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堂课总结:
证信序中的“众成就”,讲解经文:皆遵普贤大士之德,具诸菩萨无量行愿,安住一切功德之法。游步十方,行权方便。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分成五段讲解,一、“皆遵”;二、“普贤大士之德”;三、“具诸菩萨无量行愿”;四、“安住一切功德之法,游步十方,行权方便”;五、“入佛法藏,究竟彼岸”。现在讲到第二段“普贤大士之德”中的第二小节。
上堂课说到与会的菩萨众皆遵普贤菩萨之德,而普贤菩萨的德行归纳起来即为十大愿王。而十大愿行的终极目的,是导归极乐。因为愿行广大,难以尽快实现,所以进入极乐世界,是实现大愿的最佳途径。因而《普贤行愿品》中偈曰:愿我临遇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这堂课内容:
继续讲解普贤大愿和极乐的关系,及其以下经文。
(三)弥陀本愿如何使行者成就普贤行愿
这里先要看到,凡夫的困难是一直被烦恼和业的力量所控制,严重地障蔽了灵知妙力,因而发不出广大的普贤行。现在怎么来破除障碍呢?弥陀愿海的悲怀是建立具足功德庄严的净土,使众生在佛力摄持下一往生净土就横超生死。
要知道,众生在轮回中“披枷带锁”,就是指五取蕴一直不断地相续。这样的取蕴相续,实际是一种运转不已的造苦机器,又是一种按照宿世业力而不断生苦的器皿。只要它还在辗转地相续,就摆脱不了轮回的命运,会一直落在错乱的因果循环链中。
但是走往生净土这条路,临终这一期蕴身息灭时,自己的心与佛心相合的一瞬间,就转成了莲花化生。然后佛的加持注入这个化身,使内在的妄执、烦恼、业等负面力量无法现行,由此便从长劫惑、业、苦的循环状况中解脱出来;而正面,出现的唯一是清净的觉悟因缘。因此,往生后唯一念念增益菩提善根,不断地在显发本性的妙用,如此即是入了不退转地。
所以往生后的一个大关键即是在佛力加持下能证得无生法忍,此后就逐渐开始实行普贤大行。最终分身无数,普现在十方不可说不可说的世界中,把无量众生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出来,安置于极乐世界。而这样行持的时间是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
总之,以弥陀愿海的加持,能使行者在顺利往生净土后,脱开惑业力量的系缚并证悟本性,此后迅速显发极广大的功德,而圆成普贤行愿。自此以后就在行为上从始至终都遵修普贤大士之德。
(四)与会无数菩萨都经由此方便而遵修普贤大士之德
应当这样思维:阿弥陀佛成佛已经十劫,在这十劫当中已经有无数菩萨通过往生极乐净土而获得了大成就,之后从净土出来,进入“园林游戏地门”,登上教化地。从此便在十方世界中普门示现,教化群生。此次释迦如来演说净土法门时,这些曾得过弥陀大恩救度的菩萨当然就化现过来,辅助释迦佛弘扬弥陀愿海法门。
将无量众生从烦恼大苦海里拔济出来,送到极乐世界,这是真正能救度众生的伟大事业。有多少佛菩萨在做这项事业呢?包括阿弥陀佛化出的无数佛菩萨、以及阿弥陀佛座下已经成佛、成菩萨的这些大圣者们,乃至十方诸佛,都在共同做这项伟大的事业。像这样辗转地教化、辗转地度脱,就成为极其广大的事业。
正因为这一点,本经一开始就说:与会的无数大菩萨都遵修普贤大士之德,这里有很深的密意。就是指这些大菩萨当初也是随学普贤行愿,以行愿力而往生极乐世界,然后现前成就普贤行愿,被宏誓铠,游化十方。这次特意来辅助释迦佛弘扬弥陀愿海法门。因此说“皆遵普贤大士之德”。
- 《佛说无量寿经》第09课
- 《佛说无量寿经》第11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