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隐劣显胜”呢?八个心王都有相应的心所,上次说《八识规矩颂》的时候说过。心王就是心的八种能力:眼、耳、鼻、舌、身——五种能力;意识——第六种能力;末那识(执我)——第七种能力;能够收进去、放出来的最根本的阿赖耶识——第八种能力。八种能力就是八个心王。每一个心王都有相应的一些心所,前五识有三十四个心所,意识有五十一个心所。(全部心所一共有五十一个。心所就是各种各样的情绪,心的运动,比如贪、嗔、愤怒、忌妒,随烦恼、根本烦恼,善、恶、无记的都有,一共有五十一个。)然后,末那识有十八个心所,阿赖耶识只有五个心所。
什么是隐劣显胜
那么“隐劣显胜”的意思是什么?它说那些心所是很差劲的,你不能让那些心所出来,只能保留心王——隐劣显胜。实际上它还是要我们去归本而已,是这个意思。那么这个和前面的“摄末归本”有什么区别呢?这两个观不是重复了吗?这有两个原因。
前面的“摄末归本”是体用相对,我们要舍用取体。“末”就是用(相分和见分),把它消失掉,回到本体里面去,这叫摄末归本。后面的“隐劣显胜”为什么要把心所灭掉,而留下心王呢?因为这里主要针对的是我们的行蕴。
我们的行蕴太吓人了!我们很多人在座上是很慈悲的,在座上很容易变成菩萨的。修到一定的时候,心相续很柔软,看到什么都是好的,心里面舒服得不得了。但是出了坐以后,一个电话,马上就变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经过长期的菩提心的薰习,我们做不到舍掉一些恶劣的心所,让自己的心恢复宁静。心王没有心所的时候就是很宁静的,所以说我们得让肆虐我们心灵的各种各样的心所消去,甚至善的也要消去。我们平常要保持善的心所,但到了后来连善的执著都要消去,让我们的心恢复宁静,这样才能够完成真正的“隐劣显胜”。
这些心所,我们都要去掉,也就是要去掉心的各种作用,但这些作用主要集中在行蕴上。因为虽然前五识也有带动其他的心所,比如我看到一个东西,马上会贪爱上去。我们在修行中,很容易把这个去掉。我们在打坐中,面前的东西可能会消失。它消失了,我对它的贪爱自然也就消失了。但是我们不打坐修行的时候,情绪根本不受控制,非常难受,经常会弄得自己很痛苦。而且我们还要意识到:我们痛苦的时候,这些心所要消去;我们不痛苦时侯,这样的心所也是要消去的。暂时的欢乐和安宁,我们会很喜欢,非常贪着一些让我们暂时获得快乐的东西。而且这些快乐的东西,往往在道德层面上、人伦层面上是极其如理如法的,大家都会称赞你,你自己也很满足。如果它不无常,它一直下去的话,那也可以,你尽量去满足。但关键是如果它明天变了,怎么办呢?谁都不去想这些问题。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心所的一种作用,所以一定要把它去掉。“隐劣显胜”主要针对我们的行蕴和受蕴。
菩提心的修行和作用
那你说我怎么去修行呢?你说得那么容易,但我就是修行不了。修行分两种,一种就是菩提心,长期地思维菩提心。这突显了菩提心的作用,菩提心在对治行蕴方面是非常有力量的。而我们很多人忽视这个,我们认为所谓的实修就是一定要去打坐,要修禅定。很多人可以禅定修得很好,但是行蕴一塌糊涂,连个好人都不是。他认为自己很有禅定,很有水平,人家稍微一得罪他,马上鬼火直冒。在处理人和人之间的事的时候,充满了自私、狭隘,甚至卑鄙。这就是行蕴上的菩提心不够,起码你不是个好人。你连好人都不是,你要做菩萨,这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说这要大量靠菩提心去做,一定要去解决这个问题。
菩提心有很多种修法,主要是通过思维,也有呼吸的修法,以前我们也讲过很多。把好的东西呼出去利益别人;坏的东西吸进来,马上就空了,然后再呼出去利益别人。养成这种利益别人的串习。通过禅定这样修菩提心,修久了以后,人家坐在你旁边就会觉得舒服。因为一切境相由心现,真的会这样的。
长期的心念会带来很多变化的,一个长期充满嗔恨和忌妒的人,他的面相是不一样的。当然这不绝对,太绝对了也麻烦,但大部分是这样的。我们经常说“相由心生”,经常在慈爱状态里面,那个人真的是会慈眉善目的。一年不行、两年不行,但是五年、六年、十年以后,就会全变完。以前一些很凶神恶煞的将军进入了佛门,长期这样熏习,出来一看,完全失去了战斗力——一看就知道是很清净的修行人。长期修行出来的跟嘴上说出来的是两回事,我这种是属于嘴上说出来的,人家是修出来的,有差别。这是菩提心的修法。
如何修隐劣显胜:回归阿赖耶识
隐劣显胜还有一个修行方法。我们有八个心王,它这里所说的王所相对,只说了心所与心王的差别。实际上在我看来,修隐劣显胜观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回到最根本的心王——阿赖耶识。(它这上面没有解释,是我附加上去的。)特别是我们要修大圆满的,最好是让自己的前六识都停息下来。那么我们的末那识会不会停息下来呢?末那识太幽微了,它停不下来的。如果能把它停下来,那你就牛了。实际上你根本就观察不到它。
