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空修行的重要性
在“理所破”上,我们已经有很多的认知,我们可以通过离一多因、有无生因、破四句生因、金刚屑因、大缘起因这些逻辑的方法,推断出在我们心里面呈现出来的所有的显现其实都是空性。“空性”的意思,就是所有的显现都没有实质。
我们在概念中可以推出色、受、想、行、识都是空性。色法,通过离一多因去观察,最后发现它完全没有组成部分,也就是它显现的同时是空性。五蕴之中的受、想、行、识是属于心法的部分、精神的部分。精神这一部分,我们通过对时间的分析,也可以在概念上知道它是空性。也就是说它没有组成部分,只是一个幻相而已。
说了那么多,虽然它是空性的,但是它同样让你苦不堪言、非常难受,并没有因为你在概念中知道它是空性的,你就超脱了、自在了。绝对不会。我们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对空性很有研究,读了很多的书,但是为什么还是没有获得自在呢?证悟、窥见祖师西来意,这些就不要说了,连基本的烦恼都对付不了。因为这些只是概念,只是在意识里面发生的一些概念的运动,它不是心对这些显现的直接认知。
所以说单空的修行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的相续对这些概念有初步的体会。它还不是真正的空性,只是单空。
“单空”这个词汇在印度是没有的,在我们汉地这边也没有,但是我们汉传这边的三论宗和天台宗有一些关于这方面的论述。
天台宗“一心三观”
我们汉地这边有个宗派叫天台宗,很了不起!它提出了“一心三观”:假观、空观和中观。
什么叫做假观呢?它说一切的现起全是虚假的,现而无实、如梦如幻,这个叫做假观,它也不认为这个是究竟的;现起这些东西还可以消失,叫做空观,这是在所境上说。在能境上,你可以体会到一些东西如梦如幻而不执着,这是在能境上的一种假观。同时,你的能境还可以完全不去体会,进入完全的寂灭中间,这是能境上的空观。但它还不认为这个是证悟,很了不起吧!它还是认为这是不彻底的,它说把这种观都抛开,任何事物都不离法性,才是中观。这也就是典型的藏传说的应成中观。
实际上,在印度有应成和自续的分类,当初月称论师和清辨论师作为代表,形成了这两个派别,但是这方面的词汇是到了西藏才有。我们认为汉人没有,其实是有的,但是我们后人太不争气了,把它丢了。很多学者写了很多关于天台宗的书,在我家里这些书垒起来比人高。这些书我看两眼就看不下去,就把它扔了——基本上都是胡说八道。因为这些学者完全把它当作一种学术思想,当作一种文化,他在骨子里面认为佛教讲的这些都是假的。不要说像佛教徒那样带着主观性质的信心去研究它,他连客观也做不到。
实际上,一个凡夫是没有办法做到真正的客观的。哪能客观啊?你建立了“人我”,你就一定有主观。你的看法,那就是主观。我们只能够是在每一个主观共同认同的一个平台之下(在因明里面叫做“极成共许”),去逐步建立一个认知的渠道。这样才能做到相对的客观,否则你根本没有办法客观的。
中国科学院有个所谓的国学大师(名字我就不说了,每个人都知道),他自己研究了一辈子的佛学,然后他说:“因果这一套,我是不相信的。”我就想不通,你既然不相信它,你研究它干什么呀?但是有很多这样的人,现在的学者,他们把它当成一种学问。他们要在这方面混饭吃,一定要写出很多这样的论著来。如果没有学术研究成果,是要饿肚子的。所以他一定要这么去干,很悲哀。
“单空”这个词是在西藏提出的,特别是宁玛派提出来的,实际上非常有用。我们的天台宗里面的“空观”和“假观”,实际上就是宁玛派说的“单空”。所以说佛法都是通的,汉藏两地实际上都是通的。
所以说单空非常的重要。现在又回过头来再说单空。单空的理论,今天我就不能再说了,否则时间就会严重得不够。如果讲理论的话,要把这五大因一个一个地说……
这五大因叫做“能破”,就是你要在逻辑上证明,为什么这些显现都是没有实质的。在没有实质的同时,它就是空性。凭什么理由?不能够你说是空性,它就是空性的。就像唯物主义说,世界就是物质的,物质就是运动的,精神是物质运动的结果。你问他为什么——不告诉你。这就不行了,绝对不行的。这不叫做见解。
掌握“所破”和“能破”
如果大家没有读过这方面的,一定要去掌握它。很多人说读中观难,其实你首先要掌握“所破”,就是我们要破什么。其实已经说了,要破“实有”。关于“实有”,一些派别还有争论,宁玛派和格鲁派特别有争论,诸如说不能破得太宽,也不能太窄。但这些理论性的东西,我们如果不是学者就不要去搞了。或者你不需要去教授别人,只在自己修行的层面上,完全不用去看这些争论。
“掌握所破”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找到我要破哪些东西,破了这些东西对我有什么用,为什么这样的东西才能让我解脱。如果破得过宽,可能会导致一些恶果;破得太窄,可能达不到让我解脱的目的。这是掌握所破的原则。我不知道大家读书的时候有没有读到这些?
