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讲究闻、思、修,戒、定、慧,所以不用说,禅定在佛家是一个必然的训练。佛教离不开两个东西:一个是止,一个是观,“止观”二字可以概括完整个佛教的修行。“止”即禅定;“观”即观点——对世界的看法、见解。
汉传佛教大乘有八大宗派,小乘有两派。各派之间,观点可以不同,但止是必修的。为什么呢?因为观点虽然各种各样,但总的宗旨是要找到世界的本质——心的本性是什么,从而成就佛果。而要达到这个基本宗旨,禅定是不可或缺的,否则根本无法达到目的。
现在很多学佛人只是看书,搞一些干瘪瘪的理论和文字,说来说去名相成堆,完全不修定,学到后来就学不下去了。由于掌握不了止观,很多人就采取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念佛,念佛可以产生定,也可以依据信愿的力量往生。这个简单的方法任何人都可以学,所以叫“普被三根”。
但佛教不仅仅只有一个念佛法门,修定的法门还有很多,比如大圆满、大手印、禅宗等等,比如禅宗会要求天天都要打坐参话头、参公案。在诸多法门中,把“止”说得最详细的要算大乘八宗中的“天台宗”。天台宗有一位智者大师,被称为“东土小释迦”,非常厉害。在他的著述里,有指导初级禅修的《童蒙止观》,讲得比较高深一点的《摩诃止观》,讲禅修次第的《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非常详细地解释了怎么修定,这里我就不一一做解释了。
而将禅定和各种传统文化连接得较深的是禅宗。什么是禅呢?有时候指心,有时候指禅定,所以“禅宗”这个词本身就含有定的意味。禅宗的定还不只是简单的修止,要正确地解释禅宗的定,就是六祖《坛经》里面说的:“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
“外离相为禅”:在修定的时候,我们的心不要纠结、关注包括身体在内的一切现象,要把一切都放开。这是很难做到的,你的身体一坐在那里就有感觉,你怎么放开它啊?长期打坐修定就能慢慢放开了,这个叫“外离相为禅”。
“内不乱为定”:心不住静也不落空——既不停留在安静上,也不陷在空里面,寻找自己的本质,叫“内不乱为定”。
在整个佛教里,禅定是实现解脱成佛的根本,不修定几乎不可能成就。很多人说:“我只是读书就可以了。”只读书不修定就会变成文字禅或者狂禅,嘴巴特别会说,但实际上一点解脱的作用都没有。所以禅定在佛教里有着不可思议的重要性。
前面说了,修定的法门有很多很多,但真正去修不需要搞那么多,一种就够了。你可以观呼吸,观丹田,观虚空,也可以看唐卡、看佛相,或是内观,或是外观,有很多种观法。
我们可以通过观来修止,或通过止来修观。“以止求观”就是让心平静下去,再拿见解来对照,逐步让自己安静的心能与真理相应;反过来,“以观求止”就是不断闻思,产生感觉,然后把那个感觉延续下去,在延续这个感觉的时候就会形成定。这是佛家(修行)的两大类方法。
佛教的密宗还有修气脉的方法。我们人体有中脉和左右脉,他们通过打坐观想的方式,把气归入中脉,让身体消失,从而形成定,找到最根本的法性。大圆满和大手印就更厉害了,是越过气脉直接去看心的本质,当你发现心的本质时,会找到光明的本质是什么,心最根本的知觉性在哪里。找到了这个根本的知觉,你会发现心的知觉是不用费力的,由于不费力,同时又不散乱,就会形成定。
我们修定为什么修不下去呢?因为很费力嘛!你的念头乱飞,同时又要控制念头,身体一会儿又不舒服,所以定不下去。但如果发现心的本质,这些毛病自然就没有了。心的本质是一种自然的光明,“自然”就有不费力的意思,找到那个不费力的光明,然后待在里面,定自然就形成了。
禅宗走到后来是这样,大圆满也是这样,外——自然离相,内——自然不乱,坦然地坐在那里,甚至行走、吃饭、睡觉都可以进入这样的定。这就是佛家的禅定,所以在儒释道三家中,禅定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摘录并整理自《禅定在传统文化中的运用》
【注:本初稿内容暂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