受彼法后结成四十八胜愿;五、其后专志庄严妙土以行满愿;六、愿满成佛现今安住西方。
正在学六个内容的第四“持受彼法后结成四十八胜愿。”说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如来的加持下,看到二百一十亿佛刹之后,激发大愿,准备在世自在王如来面前结成四十八胜愿。
此部分又分成七个内容:一、结成大愿于一刹中尽摄百亿佛刹胜妙庄严;二、彼佛随喜劝令宣说;三、具说四十八胜愿之相;四、彼愿不满誓不成佛之愿;五、誓欲如实成办其义之愿;六、说谛实语观察大愿是否成就;七、由此略说具足修满如是大愿。
已经学到第三:具说四十八胜愿之相。大愿的总纲为:我发誓要证到跟佛一样的无上正觉,我所住的佛刹要具足无量不可思议的功德庄严。这个总纲要贯彻到后面每一个大愿之中。
上堂课继续学习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此愿为法藏比丘净土四十八大愿的核心关要,若无此愿,则净土其他胜愿形同虚设。此愿为阿弥陀佛悲心智慧的极致体现,其内涵深广,是圆顿至理与无量救度的完美结合。
上堂课还讲到“五逆和谤法的人”不能往生。因为这两大类罪障可能在临终时大过净业,导致不能激发信愿,若无信愿,者不能依赖弥陀之愿力加持,故而无法往生极乐。
这堂课内容:继续学习法藏比丘第十八大愿。
下面我们再细致地解释一下:
这里“至心”是指至诚的心。《金光明经》中说:“彻到心源,尽心实际。”就是指彻到心的本源,穷尽了心的实际。浅显地说,是指非常真诚、清净、纯正的心。
“乐”就是有好乐心,有特别信受、特别希求、特别喜欢的心,是梦寐以求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如果真有这样的好乐心,就会诚心诚意地念阿弥陀佛,求阿弥陀佛摄受自己,就会主动把平时修的一切善根都回向在往生上。就是因为发起了决志求生净土的心,也就会有实际的行动表现。就像唐译本所说“所有善根,信心回向,愿生我国”,在自己身上真有这一句的内涵,才是具有净土信愿的人。
所以,阿弥陀佛摄受的就是有真实信心和有决志往生西方愿力的人。这是基本的条件,要能生起真信切愿才会往生。有真信切愿这两个条件,再一心念佛,弥陀大愿船就开到了自家门口,只要直接上船就可以到达西方。但如果自己没有很深、很真实的信心,又没有恳切求生西方的愿心,那就没办法了。因为不可能把没信愿的人拉到极乐世界去,如果可以拉去的话,那轮回早就空了,因为弥陀的悲愿就是摄持一切众生往生净土,而佛又有最大的能力。
所以虽然说净土是他力法门,但这只是从“弥陀悲愿为强大增上缘”这一点来说的,实际上,绝没有脱开自力的他力。往生要靠佛和自己双方面的因缘,而不是只靠单方面的因缘。自己方面要有真实的信愿行,才可能往生。
“乃至十念”的“念”,是指口里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宋译经文里讲到:“所有众生,求生我刹,念吾名号,发至诚心,坚固不退,彼命终时,我令无数比丘现前围绕,来迎彼人,经须臾间,得生我刹。”善导大师为了开显这一愿的密意,直接说到“乃至十声”,从“声”字看出这是指口称十声佛的名号。这才体现出弥陀悲愿成就了无上的方便。这是无论哪种层次的众生都能做到的事,唯一排除兼造五逆和谤法的人。
《观经》里讲,下品下生的众生在生时,造了五逆十恶等罪业,临终时,善知识给他传妙法,叫他念佛(这是指《观经》里说的观想)。这个人观想不来,善知识告诉他,你应该直接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他就以至诚心连续念了十声,结果以念佛名号的缘故,念念中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之后就往生了。
所以,弥陀愿海里已经实现了使凡夫直接往生净土的极简易、快捷的方便,就是第十八愿所说:临终时,下至十念信愿称名就能往生。这就是利他上登峰造极的成就。大家想一想:阿弥陀佛的净土功德极其殊胜,如果只依靠自力来往生,在没有达到高深的修证时,是生不了的,而以弥陀愿力摄持,使凡夫都能以极简易的方法生到极殊胜的净土,这不是利他上的无上成就吗?
善导大师在《法事赞》中这样说:“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只为弥陀宏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上等的情况是尽这一生,相续不断地持念佛名;下等的情况为此生临命终时,能真的提起十念或三念、五念,佛都来接引往生。只因为弥陀宏誓深重的缘故,致使凡夫以念佛的名号,便能顿生净土。
善导大师又于《往生礼赞》中说:“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以至诚的信心祈求阿弥陀佛摄受往生,以这样的心念佛名号。上等的人是尽一生努力,行住坐卧都不离开阿弥陀佛,下等的人在临命终时,能有至诚的十声、一声等,以阿弥陀佛的悲愿摄受而容易往生。
那么,所谓的“十念相续就能往生”又是指什么样的状态呢?
昙鸾大师在《略论安乐净土义》中说:比如,有人走到一处旷野中,有个仇人举刀要来杀他,他吓得拼命向前跑。眼前有一条大河,渡过去才能保全性命。这时,是脱下衣服渡河呢?还是穿着衣服渡河?若脱下衣服,恐怕时间来不及;若穿着衣服,又怕渡河不方便。当时他心里就只想怎么渡河,没有其他念头。像这样相续到了十念,就叫“具足十念”。
所以临终一心一意地求生净土,而没有其他念头,不贪恋财富、儿女等的世间法,没有瞻前顾后的心,一条心就是往极乐世界去,这样相续不断地念了十声,就是这里所说的“十念相续”。
下面再解释“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一句。
“五逆”是指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五种罪,由于违背天理,所以叫做“逆”。造了五逆罪业的人,在身坏命终时,直接堕入无间地狱,在一大劫里感受极其惨烈的果报。“谤法”,就是指口里讲说佛法的过恶,言过其实。现在弥陀十念必生的大愿普被到一切众生,下至动物都可以念佛往生,唯一排除兼造五逆和谤法罪业的人。
- 《佛说无量寿经》第58课
- 《佛说无量寿经》第60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