在理论上,把这个所破破了,我就可以解脱,这叫掌握了所破。掌握所破就是说目标(靶子)立好了。(拉登已经找到了,现在要找海豹突击队,海豹突击队就是“能破”。)掌握“能破”就是要去掌握五个因,自续和应成有共同的五个道理。应成就简单了,它有四个不共的道理。这四个道理比较难掌握,但是我们生活中都在运用。比如自相矛盾、循环论证,这些都是应成的理论。它自己不建立道理,用你的道理破你的道理,所以也叫驳论派。这些一定要掌握,如果你不掌握,我现在说这些东西,理解起来还是有点困难的。这是掌握能破。
怎么破:思维层面
然后就是“怎么破”。首先就是在理论上去分析,比如我可以把物质破了,把空间破了,把真如破了(连真如都要破,因为真如不能是实有),把自证分破了。在思维中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知道所破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不能只是几个文字,否则它对修学也没有用。
事物的三相
比如说“自证分”这三个字,《入行论》第九品最难的就是破自证分。“自证分”只是三个字,它到底指的是什么?“自证分”是个名相,关于自证分有很多法相。法相就是那上面的解释,它的事相到底是什么?
“三相”的意思大家知道吗?杯子是名相;杯子是圆的、是瓷的、能装茶的,这些叫做法相;它就是这么一个东西摆在这里,这就是事相。
那么自证分的事相是什么,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如果不搞清楚,你破的时候就只是破了三个字而已,又成为概念游戏。概念游戏是不管用的,概念游戏永远吃不饱。“米饭,我要饱!饱!饱……”你念一万遍还是不饱。拿着一碗倒进嘴里,肯定饱!所有的修行,最后一定要抓到事相,否则它就是一种思维游戏或者感受游戏。
掌握怎么去破的一个大原则就是要掌握所破的事相,能破反倒是概念性的东西。当然,这个事相反映在你头脑里面,它还是一种法相,但是它来得就比较亲切了。这些大家应该明白吧?在讲修法之前,一定要把这些道理讲一讲。
掌握了能破以后,具体的去破的过程,就是所谓的“怎么破”。思维这一关过了以后,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做实际的东西了。虽然修中观有四步,但是我们现在不能讲那么详细。如果以后大家有时间,再来讲比较深细的中观四步。第一步叫做抉择空性;第二步叫做现空双运;第三步叫做离戏;第四步叫做等性。这个可以讲得非常得细,但是你要修行到有一定的滋味以后,我们再来讲这些东西,你就可以感受得比较深了。
怎么破:感受层面——四夺修行
在概念上过了以后,我们就要在感受上去做。我们不讲这四步,我们讲“四夺”怎么用。
首先是概念上去做,我们经过反复去分析,明白这些现象确实都是假的。你说这有没有用呢?有很大作用!长期堆积性地思维,它会造成一定的感受。人的心就有这个特点。没有出离心,就拼命去思维轮回过患、寿命无常这些道理,然后慢慢就会生起一定份量的出离心,菩提心也是一样。空性的这种思维,它也一样会造成一定的空性感受。不管它正不正确,它慢慢地都会成为一种感受。人的心就是有这个特点,串习成量。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谎言说多了就变成真理,原理是一样的。
当然我们这些不是谎言,这是经过了抉择的真理。只是现在我们的心相续里面所有的认知都是谎言,我们要拿一个真理来打击这些谎言。但是从最高层面来讲,这些所谓的真理还是谎言。闲扯的嘛,扯完了以后就天下太平。最高层面就是这么讲的。《圆觉经》里面讲,所有的修行都是“幻火烧空木”,木尽火熄。修行是幻火,虚幻的火;轮回是木头,也是虚幻的木头。虚幻的火烧虚幻的木头,把木头烧完了,火也熄了。也就是《金刚经》里面讲的,渡过河了,就把船丢下;法当应舍,何况非法。心确实照见了自己本面的时候,他就会知道本质是无修的,所有修的东西全部会毁坏。凡是修行,它实际上也是一个虚假的事。但是如果你想要认知真实,这个虚假的事是必须要去做的,你不做就永远没有机会认知真实。