阿赖耶识之所以成立,就是因为有末那识,不然它就不能叫阿赖耶识,它们两个是夫妻档。所以说,我们回到阿赖耶识里面的时候,我们还是有末那识。回到阿赖耶识的时候,心非常的平静。但是这个时候我们是可以有观力的,我们可以调起一部分意识去观,这叫做侧面意识或者侦察意识。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有见地,然后调动自己的心,以心明心,我们就有可能会发现本质。
所以说在“隐劣显胜”这里,我觉得前面的六个识都是“劣”。在阿赖耶识的层面,从修证的角度来说,它是比较殊胜的(“胜”就是好的意思)。所以他们说修到四禅的时候,是最好证悟的,就是这个原因。前六识完全都停下来了,眼睛不再看了,耳朵不再听了,身体的感受没有了,但TA并不是没有光明、没有觉受。不是的,TA有觉受,即是阿赖耶识的觉受。在这个觉受里面,也可以产生观的力量的。意识轻轻一动,让心去看它自己是什么。这个时候就不是去想它是什么。如果去想的话,你把地球想爆了,你也想不出来它是什么。因为想是“用”,靠想是回不到“本”上去的。前六识的那些力量都是从阿赖耶识里面出来的,阿赖耶识比它们更加根本。
所以说,其实在修行上,“隐劣显胜”和“摄末归本”有并列性,不见得是次第性。但是它们也有次第性,因为如果我们把“摄末归本”做得很好,在禅定上修得很好的话,我们就可以回到阿赖耶识的状态里面去,就可以知道阿赖耶识是什么。
以前慈诚罗珠堪布教我们怎么去认识阿赖耶识,他说:“你去跑,跑到你完全没有气了,停下来,那就是阿赖耶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的意识是需要气去帮忙的,没有气的话,没有办法想的。其实我们的心不想了,那就是阿赖耶识。这时候的前五识是什么呢?前五识如果没有意识的帮忙,它也只是现起而已,它就是阿赖耶识的工具。当前五识消失了的时候,阿赖耶识会不会有显现呢?它也会显现的,比如一片大空、识无边,就是四空定之类的。那么你一定会问:“阿赖耶识到底是个啥呢?”它就是法性!因为你问的是“到底”嘛,你会发现阿赖耶识啥都不是。阿赖耶识啥都不是的话,从阿赖耶识显发出来的眼识、耳识、意识这些到底是啥呢?它其实也啥都不是!那它到底是什么呢?只能说它是法性,是光明。所以那些证悟了的人,你问他什么是证悟,他说:“这(任何现象)就是证悟。除了它还有什么是证悟?!”TA这样跟你讲,TA是在境界中说这个话。对于我们这些没有证悟的人“哇,有没有搞错啊,这么简单?”我们就会这么说。
那我们要怎么去做呢?我们要带着见地去进行禅定,要把前六识收摄进去,摄末归本,或者隐劣显胜。这是一种方法,还有一种就是依靠上师的一些窍诀。也许不通过“摄末归本”的方式,而通过上师的窍诀,在散乱中也可以证悟。但这种人很少很少。靠很大的福报和加持,一下子就明白:哦,原来是这个!TA还没有修证到非常适合证悟的那种状态(阿赖耶的状态),就可以证悟了。但那个证悟很浅,为了让证悟更深,TA还一样得要去做这些事——摄末归本、隐劣显胜。
一个根本的作用出来了纷繁复杂的各种现象,把这些现象消失了,再回到根本里面去。这个根本里面,如果在定中,它就是没有显现的,这个叫做什么?——法性定!我们经常说“在法性定里面,一切庸俗显现都消失了”,就是这个原因。这叫做“摄末归本”,也可以叫做“隐劣显胜”。达到极点就是这样的。
但在五重唯识观里面,它并不是这样的,它只是修行过程中的一种方法。摄末归本,有可能是归到无分刹那里面。隐劣显胜(王所相对)就是作用的外在消失了,回到作用的根本上去。它既有遣除,也有保留。
五重唯识观实际上就是描述我们修行的一个过程,是我们修行的指导书。由于它用的语言太过简略,所以我们根本看不懂,也不知道到底要做什么。
其实前面的这四个观,我们以前讲中观的时候都讲过,只是没有像它这样一层一层地分析:首先要把相分去掉,心的注意力不能放在相分上,要觉得它根本就没有的;然后在这个过程中间就会出现“摄末归本”。你觉得它没有的时候,但这些东西都还在,那么产生这些东西的是什么呢?你就会安静地去追溯,这种追溯就有点像禅宗里面参“念佛的是谁”。念佛的是谁,产生杯子的是谁,产生我们身体的是谁,产生一切的是谁……这样参下去。去追逐这个东西,就是摄末归本。因为这个“谁”一定不是外在的相分,它一定是产生相分的那个力量。那么这个力量是什么呢,它是谁,我不知道,我去参它,就叫做“参话头”。
但是我现在不参它,我要去摄末归本,我先假定有一个“本”在那里。我不知道它是什么,也许它是无分刹那,也许它是空性,也许它是光明,也许它是明空双运。在概念上我虽然知道了,但是在觉受中不知道。我先假定有一个“本”,然后我消失掉这些相分,回到根本上去,这就叫做“摄末归本”。
为了这个的顺利完成,我一定要在平常的时候把我这些恶劣的心所全部去掉,这就叫做“隐劣显胜”。这两个,一个是座中的摄末归本,一个是行蕴中的菩提心的修行。让所有的恶劣的、好的显现全部逐渐地回去,这时候我们就有可能回到最根本的本质上去。最根本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最后一个“遣相证性”。
【注:文稿内容未经讲授者本人审核校对,建议结合录音阅读。】
- 04.摄末归本观:我们如何该回归根本?
- 06.遣相证性观:如何证悟真如?