所以说在概念过了以后,就要在感受上修,也就是我们说的四夺。
四夺的第一步,它一定要在头脑里面进行。这些在书上都教了很多了,你只要在概念上把外境夺了,把精神夺了,四夺的第一步就完成了。这个是铺设性的工作,但是真正的四夺是感受性的。它已经越过了读这些书,再这么去思维就没必要了,它一定要去感受。思维、感受、禅定、透脱,这是四夺修行的四个步骤。
首先思维这些道理是不是真理。如果是假的,我还要这么去串习,那不是傻吗?那也会串习成量的,串习成量的话,你就是疯子了。比如我失恋了,我天天想我的恋人,看着照片流泪到天明。天天这么搞的话,哪天突然在虚空中就看见她了,一抱过去……然后就可以去精神病院了!真的会这样,那也会串习成量的,任何行为都会串习成量。经常有人会出现幻觉,原因就是如此。但是我们的这些道理是经过抉择的。所以一定要有第一步,让我们的心踏踏实实地知道,我们在做的是一个真理性的事情。
第一步做完后就要进行感受,因为我们不能老是在概念上去思维。老是在概念上思维的话,它不会形成觉受。真正能够克服人我的烦恼和法我的执着,初步就是要靠感受。然后要靠带有这种见解的禅定和带有这种见解的行为(见修行果的行),最后根本就无所谓烦恼,那个时候烦恼即菩提。当然,“烦恼即菩提”实现了以后,它还有一个修行的过程。但是前面的修行,就是我刚才说的这些。
好了,现在我们要讲“四夺”的第二步:怎么去感受单空。记住,我说的不是去感受空性。空性是不用感受的,空性只能证悟。能够感受的,它其实还是我们心面前的一种觉受。不管是如梦如幻,还是一个“无”,实际上它还是心面前的一个对境,还是二元对立。只不过这种感受比实实在在的实有感要好一些。
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它导致我们执着,引发暂时的快乐和究竟的痛苦,所以我才要摆脱它。否则我为什么要摆脱它呀?像《黑客帝国》里面,有个人夹着那个牛肉,他说:“我知道它是假的,但是它多汁,我还是要吃!”我们也知道呀,人民币明明是假的,所有概念都说它带不来究竟的幸福,但我就是需要它。米饭我也知道它是空性的,我不吃吗?所以说概念是不能够代替感受。
但是修行会带来一定的感受,它会克服很多东西,可以减少我们的痛苦,让我们对佛法有更准确更深入的体会,慢慢把自己变成真实的佛教徒。如果没有这些过程的话,很多时候就是流于言谈、流于扯淡。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
-
《圆觉经》里面讲,所有的修行都是“幻火烧空木”,木尽火熄。修行是幻火,虚幻的火;轮回是木头,也是虚幻的木头。虚幻的火烧虚幻的木头,把木头烧完了,火也熄了。
admin 2024-06-14 10:55:56 点赞 点赞数:3 -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圆空 2024-06-22 18:40:35 点赞 点赞数:4 -
圆空: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E8%BF%99%E5%8F%A5%E5%B0%B1%E6%98%AF%E4%B8%AD%E8%A7%82%E4%BF%AE%E8%A1%8C%E7%9A%84%E7%BA%B2%E8%A6%81%E4%BA%86%F0%9F%98%80%F0%9F%99%8F
jiangsi 2024-06-22 18:53:02 点赞 点赞数:3
- 01.临济四夺简介
- 03.夺色蕴(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